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黃帝内經素問遺編 (10)

回本書目錄

黃帝内經素問遺編 (10)

1. 黃帝内經素問遺編

,復刺脾之俞在背第十一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用毫鍼,以手按之呪曰:「太始乾位,總統坤元,黃庭眞氣,來復游全。」。誦之三徧,刺之三分,留二呼,進至五分,動氣至,徐徐出鍼。人肺病,遇陽明司天失守,感而三虚人虚天虚,又汗出於肺,因而三虚,即魂游於上,故曰失守之也。

,又遇金不及,有赤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不出一時可救之,雖無氣、手足冷者,心腹温、鼻微温、目中神彩不轉、口中無涎、舌卵不縮者,皆可刺活也。可刺手陽明之所過手陽明之所過,合谷穴也,在手大指、次指閒,手陽明之原也。用毫鍼著人體温煖,先以手按穴呪曰:「青氣眞全,帝符日元,七魄歸右,𫝆復本田。

」。誦之三徧,想白氣於穴下,刺入三分,留三呼,次進鍼至五分,留三呼,復退一分,留一呼,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復活也。復刺肺俞o肺俞在背第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用毫鍼著體温煖,先以手按穴,呪曰:「左元眞人,六合氣賓,天符帝力,來復其司。」。誦之三徧,鍼入一寸半,留三呼,次進二分,留一呼,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也。

人腎病,又遇太陽司天失守,感而三虚人虚天虚,又感出汗於腎,感而三虚,即腎神退游於黃庭,雖不離體,神光不聚,故失守也。又遇水運不及之年,有黃尸鬼干犯人正氣,吸人神魂,致暴亡氣絕、四肢厥冷、心腹微温、眼色不易、脣口及舌不變、口中無涎,即可救也。

,可刺足太陽之所過足太陽之所過,京骨穴也,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者中,是足太陽之原也。用毫鍼著人身温煖,以手按穴,呪曰:「元陽育嬰,五老及眞,泥丸玄華,補精長存。」。想黑氣於穴下,刺入一分半,留三呼,乃進至三分,留一呼,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也。

在背第十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用毫鍼,先以手按穴,呪曰:「天玄日晶,太和昆靈,眞元内守,持入始清。」。誦之三徧,刺之三分,留三呼,次又進五分,留三呼,徐徐出鍼,以手捫之。」

黃帝問曰:「十二藏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圓,恐邪干犯,治之可刺,願聞其要五神失守,以明刺法,又言十二神之妙用也。。」

歧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問至理,道眞宗,此非聖帝,焉究斯源,是謂氣神合道,契符上天人氣動合司天,神氣相合,由乎盛衰也。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任治於物,故爲君主之官。故心從形有神,託心斯存,是故心者,神之舍也,即眞心失守,虚而神不守位,即妄游諸室,五神不安,而乃令虚也。

,可刺手少隂之源手少隂之源者,兌骨穴也,此是眞心之源,在掌後兌骨之端,陷者中,一名中都。用長鍼口中温煖,刺入三分,留三呼,進一分,留一呼,徐徐出鍼,以手捫其穴,復蘇也。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位髙爲君,故官爲相傅,主行滎衞,故治節由之,喘息而自。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遺編 白話文翻譯:

治療脾臟病:在背部第十一椎骨下方,左右各一寸半處(脾俞穴),用毫針。按住穴位,念咒:「太始乾位,總統坤元,黃庭真氣,來復游全。」,念三遍。針刺三分,留針二個呼吸的時間,然後推進到五分,感覺到氣至,再慢慢拔針。人若患肺病,又遇上陽明經司天之氣失守,導致人體、天氣、自身三虛,並伴有汗出肺部,更加虛弱,神魂游離,所以稱之為失守。

治療危急的肺病:如果遇到金氣不足的情況,有赤尸鬼侵犯人體,導致人迅速暴亡,即使沒有呼吸,手腳冰冷,但心腹溫暖、鼻子微溫、眼中神采未變、口中無涎、舌頭能縮回,都可以用針灸搶救。可以刺手陽明經經過的穴位——合谷穴,位於手拇指、食指之間,是手陽明經的原穴。用毫針,使針體溫暖,先用手按住穴位,念咒:「青氣真全,帝符日元,七魄歸右,𫝆復本田。」,念三遍,想像白色的氣體在穴位下方。針刺三分,留針三個呼吸的時間,然後推進到五分,留針三個呼吸的時間,再退回一分,留針一個呼吸的時間,慢慢拔針,用手摸摸穴位,使其復活。再刺肺俞穴,位於背部第三椎骨下方,左右各一寸半處。用毫針,使針體溫暖,先用手按住穴位,念咒:「左元真人,六合氣賓,天符帝力,來復其司。」,念三遍。針刺一寸半,留針三個呼吸的時間,然後推進二分,留針一個呼吸的時間,慢慢拔針,用手摸摸穴位。

治療腎臟病:人若患腎病,又遇上太陽經司天之氣失守,導致人體、天氣、自身三虛,並伴有汗出腎部,更加虛弱,腎臟之神退回黃庭(身體內丹田),雖然未離開身體,但神光不聚,所以稱之為失守。如果又遇上水運不及的年份,有黃尸鬼侵犯人體正氣,吸取人的神魂,導致人暴亡、氣絕、四肢厥冷、心腹微溫、眼色不變、嘴唇和舌頭顏色不變、口中無涎,都可以搶救。可以刺足太陽經經過的穴位——京骨穴,位於足外側大骨下方,赤白肉交界處凹陷的地方,是足太陽經的原穴。用毫針,使針體溫暖,用手按住穴位,念咒:「元陽育嬰,五老及真,泥丸玄華,補精長存。」,想像黑色的氣體在穴位下方。針刺一分半,留針三個呼吸的時間,然後推進到三分,留針一個呼吸的時間,慢慢拔針,用手摸摸穴位。

治療其他腎臟病:在背部第十椎骨下方,左右各一寸半處,用毫針。先用手按住穴位,念咒:「天玄日晶,太和昆靈,真元內守,持入始清。」,念三遍。針刺三分,留針三個呼吸的時間,然後推進五分,留針三個呼吸的時間,慢慢拔針,用手摸摸穴位。

黃帝問道:十二臟腑互相影響,導致神明失位,神采不圓滿,恐怕是邪氣侵犯,可以用針灸治療,希望了解治療的要點,以及五神失守的針灸方法,並說明十二神妙用。

歧伯稽首再拜道:您的問題切中要害,道出了真理的根本,如果不是聖明的皇帝,怎能探究到這其中的奧妙呢?這叫做氣神合道,與上天契合。人體的氣機活動與司天之氣相合,神氣相合,則由盛轉衰。心是君主之官,神明由此而出,主宰萬物,所以稱為君主之官。所以心臟依附形體而有神,託付於心則存活,所以心是神明的住所。如果真心失守,虛弱,神明就不在位,就會妄游於各個臟腑,五神不安,就會導致虛弱。可以刺手少陰經的原穴——兌骨穴,這是真心的源頭,位於手掌後方,兌骨的末端,凹陷處,也叫中都。用長針,針體溫暖,刺入三分,留針三個呼吸的時間,推進一分,留針一個呼吸的時間,慢慢拔針,用手摸摸穴位,使其復活。肺是相傅之官,治節由此而出,地位崇高如同君主,所以稱為相傅,主管經絡的運行,所以治節由它來決定,呼吸也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