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七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七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七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寫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
歧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
帝曰:「願盡聞之。」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針刺的療法中,提到如果體內氣血過剩就應該洩放,如果不足就要補充,那麼什麼叫做過剩?什麼又叫做不足呢?」
岐伯回答說:「過剩的情況有五種,不足的情況也有五種。大王想問的是哪一方面的內容呢?」
黃帝說:「我希望能夠全部聽一下。」
歧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神,屬心。氣,屬肺。血,屬肝。形,屬脾。志,屬腎。以各有所宗,故不等也。。」
白話文:
歧伯說:「神有虛實,氣有強弱,血有盈虧,身體有胖瘦,志氣有堅強與否,這十方面都關係到氣血的平衡。神屬於心,氣屬於肺,血屬於肝,身體屬於脾,志氣屬於腎。由於各自分管不同的方面,所以有強弱之分。」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支九竅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實,𫝆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鍼經》曰:「兩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發𣳘,汗出湊理,是謂津液之滲於空竅,留而不行者,爲液也。
白話文:
黃帝說:「人體有精氣津液、四肢、九孔、五臟,加上十六個部位、三百六十五個關節,這些會產生各種疾病。而疾病的發生都有虛實之分。倉公先生說,會有過剩或不足的五種狀況,它們是如何產生的呢?」
《鍼經》記載:「兩種精氣相互作用,結合而成形,通常在身體之前產生,這就是精。上焦(心、肺)打開發育,將五穀的味道輸送開來,使皮膚滋潤、身體飽滿、毛髮光澤,就像霧露滋潤萬物一樣,這就是氣。皮膚腠理打開充盈,汗水從這些腠理中滲出,這就是津液。而滲入空腔中停留而不流通的,就是液。」
十六部者,謂手足二,九竅九,五藏五,合爲十六部也。三百六十五節者,非謂骨節,是神氣出入之處也。《鍼經》曰:『所謂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皆神氣出入遊行之所。』非骨節也。言人身所有則多,所舉則少,病生之數,何以論之。!」
白話文:
所謂的十六部,指的是手和腳兩部、九竅九部、五臟五部,加起來總共有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並不是指骨節,而是神氣出入的地方。《針經》中說:「所謂的節之交,有三百六十五個會穴,這些都是神氣出入遊行的場所。」並不是骨節。人的身體部位很多,但所舉的卻很少,至於生病的數量,該怎麼討論呢?
歧伯曰:「皆生於五藏也謂五神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言所以病皆生於五藏者,何哉?以内藏五神而成形也。志意通,内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藏志意者,通言五神之大凡也。骨髓者,通言表裏之成化也,言五神通泰,骨髓化成,身形旣立,乃五藏互相爲有矣。
白話文:
歧伯說:「所有的疾病都起源於五臟,這裡說的五臟指的是藏有五神的器官。心臟藏神,肺臟藏氣,肝臟藏血,脾臟藏肉,腎臟藏志,這些構成人的形體。為什麼疾病都來源於五臟呢?因為內臟藏著五神,構成人的形體。志意相通,與骨髓相連,才形成了人的形體。五臟志意,總的來說就是五神的概況。骨髓,總的來說就是內外整體的形成和變化。五神相通,骨髓構成,形體形成,五臟之間才相互有了作用。」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五藏』二字。」。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隧,潛道也。經脉伏行而不見,故謂之經隧焉。血氣者,人之神,邪侵之則血氣不正,血氣不正,故變化而百病乃生矣。然經脉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虚實,故守經隧焉。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經隧』作『經渠』,義各通。」。」
帝曰:「神有餘不足,何如?」
白話文:
