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六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六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六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黃帝問曰:「余聞風者百病之始也,以鍼治之柰何始,初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風邪是許多疾病的起始,用針灸來治療的話,應該如何開始呢?」
歧伯對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風中身形,則腠理閉密,陽氣内拒,寒復外勝,勝拒相薄,榮衞失所,故如是。治在風府風府,穴也,在項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宛宛中,督脉足太陽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五壯。~~,~~新校正云:「按風府注〈氣穴論〉、〈氣府論〉中各已注與《甲乙經》同,此注云:『督脉足太陽之會,可灸五壯者。』乃是風門、熱府穴也。
白話文:
歧伯回答說:「如果風從外在入侵,會讓人感覺怕冷、出汗、頭痛、身體沉重,畏寒。如果風邪入侵人的身體,就會導致皮膚毛孔閉合,陽氣被抗拒在體內,寒邪又從外面進犯。寒邪和陽氣相互抗衡,氣血運行失調,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治療方法是針灸風府穴。風府穴位於頸後髮際往上約一寸,在凹陷處,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點。針刺可以深入約四分之一寸,如果艾灸,可以使用五壯。」~~,~~新校正雲:「根據《氣穴論》和《氣府論》,風府穴的註解與《甲乙經》相同。這裡的註解『督脈足太陽之會,可灸五壯』,指的是風門穴和熱府穴。
當云:『督脉陽維之會留三呼,不可灸,乃是。』」。調其隂陽,不足則補,有餘則寫用鍼之道必法天常,盛寫虚補,此其常也。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上椎,謂大椎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大風,汗出,灸譩譆。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
當雲:『督脈陽維之會留三呼,不可灸,乃是。』」。調其隂陽,不足則補,有餘則寫用鍼之道必法天常,盛寫虛補,此其常也。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上椎,謂大椎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大風,汗出,灸譩譆。
應該說:『督脈和陽維會合的地方,按壓時停留三次呼吸的時間,不能在那裡灸,這纔是正確的。』調整陰陽平衡,不足的就補,過剩的就瀉。使用針灸的方法,一定要遵循自然規律,旺盛的瀉掉,虛弱的補足,這是常理。大風病,出現頸項疼痛,刺風府穴(在後髮際往上,大椎穴上 1 寸處)。大風病,多汗,灸譩譆穴。
譩譆在背下俠脊傍三寸,所厭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應手譩譆,穴也,在肩髆内廉,俠第六椎下兩傍,各同身寸之三寸,以手厭之,令病人呼譩譆之聲,則指下動矣,足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譩譆者,因取爲名爾。
白話文:
「譩譆」穴位於背部,在肩胛骨下緣旁開三寸處。治療厭惡症時,可以讓患者呼喊「譩譆」,當手按壓到「譩譆」穴時,患者若應聲「譩譆」,就是找到了穴位。此穴位於頸部後方內側緣,在第六脊椎下方兩側,各距脊椎三寸。用手指按壓,讓病人發出「譩譆」的聲音,穴位就會動。此穴屬於足太陽經,針刺深度為六分,留針七呼。如果艾灸,可灸五壯。「譩譆」這個穴名是根據其作用而取的。
從風,憎風,刺眉頭謂攢竹穴也,在眉頭陷者中,脉動應手,足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失枕,在肩上橫骨間謂缺盆穴也,在肩上橫骨陷者中,手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刺入深,令人逆息。~~,~~新校正云:「按〈氣府〉注作『足陽明』,此云『手陽明』,詳二經俱發於此,故王注兩言之。」。
白話文:
- 風池穴:畏懼風寒,針刺眉毛兩側的凹陷處,脈搏會跳動,屬於足太陽經的氣血發源處,針刺深度為一寸的三分之一,灸的話可以灸三壯。
- 缺盆穴:失眠,位於肩胛骨的上方,針刺肩胛骨橫骨的凹陷處,屬於手陽明經的氣血發源處,針刺深度為一寸的二分之一,留針七個呼吸,灸的話可以灸三壯。針刺過深會導致呼吸困難。**
校註:
- 按〈氣府〉中的注釋,缺盆穴屬於足陽明經,而這裡卻說是手陽明經,這是因為足陽明經和手陽明經都經過缺盆穴,所以王注中同時提到了這兩個經脈。
折使榆臂齊肘,正灸脊中榆,讀爲搖,搖,謂搖動也,然失枕非獨取肩上橫骨間,乃當正形灸脊中也,欲而驗之,則使搖動其臂,屈折其肘,自項之下橫齊肘端,當其中間則其處也,是曰陽關,在第十六椎節下間,督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詳陽關穴《甲乙經》無。
白話文:
折斷柳樹枝,與手肘等長,用它在脊椎中部的「榆」穴直灸。榆讀作「搖」,意思是搖動。然而,取穴時不能僅限於肩胛骨橫骨之間,而要在脊椎正中灸刺。「欲而驗之」,可以讓病人搖動手臂,彎曲手肘,從脖子下方橫過手肘,正對中間的地方就是「榆」穴。這是陽關穴,位於第十六節椎骨下方,督脈氣血由此發出。如果施行針灸,可針刺深度為一寸五分。如果施灸,可灸三壯。
