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7)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7)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此先言復,而後舉上臨之候者,蓋白廼不復,嫌於此年有復也。」。
「歲金不及,炎火廼行,生氣廼用,長氣專勝,庶物以茂,燥爍以行,上應熒惑星火不務德,而襲金危,炎火旣流,則夏生大熱,生氣舉用,故庶物蕃茂,燥爍氣至,物不勝之。爍勝之,爍石流金,涸泉焦草,山澤燔爍,雨乃不降,炎火大盛,天象應之,熒惑之見而大明也。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氣廼後,上應太白星,其榖堅芒諸乙歲也。
瞀,謂悶也,受熱邪故生是病。收,金氣也,火先勝故收氣,後火氣勝金,金不能盛,若熒感逆守宿屬之分,皆受病。~~,~~新校正云:「詳其穀堅芒白色可見,故不云其穀白也。經云:『上應太白,以前後例相照,經脫『熒惑』二字,及詳王注言熒惑逆守之事,益知經中之闕也。』」。
復則寒雨暴至,廼零冰雹霜雪殺物,隂厥且格,陽反上行,頭腦戸痛,延及囟頂,發熱,上應辰星新校正云:「詳不及之運,剋我者行勝,我者之子來復,當來復之後勝,星減曜,復星明,大此只言上應辰星,而不言熒惑者,闕文也,當云上應辰星、熒惑。」。丹榖不成,民病口瘡,甚則心痛寒氣折火,則見冰雹霜雪,冰雹先傷而霜雪後損,皆寒氣之常也。其災害廼傷於赤化也。
諸不及而爲勝,所犯子氣復之者,皆歸其方也。隂厥,謂寒逆也。格,至也,亦拒也。水行折火,以救困金,天象應之,辰星明瑩,赤色之榖爲霜雹損之。
「歲水不及,濕廼大行,長氣反用,其化廼速,暑雨數至,上應鎮星濕大行,謂數雨也。化速,謂物早成也。火濕齊化,故暑雨數至,乘水不及而土勝之,鎮星之象,增益光明,逆凌留犯,其又甚矣。民病腹滿、身重、濡𣳘、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膕腨股膝不便、煩寃、足痿清厥、腳下痛,甚則跗腫。藏氣不政,腎氣不衡,上應辰星,其榖秬藏氣不能申其政令,故腎氣不能内致和平。
衡,平也。辰星之應,當減其明或遇鎮星臨屬宿者乃災。~~,~~新校正云:「詳經云上應辰星,注言鎮星,以前後例相校此經,闕鎮星二字。」。上臨太隂,則大寒數舉,蟄蟲早藏,地積堅冰,陽光不治,民病寒疾於下,甚則腹滿、浮腫,上應鎮星新校正云:「詳木不及,上臨陽明,上應太白鎮星,此獨言鎮星而不言熒惑者,文闕也。蓋水不及而又上臨太隂,則鎮星明盛,以應土氣專盛,水旣益弱,則熒惑無畏而明大。
」,其主黅榖諸辛歲也。辛丑、辛未歲,上臨太隂,太陽在泉,故大寒數舉也,土氣專盛,故鎮星益明。黅穀應天歲成也。復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生長不鮮,面色時變,筋骨併辟,肉膶瘛,目視䀮䀮,物疏璺,肌肉胗發,氣并鬲中,痛於心腹,黃氣廼損,其榖不登,上應歲星木復其土,故黃氣反損而黅榖不登也,謂實不成,無以登祭器也,木氣暴復,歲星下臨宿屬分者災。~~,~~新校正云:「詳此當云『上應歲星鎮星』爾。
白話文:
本文論述了五行失衡導致的各種災害和疾病。首先解釋了「復」的含義,接著說明了火盛、金衰,導致炎熱乾燥,莊稼歉收,人們患病等現象,並指出其天象對應於熒惑星。之後,論述了金盛、火衰導致寒雨冰雹,莊稼受損,以及人們患病的狀況,並指出其天象對應於辰星。接著,論述了水盛、火衰導致雨水過多,莊稼提前成熟,以及人們患病的狀況,並指出其天象對應於鎮星。最後,論述了木盛、水衰導致嚴寒,莊稼歉收,以及人們患病的狀況,並指出其天象對應於鎮星和太白星。文中多次提到因經文缺失,導致部分天象應對不完整,並引用了新校正的內容來補充說明。 整體而言,文章闡述了五行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如何影響到天象和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