新校正的版本說:「根據《甲乙經》,沒有『五臟』兩個字。」五臟的運作都起源於經絡管道,用來運行氣血。氣血不調和,就會產生各種疾病,所以要守住經絡管道。這裡的「隧」是指隱藏的通道。經脈隱藏著運行,所以稱為經隧。氣血是人體的根本,邪氣入侵就會導致氣血不順。氣血不順,就會產生各種疾病。但經脈是關係到生死、治理各種疾病、調整虛實的重要途徑,所以要守住經絡管道。
歧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心之藏也。《鍼經》曰:「心藏脉,脉舍神,心氣虚則悲,實則笑不休也。」『悲』一爲『憂』,誤也。~~,~~新校正云。「詳王注云:『悲一爲憂,誤也。
白話文:
歧伯說:「精神太充足就會笑個不停,精神不足則是心臟裡的悲傷感情。《針灸經》說:「心臟藏著心脈,心脈容納精神,心氣虛弱就會悲傷,心氣充盛就會笑個不停。」『悲』字被誤寫為『憂』字。~~,~~校正版本說:「參閱王冰的注釋:『悲』字被誤寫為『憂』字。」
』按《甲乙經》及《太素》并全元起注本並作『憂』,皇甫士安云:『心虚則悲,悲則憂,心實則笑,笑則喜,夫心之與肺,脾之與心互相成也,故喜發於心而成於肺,思發於脾而成於心,一過其節則二藏俱傷。』楊上善云:『脾之憂,在心變動也。肺之憂,在肺之志,是則肺主秋,憂爲正也。
白話文:
根據《甲乙經》和《太素》以及全元起的註解,都寫作「憂」。皇甫士安說:「心虛就會悲傷,悲傷就會憂慮;心實就會歡笑,歡笑就會喜悅。心和肺、脾和心互相影響。所以喜悅從心而生,在肺上表現出來;思念從脾而生,在心上表現出來。一旦超過了正常範圍,這兩個臟器都會受到傷害。」楊上善說:「脾的憂慮,在於心的變化。肺的憂慮,在於肺的志氣。因此,肺主秋季,憂慮是正常的反應。
心主於夏,變而生憂也。』」。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并,謂并合也,未與邪合,故曰:「未并也。」洒淅寒熱也,始起於毫毛,尚在於小絡,神之微病,故命曰:「神之微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洒淅』作『悽厥』,《太素》作『洫泝』,楊上善云:『洫,毛孔也。』水逆流曰泝,謂邪氣入於腠理,如水逆流於洫。
」。』」
帝曰:「補寫柰何?」
白話文:
「心臟主宰夏季,而變化會生憂愁。」在氣血尚未完全順暢,內臟安定時,邪氣會侵入身體,並從毛孔開始逐漸進入體內,但還未進入經絡。所以說:「神氣微弱且尚未整合」,意思是氣血尚未調和,因此邪氣還未與正氣結合,所以只有輕微的影響。而「悽厥」或「洫泝」是指風寒或風熱之邪,開始從毛孔侵入,停留在小經絡中,所以稱之為「神之微病」。
註解:
- 「甲乙經」是中醫典籍,其記載的「悽厥」與文中「灑淅」意思相近。
- 「太素」也是中醫典籍,其記載的「洫泝」意指邪氣進入皮膚腠理,就像水逆流在毛孔中。
歧伯曰:「神有餘則寫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邪入小絡,故可寫其小絡之脉,出其血,勿深推鍼,鍼深則傷肉也,以邪居小絡,故不欲令鍼中大經絡,血旣出,神氣自平。斥,推也。小絡,孫絡也。《鍼經》曰:「經脉爲裹,支而橫者爲絡,絡之別者爲孫絡。
白話文:
岐伯說:「精神過剩的話,刺放出小絡脈裡面的血,不要刺得太深,不要刺到大經脈,這樣精神氣血才能回復平衡,邪氣進入小絡脈,所以可以刺放小絡脈裡面的血,不要用針深刺,針刺太深會傷到肌肉,因為邪氣只在小絡脈,所以不希望針刺到大經絡,血放出來後,精神氣血自然會平衡。斥,是推的意思。小絡,就是孫絡。《鍼經》裡說:「經脈像包裹,從經脈分出的支脈叫做絡,絡的再分出的一級脈絡叫做孫絡。
」平,謂平謂也。新校正云:「詳此注引《鍼經》曰與〈三部九候論〉注,兩引之在彼云《靈樞》,而此曰《鍼經》,則王氏之意指《靈樞》爲《鍼經》也。按𫝆《素問》注中引《鍼經》者,多《靈樞》之文。但以《靈樞》𫝆不全,故未得盡知也。」。神不足者,視其虚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𣳘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但通經脉,令其和利,抑按虚絡,令其氣致,以神不足,故不欲出血及𣳘氣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按』作『切』,『利』作『和』。
」。」
帝曰:「刺微柰何覆前初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者。?」
白話文:
「平」就是我們所說的平脈。「新校正」說:「詳細考證這個注釋引用的《鍼經》和《三部九候論》的注釋,在《三部九候論》中引用了《靈樞》,而這裡卻引用了《鍼經》,可見王氏是把《靈樞》當作《鍼經》。考查《素問》注釋中引用《鍼經》的地方,大多是《靈樞》中的內容。但由於《靈樞》流傳不全,所以無法完全確定。」神氣不足的人,按壓他的虛絡,刺激並溫和地治療,不要放出血,也不要損傷他的氣,這樣才能通暢經脈,神氣才能平穩。只要通暢經脈,讓它和暢舒緩,按壓虛絡,使氣血充實,因為神氣不足,所以不應該放血和損傷氣。」~~,~~新校正說:「《甲乙經》中『按』寫作『切』,『利』寫作『和』。」
