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九 (9)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九 (9)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九
帝曰:「期之柰何?」
歧伯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謂當沉不沉,當浮不浮,當濇不濇,當鈎不鈎,當弦不弦,當大不大之類也。~~,~~新校正云:「按至眞要大論云:『厥隂之至,其脉弦。少隂之至,其脉鈎。太隂之至,其脉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濇。太陽之至,大而長。
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則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隂陽易者危。』」。不當其位者病見於他位也。迭移其位者病謂左見右脉,右見左脉,氣差錯故爾。失守其位者危已見於他鄉,本宮見賊殺之氣,故病危。尺寸反者,死子午卯酉四歲有之。反,謂歲當隂在寸脉,而反見於尺,歲當陽在尺,而脉反見於寸,尺寸俱,乃謂反也。
若尺獨然或寸獨然,是不應氣,非反也。隂陽交者,死寅申、己亥、丑未、辰戌八年有之。交,謂歲當隂在右脉,反見左。歲當陽在左脉,反見右。左右交見是謂交。若左獨然或右獨然,是不應氣,非交也。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經言歲氣備矣。
~~,~~新校正云:「詳此備〈六元正紀大論〉中。」。」
帝曰:「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柰何?其於萬物,何以生化合,謂中外相應。生,謂承化而生。化,謂成立衆象也。?」
歧伯曰:「東方生風東者,日之初。風者,教之始,天之使也。所以發號施令,故生自東方也。景霽山昬,蒼埃際合,崖谷若一,巖岫之風也。黃白昬埃,晚空如堵,獨見天垂,川澤之風也。加以黃黑,白埃承下,山澤之猛風也。風生木陽升風鼓,草木敷榮,故曰風生木也,此和氣之生化也。
若風氣施化,則飄揚敷折,其爲變極,則木拔草除也。運乘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之歲,則風化不足(因丁歲爲隂木主不足),若乘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之歲,則風化有餘於萬物也(因壬爲陽木主有餘)。
~~,~~新校正云:「詳王注以丁壬分運之有餘不足,或者以丁卯(歲會)、丁亥(天符)、丁巳(天符)、壬申(同天符)、壬寅(同天符),五歲爲正歲會、天符、同天符,非有餘不足,爲平木運,以王注爲非,是不知大統也。必欲細分,雖除此五歲亦未爲盡,下文火土金水運等並同此。
」。木生酸萬物味酸者,皆始自木氣之生化也。酸生肝酸味入胃,生養於肝藏。肝生筋酸味入肝,自肝藏布化,生成於筋膜也。筋生心酸氣榮養筋膜畢已,自筋流化,入乃於心。其在天爲玄玄,謂玄冥也。丑之終,東方白,寅之初,天色反黑,太虚皆闇,在天爲玄象可見。
~~,~~新校正云:「詳『在天爲玄』至『化生氣』七句,通言六氣五行生化之大法,非東方獨有之也,而王注玄謂丑之終,寅之初,天色黑則專言在東方,不兼諸方,此注未通。」。在人爲道正理之道,生養之政化也。在地爲化化,生化也,有生化而後有萬物,萬物無非化氣以生成者也。
白話文:
黃帝問:「脈象的變化,該怎麼理解?」
歧伯回答:「順應氣機則身體平和,違背氣機則生病。例如,該沉而不沉、該浮而不浮、該緊縮而不緊縮、該弦細而不弦細、該洪大而不洪大等等。……(此處省略原文中引用的內容)……脈象不在應當出現的位置,就會在其他位置出現病症。脈象位置錯亂,例如左邊出現右邊的脈象,右邊出現左邊的脈象,都是因為氣機錯亂造成的。脈象失去了應有的位置,就如同本宮出現敵人的殺氣,病情危急。寸口脈和尺脈位置相反,在子、午、卯、酉四個時辰會有這種情況。所謂相反,是指本該在寸脈出現的陰氣,反而出現在尺脈;本該在尺脈出現的陽氣,反而出現在寸脈。寸口脈和尺脈都出現這種情況,就稱為「反」。
如果只有尺脈或寸脈單獨出現這種情況,那是不符合氣機的,不算「反」。陰陽交錯,在寅、申、己亥、丑未、辰戌這幾個時辰(或年份)會有這種情況。所謂交錯,是指本該在右脈出現的陰氣,反而出現在左脈;本該在左脈出現的陽氣,反而出現在右脈。左右脈都出現這種情況,就稱為「交」。如果只有左脈或右脈單獨出現這種情況,那是不符合氣機的,不算「交」。首先要確定年份,以此了解氣機的運行規律,觀察左右脈象是否相符,然後才能判斷生死吉凶的順逆,這就說明了氣機的完整性。……(此處省略原文中引用的內容)……
黃帝問:「寒暑燥濕風火,在人體內如何相互作用?它們又是如何使萬物生長、化育、結合的呢?所謂中外相應,生,是指承接化育而生;化,是指形成萬物眾象。」
歧伯回答:「東方生風,因為東方是太陽初升之處。風,是萬物生長教化的開始,是上天所賦予的。所以它能發號施令,萬物生長就從東方開始。山谷之間的風,景象開闊,山巒隱約,塵埃瀰漫,山谷融為一體;川澤之間的風,黃白塵埃瀰漫,傍晚天空像堵牆一樣,只有天空垂落下來,山澤之間的狂風,夾雜著黃色和黑色的塵埃,從高處向下吹拂。風生木,陽氣上升,風吹動著草木生長茂盛,所以說風生木,這是和諧的氣機生化作用。
如果風氣過於強盛,就會導致草木飄揚、折斷,極端的情況下,就會把樹木拔起、雜草除盡。在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等年份,風氣不足(因為丁為陰木,主不足);在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等年份,風氣則對萬物過於旺盛(因為壬為陽木,主有餘)。……(此處省略原文中引用的內容)……木氣生酸味,萬物中酸味的物質,都起源於木氣的生化作用。酸味生肝,酸味進入胃,滋養肝臟。肝生筋,酸味進入肝臟,從肝臟輸布化生,生成筋膜。筋生心,酸味滋養筋膜之後,從筋膜流轉,進入心臟。在天上,它表現為玄冥的景象,指的是玄冥之氣。丑月結束,東方發白,寅月開始,天色卻變黑,整個天空都昏暗,這是天空中玄冥景象的體現。……(此處省略原文中引用的內容)……在人體內,它代表著正確的道理和法則,是生長、養育、教化的政令。在地球上,它代表著化育和生化作用,有了生化作用,才會有萬物,萬物都是通過氣機的化育而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