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10)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10)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帝曰:「六氣相勝柰何先舉其用爲勝。?」
歧伯曰:「厥隂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鬲如寒,大風數舉。倮蟲不滋,胠脇氣并,化而爲熱,小便黃赤,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脇,腸鳴飧𣳘,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則嘔吐,鬲咽不通五巳、五亥歲也。心下齊上,胃之分。胃鬲,謂胃脘之上及大鬲之下。風寒氣生也,氣并謂偏著一邊。
鬲咽,謂食飲入而復出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脇鬲咽不通也。」。
少隂之勝,心下熱,善饑,齊下反動,氣遊三焦,炎暑至,木廼津,草廼萎,嘔逆躁煩,腹滿痛,溏𣳘,傳爲赤沃五子、五午歲也。沃,洙也。。
太隂之勝,火氣内鬱,瘡瘍於中,流散於外,病在胠脇,甚則心痛,熱格、頭痛、喉𤷒、項強,獨勝則濕氣内鬱,寒迫下焦,痛留頂,互引眉間,胃滿。雨數至,燥化廼見,少腹滿,腰脽重強,内不便,善注𣳘,足下温,頭重,足脛胕腫,飲發於中,胕腫於上五丑、五未歲也。濕勝於上,則火氣内鬱,勝於中則寒迫下焦,水溢河渠則鱗蟲離水也。
脽,謂臀肉也。不便,謂腰重,内強直,屈伸不利也。獨勝,謂不兼鬱火也。胕腫於上,謂首面也。足脛腫是火鬱所生也。~~,~~新校正云:「詳注云水溢河渠則鱗蟲離水也。王作此注於經,文無所解,又按太隂之復云:『大雨時行,鱗見於陸。』則此文於『雨數至』下脫『少鱗見於陸』四字,不然則王注無因爲解也。
」。
少陽之勝,熱客於胃,煩心,心痛,目赤,欲嘔,嘔酸,善饑,耳痛,溺赤,善驚,譫妄,暴熱,消爍,草萎水涸,介蟲廼屈,少腹痛、下沃赤白五寅五申歲也。熱暴甚,故草萎水涸,隂氣消爍。介蟲,金化也,火氣大勝,故介蟲屈伏。酸,醋水也。。
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脇痛,溏𣳘,内爲嗌塞,外發頹疝,大涼肅殺,華英改容,毛蟲廼殃,胸中不便,嗌塞而欬五卯五酉歲也。大涼肅殺,金氣勝木,故草木華英爲殺氣損削,改易形容,而焦其上首也。毛蟲木化,氣不宜金,故金政大行而毛蟲死耗也。肝木之氣,下主於隂,故大涼行而頹疝發也。
胸中不便,謂呼吸回轉或痛或緩急而不利便也。氣太盛,故嗌塞而欬也。嗌,謂喉之下接連胸中肺兩葉之間者也。
太陽之勝,凝凓且至,非時水冰,羽廼後化,痔瘧發,寒厥入胃,則内生心痛,隂中廼瘍,隱曲不利,互引隂股,筋肉拘苛,血脉凝泣,絡滿色變或爲血𣳘皮膚,否腫,腹滿,食減,熱反上行,頭項囟頂腦戸中痛,目如脫,寒入下焦,傳爲濡寫五辰五戌歲也。寒氣凌逼,陽不勝之,故非寒時而止水冰結也。
水氣大勝,陽火不行,故諸羽蟲生化而後也。拘,急也。苛,重也。絡,絡脉也。太陽之氣,標在於巔,故熱反上行於頭也,以其脉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故囟頂及腦戸中痛,目如欲脫也。濡,謂水利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痔瘧,頭項囟頂腦戸中痛,目如脫爲太陽經病。
白話文:
皇帝問道:「六氣相克,為何要先說明哪種氣佔了上風?」
