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白話文:
啟玄子按照林億、孫奇、高保衡等人奉命校正的版本,由孫兆重新改正錯誤。
黃帝問曰:「五運更治,上應天朞,隂陽往復,寒暑迎隨,眞邪相薄,内外分離,六經波蕩,五氣傾移,太過不及,專勝兼并,願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聞乎朞,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也。專勝,謂五運主歲太過也。兼并,謂主歲之不及也。常名,謂布化於太虚,人身參應,病之形診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五運的變化和治理,與天的循環相應,陰陽之氣互相交替,四季的寒暑變化相隨,真氣和邪氣之間互相排斥,內外之氣分離,經絡的波動發生,五種氣息也隨之變化,過多和不足之間需要保持平衡,專一的力量戰勝兼並的力量。我希望能瞭解其開始,是否有固定的名稱可以參考呢?這個週期是三百六十五天加上四分之一天。專勝是指五運主導的過於旺盛,兼併則是指其不足。而固定的名稱則是指在太虛之中廣泛化的情況,以及人身的相應,從中診斷疾病的形態。」
~~,~~新校正云:「按〈天元紀大論〉云:『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朞之日,周而復始。』又云:『五氣運行,各終朞日。』《太始天元𠕋》文曰:『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即五運更治,上應天朞之義也。」!」
白話文:
關於「終朞」,新校正的版本說明:「根據《天元紀大論》記載:『五運依序相繼,都主導一段時期,到一個週期結束,就又從頭開始。』又說:『五氣運行,各主導一個週期。』《太始天元冊》的文字也說:『萬物承蒙(五運)開始,五運主導到天之盡頭。』這說明五運交替主導,符合天體運行的週期。」
歧伯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貴,先師傳之,臣雖不敏,往聞其旨言非已心之生知,備聞先人往古受傳之遺旨也。。」
白話文:
歧伯恭敬地行禮後說:「您的問題非常精闢!這正是明道的問題。這是上帝看重的問題,先師們傳授下來的。我雖然不聰敏,但曾經聽聞過先師的旨意。這些知識不是我自發產生的,而是從先人們承傳下來的。」
帝曰:「余聞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慢𣳘天寶。余誠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衆子哀其不終,願夫子保於無窮,流於無極,余司其事則而行之,柰何至道者,非傳之難,非知之艱,行之難。聖人愍𫝹蒼生,同居永壽,故屈身降志請受於天師。太上貴德,故後己,先人苟非其人,則道無虚授,黃帝欲仁慈惠逺,博愛流行,尊道下身,拯乎黎庶,乃曰:「余司其事則而行之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聽說得到道法卻不傳授給適當的人,就是失道。把道法傳給不適當的人,就是輕慢上天賜予的寶典。我德行淺薄,不足以接受至高無上的道法,但眾人哀嘆我不能長生,希望先生能讓道法永葆,流傳無窮。我負責管理國家事務,按照道法行事,為什麼修煉至道如此困難?不是傳授道法難,也不是理解道法難,而是實行道法難。聖人憐憫蒼生,希望與人同享長壽,所以卑躬屈己地向天師請教。太上老君崇尚德行,所以捨己奉人。如果傳道的人不適當,那麼道法就無法真正傳授。黃帝想要仁慈博愛,廣施恩惠,尊重道法,謙虛待人,拯救黎民百姓,所以說:『我負責管理國家事務,按照道法行事。』」
歧伯曰:「請遂言之也。上經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乆。』此之謂也夫道者,大無不包,細無不入,故天文地理人事咸通。~~,~~新校正云:「詳『夫道者』一節與〈著至教論〉文重。」。」
帝曰:「何謂也?」
白話文:
歧伯說:「請持續說明。上經說:『道(醫學理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間瞭解人事,能讓生命長壽而久遠。』說的就是這個。醫學理論廣闊無所不包,精細無所不入,所以天文地理人事都能貫通。」~~,「詳『道(醫學理論)』一節與〈著至教論〉文重。」
歧伯曰:「本氣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於人氣之變化者,人事也。故太過者,先天。不及者,後天。所謂治化而人應之也三隂三陽,司天司地,以表定隂陽生化之紀,是謂位天、位地也。五運居中,司人氣之變化,故曰通於人氣也。先天、後天謂生化氣之變化所主時也。太過,歲化先時至。不及,歲化後時至。。」
白話文:
岐伯說:「根本氣運是天地間的規律運行。運行的規律在天上的叫天文,在地上的叫地理。與人體氣血變化相通應的是人事的變化。所以過度變化的是先天因素,不足的變化是後天因素。這是指治理教化而人應對變化的緣故。三陰三陽主宰著天地,以表示確定陰陽生化的法則,這就是所謂的運行的規律在天上的叫天文,在地上的叫地理。五運居中,主宰著人體氣血的變化,所以說與人體氣息變化相通。先天、後天是指生化之氣變化所主宰的時間。過度變化,是指化育時機提前到來。不足變化,是指化育時機推後到來。」
帝曰:「五運之化太過何如太過,謂歲氣有餘也。~~,~~新校正云:「詳太過五化具〈五常政大論〉中。」?」
白話文:
黃帝說:「五行轉化過度是什麼意思?過度,是指一種氣有餘的意思。」~~,~~新校正曰:具體的「五行轉化過度」,請參閱〈五常政大論〉。
歧伯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木餘故土氣卑屈。民病飧𣳘,食減體重,煩寃腸鳴,腹支滿,上應歲星飧𣳘,謂食不化而下出也。脾虚,故食減體重、煩寃腸鳴、腹支滿也。歲木氣太盛,歲星光明逆守星屬分,皆災也。~~,~~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脾虚則腹滿、腸鳴、飧𣳘,食不化。
白話文:
岐伯說:「肝木太盛,風氣流行,脾土受到肝木的侵害,所以脾氣低下。百姓得了腹瀉的病,飲食減少,身體消瘦,煩悶不安,腸胃鳴叫,腹部脹滿。醫學上稱之為『飧瀉』,就是食物不能消化而排泄出來。這是因為脾虛造成的,所以飲食減少,身體消瘦,煩悶不安,腸胃鳴叫,腹部脹滿。肝木之氣太盛,導致肝星(太乙星)的光芒明亮而逆行,遮蔽了原本應該相配的星宿,這都是災害的徵兆。
新校正的版本補充說:根據《藏氣法時論》記載:『脾虛就會導致腹滿、腸鳴、飧瀉,食物不能消化。』
』」。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凌犯太甚,則遇於金,故自病。~~,~~新校正云:「按〈玉機眞藏論〉云:『肝脉太過則令人喜怒,忽忽眩冒巔疾,爲肝實而然。』則此病不獨木太過遇金自病,肝實亦自病也。」。化氣不政,生氣獨治,雲物飛動,草木不寧,甚而搖落,反脇痛而吐甚,衝陽絕者,死不治,上應太白星諸壬歲也,木餘土抑,故不能布政於萬物也。生氣,木氣也,太過故獨治而生化也。
白話文:
嚴重時會突然生氣,頭暈目眩、暈倒發作得很厲害,就會影響到金,所以就會自我生病。
校正的版本說:「根據《玉機真藏論》說:『肝脈太過,就會讓人愛生氣、發怒,頭暈目眩、暈倒,是因為肝火旺盛所致。』所以這種病不只是木太過影響到金才自我生病,肝火旺盛也會自我生病。」
化生之氣運行不正常,只有生氣獨自運作,雲氣飄動,草木不安,甚至搖落,反胃疼痛嘔吐得很厲害,陽氣絕止的人,會死亡,這是應對太白星(金星)和壬水。木氣過盛,土氣受抑制,所以無法在萬物中運行調節。生氣,指木氣,太過所以獨自運行而生化萬物。
風不務德,非分而動,則太虚之中,雲物飛動,草木不寧,動而不止,金則勝之,故甚則草木搖落也。脇反痛,木乘土也。衝陽,胃脉也,木氣勝而土氣乃絕,故死也。金復而太白逆守屬星者,危也。其災之發,害於東方,人之内應,則先害於脾,後傷肝也。《書》曰:「滿招損。
白話文:
風不講究仁德,越軌行動,導致太虛之中,雲霧飛騰,草木不安。動而不休,金剋制之,所以嚴重時草木會凋零敗落。脇腹突然疼痛,是木氣凌駕於土氣之上。衝陽穴是胃經,木氣旺盛而土氣被切斷,所以會死亡。金星復原而太白星逆行並與守護星相合,這是危險的。災害爆發,會禍害東方,人體內部就會先傷及脾臟,後面再傷害肝臟。古書上說:「驕滿招來損失。」
」此其類也。~~,~~新校正云:「詳此太過五化,言星之例有三,木與土運,先言歲鎮,後言勝己之星。火與金運,先言熒惑太白,次言勝已之星,後再言熒惑太白。水運先言辰星,次言鎮星後,再言辰星兼見已勝之星也。」。
白話文:
這些星象都屬於這一類。
星象的規律有三種:
-
木星和土星運行,先出現鎮星,後出現剋制己星。
-
火星和金星運行,先出現熒惑星和太白星,後出現剋制己星,再出現熒惑星和太白星。
-
水星運行,先出現辰星,後出現鎮星,再出現辰星和剋制己星一起出現。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火不以德,則邪害於金,若以德行則政和平也。民病瘧、少氣、欬喘、血溢、血𣳘、注下、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上應熒惑星少氣,謂氣少不足以息也。血𣳘,謂血利便血也。血溢,謂血上出於七竅也。注下,謂水利也。中熱,謂胸心之中也。
白話文:
因陽氣過盛,暑熱流行,屬金的肺臟受到熱邪侵襲,如果不以德性來治癒,邪氣就會傷害肺臟。如果以德行之政來治理,就能使百姓安居樂業。
百姓會出現瘧疾、氣喘、咳嗽、鼻子出血、便血、小便次數過多、喉嚨乾燥、耳聾、胸中發熱、肩背發熱的症狀。
上應火星:氣少,指氣息不足。便血,指大便帶血。鼻出血,指鼻孔出血。小便次數過多,指排尿次數頻繁。胸中發熱,指胸腔內部發熱。
背,謂胸中之府,肩接近之,故胸、心中及肩背熱也。火氣太盛,則熒惑光芒逆臨宿屬分,皆災也。~~,~~新校正云:「詳火盛而剋金,寒熱交爭,故爲瘧。按〈藏氣法時論〉云:『肺病者,欬喘。肺虚者,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甚則胸中痛,脇支滿,脇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内痛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心病者,胸中痛,脇支滿,脇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内痛。』」,身熱骨痛,而爲浸淫火無德令,縱熱害金,水爲復讎,故火自病。
白話文:
背部,是指胸中的內臟,肩部接近胸部,所以胸、心以及肩背部都會發熱。火氣過盛,就會導致火星光芒逆行,進入特定的星座,這都是災禍的徵兆。~~,~~新校正本說:「仔細分析,火氣旺盛會剋制金氣,寒熱交爭,所以會引起瘧疾。根據〈藏氣法時論〉記載:『肺部有病,會出現咳嗽喘鳴。肺虛的人,呼吸短促、耳聾、喉嚨乾燥。』」如果情況嚴重,胸部會疼痛、兩肋脹滿、脇痛、胸、背、肩胛骨之間疼痛、兩臂內側疼痛,新校正本說:「根據〈藏氣法時論〉記載:『心臟有病,胸部會疼痛、兩肋脹滿、脇下疼痛、胸、背、肩胛骨之間疼痛、兩臂內側疼痛。』」,全身發熱、骨頭疼痛,這是因為火氣旺盛而失去了德行,肆意侵害金氣,水氣為了報仇,所以火氣就會自燃。
~~,~~新校正云:「按〈玉機眞藏論〉云:『心脉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爲浸淫。』此云『骨痛』者,誤也。」。收氣不行,長氣獨明,雨水霜寒𫝆詳『水』字當作『冰』。上應辰星金氣退避,火氣獨行,水氣折之,故雨雪冰雹及徧降霜寒而殺物也。水復於火,天象應之,辰星逆凌,乃寒災於物也。
白話文:
校正雲:「《玉機真藏論》說:『心脈太過,會使人身體發熱,皮膚疼痛,稱為浸淫。』這裡說『骨痛』,是錯誤的。」收斂之氣不能運行,生發之氣獨旺,雨水霜寒(「水」字應該為「冰」字)。在天上,剋制晨星的金氣退避,火氣獨行,水氣剋制火氣,所以降下雨雪冰雹,並且遍降霜寒,殺傷萬物。水又反過來剋制火,天象對應此現象,晨星逆行凌越,於是寒災降臨萬物。
占辰星者,常在日之前後三十度,其災發之當至,南方在人之應,則内先傷肺後反傷心。~~,~~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雨水霜寒』作『雨冰霜雹』。」。上臨少隂,少陽火燔焫,冰泉涸,物焦槁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云:『赫曦之紀,上徵而收氣後。』又〈六元正紀大論〉云:『戊子、戊午,太徵上臨少隂。
白話文:
觀察辰星的人,通常會在太陽的前後三十度。當災難發生的時候,從南方對應的人體來看,會先傷及肺部,之後反過來傷及心臟。~~,~~新校正版本說:「根據〈五常政大論〉中的『雨水霜寒』改為『雨冰霜雹』。」。上面臨著少陰,少陽之火焚燒,冰泉乾涸,萬物焦枯。新校正版本說:「根據〈五常政大論〉中說:『赫曦之紀,上徵而收氣後。』,又根據〈六元正紀大論〉中說:『戊子、戊午,太徵上臨少陰。』」
戊寅、戊申,太徵上臨少陽臨者。』太過不及皆曰天符。」,病反譫妄狂越,欬喘息鳴,下甚,血溢𣳘不已。太淵絕者死不治。上應熒惑星諸戊歲也。戊午、戊子歲,少隂上臨。戊寅、戊申歲,少陽上臨。是謂天符之歲也。太淵,肺脉也。火勝而金絕,故死。火旣太過,又火熱上臨,兩火相合,故形斯候。
白話文:
戊寅、戊申,太徵(少陽經)上應於熒惑(火星)。
太過或不及均稱為「天符」。
症狀:
- 病情惡化,導致神志錯亂、狂躁不安
- 呼吸困難、喘鳴
- 身體極度虛弱
- 吐血不止
太淵脈(肺脈)斷絕者,病情危重難治。
與行星相應:
- 戊午、戊子:少陰經上應火星
- 戊寅、戊申:少陽經上應火星
天符的陰陽消長:
- 太淵脈是肺脈,代表金。火屬陽,過盛會剋制金屬陰。因此,當火太過時,金脈就會斷絕,導致死亡。
- 火過盛後,又以上臨火星,兩火相輔,症狀就會更加嚴重。
熒惑逆犯宿屬,皆危。~~,~~新校正云:「詳戊辰、戊戌歲,上見太陽,是謂天刑運,故當盛而不得盛,則火化減半,非太過又非不及也。」。
白話文:
火星逆行,侵犯原本的歸屬,都表示危險。~~,~~根據新校正的說法:「詳細看戊辰、戊戌年,火星出現在太陽上面,這是天刑運,因此原本應該旺盛卻無法旺盛,所以火氣減半,既不是太過又不是不及。」
「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土無德乃爾。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寃,上應鎮星腹痛,謂大腹、小腹痛也。清厥,謂足逆冷也。意不樂,如有隱憂也。土來刑水,象應之。鎮星逆犯宿屬則災。~~,~~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腎病者,身重,腎虚者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白話文:
如果濕土過於旺盛,導致雨水氾濫,腎臟的水液就會被邪氣所侵襲,因為土氣過強,所以才會有這些症狀。
民眾會出現腹痛、手足冰冷、心情鬱悶、身體沉重、煩躁不安等症狀。這些症狀與鎮星對應,所以稱為「腹痛」,指的是大小腹部的疼痛。「清厥」是指手腳冰涼。「意不樂」是指心中隱約感到憂愁。這是因為過度的土氣剋制了水氣,而導致的生理反應。鎮星如果與其他星宿發生衝突,就會導致災難。
補充說明:
《藏氣法時論》指出:「腎臟有病的人,會出現身體沉重、腎氣虛弱導致大小腹疼痛、手腳冰冷、心情鬱悶等症狀。」
甚則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腳下痛、飲發、中滿、食減、四支不舉脾主肌肉,外應四支,又其脉起於足中指之端,循核骨内側,斜出絡跗,故病如是。~~,~~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脾病者,身重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又〈玉機眞藏論〉云:『脾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
白話文:
嚴重時會出現肌肉萎縮、腳部癱軟不能伸展、走路困難且彎腰跛行、腳底疼痛、發燒、腹脹、食慾不振、四肢無力。
脾臟主管肌肉,與四肢對應,它的經脈從腳中指尖開始,沿著小腿內側骨頭內側向上,斜向外連接腳背,因此當脾臟出現問題時,就會出現上述的症狀。
按《藏氣法時論》記載:「脾臟有病,會導致身體沉重、容易飢餓、肌肉萎縮、腳部不能伸展、走路跛行、腳底疼痛。」
《玉機眞藏論》也提到:「脾臟過於旺盛,會導致四肢無力。」
』」。變生得位新校正云:「詳太過五化,獨此言變生,得位者,舉一而四,氣可知也,又以土王時月難知,故此詳言之也。」,藏氣伏化,氣獨治之,泉涌河衍,涸澤生魚,風雨大至,土崩潰,鱗見于陸,病腹滿、溏𣳘、腸鳴。反下甚而太谿絕者,死不治,上應歲星諸甲歲也。
白話文:
《變生得位新校正》中說:「仔細觀察五行的過度變化,特別是『變生』和『得位』,舉一反四,就能明白氣的變化。由於土旺的時節難以捉摸,所以特別詳述此處。 」藏氣伏化,氣獨自主宰變化,泉水湧現、河流蔓延、乾涸的澤地生出魚來、風雨過大、土石崩塌、魚兒出現在陸地上,這些現象都預示著腹滿、溏瀉、腸鳴的病症。如果病情嚴重,太溪脈絕,則無藥可救,這與天上的箕星和諸甲箕星相應。
得位,謂季月也。藏水氣也,化土氣也。化太過,故水藏伏匿而化氣獨治,土勝木復,故風雨大至,水泉涌,河渠溢,乾澤生魚,濕旣甚矣,風又鼓之,故土崩潰土。崩潰,謂垣頹岸什山落地入也。河溢泉涌,枯澤水滋,鱗物豊盛,故見于陸地也。太谿,腎脉也,土勝而水絕,故死木來折土,天象逆臨,加其宿屬,正可憂也。
~~,~~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脾虚則腹滿、腸鳴、飧𣳘、食不化也。』」。
白話文:
「得位」指的是季冬月(十一月)。這個月份是收納水氣、化生土氣的時期。如果化氣過度,水氣就會隱藏而化氣獨自運行。而土氣會勝過木氣,導致風雨大作,水泉湧出,河渠氾濫,乾涸的沼澤長出魚來,濕氣非常嚴重。風雨又會加劇濕氣,導致土地崩塌。土地崩塌,是指河岸崩塌、山體滑坡。河水氾濫,泉水湧出,乾涸的沼澤出現水源,魚類繁殖旺盛,所以會出現在陸地上。太谿穴是腎經的穴位。當土氣過盛,水氣枯竭,就會出現死木折斷和土地崩塌的景象。天象出現異常,加上前面的症狀,的確令人擔憂。
「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金暴虐乃爾。民病兩脇下、少腹痛、目赤痛、眥瘍、耳無所聞兩脇,謂兩乳之下,脇之下也。小腹,謂齊下兩傍髎骨内也。目赤,謂白睛色赤也。痛,謂滲痛也。眥,謂四際臉睫之本也。肅殺而甚,則體重煩寃、胸痛引背、兩脇滿,且痛引少腹,上應太白星金氣已過,肅殺又甚,木氣内畏,感而病生,金盛應天,太白明大,加臨宿屬,心受災害。
白話文:
金元素過於旺盛,燥氣四散,肝木受金邪侵襲而發病。
症狀:兩腋下疼痛、小腹疼痛、眼睛發紅疼痛、眼瞼生瘡、耳朵聽不見。兩腋指的是兩乳下方,小腹指的是肚臍下方兩側的髂骨內側。眼睛發紅指的是眼白發紅。疼痛指的是滲透性的疼痛。眼瞼指的是眼睛四周的眉毛和睫毛根部。
肅殺之氣過於嚴重,則身體沉重、煩悶、胸痛蔓延到背部、兩腋下脹滿,而且疼痛蔓延到小腹。從天象上看,太白星(金星)的光芒過於耀眼,肅殺之氣更加嚴重,肝木之氣內斂畏懼,受到金邪侵襲而發病。金元素旺盛,應和天象,太白星明亮巨大,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導致心臟受損。
~~,~~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肝病者,兩脇下痛引少腹,肝虚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又〈玉機眞藏論〉云:『肝脉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脇胠滿也。』」。甚則喘欬逆氣、肩背痛、尻隂股膝髀腨䯒足皆病,上應熒惑星火氣復之,自生病也,天象示應在熒惑,逆加守宿屬,則可憂也。
白話文:
根據新校正的說法:「根據《藏氣法時論》,肝臟有病的人會出現兩側肋骨下疼痛並蔓延到小腹部,肝臟虛弱的話會出現視力模糊看不見東西,聽力受損聽不見的症狀。」另外,《玉機真藏論》中說:「肝經氣血不足會讓人胸痛蔓延到背部,向下會導致兩側肋骨下脹滿。」嚴重的話會出現氣喘、咳嗽、逆氣,肩背疼痛,臀部、腹股溝、大腿、小腿、腳部都出現問題。這些症狀與天象中熒惑星的火氣相應,是因為天象變化而導致的疾病。天象的徵兆如果出現在熒惑入宿守度之時,那就值得憂慮了。
~~,~~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隂股膝髀腨䯒足皆痛。』」。收氣峻,生氣下,草木斂蒼,乾凋隕病,反暴痛,胠脇不可反側新校正云:「詳此云反暴痛,不言何所痛者,按至眞要大論云:『心脇暴痛不可反側,則此乃心脇暴痛也。』」,欬逆甚而血溢。
白話文:
《藏氣法時論》文中提到:「肺病者,會出現喘息咳嗽、氣逆、肩背疼痛、汗出、臀部、股部、膝蓋、小腿、腳踝和腳等部位疼痛。」
氣收斂得太緊,生氣往下沉降,草木收斂發黃,枯萎凋零而生病,就會出現劇烈的疼痛,肋骨兩側疼痛得無法翻身。《至真要大論》中提到:「心脇突然疼痛,無法翻身,則此處疼痛為心脇疼痛。」
咳嗽氣逆得很厲害,甚至會咳出帶血的痰液。
太衝絕者,死不治。上應太白星諸庚歲也,金氣峻瘧,木氣被刑,火未來復,則如是也。斂,謂已生枝葉,斂附其身也。太衝,肝脉也,金勝而木絕,故死。當是之候,太白應之,逆守星屬,病皆危也。~~,~~新校正云:「按庚子、庚午、庚寅、庚申歲,上見少隂、少陽司天,是謂天刑運。金化減半,故當盛而不得盛,非太過又非不及也。
」。
白話文:
太衝脈不通暢,意味著死亡無法救治。它對應著太白星和庚午、庚寅、庚申等年支。金氣旺盛,木氣受克,火氣還沒恢復,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斂,是指已經生出枝葉,包覆在身體上。太衝脈是肝脈,金氣旺盛而木氣受克,所以會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太白星會出現,逆守星屬,病情都十分危急。~~,~~新校正雲:「按庚子、庚午、庚寅、庚申年支,上見少陰、少陽司天,這就是天刑運。金氣減半,因此本該旺盛卻無法旺盛,既不是太過也不是不及。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水不務德,暴虐乃然。民病身熱、煩心、躁、悸、隂厥、上下中寒、譫妄、心痛、寒氣早至,上應辰星悸,心跳動也。譫,亂語也。妄,妄見聞也。天氣水盛,辰星瑩明,加其宿屬,災乃至。~~,~~新校正云:「按隂厥在後,金不及復,則隂厥有注。
白話文:
過於潮濕寒冷的環境中,寒氣盛行,邪氣侵犯心火,導致水液代謝失常。暴虐之氣因而產生。
百姓出現發熱、心煩、躁動、心慌、下半身發涼、上下體受寒、神志不清、心痛等症狀。寒氣來得早,會導致辰星(心宿星)顫動,心跳異常。神志不清指胡言亂語,妄見聞指幻視幻聽。
在天氣潮濕的情況下,辰星異常明亮,再加上其所屬的宿星,災難就會降臨。~~按照新的校正版本,「下半身發涼」在後面的註解中補充,是因為金氣(肺氣)不足以恢復,導致下半身發涼。
」。甚則腹大、脛腫、喘欬、寖汗出、憎風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腎病者,腹大、脛腫、喘欬、身重、寖汗出、憎風。』再詳太過五化,木言化氣不政,生氣獨治。火言收氣不行,長氣獨明。土言藏氣伏,長氣獨治。金言收氣峻,生氣下。水當言藏氣乃盛,長氣失政。
白話文:
虛症更甚者會出現肚子大、小腿腫脹、氣喘咳嗽、大量出汗、害怕風的症狀。校正者說:《藏氣法時論》提到:「腎病患者會有腹大、小腿腫脹、氣喘咳嗽、身體沉重、大量出汗、害怕風的症狀。」再詳細探討五行的過度狀態:木的化氣功能失調,生氣功能單獨運作。火的收氣功能受阻,長氣功能特別明顯。土的藏氣功能衰弱,長氣功能單獨運作。金的收氣功能過於強烈,生氣功能下降。水的藏氣功能應該旺盛,但長氣功能失調。
𫝆獨亡者,闕文也。」。大雨至,埃霧朦鬱,上應鎮星水盛不已爲土所乘,故彰斯候。埃霧朦鬱,土之氣。腎之脉,從足下上行入腹,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故生是病。腎爲隂,故寖則汗出而憎風也。卧寖汗出,即其病也。夫土氣勝折水之強,故鎮星明盛昭其映也。
白話文:
「沒有獨自消失的,這裡有缺失的文字。」當大雨來臨,霧氣瀰漫,與鎮星水勢旺盛相呼應,因為水被土控制,所以這種症狀會出現。霧氣瀰漫,這是土的氣息。腎臟的經脈從足部向上走,進入腹部,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著喉嚨,所以會產生這種疾病。腎臟屬陰,所以會漸漸出汗並怕風。躺著漸漸出汗,就是這種疾病的症狀。土氣戰勝了水的強勢,所以鎮星明亮旺盛,照射著它的影子。
上臨太陽,雨冰雪霜不時降,濕氣變物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云:『流衍之紀,上羽而長,氣不化。』又〈六元正紀大論〉云:『丙辰、丙戌,太羽上臨太陽。臨者,太過不及皆曰天符。』」,病反腹滿、腸鳴、溏𣳘、食不化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脾虚則腹滿、腸鳴、飧𣳘、食不化。』」,渴而妄冒。
白話文:
當太陽星高懸,雨、冰、雪、霜頻繁降臨,濕氣會改變萬物的狀態。
按《五常政大論》記載: 「流淌和衍生的規律,上升到極端,氣息不會轉化。」
按《六元正紀大論》記載: 「丙辰年、丙戌年,太羽星高懸太陽星之上。高懸的意思是,過度或不足都稱為天符。」
症狀: 腹脹、腸鳴、腹瀉、食物無法消化。
按《藏氣法時論》記載: 「脾氣虛弱,則會出現腹脹、腸鳴、腹瀉、食物無法消化。」
其他症狀: 口渴,身體虛弱。
神門絕者,死不治。上應熒惑、辰星諸丙歲也。丙辰、丙戌歲,太陽上臨,是謂天符之歲也。寒氣太甚,故雨化爲冰雪。雨冰則雹也。霜不時降,彰其寒也。土復其水,則大雨霖霪,濕氣内深,故物皆濕變。神門,心脉也。水勝而火絕故死,水盛太甚則熒惑減曜,辰星明瑩,加以逆守宿屬,則危亡也。
白話文:
心脈不通,代表死亡無救。這種情況與天上火星、辰星等丙星相關。丙辰、丙戌年的丙星,太陽位於其上方,這就是所謂的「天符之星」。
寒氣過重,導致雨水結冰成冰雪。雨水變成冰雹。霜降於不正常的時間,表明寒氣太盛。
土壤吸收了過多的水,就會導致大雨連綿。濕氣侵入深處,所以萬物都變得很潮濕。
心脈就是「神門」。水氣過盛,導致火氣熄滅,所以死亡。水氣過於旺盛,會導致火星的光芒減弱,辰星明亮。再加上逆行的宿星的影響,就會導致危險和死亡。
~~,~~新校正云:「詳太過五,獨記火水之上臨者,火臨火,水臨水,爲天符,故也。火臨水爲逆,水臨木爲順,火臨土爲順。水臨土爲運勝天,火臨金爲天刑運,水臨金爲逆。更不詳出也。又此獨言上應熒惑辰星,舉此一例餘從而可知也。」。」
帝曰:「善。其不及何如謂政化少也。~~,~~新校正云:「詳不及五化,具〈五常政大論〉中。」?」
白話文:
~~,~~新校正版本說:「太極圖詳細地記載了五種變化,唯獨記錄了火臨火和水臨水的情況。因為火臨火、水臨水符合天符的原則。火臨水屬逆相,水臨木屬順相,火臨土屬順相。水臨土則勝天,火臨金則天刑運,水臨金則逆相。其他情況未詳細說明。此外,這裡只提到上應熒惑辰星,舉此一例,其餘的可以推類而知。」
歧伯曰:「悉乎哉問也!歲木不及,燥廼大行清冷時至,加之薄寒,是謂燥氣。燥,金氣也。生氣失應,草木晚榮後時之,謂失應也。肅殺而甚,則剛木辟著,悉萎蒼乾,上應太白星天地淒滄,日見朦昧,謂雨非雨,謂晴非晴,人意慘然,氣象凝斂,是爲肅殺甚也。剛,勁硬也。
白話文:
歧伯回答說:「你問的太好了!
