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13)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13)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其實絡中有支絡者。其應夏四時之氣,夏氣同。其蟲羽羽,火象也。火化宣行則羽蟲生。其畜馬健决躁速,火類同。~~,~~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其畜羊。』」。

其色赤色同又明。。其養血,其病瞤瘛火之性動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味苦外明氣化,則物苦味純。。其音徵和而美。。其物脉中多支脉,火之化也。。其數七成數也。。

備化之紀,氣協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齊脩土之德靜,分助四方,賛成金木水火之政。土之氣厚,應天休和之氣,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故五化齊脩。其氣平土之生也,平而正。其性順應順群品,悉化成也。其用髙下田土髙下,皆應用也。其化豐滿豐滿萬物,非土化不可也。

其類土五行之化,土類同。其政安靜土體厚,土德靜,故政化亦然。其候溽蒸溽,濕也。蒸,熱也。其令濕濕化不絕竭,則土令延長。

其藏脾脾氣同。脾其畏風風,木令也,脾性雖四氣兼并,然其所主猶畏木也。〈五運行大論〉云:「脾其性靜。」兼又曰:「風勝濕。」。其主口上體包容,口主受納。其榖稷色黃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作『稷』,〈藏氣法時論〉作『粳』。」。其果棗味甘也。

其實肉中有肌肉者。其應長夏長夏,謂長養之夏。新校正云:「按王注〈藏氣法時論〉云:『夏爲土母,土長于中,以長而治。』故云長夏,又注〈六節藏象論〉云:『所謂長夏者,六月也,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旣長而王,故云長夏。」。其蟲倮無毛羽鱗甲,土形同。其畜牛成彼稼穡土之用也。

牛之應用,其緩而和。

其色黃土同也。。其養肉所養者厚而靜。。其病否土性擁礙。~~,~~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病在舌本。』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味甘備化氣豐,則物味甘厚。。其音宮大而重。。其物膚物稟備化之氣,則多肌肉。。其數五生數也,正土不虚加,故也。。

審平之紀,收而不爭,殺而無犯,五化宣明犯,謂刑犯於物也。收而不爭,殺而無犯,匪審平之,德何以能爲是哉!。其氣潔金氣以潔白瑩明爲事。其性剛性剛故摧缺於物。其用散落金用則萬物散落。其化堅斂收斂堅強,金之化也。其類金審平之化,金類同。其政勁肅化急速而整肅也。

勁,銳也。其候清切清,大涼也。切,急也,風聲也。其令燥燥,乾也。

其藏肺肺氣之用,同金化也。肺其畏熱熱,火令也。肺性涼,故畏火熱。〈五運行大論〉曰:「肺其性涼。」。其主鼻肺藏氣,鼻通息也。其榖稻色白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作『稻』,〈藏氣法時論〉作『黃黍』。」。其果桃味辛也。其實殼外有堅殼者。

白話文:

本章節探討人體臟腑與五行、四時氣候的關係。

首先,談到與火相關的現象:經絡中分支繁多,正如夏日之氣,與火相似;羽蟲的出現也反映了火的特性,活躍奔放;馬匹強健、性情急躁,也屬火類。其顏色為赤色,明亮;功能是養血,生病時則會有抽搐,這是火之性使然。味道偏苦,氣化外顯;聲音為徵音,清和悅耳;脈象顯示支脈眾多,也是火的特性;數量以七為基準。

接著論述土的特性:五行運行的規律,天地之氣協調,政令順暢,五行齊備,土德安靜,滋養四方,輔助金木水火。土氣厚重,順應天之平和之氣,生長收藏,循環往復,故五行能齊全運行。土氣平和,性質溫順,化育萬物;其作用體現在田地的高低起伏;其化生作用使萬物豐盛。土的類屬是五行中的土,其政事安靜,如同土的厚重與安靜。氣候特徵是濕熱;土的特性若能持續,則其影響也會延長。

脾臟與土相關:脾臟的特性與土相似,但畏懼風(木的特性),雖然脾臟受四季之氣影響,但仍最畏懼木氣。《五運行大論》中也提到脾性平和。脾主口,主管吸收;穀物是黃色的稷(或粳);水果是棗,味道甘甜。

接著論述與長夏(土)相關的現象:人體肌肉組織如同長夏之氣,長夏指長養的夏季;昆蟲無毛羽鱗甲,與土的形狀相似;牛與農耕相關,是土的用途,其性情溫和緩慢;顏色為黃色;功能是滋養肌肉,使之厚實;生病則會出現阻礙,如同土的特性。《金匱真言論》中提到此種病症在舌根。味道甘甜,氣化豐盛;聲音為宮音,低沉厚重;身體組織豐滿,肌肉發達,這都與土的特性相關;數量以五為基準。

最後,討論金的特性:五行運行的規律,平和不爭,殺伐而不侵犯,五行運行需保持平衡。金氣清淨,性剛,故能摧毀萬物;其作用是使萬物散落;其化生作用是收斂堅強。金的類屬是五行中的金,其政事剛毅肅殺。氣候特徵是清爽寒冷;其特性是乾燥。

肺臟與金相關:肺臟的功能與金的特性相似,但畏懼熱(火的特性);《五運行大論》中也提到肺性清涼。肺主鼻;穀物是稻(或黃黍);水果是桃,味道辛辣;其特徵是外有堅硬的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