歧伯回答:「厥陰之氣佔優勢時,會出現耳鳴、頭暈目眩、想吐、胃部像著涼一樣冰冷、大風頻繁發作等症狀。蟲子不滋生,氣血偏於一側,轉化成熱,小便發黃發赤,胃脘部正中疼痛,疼痛向上延伸至兩側肋部,腸鳴腹瀉,下腹部疼痛,排泄物帶有紅白,嚴重時會嘔吐,食道和咽喉不通暢,這屬於五巳、五亥時辰的病症。心窩往上到胃脘是胃的分佈區域。胃脘指胃的上部和膈肌(大鬲)的下部。這是風寒之氣引起的,氣偏指氣血偏於一邊。
食道和咽喉不通暢,是指吃下去的食物和飲料又吐了出來。新校正本註釋說:根據《甲乙經》,胃病的症狀是胃脘部正中疼痛,疼痛向上延伸至兩側肋部,食道和咽喉不通暢。」
少陰之氣佔優勢時,會出現心窩部發熱、容易飢餓、腹部下墜、氣血遊走於三焦,炎熱季節來臨,樹木枯萎,草木凋零,嘔吐、噁心、煩躁不安、腹部脹滿疼痛、腹瀉,這屬於五子、五午時辰的病症。沃,同洙(水流)。
太陰之氣佔優勢時,體內火氣鬱結,內部生瘡瘍,然後蔓延到體表,病痛位於肋部,嚴重時會心痛,發熱、頭痛、喉嚨痛、項部僵硬,如果單獨太陰之氣佔優勢,則體內濕氣鬱結,寒邪逼迫下焦,疼痛停留在頭頂,疼痛牽連到眉心,胃部脹滿。雨水頻繁,乾燥轉化後才會顯現症狀,下腹部脹滿,腰臀部沉重僵硬,腰部活動不利,容易腹瀉,腳底溫熱,頭重腳輕,小腿腫脹,飲水後腫脹加重,這屬於五丑、五未時辰的病症。濕氣在上佔優勢,則火氣內鬱;濕氣在中佔優勢,則寒邪逼迫下焦;水溢滿河道,則魚蟲離開水面。
脽,指臀部肌肉。不便,指腰部沉重,身體僵硬,屈伸不利。獨勝,指不伴隨火氣鬱結。胕腫於上,指頭面。小腿腫脹是火氣鬱結引起的。……新校正本註釋說:詳註說水溢滿河道,則魚蟲離開水面。王某在經文中做了這個註釋,文中沒有解釋。又根據太陰的另一段記載:「大雨時行,鱗見於陸」,可知此文中「雨數至」之後脫漏了「少鱗見於陸」四個字,否則王某的註釋就無從解釋了。」
少陽之氣佔優勢時,會出現胃部發熱、煩躁不安、心痛、眼睛發紅、想吐、吐酸水、容易飢餓、耳朵疼痛、小便發紅、容易驚嚇、神志不清、突然發熱、體內津液耗損、草木枯萎、水源乾涸、昆蟲蜷縮,下腹部疼痛、排泄物帶有紅白,這屬於五寅、五申時辰的病症。熱邪過盛,所以草木枯萎,水源乾涸,陰氣耗損。介蟲,指金屬的變化,火氣過盛,所以昆蟲蜷縮。酸,指醋一樣的液體。
陽明之氣佔優勢時,清熱之氣從體內發散,左側肋部疼痛、腹瀉,內部出現咽喉阻塞,體表出現疝氣,天氣寒冷肅殺,花草凋零,毛蟲死亡,胸部不適,咽喉阻塞而咳嗽,這屬於五卯、五酉時辰的病症。天氣寒冷肅殺,金氣勝過木氣,所以草木花朵被寒氣損害,改變了顏色,並且枯萎了。毛蟲屬於木的變化,其生長發育不適應金氣,所以金氣旺盛時,毛蟲就會死亡。肝木之氣,在下焦主陰,所以天氣寒冷時就會出現疝氣。
胸部不適,指呼吸困難,呼吸時感到疼痛或氣短。氣血過盛,所以咽喉阻塞而咳嗽。嗌,指喉嚨下面連接著胸部肺葉之間的地方。
太陽之氣佔優勢時,寒邪將要侵入,非寒冬季節卻出現冰凍,鳥類晚熟,痔瘡和瘧疾發作,寒邪侵入胃部,則內生心痛,陰部生瘡瘍,彎腰困難,疼痛牽連到陰部,肌肉拘攣,血液凝結,經絡阻塞,皮膚顏色改變或出現血便,皮膚腫脹,腹部脹滿,食慾減退,熱邪反倒上升,頭部、項部、囟門、腦門疼痛,眼睛好像要脫出來一樣,寒邪侵入下焦,這屬於五辰、五戌時辰的病症。寒氣逼迫,陽氣不能抵禦,所以非寒冬季節卻出現水冰凍結。
水氣過盛,陽火運行不暢,所以鳥類的生長發育延遲。拘,指肌肉緊縮。苛,指沉重。絡,指經絡。太陽之氣,其表現在頭頂,所以熱邪反倒上行於頭部,因為其經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於頭頂,入絡於腦,回出分佈於項部,所以囟門和腦門疼痛,眼睛好像要脫出來一樣。濡,指水利。……新校正本註釋說:根據《甲乙經》,痔瘡、瘧疾、頭部、項部、囟門、腦門疼痛、眼睛好像要脫出來一樣是太陽經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