陽氣不足,乾燥的季節盛行,再加上微寒的天氣,就是所謂的『燥氣』。燥氣是金屬性氣候。天地生機失去平衡,草木晚熟,這就是『失應』。
秋風蕭瑟,殺氣甚重,就會造成剛硬的樹木爆裂,草木枯萎蒼老,天空與太白星呼應,天地蒼茫,太陽陰霾不定,像是下雨卻不下雨,像是晴天卻也不晴朗,讓人心情壓抑,天地之氣凝滯,這就是『肅殺甚』的表現。剛,意指堅硬挺拔。
辟著,謂辟著,枝莖乾而不落也。柔,耎也。蒼,青也。柔木之葉,青色不變而乾卷也,木氣不及,金氣乘之,太白之明,光芒而照其空也。民病中清、胠脇痛、少腹痛、腸鳴、溏𣳘,涼雨時至,上應太白星新校正云:「按不及五化民病證中,上應之星,皆言運星失色,畏星加臨,宿屬爲災,此獨言畏星,不言運星者,經文闕也,當云:『上應太白星、歲星。』」,其榖蒼金氣乘木,肝之病也。
白話文:
萎縮,是指植物的枝幹乾枯而不會掉落。柔,是柔軟的意思。蒼,是青色的意思。柔木的葉子,顏色青綠不變,但已經乾枯捲縮起來,這是因為木氣不足,金氣乘虛而入。太白星,是金星的別名,它的光芒照耀在天空中的空隙處。
老百姓會出現心窩痛、肋骨兩側疼痛、小腹疼痛、腸鳴、腹瀉和消化不良等症狀。當天氣涼爽或雨水到來時,這些症狀會加重,這是因為太白星(金星)受到影響。
根據《新校正》的記載:「按照五運六氣的民病證,上應的星星,都說是運星失色,害怕星星加臨,宿屬會帶來災難。只有這裡提到害怕星星,沒有提到運星,這是經文中的缺失。應該是這樣說:『上應太白星、歲星。』」
莊稼的顏色青蒼,是因為金氣乘虛侵犯了木氣,這是肝臟出了問題。
乘此氣者,腸中自鳴,而溏𣳘者,即無胠脇少腹之痛疾也。微者善之,甚者止之,遇夏之氣亦自止也,遇秋之氣而復有之。涼雨時至,謂應時而至也,金土齊化,故涼雨俱行。火氣來復,則夏雨少。金氣勝木,太白臨之,加其宿屬分,皆災也。金勝畢歲,火氣不復,則蒼色之榖不成實也。
白話文:
當此氣候來臨時,腸中會發出鳴叫聲,而排出溏便的人,就不會有脅肋或少腹疼痛的疾病。輕微的要善加調理,嚴重的要及時止住,這種現象遇到夏季的氣候會自然停止,但遇到秋天的氣候又會重新出現。
涼雨時常到來,這是指應時而至。金氣和土氣共同變化,所以涼雨一起出現。火氣回歸,那麼夏季的雨水就會減少。金氣勝過木氣,太白星臨近,再加上它所屬的宿星出現兵分,都是災難的徵兆。金氣勝過畢宿和軫宿,火氣不能回歸,那麼黑色的穀物就無法成熟。
~~,~~新校正云:「詳中清、胠脇痛、少腹痛,爲金乘木,肝病之狀。腸鳴溏𣳘,乃脾病之證,蓋以木少脾土無畏侮,反受邪之故也。」。上臨陽明,生氣失政,草木再榮,化氣廼急,上應太白、鎮星,其主蒼早諸丁歲也。丁卯、丁酉歲,陽明上臨,是謂天刑之歲也。金氣承天,下勝於木,故生氣失政。
白話文:
「新增校正」中提到:「詳細的症狀是胸中清氣下降,脇下和少腹疼痛,這是金氣剋制木氣,導致肝臟生病的表現。腸鳴、腹瀉、大便稀溏,則是脾臟生病的徵兆,因為木氣少,脾土得不到木氣的約束,所以被邪氣所侵犯。」
在臨牀上,陽明經出現問題,生氣失去平衡,就像草木再次繁茂,化氣變得急迫。這與太白星和鎮星的運行相應,主導著青早和諸丁等星宿。丁卯和丁酉星宿,陽明經氣上升,這叫做天刑星宿。金氣順應天時,壓制木氣,所以生氣失去平衡。
草木再榮,生氣失政,故木華晚啟,金氣抑木,故秋夏始榮,結實成熟,以化氣急速,故晚結成就也。金氣勝木,天應同之,故太白之見,光芒明盛,木氣旣少,土氣無制,故化氣生長急速,木少金勝,天氣應之,故鎮星太白潤而明也,蒼色之物又早凋落,木少金乘故也。~~,~~新校正云:「按不及五化,獨紀木上臨陽明,土上臨厥隂,水上臨太隂。
白話文: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陽氣勢衰而陰氣當政,因此樹木花開較晚。金氣剋制木氣,所以秋季和夏季才開始繁榮,果實成熟。因為自然之氣轉化迅速,所以果實晚熟。金氣盛於木氣,天象與之相應,所以金星出現時,光輝明亮。木氣不足,土氣無法控制,因此自然之氣生長迅速。木氣不足金氣過盛,天氣與之相應,所以金星光輝柔和而明亮。蒼色的植物很快凋零,也是因為木氣不足,金氣乘虛而入。~~,~~新校正雲:「按不及五化,獨紀木上臨陽明,土上臨厥隂,水上臨太隂。」
不紀木上臨厥隂,土上臨太隂,金上臨陽明者,經之旨各記其甚者也,故於太過運中,只言火臨火,水臨水,此不及運中,只言木臨金,土臨木,水臨土,故不言厥隂臨木,太隂臨土,陽明臨金也。」。復則炎暑流火,濕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體再生,華實齊化,病寒熱、瘡瘍、疿胗、癰痤,上應熒惑、太白,其榖白堅火氣復金,夏生大熱,故萬物濕性時變爲燥。
白話文:
太陽經位處木行之上,太陰經位處土行之上,陽明經位處金行之上,這是經脈學說的重點,只記載最明顯的狀況。所以,在太過運中,只提到火臨火、水臨水;在不及運中,只提到木臨金、土臨木、水臨土,因此不提及厥陰臨木、太陰臨土、陽明臨金。
到了夏季,天氣炎熱,火勢旺盛,濕氣乾燥,柔弱脆弱的草木枯萎,但下部的根系卻能再生,花朵果實同時發育成熟。疾病方面會出現寒熱、瘡瘍、腫瘤、青春痘等症狀,對應的天象是熒惑星(火星)和太白星(金星)。穀物豐收,呈現堅硬的白色,火氣旺盛,夏季生成強烈高熱,因此萬物濕性隨著時令變化,轉為乾燥。
流火爍物,故柔脆草木及蔓延之類,皆上乾死而下體再生,若辛熱之草,死不再生也,小熱者死少,大熱者死多,火大復已,土氣間至,則凉雨降,其酸苦甘鹹性寒之物乃再發生,新開之與先結者齊承化而成熟,火復其金,太白減曜,熒惑上應,則益光芒,加其宿屬則皆災也,以火反復,故曰白堅之,穀秀而不實。
白話文:
酷熱的炎夏會灼傷萬物,因此柔弱嬌嫩的草木和蔓藤之類的植物,在炎夏時上面會乾枯死亡,而低下部分會再生。如果是一些辛辣燥熱的草,枯死後就無法再生。炎熱程度較小時,會造成部分死亡;炎熱程度較高時,會造成大批死亡。酷熱過後,土氣間雜其中,就會降下涼雨。此時,那些性寒的酸、苦、甘、鹹味植物才會再次生長,而新長出的植物和先前的果實會同時成熟。炎熱過後金氣恢復,太白星減弱,熒惑星上應,則熒惑星光芒大增,並與它原先屬性相應,則會造成災害。因為炎熱反覆出現,所以說「盛夏炎熱,使莊稼長得茂盛卻不結實。」
白露早降,收殺氣行,寒雨害物,蟲食甘黃,脾土受邪,赤氣後化,心氣晚治,上勝肺金,白氣廼屈,其榖不成,欬而鼽,上應熒惑、太白星陽明上臨,金自用事,故白露早降,寒涼大至,則收殺氣行,以太陽居土濕之位,寒濕相合,故寒雨害物,少於成實,金行伐木,假途於土,子居母内,蟲之象也,故甘物黃物,蟲蠹食之,清氣先勝,熱氣後復,復已乃勝,故火赤之氣後生化也。赤後化,謂草木赤華及赤實者,皆後時而再榮秀也,其五藏,則心氣晚王,勝於肺。
白話文:
白露節氣提早到來,讓殺伐之氣散去。然而,寒雨卻對萬物有害,蟲害會啃蝕甘甜和黃色的植物。脾臟受邪氣侵襲,火熱之氣逐漸消退,而心氣卻過於活躍。心氣過盛壓迫肺金,白色之氣受到抑制,穀物無法成熟,導致咳嗽和氣喘。
在天上,火星和金星運行到陽明經絡上方。金行開始主事,因此白露節氣提早到來,寒涼之氣達到極致。寒氣會收斂殺伐之氣,因為太陽經絡位於土濕的位置,寒濕相結合,所以寒雨會對萬物造成危害,導致果實無法成熟。
五行之中,金剋木,而木寄託於土中生長,土為蟲子的象徵。因此,甘甜和黃色的植物容易遭受蟲害。清氣(陽氣)一開始較強,熱氣(火氣)後來又恢復,並最終戰勝清氣。因此,火熱之氣會在後期生化。這所謂的「赤後化」,指的是草木在深秋時節還會開紅花或結紅色果實。
在五臟之中,心氣過於旺盛,勝過肺金。
心勝於肺,則金之白氣乃屈退也。金,穀稻也。鼽,鼻中水出也。金爲火勝,天象應同,故太白芒減,熒惑益明。
白話文:
當心氣過盛於肺氣時,肺的金屬白氣就會收縮和後退。金屬在人體中對應著穀物和稻米。鼻涕,就是從鼻子裡流出來的水。金屬受火剋制,天空中也會出現相應的現象,即太白星的光芒減弱,熒惑星的光芒增強。
「歲火不及,寒廼大行,長政不用,物榮而下,凝慘而甚,則陽氣不化,廼折榮美,上應辰星火少水勝,故寒廼大行,長政不用,則物容卑下,火氣旣少,水氣洪盛,天象出見,辰星益明。民病胸中痛,脇支滿,兩脇痛,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内痛新校正云:「詳此證與火太過甚,則反病之狀同,傍見〈藏氣法時論〉。」。
白話文:
當心火不足時,寒氣就會大行其道,陽氣也會失去作用,萬物就會趨於衰落、枯萎。這時,陽氣無法轉化,就會損害萬物的生機。上應天象,心星之火微弱,水氣強盛,所以寒氣盛行,陽氣不振,萬物就會變得低矮卑微。由於火氣不足,水氣過盛,在天空中的象徵,就是辰星(心宿)的光芒更加明亮。人體上反應出來,就會出現胸中疼痛、兩脅脹滿、兩脅疼痛、胸背、肩胛和兩臂內側疼痛等症狀。
鬱冒朦昧,心痛暴瘖,胸腹大,脇下與腰背相引而痛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心虚則胸腹大,脇下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屈不能伸,髖髀如別,上應熒惑、辰星,其榖丹諸癸歲也。患以其脉行於是也。火氣不行,寒氣禁固,髖髀如別,屈不得伸,水行乘火,故熒惑芒減,丹穀不成。
白話文:
悶悶不樂、心痛且氣喘,胸腹部腫脹,脇下與腰背連接處疼痛。嚴重時無法伸直,臀部和大腿分開,對應星宿為熒惑星和辰星,影響到丹田和癸水。出現這些症狀,是因為脈絡不通暢。火氣不流通,寒氣阻礙,導致臀部和大腿分開,無法伸直。水氣過盛,侵凌火氣,因此熒惑星光芒減弱,丹田無法形成。
辰星臨其宿屬之分,則皆災也。復則埃鬱,大雨且至,黑氣廼辱,病鶩溏、腹滿、食飲不下、寒中、腸鳴、𣳘注、腹痛、暴攣、痿𤷒、足不任身,上應鎮星、辰星,玄榖不成埃鬱雲雨,土之用也。復寒之氣必以濕,濕氣内淫,則生腹疾,身重,故如是也。黑氣,水氣也。辱,屈辱也。
鶩,鴨也。上復於水,故鎮星明潤,臨犯宿屬,則民受病災矣。
白話文:
當辰星移入其所屬的星宿範圍時,就會發生各種災難。如果辰星復逆,就會出現陰霾之氣,大雨即將來臨;黑氣就會變得濃重,會導致腹脹腹滿、噁心嘔吐、寒氣入體、腸胃鳴叫、腹瀉、腹痛、抽筋、肌肉萎縮、腳步虛浮無力。這些症狀與鎮星和辰星相應。
玄榖不形成陰霾之氣,而形成雲雨,這是土的特性。復逆的寒氣必然伴隨著濕氣,濕氣內侵就會導致腹疾,身體沉重,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黑氣是水氣,辱是受屈辱的意思。
「歲土不及,風廼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飄揚而甚,秀而不實,上應歲星木無德也。木氣專行,故化氣不令,生氣獨擅,故草木茂榮,飄揚而甚,是木不以德,土氣薄少,故物實不成。不實,謂粃惡也,土不及木乘之,故歲星之見潤而明也。民病飧𣳘、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肌肉瞤酸、善怒,藏氣舉事,蟄蟲早附,咸病寒中,上應歲星、鎮星,其榖黅諸己歲也。
白話文:
土壤養分不足,就會導致風勢強盛,氣候失調,草木生長過於繁茂,枝葉飄逸而繁盛,但卻結不出果實。這在五行中,與木星失去德行有關。
木氣旺盛,導致氣候失調,生命力獨霸一方,所以草木才會生長茂盛,枝葉飄揚過度。但木氣不以德行滋養,導致土壤養分不足,所以莊稼結不出果實。
不結果實,是因為穀物品質不好。土壤養分不足,木氣就會侵佔它,所以木星才會顯得潤澤而明亮。
民眾容易患上腹瀉、霍亂、身體沉重、腹痛、筋骨腫脹、肌肉痠痛、容易發脾氣。這是因為臟腑氣息失調,蟄伏的昆蟲過早出動,導致受寒。這在五行中,與木星和鎮星有關,穀物也會出現發黴的情況。
風客於胃,故病如是,土氣不及,水與齊化,故藏氣舉事,蟄蟲早附於陽氣之所,人皆病中寒之疾也。繇,搖也。筋骨搖動已,復常則已。繇,復也。土抑不伸,若歲星臨宿屬,則皆災也。~~,~~新校正云:「詳此文云筋骨繇復,王氏雖注,義不可解,按至眞要大論云:『筋骨繇併。』疑此『復』字『併』字之誤也。
白話文:
風邪侵襲了胃部,所以才會出現上述症狀。這是因為脾胃之氣不足,水液和熱氣過度,導致陽氣不收斂,所以冬眠的昆蟲提早依附在陽氣旺盛的地方,人類也因此普遍出現寒證。
「繇」字意思是搖動,表示筋骨搖動的狀況會結束,恢復正常就沒事了。「繇」字在這裡也表示恢復的意思。
如果脾土受抑,無法舒展,就像北斗星照射在特定星宿上,就會帶來災害。
」。復則收政嚴峻,名木蒼凋,胸脇暴痛,下引少腹,善大息,蟲食甘黃,氣客於脾,黅榖廼減,民食少失味,蒼榖廼損金氣復木,故名木蒼凋,金入於土,母懷子也,故甘物黃物蟲食其中,金入土中,故氣客於脾,金氣大來與土仇復,故黅減實榖不成也。上應太白、歲星太白芒盛,歲減明也,一經少此六字,缺文耳。
白話文:
當金氣旺盛時,政治就會嚴酷,大樹蒼老凋零,胸脅部位劇烈疼痛,疼痛會延伸到下腹部,經常唉聲嘆氣,蟲子會蛀蝕甘黃色的食物,氣滯於脾,黑色的穀物會減少,民眾的食物會變少且失去味道,蒼白的穀物會損害金氣而恢復木氣,所以大樹才會蒼老凋零,金氣進入土中,就好像母親懷抱著兒子一樣,所以蟲子會蛀蝕甘甜的食物和黃色的食物,金氣進入土中,所以氣滯於脾,金氣旺盛與土氣相剋,所以黑色的穀物會減少,而成熟的穀物會發育不良。與此相應的是,太白星和歲星會發出強烈的光芒,而歲星的光芒會減弱。這段文字原本應該有「太白芒盛,歲減明也」這六個字,但現在缺失了。
上臨厥隂,流水不冰,蟄蟲來見,藏氣不用,白廼不復,上應歲星,民廼康己亥、己巳歲,厥隂上臨其歲,少陽在泉,火司于地,故蟄蟲來見,流水不冰也。金不得復,故歲星之象如常,民康不病。~~,~~新校正云:「詳木不及,上臨陽明,水不及,上臨太隂,俱後言復。
此先言復,而後舉上臨之候者,蓋白廼不復,嫌於此年有復也。」。
白話文:
*太陰經上升到厥陰經,河水不會結冰,蟄伏的昆蟲開始出現,陽氣潛藏不用,白色物體不會再出現,在上對應的是昴星團,民眾健康安樂。
*己亥年和己巳年昴星團上升到厥陰經,少陽經在泉水中旺盛,火氣支配大地,所以蟄居的昆蟲出來活動,河水也不會結冰。
*金氣無力再發,所以昴星團的形狀如往常一樣,民眾健康無病。
*(補充)木氣不足時,太陰經會上升到陽明經;水氣不足時,太陰經會上升到太陰經,這些都會在後面提到「復」的現象。
「歲金不及,炎火廼行,生氣廼用,長氣專勝,庶物以茂,燥爍以行,上應熒惑星火不務德,而襲金危,炎火旣流,則夏生大熱,生氣舉用,故庶物蕃茂,燥爍氣至,物不勝之。爍勝之,爍石流金,涸泉焦草,山澤燔爍,雨乃不降,炎火大盛,天象應之,熒惑之見而大明也。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氣廼後,上應太白星,其榖堅芒諸乙歲也。
白話文:
陽氣不足,燥熱之氣上行,陽氣奮發,長期盛旺,萬物繁茂。燥氣行進,與天象中熒惑星火星性質相應,火星不遵守規律,侵犯金星。燥熱之氣蔓延,夏季產生酷熱,陽氣盛行,萬物繁茂。燥氣極盛,萬物難以承受。燥氣過盛,導致石頭熔化、金屬流動,泉水乾涸、草木焦枯,山林焚燒,不再降雨。燥熱之氣極盛,天象也有反應,熒惑星出現且十分明亮。人們會出現肩背痠痛、頭重眼花、打噴嚏、血便、腹瀉等症狀。當燥熱之氣減退,與天象中太白星金星性質相應,穀物成熟,芒刺銳利,陽氣開始收斂。
瞀,謂悶也,受熱邪故生是病。收,金氣也,火先勝故收氣,後火氣勝金,金不能盛,若熒感逆守宿屬之分,皆受病。~~,~~新校正云:「詳其穀堅芒白色可見,故不云其穀白也。經云:『上應太白,以前後例相照,經脫『熒惑』二字,及詳王注言熒惑逆守之事,益知經中之闕也。』」。
白話文:
瞀倦,是指頭暈沉悶,是由於受到熱邪侵襲而引起的疾病。金性收斂,火邪先勝,所以收斂陽氣;後來火氣過盛,金性不能剋制,如果火星逆行並侵犯守衛本方的恆星,就會導致疾病。
《新校正》中說:「仔細觀察穀宿,可以看到有堅硬、發光的白色星,所以沒有說穀宿是白色的。經文中說:『上應太白,』按照前後文例對照,經文脫漏了『熒惑』二字,再仔細查看王冰的注釋,提到熒惑逆行侵犯守衛恆星的事情,更加證明瞭經文中缺漏的內容。」
復則寒雨暴至,廼零冰雹霜雪殺物,隂厥且格,陽反上行,頭腦戸痛,延及囟頂,發熱,上應辰星新校正云:「詳不及之運,剋我者行勝,我者之子來復,當來復之後勝,星減曜,復星明,大此只言上應辰星,而不言熒惑者,闕文也,當云上應辰星、熒惑。」。丹榖不成,民病口瘡,甚則心痛寒氣折火,則見冰雹霜雪,冰雹先傷而霜雪後損,皆寒氣之常也。其災害廼傷於赤化也。
白話文:
緊接著,便會出現暴雨、冰雹、霜雪,這些自然災害會殺傷萬物。陰氣過於強烈而阻塞陽氣,陽氣就會反向上升,導致頭部、囟頂疼痛,還會發熱,應和天上的辰星。
丹榖無法結成,人們會患口瘡。嚴重時,會出現心痛,寒氣會抑制陽氣,這時就會看到冰雹霜雪。冰雹會先造成傷害,而霜雪則會後續損害,這些都是寒氣的常態。而這些災害都是源自於赤化之氣。
諸不及而爲勝,所犯子氣復之者,皆歸其方也。隂厥,謂寒逆也。格,至也,亦拒也。水行折火,以救困金,天象應之,辰星明瑩,赤色之榖爲霜雹損之。
白話文:
凡是各種不足而致勝的情況,以及已經侵犯正氣並反擊的情況,都遵循其所屬的治療方法。所謂「陰厥」,是指寒氣逆流。所謂「格」,既有「到達」也有「阻擋」的意思。水屬性剋制火屬性,用來拯救受困的金屬性。這種現象在天空現象中也有相應表現,那就是辰星明亮清澈,而紅色穀物卻遭到霜雹損傷。
「歲水不及,濕廼大行,長氣反用,其化廼速,暑雨數至,上應鎮星濕大行,謂數雨也。化速,謂物早成也。火濕齊化,故暑雨數至,乘水不及而土勝之,鎮星之象,增益光明,逆凌留犯,其又甚矣。民病腹滿、身重、濡𣳘、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膕腨股膝不便、煩寃、足痿清厥、腳下痛,甚則跗腫。藏氣不政,腎氣不衡,上應辰星,其榖秬藏氣不能申其政令,故腎氣不能内致和平。
白話文:
由於水氣不足,濕氣便會大幅增加。陽氣反而活躍,因此物體生長得很快。連續降雨,應對的是鎮星,表示連續下雨。生長快速,表示萬物提早成熟。火氣和濕氣同時活躍,所以連續降雨,乘著水氣不足而土氣當令。鎮星所象徵的,會增加光亮,逆時而行,停留冒犯,狀況會更嚴重。民眾會出現腹脹、身體沉重、黏滑腹痛、寒症流膿水、腰股痛發作、小腿和大腿不適、煩悶、腳麻冰冷、腳底痛,嚴重的話會踝部腫脹。體內之氣失調,腎氣不平衡。應對的是辰星,意味著穀子生長之氣無法發揮其職責,因此腎氣無法在內部帶來平衡。
衡,平也。辰星之應,當減其明或遇鎮星臨屬宿者乃災。~~,~~新校正云:「詳經云上應辰星,注言鎮星,以前後例相校此經,闕鎮星二字。」。上臨太隂,則大寒數舉,蟄蟲早藏,地積堅冰,陽光不治,民病寒疾於下,甚則腹滿、浮腫,上應鎮星新校正云:「詳木不及,上臨陽明,上應太白鎮星,此獨言鎮星而不言熒惑者,文闕也。蓋水不及而又上臨太隂,則鎮星明盛,以應土氣專盛,水旣益弱,則熒惑無畏而明大。
白話文:
衡,指平衡。辰星(東方)掌管著寒氣,如果辰星的光芒減弱,或者遇到鎮星(北方)臨近它的位置,就會發生災害。~~,~~新校正說:「《靈樞經》中記載,上方與辰星相應,注釋中指鎮星,根據前後的例子對照這段經文,缺少了『鎮星』兩個字。」如果太陽升到太陰(南方)之上,就會出現嚴寒,昆蟲早早藏匿,地面結滿堅冰,陽光無法溫暖,人們會產生下焦寒症,嚴重時會出現腹脹、浮腫。太陽升到鎮星之上,新校正說:「木不足的,太陽升到陽明(東方)之上,太陽升到太陰、鎮星之上,此處只提到鎮星,沒有提到熒惑(火星),是文中的缺略。水不足,又太陽升到太陰之上,那麼鎮星就會光芒大盛,這是因為土氣過盛,水氣更加虛弱,所以熒惑就不會受到制約,而變得光芒很強。
」,其主黅榖諸辛歲也。辛丑、辛未歲,上臨太隂,太陽在泉,故大寒數舉也,土氣專盛,故鎮星益明。黅穀應天歲成也。復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生長不鮮,面色時變,筋骨併辟,肉膶瘛,目視䀮䀮,物疏璺,肌肉胗發,氣并鬲中,痛於心腹,黃氣廼損,其榖不登,上應歲星木復其土,故黃氣反損而黅榖不登也,謂實不成,無以登祭器也,木氣暴復,歲星下臨宿屬分者災。~~,~~新校正云:「詳此當云『上應歲星鎮星』爾。
」。」
帝曰:「善。願聞其時也。」
白話文:
「丁巳」,它的主星是黑谷星和各種辛金星。辛丑、辛未辛金星,它們在太陰之上,太陽處於泉下,所以大寒之數很強烈,土氣特別強盛,所以鎮星非常明亮。黑谷星是應天辛金星而形成的。再者,大風暴就會爆發,草木枯萎,生長不良,面色變化不定,筋骨受到損傷,肌肉受傷,眼睛昏花,物體疏遠,肌肉萎縮,氣體阻塞在橫膈膜中,胸腹疼痛,黃氣受到損傷,它的穀物不成熟,在天象上應驗的是辛金星鎮星返回它的土位,所以黃氣遭到損傷,而黑谷星不成熟,這是說穀物沒有成熟,不能用來祭祀。木氣突然返回,辛金星下降到它所屬的位置,帶來災難。~~,~~新版本校正表示:「仔細看這段文字,應該是指『在天象上應驗的是辛金星鎮星』。」
歧伯曰:「悉哉問也!木不及,春有鳴條律暢之化,則秋有霧露清凉之政。春有慘凄殘賊之勝,則夏有炎暑燔爍之復,其眚東化,和氣也。勝,金氣也。復,火氣也。火復於金,悉因其木,故災眚之作皆在東方,餘眚同。~~,~~新校正云:「按木火不及,先言春夏之化。
白話文:
歧伯說:「你問得真是詳細啊!五行中木氣不足的話,春天會出現鳥鳴枝條舒展的現象,那麼秋天就會有霧露清涼的調節。春天如果有肅殺殘敗的現象,那麼夏天就會出現炎熱灼人的復發,這是因為東方主木,其變異是和平之氣。肅殺之氣是金氣,復發之氣是火氣。火氣復發於金氣,都是由於木氣的原因,所以災異的發生都在東方,其他災異也相同。~~,~~新版的校正本註解說:「按五行中木火不足,先說春天和夏天的變化。
秋冬之政者,先言木火之政,化次言勝復之變也。」,其藏肝,其病内舍胠脇,外在關節東方,木之主也。火不及,夏有炳明光顯之化,則冬有嚴肅霜寒之政。夏有慘淒凝冽之勝,則不時有埃昬大雨之復。其眚南化,火德也。勝,水虐也。復,土變也。南方,火也。其藏心,其病内舍膺脇,外在經絡南方,心之主也。
白話文:
在秋冬季節,要先講述木火之氣的規律,然後再講述其勝復的變化。
木主肝,肝病會在體內表現為脅痛,在外則表現為東方的關節疼痛。木氣不足,夏天會有光明顯耀的變化,則冬天就會有嚴寒霜凍的規律。夏天如果出現淒冷凝結的現象,則不時會有陰霾的大雨。這種變化是由於火氣往南轉化,這是火德所致。勝,是指水氣過盛;復,是指土氣變化。南方,屬火。
心主火,心病會在體內表現為胸脇疼痛,在外則表現為南方的經絡疼痛。
土不及,四維有埃雲潤澤之化,則春有鳴條鼓拆之政。四維發振拉飄騰之變,則秋有肅殺霖霪之復。其眚四維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方也。維,隅也,謂日在四隅月也。~~,~~新校正云:「詳土不及亦先言政化,次言勝復。」,其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支四維,中央脾之主也。
白話文:
季節轉換時,大地萬物生長不足,四方的陽氣上升,充盈雨露,於是春天出現鳥鳴草長、萬物復甦的景象。四方的陽氣旺盛,帶動雨水飄落,所以秋天出現肅殺的景象,伴隨著大雨。
如果四方的陽氣出現虧損,在東南方、東北方、西南方、西北方這些方位上,就會出現陽氣不足的現象。方位上的「維」是指角落,是指太陽和月亮在四個角落。
新校正本的說法:
「土不及」最初是指季節轉換時政令教化的不足,然後才提到了自然界的變化。
脾臟與「土」相應,脾病會表現為內在的心腹疼痛,外在的肌肉四肢出現問題。四方的方位是脾臟這個中央主宰的。
金不及,夏有光顯鬱蒸之令,則冬有嚴凝整肅之應。夏有炎爍燔燎之變,則秋有冰雹霜雪之復。其眚西,其藏肺,其病内舍膺脇肩背,外在皮毛西方,肺之主也。水不及,四維有湍潤埃雲之化,則不時有和風生發之應。四維發埃昬驟注之變,則不時有飄蕩振拉之復。其眚北飄蕩振拉大風所作。
白話文:
金元素不足,夏季就會出現陽光強烈、悶熱潮濕的情況,那麼冬季就會對應出現嚴寒凝結、空氣清正的現象。夏季出現陽氣過盛、火勢猛烈的變化,那麼秋季就會對應出現冰雹、霜雪的復發。
肺主金,肺元素失調,其相關部位會出現疾病,如胸部、兩側、背部,以及皮膚和皮毛的西方部位,這些都是肺經所循行的區域。
水元素不足,四季中就會出現水氣湍急、塵埃雲集的變化,那麼不定期就會出現和煦的春風生發萬物。四季中塵埃遮天、暴雨驟降的變化,那麼不定期就會出現大風飄揚、振盪萬物的復發。
這種失調的徵兆會表現為北方大風飄揚、振盪萬物的現象。
~~,~~新校正云:「詳金水不及,先言火土之化令與應,故不當秋冬而言也,次言者火土勝復之變也,與木火土之例不同者,互文也。」,其藏腎,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谿谷踹膝肉之大會爲谷,肉之小會爲谿,肉分之間,谿谷之會,以行榮衞,以會大氣。
