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 (6)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 (6)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
,風勝濕風爲木氣,故勝土濕。甘傷肉亦過節也。~~,~~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甘傷脾。』」,酸勝甘酸木味,故勝土甘。
「西方生燥天氣急切,故生燥。燥生金金燥有聲,則生金也。金生辛凡物之味辛者,皆金氣之所生也。《尚書》〈洪範〉曰:「從革作辛。」,辛生肺凡味之辛者,皆先生長於肺。肺生皮毛肺之精氣,生養皮毛。皮毛生腎《隂陽書》曰:「金生水。」然肺金之氣,養皮毛已,乃生腎水。
肺主鼻肺藏氣,鼻通息,故主鼻。其在天爲燥輕急勁強,燥之用也。在地爲金堅勁從革,金之性也。在體爲皮毛包藏膚腠,扞其邪也。在藏爲肺其神,魄也。《道經義》曰:「魄在肺,魄安則德修壽延。」,在色爲白象金色。在音爲商商謂金聲,輕而勁也。《樂記》曰:「商亂則陂其官壞。
」,在聲爲哭哭,哀聲也。在變動爲欬欬,謂欬嗽,所以利咽喉也。在竅爲鼻鼻所以司嗅呼吸。在味爲辛辛可用散潤也。在志爲憂憂,深慮也。憂傷肺雖志爲憂,過則損也。喜勝憂喜則心火并於肺金,故勝憂也。〈宣明五氣篇〉曰:「精氣并於心則喜。」,熱傷皮毛熱從火生,耗津液故。
,寒勝熱隂制陽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作『燥傷皮毛,熱勝燥』。又按王注〈五運行大論〉,云『火有二別。』故此再舉熱傷之形證。」,辛傷皮毛過而招損。苦勝辛苦火味,故勝金辛。
「北方生寒隂氣凝冽,故生寒也。寒生水寒氣盛凝,變爲水。水生鹹凡物之味鹹者,皆水氣之所生也。《尚書》〈洪範〉曰:「潤下作鹹。」,鹹生腎凡味之鹹者,皆生長於腎。腎生骨髓腎之精氣,生養骨髓。髓生肝《隂陽書》曰:「水生木。」然腎水之氣養骨髓已,乃生肝木。
腎主耳腎屬北方,位居幽暗,聲入,故主耳。其在天爲寒凝清慘冽,寒之用也。在地爲水清潔潤下,水之用也。在體爲骨端直貞幹,以立身也。在藏爲腎其神,志也。《道經義》曰:「志藏腎。」志營則骨髓滿實。在色爲黑象水色。在音爲羽羽謂水音,沉而深也。
《樂記》曰:「羽亂則危,其財匱。」,在聲爲呻呻,吟聲也。在變動爲慄慄,謂戰慄。甚寒、大恐而悉有之。在竅爲耳耳所以司聽五音。~~,~~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開竅於二隂』。蓋以心寄竅於耳,故與此不同。」,在味爲鹹鹹可用柔耎也。在志爲恐恐,所以懼惡也。
恐傷腎恐而不已,則内感於腎,故傷也。《靈樞經》曰:「恐懼而不解則傷精。」明感腎也。思勝恐思深慮逺,則見事源,故勝恐也。寒傷血寒則血凝,傷可知也。~~,新校正云:「按《太素》『血』作『骨』。」,燥勝寒燥從熱生,故勝寒也。,~~新校正云:「按《太素》『燥』作『濕』。
白話文:
風勝濕,風屬木氣,所以能勝土濕。甘味過度則傷脾,損傷肌肉。酸味能勝甘味,因為酸味屬木,所以能勝土(土主甘)。
西方屬燥,天氣急切,所以產生燥氣。燥氣生金,金氣有聲,所以能生金。金氣生辛味,凡是辛味之物,都是金氣所生的。 《尚書.洪範》說:「從革作辛。」辛味生肺,凡辛味之物,皆在肺部生長。肺氣生養皮毛,皮毛又生腎。 《陰陽書》說:「金生水。」但肺金之氣,先養護皮毛之後,才生腎水。
肺主鼻,肺臟藏氣,鼻子通氣,所以肺主鼻。肺在天為燥、輕、急、勁、強,這是燥氣的特性;在地為金之堅勁、從革,這是金的特性;在體為皮毛,包藏膚腠,抵禦外邪;在藏為肺,其神為魄。《道經義》說:「魄在肺,魄安則德修壽延。」肺的顏色為白色,如同金之色;其音為商,商音是金聲,輕而勁;《樂記》說:「商音失和則會損傷其官位。」肺的聲音為哭泣聲,是一種悲哀的聲音;肺的變動為咳嗽,咳嗽能利咽喉;肺的竅為鼻,鼻子負責嗅覺和呼吸;肺的味為辛,辛味可以散潤;肺的志為憂,憂慮過度則傷肺。喜能勝憂,喜則心火並於肺金,所以能勝憂。《宣明五氣篇》說:「精氣並於心則喜。」熱則傷皮毛,熱從火生,耗損津液。寒能勝熱,陰制陽。辛味過度則傷皮毛。苦味能勝辛味,因為苦味屬火,所以能勝金(金主辛)。
北方屬寒,陰氣凝冽,所以產生寒氣。寒氣生水,寒氣盛則凝結,變化為水。水生鹹味,凡是鹹味之物,都是水氣所生的。《尚書.洪範》說:「潤下作鹹。」鹹味生腎,凡鹹味之物,皆在腎部生長。腎氣生養骨髓,骨髓又生肝。《陰陽書》說:「水生木。」但腎水之氣,先養護骨髓之後,才生肝木。
腎主耳,腎屬北方,位於幽暗之處,聲音進入,所以腎主耳。腎在天為寒、凝、清、慘、冽,這是寒的特性;在地為水之清潔、潤下,這是水的特性;在體為骨,端正、堅直,以支撐身體;在藏為腎,其神為志。《道經義》說:「志藏腎。」意志充實則骨髓充盈;腎的顏色為黑色,如同水之色;其音為羽,羽音是水聲,沉而深;《樂記》說:「羽音失和則會危及國家,財富匱乏。」腎的聲音為呻吟聲;腎的變動為戰慄,嚴寒、恐懼都會引起戰慄;腎的竅為耳,耳朵負責聽五音;腎的味為鹹,鹹味可以柔潤;腎的志為恐,恐懼害怕;恐懼過度則傷腎。《靈樞經》說:「恐懼而不解則傷精。」說明恐懼傷腎。思能勝恐,思慮深遠,則能明察事理,所以能勝恐。寒則傷血(或骨)。燥能勝寒,燥從熱生,所以能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