歧伯曰:「按摩勿釋,著鍼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按摩其病處,手不釋散,著鍼於病處亦不推之,使其人神氣内朝於鍼,移其人神氣𫝆自充足,則微病自去,神氣乃得復常。~~,~~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云:『移氣於足。』無『不』字。楊上善云:『按摩使氣至於踵也。』。」
帝曰:「善。有餘不足,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按摩時不要放開,針灸時不要拔出,把氣引導到不足的地方,人的神氣就會恢復。按摩病處時,手不要離開;針灸病處時,也不要拔出,讓病人的神氣集中在針上,將病人的神氣導引到充足的地方,那麼病就會自然消失,神氣也會恢復正常。」
~~,~~校訂本注釋:「根據《甲乙經》和《太素》,應該是『移氣於足』,沒有『不』字。楊上善解釋說:『按摩使氣到達腳後跟。』」
歧伯曰:「氣有餘則喘、欬、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肺之藏也,肺藏氣息,不利則喘。《鍼經》曰:「肺氣虚則鼻息利,少氣,實則喘喝,胸憑仰息也。」。血氣未并,五藏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𣳘肺合脾,其色白,故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𣳘。」』。」
帝曰:「補寫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氣多就會喘氣、咳嗽、氣往上升,氣少就會呼吸順暢、氣虛;肺臟是收藏氣息的,如果肺臟功能失調就會喘氣。在《針經》中提到:『肺氣不足時,鼻息會順暢,氣虛;肺氣過盛時,會喘氣、呼哧帶喘,胸口發悶喘不過氣。』氣血運行正常,五臟安定,皮膚會出現一些小問題,這就是『白氣微露』。肺和脾相合,脾的顏色是白色,所以皮膚出現問題,就被稱為『白氣微露』。」
歧伯曰:「氣有餘則寫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𣳘其氣。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氣,謂榮氣也。鍼寫若傷其經,則血出而榮氣𣳘脫,故不欲出血,𣳘氣但寫其衞氣而已。鍼補則又宜謹閉穴俞,然其衞氣亦不欲𣳘之。
白話文:
歧伯說:「體內氣血充盈,刺針時要暢通經絡,不可損傷經脈,不可放出血液,不可洩漏氣血。氣血不足,則要補益經絡,不可洩漏氣血。這裡所說的氣血,指的是榮氣。如果刺針時損傷經脈,就會導致出血,榮氣會外洩,所以不要放血。洩漏氣血時,只需要洩漏衛氣。如果用針補益氣血,則必須謹慎地封閉穴位,但也不要洩漏衛氣。
~~,~~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經隧者,手太隂之別,從手太隂走手陽明,乃是手太隂向手陽明之道,欲道藏府隂陽,故補寫皆從正經別走之絡,寫其隂經別走之路,不得傷其正經也。』」。」
帝曰:「刺微柰何覆前白氣微𣳘者。?」
白話文:
新校正的註釋中說:「根據楊上善的說法:『經隧就是手太陰經的別脈,從手太陰經通到手陽明經,是手太陰經流向手陽明經的途徑。因為想敘述藏腑的陰陽屬性,所以補充說明瞭所有別脈都從正經分出,描述它們離開陰經的路線,不能損傷正經。』」
歧伯曰:「按摩勿釋,出鍼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𣳘腠理,眞氣乃相得亦謂按摩其病處也。革,皮也。我將深之,適人必革者,謂其深而淺刺之也,如是脇從,則人懷懼色,故精氣潛伏也。以其調適於皮,精氣潛伏,邪無所據,故亂散而無所休息,發𣳘於腠理也。
白話文:
歧伯說:「針灸時不要放鬆,拿出針來觀察,說我將扎深一點,人適當受刺後就會畏縮,精氣就會自己隱藏起來,邪氣就會分散開來,沒有棲息的地方,氣就會發散到皮膚和肌肉的組織中,這纔是針灸治療疾病的部位。畏縮,是指皮膚。我將扎深一點,人適當受刺就會畏縮,是指要扎深才能施針,這樣人們會緊張害怕,所以精氣就會隱藏起來。因為調整適應皮膚,精氣隱藏,邪氣無處依附,所以會分散開來沒有棲息的地方,會發散到皮膚和肌肉的組織中。
邪氣旣𣳘,眞氣乃與,皮腠相得矣。~~,~~新校正云:「按揚上善云:『革,改也。夫人聞樂至則身心忻悅,聞痛及體情必改異。忻悅則百體俱縱,改革則情志必拒,拒則邪氣消伏。』」。」
帝曰:「善。血有餘不足柰何?」
白話文:
邪氣既然消除,真氣就會跟隨而來,皮表和腠理之間也變得相得益彰。
~~,~~新校正說:「根據揚上善的說法:『革,指的是改變。一個人聽到悅耳的音樂,身心就會愉悅,聽到痛苦的聲音,身體的情緒一定會發生改變。愉悅的時候,全身都放鬆,而改變的時候,情志必定會抗拒,抗拒就會使邪氣消散沉伏。』」
歧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肝之藏也。《鍼經》曰:「肝藏血,肝氣虚則恐,實則怒。」~~,~~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恐』作『悲』,《甲乙經》及《太素》並同。」。血氣未并,五藏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絡有邪,盛則入於經,故云:「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
