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九 (10)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九 (10)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九

化生五味金、玉、土、石、草、木、菜、果、根、莖、枝、葉、花、殼、實、核,無識之類,皆地化生也。道生智智,正知也,慮逺也。知正則不疑於事,慮逺則不涉於危,以道處之,理符於智。《靈樞經》曰:「因慮而處物謂之智。」。玄生神神用無方,深微莫測,迹見形隱,物鮮能期,由是則玄冥之中,神明捿據,隱而不見,玄生神明也。

化生氣飛、走、蚑、行,鱗、介、毛、倮、羽,五類變化,内屬神機,雖爲五味所該,然其生稟則異,故又曰:「化生氣也。」此上七句通言六氣五行生化之大法,非東方獨有之也。~~,~~新校正云:「按〈隂陽應象大論〉及〈天元紀大論〉無『化生氣』一句。」。神在天爲風鳴紊啟坼,風之化也。

振拉摧拔,風之用也。歲屬厥隂在上,則風化於天。厥隂在下,則風行於地。在地爲木長短曲直,木之體也。幹舉機發,木之用也。在體爲筋維結束絡,筋之體也。繻縱卷舒,筋之用也。在氣爲柔木化宣發,風化所行,則物體柔耎。在藏爲肝肝有二布葉一小葉,如木甲拆之象也,各有支給脉遊中,以宣發陽和之氣,魂之宮也,爲將軍之官,謀慮出焉,乘丁歲則肝藏及經絡先受邪而爲病也,膽府同。

其性爲暄暄,温也。肝木之性也。其德爲和敷布和氣於萬物,木之德也。~~,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其德敷和。』」。其用爲動風搖而動,無風則萬類皆靜,,~~新校正云:「按木之用爲動,火太過之政亦爲動,蓋火木之主暴速,故俱爲動。」。

其色爲蒼有形之類,乘木之化,則外色皆見薄青之色。𫝆東方之地,草木之上,色皆蒼,遇丁歲則蒼物兼白及黃色,不純也。其化爲榮榮,美色也。四時之中物見華榮顏色鮮麗者,皆木化之所生也。~~,~~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其化生榮。』」。其蟲毛萬物發生如毛在皮。

其政爲散發散生氣於萬物。~~,~~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其政舒啟。』詳木之政散,平木之政發散,木太過之政散,土不及之氣散,金之用散,落木之災散,落所以爲散之異有六,而散之義惟二,一謂發散之散,是木之氣也。二謂散落之散,是金之氣所爲也。

」。其令宣發陽和之氣,舒而散也。其變摧拉摧,拔成者也。~~,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其變振發。』」。其眚爲隕隕,墜也,大風暴起,草泯木墜。,~~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其災散落。』」。其味爲酸夫物之化之變而有酸味者,皆木氣之所成敗也,𫝆東方之野,生味多酸。

其志爲怒怒,直聲也。怒所以威物。怒傷肝凡物之用極,皆自傷也。怒發於肝,而反傷肝藏。悲勝怒悲發而怒止,勝之信也。~~,新校正云:「詳五志悲當爲憂,蓋憂傷意,悲傷魂,故云悲勝怒也。」。風傷肝亦猶風之折木也,風生於木而反折之,用極而舒。,~~新校正云:「按〈隂陽應象大論〉云:『風傷筋。

白話文: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九白話文翻譯:

天地萬物,如金、玉、土、石、草、木、菜、果、根、莖、枝、葉、花、殼、實、核等無意識之物,皆由大地化生而成。 道生智慧,這智慧是正確的認知和深遠的思慮。 正確的認知就不會對事情產生懷疑,深遠的思慮就不會陷入危險之中。 以道來處世,道理便符合智慧。《靈樞經》說:「根據思慮來處理事情,這叫做智慧。」玄妙之氣生化出神明,神明的運用無所限制,深奧難測,有時顯跡,有時隱藏,難以預料。因此,在玄妙深邃的宇宙中,神明潛藏而不顯露,這就是玄妙之氣生化出神明。

