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6)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6)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心勝於肺,則金之白氣乃屈退也。金,穀稻也。鼽,鼻中水出也。金爲火勝,天象應同,故太白芒減,熒惑益明。
「歲火不及,寒廼大行,長政不用,物榮而下,凝慘而甚,則陽氣不化,廼折榮美,上應辰星火少水勝,故寒廼大行,長政不用,則物容卑下,火氣旣少,水氣洪盛,天象出見,辰星益明。民病胸中痛,脇支滿,兩脇痛,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内痛新校正云:「詳此證與火太過甚,則反病之狀同,傍見〈藏氣法時論〉。」。
鬱冒朦昧,心痛暴瘖,胸腹大,脇下與腰背相引而痛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心虚則胸腹大,脇下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屈不能伸,髖髀如別,上應熒惑、辰星,其榖丹諸癸歲也。患以其脉行於是也。火氣不行,寒氣禁固,髖髀如別,屈不得伸,水行乘火,故熒惑芒減,丹穀不成。
辰星臨其宿屬之分,則皆災也。復則埃鬱,大雨且至,黑氣廼辱,病鶩溏、腹滿、食飲不下、寒中、腸鳴、𣳘注、腹痛、暴攣、痿𤷒、足不任身,上應鎮星、辰星,玄榖不成埃鬱雲雨,土之用也。復寒之氣必以濕,濕氣内淫,則生腹疾,身重,故如是也。黑氣,水氣也。辱,屈辱也。
鶩,鴨也。上復於水,故鎮星明潤,臨犯宿屬,則民受病災矣。
「歲土不及,風廼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飄揚而甚,秀而不實,上應歲星木無德也。木氣專行,故化氣不令,生氣獨擅,故草木茂榮,飄揚而甚,是木不以德,土氣薄少,故物實不成。不實,謂粃惡也,土不及木乘之,故歲星之見潤而明也。民病飧𣳘、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肌肉瞤酸、善怒,藏氣舉事,蟄蟲早附,咸病寒中,上應歲星、鎮星,其榖黅諸己歲也。
風客於胃,故病如是,土氣不及,水與齊化,故藏氣舉事,蟄蟲早附於陽氣之所,人皆病中寒之疾也。繇,搖也。筋骨搖動已,復常則已。繇,復也。土抑不伸,若歲星臨宿屬,則皆災也。~~,~~新校正云:「詳此文云筋骨繇復,王氏雖注,義不可解,按至眞要大論云:『筋骨繇併。』疑此『復』字『併』字之誤也。
」。復則收政嚴峻,名木蒼凋,胸脇暴痛,下引少腹,善大息,蟲食甘黃,氣客於脾,黅榖廼減,民食少失味,蒼榖廼損金氣復木,故名木蒼凋,金入於土,母懷子也,故甘物黃物蟲食其中,金入土中,故氣客於脾,金氣大來與土仇復,故黅減實榖不成也。上應太白、歲星太白芒盛,歲減明也,一經少此六字,缺文耳。
上臨厥隂,流水不冰,蟄蟲來見,藏氣不用,白廼不復,上應歲星,民廼康己亥、己巳歲,厥隂上臨其歲,少陽在泉,火司于地,故蟄蟲來見,流水不冰也。金不得復,故歲星之象如常,民康不病。~~,~~新校正云:「詳木不及,上臨陽明,水不及,上臨太隂,俱後言復。
白話文:
心氣旺盛勝過肺氣,則金氣(肺氣,表現為白色之氣)就會衰退。金氣,指五穀稻米之氣。鼽,指鼻涕。金氣(肺氣)被火氣(心氣)所克制,天象也應驗此理,所以太白星的光芒減弱,火星的光芒卻增強。