帝曰:「補寫柰何?」
白話文:
岐伯說:「氣血過多則容易生氣,氣血不足則會恐懼,這是肝臟的特性。」《鍼灸經》中記載:「肝臟儲藏氣血,肝氣虛弱則會恐懼,過於旺盛則會生氣。」近代校正本中,註明《全元起》古本中「恐」被改成「悲」,《甲乙經》和《太素》中也有類似的修改。當氣血還沒有完全充滿身體,五臟還處於穩定狀態時,如果孫絡水(指身體中的水液)溢出,就會導致經脈中有瘀血,經絡中有邪氣。當邪氣過於旺盛時,就會進入經脈。所以說:「孫絡水溢出,就會導致經脈中出現瘀血。」
歧伯曰:「血有餘則寫其盛經,出其血。不足則視其虚經,内鍼其脉中,乆留而視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乆留之血至』《太素》同。」。脉大,疾出其鍼,無令血𣳘脉盛滿則血有餘,故出之。經氣虚則血不足,故無令血𣳘也,乆留疾出,是謂補之。〈鍼解論〉曰:「徐而疾則實。」義與此同。。」
帝曰:「刺留血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血液過多時,就放血於氣血旺盛的經脈。血液不足時,就觀察氣血虛弱的經脈,將針刺入脈中,停留一段時間,然後觀察針眼附近的新血情況。
如果脈搏顯得有力,就迅速拔出針,不要讓血溢出。經脈氣血旺盛,表示血液過多,所以要放血。經氣虛弱,表示血液不足,所以拔針時要避免讓血流出。停留一段時間再迅速拔出,這樣可以起到補益的作用。」
《針解論》中說:「徐緩地刺入,迅速地拔出。」意思與此相同。
歧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血絡滿者,刺按出之,則惡色之血不得入於經脉。。」
帝曰:「善。形有餘不足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觀察他的血脈,刺破血脈放出血液,不要讓壞血進入經脈,形成疾病。如果血脈滿盛,則用針刺或按壓放出血液,這樣壞血就無法進入經脈了。」
歧伯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支不用脾之藏也。《鍼經》曰:「脾氣虚則四支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涇,大便。溲,小便也。~~,~~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涇』作『經』,婦人月經也。」。血氣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動,命曰微風邪薄肉分,衞氣不通,陽氣内鼓,故肉蠕動。
白話文:
岐伯說:「如果身體過於壯實,則容易腹脹,大、小便不通暢。如果身體過於虛弱,則四肢無法發揮脾臟的功能。《鍼灸經》記載:「脾氣虛弱,則四肢乏力,五臟不安;脾氣過盛,則腹脹,大、小便不通暢。」「涇」指大便,「溲」指小便。~~,~~最新校正版本雲:「楊上善認為『涇』應作『經』,指女性月經。」當氣血調和,五臟安定,肌肉蠕動時,稱為「微風薄肉」。如果衛氣不流通,陽氣內聚,就會導致肌肉蠕動。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蠕』作『溢』,《太素》作『濡』。」。」
帝曰:「補寫柰何?」
歧伯曰:「形有餘則寫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竝胃之經絡。。」
帝曰:「刺微柰何?」
白話文:
皇帝問:「該如何進行補瀉呢?」
岐伯回答:「如果形體有餘,就應該瀉其陽經;若是不足,則要補其陽絡和胃經及其絡脈。」
皇帝又問:「該怎麼進行細微的針刺呢?」
歧伯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衞氣得復,邪氣乃索衞氣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故肉蠕動即取分肉間,但開肉分以出其邪,故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衞氣復舊而邪氣盡索散盡也。。」
帝曰:「善。志有餘不足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拔罐時,要選擇肉質豐厚的部位,避開經絡和大血管,這樣有助於衞氣恢復,驅散邪氣。衞氣的作用是溫暖肌肉、滋養皮膚、充實腠理,並控制開合。因此,拔罐時要選擇肉質豐厚的部位,只要打開肉分讓邪氣出來就行了,所以不要扎到經絡和損傷血管,這樣衞氣就能恢復,邪氣也能完全散盡。」
歧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飧𣳘,不足則厥腎之藏也。《鍼經》曰:「腎藏精,精含志,腎氣虚則厥,實則脹。」脹,謂脹起。厥,謂逆行上衝也。足少隂脉下行,令氣不足,故隨衝脉逆行而上衝也。。血氣未并,五藏安定,骨節有動腎合骨,故骨有邪薄,則骨節段動,或骨節之中如有物鼓動之也。。」
