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九 (24)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九 (24)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九
歧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動靜之理,氣有常運。其微也,爲物之化。其甚也,爲物之變。化流於物,故物得之以生。變行於物,故物得之以死。由是成敗倚伏生於動之微甚遲速爾,豈唯氣獨有是哉!人在氣中,養生之道,進退之用,當皆然也。~~,~~新校正云:「按至眞要大論云:『隂陽之氣清靜則化生治,動則苛疾起。
』此之謂也。」。」
帝曰:「有期乎!」
歧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人之期可見者,二也。天地之期不可見也。夫二可見者,一曰生之終也。其二曰變易。與上同體,然後捨小生化歸於大化,以死後猶化變未已,故可見者二也。天地終極,人壽有分,長短不相及,故人見之者鮮矣。。」
帝曰:「不生化乎言亦有不生不化者乎!!」
歧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出入,謂喘息也。升降,謂化氣也。夫毛、羽、倮、鱗、介及飛、走、蚑、行皆去氣根於身中,以神爲動靜之主,故曰神機也。然金、玉、土、石、鎔、埏、草、木皆生氣根於外,假氣以成立主特,故曰氣立也。〈五常政大論〉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
根于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此之謂也。故無是四者,則神機與氣立者,生死皆絕。~~,~~新校正云:「按《易》云:『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周禮》〈大宗伯〉有天產地產,〈大司徒〉云動物植物,即此神機氣立之謂也。」。
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夫自東、自西、自南、自北者,假出入息以爲化主,因物以全質者,隂陽升降之氣,以作生源,若非此道,則無能致是十者也。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包藏生氣者,皆謂生化之器觸物然矣。夫竅橫者,皆有出入去來之氣。
竅堅者,皆有隂陽升降之氣往復於中。何以明之?則壁窗戸牖兩面伺之,皆承來氣衝擊於人,是則出入氣也。夫陽升則井寒,隂升則水煖,以物投井及葉墜空中翩翩不疾,皆升氣所礙也。虚管溉滿,捻土懸之,水固不𣳘,爲無升氣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頓溉不入,爲氣不出而不能入也。
由是觀之,升無所不降,降無所不升,無出則不入,無入則不出。夫群品之中,皆出入升降,不失常守,而云非化者,未之有也。有識無識,有情無情,去出入已,升降而云存者,未之有也。故曰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器,謂天地及諸身也。
宇,謂屋宇也。以其身形包藏府,藏受納神靈與天地同,故皆名器也。諸身者,小生化之器宇。太虚者,廣生化之器宇也。生化之器,自有小大,無不散也,夫小大器皆生有涯,分散有逺近也。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眞生假立形器者,無不有此二者。化有小大,期有近逺近者不見逺,謂逺者無涯。
白話文:
歧伯說:「成敗興衰都源於事物的運動,運動不停就會產生變化。動靜的道理,氣的運行有其規律。細微的氣化,是萬物的轉化;強盛的氣化,是萬物的變化。轉化流注於萬物,所以萬物得以生存;變化運行於萬物,所以萬物因此而死亡。由此可知,成敗興衰源於運動的細微、強盛、緩慢和快速,豈止是氣如此呢!人處於氣中,養生之道,進退的運用,都應如此。」……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論》說:『陰陽之氣清靜則化生有治,運動則疾病叢生。』這就是這個道理。」
黃帝問:「有期限嗎?」
歧伯說:「不生不化,是靜止的期限。人可見的期限有兩種:一是生命的終結;二是變化。與上天同體,然後捨棄小我,生命轉化歸於大化,即使死後,變化也未停止,所以可見的期限有兩種。天地終結的期限,人的壽命各有天數,長短不一,所以人能見到的很少。」
黃帝問:「沒有生化嗎?難道也有不生不化的嗎!!」
歧伯說:「呼吸停止,則神機就會消滅;升降停止,則氣就會孤立而危險。出入,指呼吸;升降,指氣的變化。毛髮、羽毛、皮膚、鱗甲、介殼以及飛、走、爬、行,這些生物的氣根都在體內,以神為動靜的主宰,所以稱為神機。然而金、玉、土、石、熔煉、燒製、草木,這些東西的氣根都在體外,依靠外在的氣而存在,所以稱為氣立。《五常政大論》說:『根於內部的,稱為神機,神消逝則機制停止;根於外部的,稱為氣立,氣停止則變化終止。』這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沒有這四種東西,則神機和氣立就會消失,生死都絕了。」……新校正云:「按《易經》說:『本於天的親近上,本於地的親近下。』《周禮·大宗伯》記載天產地產,《大司徒》記載動物植物,這就是神機氣立的意思。」
所以,沒有呼吸就不能生長壯老死亡;沒有升降就不能生長變化收藏。來自東方、西方、南方、北方之氣,依靠呼吸作為變化之主,依憑萬物而完備其本質,陰陽升降之氣,作為生命的來源,若非此道,則無法成就這十種東西。因此,升降出入,沒有器物不包含生氣,都是生化的器物。凡是孔隙通暢的,都有出入往來的氣;凡是孔隙堅固的,都有陰陽升降之氣在其中往復流動。怎麼證明呢?觀察牆壁上的窗戶,都承受著來氣的衝擊,這就是出入之氣。陽氣上升則井水變冷,陰氣上升則水變暖,將東西投入井中以及樹葉飄落空中緩慢下降,都是升氣所阻礙的緣故。虛空的管子灌滿水,用泥土堵住,水卻不會漏出來,是因為沒有上升的氣而不能下降。空的瓶子口小,傾倒灌水灌不進去,是因為氣出不來而不能進去。
由此看來,上升的沒有不下降的,下降的沒有不上升的;沒有外出的就沒有進入的,沒有進入的就沒有外出的。萬物之中,都存在出入升降,不失其常規,沒有不變化的。有意識的無意識的,有情有情的,沒有出入,升降而說存在的,沒有的。所以說升降出入,沒有器物不包含。所以器物,是生化的空間,器物散了,就分化了,生化就停止了。器物,指天地和眾生;空間,指屋宇。因為它們的身體包容臟腑,容納神靈與天地相同,所以都稱為器物。眾生,是小生化的空間;太虛,是廣大的生化的空間。生化的器物,自有大小,沒有不散的。大小器物都有壽命,分散有遠近。所以沒有不出入,沒有不升降,真正的生命虛構的生命,有形體的器物,沒有不具有這兩種的。變化有大小,期限有遠近,近的看得見,遠的看不見,遠的說沒有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