白話文:
新校正版本中提到:「仔細看,金水不足,先說火土的轉化讓身體與環境相應,所以不應該在秋冬出現。其次,火土勝復的變化也不同於木火土的變化,這是因為文句對應的關係。」
腎臟是藏在裡面的,發病時會在腰、脊骨和骨髓內部,外部會在股溝、膝窩和大腿肌肉交會處,大肌肉交會處稱為谷,小肌肉交會處稱為谿。肌肉間的縫隙,就是谿谷交會處,用來運行氣血,會合於大氣。
「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髙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生長化成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失常之理,則天地四時之氣閉塞而無所運行,故動必有靜,勝必有復,乃天地隂陽之道。故曰:「天地之動靜,神明爲之紀,隂陽之往復,寒暑彰其兆。
白話文:
五行運行的規律就像秤一樣,高了就壓低,低了就抬高;有變化就應對,有改變就恢復原狀。這是生長化成收藏的自然規律,是氣的正常運行方式。如果失去平衡,天地四方的氣就會閉塞不通。失常的道理是,天地四時之氣會閉塞而無法運行,因此動極必靜,盛極必衰,這是天地陰陽的規律。所以說:「天地的動靜,由神明掌握紀律;陰陽的往復變化,由寒暑彰顯徵兆。
」此之謂也新校正云:「按故曰已下與〈五運行大論〉同,上兩句又與〈隂陽應象大論〉文重,彼云:『隂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也。』」。」
白話文:
這都是那個意思。新校正本說:按照「故曰」以下與〈五運行大論〉相同,而上兩句又與〈陰陽應象大論〉重複,上面說:「陰陽的升降,寒暑表現出它的徵兆。」
帝曰:「夫子之言,五氣之變,四時之應,可謂悉矣。夫氣之動亂,觸遇而作,發無常會,卒然災合,何以期之?」
歧伯曰:「夫氣之動變,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災變不同,其候也。」
帝曰:「何謂也?」
白話文:
皇上說:「先生的說法,論及五氣的變化,四時相應的道理,可謂非常詳盡。但是,氣候的變化紊亂,遇到不同情況而發生,發作時間沒有規律,突然發生災害,如何才能預測呢?」
歧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榮,其政舒啟,其令風,其變振發,其災散落敷,布也。和,和氣也。榮,滋榮也。舒,展也。啟,開也。振,怒也。發,出也。散,謂物飄零而散落也。~~,~~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其德爲和,其化爲榮,其政爲散,其令宣發,其變摧拉,其眚爲隕。』義與此通。
白話文:
岐伯說:「東方產生風,風孕育樹木。它的德性溫和,它的轉化生機勃勃,它的政令舒展開闊,它的號令是風,它的變化是激勵發動,它的災禍是分崩離析,四散飄落。」
溫和,指溫和的氣息。滋榮,指滋養生長。舒展,指展開。開闊,指開放。激怒,指憤怒。發出,指產生。散,指事物飄散而四落。
校正本註解說:「根據《五運行大論》記載:『它的德性是溫和,它的轉化是滋榮,它的政令是分散,它的號令是宣發,它的變化是摧毀拉扯,它的災禍是隕落。』意思與此相同。
」。南方生熱,熱生火,其德彰顯,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熱,其變銷爍,其災燔焫新校正云:「詳〈五運行大論〉云:『其德爲顯,其化爲茂,其政爲明,其令鬱蒸,其變炎爍,其眚燔焫。』」。中央生濕,濕生土,其德溽蒸,其化豐備,其政安靜,其令濕,其變驟注,其災霖潰溽,濕也。蒸,熱也。
白話文:
「南方產生熱量,熱量產生火,它的德行彰顯,它的變化繁茂,它的治理光明,它的命令熱烈,它的變化是銷毀,它的災害是烈火焚燒。中央產生濕氣,濕氣產生土,它的德行濕熱,它的變化豐盈,它的治理安定,它的命令濕潤,它的變化是驟然降雨,它的災害是連日暴雨或大霧。濕指的是濕氣。蒸指的是熱氣。
驟注,急雨也。霖,乆雨也。潰,爛泥也。~~,~~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其德爲濡,其化爲盈,其政爲謐,其令雲雨,其變動注,其眚淫潰。』」。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潔,其化緊斂,其政勁切,其令燥,其變肅殺,其災蒼隕緊,縮也。斂,收也。
白話文:
驟注:一陣暴雨。霖:連續不斷的雨。潰:泥濘不堪。~~,~~新校正注釋雲:「根據《五運行大論》記載:它的特性是滋潤,它的變化是充滿,它的治理是安靜,它的命令是雲雨,它的轉變是暴雨,它的過失是過分潮濕和泥濘。」
西方產生乾燥,乾燥產生金,它的特性是清淨,它的變化是收緊,它的治理是剛勁銳利,它的命令是乾燥,它的轉變是肅殺,它的災難是天空昏暗、萬物收斂。收斂:收縮。
勁,銳也。切,急也。燥,乾也。肅殺,謂風動草樹,聲若乾也,殺氣太甚則木青乾而落也。~~,~~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其德爲清,其化爲斂,其政爲勁,其令霧露,其變肅殺,其眚蒼落。』」。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淒滄,其化清謐,其政凝肅,其令寒,其變凓冽,其災冰雪霜雹淒滄,薄寒也。謐,靜也。
白話文:
肅:指天氣轉冷,萬物肅穆。凓冽:指極度寒冷。冰雪霜雹:都是由寒氣凝結而成的,水按理應該在火之後,但如果反過來,表示時序異常。~~:沒有找到相應內容。
肅,中列嚴整也。凓冽,甚寒也。冰雪霜雹,寒氣凝結所成,水復火,則非時而有也。~~,~~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其德爲寒,其化爲肅,其政爲靜,其變凝冽,其眚冰雹。』」。是以察其動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變有災,而物由之,而人應之也夫德化政令,和氣也,其動靜勝復施於萬物,皆悉生成。
因此,觀察天氣變化,可以看到寒氣有它的性質(溫度低),變化(寒冷),規律(冬季寒冷),異常(極寒),以及對萬物的影響和人體的反應。
而正常的溫度、規律的變化、合理的秩序,都屬於和氣,它們影響萬物,促使萬物生長。
白話文:
因此,觀察天氣的變化,可以發現寒氣具有低溫的特性,並且會出現寒冷、冬季寒冷的規律性變化,以及極寒的異常情況。這些變化會影響萬物,也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的反應。
而正常的溫度、規律的變化、以及合理的秩序,都屬於和氣,它們影響萬物,促進萬物生長。
變與災,殺氣也,其出暴速,其動驟急,其行損傷,雖皆天地自爲動靜之用,然物有不勝其動者,且損且病且死焉。」
白話文:
變化和災害,是指殺人的元氣。它的爆發極快,它的行動極爲急促,它的運行會造成傷亡。雖然這些都是天地間自然產生的活動,可是有些事物無法承受這種活動,因而遭受破壞、生病甚至死亡。
帝曰:「夫子之言歲候不及其太過,而上應五星,𫝆夫德化政令,災眚變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動,其亦爲之變乎!」
白話文:
黃帝說:「先生所說的徵兆,沒有一句不會發生,而且在天上則與五顆星宿相應,在人間則反映君主的德行和政令。災害變異是不同尋常的,會突然發生,這些徵兆也會伴隨它們而變化嗎?」
歧伯曰:「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也。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其不應焉,故曰:『應常不應卒。』此之謂也德化政令,氣之常也。災眚變易,氣卒交會而有勝負者也。常,謂歲四時之氣不差。略刻者,不常不乆也。。」
帝曰:「其應柰何?」
白話文:
岐伯說:「順應自然規律而行動,就不會妄動,也就能夠適應。突然發生的變動,是氣的交替變化造成的,此時行動就不適合,所以說:『應對平常的事,不應對突然的事。』這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德政法令的實施,是氣的正常運行;災難事故的發生,是氣的突然交會,並出現勝負的結果。所謂『常』,是指四時的氣候變化符合規律。『略刻』是指不符合規律且不持續。
歧伯曰:「各從其氣化也歲星之化,以風應之。熒惑之化,以熱應之。鎮星之化,以濕應之。太白之化,以燥應之。辰星之化,以寒應之。氣變則應,故各從其氣化也。上文言復勝皆上應之,𫝆經言應常不應卒,所謂無大變易而不應,然其勝復,當色有枯燥潤澤之異,無見小大以應之。。」
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順何如?」
白話文:
歧伯說:「(疾病與五行的變化相應。)金星的變化,以風氣來應對。火星的變化,以熱氣來應對。土星的變化,以濕氣來應對。金星的變化,以燥氣來應對。水星的變化,以寒氣來應對。氣候發生變化,就會產生相應的疾病,所以要根據氣候的變化來治療疾病。上面說到恢復和衰退都由上應之,經書上說應當緩慢適應,而不是突然改變。所謂沒有大的變化就不會產生相應的疾病,但如果是恢復或衰退,顏色上就會出現枯燥、潤澤的變化,不能單看大小來應對。」
歧伯曰:「以道留乆,逆守而小,是謂省下以道,謂順行。留乆,謂過應留之日數也。省下,謂察天下人君之有德有過者也。以道而去,去而速來,曲而過之,是謂省遺過也順行已去,已去輒逆行而速,委曲而經過,是謂遺其過而輒省察之也。行急行緩,往多往少,蓋謂罪之有大有小,按其遺而斷之。
白話文:
歧伯說:「順應天道而久留,逆行而短暫,這是說順應天道而行動,謂之順行。久留,是指超過應留的時間。省察,是指觀察天下君主有德有過者。順應天道而離去,快速離去,迂迴而超過,這是說省察他們的過失。順行已離去,離去後又快速逆行而回,委婉地經過,這是說忘記他們的過錯,然後又立刻省察。行走時快時慢,停留時間或長或短,這是指罪行的輕重不同,根據他們所犯的錯誤輕重來裁決。
乆留而環,或離或附,是謂議災與其德也環,謂如環之遶,盤迴而不去也。火議罪,金議殺,土木水議德也。應近則小,應逺則大近,謂犯星常在。逺,謂犯星去乆。大小,謂喜慶及罰罪事。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甚,謂政令大行也。發,謂起也,即至也,金火有之。
白話文:
星象停留在同一位置很長時間,然後或離開或接近,這是指星象與國家政事之間的關係。
"環"是指像環形一樣繞著,盤旋不去。火主刑罰,金主殺戮,土木水主德政。
遭遇兇星如果距離近,則問題較小;如果距離遠,則問題較大。距離近是指兇星常駐;距離遠是指兇星離開的時間較久。大小是指喜慶和懲罰的程度。
經常出現且星體較大,其影響很大;經常出現且星體較小,其影響小。
星體顯發,是指星象出現;"即"指即將到來,金星和火星都有這樣的象徵意義。
小常之一,其化減,小常之二,是謂臨視,省下之過與其德也省,謂省察萬國人吏、侯王有德有過者也。故侯王人吏,安可不深思誠慎邪。
白話文:
小常的第一種,就是減省過錯,小常的第二種,就是臨朝視事,考察下屬官吏的過錯和美德。所謂省察,就是考察萬國的官吏和諸侯王的有德者和有過者。因此,諸侯王和官吏,怎麼可以不深思熟慮,誠實謹慎呢。
「德者,福之。過者,伐之有德則天降福以應之,有過者天降禍以淫之,則知禍福無門,惟人所召爾。是以象之見也,髙而逺則小,下而近則大見物之理也。故大則喜怒邇,小則禍福逺象見髙而小,旣未即禍亦未即福。象見下而大,福旣不逺,禍亦未遙,但當脩德省過,以候厥終,苟未能慎禍,而務求福祐,豈有是者哉。歲運太過,則運星北越火運火星,木運木星之類也。
白話文:
「有德的人,上天就會賜福給他。犯錯的人,上天就會降禍給他。由此可知,禍福的發生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由人的行為所招致的。就好比大象這種動物,它的視野高遠,所以顯得身形較小;視野低近,所以顯得身形較大。這是因為距離不同而造成的視覺差異。因此,視野廣闊的人,喜怒哀樂等情感表現得較為平淡;視野狹窄的人,禍福得失看得較為嚴重。大象視野高遠時,體型顯得較小,說明禍福暫時離我們還遠。大象視野低近時,體型顯得較大,說明禍福已經迫在眉睫了。所以,我們應該注重修養品德,改掉過錯,耐心等待最終的結果。如果只注重求福避禍,而不去反省過錯,這是行不通的。過度追求好運,就會導致運勢轉變,就像火星、木星等運勢星曜偏離正常軌道一樣。
北越,謂北而行也。運氣相得,則各行以道無剋伐之嫌,故守常而各行於中道。故歲運太過,畏星失色而兼其母木失色而兼玄,火失色而兼蒼,土失色而兼赤,金失色而兼黃,水失色而兼白,是謂兼其母也。不及,則色兼其所不勝木兼白色,火兼玄色,土兼蒼色,金兼赤色,水兼黃色,是謂兼不勝也。
白話文:
北越,指的是向上行進。如果運勢相得益彰,那麼各行其道,不會相互剋制,故平穩而行於中道。所以,運勢太盛,星宿失去光澤,並且兼併其母星木失去光澤,兼併藍色;火失去光澤,兼併黃色;土失去光澤,兼併紅色;金失去光澤,兼併黃色;水失去光澤,兼併白色,這稱為「兼併其母」。而運勢不足,則光澤兼併其所不能勝者:木兼併白色,火兼併藍色,土兼併黃色,金兼併紅色,水兼併黃色,這稱為「兼併不勝」。
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閔閔之當,孰者爲良新校正云:「詳肖者至爲良,與〈蘭靈祕典論〉重,彼有注。」。妄行無徵,示畏侯王不識天意,心私度之,妄言災咎,卒無徵驗,適足以示畏之兆於侯王,熒惑於庶民矣。」
帝曰:「其災應何如?」
白話文:
那些自以為高超的人,讓別人看不清他們的方法,只會讓人覺得可憐,其中有誰纔是真正的高手呢?新校正的版本說:「這段話從『詳肖者』到『爲良』的部分,與《蘭靈祕典論》重複,而《蘭靈祕典論》有註解。」那些人胡亂行事,沒有根據,表現出對國君的畏懼,不懂得天意,私下揣測,胡言亂語,說會有災害和禍患,但最終都沒有應驗,只是讓國君感到恐懼,並誤導了百姓。
歧伯曰:「亦各從其化也,故時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順,留守有多少,形見有善惡,宿屬有勝負,徵應有吉凶矣五星之至,相王爲時盛,囚死爲衰。東行凌犯爲順,災輕。西行凌犯爲逆,災重。留守日多則災深,留守曰少則災淺。星喜潤則爲見善,星怒操憂喪則爲見惡。宿屬,謂所生月之屬,二十八宿及十二辰相分所屬之位也。
白話文:
歧伯說:「(疾病的發展)也會隨著季節變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到了某個時候就會有盛衰變化,侵犯有順逆之分,停留時間有長短,表現在外貌上有好有壞,內部之間有勝負,徵兆應驗也有吉凶之分。五星到來時,相輔相成表示時候興旺,如果被困或死亡則表示衰退。東行侵犯表示順應時令,災情較輕。西行侵犯表示逆反時令,災情較重。停留時間長則災情深,停留時間短則災情淺。五星高興喜悅則表現為外表良好,五星生氣悲傷則表現為外表欠佳。內部之間,是指出生月份所屬的範疇,二十八宿和十二生肖按位置相分而定。」
命勝星不災不害,不勝星爲災小,重命與星相得,雖災無害。災者,獄訟疾病之謂也,雖五星凌犯之事,時遇星之囚死時月,雖災不成,然火犯,留守逆臨,則有誣譖獄訟之憂。金犯,則有刑殺氣鬱之憂。木犯,則有震驚風鼓之憂。土犯,則有中滿下利跗腫之憂。水犯,則有寒氣衝蓄之憂,故曰:「徵應有吉凶也。
」。
帝曰:「其善惡何謂也?」
白話文:
命格強於星象就不會招致災禍,若不及星象,則災禍較小。命格與星象相配,即使遇到災難也不會帶來危害。所謂災禍,是指官司、疾病等。即使遇到五星凌犯的情況,但如果碰上星象衰弱或受制的時候,儘管會遇到災禍,但也無法造成真正的傷害。然而,如果五行相剋,如火剋金,就會有被誣陷和打官司的憂慮。如果金剋木,就會有刑殺或氣鬱的憂慮。如果木剋土,就會有驚嚇或風邪的憂慮。如果土剋水,就會有腹脹、腹瀉或腳腫的憂慮。如果水剋火,就會有寒氣聚集的憂慮。因此,徵兆會帶來吉凶禍福。
歧伯曰:「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謹察之夫五星之見也,從夜深見之,人見之喜星之喜也,見之畏星之怒也。光色微曜,乍明乍暗,星之憂也。光色迥然,不彰不瑩,不與衆同,星之喪也。光色圓明,不盈不縮,怡然瑩然,星之喜也。光色勃然,臨人芒彩,滿溢其象。懍然,星之怒也。澤,洪潤也。燥,乾枯也。。」
白話文:
歧伯說:「有快樂也有憤怒,有憂慮也有哀傷,有滋潤也有乾燥,這些都是自然界常見的現象,一定要仔細觀察它們。
五星出現的時候,從深夜就能看見,人們看到它感到高興,這是喜星。
見到它感到害怕,這是怒星。
光芒微弱,忽明忽暗,這是憂星。
光芒昏暗,不亮也不暗,與眾不同,這是喪星。
光芒圓潤明亮,不增不減,怡然自得,這是喜星。
光芒強盛,照射大地,光芒四射,令人敬畏,這是怒星。
滋潤,是指水汽充足。乾燥,是指乾枯。」
帝曰:「六者髙下異乎!」
歧伯曰:「象見髙下,其應一也,故人亦應之觀象覩色,則中外之應,人天咸一矣。。」
帝曰:「善。其德化政令之動靜損益皆何如?」
白話文:
黃帝說:「六氣的高低有差異嗎?」
岐伯回答:「從現象上看,六氣的高低有所不同,但它們的作用是一樣的,因此人也可以根據這些現象來觀察。這樣的話,內外的影響,人與自然界的對應關係就都一致了。」
黃帝說:「很好。那麼,對於德行教化、政令的實施,在動靜、增減方面都是怎麼樣的?」
歧伯曰:「夫德化政令,災變不能相加也天地動靜,隂陽往復,以德報德,以化報化,政令災眚,及動復亦然,故曰:「不能相加也。」。勝復盛衰,不能相多也勝盛復盛,勝微復微,不應,以盛報微,以化報變,故曰:「不能相多也。」。往來小大,不能相過也勝復日數多少皆同,故曰:「不能相過也。
白話文:
岐伯說:「如果道德教化和政令良好,災害變故就無法加害。天地的運動和靜止,陰陽的交替運行,以道德報答道德,以教化回應教化,政令和災禍的發生和變化也都是如此,所以說『不能相加害』。事物盛衰交替,不能互相影響。強盛的東西繼續強盛,衰弱的東西繼續衰弱,不會改變。用強盛來報答衰弱,用變動來回應教化,所以說『不能互相影響』。往來的大小,不能互相超過。強盛和衰弱的天數都是相同的,所以說『不能互相超過』。」
」。用之升降,不能相無也木之勝金,必報火土,金水皆然,未有勝而無報者,故氣不能相使無也。各從其動,而復之耳動必有復,察動以言復也。《易》曰:「吉凶悔吝者,生乎動。」此之謂歟,天雖髙不可度,地雖廣不可量,以氣動復,言之其猶視其掌矣。」
帝曰:「其病生何如?」
白話文:
「氣」具有升降的特性,不能沒有彼此。木勝金,必定涉及火土;金勝水,也必定涉及火土,沒有勝利而沒有報應的情況。因此,「氣」不能相互影響而沒有反應。各自隨著它們的運動,而恢復到起點。運動必定有恢復,觀察運動來預測恢復。《易經》說:「吉、兇、悔、吝等信息,都是從運動中產生的。」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雖然天空高不可測,大地廣不可量,但通過觀察「氣」的運動和恢復,說起來就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樣容易。
歧伯曰:「德化者,氣之祥。政令者,氣之章。變易者,復之紀。災眚者,傷之始。氣相勝者和不相勝者,病重感於邪則甚也祥,善應也。章,程也,式也。復紀,謂報復之綱紀也。重感,謂年氣已不及,天氣又見剋殺之氣,是爲重感。重,謂重累也。。」
白話文:
歧伯說:「良好的道德教化,是氣象的吉祥徵兆。政令的頒布實施,是氣象的規律。變動和轉化,是氣象周而復始的規範。災禍和變異,是氣象受傷的開始。氣象相生相剋,相生相剋的結果是祥和或災禍,祥和是好的徵應,災禍是不好的徵應。規律就是章法,就是準則。周而復始的規範,是指報復的綱紀。重感,是指某一年的氣候已經不利,而當年的氣候又出現了剋制殺傷的氣象,這就是重感。重,是指重疊累加。」
帝曰:「善。所謂精光之論,大聖之業,宣明大道,通於無窮,究於無極也。余聞之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𫝆。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善言應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歟太過不及,歲化無窮,氣交遷變,流於無極,然天垂象,聖人則之以知吉凶,何者?歲太過而星大或明瑩,歲不及而星小或失色,故吉凶可指而見也。
白話文:
黃帝說:「很好。所謂精湛光明的理論,是聖人的偉大事業,闡明大道,通達無窮,探究無極。我聽說,善於論述天象的人,必定能應驗於人事。善於論述古代的人,必定能從現實中驗證。善於論述氣的人,必定能從萬物中彰顯。善於論述應變的人,必定與天地萬物的變化相通。善於論述化育變遷的人,必定通曉神明之理。除了您,還有誰能如此深切地闡述至道呢?太過、不及,變化無窮,氣交遷變化,流轉於無極。然而,天垂示徵象,聖人效法它來預知吉凶,為什麼呢?氣太過於旺盛,星體就會變大或明亮,氣不及於旺盛,星體就會變小或黯淡,所以吉凶可以指而見之。」
吉凶者,何謂?物稟五常之氣以生成,莫不上參應之,有否有宜,故曰吉凶斯至矣,故曰:「善言天者,必應於人也。」言古之道而𫝆必應之,故曰:「善言古者,必驗於𫝆也。」化氣生成,萬物皆稟,故言氣應者,以物明之,故曰:「善言應者,必彰於物也。」彰,明也,氣化之應,如四時行,萬物備,故善言應者,必同天地之造化也。
白話文:
什麼是吉凶?一切事物都稟承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氣質而產生,沒有不與天應相呼應的,有益的或有害的,所以說吉凶會到來。因此說:「善於論述天象的人,必然應驗在人身上。」談論古代的事理應驗到現在,所以說:「善於論述古代的人,必然驗證在現在。」氣質轉化而產生萬物,萬物都稟承了氣質,所以說談論氣的應驗,用事物來闡明,所以說:「善於論述應驗的人,必然顯現在事物上。」顯,就是明。氣的轉化所產生的應驗就像四季運轉,萬物齊備,所以善於論述應驗的人,必然與天地化育萬物相同。
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言萬物化變終始,必契於神明運爲,故言化變者,通於神明之理,聖人智周萬物,無所不通,故言必有發,動無不應之也。!」
白話文:
萬物生髮,叫做化。萬物達到極點,叫做變。意思是萬物化生變化的始終,一定符合神明運化的規律,所以說化變的原理,貫穿了神明的道理。聖人的智慧遍及萬物,無所不通,所以說話必定有根據,行動沒有不符合道的。
廼擇良兆而藏之靈室,每旦讀之,命曰:「氣交變。」非齊戒不敢發,慎傳也靈室,謂靈蘭室,黃帝之書府也。~~,~~新校正云:「詳此文與〈六元正紀大論〉末同。」。
黃帝問曰:「太虚寥廓,五運廻薄,衰盛不同,損益相從,願聞平氣何如而名?何如而紀也?」
白話文:
選一個好日子把書籍藏在靈室,每天早上讀它,稱為「氣交變」。如果不齋戒就讀,也不敢對外傳播。靈室指的是靈蘭室,是黃帝的藏書庫。新校正版本註解說:「這篇文字的詳細內容與〈六元正紀大論〉的末尾相同。」
歧伯對曰:「昭乎哉問也!木曰敷和敷布和氣,物以生榮。火曰升明火氣髙明。土曰備化廣被化氣,捐於群品。金曰審平金氣清審平而定。水曰靜順水體清靜,順於物也。。」
帝曰:「其不及柰何?」
白話文:
岐伯回答說:「你問得好!『木』代表舒展和氣,萬物因此生長繁榮。『火』代表升騰光明,火氣高明。『土』代表廣泛化育,施化萬物。『金』代表清正平和,金氣清淨平和而安定。『水』代表清靜順應,水性清靜,順應萬物。」
歧伯曰:「木曰委和陽和之氣,委屈而少用也。火曰伏明明曜之氣,屈伏不申。。土曰卑監土雖卑少,猶監萬物之生化也。。金曰從革從順革易,堅成萬物。水曰涸流水少故流注乾涸。。」
帝曰:「太過何謂?」
白話文:
岐伯說:「木屬陽和之氣,柔順且少用。火屬明曜之氣,彎曲收斂不伸展。土屬卑賤,雖然卑微少量,卻監督著萬物的生長化育。金屬從革,從順,可以改革變化,堅固成就萬物。水屬涸流,水量少而流動,容易乾涸。」
歧伯曰:「木曰發生宣發生氣,萬物以榮。。火曰赫曦盛明也。。土曰敦阜敦,厚也。阜,髙也。土餘故髙而厚。。金曰堅成氣爽風勁,堅成庶物。。水曰流衍衍,泮衍也,溢也。。」
