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黃帝内經素問遺編 (4)
黃帝内經素問遺編 (4)
1. 黃帝内經素問遺編
,熱行於上,火餘化布天燥清之虧,雨化不令,熱化復行天令也。當刺手厥隂之所入心包之所入,曲澤穴也,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而取之,手厥隂之合也,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動氣至而急出之。丑未之歲,天數有餘,故太隂不退位也至寅申之年,猶尚治天也。
,濕行於上,雨化布天寒化虧,熱化不令,濕化復布行天令。當刺足太隂之所入足太隂之所入,太隂陵泉穴也(「太隂陵泉穴」之「太」字疑衍文),在内側輔骨下陷者中,足太隂之合,刺可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動氣至而急出之也。寅申之歲,天數有餘,故少陽不退位也至卯酉之年,猶尚治天。
,熱行於上,火化布天燥清令虧,熱化復治,布行天令。當刺手少陽之所入手少陽之所入,天井穴也,在肘外大骨後,肘後上一寸,兩筋閒陷者中,屈肘得之,手少陽之合也,刺可同身寸之三分,動氣至而急出之也。卯酉之歲,天數有餘,故陽明不退位也至辰戌之年,猶尚治天也。
,金行於上,燥化布天風化虧而寒化不令,清化復治,布行天令。當刺手太隂之所入手太隂之所入,尺澤穴也,在肘約文中,動脉應手,手太隂之所合也,刺可同身寸之三寸,留三呼,動氣至急出之。辰戌之歲,天數有餘,故太陽不退位也至巳亥之年,猶尚治天也。寒行於上,凜水化布天熱化令虧,風化不令,寒化復治,布行天令。
,當刺足少隂之所入足少隂之所入,隂谷穴也,在膝下内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外筋之上,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足少隂之合,刺可同身寸之四分,動氣至而急出之。故天地氣逆,化成民病,以法刺之,預可平痾人氣通乎天地也,氣交有變,前後餘退,可依天元,刺其餘源始終,可平也。」
黃帝問曰:「剛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運之氣皆虚乎?與民爲病,可得平乎天運如虚,可以法次,可以除之也。?」
歧伯曰:「深乎哉問!明其奧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謂根之可見,必有逃門是謂根究天地之災,必有遐危逃生之門戸。假令甲子,剛柔失守柔得其位,上失其剛,雖得交司,數可未至,甲子上未終司,己卯下雖遷正,是謂柔平,孤虚其下也。剛未正之,己不得其甲,即土運反虚,而木廼勝。
,剛未正,柔孤而有虧甲不正於巳也,土運不令正失,少隂不化,是故天與皆虚,而使邪化疫者也。時序不令,即音律非從司天猶布,而中運有勝至矣。甲未至而己巳至,律無音而呂有聲,即黃鍾、大宮不應,夾鍾、少宮即應,以表己卯下位,孤主土運者也。如此三年,變大疫也甚則速,首尾三年至。
詳其微甚,察其淺深大虚而布政,日乆即深也,深即甚矣。運未正即勝至,乆即深甚也,甚即深,首尾二年至者也。欲至而可刺,刺之則以明其刺法者,即是布正而未遷正者,可刺其即𫝆之病也。只言知者,是以三年中有大疫至,刺補其天之之吉也,即其細詳微甚,知其所至之期,可先齊之者也。當先補腎俞土疫至而腎虚者,先補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遺編 白話文翻譯:
熱邪在上,火氣過盛導致天燥清氣不足,雨水失調,熱邪繼續運行,違背天常。應刺手厥陰經進入心包絡的穴位,曲澤穴,位於肘內側橫紋下陷處,屈肘取穴,為手厥陰經的合穴。針刺深度為身寸的三分之一,留針七個呼吸,氣至則迅速出針。丑未之時,天數有餘,所以太陰之氣不退位,直到寅申之年,仍然影響天運。
濕邪在上,雨水過多導致天寒之氣不足,熱邪失調,濕邪繼續運行,違背天常。應刺足太陰經進入的穴位,太陰陵泉穴,位於內踝骨下陷處,為足太陰經的合穴。針刺深度為身寸的五分之一,留針七個呼吸,氣至則迅速出針。寅申之時,天數有餘,所以少陽之氣不退位,直到卯酉之年,仍然影響天運。
熱邪在上,火氣過盛導致天燥清氣不足,熱邪繼續運行,違背天常。應刺手少陽經進入的穴位,天井穴,位於肘外側大骨後,肘後上一寸,兩筋之間的凹陷處,屈肘取穴,為手少陽經的合穴。針刺深度為身寸的三分之一,氣至則迅速出針。卯酉之時,天數有餘,所以陽明之氣不退位,直到辰戌之年,仍然影響天運。
金氣在上,燥邪過盛導致天風氣不足,寒邪失調,清氣繼續運行,違背天常。應刺手太陰經進入的穴位,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中,動脈搏動處,為手太陰經的合穴。針刺深度為身寸的三寸,留針三個呼吸,氣至則迅速出針。辰戌之時,天數有餘,所以太陽之氣不退位,直到巳亥之年,仍然影響天運。寒邪在上,寒濕之氣過盛導致天熱之氣不足,風邪失調,寒邪繼續運行,違背天常。
應刺足少陰經進入的穴位,陰谷穴,位於膝蓋下內側骨後,大筋之下,外筋之上,按之有壓痛感,屈膝取穴,為足少陰經的合穴。針刺深度為身寸的四分之一,氣至則迅速出針。天地之氣逆亂,導致疾病發生,用此方法針刺,可以預防和治療疾病,使人體之氣與天地之氣相通。氣機變化,前後餘氣退去,可以根據天運,針刺其餘氣的根源,即可痊癒。
黃帝問道:「剛柔二氣失其常位,導致天運之氣皆虛,使百姓生病,能否使天運恢復正常,使疾病痊癒呢?」
岐伯回答:「您問的太好了!簡言之,天地交替運轉,三年一輪的疫病,其根本原因可見,必有可逃脫的門戶。這是探究天地災變,必有躲避災禍的門路。假設甲子年,剛柔失守,柔氣得其位,上失其剛,雖然得到交替,但數位未到,甲子年未終結,己卯年下雖然遷移到正位,這是柔氣平順,孤弱其下。剛氣未正,己土不得其甲木,即土運反虛,木氣則旺盛。
剛氣未正,柔氣孤弱而有虧損,甲木不正於巳火,土運失常,少陰之氣不化,所以天地之氣皆虛,而導致邪氣流行成疫病。時序失常,如同音律不和,司天之氣雖然布散,但中運之氣卻過盛。甲子未到而己巳已到,律無音而呂有聲,即黃鍾、大宮之音不應,夾鍾、少宮之音卻應,表示己卯年下位,孤獨主宰土運。如此三年,就會發生大疫,病情嚴重則發展迅速,從開始到結束三年。
仔細觀察其輕重緩急,察看其淺深程度,大虛之氣布散,時間久了就會加深,加深則病情嚴重。運氣不正,則旺盛之氣到達,時間久了就會加深,加深則病情嚴重,從開始到結束兩年。想要預測疾病的發生,及時針刺,針刺方法就是使運行之氣趨於正常而未完全恢復常態時,可以針刺其即將發病的部位。知道這些,就能在三年內預測大疫的發生,針刺可以使天運趨吉,細緻觀察其輕重緩急,知道疾病到達的時間,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應提前補益腎俞穴,土運疫病到達時,腎氣虛弱者,應提前補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