帝曰:「補寫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志氣過剩就會導致腹脹和泄瀉,不足就會導致腎臟受損。《鍼經》說:「腎臟儲藏精氣,精氣包含志氣,腎氣虛弱則會導致虛寒,腎氣旺盛則會導致腹脹。」腹脹,是指肚子脹起。虛寒,是指氣血逆行上衝。足少陰經脈氣血下行,使氣血不足,所以會隨著衝脈逆行而上衝。氣血尚未融合,五臟就會穩定,骨節會活動。腎臟與骨骼相合,所以骨骼有瘀邪,就會導致骨節段動,或骨節之中好像有東西鼓動它一樣。
歧伯曰:「志有餘則寫,然筋血者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云:『寫然筋血者,出其血。』楊上善云:『然筋當是然谷下筋。』再詳諸處引然谷者多,云然骨之前血者,疑少『骨之』二字,『前』字誤作『筋』字。」,不足則補其復溜然,謂然谷,足少隂榮也,在内踝之前,大骨之下陷者中,血絡盛則𣳘之,其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歧伯說:「志氣過剩則要瀉除,筋血不足則要補其源頭。所謂『然』,應是足少陰榮穴,位於內踝前方,大骨下方的凹陷處。若血脈旺盛,可在榮穴處放血治療,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之二,留針三口氣的時間;若艾灸治療,可灸三壯。」
復溜,足少隂經也,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壯。」
帝曰:「刺未并柰何?」
白話文:
復溜是足少陰經上的穴位,在內踝上方兩寸的凹陷處,針刺時可以插入三分深,留針時間為三次呼吸的長度,如果使用艾灸治療,可以灸五壯。
皇帝問:「如果針刺還沒有見效該怎麼辦?」
歧伯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虚不求穴俞而直取居邪之處,故云:「即取之。」~~,~~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邪所』作『以去其邪』。」。」
帝曰:「善。余己聞虚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白話文:
歧伯說:「直接取穴,不在經絡上,因為邪氣只能停留在虛弱的地方,不找穴位而直接取邪氣所在的地方,所以說『直接取穴』。」~~,~~新校正說明:根據《甲乙經》,『邪所』一作『以去其邪』。」
歧伯曰:「氣血以并,隂陽相傾,氣亂於衞,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虚衞行脉外,故氣亂於衞,血行經内,故血逆於經,血氣不和,故一虚一實。血并於隂,氣并於陽,故爲驚狂氣并於陽則陽氣外盛,故爲驚狂。血并於陽,氣并於隂,乃爲炅中氣并於隂,則陽氣内盛,故爲熱中。
白話文:
岐伯說:「氣血互相交錯,陰陽互相傾軋,氣血混亂於衛氣(體表的防禦系統),血液逆行於經脈,氣血分離,導致一虛一實,衛氣運行在經脈之外,所以氣血混亂於衛氣;血液運行在經脈之內,所以血液逆行於經脈。氣血不協調,所以導致一虛一實。血液偏於陰面,氣偏於陽面,所以導致驚狂(精神失常)。氣偏於陽面,則陽氣在體表過盛,所以導致驚狂。血液偏於陽面,氣偏於陰面,則導致熱中(發高燒)。氣偏於陰面,則陽氣在體內過盛,所以導致發高燒。」
炅,熱也。血并於上,氣并於下,心煩惋,善怒。血并於下,氣并於上,亂而喜忘上,謂鬲上。下,謂鬲下。」
帝曰:「血并於隂,氣并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爲實?何者爲虚?」
白話文:
火氣,就是熱的現象。當血液聚集在上身,氣則聚在下身時,會感到心中煩躁,容易生氣。若血液聚在下身,氣聚在上身,會出現思緒混亂且健忘的情況,這稱為膈上的症狀;若症狀出現在下方,則稱為膈下的問題。
皇帝問道:「當血液偏向陰分,氣則偏向陽分,如此一來血與氣分開居住,那麼什麼情況算是實證?什麼情況又算是虛證呢?」
歧伯曰:「血氣者,喜温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温則消而去之泣,謂如雪在水中,凝住而不行去也。。是故氣之所并,爲血虚,血之所并,爲氣虚氣并於血則血少,故血虚。血并於氣則氣少,故氣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𫝆夫子乃言血并爲虚,氣并爲虚,是無實乎?」
白話文:
歧伯說:「氣血喜歡溫暖,討厭寒冷。寒氣來襲時,血凝固無法流動,溫暖時會消融血凝塊而讓它流動,就像雪在水中會凝固而不散去一樣。因此,氣血聚集的地方,血就會虛弱;血聚集的地方,氣就會虛弱。氣聚集於血,血會變少,所以血會虛弱;血聚集於氣,氣會變少,所以氣會虛弱。」
歧伯曰:「有者爲實,無者爲虚氣并於血則血無,血并於氣則氣無。。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𫝆血與氣相失,故爲虚焉氣并於血則血失其氣,血并於氣則氣失其血,故曰:「血與氣相失。」。絡之與孫脉俱輸於經,血與氣并則爲實焉,血之與氣并,走於上則爲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虚者何道從去?虚實之要,願聞其故。」
