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12)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12)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熱少則外生疿、胗,熱多則内結癰、痤,小腸有熱則中外爲痔。其復熱之變,皆病於身後及外側也。瘡、瘍、疿、胗生於上,癰、疽、痤、痔生於下,反其處者,皆爲逆也。天府絕,死不治天府,肺脉氣也。~~,~~新校正云:「按上文少隂司天,熱淫所勝,尺澤絕,死不治。
少陽司天,火淫所勝,天府絕,死不治。此云少隂之復,天府絕,死不治。下文少陽之復,尺澤絕,死不治。文如相反者,蓋尺澤、天府俱手太隂脉之所發動,故此互文也。」。
太隂之復,濕變廼舉,體重、中滿、食飲不化,隂氣上厥,胸中不便,飲發於中,欬喘有聲,大雨時行,鱗見於陸,頭頂痛重而掉瘛尤甚,嘔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則入腎竅,寫無度濕氣内逆,寒氣不行,太陽上流,故爲是病。頭頂痛重,則腦中掉瘛尤甚,腸胃寒濕,熱無所行,重灼胸府,故胸中不便,食飲不化。
嘔而密默,欲靜定也。喉中惡冷,故唾吐冷水也。寒氣易位,上入肺喉,則息道不利,故欬喘而喉中有聲也。水居平澤則魚遊於市。頭頂囟痛,女人亦兼痛於眉間也。~~,~~新校正云:「按上文:『太隂在泉,頭痛頂似拔。』又太隂司天云『頭項痛』,此云『頭頂痛』,『頂』疑當作『項』。
」。太谿絕,死不治太谿,腎脉氣也。
少陽之復,大熱將至,枯燥燔爇,介蟲廼耗,驚、瘛、欬、衂、心熱、煩躁、便數、憎風,厥氣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瞤瘛,火氣内發,上爲口糜、嘔逆、血溢、血𣳘,發而爲瘧,惡寒,鼓慄,寒極反熱,嗌絡焦槁,渴引水漿,色變黃赤,少氣脉萎,化而爲水,傳爲胕腫,甚則入肺,欬而血𣳘火氣專暴,枯燥草木,燔焰自生,故燔爇也。爇,音焫。
火内熾,故驚、瘛、欬、衂、心熱、煩躁、便數、憎風也。火炎於上,則庶物失色,故如塵埃浮於面,而目瞤動也。火爍於内,則口舌糜爛、嘔逆,及爲血溢、血𣳘。風火相薄則爲温瘧。氣蒸熱化則爲水,病傳爲胕腫。胕腫,謂皮肉俱腫,按之陷下,泥而不起也,如是之證,皆火氣所生也。
尺澤絕,死不治尺澤,肺脉氣也。
陽明之復,清氣大舉,森木蒼乾,毛蟲廼厲,病生胠脇,氣歸於左,善太息,甚則心痛,否滿,腹脹而𣳘,嘔苦,欬,噦,煩心,病在鬲中,頭痛,甚則入肝,驚駭,筋攣殺氣大舉,木不勝之,故蒼清之葉不及黃而乾燥也。厲,謂疵厲,疾疫死也,清甚於内,熱鬱於外,故也。。太衝絕,死不治太衝,肝脉氣也。。
太陽之復,厥氣上行,水凝雨冰,羽蟲廼死,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滿,頭痛,善悲,時眩仆,食減,腰脽反痛,屈伸不便,地裂,冰堅,陽光不治,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唾出清水及爲噦、噫,甚則入心,善忘,善悲雨冰,謂雹也。寒而遇雹,死亦其宜。寒化於地,其上復土,故地體分裂,水積冰堅,乆而不釋,是陽光之氣不治寒凝之物也。
白話文:
少陰司天時,熱邪較輕,則表皮出現疿、胗(皮膚病)等症狀;熱邪較重,則內部形成癰、痤(腫瘡)等症狀;小腸有熱則內外都會長痔瘡。這些因熱邪引起的疾病,都發生在身體後側和外側。瘡、瘍、疿、胗等疾病發生在上半身,癰、疽、痤、痔等發生在下半身,反之則為病情逆轉。天府脈絕,則不治,天府是肺經的脈氣。少陰復發時,若天府脈絕,則不治;少陽復發時,若尺澤脈絕,則不治。尺澤和天府都與手太陰經脈相關,故此處文字略有出入。
太陰復發時,濕邪變化而引起疾病,症狀包括身體沉重、胸腹脹滿、飲食消化不良、陰氣上逆、胸部不適、呃逆、咳嗽氣喘、聲音嘶啞,這時常有大雨,魚類出現於陸地。患者頭頂疼痛劇烈,甚至抽搐,嘔吐清水,嚴重時則入腎經。濕邪內逆,寒邪不能通行,陽氣上逆,因而導致此病。頭頂疼痛劇烈,則腦部抽搐加重;腸胃寒濕,熱邪無處宣洩,灼傷胸部,故胸部不適,飲食消化不良。嘔吐並伴有聲音,是想要靜止平息的表現;喉嚨感覺冰冷,因此嘔吐出冷水。寒邪移位,向上進入肺喉,則呼吸道不通暢,故咳嗽氣喘,喉嚨有聲音。頭頂囟門疼痛,婦女還伴有眉間疼痛。太溪脈絕,則不治,太溪是腎經的脈氣。
少陽復發時,大熱將至,氣候乾燥,蟲類減少,患者出現驚厥、咳嗽、氣促、心煩熱、煩躁不安、大便次數增多、怕風等症狀;厥氣上逆,面色如塵埃,眼睛抽搐,火邪內發,上則出現口糜、嘔逆、吐血、便血,發展成瘧疾,惡寒、發抖,寒極則反熱,咽喉乾燥,口渴欲飲,面色黃赤,氣少脈弱,病情轉化為水腫,嚴重時入肺,咳嗽並吐血。火邪熾盛,乾燥枯萎,自燃自生,故稱燔爇。火邪內熾,故驚厥、咳嗽、氣促、心煩熱、煩躁不安、大便次數增多、怕風。火邪上炎,則萬物失色,故面色如塵埃,眼睛抽搐。火邪內爍,則口舌糜爛、嘔逆,以及吐血、便血。風火相搏則為溫瘧。氣蒸熱化則為水腫,病情轉為胕腫。胕腫是指皮膚和肌肉都腫脹,按壓後凹陷,像泥一樣抬不起來,這些症狀都是火邪引起的。尺澤脈絕,則不治,尺澤是肺經的脈氣。
陽明復發時,清氣上升,樹木枯乾,毛蟲減少,患者病在脅肋,氣歸於左,善太息,嚴重則心痛,胸腹脹滿,嘔吐苦水,咳嗽,呃逆,煩悶,病在胸膈,頭痛,嚴重時入肝,驚恐,筋攣。清氣上升,木氣不勝,故樹葉枯黃乾燥。清氣內盛,熱邪外鬱,故如此。太衝脈絕,則不治,太衝是肝經的脈氣。
太陽復發時,厥氣上逆,水凝成冰雹,鳥類死亡,患者心胃生寒,胸膈不通暢,心痛,胸腹脹滿,頭痛,善悲,時有眩暈仆倒,食慾減退,腰骶部疼痛,屈伸不利,地裂,冰堅,陽氣不能治療寒凝之物,少腹拘急,睾丸牽引腰脊,上衝心臟,唾出清水,並出現呃逆、呃逆,嚴重時入心,健忘,善悲。寒邪化於地,其上覆土,故地體分裂,水積冰堅,久而不解,是陽氣之氣不能治療寒凝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