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2)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2)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新校正云:「詳少隂不日間氣而云居氣者,蓋尊君火無所不居,不當間之也。王注云居本位爲居,不當間之,則居他位不爲居,而可間也。寅申之歲爲初之氣,丑未之歲爲二之氣,巳亥之歲爲四之氣,辰戌之歲爲五之氣也。」。
太隂司天爲濕化丑未之歲,埃鬱矇昧,雲雨潤濕之化也。。在泉爲甘化辰戌之歲也,土司地氣,故甘化先焉。。司氣爲黅化土運之氣,甲己之歲。黅,黃也。。間氣爲柔化濕化行則庶物柔耎。~~,~~新校正云:「詳太隂卯酉之歲爲初之氣,寅申之歲爲二之氣,子午之歲爲四之氣,巳亥之歲爲五之氣。」。
少陽司天爲火化寅申之歲也。炎光赫烈,燔灼焦然,火之化也。。在泉爲苦化巳亥之歲也。火司地氣,故苦化先焉。。司氣爲丹化火運之氣,戊癸歲也。。間氣爲明化明,炳明也,亦謂霞燒。~~,~~新校正云:「詳少陽辰戌之歲爲初之氣,卯酉之歲爲二之氣,寅申之歲爲四之氣,丑未之歲爲五之氣。」。
陽明司天爲燥化卯酉之歲,清切髙明,霧露蕭瑟,燥之化也。。在泉爲辛化子午之歲也,金司地氣,故辛化先焉。。司氣爲素化金運之氣,乙庚歲也。。間氣爲清化風生髙勁,草木清冷,清之化也。~~,~~新校正云:「詳陽明巳亥之歲爲初之氣,辰戌之歲爲二之氣,寅申之歲爲四之氣,丑未之歲爲五之氣。」。
太陽司天爲寒化辰戌之歲,嚴肅峻整,慘慄凝堅,寒之化也。在泉爲鹹化丑未之歲,水司地氣,故化從鹹。司氣爲玄化水運之氣,丙辛歲也。間氣爲藏化隂凝而冷,庶物歛容,歲之化也。~~,~~新校正云:「詳子午之歲太陽爲初之氣,巳亥之歲爲二之氣,卯酉之歲爲四之氣,寅申之歲爲五之氣也。」。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廼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緒也學不厭備習也。」
帝曰:「厥隂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風化之行也,何如?」
歧伯曰:「風行于地,所謂本也,餘氣同法厥隂在泉,風行于地。少隂在泉,熱行于地。太隂在泉,濕行于地。少陽在泉,火行于地。陽明在泉,燥行于地。太陽在泉,寒行于地。故曰餘氣同法也。本,謂六氣之上,元氣也。本乎天者,天之氣也。本乎地者,地之氣也化於天者爲天氣,化於地者爲地氣。
~~,~~新校正云:「按《易》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此之謂也。」。天地合氣,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萬物居天地之間,悉爲六氣所生化,隂陽之用,未甞有逃生化出隂陽也。故曰:『謹候氣宜,無失病機病機下文具矣。』此之謂也。」
帝曰:「其主病何如言采藥之歲也。?」
歧伯曰:「司歲備物,則無遺主矣謹候司天地所生化者,則其味王,當其歲也,故彼藥工專司歲氣,所收藥物則一歲二歲,其所主用無遺略也。𫝆詳『前』字當作『則』。。」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黃帝內經》中關於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的運行和對人體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六氣的變化來治療疾病。
文中詳細闡述了六氣(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厥陰)分別司天(主宰天象)和在泉(主宰地氣)時的氣化作用,以及它們各自對應的五行、五味、五色等,並解釋了「間氣」的特性。 不同版本的註釋對六氣的順序和歸屬略有出入,文中也記錄了這些不同說法。
此外,文本說明了如何根據六氣的變化來選擇藥物,強調了根據天時地利選擇藥材的重要性,指出要掌握六氣的變化規律,才能準確診斷疾病並有效治療。 最後,文本也解釋了「本」的概念,說明了天之氣和地之氣的來源及其對萬物生長的影響,強調了天地合氣、陰陽運行的重要性,以及準確把握時機的重要性才能避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