白話文:
歧伯說:「有形的物質是實質,沒有形狀的是氣。氣和血混在一起,血就會消失;血和氣混在一起,氣就會消失。所以,氣和血混在一起,就沒有血;血和氣混在一起,就沒有氣。氣和血互相脫離,就會導致虛弱。氣混入血中,血就會失去它的氣;血混入氣中,氣就會失去它的血,所以說『血和氣互相脫離』。絡脈和孫脈都輸送到經脈,血和氣混在一起,就形成實症。血和氣混在一起,往上運行,就會變成大厥。大厥就會暴死。氣反過來迴流,人就能活;氣不迴流,人就會死。」
歧伯曰:「夫隂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隂,隂滿之外,隂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平人,謂平和之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隂,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隂者,得之飲食、居處、隂陽、喜怒。」
帝曰:「風雨之傷人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陰和陽都有交會的地方,陽氣注入了陰氣中,陰氣充盈在外,陰陽平衡,充滿了身體,九種脈象都正常,稱之為平人。所謂平人,就是平和健康的人。疾病的產生,有的源於陰,有的源於陽。源於陽的疾病是因風雨寒暑所致,源於陰的疾病是因飲食、居處、情緒等因素所致。」
歧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脉,孫脉滿則傳入於絡脉,絡脉滿則輸於大經脉,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閒,其脉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帝曰:「寒濕之傷人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風雨致人受傷,起初傷及皮膚,病邪進入孫脈,孫脈滿了就傳入絡脈,絡脈滿了就流入大經脈,血氣與邪氣一起積聚在皮膚腠理之間,(受傷的)脈絡又硬又脹,所以稱為實證。實證的徵狀是:從外觀察脈絡堅硬、氣血充盈,不能按壓,按壓就會痛。」
歧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不收,不仁也。』《甲乙經》及《太素》云:『皮膚收。』無『不』字。」。肌肉堅緊,榮血泣,衞氣去,故曰虚。虚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聶,謂聶皺。辟,謂辟疊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攝辟』,《太素》作『攝辟』。」。」
帝曰:「善。隂之生實柰何實,謂邪氣盛也。?」
白話文:
歧伯說:「寒濕侵襲人體時,皮膚不再收緊,肌肉堅硬緊繃,氣血運行不暢,衞氣離開,所以稱之為虛。虛證的特徵是皮膚乾癟,氣不足,按壓時能讓氣血充足並溫暖,所以按壓時感覺很舒服而不痛。
歧伯曰:「喜怒不節則隂氣上逆,上逆則下虚,下虚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新校正云:「按經云:『喜怒不節,則隂氣上逆。』疑剩喜字。」。」
帝曰:「隂之生虚柰何虚,謂精氣奪也。?」
白話文:
歧伯說:「過度喜怒會導致陰氣上逆,陰氣上逆就會導致下部空虛,下部空虛就會導致陽氣流動到下部,因此說『實』。」
歧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脉虚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動藏』。」。則血泣氣去,故曰虚矣。」
白話文:
歧伯說:「高興的時候氣就會往下降,悲傷的時候氣就會散失,氣散失了,脈就會空虛,因此受了寒氣而進食,寒氣就會在體內蔓延,血就會凝滯、氣就會消散,所以叫做虛症。」
帝曰:「經言:『陽虚則外寒,隂虚則内熱,陽盛則外熱,隂盛則内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經言,謂上古經言也。。」
白話文:
黃帝說:「醫書上說:『陽氣虛弱就會感到外在寒冷,陰氣虛弱就會感到內在燥熱,陽氣旺盛就會感到外在燥熱,陰氣旺盛就會感到內在寒冷。』我聽說過,但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
歧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温皮膚分肉之閒,𫝆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慄,謂振慄也。。」
帝曰:「隂虚生内熱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陽氣在上方受到熱氣,用來溫暖皮膚和肌肉之間,抵禦寒氣在外。如果上方不通暢,寒氣就會停留在體表,所以會發冷打顫。」
