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10)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10)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乆留而環,或離或附,是謂議災與其德也環,謂如環之遶,盤迴而不去也。火議罪,金議殺,土木水議德也。應近則小,應逺則大近,謂犯星常在。逺,謂犯星去乆。大小,謂喜慶及罰罪事。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甚,謂政令大行也。發,謂起也,即至也,金火有之。

小常之一,其化減,小常之二,是謂臨視,省下之過與其德也省,謂省察萬國人吏、侯王有德有過者也。故侯王人吏,安可不深思誠慎邪。

「德者,福之。過者,伐之有德則天降福以應之,有過者天降禍以淫之,則知禍福無門,惟人所召爾。是以象之見也,髙而逺則小,下而近則大見物之理也。故大則喜怒邇,小則禍福逺象見髙而小,旣未即禍亦未即福。象見下而大,福旣不逺,禍亦未遙,但當脩德省過,以候厥終,苟未能慎禍,而務求福祐,豈有是者哉。歲運太過,則運星北越火運火星,木運木星之類也。

北越,謂北而行也。運氣相得,則各行以道無剋伐之嫌,故守常而各行於中道。故歲運太過,畏星失色而兼其母木失色而兼玄,火失色而兼蒼,土失色而兼赤,金失色而兼黃,水失色而兼白,是謂兼其母也。不及,則色兼其所不勝木兼白色,火兼玄色,土兼蒼色,金兼赤色,水兼黃色,是謂兼不勝也。

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閔閔之當,孰者爲良新校正云:「詳肖者至爲良,與〈蘭靈祕典論〉重,彼有注。」。妄行無徵,示畏侯王不識天意,心私度之,妄言災咎,卒無徵驗,適足以示畏之兆於侯王,熒惑於庶民矣。」

帝曰:「其災應何如?」

歧伯曰:「亦各從其化也,故時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順,留守有多少,形見有善惡,宿屬有勝負,徵應有吉凶矣五星之至,相王爲時盛,囚死爲衰。東行凌犯爲順,災輕。西行凌犯爲逆,災重。留守日多則災深,留守曰少則災淺。星喜潤則爲見善,星怒操憂喪則爲見惡。宿屬,謂所生月之屬,二十八宿及十二辰相分所屬之位也。

命勝星不災不害,不勝星爲災小,重命與星相得,雖災無害。災者,獄訟疾病之謂也,雖五星凌犯之事,時遇星之囚死時月,雖災不成,然火犯,留守逆臨,則有誣譖獄訟之憂。金犯,則有刑殺氣鬱之憂。木犯,則有震驚風鼓之憂。土犯,則有中滿下利跗腫之憂。水犯,則有寒氣衝蓄之憂,故曰:「徵應有吉凶也。

」。

帝曰:「其善惡何謂也?」

歧伯曰:「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謹察之夫五星之見也,從夜深見之,人見之喜星之喜也,見之畏星之怒也。光色微曜,乍明乍暗,星之憂也。光色迥然,不彰不瑩,不與衆同,星之喪也。光色圓明,不盈不縮,怡然瑩然,星之喜也。光色勃然,臨人芒彩,滿溢其象。懍然,星之怒也。澤,洪潤也。燥,乾枯也。。」

白話文:

久留不散,有時靠近有時遠離,這就是所謂的災異及其吉凶徵兆。「環」指像環一樣繞著旋轉而不離開。火主刑罰,金主殺戮,土木水主吉利。災異靠近則影響小,遠離則影響大。「近」指犯星常在,「遠」指犯星久離。「大小」指喜慶和懲罰的程度。光芒巨大,遠超平常,平常情況下發生一次,其影響非常大;平常情況下發生兩次,其災異就更加嚴重,這預示著政令大力推行。發,指事情的發生和到來,金星和火星皆有此象。

平常情況下發生一次,其影響減弱;平常情況下發生兩次,這就叫做「臨視」,考察考察萬國官吏、侯王的德行過失。「省」指考察萬國官吏、侯王有德行或過失的人。因此,侯王官吏,怎能不深思熟慮謹慎小心呢?

有德行則得到上天的福報,有過失則招致上天的懲罰。因此知道禍福沒有特定的門路,完全是人自己招來的。所以天象的顯現,高而遠則影響小,低而近則影響大,這是事物運作的道理。所以影響大則喜怒之情近在眼前,影響小則禍福遙遠。天象顯現高而小,禍福尚未臨近。天象顯現低而大,福報不遠,禍患也尚未遙遠,只是應該修德改正錯誤,等待最終結果。如果不能謹慎防禍,而一心追求福佑,哪有這樣的事呢?運行太過,則運星北行,例如火運火星、木運木星之類。

「北越」指向北運行。運氣相合,則各行其道,沒有互相剋伐的跡象,所以遵循常規,各行其道。所以運行太過,則星光失色而兼其母色:木星失色而兼黑色,火星失色而兼青色,土星失色而兼紅色,金星失色而兼黃色,水星失色而兼白色,這就是所謂的兼其母色。運行不及,則顏色兼其所不勝之顏色:木星兼白色,火星兼黑色,土星兼青色,金星兼紅色,水星兼黃色,這就是所謂的兼不勝色。

星象的徵兆微妙難測,無人能明瞭其奧妙,難以準確判斷吉凶,究竟哪個才是好的呢?新校正本云:「詳察星象的徵兆就能判斷吉凶,與《蘭靈祕典論》記載相同,該書有相關註釋。」妄自揣測,沒有根據地預言災禍,顯示對侯王畏懼,不懂天意,私下臆斷,胡亂言說災咎,最終沒有驗證,只足以顯露出對侯王的畏懼,迷惑百姓。

黃帝問道:「災異的應驗如何?」

岐伯回答道:「各有其自身的變化規律,所以時間的推移有盛衰,凌犯有順逆,停留時間有長短,形狀顯現有善惡,宿屬有勝負,徵兆應驗有吉凶。五星的運行,相王則為時盛,囚死則為衰敗。東行凌犯為順,災輕;西行凌犯為逆,災重。停留時間多則災深,停留時間少則災淺。星光潤澤則為吉兆,星光黯淡憂愁則為凶兆。宿屬,指所屬的月份,二十八宿及十二辰相分所屬的位置。

命星強盛則無災無害,命星不強則災小,命星與星體相合,即使有災也無害。災異,指獄訟疾病等。即使有五星凌犯之事,如果遇到星體囚死的月份,災禍也不會發生。但是火星犯,逆行停留,則有誣陷獄訟之憂;金星犯,則有刑殺氣鬱之憂;木星犯,則有震驚風災之憂;土星犯,則有腹脹泄瀉腫脹之憂;水星犯,則有寒邪內蓄之憂。所以說「徵兆應驗有吉凶」。

黃帝問道:「吉凶的徵兆是怎樣的呢?」

岐伯回答道:「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潤澤有乾燥,這是星象的常態,必須仔細觀察。五星的顯現,從深夜觀察,人見而喜的是星體的喜兆;見而畏懼的是星體的怒兆。光色微弱,忽明忽暗,是星體的憂兆;光色黯淡,不顯不亮,與眾不同,是星體的喪兆;光色圓潤,不盈不縮,和悅明亮,是星體的喜兆;光色勃發,光芒四射,滿溢其象,威嚴可怕,是星體的怒兆。「澤」指潤澤,「燥」指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