帝曰:「三氣之紀,願聞其候?」
白話文:
歧伯說:「木的特性是生長興盛,能促進萬物的生長。火代表光明熾盛。土是敦厚、堅固、高大的,所以土地多是高厚的地方。金的性質堅硬,能造就爽朗之氣和強勁的風,滋養萬物。水具有流動散漫、氾濫的特質。」
歧伯曰:「悉乎哉問也新校正云:「按此論與〈五運行大論〉及〈隂陽應象大論〉、〈金匱眞言論〉相通。」!敷和之紀,木德周行,陽舒隂布,五化宣平自當其位不與物爭,故五氣之化,各布政令於四方,無相干犯。~~,~~新校正云:「按王注太過不及『各紀年辰,此平木運。
白話文:
岐伯說:「你的問題真是精闢全面啊!運行和順、秩序井然的時期,木德運行遍佈,陽氣舒展,陰氣收斂,五種變化的力量在相應的位置上均勻平和地運行,互不爭執。所以五種天氣變化各有各的規律,在四方運行時互不幹擾。」
』注不紀年辰者『平氣之歲,不可以定紀也。』或者欲補注云:『謂丁巳、丁亥、壬寅、壬申歲者,是未達也。』」。其氣端端,直也,麗也。其性隨順於物化。其用曲直曲直材幹,皆應用也。其化生榮木化宣行,則物生榮而美。其類草木木體堅髙,草形卑下,然各有堅脆剛柔蔓結條屈者。
其政發散春氣發散,物稟以生,木之化也。其候温和和春之氣也。其令風木之令行,以和風。
白話文:
「古籍中未記載年份的記載,是因為這是『平氣』的範疇,無法確定年份。」或者有人希望補充說:「如果您想補充『丁巳、丁亥、壬寅、壬申』這幾個年份的記載,那您並不瞭解。」「平氣」的特質是端正、正直、美麗;它的性質隨順於萬物運化。它的作用就像木材的曲直;直的可以做樑柱,彎的可以做器具。它的變化就像生長茂盛的樹木;生長時會枝繁葉茂,讓人賞心悅目。它的種類就像草木;草木有的挺拔高大,有的低矮柔細,但各有各的堅固脆弱、剛柔蔓結、條狀彎曲的特性。
其藏肝五藏之氣與肝同。肝其畏清清,金令也,木性暄故畏清。〈五運行大論〉曰:「木其性暄。」又曰:「燥勝風。」。其主目陽升,明見目與同也。其榖麻色蒼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其榖麥。』與此不同。」。其果李味酸也。其實核中有堅核者。
白話文:
其藏於肝的五臟之氣,與肝臟的性質相同。肝臟畏懼清寒的氣,這是金元素的性質,因為木屬性溫暖,所以畏懼清寒。《五運行大論》說:「木的性質溫暖。」又說:「乾燥勝過風。」
肝臟主宰眼睛的陽氣上升,所以眼睛明亮與肝臟有關。肝臟對應的穀物顏色是青蒼色。
[省略部分]
肝臟對應的果實是李子,味道酸。李子中有果核,果核堅硬。
其應春四時之中春化同。其蟲毛木化宣行,則毛蟲生。其畜犬如草木之生,無所避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其畜雞。』」。
白話文:
在春天這個時節,萬物都在生長發育。昆蟲的毛發生長,樹木枝葉繁茂,因此毛蟲就會產生。動物的毛髮就像草木一樣生長,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它們。~~後面這句新加的校語說:「根據《金匱眞言論》記載,應該寫作:『動物像雞一樣。』。
其色蒼木化宣行,則物浮蒼翠。。其養筋酸入筋。。其病裏急支滿木氣所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味酸木化敷和,則物酸味厚。。其音角調而直也。。其物中堅象土中之有木也。。其數八成數也。。
白話文:
蒼木色的氣機條達運行,則萬物繁茂蒼翠。其滋養筋脈的酸味入於筋脈。其病為裏急支滿,是由木氣鬱滯所致。~~,~~校注:「按《金匱真言論》中說:『所以知道疾病在於筋脈。』」。酸味的氣機活躍舒展,則萬物酸味濃鬱。其音調高亢而挺直。其屬性為中堅,好像泥土中有木頭。其數字為八,是完整的數字。
升明之紀,正陽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均,等也。衡,平也。。其氣髙火炎上。。其性速火性躁疾。。其用燔灼灼,燒也。燔之與灼皆火之用。。其化蕃茂長氣盛,故物火。。其類火五行之氣與火類同。。其政明曜德合髙明,火之政也。。其候炎暑氣之至也,以是候之。。其令熱熱至乃令行。。
白話文:
在火氣旺盛的時期,陽氣正盛,滋生萬物,五種變化均勻而平衡。衡量,指的是平衡。
火氣性質向上昇,就像火焰一樣。它的特性是快速且暴躁。
火可以用來燒灼,因為它是燒烤的工具。
火氣可以促進萬物的生長,因此燃燒的東西都屬火。
與火氣相關的事物具有火的五行屬性。
火氣所掌管的政事光明耀眼,符合高尚的品德。
火氣的季節對應著炎熱的夏季,可以以此為徵候。
火氣的主令是炎熱,當感到炎熱時,就代表火氣的影響。
其藏心心氣應之。心其畏寒寒水令也,心性暑熱,故畏寒。〈五運行大論〉曰:「心其性暑。」,又曰:「寒勝熱。」。其主舌火以燭幽,舌申明也。其榖麥色赤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其榖黍。』又〈藏氣法時論〉云:『麥也。』。其果杏味苦也。
白話文:
心藏的陽氣與它相應。心屬寒,寒氣會傷心,心的性質偏熱,所以怕冷。《五運運行大論》說:「心的性質是熱的。」又說:「寒氣勝過熱氣。」心的主氣是舌火,可以照亮幽暗的地方,舌頭吐出來表示心氣通暢。它的穀類是麥子,顏色是紅色。~(缺字)~新校正雲:根據《金匱真言論》說:「它的穀類是黍。」又根據《藏氣法時論》說:「是麥子。」它的果實是杏,味道是苦的。
其實絡中有支絡者。其應夏四時之氣,夏氣同。其蟲羽羽,火象也。火化宣行則羽蟲生。其畜馬健决躁速,火類同。~~,~~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其畜羊。』」。
白話文:
其實氣血運行系統中還有分支部分。這些分支部分會呼應夏天的四季之氣,因為夏氣具有相同的屬性。因此,應對夏氣的昆蟲種類很多,因為它們身上帶有羽毛,有火性的象徵。火性宣行,所以羽蟲才會產生。能與火性產生共鳴的動物,就是性情剛烈、奔跑迅速的馬。,《新校正》註解中說:「根據《金匱眞言論》,這裡的動物應該是羊。」
其色赤色同又明。。其養血,其病瞤瘛火之性動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味苦外明氣化,則物苦味純。。其音徵和而美。。其物脉中多支脉,火之化也。。其數七成數也。。
白話文:
它的顏色是紅色,又明亮。它補養血液,它的疾病症狀是夜盲症,這是因為火性的活動所致。
新校正的版本說:「按《金匱真言論》說:『所以知道疾病在脈絡中。』」
它的味道是苦的,外部明亮,氣化舒暢,所以苦味純粹。
它的聲音是徵音,和諧而美妙。
它的物質在脈絡中有許多分支,這是火性化生的緣故。
它的數目是七,是完成的數目。
備化之紀,氣協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齊脩土之德靜,分助四方,賛成金木水火之政。土之氣厚,應天休和之氣,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故五化齊脩。其氣平土之生也,平而正。其性順應順群品,悉化成也。其用髙下田土髙下,皆應用也。其化豐滿豐滿萬物,非土化不可也。
白話文:
在宇宙運行的過程中,天地之氣相協調,滋養萬物。土的德性運行於春夏秋冬四季,與金、木、水、火等五行德性相配合,使萬物生長髮育。
土的氣質厚重沉穩,順應天地間的和諧之氣,生長、收藏、結束、再開始,如此循環往復,使得五行運化得以正常進行。
土的氣質平和,所以土地平坦而方正。土的性質順應環境,包容萬物,讓萬物得到滋養和生長。
土的作用在於區別高低,形成高低不同的地形。土的化育作用在於滋養萬物,使萬物豐滿。(沒有土的化育,萬物將無法生長)
其類土五行之化,土類同。其政安靜土體厚,土德靜,故政化亦然。其候溽蒸溽,濕也。蒸,熱也。其令濕濕化不絕竭,則土令延長。
白話文:
它的分類屬於五行中的土,土類的特性相同。它的政事安定,是因為土的質地厚實,土的德性安靜,所以政事也如此。它的氣候特點是潮濕炎熱。潮濕就是水汽多,炎熱就是溫度高。它的命令是潮濕,潮濕的變化不會停止或枯竭,那麼土的命令就能延續下去。
其藏脾脾氣同。脾其畏風風,木令也,脾性雖四氣兼并,然其所主猶畏木也。〈五運行大論〉云:「脾其性靜。」兼又曰:「風勝濕。」。其主口上體包容,口主受納。其榖稷色黃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作『稷』,〈藏氣法時論〉作『粳』。」。其果棗味甘也。
白話文:
脾臟的性質與土氣相同。脾臟害怕風氣,因為風氣屬木,而土氣雖兼具四種氣質,但其主氣仍怕木氣。《五運行大論》說:「脾臟的性質安定。」又說:「風氣勝過濕氣。」脾臟主導口部和身體的包容功能,口部負責接收。脾臟的穀物是黃色的粟米。註:《新校正》中提到,《金匱眞言論》中寫作「稷」,《藏氣法時論》中寫作「粳」。脾臟的果實是甘甜的大棗。
其實肉中有肌肉者。其應長夏長夏,謂長養之夏。新校正云:「按王注〈藏氣法時論〉云:『夏爲土母,土長于中,以長而治。』故云長夏,又注〈六節藏象論〉云:『所謂長夏者,六月也,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旣長而王,故云長夏。」。其蟲倮無毛羽鱗甲,土形同。其畜牛成彼稼穡土之用也。
牛之應用,其緩而和。
白話文:
肉裡面有肌肉,肌肉對應夏季,夏季是滋養生長的季節。新校正的版本說:「根據王注的〈藏氣法時論〉,夏天屬土母,土生長在中部,可以滋養治理。所以說長夏。王注又說〈六節藏象論〉記載:『所謂長夏,是指六月。土生於火,生長在夏季中間。』既然生長旺盛且是主宰的季節,所以稱作長夏。」肌肉沒有毛羽、鱗片或甲殼,與土的形狀相似。牛與農作物都是土的產物,可以幫助人們從事農耕活動。
其色黃土同也。。其養肉所養者厚而靜。。其病否土性擁礙。~~,~~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病在舌本。』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味甘備化氣豐,則物味甘厚。。其音宮大而重。。其物膚物稟備化之氣,則多肌肉。。其數五生數也,正土不虚加,故也。。
白話文:
它的顏色是黃土色。它的養分能滋養肌肉,使得肌肉厚實而平靜。它的病狀是土性阻滯不通。, 新校正注云:「按《金匱真言論》說:『病在舌本。』由此知道病在肌肉上。」它的味道是甘甜的,能調和氣血,充盈,因此其他味道也厚重。它的聲音是低沉而渾厚的。它的物質特性是承接了自然化生的氣,因此肌肉豐滿。它的數字是五,是生氣之數,正土不虛加,因此是五。
審平之紀,收而不爭,殺而無犯,五化宣明犯,謂刑犯於物也。收而不爭,殺而無犯,匪審平之,德何以能爲是哉!。其氣潔金氣以潔白瑩明爲事。其性剛性剛故摧缺於物。其用散落金用則萬物散落。其化堅斂收斂堅強,金之化也。其類金審平之化,金類同。其政勁肅化急速而整肅也。
白話文:
勁,銳也。其候清切清,大涼也。切,急也,風聲也。其令燥燥,乾也。
其藏肺肺氣之用,同金化也。肺其畏熱熱,火令也。肺性涼,故畏火熱。〈五運行大論〉曰:「肺其性涼。」。其主鼻肺藏氣,鼻通息也。其榖稻色白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作『稻』,〈藏氣法時論〉作『黃黍』。」。其果桃味辛也。其實殼外有堅殼者。
金屬融化成液體,這和肺臟的肺氣作用是一樣的。肺害怕熱,因為熱是火的性質。肺的本性是涼的,所以怕火熱。《五運行大論》中說:「肺的本性是涼的。」肺主鼻,肺臟儲藏著氣,鼻子用於呼吸。肺的穀物是稻米,顏色是白的。這個「~~」字,新校正本註解說:根據《金匱真言論》,應該是「稻」;根據《藏氣法時論》,應該是「黃黍」。肺的水果是桃子,味道是辛的。它的果實外面有一層堅硬的殼。
白話文:
金屬融化成液體,這和肺臟的肺氣作用是一樣的。肺害怕熱,因為熱是火的性質。肺的本性是涼的,所以怕火熱。《五運行大論》中說:「肺的本性是涼的。」肺主鼻,肺臟儲藏著氣,鼻子用於呼吸。肺的穀物是稻米,顏色是白的。這個「~~」字,新校正本註解說:根據《金匱真言論》,應該是「稻」;根據《藏氣法時論》,應該是「黃黍」。肺的水果是桃子,味道是辛的。它的果實外面有一層堅硬的殼。
其應秋四時之化秋氣同。其蟲介外被堅甲者。其畜雞性善鬥傷,象金用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其畜馬。』」。其色白色同也。其養皮毛堅同也。其病欬有聲之病,金之應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病在背。』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其味辛審平化治,則物辛味正。其音商和利而揚。其物外堅金化宣行,則物體外堅。其數九成數也。
白話文:
秋季應當順應四時的變化,秋氣與金氣相同。昆蟲外殼堅硬,動物中雞性好鬥,都屬金的特性。顏色是白色,養護的重點是皮毛堅韌。疾病是咳嗽有聲,也是金氣的表現。病症在背部,因此可以知道病在皮毛。食物要辛辣、平淡,適合治療,因此物體的味道也應是辛辣的。聲音是商音,和諧而高亢。物體外堅硬,與金氣的宣行特性一致,因此物體也應是堅硬的。數字是九,是金氣的數位。
靜順之紀,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治,化也。水之性下,所以德全江海,所以能爲百谷主者,以其善下之也。其氣明清淨明昭,水氣所主。其性下歸流於下。其用沃衍用非淨事,故沬生而流溢。沃,沬也。衍,溢也。其化凝堅藏氣布化,則水物凝堅。其類水淨順之化,水同類。
白話文:
寧靜祥和的狀態,將事物收斂而不造成傷害,治理而善於向下,使得五行運化達到平衡,這就是水的作用。水具有向下流動的特性,因此匯聚成江海,並成為滋養萬物的源泉,正是因為它善於向下流動。水的氣質清澈淨明,主掌著水氣。水的本性向下,歸流於低處。水的作用是滋潤廣泛,並非為淨化而生,所以會產生泡沫並溢出。泡沫就是滋潤的表現,溢出就是廣泛的表現。水的運化凝固堅實,藏匿氣息,則形成水中的堅固物體。水相似的事物,同為寧淨順應的化身。
其政流演井泉不竭,河流不息,則流演之義也。其候凝肅凝,寒也。肅,靜也。寒來之氣候。其令寒水令宣行,則寒司物化。
白話文:
政治清明通暢,水泉就不會枯竭,河流就不會停止,這就是流演的道理。預兆是天氣變得冷肅,這是寒冷的徵兆。肅,就是安靜。這是寒氣到來的天氣。政令寒氣宣行,則由寒氣控制萬物變化。
其藏腎腎藏之用,同水化也。腎其畏濕濕,土氣也,腎性凜,故畏土濕,〈五運行大論〉曰:「腎其性凜。」。其主二隂流注應同。~~,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隂。』」。其榖豆色黑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及〈藏氣法時論〉同。
白話文:
腎臟儲藏腎精,其功能就像水一樣會流通。腎臟害怕濕氣,因為土氣會損傷腎臟,腎臟的性質寒冷,所以害怕土濕之氣。《五運行大論》說:「腎臟性質寒冷。」腎臟主要負責運行身體裡的兩條陰經。??,《新校正》註解說:「《金匱真言論》說:『北方的黑色通達於腎臟,在身體上開口於兩條陰經。』」腎臟的食物是豆類和黑色的穀物。??,《新校正》註解說:「《金匱真言論》和《藏氣法時論》都這麼說。
」。其果栗味鹹也。其實濡中有津液也。其應冬四時之化,冬氣同。其蟲鱗鱗水化生。其畜彘善,下也。彘,豕也。
白話文:
栗子的果實味道鹹。它的果肉中含有液體。栗子與冬季的變化相應,因為它們的氣候相似。在水中生長的鱗片狀昆蟲與栗子有關。飼養的豬與栗子有關,因為它們喜歡在土中拱食。
其色黑色同也。其養骨髓氣入也。其病厥厥,氣逆也。凌,上也,倒行不順也。~~,~~新校正云:「按〈金匱眞言論〉云:『病在谿。』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味鹹味同也。其音羽深而和也。其物濡水化豐洽,庶物濡潤。其數六成數也。故生而勿殺,長而勿罰,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謂平氣生氣主歲,收氣不能縱其殺。長氣主歲,藏氣不能縱其罰。
白話文:
它的顏色都為黑色。它滋養著骨髓,氣息進入。它的疾病是厥逆,氣息逆亂。凌,是向上,倒行不順。~~,~~新校正雲:「根據《金匱真言論》,說『病在谿』,因此得知疾病在骨頭中。」它的味道都為鹹味。它的聲音如羽管,深沉而和諧。它的物質被水濡濕後,便化為豐盈潤澤,萬物得到滋潤。它的數字是六,構成它的數字。所以生長時不要殺害,長成後不要責罰,變化時不要阻止,收藏時不要阻礙,儲藏時不要壓制,這叫做平衡氣息,生長氣主宰陽氣,收藏氣不能縱容其殺傷。成長氣主宰陽氣,收藏氣不能縱容其責罰。
化氣主歲,生氣不能縱其制。收氣主歲,長氣不能縱其害。藏氣主歲,化氣不能縱其抑。夫如是者,皆天氣平,地氣正,五化之氣,不以勝剋爲用,故謂曰:「平和氣也。」。
白話文:
化氣主導升降,生氣不能過度約束。收氣主導升降,長氣不能過度危害。藏氣主導升降,化氣不能過度抑鬱。這樣的話,天地之氣平正,五行的變化之氣,不以相剋相勝為主導,所以稱之為「平和之氣」。
委和之紀,是謂勝生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之歲。生氣不政,化氣廼揚木少,故生氣不政。土寬,故化氣廼揚。長氣自平,收令廼早火無忤犯,故長氣自平,木氣旣少,故收令廼早。涼雨時降,風雲並興涼,金化也。雨,濕氣也。風,木化也。雲,濕氣也。草木晚榮,蒼乾凋落金氣有餘,木不能勝故也。
白話文:
當天地調和時,就會出現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這些年。由於生氣不足,化氣就顯得木氣少,所以生氣不足。土氣寬廣,所以化氣顯得旺盛。長氣平穩,收令提前,火氣沒有阻礙,所以長氣平穩,木氣不足,所以收令提前。涼雨適時降落,風雲同時出現,這是金氣旺盛的表现。雨是濕氣,風是木氣,雲也是濕氣。草木晚榮,樹木枯萎,這是金氣過盛,木氣不足所致。
~~,~~新校正云:「詳委和之紀,木不及而金氣乘之,故蒼乾凋落,非金氣有餘,木不能勝也,蓋木不足而金勝之也。」。物秀而實,膚肉内充歲生雖晚,成者滿實,土化氣速,故如是也。其氣斂收斂兼金氣故。其用聚不布散也。其動緛戾拘緩緛,縮短也。戾,了戾也。
拘,拘急也。緩,不收也。其發驚駭大屈卒伸,驚駭象也。
白話文:
《新校正》說:「仔細考察陰陽和合的規律,木氣不足而金氣乘勢,所以花草樹木凋落,並不是金氣有餘,而是木氣不足。」事物外表秀美而內在充實,儘管生長得晚,但長成的果實飽滿充實,這是因為土氣轉化快,所以如此。它的氣質收斂內斂,兼有金氣,所以它的作用是凝聚不散發。它的運動特點是緩慢拘謹,緛,是縮短的意思;戾,是了結的意思。
其藏肝内應肝。。其果棗李棗,土。李,木實也。~~,~~新校正云:「詳李,木實也。按火土金水不及之果『李』,當作『桃』,王注亦非。」。其實核殼核,木。殼,金主。。其榖稷稻金土榖也。。其味酸辛味酸之物孰兼辛也。。其色白蒼蒼色之物孰兼白也。。其畜犬雞木從金畜。。其蟲毛介毛從介。。其主霧露淒滄金之化也。。其聲角商角從商。。
白話文:
與肝相關的內臟是肝臟。對應的水果是棗子和李子,它們屬於土。李子是木本果實。~~,~~新校正版本說:「詳李,木實也。按照五行中火、土、金、水所不及的水果『李』,應該是『桃』,王注也錯了。」至於果核,它是木屬。果殼則屬於金屬。對應的穀物是稷和稻,它們屬於金土穀物。對應的味道是酸辛味,酸味中帶辛味。對應的顏色是蒼白色,蒼色中帶白色。對應的動物是狗和雞,狗屬木而從金。對應的昆蟲是毛蟲和貝殼蟲,毛蟲屬木而從介。對應的氣象是霧露和寒氣,屬於金的轉化。對應的聲音是角和商,角音屬木而從商。
其病搖動注恐木受邪也。從金化也木不自攻,故化從金。少角與判商同少角,木不及,故半與商金化同。判,半也。~~,~~新校正云:「按火土金水之文,『判』作『少』,則此當云少角與少商同,不云少商者,蓋少角之運共有六年,而丁巳、丁亥上角與正角同,丁卯、丁酉上商與正商同,丁未、丁丑上宮與正宮同,是六年者,各有所同,與火土金水之少運不同,故不云同少商,只大約而言半從商化也。」。
白話文:
這個疾病會搖動,表示木材受到了邪氣。從金屬轉化而來,木材本身沒有自傷能力,所以轉化依附於金屬。少角與判商相同,少角是木材,不足以適應,所以一半與金屬轉化相同。判的意思是「一半」。新校正雲:「根據火、土、金、水的文意,『判』作『少』,所以這裡應該說是少角與少商相同,不說是少商,是因為少角的運程有六年,而丁巳、丁亥上角與正角相同,丁卯、丁酉上商與正商相同,丁未、丁丑上宮與正宮相同,這六年中,各有所同,與火、土、金、水的少運不同,所以不說是同少商,只大致上說一半從商金化而來。
上角與正角同上見厥隂,與敷和歲化同,謂丁亥、丁巳歲上之所見者也。上商與正商同上見陽明,則與平金歲化同,丁卯、丁酉歲上見陽明。其病支廢、癰腫、瘡瘍金刑木也。其甘蟲子在母中。邪傷肝也雖化悉與金同,然其所傷則歸於肝木也。上宮與正宮同土蓋其木,與未出等也。
白話文:
上角和正角:
與厥陰(肝經)的表現相同,與敷化和燮化相同,指的是丁亥和丁巳日在上面看到的情況。
上商和正商:
與陽明(胃經)的表現相同,與平金燮化相同,指的是丁卯和丁酉日在上面看到陽明。
病症:
支廢(肢體麻痺)、癰腫、瘡瘍,是金刑木的表現。
甘蟲子在母中:
是指肝失調。雖然燮化都和金相同,但所傷的還是肝木。
上宮和正宮:
與土相同,蓋住木,與未出(木未長出)一樣。
木未出土,與無木同土,自用事,故與正土運歲化同也,上見太隂,是謂上宮。丁丑、丁未歲,上見太隂,司天化之也。
白話文:
木材還沒有從土裡面長出來,就像它不存在一樣。但是它自己會生長,所以它也是跟著正確的土氣一起轉變。木材長出來後,在太陰星的上面,這就是所謂的上宮。丁丑年、丁未年的氣候變遷,是在太陰星的上面,這是上天在主宰氣候變化的。
蕭飋肅殺,則炎赫沸騰蕭飋肅殺,金無德也。炎赫沸騰,火之復也。眚於三火爲木復,故其眚在東。三,東方也,此言金之物勝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災三宮也。』」。所謂復也復,報復也。其主飛蠹蛆雉飛,羽蟲也。蠹,内生蟲也。蛆蠅之生者,此則物内自化爾。
雉,鳥耗也。廼爲雷霆雷,謂大聲,生於太虚雲暝之中也。霆,謂迅雷,卒如火之爆者,即霹靂也。
白話文:
蕭瑟寒冷,肅殺萬物時,炎熱沸騰。蕭瑟寒冷,肅殺萬物,是因為金的德行喪失。炎熱沸騰,是因為火的德行重新振作。金的過失在於三火,也就是木的德行再次興起,所以它的過失在東方。三,指東方,這是在說金的德行受到木的德行剋制。新校正本中說:「根據《六元正紀大論》記載:『災禍影響三宮。』」所謂的「復」,是指報復。其主要災禍是飛禽走獸、害蟲飛舞,飛禽走獸、害蟲都是有翅膀的生物。蠹,是生在內部的害蟲。蛆蠅的產生,是因為這些生物在內部自己發生轉化形成的。
伏明之紀,是謂勝長藏氣勝長也,謂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之歲也。長氣不宣,藏氣反布火之長氣不能施化,故水之藏氣反布於時。收氣自政,化令廼衡金土之義與歲氣素無干犯,故金自行其政,土自平其氣也。寒清數舉,暑令廼薄火氣不用故。承化物生,生而不長火令不振,故承化生之物皆不長也。
白話文:
在伏明之紀(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勝長藏氣勝長,也就是說水氣過盛。
長氣不能宣化,藏氣反而佈散。火氣無法運化,因此水氣反而逆布於這個時期。
金土之氣與伏明之氣沒有衝突,因此金氣自行運作,土氣自行調和。
火氣不用,因此天氣寒冷清涼。
承化之物雖然生長,但卻無法長大,因為火氣不振。
成實而稚,遇化已老物實成孰,苗尚稚短,及遇化氣未長極,而氣已老矣。陽氣屈伏,蟄蟲早藏陽不用而隂勝也,若上臨癸卯、癸酉歲則蟄反不藏。~~,~~新校正云:「詳癸巳、癸亥之歲蟄亦不藏。」。其氣鬱鬱燠不舒暢。其用暴速也。其動彰伏變易彰,明也。伏,隱也。
變易,謂不常其象見也。其發痛痛由心所生。
白話文:
成熟卻仍稚嫩,遇到變化就顯得老邁;植物果實成熟,幼苗卻依然矮小,等到遇到生長所需的氣候,卻已過了生長時節,而生機已老去。陽氣隱藏,冬眠的蟲類早早躲藏起來,陽氣不再活躍,陰氣佔據主導。如果遇到癸卯年、癸酉年,冬眠的蟲類就會反常地不躲藏。……新校正版本說:「仔細觀察癸巳年、癸亥年,冬眠的蟲類也不躲藏。」。這樣的氣候悶熱難耐,不舒暢,氣候變化劇烈而快速。變化顯現,隱藏也顯現,變化頻繁,就顯得明朗。隱藏,就是指潛伏。變化頻繁,是指事物形態變化無常。疼痛發作,疼痛感源於心。