歧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榖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下焦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内熱甚用其力,致勞倦也。貪役不食,故榖氣不盛也。。」
帝曰:「陽盛生外熱柰何?」
白話文:
岐伯說:「勞累過度,身體虛弱,飲食不足,上焦氣血運行不暢通,下焦也不通。胃氣過熱,熱氣上沖到胸中,因此感到內熱嚴重。」
歧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無『玄府』二字。」。衞氣不得𣳘越,故外熱外傷寒毒,内薄諸陽,寒外盛則皮膚收,皮膚收則腠理密,故衞氣蓄聚無所流行矣。寒氣外薄,陽氣内爭,積火内燔,故生外熱也。。」
帝曰:「隂盛生内寒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上焦不通暢,則皮膚緊密,毛孔閉塞,不能有新氣血注入。衛氣無法運行,所以身體外熱、傷寒。寒氣在外猖獗,皮膚就會收縮,皮膚收縮,毛孔就會閉塞,因此衛氣鬱積而無法運行。寒氣從外入侵,陽氣在內抵抗,積蓄的火氣在內部燃燒,所以會產生外熱。」
歧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寫,不寫則温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脉不通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腠理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温氣,謂陽氣也。隂逆内滿,則陽氣去於皮外也。。」
帝曰:「隂與陽并,血氣以并,病形以成,刺之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寒邪之氣上升,寒氣積聚在胸中而不能發散,不發散則溫熱之氣散去,寒氣獨留,就會導致血液凝結,凝結則脈絡不通暢。脈絡緊盛而浮大,因此中寒的溫熱之氣,也就是陽氣。陰寒之氣逆行內滿,則陽氣就會向體表外散。」
歧伯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於營,取氣於衞,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髙下營主血,隂氣也。衞主氣,陽氣也。夫行鍼之道,必先知形之長短,骨之廣狹,循三備法,通計身形,以施分寸,故曰用形也。四時多少髙下,具在下篇。。」
帝曰:「血氣以并,病形以成,隂陽相傾,補寫柰何?」
白話文:
岐伯說:「拿針刺入人體這些部位,就是取得經絡,取血於營分,取氣於衛分,運用形體啊!因為四時氣候有高有低,營分主血,屬陰氣。衛分主氣,屬陽氣。行針的道理,必定要先知道形體的長短、骨骼的寬窄,遵循三備法,全面測定形體,以此施用分寸,所以說運用形體。至於四時氣候的高低變化,具體內容在下篇說明。」
歧伯曰:「寫實者氣盛乃内鍼,鍼與氣俱内,以開其門,如利其戸,鍼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寫,必切而出,大氣乃屈言欲開其穴,而𣳘其氣也。切,謂急也,言急出其鍼也。〈鍼解論〉曰:「疾而徐,則虚者。」疾出鍼,而徐按之也。大氣,謂大邪氣也。屈,謂退屈也。。」
帝曰:「補虚柰何?」
白話文:
歧伯說:「在寫實的人身上,正氣旺盛,所以針刺較深,針與正氣同時進出,就像打開門戶,便利出入一樣。針與正氣同時退出,精氣不會受損,邪氣就會向下去。外門不要封閉,讓疾病出去,擴大道路,暢通流路,這就叫做大寫。一定要針刺得深而且迅速,這樣才能屈服大邪氣,讓它打開穴位而排出。迅速就是急迫的意思,指針刺後要迅速取出。〈鍼解論〉說:「針刺快速,按壓緩慢,則代表身體虛弱。」針刺時應快速取出,按壓時應緩慢施力。大邪氣是指強大的邪氣。屈服是指退縮屈服。
歧伯曰:「持鍼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鍼,氣出鍼入,鍼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鍼,氣入鍼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動無後時』。」,近氣不失,逺氣乃來,是謂追之言但密閉穴俞,勿令其氣散𣳘也。
白話文:
歧伯說:「拿著針不要鬆動,集中精神,等待呼氣時把針插進去,氣呼出時把針拔出來。針孔周圍封閉得嚴密,精氣無法外散,先輕按穴位,然後快速拔出針。氣吸入時,針拔出,熱氣無法迴流,封閉住針孔,邪氣會慢慢消散,精氣才能留存。每次拔針後,休息一會兒,等到氣息平穩後再重新施針,這樣近處的氣就不會流失,遠處的氣才會到來。這就叫『追』,只不過是緊密地封住穴位,不讓氣散失罷了。」