天地萬物,飛禽、走獸、爬行動物、魚類、昆蟲等五類生物的變化,內在都蘊藏著神奇的機制。雖然都受到五行五味的影響,但它們的生成稟賦卻各有不同,所以又說:「是化生之氣」。以上七句闡述了六氣五行生化的大法,並非東方獨有。 (此處原文有缺漏,新校正註釋指出《陰陽應象大論》及《天元紀大論》中並無「化生氣」一句。)

神在天上表現為風的鳴叫、震動、裂開,這是風的變化。風的運用則表現為吹拂、拉扯、摧毀、拔起。厥陰之氣在上面,則風的變化出現在天上;厥陰之氣在下面,則風的運行在地面。在地面表現為樹木的高矮、長短、彎曲、挺直,這是木的本體;樹木的枝幹向上伸展,這是木的運用。在人體則為筋脈的連結、纏繞,這是筋的本體;筋的伸縮、捲曲、舒展,這是筋的運用。在氣的層面,則為柔和的木氣的舒展和發散,風的變化所到之處,物體就變得柔軟。在臟腑則為肝,肝臟有兩片主要的葉子和一片較小的葉子,像木板層層疊疊的樣子,各有分支血管在其中遊走,以宣發陽和之氣,這是魂的居所,也是將軍之官,謀慮由此產生,如果遇到丁卯之氣,則肝臟和經絡首先受到邪氣侵犯而致病,膽府也是如此。

木的特性是溫暖,這是木的特性;木的德性是溫和地將氣息布施於萬物,這是木的德性。(此處原文有缺漏,新校正註釋指出《氣交變大論》記載為:「其德敷和。」)木的運用是運動,風搖動樹木,沒有風萬物則靜止。(此處原文有缺漏,新校正註釋指出木的運用是運動,火過盛也同樣是運動,因為火和木都具有暴躁迅速的特性,所以都屬運動。)

木的顏色是青色,有形之物,受到木氣的影響,外觀都會呈現淡青色。東方的土地上,草木之上,顏色都是青色,如果遇到丁卯之氣,則青色的物體會夾雜白色和黃色,顏色就不純淨了。木的變化是繁榮,美麗的顏色,四季之中,萬物呈現鮮豔華麗的顏色,都是木氣化生而成。(此處原文有缺漏,新校正註釋指出《氣交變大論》記載為:「其化生榮。」)木所生的蟲類,萬物生長就像毛髮長在皮膚上一樣。

木的政令是發散,將生機發散於萬物。(此處原文有缺漏,新校正註釋指出《氣交變大論》記載為:「其政舒啟。」 並詳細解釋了木的發散之政,以及不同情況下的發散,總結為發散與散落兩種。)木的命令是宣發陽和之氣,舒展而發散。木的變化是摧毀和拉扯,使之折斷。(此處原文有缺漏,新校正註釋指出《氣交變大論》記載為:「其變振發。」)木的災害是墜落,大風暴起,草木傾倒。(此處原文有缺漏,新校正註釋指出《氣交變大論》記載為:「其災散落。」)木的味道是酸,萬物經過變化而產生酸味,都是木氣所造成的。東方的原野上,生長的植物多半味道酸澀。

木的志向是怒,怒是直率的聲音,怒是用來威嚇萬物的,怒傷肝臟,萬物的運用過度都會自傷。怒氣發作於肝臟,反而傷害肝臟。悲傷可以克制怒氣,悲傷發作,怒氣就會停止,這是克制之道。(此處原文有缺漏,新校正註釋指出五志中的悲應該為憂,因為憂傷的是意,悲傷的是魂,所以說悲勝怒。)風傷害肝臟,就像風吹折樹木一樣,風生於木,卻反過來吹折它,這是運用過度而造成的結果。(此處原文有缺漏,新校正註釋指出《陰陽應象大論》記載為:「風傷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