其藏心歲運之氣通於心。。其果栗桃栗,水。桃,金果也。。其實絡濡絡,支脉也。濡,有汁也。。其榖豆稻豆,水。稻,金榖也。。其味苦鹹苦兼鹹也。。其色玄丹色丹之物熟兼玄也。。其畜馬彘火從水畜。。其蟲羽鱗羽從鱗。。其主冰雪霜寒水之氣也。。
白話文:
它的心臟部位運轉著與心臟相通的氣息。
它的果實——栗子、桃子——屬水。桃子也是金屬性果實。
它的根系——細根、支根——相互交錯。細根中含有汁液。
它的穀物——稻子、豆子——屬水。稻子也是金屬性穀物。
它的味道——苦鹹——兼有苦和鹹的味道。
它的顏色——玄丹——熟透後兼有黑色和紅色。
它的家畜——馬、豬——屬火,從屬水。
它的昆蟲——鳥、魚——屬羽,從屬鱗。
它的主氣——冰雪、霜寒——屬水氣。
其聲徵羽徵從羽。其病昬惑悲忘火之躁動,不拘常律,隂冒陽火,故昬惑不治,心氣不足,故喜悲善忘也。從水化也火弱水強,故伏明之紀,半從水之政化。少徵與少羽同火少故半同水化。~~,~~新校正云:「詳少徵運六年内,除癸卯、癸酉同正商,癸已、癸亥同歲會外,癸未、癸丑二年,少徵與少羽同,故不云判羽也。」。
白話文:
它的聲音與前面十二律的徵羽相同。其疾病特徵為:精神恍惚、記憶力減退、陽火過旺,不受約束,陰火侵犯陽火,所以精神恍惚難以治癒,心氣不足,所以情緒時喜時悲、記憶力差。從水化來的火弱水強,所以隱藏著明火的紀律,一半從水的政令轉化。少徵與少羽都屬同類,火氣弱所以一半從水轉化。~~,~~新的校正本說:「詳細研究少徵運行的六年內,除了癸卯、癸酉與正商相同,癸已、癸亥與歲會相同之外,癸未、癸丑兩年,少徵與少羽相同,所以不說判羽。」
上商與正商同歲上見陽明,則與平金歲化同也。癸卯及癸酉歲上見陽明。~~,~~新校正云:「詳此不言上宮上角者,蓋宮角於火無大剋罰,故經不備云。」。邪傷心也受病者心。
白話文:
在「上商」和「正商」音階上演奏時,如果出現陽明宮調,就會發生與平金調相同的問題。癸卯年和癸酉年的「上商」和「正商」音階上演奏,會出現陽明宮調。
然而,「新校正」版本沒有提到「上宮」和「上角」音階,可能是因為宮調和角調對火元素沒有太大的負面影響,所以醫書中沒有特別記載。
至於「邪傷心也受病者心」,是指邪氣損傷了心臟,而接受疾病的人的心臟也受到了影響。
凝慘凓冽,則暴雨霖霪凝慘凓冽,水無德也。暴雨霖霪,土之復也。。眚於九九,南方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災九官。』」。其主驟注,雷霆震驚天地氣爭而生,是變氣交之内,害及粢盛及傷鱗類。。沉霠淫雨沉隂淫雨,濕變所生也。霠音隂。。
白話文:
凝慘凓冽
天氣寒冷陰暗,就會產生暴雨連綿,這是水德失常的表現。暴雨連綿,這是土氣反復的表現。
眚於九九
災害發生在九九之數,這是南方受災的徵兆。
驟注
突然降下大雨,伴隨雷霆震動,天地之氣交爭而生,這是天地變氣交替時,對莊稼和水族造成危害。
沉霠淫雨
陰雨連綿不斷,這是濕氣變化的結果。
卑監之紀,是謂減化謂化氣減少。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之歲也。化氣不令,生政獨彰土少而木專其用。長氣整,雨廼愆,收氣平不相干犯則平整,化氣減故雨愆期。風寒並興,草木榮美風,木也。寒,水也。土少故寒氣得行,生氣獨彰,故草木敷榮而端美。
白話文:
減化是指化生之氣減少。歲次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都屬於減化之年。
化氣不足,生長之氣過於強盛。土地弱水少,而木氣過於旺盛。
收斂之氣平順,雨水不會過多也不過少。化氣減少,所以雨水不會過多。
風寒同時興起,草木茂盛美麗。風屬木,寒屬水。土地弱所以寒氣能夠運作,生長之氣特別旺盛,因此草木繁茂而美麗。
秀而不實,成而粃也榮秀而美,氣生於木,化氣不滿,故物實中空,是以粃惡。其氣散氣不安靜,水且乘之,從木之風,故施散也。其用靜定雖不能專政於時物,然或舉用,則終歸土德而靜定。其動瘍涌,分潰癰腫瘍,瘡也。涌,嘔吐也。分,裂也。潰,爛也。癰腫,膿瘡也。
其發濡滯土性也。濡,濕也。
白話文:
外觀秀美但沒有實質,猶如癟穀子皮那般華而不實。外表美麗,氣息從樹木中產生,但轉化不足,所以果實內部空洞,因此成為癟穀子皮。它的氣息散亂不安,水氣就會趁機侵入,這些氣息來自樹木,所以容易散失。它的作用是安靜穩定,雖然不能在時空中掌握主導權,但如果偶爾使用,最終還是會回歸土德的安穩狀態。它的動態是潰瘍腫脹,化膿潰爛。腫脹是膿瘡,潰爛是腐爛。
其藏脾主藏病。。其果李栗李,木。栗,水果也。。其實濡核濡中有汁者,核中堅者。~~,~~新校正云:「詳前後濡實主水,此『濡』字當作『肉』,王注亦非。」。榖豆麻豆,水。麻,木穀也。。其味酸甘甘味之物,熟兼酸也。。其色蒼黃色黃之物,外兼蒼也。。其畜牛犬土從木畜。。其蟲倮毛倮從毛。。其主飄怒振發木之氣用也。。
白話文:
脾臟是負責儲藏的器官,其主病症狀與水有關。
它的果實有李子、栗子等,李子屬木,栗子是一種水果。
這些果實的種子裡有汁液,種子殼堅硬。~~,~~新校正本認為,根據前後文「濡」字應該解釋為「水」,此處「濡」字應為「肉」,王冰的注釋也並不恰當。
穀物、豆類屬水,麻是一種木本穀物。
脾的喜好的味道是酸甘,也就是甜酸味。
脾喜愛的顏色是蒼黃,也就是泛黃帶青色。
脾臟管理的牲畜是牛和狗,屬土從木。
脾臟管理的昆蟲是毛茸茸的昆蟲,從毛。
脾臟的主要功能是宣發,也就是促進木氣的運行。
其聲宮角宮從角。其病留滿否塞土氣擁礙故。從木化也不勝故從木化。少宮與少角同土少故半從木化也。~~,~~新校正云:「詳少宮之運六年内,除己丑、己未與正宮同,己巳、己亥與正角同外。有己卯、己酉二年,少宮與少角同,故不云判角也。」。上宮與正宮同上見太隂,則與平土運,生化同也,己丑、己未其歲見也。
白話文:
發音從「宮」調轉到「角」調。它的病症是滯留、脹滿,導致土氣阻塞而不通暢。轉化為木性是因為土氣不足,不能勝任。少宮與少角同屬土性,但力量較弱,所以一半轉化為木性。
更正:詳細考察少宮運行了六年,除去己丑、己未與正宮相同,己巳、己亥與正角相同之外,還有己卯、己酉兩年,少宮與少角相同,所以不說轉化為角。
上宮與正宮相同,見於太陰,則與中和土運一樣,生化作用也相同。己丑、己未是它的轉化時期。
上角與正角同上見厥隂,則悉是敷和之紀也,己亥、己巳其歲見也。其病飧𣳘風之勝也。邪傷脾也縱諸氣,金病即自傷脾。~~,~~新校正云:「詳此不言上商者,土與金無相剋罰,故經不紀之也,又注云縱諸氣,金病即自傷脾也,金字疑誤。」。
白話文:
上角穴和正角穴的表現與厥陰經的症狀相同,那麼都是敷和之紀。己亥日、己巳日容易出現這樣的症狀。它的病症是飧瀉和眩暈,是風勝所致。邪氣損傷脾臟後,就會渙散諸氣,金氣受損後就會自傷脾臟。~~,《新校正》注釋:「仔細看這一段沒有提到上商穴,因為土與金沒有相剋制裁的關係,所以經典中沒有記載。另外,注釋中說『渙散諸氣,金氣受損後就會自傷脾臟』,『金』字可能有誤。」
振拉飄揚,則蒼乾散落振拉飄揚,木無德也。蒼乾散落,金之復也。。其眚四維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土之位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災五宮。』」。其主敗折虎狼虎、狼、猴、犲、豹、鹿、馬、獐、麂,諸四足之獸,害於粢盛及生命也。。清氣廼用,生政廼辱金氣行則木氣屈。。
白話文:
樹木搖曳飄浮,則枝葉散落。樹木沒有德性,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現象。枝葉散落,代表金氣復甦。
出現這種現象的徵兆,會出現在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些土的位置。
(新校正的版本註解:「根據《六元正紀大論》記載,災難會出現在五宮。」)
這些徵兆會導致老虎、狼、猴子、狗、豹子、鹿、馬、獐子、麂子等四足動物的損害,會對糧食和生命造成危害。
當金氣運行時,木氣就會屈服。
從革之紀,是謂折收火折金收之氣也,謂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之歲也。收氣廼後,生氣廼揚後不及時也,收氣不能以時而行,則生氣自應布揚而用之也。長化合德,火政廼宣,庶類以蕃火土之氣同生化也。宣,行也。其氣揚順火也。其用躁切少雖後用,用則切急,隨火躁也。
白話文:
從革卦所代表的時序中,就是指把火氣收斂起來,金氣收納起來的時段,也就是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這些年份。收斂的氣一旦滯後,生發的氣就會過度發揚,來不及適時地斂藏,收斂的氣不能按照時序運行,那麼生發的氣自然會不斷發布出來而使用它。長養的變化和美德相結合,火性的政令就會頒布執行,萬物就隨著火土之氣共同生長化育。頒布,就是運行。它的氣質發揚順應火性。它的作用急躁匆忙,雖然使用它在後面,但用起來卻急促,這是因為順應火的急躁。
其動鏗禁瞀厥鏗,欬聲也。禁,謂二隂禁止也。瞀,悶也。厥,謂氣上逆也。其發欬喘欬,金之有聲。喘,肺藏氣也。
白話文:
咳嗽時會發出「鏗」的聲音,這是咳嗽的聲音。其中,「禁」是指陰氣禁止,導致寒氣侵襲。「瞀」是指胸悶。「厥」是指氣息上逆。咳嗽時發出的「欬」的聲音,就像金屬之間碰撞的聲音。「喘」是指肺部儲藏的氣息。
其藏肺主藏病。其果李杏李,木。杏,火果也。其實殼絡外有殼,内有支絡之實也。其榖麻麥麻,木。麥,火榖也。麥色赤也。其味苦辛苦味勝辛,辛兼苦也。其色白丹赤加白也。其畜雞羊金從火土之兼化。~~,~~新校正云:「詳火畜馬,土畜牛,𫝆言羊,故王注云從火土之兼化爲羊也,或者當去注中之土字,甚非。」。
其蟲介羽介從羽。其主明曜炎爍火之勝也。
白話文:
藏於肺部,主治與肺部相關的疾病。其果實是李子、杏子,屬於木屬。杏子,是屬火的果實。它的果實外面有殼,裡面含有支脈和果實。其穀物是麻和麥,屬於木屬。麥子,是屬火的穀物,麥子的顏色是紅色的。它的味道是苦澀的,辛苦味強過辛味,是辛味兼具苦味。它的顏色是白色、丹紅色(紅色加白色)。其動物是雞和羊,金從火土兼化而形成。~~,~~新校正雲:「詳火畜馬,土畜牛,𫝆言羊,故王注云從火土之兼化爲羊也,或者當去注中之土字,甚非。」。
其聲商徵商從徵。其病嚏欬鼽衂金之病也。從火化也火氣來勝,故屈己以從之。少商與少徵同金少故半同火化也。~~,~~新校正云:「詳少商運六年内,除乙卯、乙酉同正商,乙巳、乙亥同正角外,乙未、乙丑二年爲少商同少徵,故不云判徵也。」。上商與正商同上見陽明則與平,金運生化同乙卯、乙酉其歲止見也。
白話文:
它的聲音介於商音和徵音之間,接近徵音。它對應的疾病是咳嗽、流鼻涕、牙齦腫痛等金屬特性導致的疾病。這是因為火性旺盛,所以屈服於火性。少商穴和少徵穴都對應於金屬,但少商穴的影響較弱,所以只有一半的火性影響。~~《新校正》注:「仔細觀察少商穴運行的六年週期,除了乙卯、乙酉年與正商穴相同,乙巳、乙亥年與正角穴相同外,乙未、乙丑兩年少商穴與少徵穴相同,所以不說是完全相同於徵音。」上商穴和正商穴的運作相同,在陽明經出現時會平衡火性,金屬運行的生化作用與乙卯、乙酉年相同,其餘時間只會偶爾出現。
上角與正角同上見厥隂則與平,木運生化同,乙巳、乙亥其歲上見也。~~,~~新校正云:「詳金土無相勝剋,故經不言上宮與正宮同也。」。邪傷肺也有邪之勝則歸肺。
白話文:
上角和正角與厥陰經相見時,就會歸於平順,因為木運生化相同。乙巳年、乙亥年是其邪氣上見的時候。
注釋:
- 角:指十二地支中的醜、寅兩支。
- 上角:醜支。
- 正角:寅支。
- 厥陰:指厥陰經。
- 平:指平和。
- 木運生化:指木運生化之氣。
- 乙巳、乙亥:十二地支中的年份。
- 歲:通「見」。
- 邪傷肺也有邪之勝則歸肺:邪氣侵傷肺,如果邪氣旺盛,就會歸聚於肺中。
炎光赫烈,則冰雪霜雹炎光赫烈,火無德也。冰雪霜雹,水之復也。水復之,作雹形如半珠。~~,新校正云:「詳注云雹形如半珠,『半』字疑誤。」。眚於七七,西方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災七宮。』」。其主鱗伏彘鼠突戾潛伏,歲主縱之,以傷赤實及羽類也。。歲氣早至,廼生大寒水之化也。。
白話文:
盛夏出現冰雪霜雹,這是火勢過旺,缺乏德行的表現。冰雪霜雹是水氣重新凝聚而成的。水氣重新凝聚,形成雹子,形狀像半顆珍珠。雹子出現在夏季的七、八月,這是西方方位的事物。雹子成災,是因為主宰西方方位的已主放縱它們出來,讓它們傷害莊稼和鳥類。已主氣勢過早,導致大寒,這是水氣變化的結果。
涸流之紀,是謂反陽隂氣不及,反爲陽氣代之,謂辛未、辛巳、辛卯、辛酉、辛亥、辛丑之歲也。藏令不舉,化氣廼昌少水而土盛。長氣宣布,蟄蟲不藏太陽在泉,經文背也,厥隂陽明司天,乃如經謂也。土潤,水泉減,草木條茂,榮秀滿盛長化之氣豐而厚也。其氣滯從土也。
白話文:
在涸水迴流的季節,表示陰氣不足,陽氣取代它。也就是辛未、辛巳、辛卯、辛酉、辛亥、辛丑這些年份。收藏功能不能發揮,轉化氣機反而旺盛,水氣較少而土氣旺盛。生長氣機發散,而昆蟲不藏匿,太陽位於地下,這是經典中記載的相反現象,此時厥陰經和陽明經主管天象,才與經典所述相符。土壤濕潤,泉水減少,草木茂盛、繁榮,是因為生長化育的氣機豐沛旺盛。其氣機滯重,是因為土氣的緣故。
其用滲𣳘不能流也。其動堅止謂便寫也,水少不濡則乾而堅止,藏氣不能固,則注下而奔速。其發燥槁隂少而陽盛,故爾。
白話文:
其作用:滲利(使水液排出)不能夠流通。其動作堅固停止,就是寫作(通暢)的意思,水液少不能濡潤,就會乾燥而堅固停止,藏氣不能夠固定,就會向下注而奔騰快速。其發作乾燥枯槁,是陰少而陽多,所以這樣。
其藏腎主藏病也。其果棗杏棗,土。杏,火果也。其實濡肉濡,水。肉,土化也。其榖黍稷黍,火。稷,土榖也。~~,~~新校正云:「按本論上文麥爲火之榖,𫝆言黍者,疑麥字誤爲黍也,雖〈金匱眞言論〉作『黍』,然本論作『麥』,當從本篇之文也。」。其味甘鹹甘入於鹹味。
甘,美也。其色黅玄黃加黑也。其畜彘牛水從土畜。其蟲鱗倮鱗從倮。其主埃鬱昬翳土之勝也。
白話文:
腎臟主藏病。
棗子、杏子屬於土,杏子性屬火。棗肉濡濕,為水,是土轉化而來的。
黍子屬於火,稷子屬於土。
註: 現代校正本:「麥為火之榖」,認為「黍」字應為「麥」字之誤。但《金匱真言論》中寫作「黍」,且本篇中也寫作「黍」,應依據本篇文字。
味道甘鹹,甘味融入鹹味中。
其聲羽宮羽從宮。其病痿厥堅下水土參并,故如是。從土化也不勝於土,故從他化。少羽與少宮同水土各半化也。~~,~~新校正云:「詳少羽之運六年内,除辛丑、辛未與正宮同外,辛卯、辛酉、辛巳、辛亥四歲爲同少宮,故不言判宮也。」。上宮與正宮同上見太隂則與平土運生化同,辛丑、辛末歲上見之。
白話文:
它的發音從宮音開始,並在羽音和宮音之間交替。因此,它的症狀為身體僵硬、昏厥、堅硬下陷、水土交困。從土化生的它,不能勝過土,因此從其他元素化生。少羽和少宮音都是由水和土各一半化生。少羽的運程中,除了辛丑、辛未年與正宮音相同,辛卯、辛酉、辛巳、辛亥年與少宮音相同,因此不說是依據正宮音。上宮音和正宮音相同,在太陰出現時,則與平土運的生化相同,辛丑、辛未年在太陰出現時能見到。
~~,~~新校正云:「詳此不言上角上商者,蓋水於金木無相剋罰故也。」。其病癃閟癃,小便不通。閟,大便乾澀不利也。邪傷腎也邪勝則歸腎。
白話文:
新校正本注解說:「這裡沒有提到『上角上商』,是因為水對金木沒有相剋的關係。」這病症是癃閟癃,小便不通。閟是指大便乾澀不利。邪氣傷了腎臟,邪氣過盛就會侵犯腎臟。
埃昬驟雨,則振拉摧拔埃昬驟雨,土之虐也。振拉摧拔,木之復也。眚於一一,北方也,諸謂方者,國郡州縣境之方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災一宮。』」。其主毛顯,狐狢變化不藏毛顯,謂毛蟲、麋鹿、麞麂、貒兔、虎狼顯見傷於黃實,兼害倮蟲之長也。變化,謂爲魅狐狸當之。
白話文:
大雨突然而至,會震動和摧毀房屋,這是土的暴虐行為。植物被拔起和摧毀,這是木的報復。
災難發生在北方,所謂「方」,是指國家、郡、州、縣的地域。
其主掌神靈是毛顯,狐狸和野狗變化而來,不受控制。
毛顯是指毛蟲、麋鹿、麞麂、貒兔、虎狼等動物,它們會顯現傷人,並危害農作物。而狐狸當之,是指它們會變成魅影。
不藏,謂害粢盛。鼠貒兔狸狢當之,所謂毛顯不藏也。故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無德,災反及之,微者復微,甚者復甚,氣之常也通言五行氣少而有勝復之,大凡也,乘彼孤危,恃乎強盛,不召而往,專肆威刑,怨禍自招,又誰咎也。假令木弱金氣來乘,暴虐蒼卒是無德也。
白話文:
不藏,是指一種有害於穀物的現象。老鼠、獾、兔子、狐狸、猴子等動物都屬於這種情況,它們的特徵是毛色顯著,不藏於隱蔽處。
因此,它們乘人之危而行動,來得迅速不留情面,行事殘暴不講道德,最後招致禍害。輕微的禍害將化為更大禍害,嚴重的禍害將更加嚴重,這是氣的規律。
總的來說,五行之氣如果衰弱,就會被其他強盛的氣所剋制和反制。一般情況下,強盛的氣會趁虛而入,依靠自己的優勢,不請自來,肆意發揮威力,從而招致怨恨和禍患。這能怪誰呢?
比如,如果木氣衰弱而金氣來剋制,金氣的行為就會顯得暴虐和倉促,這是不道德的。
木被金害,火必讎之,金受火燔則災及也。夫如是者,刑甚則復甚,刑微則復微,氣動之常,固其宜也,五行之理,咸迭然乎。~~,~~新校正云:「按五運不及之詳具〈氣交變大論〉中。」。
白話文:
當木頭被金屬剋制時,火就會來報仇;金屬受火焚燒,就會導致災難。這種情況下,刑罰重就會報復重,刑罰輕就會報復輕,這是氣運動的常態,也是五行運行的道理,一直都是這樣。至於五行運行的細節,可以參照《氣交變大論》中「五運不及」的詳述。
發生之紀,是謂啟⿰東攴物乘木氣以發生,而啟陳其容質也。是謂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之六歲化也。古陳字。陽和布化,隂氣廼隨生氣上發,故土體疏𣳘。木之專政,故蒼氣上達。達,通也,出也,行也。土疏𣳘,蒼氣達少陽先生,發於萬物之表,厥隂次隨,營運於萬象之中也。
白話文:
萬物開始生長的時間,稱之為「啟」,也就是陽氣帶動木氣生長,進而開始顯現出萬物的生長形貌。這個過程就是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這六天的變化。陽氣和順地滋養生命,陰氣隨著陽氣一起上升,因此大地變得鬆軟。由於木氣主導萬物,所以蒼翠的氣息向上升發。通達、出現在外、運行之意。大地鬆軟,蒼翠的氣息上升到少陽之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萬物表面的位置,厥陰之氣緊隨其後,在萬物之中運行變化。
生氣淳化,萬物以榮歲木有餘,金不來勝,生令布化,故物以舒榮。其化生,其氣美木化宣行,則物容端美。其政散布散生榮,無所不至。其令條舒條,直也,理也。舒,啟也。端直舒啟,萬物隨之,發生之化,無非順理者也。其動掉眩巔疾掉,搖動也。眩,旋轉也。巔,上首也。
白話文:
生命的生氣醇厚滋養,萬物因此而繁榮。木氣旺盛,金氣無法剋制,生命力旺盛地滋生,因此萬物得以舒展繁榮。這種生命的生化,其氣息美好;木氣的生發運行,則萬物容貌端正美好。生命的法則廣泛散佈,滋生繁榮,無處不到。生命的命令條理分明,筆直而有條理,舒展而通暢。端正筆直、舒展通暢,萬物都依循這個道理,生發的變化,沒有不順理的。生命的運動搖晃眩暈,掉動就是搖動,眩暈就是旋轉,巔就是頭部。
疾,病氣也。~~,~~新校正云:「詳王不解其動之義,按後敦阜之紀,其動濡積并蓄,王注云:『動謂變動。』又堅成之紀,其動暴折瘍疰,王注云:『動以生病。』蓋謂氣旣變,因動以生病也,則木火土金水之動,義皆同也。又按王注〈脉要精微論〉云:『巔疾上巔疾也。
白話文:
疾,是指疾病的氣狀。
《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說:「詳王不解其動之義,按後敦阜之紀,其動濡積並蓄,王注云:『動謂變動。』又堅成之紀,其動暴折瘍疰,王注云:『動以生病。』蓋謂氣旣變,因動以生病也,則木火土金水之動,義皆同也。」
又按王注〈脈要精微論〉雲:「巔疾上巔疾也。」
』又注〈竒病論〉云:『巔謂上巔,則頭首也。』此注云:『巔,上首也。疾,病氣也。』『氣』字爲衍。」。其德鳴靡啟坼風氣所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其化鳴紊啟拆。』」。其變振拉摧拔振,謂振怒。拉,謂中折。摧,謂仆落。拔,謂出本。
~~,~~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同。」。
白話文:
又註解《奇病論》說:「巔,指的是頭頂,也就是頭部。」這個註解說:「巔,是頭的上部。疾,是病氣。」「氣」字是多餘的。
其德鳴靡啟坼風氣所生。~~,~~新校正說:「按照《六元正紀大論》所說:『其化鳴紊啟拆。』」
其變振拉摧拔振,謂振怒。拉,謂中折。摧,謂僕落。拔,謂出本。
其榖麻稻木化齊金。。其畜雞犬齊雞孕也。。其果李桃李齊桃實也。。其色青黃白青加於黃白,自正也。。其味酸甘辛酸入於甘辛齊化也。。其象春如春之氣,布散陽和。。其經足厥隂少陽厥隂肝脉,少陽膽脉。。
白話文:
它的五穀(麻、稻、木)的成熟程度都相同,均達到黃金成熟期(金)。它的家畜(雞、狗)也一樣地懷孕了(雞孕)。它的果實(李、桃)都同樣結出了果實(桃實)。它的顏色青、黃、白,青色加於黃白色,表示自然平衡。它的味道酸、甘、辛,酸味進入甘辛味,是齊同轉化的。它的象徵是春天,如春天的氣息,廣布陽氣和順。它的經脈是足厥陰肝脈和少陽膽脈。
其藏肝脾肝勝脾。其蟲毛介木餘,故毛齊介育。其物中堅外堅中堅有核之物,齊等於皮殼之類也。其病怒木餘故。太角與上商同太過之木氣與金化齊等。~~,新校正云:「按太過五運,獨太角言與上商同,餘四運並不言者,疑此文爲衍。」。上徵則其氣逆,其病吐利上見少隂少陽,則其氣逆行,壬子、壬午歲上見少隂,壬寅、壬申歲上見少陽,木餘遇火,故氣不順。,~~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氣相得而病者,以下臨上,不當位也。
白話文:
肝和脾藏在裡面,肝氣勝於脾氣。寄生蟲、毛髮、甲殼和樹木等物都是肝氣盛的原因,所以它們也長得茂盛堅硬。堅果等物外殼堅硬,內部堅固,也與肝氣有關。因此,肝氣過盛會導致發怒,變現為寄生蟲、毛髮等。
"太角"與"上商"是一樣的,都是代表過盛的木氣與金氣相化而成的。注:《新校正》版本考證說:"在五運中,只有'太角'提到與'上商'相同,而其他四運都沒有提到,懷疑這段文字有誤。"
如果陽氣上升,則氣機逆行,就會出現嘔吐和腹瀉。如果少陰、少陽兩經出現上熱下寒的情況,則氣機也會逆行。子午日(壬子、壬午)上熱下寒,少陰經受影響;寅申日(壬寅、壬申)上熱下寒,少陽經受影響。這是因為木氣過盛遇到火氣,導致氣機不順。
注: 《新校正》版本考證說:"《五運行大論》說:'氣相得而生病,是下面臨到上面,不在正常的位置上。'"
』不云上羽者,水臨木爲相得,故也。」。不務其德,則收氣復,秋氣勁切,甚則肅殺,清氣大至,草木凋零,邪廼傷肝恃已太過,凌犯於土,土氣屯極,金爲復讎,金行殺令,故邪傷肝木也。
白話文:
古文提到:「《黃帝內經》沒有提到『上羽』的原因,是因為水氣滋養木氣相得益彰。」
如果不注意保養德行,就會導致秋氣收斂,而秋氣勁烈,嚴重時會導致肅殺之氣,清氣大量出現,草木凋零。邪氣會過度侵害肝木,進犯土氣,土氣極度積蓄,金氣為了報復,就會發揮殺伐之令,因此邪氣會傷害肝木。
赫曦之紀,是謂蕃茂物遇太陽則蕃而茂,是謂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之歲也。~~,~~新校正云:「按或者云注中太陽當作太徵,詳木土金水之太過,注俱不言角宮商羽等運,而水太過,注云隂氣大行,此火太過是物遇太陽也,安得謂之太徵乎!」。隂氣内化,陽氣外榮隂陽之氣,得其序也。
白話文:
在赫曦的紀元中,這是指植物茂盛的時期。當太陽照耀時,植物就會繁茂生長。這指的是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的年份。
然而,有一種說法認為「太陽」應更正為「太徵」。太徵是音樂中的音階,與木、土、金、水五行相應。而五行中過於強盛,稱為「太過」。但這個註解中並沒有提到角、宮、商、羽等運,而當水過盛時,註解中寫的是「陰氣大行」。因此,這裡的「火太過」應該是指「物遇太陽」,怎麼能稱之為「太徵」呢?