近氣,謂已至之氣。逺氣,謂未至之氣也。欲動經氣而爲補,補者皆必候水刻,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得時而調之。追,言補也。《鍼經》曰:「追而濟之安得無實。」則此謂也。」
白話文:
近氣:是指已經到達的氣。遠氣:是指還未到達的氣。要促進經絡中的氣血運行而達到補益效果,補益的方法都要根據水鐘的時間來計算,等到氣血到達相應的部位時再針刺,這樣就叫作順應時機來調養。追:指的是補益。《針經》上說:「追趕而救濟,怎麼能夠沒有實效呢。」這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帝曰:「夫子言虚實者有十,生於五藏,五藏五脉耳。夫十二經脉皆生其病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皆生百病。』《太素》同。」,𫝆夫子獨言五藏,夫十二經脉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脉,經脉之病皆有虚實,何以合之?」
白話文:
黃帝說:「先生說的虛實有十種類,它們是由五臟和五臟相連的脈絡產生的。十二經脈都可能生病,為什麼先生只說五臟呢?十二經脈遍佈全身三百六十五個節點,每個節點如果生病,肯定會影響經脈,而經脈的疾病也有虛實之分,為什麼不把它們都寫進去呢?」
歧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與爲表裏,經絡支節,各生虚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從其左右經氣支節而調之。病在脉,調之血脉者,血之府,脉實血實,脉虚血虚,由此脉病而調之血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云:『病在血,調之脉。』」。病在血,調之絡血病則絡脉易,故調之於絡也。
白話文:
歧伯說:「五臟與六腑相表裡,經絡遍佈全身,都有虛實之別。疾病發生的部位,可以根據其經絡支節所在位置來調整。如果疾病在脈絡,就調整其血脈。血府(肝)血實則脈實,血虛則脈虛,所以根據脈病來調整血液。
按照《全元起本》和《甲乙經》的說法:「如果疾病在血液,就調整其脈絡。」因為血病時,絡脈就會發生變化,所以要調整絡脈。
病在氣,調之衞衞主氣,故氣病而調之衞也。病在肉,調之分肉候寒熱而取之。病在筋,調之筋適緩急而刺熨之。病在骨,調之骨察輕重而調之。
白話文:
如果疾病在氣,就要用針灸來調節氣血。因為氣血是人體的主要能量,所以當氣血出現問題時,就需要用針灸來進行調節。
如果疾病在肉,就要根據肉的寒熱情況來進行治療。比如說,如果肉是寒的,就需要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如果肉是熱的,就需要用清涼的藥物來治療。
如果疾病在筋,就要根據筋的緊繃或鬆弛情況來進行治療。比如說,如果筋太緊,就需要用按摩或針灸來進行緩解;如果筋太鬆,就需要用藥物或鍛煉來進行加強。
如果疾病在骨,就要根據骨的輕重情況來進行治療。比如說,如果骨太輕,就需要用藥物或鍛煉來進行加重;如果骨太重,就需要用藥物或手術來進行減輕。
燔鍼劫刺其下,及與急者調筋法也。筋急則燒鍼而劫刺之。病在骨,焠鍼藥熨調骨法也。焠鍼,火鍼也。病不知所痛,兩蹻爲上兩蹻,謂隂陽蹻脉。隂蹻之脉,出於照海。陽蹻之脉,出於申脉,申脉在足外踝下陷者中,容爪甲。~~,~~新校正云:「按〈刺腰痛〉注云:『在踝下五分,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照海,在足内踝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針灸療法
用灼燒過的針刺穴位,以及緊急情況下調整肌肉、筋脈的方法。當筋脈緊張時,用燒紅的針灸刺。
骨科療法
用火針和藥物熨燙,調整骨骼的方法。火針是一種燒紅的針。
疑難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如果是痛處不明,且同時出現兩條腿疼痛的情況,則稱之為「上下兩蹻」。「陰蹻」的經脈從照海穴出發。「陽蹻」的經脈從申脈穴出發,申脈穴位於足外踝下的凹陷處,大小容納得下一片指甲。
注釋:
- 「上下兩蹻」:指陰陽蹻脈。
- 「陰蹻之脈,出於照海」:照海穴位於足內踝下。
- 「陽蹻之脈,出於申脈」:申脈穴位於足外踝下的凹陷處。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莫病,謂無病也。繆刺者,刺絡脉,左痛刺右,右痛刺左。痛在於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巨刺者,刺經脉,脉左痛刺右,右痛刺左。必謹察其九候,鍼道備矣。」
白話文:
如果身體某處疼痛,但按「九候」法檢查都沒有問題,這時可以用「繆刺」法治療。繆刺就是刺破血脈,疼痛在左側就刺右側,右側就刺左側。
如果疼痛在左側,但是右側的血脈有問題,就要用「巨刺」法治療。巨刺就是刺穿經脈,經脈左側疼痛就刺右側,右側疼痛就刺左側。
一定要仔細觀察「九候」的徵象,才能使針灸之道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