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黃帝内經素問遺編 (11)

回本書目錄

黃帝内經素問遺編 (11)

1. 黃帝内經素問遺編

然有多語失節、飲冷、形寒、悲愴,是以肺神不守位,即虚也。可刺手太隂之源肺之源出於太淵,在掌後大筋一寸五分閒,陷者中,手太隂之所過。用長鍼以口中温煖,以手按穴,刺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動氣至而徐徐出鍼,以手捫穴。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勇而能斷,故曰將軍。

潛發未萌,故曰謀慮出焉。怒而氣上,遇氣交不前,因而神失守,神光不聚,可用前法刺之,全神守者也。可刺足厥隂之源足厥隂之源,太衝穴也,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陷者中,乃肝脉所過,爲源。用長鍼便於口中,先温鍼,以手按穴,刺可入三分,留三呼,進二分,留二呼,徐徐出鍼,以手捫之也。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剛正果決,故官爲中正,直而不疑,故決斷出焉。

交動而卒怒,怒而不息,氣上而不守位,使人中正不利,欲成膈噎,神光不聚,未有邪干,先可以刺之者也。可刺足少陽之源足少陽之源,邱墟穴也,在足外踝下,如前陷者中,去臨泣穴五寸,足少陽之所過也。用長鍼於口内温鍼,先以左手按穴,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進至五分,留二呼,徐徐出鍼,以手捫之也。膻中者,臣使之官。

喜樂出焉膻中者,在胸兩乳閒,爲氣海,手厥隂心包絡之所居,此作相火位,故言臣使。主其喜樂中及驚喜怒思恐,即神失守位,使人如失志恍恍然,神光不聚,邪來干之,可用刺法治之,正神和也。可刺心包絡所流勞宮穴也,在手掌中央動脉,手心主之所流也。用長鍼於口中温,先以左手按穴,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二呼,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也。

脾爲諫議之官,知周出焉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中出焉謂之智,智周萬事皆從意智也,故知周出焉。意有所著,欲𫝹生他想勞意不已,智有所存,神游失守,則神元不聚,可預治之者也。可刺脾之源脾之源在足内側核骨下陷者中,是足太隂之所過,爲源。用長鍼於口内温鍼,先以左手按穴,刺可入三分,留五呼,進至三分,留五呼,即可徐徐而退鍼,以手捫之。胃爲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包容五穀,是謂倉廩之官,勞養四傍,故云五味出焉。

飲食飽甚、汗出、食飽房室,即氣流滯注,神游失守,邪干未至,可以預治全眞。可刺胃之源胃之源,衝陽穴也,在足跗上如同身寸之五分,骨閒動脉上,去陷骨穴五寸,是足陽明之所過。用長鍼於口中温鍼,先以左手按穴,刺可入三分,留三呼,進至二分,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傳道爲傳不潔之道,變化謂變化物之形,故云傳道之官,變化出焉。男子有反之過,故失守位,邪非干之,以刺法刺之,即令反,却蘇也。可刺大腸之源大腸之源,合谷穴也,在手大指、次指曲骨閒,手陽明之所過也。用長鍼口中温鍼,刺入三分,留三呼,進至二分,留一呼,徐徐出之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遺編

若因說話過多、失言、飲用冷飲、形體寒冷、悲傷,導致肺臟神氣不能守其位,這就是肺虛。可以針刺手太陰經的源頭穴位——太淵穴。太淵穴位於手腕掌後大筋一寸五分處,凹陷處,是手太陰經脈經過的地方。使用長針,先用溫水溫熱針身,以手按住穴位,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留針三呼(呼吸三次),待氣至後緩慢拔針,並以手按揉穴位。

肝臟是將軍之官,負責謀略和決斷,所以稱為將軍。潛伏的病邪尚未萌發,故稱謀慮出焉。若因憤怒而氣血上逆,遇到氣機交感卻不能順利通行,導致神氣失守,神光不聚,可用上述方法針刺治療,以使神氣歸位。可以針刺足厥陰經的源頭穴位——太衝穴。太衝穴位於足大趾本節後二寸,凹陷處,是肝經脈絡經過的地方,也是其源頭。使用長針,先用溫水溫熱,以手按住穴位,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三呼,再進針二分,留針二呼,然後緩慢拔針,以手按揉穴位。

膽臟是中正之官,負責決斷,其性剛正果決,故為中正之官,正直無疑,故能決斷。若因情志激動而突然發怒,怒氣不止,氣血上逆而不守其位,則會影響中正之氣,導致胸悶氣滯,神光不聚,即使尚未有邪氣入侵,也可以預先針刺治療。可以針刺足少陽經的源頭穴位——丘墟穴。丘墟穴位於足外踝下,凹陷處,距臨泣穴五寸,是足少陽經脈經過的地方。使用長針,先用溫水溫熱,左手按住穴位,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留針三呼,再進針至五分,留針二呼,然後緩慢拔針,以手按揉穴位。

膻中穴是臣使之官,主宰喜樂之情。膻中穴位於胸部兩乳之間,是氣海所在,也是手厥陰心包絡經所居之處,此處為相火之位,故稱臣使。它主管喜怒哀樂思恐等情志活動,若神氣失守,則會使人精神恍惚,神光不聚,邪氣入侵時,可用針刺法治療,以使神氣平和。可以針刺心包絡經的穴位——勞宮穴。勞宮穴位於手掌中央動脈處,是手心經脈流注之處。使用長針,先用溫水溫熱,左手按住穴位,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留針二呼,然後緩慢拔針,以手按揉穴位。

脾臟是諫議之官,主管思慮。思慮周全謂之意,意念中生出智慧謂之智,智慧通達萬事,皆源於意念和智慧,故曰知周出焉。若思慮過度,牽掛太多,勞神費力,智慧受阻,神氣游離失守,則神氣不能凝聚,可以預先治療。可以針刺脾臟的源頭穴位,此穴位於足內側脛骨下方凹陷處,是足太陰經脈經過的地方,也是其源頭。使用長針,先用溫水溫熱,左手按住穴位,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五呼,再進針三分,留針五呼,然後緩慢拔針,以手按揉穴位。

胃臟是倉廩之官,負責容納食物和消化五味,所以稱為倉廩之官,辛勤地滋養四肢百骸,故曰五味出焉。若飲食過飽、汗出過多、飽食後房事,則氣機阻滯,神氣游離失守,即使邪氣尚未入侵,也可以預先治療,以保健康。可以針刺胃經的源頭穴位——衝陽穴。衝陽穴位於足跗骨上,同身寸五分處,骨縫動脈上,距陷骨穴五寸,是足陽明經脈經過的地方。使用長針,先用溫水溫熱,左手按住穴位,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三呼,再進針二分,然後緩慢拔針,以手按揉穴位。

大腸是傳導之官,負責傳導和變化糟粕。傳導是指傳送不潔之物,變化是指改變物質的形狀,故曰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若男子房事過度,則導致神氣失守,即使沒有邪氣入侵,也可以用針刺法治療,以使其恢復正常。可以針刺大腸經的源頭穴位——合谷穴。合谷穴位於手拇指與食指骨間,是手陽明經脈經過的地方。使用長針,先用溫水溫熱,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三呼,再進針二分,留針一呼,然後緩慢拔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