陰氣在內部運化,陽氣在外界繁茂,陰陽之氣各得其所。
炎暑施化,物得以昌長氣多故爾。其化長,其氣髙長化行則物容大,髙氣達則物色明。其政動革易其象不常也。其令鳴顯火之用而有聲,火之燔而有焰,象無所隱則其信也。顯,露也。其動炎灼妄擾妄,謬也。擾,撓也。其德暄暑鬱蒸熱化所生長於物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其化暄囂鬱燠。
』又作『暄曜』。」。其變炎烈沸騰勝復之有極於是也。
白話文:
在炎熱的夏天裡,陽氣發揮作用,萬物得以生長茁壯,因為陽氣旺盛。陽氣的發散生長,使空氣中充滿了陽氣,萬物因此而體積變大;陽氣上升到高處,萬物因此而顏色鮮明。陽氣的性質是變動不居,它的現象也不斷變化。陽氣的命令是發出雷鳴般的聲音,發出熊熊烈焰,萬物無所隱藏,這是陽氣的真實表現。「顯」表示顯露。「擾」表示騷亂。陽氣的動作是炎熱灼人,妄作騷動,「妄」指不正常、「擾」指騷亂。陽氣的德行是溫暖、潮濕,這溫熱潮濕的氣候有利於萬物的生長。
其榖麥豆火齊水化也。其畜羊彘齊孕育也。~~,~~新校正云:「按本論上文,馬爲火之畜,𫝆言『羊』者,疑『馬』字誤爲『羊』,〈金匱眞言論〉及〈藏氣法時論〉俱作『羊』,然本論作『馬』,當從本論之文也。」。其果杏栗等實也。其色赤白玄赤色加白黑自正也。
白話文:
穀物、麥子、豆類是由火、齊、水這三種元素化生的。牲畜中的羊、豬是由齊和孕育這兩種元素組成的。動植物的不同種類由不同的元素組合而成,比如,馬是火屬性的牲畜。新校注說:根據上文,馬是火屬性的牲畜,因此這裡應該是「馬」字,而不是「羊」字。但是《金匱真言論》和《藏氣法時論》都寫作「羊」,而《素問》則寫作「馬」,應以《素問》為準。水果中的杏、慄等也是由元素化生的。它的顏色有紅色、白色、黑色,紅色加白色就是黑色,它們之間是相互配合的。
其味苦辛鹹辛物兼苦與鹹,化齊成也。其象夏如夏氣之熱也。其經手少隂太陽少隂心脉、太陽小腸脉。手厥隂少陽厥隂心包脉、少陽三焦脉。
白話文:
它的味道是苦、辛、鹹,辛和鹹的味道同時存在,融合起來形成其風味。它的性質像夏季的炎熱。它的經絡包括手少陰心脈、太陽小腸脈、手厥陰心包脈、少陽三焦脈。
其藏心肺心勝肺。其蟲羽鱗火餘故鱗羽齊化。其物脉濡脉,火物。濡,水物。水火齊也。~~,~~新校正云:「詳脉即絡也,文雖殊而義同。」。其病笑、瘧、瘡瘍、血流、狂妄、目赤火盛故。上羽與正徵同,其收齊,其病痓上見太陽,則天氣且制,故太過之火反與平,火運生化同也。戊辰、戊戌歲上見之。
白話文:
它藏於心肺,心臟勝過肺臟,其蟲、鳥、鱗片、烈火都因為殘餘而長齊。它的脈象是濕潤脈象,水物和火物並存。濕潤是水物,水火同樣並存。~~,~~新版校訂說明:「詳脈也就是絡脈,字面不同但意思一樣。」它的病症是:狂笑、瘧疾、瘡瘍、血流、神志異常、眼睛發紅。因為火氣旺盛。上文的「羽」與此處的「徵」是同義的,它們都已齊全。它的病症是熱病,症狀出現在太陽經,因為天氣將要控制,所以過盛的火氣反而平息下來,火運和生化是一致的。在戊辰年、戊戌年,見到這種病症。
若平火運同,則五常之氣無相凌犯,故金收之氣生化同等。上徵而收氣後也上見少隂少陽,則其生化自政,金氣不能與之齊化。戊子、戊午歲上見少隂。戊、寅,戊申歲上見少陽。火盛,故收氣後化。~~,~~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歲火太過,上臨少隂少陽,火燔焫,水泉涸,物焦槁。』」。
白話文:
如果平穩運轉的火氣充足,那麼五種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的氣息不會相互侵犯,因此金氣的收斂作用和生化作用是平等的。然而,如果火氣虛弱,收斂後會加重陰虛或陽虛,導致金氣無法與它們一起參與轉化。戊子、戊午日遇到陰虛(少陰),戊寅、戊申日遇到陽虛(少陽)。火氣旺盛,所以收斂後就會轉化。
暴烈其政,藏氣廼復,時見凝慘,甚則雨水霜雹切,寒邪傷心也不務其德,輕侮致之也。~~,~~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雨冰霜寒』與此互文也。」。
白話文:
暴虐的政事會導致陰氣閉塞,時常陰暗凝結,嚴重時會出現雨水、霜雹等極端天氣,這是寒氣侵害心神,是因為不修德行,輕視冒犯所造成的。
新校正注釋說:「按照《氣交變大論》的說法:『下雨、下冰雹、下霜、天氣寒冷』與此互文。」
敦阜之紀,是謂廣化土餘,故化氣廣被於物也。是謂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之歲也。厚德清靜,順長以盈土性順用,無與物爭,故德厚而不躁,順火之長育,使萬物化氣盈滿也。至隂内實,物化充成至隂,土精氣也。夫萬物所以化成者,皆以至隂之靈氣,生化於中也。
白話文:
豐厚的土氣,是廣大地面的根基,因此它的能量廣泛地滋養著萬物。就像「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和「甲寅」這些年,代表著土氣旺盛的年份。
厚德清靜,滋養生長,使萬物充盈。土性溫和,與萬物和諧相處,因此德行深厚而不浮躁。順應火的生長之力,使萬物化生的能量充滿天地。
至陰充盈內在,萬物化生成全。至陰,指的是土的精氣。萬物的化生都是因為至陰的靈氣,在內部孕育生長。
煙埃朦鬱,見於厚土厚土,山也。煙埃,土氣也。大雨時行,濕氣廼用,燥政廼辟濕氣用則燥政辟,自然之理爾。其化圓,其氣豐化氣豐圓,以其清靜故也。其政靜靜而能乆,故政常存。其令周備氣緩故周備。其動濡積并蓄動謂變動。其德柔潤重淖靜而柔潤,故厚德常存。~~,~~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經大論云:『其化柔潤重澤。
』」。其變震驚,飄驟崩潰震驚,雷霆之作也。飄驟,暴風雨至也。大雨暴注,則山崩土潰,隨水流注。
白話文:
煙霧和灰塵瀰漫,它們是從厚重的土地中產生的,因此土地也是山。煙霧和灰塵是土地之氣。大雨傾盆而下時,濕氣開始發揮作用,乾燥的氣候隨之消失。濕氣發揮作用,則乾燥的氣候就會消散,這是自然的規律。圓的形狀,飽滿的氣體,是因為它們清靜而安寧。其管理平靜安詳而且可以持續,所以管理常常存在。其命令全面周備,是因為氣體流動緩慢。其變化猶如積蓄後的變化。其品德溫和滋潤、沉重而黏稠,靜止而柔潤,所以厚德常常存在。另有古文記載:「其變化柔潤、厚重、滋潤。」
其榖稷麻土木齊化。。其畜牛犬齊孕育也。。其果棗李土齊木化。。其色黅玄蒼黃色加黑蒼自正也。。其味甘鹹酸甘入於鹹酸齊化也。。其象長夏六月之氣生化同。。其經足太隂陽明太隂脾脉,陽明胃脉。。
白話文:
穀物、黍稷、薴麻和土木都發生了變化。
牛、犬等動物都孕育生命。
棗、李等水果和土木都發生了變化。
顏色呈現黑暗、黑色、綠色、黃色,黑色、綠色慢慢變成黑色。
味道有甜、鹹、酸,甜味轉化為鹹味、酸味都發生了變化。
這些現象反映了夏季六月的氣候,生物生長和變化與之相符。
對應的經脈有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
其藏脾腎脾勝腎。。其蟲倮毛土餘故毛倮齊化。。其物肌核肌土,核木化也。。其病腹滿、四支不舉土性靜,故病如是。~~,~~新校正云:「詳此不云上羽上徵者,徵羽不能虧盈於土,故無他候也。」。大風迅至,邪傷脾也木盛怒,故土脾傷。。
白話文:
脾藏於腎中,脾的氣勢強於腎。
蟲類的毛和泥土相餘,所以毛和泥土都能化成蟲。
人體的肌肉和果核,果核是木化而來的。
其病症是腹脹、四肢無力,這是因為土屬性靜止的緣故。
《新校正》說:「這裡沒有提到少陽少陽(即上羽上徵),是因為少陽少陽不能對脾土造成虧盈,所以沒有其他症狀。」
大風迅速而來,邪氣傷了脾,這是因為木氣旺盛,所以傷到了脾土。
堅成之紀,是謂收引引,斂也。陽氣收隂氣用,故萬物收斂,謂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之歲也。天氣潔,地氣明秋氣髙潔金氣同。陽氣隨隂治化陽順隂而生化。燥行其政,物以司成燥氣有化,萬物專司其成熟,無遺略也。收氣繁布,化洽不終收殺氣早,土之化不得終其用也。
白話文:
秋天這個季節,是收穫和儲藏的時期。陽氣收斂,陰氣開始活躍,因此萬物也開始收斂。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這幾個時節,就是秋天的代表。
天氣晴朗,地氣清澈,秋氣高爽,金氣旺盛。陽氣順應陰氣的變化,而陰氣則滋生陽氣。
乾燥的氣候主導著這個季節,萬物順應著季節的變化而成熟。收穫的氣息瀰漫著,萬物都在這個季節完成它們的成長。
但是,如果收斂的氣息過於濃烈,就會影響土地的滋養,導致萬物無法充分成熟。
~~,新校正云:「詳繁字疑誤。」。其化成,其氣削減,削也。其政肅肅,清也,靜也。其令銳切氣用不屈,勁而急。其動,暴折、瘍疰動以病生。其德,霧露蕭飋燥之化也。蕭飋,風聲也。靜爲霧露,用則風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德』作『化』。
」。其變,肅殺凋零隕墜於欲。
白話文:
~~,新校正說:「詳繁字可能寫錯了。」它的變化由繁到簡,它的氣就減少了,削就是減少的意思。它的政事清明肅靜。它的法令銳利切實,氣勢不屈服,既強勁又急促。它的運行,暴烈折斷、瘡瘍發作,動起來就會產生疾病。它的德性,像霧露蕭條飋然乾枯的變化。蕭飋,是風聲。安靜的時候形成霧露,一用出來就會生風。,~~新校正說:「參照〈六元正紀大論〉,『德』應該是『化』。」
其榖稻黍金火齊化也。~~,~~新校正云:「按本論上文麥爲火之穀,當言其榖稻麥。」。其畜雞馬齊孕育也。。其果桃杏金火齊實。。其色,白青丹白加於青丹自正也。。其味辛酸苦辛入酸苦齊化。。其象秋氣爽清潔,如秋之化。。其經手太隂、陽明太隂肺脉,陽明大腸脉。。
白話文:
其穀物如稻、黍,代表金和火兩種元素的相互作用。~~,~~新校正雲:「按本論上文說麥是火的穀物,所以這裡應該寫『其穀稻麥』。」其畜養的動物如雞和馬,代表金和火的孕育。其水果如桃和杏,代表金和火的結果。其顏色,白色、青色、紅色、白色中帶青色、青色中帶紅色,都是自然生成的顏色。其味道,辛味、酸味、苦味、辛味中帶酸味、酸味中帶苦味,都是相互作用的結果。其象徵,秋天的氣候晴朗清涼,就像秋天的變化。其經絡,手太陰肺經、陽明大腸經。
其藏肺肝肺勝肝。其蟲介羽金餘故介羽齊育。其物殼絡殼金、絡火化也。其病,喘喝胸憑、仰息金氣餘故。上徵與正商同,其生齊,其病欬上見少隂、少陽,則天氣見抑,故其生化與平金歲同。庚子、庚午歲,上見少隂。庚寅、庚申歲,上見少陽。上火制金,故生氣與之齊化。
白話文:
它的收藏部位在肺部和肝部,肺部勝過肝部。它屬蟲類,外表有翅膀,屬金餘氣,所以有翅膀的昆蟲才會一起生長。它的物質外殻屬金,外殼屬火化生。它的症狀有喘息、咳嗽、胸部疼痛、仰著頭呼吸,這是金氣餘氣造成的。上方的徵兆與正常情況相同,它的出生和死亡時間相同,它的疾病是由咳嗽表現出來的,見於少陰、少陽,這時天氣受到抑制,所以它的生化與平金截脈相同。庚子、庚午截脈,上方見少陰。庚寅、庚申截脈,上方見少陽,上方之火剋制金,所以生氣與之同時化生。
火乘金肺,故病欬。新校正云:「詳此不言上羽者,水與金非相勝剋故也。」。政暴變則名木不榮,柔脆焦首,長氣斯救,大火流炎,爍且至,蔓將槁,邪傷肺也變,謂太甚也。政太甚則生氣抑,故木不榮草首焦死。政暴不已則火氣發怒,故火流炎爍,至柔條蔓草脆之類皆乾死也。
白話文:
火乘金氣,故肺傷也。
流衍之紀,是謂封藏隂氣大行,則天地封藏之化也。謂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之歲。寒司物化,天地嚴凝隂之氣也。藏政以布,長令不揚藏氣用則長化止,故令不發揚。其化凜,其氣堅寒氣及物則堅定。其政謐謐,靜也。其令流注水之象也。其動漂𣳘沃涌沃,沬也。
流衍的季節,是指陰氣旺盛,天地收藏萬物的變化。這指的是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這幾個年份。
冬季主宰物化的變化,天地嚴寒,陰氣凝結。收藏政令已布,禁止生長,收藏的氣作用後,生長變化就會停止,所以禁止發揚。
它的變化凜冽,它的氣息堅定寒冷。它施行政令沉靜,主宰安靜。它的運作像水流動。它的動作像湧出的泡沫。
白話文:
流衍的季節,代表陰氣最盛,大自然開始收斂萬物。這指的是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這幾個年份。
冬天主宰著萬物的凋零,天地寒冷,陰氣凝結。國家已頒布禁令,禁止一切生長活動,收藏之氣運作後,生長變化就會停止,所以必須禁止一切發揚。
冬天的變化凜冽,氣息堅定而寒冷。它施行政令沉靜,主宰安靜。它的運作像水流動,動作像湧出的泡沫。
涌,溢也。其德,凝慘寒雰寒之化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作『其化凝慘慓冽』。」。其變,冰雪霜雹非時而有。
白話文:
湧,有溢出的意思。它的性質,是凝結著陰霾寒冷的氣息。~~(此處缺字),**~~**新的校正本雲:「根據〈六元正紀大論〉,應作『其變化凝結陰鬱寒冷』。」它的變化,就是不時出現冰雪霜雹等天氣現象。
其榖豆稷水齊土化。。其畜彘牛齊孕育也。。其果栗棗水土齊實。。其色黑丹黅黑加於丹黃自正也。。其味鹹苦甘鹹入於苦甘化齊焉。。其象冬氣序凝肅,似冬之化。。其經足少隂、太陽少隂腎脉、太陽膀胱脉也。。
白話文:
五穀、豆類、黍米、水,同屬土的變化。豬、牛,同屬孕育之物。栗子、棗子,同屬水土所滋養而結實。它的顏色,黑色、深紅色、深黃色,深黃色之上又有淺黃色。它的味道,鹹、苦、甘,鹹味偏向苦,甘味偏向鹹,混合成一種中和的味道。它的形象,類似於冬天的氣象,肅殺而沉凝,就像冬天的變化。它對應的經絡,是足少陰、太陽少陰腎脈、太陽膀胱脈。
其藏腎心腎勝心。其蟲鱗倮水餘故鱗倮齊育。其物濡滿濡水滿,土化也。~~,新校正云:「按土不及作肉,土太過作肌,此作滿,互相成也。」。其病脹水餘也。上羽而長,氣不化也上見太陽,則火不能布化以長養也。丙辰、丙戌之歲,上見天符,水運也。,~~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上臨太陽則雨,冰雪霜不時降,濕氣變物。』不云上徵者,運所勝也。
白話文:
心與腎相藏相勝。其昆蟲(如魚鱗之類)鱗片滋生,好水,因此鱗片也能繁衍。其物體濕潤滿溢,這是由於土性(滋潤)所致。~~,新版校正雲:「如果土的力度不足,只能形成血肉;如果土的力度過大,則會形成肌肉。這種情況下,土的力度適中,因此形成滿溢的狀態,也就是血肉、肌肉之間的平衡狀態。」。其病症:水腫,這是由於水液過多所致。上升到頭部、身體變長,這是因為氣血不運行所致,上升到太陽經,則火氣不能運行,無法長養身體。丙辰、丙戌之年容易出現水腫,這是因為太陽經當令,水運的緣故。,~~新版校正雲:「《氣交變大論》中說:『如果上升到太陽經,則會下雨,冰雪霜會不時降落,濕氣會改變物體。』這裡沒有提到上升到太陽經後出現的徵象,是因為這是一種被勝克的情況。
」。政過則化氣大舉而埃昬,氣交大雨時降,邪傷腎也暴寒數舉,是謂政過。火被水凌,土來仇復,故天地昬翳。土水氣交,大雨斯降,而邪傷腎也。故曰:『不恒其德,則所勝來復,政恒其理,則所勝同化。』此之謂也不恒,謂恃已有餘,凌犯不勝。恒,謂守常之化,不肆威刑,如是則剋已之氣歲同治化也。
白話文:
「政過」就是過度使用權力。政過之後,化氣就會大規模升騰,導致天氣陰暗。當氣交合的時候,就會降下大雨,邪氣會損傷腎臟。連續出現異常寒冷的天氣就叫「政過」。火氣被水氣壓制,土氣來報復,因此天地會變得陰暗。土氣和水氣交合,就會降下大雨,而邪氣也會損傷腎臟。所以說:「如果不能堅持德行,那麼被壓制的因素就會反撲;如果能堅持治理的原則,那麼被壓制的因素就會被同化。」這是指「不恆」就是依仗自己有餘力,去欺壓和觸犯那些不能戰勝的因素。「恆」就是遵循正常的變化,不濫用威刑,這樣一來,壓制的力量就會漸漸被治化的力量同化。
~~,~~新校正云:「詳五運太過之說,具〈氣交變大論〉中。」。」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涼,地不滿東南,右熱而左温,其故何也面巽言也。。?」
白話文:
皇上問道:「天空在西北方有所欠缺,因此左邊比較寒冷而右邊比較涼爽,地面在東南方有所不足,所以右邊比較炎熱而左邊比較溫暖,這是什麼原因呢?」
歧伯曰:「隂陽之氣,髙下之理,太少之異也髙下,謂地形。太少,謂隂陽之氣盛衰之異,𫝆中原地形,西北方髙,東南方下,西方涼,北方寒,東方温,南方熱,氣化猶然矣。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温陽精下降,故地以温而知之於下矣。陽氣生於東而盛於南,故東方温而南方熱,氣之多少明矣。
白話文:
歧伯說:「陰陽二氣,高低不同,盛衰有異。這裡說的『高』和『低』,指的是地形的起伏;『盛』和『衰』,指的是陰陽之氣強弱的變化。中原的地形,西北方較高,東南方較低;西邊涼爽,北邊寒冷,東邊溫和,南邊炎熱,這是氣候的自然變化。東南方屬陽,陽氣充盛,陽氣精華會降落到下方,所以右邊較熱,左邊較溫和。陽氣在東方產生,在南方達到極盛,所以東方溫和,南方炎熱,由此可見氣的多少盛衰變化。
西北方,隂也,隂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寒而右涼隂精奉上,故地以寒而知之於上矣。隂氣生於西而盛於北,故西方涼北方寒。君面巽而言,臣面乾而對也。~~,~~新校正云:「詳天地不足隂陽之說,亦具隂陽氣象大論中。」。是以地有髙下,氣有温涼,髙者氣寒,下者氣熱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至髙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在。』」。
白話文:
西北方屬陰,陰性精氣上浮,因此左側寒冷,右側涼爽。陰性精氣上浮,所以從地勢寒冷可以推知上方的氣候。陰氣起源於西方,盛行於北方,所以西方涼爽,北方寒冷。君王面向東南方說話,臣子面向西北方向回答。
天地間陰陽之氣不足或過盛的說法,也在《陰陽氣象大論》中有所論述。因此,地面有高低之分,氣候有溫涼之別。高處氣候寒冷,低處氣候溫熱。
故適寒涼者,脹之。温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湊理開閉之常,太少之異耳西北東南,言其大也。夫以氣候驗之中原地形所居者,悉以居髙則寒,處下則熱。甞試觀之,髙山多雪,平川多雨,髙山多寒,平川多熱,則髙下寒熱可徵見矣。中華之地,凡有髙下之大者,東西南北各三分也。
白話文:
如果適應寒冷涼爽的環境,會導致脹滿。如果適應溫暖熱烈的環境,則瘡口會化膿,膿液排出後脹滿會消退,出汗後瘡口會癒合。這是開合適應的一般規律,只有極少數情況例外。
西北、東南,這些方位表示大範圍。如果以氣候來檢驗中原地形,居住在高處則寒冷,居住在低處則炎熱。
我曾經試驗觀察過,高山上多下雪,平原上多下雨,高山上多寒冷,平原上多炎熱,所以高低地形與寒熱氣候之間的關係是可以觀察到的。
中原大地,凡是有較大高低落差的地方,東西南北各佔三分之一。
其一者,自漢蜀江南至海也。二者,自漢江北至平遙縣也。三者,自平遙北山北至蕃界北海也。故南分大熱,中分寒熱兼半,北分大寒,南北分外,寒熱尤極,大熱之分,其寒微,大寒之分,其熱微,然其登涉極髙山頂,則南面北面寒熱懸殊,榮枯倍異也。又東西髙下之別亦三矣。
白話文:
其一,從漢中蜀地江南到海邊。其二,從漢江北邊到平遙縣。其三,從平遙北山北邊到蕃族邊界和北海。所以南部有大熱的氣候,中部是寒熱兼有的氣候,北部有大寒的氣候。南北兩極以外,寒熱是最極端的。在大熱的氣候區,它的寒冷程度會微弱一點;在大寒的氣候區,它的熱度會微弱一點。然而,如果登上極高的山頂,那麼南面和北面的寒熱差距會很大,榮枯的程度也會相差很多。另外,東西之間的高低差異也有三種。
其一者,自汧源縣西至沙州。二者,自開封縣西至汧源縣。三者,自開封縣東至滄海也,故東分大温,中分温涼兼半,西分大涼。大温之分,其寒五分之二。大涼之分,其熱五分之二。温涼分外,温涼尤極,變爲大暄大寒也。約其大凡如此,然九分之地,寒極於東北,熱極於西南,九分之地,其中有髙下不同,地髙處則濕,下處則燥,此一方之中小異也,若大而言之,是則髙下之有,一也。何者?中原地形西髙北髙東下南下,𫝆百川滿湊東之滄海,則東南西北髙下可知。
白話文:
第一條水脈,從汧源縣西流到沙州。第二條水脈,從開封縣西流到汧源縣。第三條水脈,從開封縣東流到滄海。所以,東方屬於溫熱地帶,中部屬於溫涼地帶,西方屬於寒冷地帶。溫熱地帶,寒氣較多,佔全區的五分之二。寒冷地帶,熱氣較多,佔全區的五分之二。溫涼地帶之外,溫熱或寒冷的特點特別明顯,形成了極熱或極寒的地區。大致來說,情況就是這樣。但是,在九分之一的地區中,東北部最寒冷,西南部分最炎熱。九分之一的地區中,還有高低不平的區別,地勢高的地方比較潮濕,低窪的地方比較乾燥。這是這個區域裡的小範圍差異。如果從整體來看,高低起伏的特點是統一的。為什麼呢?中原的地形特徵是:西方和北方地勢高,東方和南方地勢低。因此,百川匯流,注入東方的滄海,那麼東南西北的高低起伏就可以知道了。
一爲地形髙下,故寒熱不同。二則隂陽之氣有少有多,故表温涼之異爾。𫝆以氣候驗之,乃春氣西行,秋氣東行,冬氣南行,夏氣北行。以中分校之,自開封至汧源,氣候正與曆候同。以東行校之,自開封至滄海,每一百里秋氣至晚一日,春氣發早一日。西行校之,自汧源縣西至蕃界磧石,其以南向及西北、東南者,每四十里春氣發晚一日,秋氣至早一日。北向及東北、西南者,每一十五里春氣發晚一日,秋氣至早一日。
白話文:
第一種情況是因為地形有高有低,所以冷熱不同。第二種情況是因為陰陽之氣有時多有時少,所以表皮有溫熱涼爽的區別。用氣候來驗證,春天向西行、秋天向東行、冬天向南行、夏天向北行。以中原作為分界線,從開封到汧源縣,氣候與曆法上的氣候完全一致。往東行,從開封到大海,每走一百里,秋天就會晚到一天,春天就會早到一天。往西行,從汧源縣往西到蕃界的磧石,往南、西北和東南這三個方向,每走四十里,春天就會晚到一天,秋天就會早到一天。往北、東北和西南這三個方向,每走十五里,春天就會晚到一天,秋天就會早到一天。
南行校之,川形有北向及東北、西南者,每五百里。~~,~~新校正云:「按別本作『十五里』。」陽氣行晚一日,隂氣行早一日。南向及東南西北川,每一十五里熱氣至早一日,寒氣至晚一日,廣平之地則每五十里陽氣發早一日,寒氣至晚一日。
白話文:
南下的河流校驗得出的結果是,河流走向有朝北、東北和西南的,每隔五百里。有的新版本校正為「十五里」。陽氣運行的時間比陰氣晚一天,陰氣運行的時間比陽氣早一天。南向、東南和西北方向的河流,每隔十五里,熱氣就會早一天到來,寒氣就會晚一天到來;廣闊的平原地區則每隔五十里,陽氣就會早一天產生,寒氣就會晚一天到來。
北行校之,川形有南向及東南西北者,每二十五里陽氣行晚一日,隂氣行早一日,北向及東北西南川,每一十五里寒氣至早一日,熱氣至晚一日,廣平之地則每二十里,然氣行晚一日,寒氣至早一日,大率如此,然髙處峻處,冬氣常在平處,下處夏氣常在,觀其雪零草茂則可知矣。
白話文:
往北考察,河流走向有朝南、東南、西北之分。每向南行二十五里,陽氣會晚一天到來,陰氣會早一天到來。河流朝北、東北、西南,每向北行十五里,寒氣會提早一天到來,熱氣會晚一天到來。平坦的地方,每行二十里,陽氣會晚一天到來,寒氣會早一天到來。一般來說都是這樣。但是,在高處和陡峭的地方,冬天的氣息經常存在;而在低處,夏天的氣息經常存在。觀察一下雪融化和草木茂盛的情況,就可以知道這些氣息的變化了。
然地土固有弓形、川蛇行、川月形,川地勢不同,生殺榮枯地同而天異,凡此之類,有离向、丙向、巽向、乙向、震向處,則春氣早至,秋氣晚至,早晚校十五日,有丁向、坤向、庚向、兌向、辛向、乾向、坎向、艮向處,則秋氣早至,春氣晚至,早晚亦校二十日,是所謂帶山之地也。
白話文:
但土地本身就有彎弓狀、蛇行狀、月牙狀,各地的地勢不同,生長和死亡、昌盛和衰敗在地理上相同但在天運上不同。凡是這種情況中,有離向(東南)、丙向(西南)、巽向(東南)、乙向(東)、震向(東北)的,則春氣早到、秋氣晚到,前後相差十五天;有丁向(南)、坤向(西南)、庚向(西)、兌向(西)、辛向(西南)、乾向(西北)、坎向(北)、艮向(東北)的,則秋氣早到、春氣晚到,前後也相差二十天,這就是所謂帶山的地勢。
審觀向背,氣候可知,寒涼之地,湊理開少而閉多,閉多則陽氣不散,故適寒涼,腹必脹也。濕熱之地,湊理開多而閉少,開多則陽發散,故往温熱皮必瘡也,下之則中氣不餘,故脹,已汗之則陽氣外𣳘,故瘡愈。」
帝曰:「其於壽夭何如言土地居,人之壽夭。?」
白話文:
觀察人體向背(陽面和陰面)的徵狀,可以判斷氣候的影響。
在寒冷涼爽的地方,陽氣容易聚集,因此閉合的部位較多,陽氣無法散發,就容易導致腹部脹氣。
在濕熱的地方,陽氣容易發散,因此開合的部位較多,陽氣發散導致皮膚容易出現瘡瘍。
如果使用瀉法治療,會造成中氣虧虛,而導致脹氣。
如果已經發汗,陽氣外泄,瘡瘍的症狀就會好轉。