心火不足,寒邪就會盛行,導致國家政令無法推行,萬物雖繁榮卻向下沉淪,呈現凝滯衰敗的景象,陽氣無法轉化,就會摧毀美好,天上則對應辰星(水星)的火氣不足,水氣旺盛,因此寒邪盛行,政令無法推行,萬物低靡衰弱,火氣不足,水氣充盈,天象顯示辰星光芒增強。百姓則會患胸痛、脅肋脹滿、兩脅疼痛、胸背肩胛及兩臂內側疼痛。(新校正註:此症狀與心火過盛所致疾病相似,詳見《藏氣法時論》)
鬱悶昏沉,心痛且突然發作,胸腹膨脹,脅肋下與腰背相連疼痛。(新校正註:按《藏氣法時論》記載:「心氣虛弱則胸腹膨脹,脅肋下與腰背相連疼痛。」)嚴重時,腿彎曲不能伸直,髖關節疼痛,如同分離一般,天上對應火星、水星,此乃心臟相關臟腑的病變。其病症的脈象也顯示於此。火氣運行不暢,寒氣阻滯,髖關節如同分離,屈伸困難,水氣乘勝而行,所以火星光芒減弱,心火之氣無法生成。
辰星運行到其所屬星宿的區域,則都會發生災難。若情況持續,則會出現憂鬱悶滯之象,將有大雨降臨,黑色之氣(寒邪之氣)盛行,病人則會出現腹瀉、腹脹、飲食不進、腹部寒冷、腸鳴、腹痛、突然抽搐、肢體痿弱、腳不能支撐身體等症狀,天上對應鎮星(土星)、辰星(水星),脾胃之氣無法生成,憂鬱之氣如同陰雨天氣一般,這是土氣運行的表現。再次出現寒邪之氣,必定伴隨濕氣,濕氣內侵,則會導致腹痛、身體沉重,故出現此種症狀。黑色之氣,指水氣。辱,指受阻礙。
鶩,指鴨子。再次受到水氣影響,所以鎮星(土星)明亮潤澤,若侵犯星宿,則百姓會遭受疾病災害。
土氣不足,風氣就會盛行,氣化失常,草木繁茂卻飄搖不定,枝葉繁盛卻不結果實,天上對應木星,木氣缺乏德性。木氣獨盛,所以氣化失常,生機獨霸一方,所以草木繁茂,卻搖曳不定,這是因為木氣失常,土氣衰弱,所以果實不能成熟。不實,指穀物不飽滿。土氣不足,木氣乘勢而上,所以木星顯得明亮潤澤。百姓則會患嘔吐腹瀉、霍亂、身體沉重、腹痛、筋骨搖動、肌肉痠痛、易怒等症狀,臟腑之氣運作異常,蟄蟲提前出現,都患有腹部寒冷之症,天上對應木星、鎮星,此乃脾胃相關臟腑的病變。
風邪侵犯胃部,所以出現此種症狀。土氣不足,水氣與土氣共同失調,所以臟腑之氣運作異常,蟄蟲提前出現,人們都會患上腹部寒冷的疾病。繇,搖動之意。筋骨搖動之後,恢復正常即可。繇,亦指恢復。土氣受抑制不能舒展,若木星運行到其所屬星宿的區域,則都會發生災難。(新校正註:詳見本文所述筋骨搖動之症,王氏雖然有註解,但其義理難以理解,按《至真要大論》記載:「筋骨搖動。」疑此處「復」字應為「併」字之誤。)
若情況持續,則會實行嚴厲的政令,名貴的樹木枯萎凋零,胸脅突然疼痛,疼痛向下延伸到少腹,經常嘆氣,蟲蛀甘草、黃芪,氣滯於脾臟,脾胃之氣衰弱,百姓飲食減少,失去味覺,穀物歉收。金氣剋制木氣,所以名貴樹木枯萎凋零。金氣進入土氣,如同母親懷抱孩子,所以甘草黃芪等藥物被蟲蛀,金氣進入土氣中,所以氣滯於脾臟,金氣旺盛與土氣相克,所以脾胃之氣衰弱,穀物收成不好。天上對應太白星、木星,太白星光芒盛,木星光芒減弱。(此處缺失六字)
水氣上至厥陰經,流水不結冰,蟄蟲提前出現,臟腑之氣運作失常,金氣不能恢復,天上對應木星,百姓安康。(己亥年、己巳年,厥陰經上至木星,少陽經在地下,火氣在地下運行,所以蟄蟲提前出現,流水不結冰。金氣無法恢復,所以木星的星象如常,百姓安康無病。(新校正註:詳木氣不足,上至陽明經;水氣不足,上至太陰經,皆後文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