歧伯曰:「隂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隂精所奉,髙之地也。陽精所降,下之地也。隂方之地,陽不妄𣳘,寒氣外持,邪不數中而正氣堅守,故壽延。陽方之地,陽氣耗散發𣳘無度,風濕數中,眞氣傾竭,故夭折,即事驗之,𫝆中原之境西北方衆人壽,東南方衆人夭,其中猶各有微甚爾,此壽夭之大異也,方者審之乎!。」
帝曰:「善。其病也治之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陰精強盛,人就能長壽。陽精衰退,人就會早夭。陰精聚集的地方是高處。陽精下降的地方是低處。在陰方之地,陽氣不會亂放熱,寒冷之氣在外部阻擋,邪氣不容易侵入,人體正氣就能堅固,所以能長壽。在陽方之地,陽氣過度消耗發散,邪風濕氣經常侵襲,真氣耗盡,所以會早夭。實際情況也證明瞭這一點:中原地區的西北部,人們普遍長壽,東南部的人們普遍早夭。其中具體情況也各不相同,這是壽夭差別大的原因。學醫的人應該認真考慮這個道理!」
歧伯曰:「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温之,所謂同病異治也西方北方人,皮膚腠理密,人皆食熱,故宜散,宜寒。東方、南方人,皮膚疏,腠理開,人皆食冷,故宜收,宜温散。謂温浴,使中外條達。收,謂温中不解表也,𫝆土俗皆反之,依而療之則反甚矣。~~,~~新校正云:「詳分方爲治,亦具異法方宜論中。
白話文:
歧伯說:「西北方的氣候寒冷,因此散發體內的熱氣;東南方的氣候溫暖,因此收斂體內的熱氣,這就是所謂的『同病異治』。居住在西方和北方的人,皮膚緻密,孔竅細小,飲食通常偏熱,所以宜散熱降溫。居住在東方和南方的人,皮膚疏鬆,孔竅較大,飲食通常偏寒,所以宜溫補收斂。『散』是指溫浴,使裡裡外外都通暢;『收』是指溫補身體內部,而不疏散表面的氣。**原本的治療方法恰恰相反,**如果按照錯誤的方法治療,病情只會加重。」
」。故曰:『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氣温氣熱,治以温熱,強其内守,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寒方以寒,熱方以熱,温方以温,涼方以涼,是正法也,是同氣也。行水漬之,是湯漫漬也。平,謂平調也。若西方北方有冷病,假熱方温方以除之,東方南方有熱疾,須涼方寒方以療者,則反上正法以取之。』」
帝曰:「善。一州之氣,生化壽夭不同,其故何也?」
白話文:
因此說:「如果寒氣太盛或涼氣太盛,就用寒涼的藥物治療,以通利水液。如果溫熱之氣過盛,就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強化身體內部的防禦。藥物的性質必須與病氣的性質相同,這樣才能使身體恢復平衡。如果是假寒證,就用寒涼的藥物治療;如果是假熱證,就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如果是溫證,就用溫性的藥物治療;如果是涼證,就用涼性的藥物治療。這就是正統的治療方法,也是與病氣性質相同的治療方法。通利水液,指服用湯藥後,藥液會遍佈全身,起到滋潤和通利的作用。平,指調和和平衡。如果西方或北方出現寒症,可以使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東方或南方出現熱症,則需要使用涼寒的藥物來治療,這時就需要採用與正統治療方法相反的方式。」
歧伯曰:「髙下之理,地勢使然也。崇髙則隂氣治之,污下則陽氣治之,陽勝者先天,隂勝者後天先天,謂先天時也。後天,謂後天時也。悉言土地生榮、枯落之先後也,物旣有之,人亦如然。。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
帝曰:「其有壽夭乎?」
白話文:
歧伯說:「地勢有高低,這是自然規律。高處受陰氣支配,低處受陽氣支配。陽氣旺盛的是先天之氣,陰氣旺盛的是後天氣。先天指人出生前的狀態,後天指人出生後的狀態。所有的話都說明瞭土地上植物生長、凋零的先後順序。物類如此,人也如此。這是地理的常理,也是生命活動的規律。」
歧伯曰:「髙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大,謂東南西北相逺萬里許也。小,謂居所髙下相近二十三十里或百里許也。地形髙下,懸倍不相計者,以近爲小,則十里二十里,髙下平,慢氣相接者,以逺爲小,則三百里二百里,地氣不同乃異也。
白話文:
歧伯說:「居住在高地的,氣運長久;居住在低地,氣運短促。這是因為地勢的高低不同,造成氣運的差異。地勢小的,高低差異小;地勢大的,高低差異大。所謂大,就是相距萬裏左右的東南西北;所謂小,就是相距二十三十里或百里左右的居所高低。地勢的高低相差很大,不能計算的,按照近的為小,那麼十里二十里的高低平坦,氣運相通的,按照遠的為小,那麼三百里二百里的地氣不同,纔算差異。」
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隂陽更勝,氣之先後,人之壽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氣矣不明天地之氣,又昧隂陽之候,則以壽爲夭,以夭爲壽,雖盡上聖救生之道,畢經脉藥石之妙,猶未免丗中之誣斥也。」
白話文:
因此,想要治療疾病的人,必須通曉天體運行、地理位置、陰陽消長的規律、氣的盛衰變化、人的壽命長短、生命的生化週期,才能瞭解人的身體狀態。如果不明白天地運化的規律,又不懂得陰陽週期的變化,就會把長壽的人誤認為是短命,把短命的人誤認為是長壽。縱使醫術再高明,藥材再珍貴,也難以避免遭到世人的批評和責難。
帝曰:「善。其歲有不病而藏氣不應不用者何也?」
歧伯曰:「天氣制之,氣有所從也從,謂從事於彼,不及營於私應用之。。」
帝曰:「願卒聞之!」
白話文:
黃帝說:「好。那有時候一年裡並沒有生病,但臟腑的功能卻顯得不足或者不活躍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這是因為受到天氣的影響,氣有所專注,意思是氣專注在某一方面活動,就無法顧及到其他應該運作的地方。」
黃帝說:「希望你能詳細地告訴我!」
歧伯曰:「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見燔焫,革金且耗,大暑以行,欬嚏鼽衂鼻窒,曰瘍寒熱胕腫寅申之歲候也。臨,謂御於下。從,謂從事於上。起,謂價髙於市。用,謂用行刑罰也。臨從起用,同之。革,謂皮革,亦謂革易也。金,謂器屬也。
白話文:
歧伯說:「在少陽時節,天上的火氣下降,肺臟的氣息上升,穀物生長得茂盛,草木果實成熟,火光灼熱明亮,皮革容易腐爛,金屬器皿也容易損耗,氣候炎熱,容易發生中暑,打噴嚏、流鼻涕、鼻子不通氣,也會出現寒熱交替、肢體腫脹的情況,這些都是寅申時節的徵候。'臨'是指火氣下降,'從'是指肺氣上升,'起'是指穀物生長茂盛,'用'是指執行刑罰,'臨從起用'是相應的。'革'是指皮革,也指更變,'金'是指金屬器皿。
耗,謂費用也。火氣燔灼,故曰生瘡。瘡,身瘡也。瘍,頭瘡也。寒熱,謂先寒而後熱,則瘧疾也。肺爲熱害,水且救之,水守肺中,故爲胕腫。胕腫,謂腫滿按之不起,此天氣之所生也。新校正云:「詳注云:『故曰生瘡。』瘡,身瘡也。瘍,頭瘡也。𫝆經只言曰瘍,疑經脫一瘡字,別本『曰』字作『口』。
白話文:
耗損,指的是身體能量的消耗。火氣過旺,灼燒身體,所以會產生瘡瘍。瘡,是指身體的瘡口。瘍,是指頭部的瘡口。寒熱,指的是先出現發冷,然後發熱,那是瘧疾的症狀。肺部受熱氣的侵害,水氣會去救助它,水氣停留在肺部,所以會形成胕腫。胕腫,指的是身體浮腫,按下去不會消退,這是由天氣因素引起的。新校正本中記載:「詳注中說:『所以會產生瘡瘍。』瘡,是指身體的瘡口。瘍,是指頭部的瘡口。《靈樞經》中只說『瘍』,懷疑經文中脫落了一個『瘡』字,其他版本中的『曰』字作『口』。」
」。風行于地,塵沙飛揚,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厥隂在泉,故風行于地,風淫所勝,故是病生焉。少陽、厥隂其化急速,故病氣起發疾速而爲,故云其主暴速,此也氣不順而生是也。~~,~~新校正云:「詳厥隂與少陽在泉,言其主暴速,其發機速,故不言甚則某病也。
白話文:
當季風在陸上颳起時,塵土飛揚。這時胸口和胃部會疼痛,氣血逆流,胸隔堵塞。這是因為風邪侵襲,傷及肝經,引起肝氣鬱結所致。由於肝經和腎經互為表裡,所以肝氣鬱結也會影響腎氣,導致腎水不足,引起心痛。另外,風邪侵襲人體後,會導致氣機不順,氣血瘀滯,從而引起胃脘痛和厥逆。這段話中提到的「其主暴速」是指病邪發作迅速,因為肝經和腎經的變化快速,所以疾病發作也很快。而「此也氣不順而生是也」則說明瞭氣機不順是導致這些疾病產生的原因。
」。陽明司天,燥氣下臨,肝氣上從,蒼起木用而立,土廼眚,淒滄數至,木伐草萎,脇痛目赤,掉振鼓慄,筋痿不能乆立卯酉之歲候也。木用,亦謂木功也。淒滄,大涼也。此病之起,天氣生焉。暴熱至,土廼暑,陽氣鬱發,小便變,寒熱如瘧,甚則心痛,火行于槁,流水不冰,蟄蟲廼見少隂在泉,熱監于地而爲是也。病之所有,地氣生焉。
白話文:
陽明主宰着天气的变化,燥热之气下降,肝气上升,木气生发,土气受损,寒冷潮湿之气降临,木气克伐草木枯萎。患者出现胁肋疼痛、眼睛发红、身体颤抖、筋骨无力,难以长时间站立,尤其是在卯酉时辰更为明显。木气生发,也称为木功。淒滄,是指非常寒冷。这种疾病的发生,源于天气的变化。暴热来袭,土气受损,阳气郁积,小便异常,寒热交替,严重者还会心痛,火气旺盛,流水不结冰,冬眠的虫子出现,少阴之气藏于泉中,热气在地表积聚,导致了这种病症。疾病的发生,也与地气的变化有关。
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而火且明新校正云:「詳『火且明』三字當作『火用』二字。」,丹起,金廼眚,寒清時舉,勝則水冰,火氣髙明,心熱煩,嗌乾,善渴,鼽嚏,喜悲,數欠,熱氣妄行,寒廼復,霜不時降,善忘,甚則心痛辰戌之歲候也。寒清時舉,太陽之令也。
白話文:
太陽運行在天空,寒氣由上而下降臨。心臟之氣由下向上運轉,同時火氣也活躍起來,像丹藥一般升起,金氣因此顯現出異象。
寒氣清澈,時而增長。如果它過於旺盛,就會使水結成冰。火氣高漲,心臟燥熱煩躁,咽喉乾燥,口渴,打噴嚏,情緒多變,容易悲傷,頻頻打哈欠。
熱氣妄行,寒氣反覆出現,霜降時節不規律。患者易忘事,嚴重時還會心痛,這是辰時和戌時出現的症狀。寒氣清澈時而增長,是太陽當令的徵兆。
火氣髙明,謂燔焫於物也。不時,謂太早及偏害不循時令,不普及於物也,病之所起,天氣生焉。土廼潤,水豐衍,寒客至,沉隂化,濕氣變物,水飲内蓄,中滿不食,皮䐜肉苛,筋脉不利,甚則胕腫,身後癰太隂在泉,濕監于地而爲是也。病之源始,地氣生焉。新校正云:「詳『身後癰』當作『身後難』。
白話文:
火氣旺盛而高漲,是指它灼燒萬物。它不按時節出現,是指它過早或偏頗地侵害,不符合時令,也不普遍地影響萬物。這種疾病的產生,是由於天氣導致。
土地濕潤,水流豐盈,寒氣來襲,陰氣化生,濕氣改變萬物,水液內蓄。導致腹脹不食,皮膚粗糙,肌肉枯竭,筋脈不通利。嚴重時會出現皮下腫脹,生瘡潰爛。這是因為太陰之氣在泉水之中,濕氣在地面擴散而造成的。這種疾病的根源,是由於地氣導致。
註釋:
- 「身後癰」一詞應更正為「身後難」,指皮膚潰爛後的疤痕或硬塊。
」。厥隂司天,風氣下臨,脾氣上從,而土且隆,黃起,水廼眚,土用革,體重,肌肉萎,食減,口爽,風行太虚,雲物搖動,目轉,耳鳴己亥之歲候也。土隆,土用革,謂土氣有用而革易其體,亦謂土功土也。云:「物搖動是謂風髙,此病所生,天之氣也。」。火縱其暴,地廼暑,大熱消爍,赤沃下,蟄蟲數見,流水不冰少陽在泉,火監于地而爲是也,病之宗兆,地氣生焉。其發機速少陽厥隂之氣,變化卒急,其爲疾病速,若發機,故曰:「其發機速。
」。
白話文:
「厥陰之氣支配天空中,風氣降臨,脾氣從下向上運轉,土氣充盛,黃疸出現,水液會氾濫,土氣會發生變化,身體沉重,肌肉萎縮,食慾減退,口脣乾燥,風在虛空中運行,雲彩和物體搖晃,眼睛轉動,耳鳴這些都是己亥之氣候造成的。土氣充盛,土氣發生變化,是指土氣有作用而改變了身體,也是指土氣壓制了水氣。古語說:「萬物搖動,這是風氣高亢,這種疾病的產生,是天地的氣候造成的。」。火氣肆虐,大地就會炎熱,大熱會消融萬物,赤色和沃土在下,蟄伏的昆蟲頻繁出現,流水不會結冰,少陽之氣在泉水之中,火氣監督著大地而造成這種氣候,這是疾病的先兆,是地氣造成的。發病速度快,少陽之氣和厥陰之氣的變化突然,產生的疾病發展迅速,就像機關彈發一樣,所以說:「發病速度快。」
少隂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白起金用,草木眚,喘、嘔、寒熱、嚏、鼽、衂、鼻窒,大暑流行子午之歲候也。熱司天氣,故是病生,天氣之作也。甚則瘡瘍燔灼,金爍石流天之交也。地廼燥清,淒滄數至,脇痛,善太息,肅殺行,草木變變,謂變易。客,質也。脇痛太息,地氣生也。
白話文:
當少陽之氣掌管天空,熱氣就會降臨,肺氣就會從下向上升,白色金氣就會發揮作用,草木就會枯萎,出現喘息、嘔吐、寒熱、打噴嚏、流鼻涕、咳嗽、鼻塞等症狀。這是因為在初夏至盛夏期間,天氣炎熱所致。
當太陽之氣掌管天氣時,就會產生這種疾病,這是天氣作用的結果。如果嚴重的話,就會出現瘡瘍燒灼,這是金屬熔化,石頭流淌交融的現象。
而大地則是乾燥清涼的,淒涼的氣候經常出現,腋窩疼痛,喜歡嘆息,肅殺之氣蔓延,草木凋零變異。所謂變異,就是質地的改變。腋窩疼痛和嘆息,是由於地氣上升所致。
太隂司天,濕氣下臨,腎氣上從,黑起水變新校正云:「詳前後文,此少『火廼眚』三字。」,埃冒雲雨,胸中不利,隂痿,氣大衰而不起不用新校正云:「詳『不用』二字當作『水用』。」。當其時,反腰脽痛動轉不便也丑未之歲候也。水變,謂甘泉變鹹也。埃,土霧也。
白話文:
太陰星君主宰天空時,將濕氣降下,腎氣上行,水氣升騰凝聚,形成雨雲,胸中鬱悶不適,陽氣衰弱無法振奮。此時,腰部疼痛,轉動不便,這是醜未時節的症狀。水變,指淡水變成鹹水。埃,指土霧。
冒,不分逺也。雲雨,土化也。脽,謂臀肉也。病之有者,天氣生焉。厥逆新校正云:「詳『厥逆』二字疑當連上文。」,地廼藏隂,大寒且至,蟄蟲早附,心下否痛,地裂冰堅,少腹痛,時害於食。乘金則止水,增味廼鹹,行水減也止水,井泉也。行水,河渠流注者也。止水雖長廼變常,甘美而爲鹹味也。
白話文:
冒:指天氣突然變冷,不論遠近皆有影響。
雲雨:指水氣上升,形成烏雲和降雨,是大地化育萬物的表現。
脽:指臀部的肌肉。
患有此病的人,是天氣變化引起的。
「厥逆新校正」中說:「『厥逆』二字似乎應與上文相連。」
大地本屬陰性,寒流將至,蟄伏的蟲類過早出來活動,導致心窩以下疼痛,地面凍裂,小腹疼痛,這時進食會加重病情。
乘金:指天氣受金性影響,水凝固。
增味廼鹹:指水鹹味加重,因為水減少了。
行水減也止水:指流動的水減少,導致井泉等靜止的水位下降。
止水雖長廼變常:指靜止的水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下會發生變化,甘甜的水會變成鹹味。
病之有者,地氣生焉。~~,~~新校正云:「詳太隂司天之化,不言甚則病某,而云當其時,又云乘金,則云云者與前條互相發明也。」。
帝曰:「歲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氣使然?」
白話文:
生病的原因是,地氣產生了。詳細校正後的版本指出:太陰主宰天地的變化,沒有說明嚴重時會生病,而是說在特定的時刻,又說受到金氣影響,所以病邪與前面的論述互相闡明。
歧伯曰:「六氣五類有相勝制也。同者盛之,異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故厥隂司天,毛蟲靜,羽蟲育,介蟲不成謂乙巳、丁巳、己巳、辛巳、癸巳、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之歲也。靜,無聲也,亦謂靜退,不先用事也。羽,爲火蟲,氣同地也。火制金化,故介蟲不成,謂曰色有甲之蟲,少孕育也。
白話文:
歧伯說:「六種氣和五種蟲類之間有互相勝制的作用。同類的氣盛就會增長,異類的氣就會衰退,這是天地運行的規律,也是萬物生長變化的常道。所以,厥陰氣主宰天空,毛毛蟲就會靜止不動,鳥類昆蟲開始孵化,帶甲殼的昆蟲無法生長發育,這就是乙巳、丁巳、己巳、辛巳、癸巳、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這十天的特徵。靜止,就是沒有聲音,也表示靜止退隱,不率先發動。羽蟲,是火蟲,氣候與大地相合。火剋金,使之化生,所以帶甲殼的昆蟲無法生成,就是說那些有殼的昆蟲,繁殖力弱。
在泉,毛蟲育,倮蟲耗,羽蟲不育地氣制土,黃倮耗損,歲乘木運,其又甚也。羽蟲不育,少陽自抑之,是則五寅、五申歲也。凡稱不育不成,皆謂少,非悉無也。少隂司天,羽蟲靜,介蟲育,毛蟲不成謂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午、丙午、戊午、庚午、壬午之歲也。靜,謂胡越鷰、百舌鳥之類也,是歲黑色毛蟲孕育少成。
白話文:
在泉水下,毛蟲會繁衍,羽蟲卻無法繁衍。因為地氣壓制了土氣,黃色羽蟲會受耗損,飛鳥會趁機繁衍,情況十分嚴重。羽蟲無法繁衍,是因為少陽之氣被抑制了,這是指五寅、五申年的飛鳥。
凡是說「不育不成」,都是指數量很少,並不是完全沒有。少陰之氣掌管天,羽蟲安靜,介蟲會繁衍,毛蟲則成長不起來。這指的是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午、丙午、戊午、庚午、壬午年的飛鳥。
「靜」是指類似胡越鷰、百舌鳥一類的鳥,這些黑色毛蟲孕育而成的飛鳥數量較少。
在泉,羽蟲育,介蟲耗不育地氣制金白,介蟲不育,歲乘火運,斯復甚焉,是則五卯五酉歲也。~~,~~新校正云:「詳介蟲耗,以少隂在泉,火剋金也。介蟲不育,以陽明在天,自抑之也。」。太隂司天,倮蟲靜,鱗蟲育,羽蟲不成謂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乙未、丁未、己未、辛未、癸未之歲也。倮蟲,謂人及蝦蟆之類也。
白話文:
在水泉裡,昆蟲繁殖,甲殼動物衰退,不滋生。這是因為地氣壓抑金氣和白氣,導致甲殼動物不滋生。甲殼動物不滋生,陽氣就乘上了火運,這個情況會更嚴重。這就是五個卯年和五個酉年的年運。~~,~~新校正說:「仔細推敲,甲殼動物衰退,是因為少陰在泉水裡,火剋金。甲殼動物不滋生,是因為陽明在天空中,自我抑制。」太陰司天,昆蟲安靜,鱗甲動物繁殖,昆蟲不能成長。這指的是乙丑年、丁丑年、己丑年、辛丑年、癸丑年、乙未年、丁未年、己未年、辛未年、癸未年的年運。昆蟲,是指人和蝦蟇之類的動物。
羽蟲,謂青綠色者,則鸚鵡、鴷鳥、翠碧鳥之類,諸青綠色之有羽者也。歲乘金運,其復甚焉。在泉,倮蟲育,鱗蟲不成新校正云:「詳此少一『耗』字。地氣制水,黑鱗不育,歲乘土運而又甚乎?是則五辰五戌歲也。」。
白話文:
羽蟲中,指的是青綠色的鳥類,像鸚鵡、鴯鳥、翠碧鳥這一類,以及所有青綠色有羽毛的鳥類。當木運旺盛時,它們的數量會大幅增加。
在泉水中,雌蟲繁育,雄蟲不成長。這是因為地氣剋制了水氣,導致黑色的魚鱗不會生長。而當土運旺盛時,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因此,這裡所說的羽蟲泛指五辰五戌土運時出現的鳥類。
少陽司天,羽蟲靜,毛蟲育,倮蟲不成謂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申、丙申、戊申、庚申、壬申之歲也。倮蟲,謂青綠色者也。羽蟲,謂黑色諸有羽翼者,則越鷰、百舌鳥之類是也。在泉,羽蟲育,介蟲耗,毛蟲不育地氣制金白,介耗損,歲乘火運,其又甚也。毛蟲不育,天氣制之,是則五巳五亥歲也。
白話文:
少陽之氣主宰天空,鳥類停止飛動,毛蟲開始生長,只有青綠色的昆蟲不能生長,這是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申、丙申、戊申、庚申、壬申年所特有的現象。
青綠色的昆蟲被稱為「倮蟲」。有黑色羽毛的鳥類被稱為「羽蟲」,例如雁鵝、百舌鳥等。在泉源附近,羽蟲可以生長,但甲殼類動物會衰退,而毛蟲則不能生長。這是因為地氣抑制了金性和白性,導致甲殼類動物衰弱,而蟲類則趁著火運而變得更加活躍。
毛蟲不能生長,是因為天氣控制了它們,這是五巳、五亥年所特有的現象。
陽明司天,介蟲靜,羽蟲育,介蟲不成謂乙卯、丁卯、已卯、辛卯、癸卯、乙酉、丁酉、已酉、辛酉、癸酉歲也。羽爲火蟲,故蕃育也。介蟲諸有赤色甲殼者也。赤介不育,天氣制之也。在泉,介蟲育,毛蟲耗,羽蟲不成地氣制木,黑毛蟲耗,歲乘金運,損復甚焉,是則五子、五午歲也,羽蟲不就,以上見少隂也。
白話文:
當太陽司掌天象時,甲殼蟲安靜下來,飛蟲開始繁殖。甲殼蟲在這個時期不能繁殖,這是因為乙卯、丁卯、已卯、辛卯、癸卯、乙酉、丁酉、已酉、辛酉、癸酉這些年份的緣故。
飛蟲屬於火蟲,所以會在這個時期繁殖。甲殼蟲是指所有具有紅色甲殼的昆蟲。這些甲殼蟲在這個時期不能繁殖,這是因為天氣的影響。
在泉水處,甲殼蟲會繁殖,而毛蟲會減少。飛蟲則不能在這個時期繁殖,這是因為地氣剋制了木氣。黑毛蟲減少,是因為甲殼蟲會乘著金運,對其造成嚴重的損害。
因此,甲殼蟲在五子、五午這些年份不能繁殖,而飛蟲則會在這個時期繁殖不佳。從以上這些現象,可以看出太陰星的影響。
太陽司天,鱗蟲靜,倮蟲育謂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之歲也。倮蟲育,地氣同也。鱗蟲靜,謂黃鱗不用也,是歲雷霆少舉,以天氣抑之也。~~,~~新校正云:「詳此當云『鱗蟲不成。』」。在泉,鱗蟲耗,倮蟲不育天氣制勝,黃黑鱗耗,是則五丑、五未歲也。
白話文:
太陽主宰天空,寒冷的昆蟲靜止不動,昆蟲卵開始孵化,這是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這些地支的時節。
昆蟲卵孵化,是因為地氣上升。寒冷的昆蟲靜止不動,是因為牠們的黃色鱗片沒有作用,這時節的雷聲很少,因為天氣將牠們壓制住了。
《新校正》說:「這裡應該寫成『鱗蟲不成』。」
當月亮在泉宿時,寒冷的昆蟲消耗殆盡,昆蟲卵不再孵化,這是因為天氣佔了優勢,黃色和黑色的鱗片被消耗了。這就是五醜、五未這些地支的時節。
~~,~~新校正云:「詳此當爲鱗蟲育,羽蟲耗,倮蟲不育,注中『鱗』字亦當作『羽』。」。諸乘所不成之運則甚也乘木之運,倮蟲不成。乘火之運,介蟲不成。乘土之運,鱗蟲不成。乘金之運,毛蟲不成。乘水之運,羽蟲不成。當是歲者與上文同,悉少能孕育也。斯並運與氣同者,運乘其勝,復遇天符及歲會者,十孕不全一二也。
白話文:
~~,~~重新校正的版本說:「仔細看,這裡應該是『羽蟲育,鱗蟲耗,倮蟲不育』,註解中的『鱗』字也應該寫成『羽』。」。諸運勢無法形成的運勢則非常嚴重,遇到木運,倮蟲不能成熟。遇到火運,介蟲不能成熟。遇到土運,鱗蟲不能成熟。遇到金運,毛蟲不能成熟。遇到水運,羽蟲不能成熟。文中「歲」應該與上文相同,都是很少能孕育的。這些都與運勢和氣運相同,運勢遇到比自己強的,又碰到天符和歲同時存在的,十次懷孕也保不住一二個。
故氣主有所制,歲立有所生,地氣制己勝,天氣制勝己,天制色,地制形天氣隨己不勝者制之,謂制其色也。地氣隨己所勝者制之,謂制其形也。故又曰:「天制色,地制形焉。」是以天地之閒,五類生化互有所勝,互有所化,互有所生,互有所制矣。五類衰盛,各隨其氣之所宜也宜則蕃息。
白話文:
因此天上的氣運會限制某些事物,地上的氣運會促成某些事物。天上的氣運剋制自身,地上的氣運剋制外物。天上氣運控制物體的外觀顏色,地下氣運控制物體的形狀。天上氣運順應自身不控制外物,地上的氣運剋制自己控制的事物。因此古語說:「天上氣運控制顏色,地下氣運控制形狀。」所以天地之間,五行之間互相生克,互相轉化,互相促進,互相制約。五行的衰盛,會隨著氣運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氣運適宜,五行就會繁榮昌盛。
故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此氣之常也天地之間有生之物,凡此五類也。五,謂毛、羽、倮、鱗、介也。故曰:「毛蟲三百六十,麟爲之長。羽蟲三百六十,鳳爲之長。倮蟲三百六十,人爲之長。鱗蟲三百六十,龍爲之長。介蟲三百六十,龜爲之長。凡諸有形,跂行、飛走、喘息、胎息,大小髙下,青黃赤白黑,身被毛羽鱗介者,通而言之,皆謂之蟲矣。
不具是四者,皆爲倮蟲,凡此五物皆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因人致問,言及五類也。
白話文:
因此若有懷孕生子不順、治療不完全的問題,這是氣候變化的正常現象。天地間存在著生命,總共分為五種類。這五類分別是:毛蟲、鳥類、人類、鱗蟲和介蟲。因此有這樣一句話:「毛蟲種類有三百六十種,其中以麟蟲為首。鳥類種類有三百六十種,其中以鳳凰為首。人類種類有三百六十種,其中以人為首。鱗蟲種類有三百六十種,其中以龍為首。介蟲種類有三百六十種,其中以龜為首。」所有具有形體,無論是爬行、飛行、呼吸用肺或用鰓,大小高矮、顏色青黃赤白黑,身體覆蓋著毛、羽、鱗、介的生物,概括而言,都稱為蟲。
所謂中根也生氣之根本,發自身形之中,中根也,非是五類,則生氣根系,悉因外物以成立,去之則生氣絕矣。根于外者亦五謂五味五色類也。然木火土金水之形類,悉假外物,色藏乃能生化,外物旣去,則生氣離絕,故皆是根于外也。~~,~~新校正云:「詳注中『色藏』二字當作『已成』。
白話文:
所謂中根,也就是生命之源,源於自身,稱為中根。中根並非五類,而是生命之源的根基,完全依賴外物而建立,一旦離開外物,生命之源就會斷絕。
根源於外物者,也稱為五類,指的是五味五色。然而,木、火、土、金、水的形類,全部依賴外物,在顏色形成後才能生長發育。一旦離開外物,生命之源就會斷絕,所以都屬於根植於外。
註解:
新校正雲:「詳注中『色藏』二字應該是『已成』。」
」。故生化之別,有五氣、五味、五色、五類、五宜也然是二十五者,根中根外悉有之。五氣,謂臊、焦、香、腥、腐也。五味,謂酸、苦、辛、鹹、甘也。五色,謂青、黃、赤、白、黑也。五類有二矣,其一者,謂毛羽倮鱗介。其二者,謂燥、濕、液、堅、耎也。夫如是,等於萬物之中互有所宜。
白話文:
歧伯說:「紮根於人體內部的,被稱為神機,神離開了,機械也停止運轉。紮根於人體外部的,被稱為氣立,氣停止了,形體就消散了。
紮根於內部的是生命來源於天,它的活動和靜止,都由神氣為機關發動主持,所以它所做的事情,沒有人知道,因此神一旦離開,發動運用的方法就停止了。
紮根於外部的是生命來源於地,所以它所生長化育收藏,都由造化之氣建立而成,所以它所表現出的,也沒有人知道,因此氣一旦停止,生化化育成形的過程就中斷了。」
其木火土金水,燥濕液堅柔,雖常性不易,及乎外物去,生氣离,根化絕止,則其常體性顏色,皆必小變移其舊也。~~,~~新校正云:「按六元微旨大論云:『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故各有制,各有勝,各有生,各有成根中、根外悉如是。
白話文:
五行(木火土金水)具有燥濕液堅柔的特性,雖然平時形態不易改變,但當外物離開,生命力消散,根源消失時,它們原本的形態和顏色都會產生些微變化。因此,五行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勝出,相互生長,相互成就,無論是根源內部還是外部,都是如此。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同異,不足以言生化。」此之謂也新校正云:「按〈六節藏象論〉云:『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虚實之所起,不可以爲工矣。』」。」
白話文:
因此說:「如果不知道年齡增長的影響,氣的變化,就不足以談論生命過程。」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新校正中寫道:「根據《六節藏象論》所說:『如果不知道年齡增長的影響,氣的盛衰變化,以及虛實的由來,就不能成為好的醫生。』」
帝曰:「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始,謂始發動。散,謂流散於物中。布,謂布化於結成之形,所終亟於收藏之用也。故始動而生化流散,而有形布化而成結,終極而萬象皆變也,即事驗之天地之閒,有形之類,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凡如此類,皆謂變易。生死之時形質,是謂氣之終極。
白話文:
黃帝說:「氣體一開始運行就會孕育萬物,氣體散開就會形成具體形體,氣體分佈就會繁衍滋生,氣體消散就會發生各種變化,它們的最終結果都是統一的。開始就是說開始運動。散開就是氣體流散到萬物之中。分佈就是氣體在已形成的形體中進行化育,它的終點就是收斂和收藏。所以開始運動就會孕育萬物,流散後就會形成具體形體,化育後就會形成結實的形體,最終萬事萬物都會發生變化。我們在天地之間看到有具體形體的萬物,它們生出來的時候柔軟無力,死後則變得堅硬強壯。凡是這樣的,都叫做變易。生死時形體的這些變化,就是氣體的終點。
~~,~~新校正云:「按〈天元紀大論〉云:『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又〈六微旨大論〉云:『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相薄,成敗之所由也。」。然而五味所資,生化有薄厚,成熟有少多,終始不同,其故何也?」
白話文:
~~,~~新校正的注釋說:「根據〈天元紀大論〉的說法:『生物的產生稱為化,生物的極致稱為變。』另外〈六微旨大論〉也說:『生物的產生來自於化,生物的極致是由於變。』變化之間相互影響,是成敗的關鍵原因。」然而五味所提供的營養,其生化作用有厚薄之分,成熟程度有少多之別,始終不相同,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歧伯曰:「地氣制之也,非天不生,地不長也天地雖無情於生化,而生化之氣自有異同爾,何者?以地體之中有六入,故也氣有同異,故有生有化,有不生有不化,有少生少化,有廣生廣化矣。故天地之閒,無必生必化,必不生必不化,必少生少化也,必廣生廣化,各隨其氣分,所好所惡所異所同也。。」
帝曰:「願聞其道?」
歧伯曰:「寒熱燥濕不同其化也舉寒熱燥濕四氣不同,則温清異化可知之矣。。」
白話文:
歧伯說:「地面上的氣候對種物的生長有決定性的影響,並不是說只靠天就能生長,也不只是靠地面的水份。天地雖然對萬物的生長沒有意識,但是天地之間的氣候有差異。為什麼會有差異呢?因為地面的構造中有六條通路,所以氣候才會有不同。氣候有不同,所以有的種物可以生長可以變化,有的不能生長也不能變化,有的能生長少許也能變化少許,有的能生長很多也能變化很多。因此,天地之間沒有絕對能生長能變化、絕對不能生長不能變化、絕對能生長少許也能變化少許、絕對能生長很多也能變化很多的情況,而是各個種物根據自己的氣候條件,決定它們喜愛什麼、討厭什麼、有什麼差異、有什麼相同之處。」
故少陽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榖蒼丹己亥歲氣化也(厥隂司天)。大毒者,皆五行標盛暴烈之氣所爲也。𫝆火在地中(少陽在泉),其氣正熱,寒毒之物氣與地殊,生死不同,故生少也。火制金氣,故味辛者不化也。少陽之氣上奉厥隂,故其歲化苦與酸也。
白話文:
因此,少陽之氣位於地下水源,寒毒不會產生。少陽五行屬辛,其治療方法為苦酸。蒼、丹、己、亥四個地支所代表的節氣,是少陽之氣與厥陰之氣化合的結果(厥陰主宰天空)。
劇毒之物,都是五行中某一行的標誌旺盛且暴烈的氣所造成的。然而,少陽之火在地中(少陽之氣位於地下水源),其氣質正熱。寒毒之物的氣質與大地不同,生長和消亡的規律也不同,所以寒毒在少陽之氣中很少產生。火能剋制金,因此辛味之物不會被化解。少陽之氣上升而奉養厥陰,所以其化合的結果是苦味和酸味。
六氣主歲,唯此歲通和,木火相承,故無間氣也。苦丹地氣所化,酸蒼天氣所生矣,餘所生化悉有上下勝剋,故皆有間氣矣。陽明在泉,濕毒不生,其味酸,其氣濕新校正云:「詳在泉云唯陽明與太隂在泉之歲,云其氣濕,其氣熱,蓋以濕燥未見寒温之氣,故再云其氣也。」,其治辛苦甘,其榖丹素子午歲氣化也(少隂司天)。
白話文:
六種氣候都主導疾病,只有這六種氣候通暢和諧,木氣生火氣,所以沒有交雜之氣。苦味是由地氣轉化而來,酸味是由天氣產生。其他由氣候轉化的,都有上下相生相剋的關係,所以都會有交雜之氣。陽明經在泉水之地,濕毒不會產生,它的味道是酸的,氣味是濕熱的。它的治療方法是用辛苦甘味,它的穀物是丹素子午年的氣候化生出來的(主管少陰經的氣候)。
燥在地中(陽明在泉),其氣涼清,故濕温毒藥少生化也。金木相制,故味酸者少化也,陽明之氣上奉少隂,故其歲化辛與苦也。辛素,地氣也。苦丹,天氣也。甘,間氣也,所以間金火之勝剋,故兼治甘。太陽在泉,熱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淡鹹,其榖黅秬丑未歲氣化也(太隂司天)。
白話文:
燥熱之氣位於地中(陽明之氣在泉脈),其氣質涼爽清澈,所以濕熱有毒的藥物很少能產生化學作用。金屬和木材相互剋制,所以酸味較少能產生變化。陽明之氣向上供應少陰之氣,所以陽明之氣能化辛和苦。辛味來自於地氣,苦味來自於天氣,甘味為中間性質,因此可以調和金火兩者相生相剋的關係,所以同時兼治甘味。太陽之氣位於泉脈,熱毒不生,其味為苦,其治療方法偏淡鹹,其穀類為黑小米和醜未日的化生之氣(太陰主天)。
寒在地中與熱味化(太陽在泉),故其歲物熱毒不生,水勝火,故味當苦也。太陽之氣上奉太隂,故其歲化生淡鹹也。大隂土氣上生於天氣,逺而髙,故甘之化薄而爲淡也。味以淡亦屬甘,甘之類也淡。黅,天化也。鹹秬,地化也。黅,黃也。~~,~~新校正云:「詳注云『故味當苦』當作『故味苦者不化』傳寫誤也。
白話文:
寒气在地下与热气相遇,如同太阳照射泉水,因此寒性之物不易生热毒,水克火,所以味道应偏苦。太阳之气向上供养太阴,所以其变化生成的味觉偏淡咸。大阴土气向上生发于天,距离遥远而高,所以甘味变化薄弱而为淡。淡味也属于甘味,是甘味的一种。黅,是天气的变化。鹹秬,是地气的变化。黅,是黄色。
」。厥隂在泉,清毒不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榖蒼赤寅申歲氣化也(少陽司天)。温在地中與清殊性(厥隂在泉),故其歲物清毒不生,木勝其土,故味甘少化也,厥隂之氣,上合少陽,所合之氣旣無乖忤,故其治化酸與苦也。酸蒼,地化也。苦赤,天化也。氣無勝剋,故不間氣以甘化也。
白話文:
厥陰之氣在泉水下,能清除毒素而不產生。它的味道是甘甜的,它的功效是治療酸味和苦味。它的穀物是蒼色和赤色。這是因為它的寅時、申時、亥時的氣化所致(少陽主宰著天界)。
溫熱之氣在地中與清涼之氣的性質不同(厥陰主宰泉水)。因此,它所化的東西能清除毒素而不產生。木屬勝過土屬,所以它的味道是甘甜的,變化較少。厥陰之氣,與少陽之氣在上面相合。它們相合的氣既然沒有衝突,所以它的功效是治療酸味和苦味。酸味蒼色,是地氣所化。苦味赤色,是天氣所化。氣既沒有誰勝誰負,所以不以甘味來化解不同的氣。
,其氣專,其味正厥隂少陽在泉之歲,皆氣化專一,其味純正,然餘歲悉上下有勝剋之氣,故皆有間氣間味矣。少隂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榖白丹卯酉歲氣化也(陽明司天)。熱在地中與寒殊化(少隂在泉),故其歲藥寒毒甚微,火氣爍金,故味辛少化也,故陽明少隂主天主地,故其所治苦與辛焉。苦丹爲地氣所育,辛白爲天氣所生。
白話文:
其氣息專一,其味道純正,因為在泉底的厥陰少陽兩經,其氣化專一,味道純正。然而,其他泉底的經絡都有互相勝剋的氣息,因此都有一點間雜的氣息和味道。
少陰經在泉底,寒毒不產生,它的味道辛辣,它的治療方法是辛辣、苦澀、甘甜,它的穀物是白色的丹,卯酉時泉底的氣化所產生(陽明經掌管天空)。
熱能在地底與寒氣發生不同的變化(少陰經在泉底),所以泉底的藥物寒毒非常微弱,火氣熔化金屬,所以辛辣的氣息略微變化,因此陽明經和少陰經掌管天地,所以它們治療的方法是苦味和辛辣。
苦味的丹藥是由地氣孕育,辛辣和白色的藥物是由天氣滋生。
甘,間氣也,所以間止剋伐也。太隂在泉,燥毒不生,其味鹹,其其氣熱,其治甘鹹,其榖黅秬辰戌歲氣化也(太陽司天)。地中有濕與燥不同(太隂在泉),故乾毒之物不生化也。土制於水,故味鹹少化也。太隂之氣上承太陽,故其歲化甘與鹹也。甘黅,地化也,鹹秬,天化也,寒濕不爲大忤,故間氣同而氣熱者應之。
白話文:
甘味是調和氣的,能阻礙和抑制相反的氣。太陰在泉中,燥熱之毒不會產生,它的味道鹹,它的氣性熱。它的治療方法是甘鹹並用,它的穀物是黑黍,戌辰日的氣化也是如此(太陽掌管天空)。土地中的濕度和燥度不同(太陰在泉中),所以乾燥有毒的東西不能生長和變化。土能控制水,所以鹹味變化緩慢。太陰之氣上承太陽,所以它的變化既有甘味也有鹹味。甘黑是地氣的變化,鹹黍是天氣的變化。寒濕不會造成太大的衝突,所以調和氣的甘味和熱氣的鹹味相結合。
,化淳則鹹守,氣專則辛化而俱治淳,和也。化淳,謂少陽在泉之歲也。火來居水而反能化育,是水鹹自守不與火爭化也。氣專,謂厥隂在泉之氣也,木居于水而復下化,金不受害,故辛復生化與鹹俱王也。唯此兩歲上下之氣,無剋伐之嫌,故辛得與鹹同應王而生化也。餘歲皆上下有勝剋之變,故其中間甘味兼化以緩其制抑。
餘苦鹹酸三味不同其生化也,故天地之間,藥物辛甘者多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裡說,當少陽火氣上升到井泉穴時,就叫做「化淳」。此時火氣雖然處於水下,但它卻能夠滋養水氣,這是因為水氣自守,不與火氣爭奪轉化的緣故。而當厥陰木氣位於井泉穴時,就叫做「氣專」。此時木氣雖然處於水下,但它卻能夠向下化生金氣,而金氣也不受木氣的影響,所以木氣又化生辛味,與鹹味共主生化。只有少陽和厥陰這兩個井穴的上下之氣,不會相互剋制,所以辛味才能與鹹味共同出現並生化。其他井穴的上下之氣,都會有相互勝剋的變化,因此在它們之間,甘味會協助化生,以緩和它們的制約作用。
「故曰:『補上下者,從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熱盛衰而調之上,謂司天。下,謂在泉也。司天地氣太過則逆其味以治之,司天地氣不及則順其味以和之。從,順也。。』
白話文:
因此古代醫書說:「補充上部或下部的氣血,就要順應其氣血的運行方向。治療上部或下部的疾病,則要逆其氣血運行方向。根據所在部位的寒熱虛實,對其進行調節,這就是『司天』和『司泉』。『司天』指的是上部,《司泉》指的是下部。如果上部或下部的氣血太盛,就用與之相反的藥味來治療;如果上部或下部的氣血不足,就用與之相同的藥味來調和。『從』指順應,『逆』指相反。
「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過。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此之謂也上取,謂以藥制有過之氣也,制而不順則吐之。下取,謂以迅疾之藥除下病,攻之不去則下之。内取,謂食及以藥内之,審其寒熱而調之。外取,謂藥熨令所病氣調適也。當寒反熱,以冷調之。
白話文:
因此說:「用藥治療疾病時,可以從上、下、內、外等途徑入手,找出病症所在的過錯。對於病症深重者,使用藥性較強的藥物;對於病症較輕者,使用藥性較弱的藥物。這便是上取、下取、內取、外取的意思。」
- **上取:**指使用藥物來調理過盛的氣。如果藥物難以順利調和,則會引起嘔吐。
- **下取:**指使用快速而強烈的藥物來治療下部位疾病。如果藥物無法攻破疾病,則會導致腹瀉。
- **內取:**指通過飲食或藥物來調理內部。應仔細辨別是寒證還是熱證,並進行相應的調理。
- **外取:**指通過藥物熨燙等方法,讓病症所在的部位氣血通暢。如果遇到寒證,則使用冷敷進行調理。
當熱反寒,以温和之。上盛不已,吐而脫之。下盛不已,下而奪之。謂求得氣過之道也。藥厚薄,謂氣味厚薄者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胃厚色黑大骨肉肥者,皆勝毒。其瘦而薄胃者,皆不勝毒。』又按異法方宜論云:『西方之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不衣而褐薦,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内,其治宜毒藥。』」。
白話文:
當身體氣息逆流時,如果病症在上面,就從下面調理;如果病症在下面,就從上面調理;如果病症在中間,就從左右兩側調理。
- 上取:是指寒氣積聚在下,用溫熱的方法無法去除,此時陽氣不足,就需要補充陽氣。
- 傍取:是指氣偏於左側,就用藥物或熱敷右側;氣偏於右側,就用藥物或熱敷左側,以達到平衡。必須根據病情冷熱變化適當調整。
總之,以上七種調理方法能夠應對各種疾病,只要找準病根,就能有效治療,這就是用藥的精妙之處。
治熱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熱而行之氣性有剛柔,形證有輕重,方用有大小,調制有寒温,盛大則順氣性以取之,小耎則逆氣性以伐之,氣殊則主必不容,力倍則攻之必勝,是則謂湯飲調氣之制也。~~,~~新校正云:「按至眞要大論云:『熱因寒用,寒因熱用,熱必代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者也。』」。
白話文:
治療熱證,要用寒涼的藥物,並且溫和地發揮藥效。治療寒證,要用溫熱的藥物,並且涼和地發揮藥效。治療溫證,要用清涼的藥物,並且冷性地發揮藥效。治療清證,要用溫熱的藥物,並且熱性地發揮藥效。
藥物的屬性有剛柔之分,疾病的表現有輕重之別,方劑的運用有大小之異,藥物的調配有寒溫之差。對於盛大的病症,就順著藥物的屬性來治療;對於輕微的病症,就逆著藥物的屬性來治療。如果藥物屬性不同,就不能互相包容或取代;如果劑量加大,攻伐的功效就會更強。
這就是所謂的湯液調理氣機的法則。
注釋:
- 「熱因寒用,寒因熱用」:意思是治療熱證時使用寒涼的藥物,治療寒證時使用溫熱的藥物。
- 「熱必代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意思是治療熱證時,要先治療寒因,再治療熱證本身。
- 「其始則同,其終則異」:意思是寒熱證的源頭相同,都是氣機的失調,但治療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 「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意思是湯液調理氣機的法則可以治療各種病症,包括積滯、堅結、氣機不調等。
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補之、寫之,乆新同法量氣盛虚而行其法,病之新乆,無異道也。」
帝曰:「病在中,而不實不堅,且聚且散,柰何?」
白話文:
所以要根據病情來消導、減除、催吐、瀉下、補益、洩熱,根據新病舊疾來衡量氣的盛衰虛實來施行治療方法,不管是新病還是舊疾,治療原則並無不同。
黃帝說:病在體內,但病情不實也不結,時聚時散,該怎麼辦?
歧伯曰:「悉乎哉問也!無積者,求其藏虚則補之隨病所在,命其藏以補之。藥以袪之,食以隨之食以無毒之藥,隨湯丸以迫逐之,使其盡也。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已中外通和,氣無流礙,則釋然消散,眞氣自平。。」
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
白話文:
歧伯說:「問得好啊!沒有積滯,就要尋找虛損的臟腑並且補充,根據疾病所在,指定特定臟腑來補充。用藥物排除積滯,用食物輔助。用沒有毒性的藥物,配合湯劑或丸劑,逼迫積滯排出,讓它完全去除。行水濟之水,調和內外,可以讓積滯完全消除,內外通暢。氣血運行無礙,積滯就自然消失了,真氣自然會平衡。」
歧伯曰:「病有乆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下品藥毒,毒之大也。常毒治病十去其七中品藥毒,次於下也。小毒治病十去其八上品藥毒,毒之小也。無毒治病,十去其九上品中品下品無毒藥,悉謂之平。榖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大毒之性烈,其爲傷也多,少毒之性和,其爲傷也少,常毒之性減。大毒之性一等加小毒之性一等,所傷可知也,故至約必止之,以待來證爾。
白話文:
歧伯說:「疾病有久有新,藥方有大小,有毒無毒,應該根據情況調整。
大毒性的藥物治病,十次會減輕病情六次,是毒性最大的藥物。
中度毒性的藥物治病,十次會減輕病情七次,毒性次於大毒藥物。
小毒性的藥物治病,十次會減輕病情八次,毒性最小。
無毒性的藥物治病,十次會減輕病情九次,包括上中下品的無毒藥物,都稱為平藥。
穀物、肉類、果蔬等食物可以調理身體,但不要過量,以免損傷正氣。
大毒藥物性質猛烈,容易造成較大的損傷;小毒藥物性質溫和,造成的損傷較小;中度毒藥物的性質介於大毒和無毒之間。
大毒藥物的性質強於小毒藥物,造成的損傷可想而知,所以使用時一定要嚴格控制劑量,以防造成過度傷害。」
然無毒之藥,性雖平和,乆而多之,則氣有偏勝,有偏絕,乆攻之則藏氣偏弱,旣弱且困,不可畏也,故十去其九而止。服至約已,則以五榖五肉五果五菜隨五藏宜者食之,已盡其餘病,藥食兼行亦通也。~~,~~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云:『毒藥攻邪,五榖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
不盡,行復如法法,謂前四約也。餘病不盡,然再行之毒之大小,至約而止,必無過也。
白話文:
然而沒有毒性的藥物,雖然性情平和,但服用時間久、數量多,就會導致氣血偏盛或偏虛。長期服用會導致臟腑氣血虛弱,一旦虛弱且受困,就不可小覷。因此,服用藥物應在症狀緩解後就停止,不要過度服用。服用藥物至症狀好轉後,可以根據五臟的需要,適當地食用五穀、五肉、五果、五菜。這樣既能治癒餘下的疾病,同時藥物和飲食療法也能同時進行。~~,~~新版校正注釋:「按〈藏氣法時論〉中說:『有毒的藥物攻邪,五穀可以滋養,五果可以輔助,五畜可以補益,五菜可以充實。』」
「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歲有六氣,分主有南面北面之政,先知此六氣所在人脉,至尺寸應之。太隂所在,其脉沉。少隂所在,其脉鈎。厥隂所在,其脉弦。太陽所在,其脉大而長。陽明所在,其脉短而濇。少陽所在,其脉大而浮,如是六脉則謂天和,不識不知,呼爲寒熱,攻寒令熱,脉不變而熱疾已生。制熱令寒,脉如故而寒病又起,欲求其適,安可得乎,夭枉之來,率由於此。
白話文:
必須先了解人體氣血,不要違背自然規律。有六種氣主導人體,分別主管人體不同方位。首先要了解這六種氣在人體脈搏中的位置,才能根據脈搏的寸、關、尺段對症下藥。
太陰所在,脈搏深沉。少陰所在,脈搏曲折。厥陰所在,脈搏弦緊。太陽所在,脈搏大而長。陽明所在,脈搏短而滑。少陽所在,脈搏大而浮。這六種脈象,稱為「天和」。如果不認識這些脈象,就會誤以為是寒熱證狀,攻寒會導致熱症,脈象不變而熱病已然產生。抑制熱症會導致寒證,脈象如故而寒病又會復發。如果要找到適當的治療方法,恐怕很難。因此,導致夭亡枉死的,往往是由此而來。
無盛盛,無虚虚,而遺人天殃不察虚實,但思攻擊,而盛者轉盛,虚者轉虚,萬端之病,從茲而甚,眞氣日消,病勢日侵,殃咎之來,若天之興,難可逃也,悲夫!。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所謂伐天和也。攻虚謂實,是則致邪,不識藏之虚,斯爲失正氣,旣失則爲死之由矣。
白話文:
歧伯說:「聖人問得真好。化育的過程不能人為改變,時機也不能違背化育的規律,這裡所說的化育是指由天地自然形成的萬物的生成變化。如果像大匠那樣強制削砍材料,最終也會傷到自己的手。何況是由天地自然形成的萬物生長規律,難道人能夠憑藉人力改變嗎?萬物的生長、收藏,都順應四季的變化,即使是再聰明的人,也不能提前或延後這些變化。由此可見,萬物的生成、長大、收藏和變化,都必須等待適當時機。同樣的道理,萬物的成敗、興衰和混亂,也需要等待適當時機。
物旣有之,人亦宜然,或言力必可致,而能代造化違四時者,妄也。夫經絡以通,血氣以從,復其不足,與衆齊同,養之和之,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廼彰,生氣以長,命曰:「聖王。」故《大要》曰:「無代化,無違時,必養必和,待其來復。」此之謂也《大要》,上古經法也,引古之要旨,以明時化之不可違,不可以力代也。
白話文:
既然自然界有它的法則,人體也應當如此。有人說憑藉力量必定能達到目的,能替代造化違反四季,這是錯誤的。人體經絡暢通,氣血運行順暢,補充不足之處,與大眾一致,養護和調和它,靜心等待時機,謹慎地保持體內的氣息,不讓它傾覆或失衡,這樣身體才會健康,生命力才能增長,這就是所謂的「聖王」。因此,《大要》中說:「不替代造化,不違反時令,一定養護和調和,等待它的康復。」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大要》是上古時期的醫經,引述了古代的要旨,說明時令的變化不可違背,不能憑藉力量替代它。
」
帝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