新校正補充: 根據《甲乙經》,沒有陽關穴這個記載。
」。䐃絡季脇引少腹而痛脹,刺譩譆䐃,謂俠脊兩傍空軟處也。少腹,齊下也。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隂卵,刺八髎與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閒八或爲九,驗眞骨及《中誥孔穴經》,正有八髎無九髎也。分,謂腰尻筋肉分間陷下處。鼠瘻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營膝外骨閒也,屈伸之處,寒氣喜中,故名寒府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感到肋骨附近疼痛,並蔓延到小腹,並且伴有脹痛感,可以用針刺俠脊兩旁凹陷柔軟的地方。小腹指的是腹部下部。如果腰痛到無法轉動身體,並且疼痛感連接到陰部,可以用針刺八髎穴,並將針刺入疼痛的部位。八髎穴位於腰部和臀部交界處的八個穴位,或有九個穴位。根據《中誥孔穴經》,確實有八髎穴,沒有九髎穴。腰尻筋肉分間陷下處指的是腰部和臀部肌肉之間的凹陷處。如果患有鼠瘻,伴有寒熱交替,可以用針刺寒府穴。寒府穴位於膝蓋外側解溪穴外側骨頭之間,屈伸膝蓋的地方,寒氣容易聚集,因此叫做寒府穴。
解,謂骨解。營,謂深刺而必中其營也。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拜而取者,使膝穴空開也,跪而取之者,令足心宛宛處深定也。
白話文:
「解」是指讓筋骨鬆解。「營」是指刺得深,一定要刺中經脈。
選擇膝蓋上方外側的位置,讓患者彎腰行禮;選擇腳心處,讓患者跪拜而固定。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膝蓋的穴位空出,而跪拜則使腳心深陷入地,固定住。
任脉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新校正云:「按《難經》、《甲乙經》無『上頤,循面,入目』六字。」。衝脉者,起於氣街,並少隂之經新校正云:「按《難經》、《甲乙經》作『陽明』。」。俠齊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脉、衝脉皆竒經也。
白話文:
任脈:從中極穴以下開始,沿著下腹部,經過關元穴,到達咽喉,上至下巴,沿著臉部,進入眼睛。(註:有些版本沒有「上至下巴,沿著臉部,進入眼睛」這六個字。)
衝脈:從氣街穴開始,與少陰經並行。(註:有些版本寫「與陽明經並行」。)向上經過橫隔膜,到了胸中就散開。任脈和衝脈都是奇經八脈之一。
任脉當齊中而上行,衝脉俠齊兩傍而上行,然中極者,謂齊下同身寸之四寸也。言中極之下者,言中極從少腹之内上行而外出於毛際而上,非謂本起於此也。關元者,謂齊下同身寸之三寸也。
白話文:
任脈在中線部位向上運行,衝脈在中線兩側向上運行。這裡所說的「中極」,是指與肚臍同高的身體四寸處。說「中極之下」,是指中極從腹腔內向上運行,從毛際線外出,向上行進,並不是說中極本就起源於此。關元,是指與肚臍同高的身體三寸處。
氣街者,穴名也,在毛際兩傍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也,言衝脉起於氣街者,亦從少腹之内與任脉並行,而至於是,乃循腹也,何以言之?《鍼經》曰:「衝脉者,十二經之海與少隂之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又曰:「衝脉、任脉者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裏,爲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各行,會於咽喉,別而絡脣口。血氣盛則皮膚熱,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
白話文:
「氣街」是穴位的名稱,位於兩側毛髮邊緣上,與鼠鼷相距一寸,約為身寸的四分之一。
《靈樞》中說:「衝脈發源於氣街,與任脈在小腹內並行,到了氣街這裡,才沿著腹部行走。」為什麼這樣說呢?
《針經》說:「衝脈是十二經脈的匯集處,與手少陰經的絡脈一起發源於腎部下方,從氣街出來。」
又說:「衝脈、任脈都發源於胞宮,向上沿著脊椎內側行走,是經絡的匯集處。它們的外支循著腹部行走,會合於咽喉,再分出絡脈連接嘴脣和口腔。血氣旺盛時,皮膚就會溫熱;血氣旺而氣虛時,流散於皮膚,生長出汗毛。
」由此言之,則任脉、衝脉從少腹之内上行至中極之下,氣街之内明矣。~~,~~新校正云:「按氣街與〈氣府論〉、〈刺熱篇〉、〈水熱穴篇〉、〈刺禁論〉等注重文,雖不同處所無別,備注〈氣府論〉中。」。
白話文:
根據以上的論述,任脈和衝脈從少腹內部向上行走到中極穴的下方,氣街在體內的位置就很明確了。曾經有學者考證說:「氣街與《氣府論》、《刺熱篇》、《水熱穴篇》、《刺禁論》等注重經絡的文論中所提到的氣街,雖然具體位置有所不同,但基本等同,具體可以參照《氣府論》中的注釋。」
任脉爲病,男子内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衝脉爲病,逆氣裏急。督脉爲病,脊強反折督脉亦竒經也。然任脉、衝脉、督脉者,一源而三歧也,故經或謂衝脉爲督脉也,何以明之?𫝆《甲乙》及《古經脉流注圖經》以任脉循背者,謂之督脉,自少腹直上者,謂之任脉,亦謂之督脉,是則以背腹隂陽別爲名目爾。以任脉自胞上過帶脉,貫齊而上,故男子爲病,内結、七疝。
白話文:
任脈發生病變,男性會出現內臟收縮結塊、七疝(疝氣)的症狀;女性會出現帶下、婦科腫瘤等症狀。衝脈發生病變,會出現逆氣上沖、腹中急迫的症狀。督脈發生病變,會出現脊椎強直、後仰反折的症狀。督脈也是奇經八脈之一。然而,任脈、衝脈、督脈其實同出一源,分為三個分支。因此,有些經書將衝脈稱為督脈。為什麼這樣說呢?《甲乙經》和《古經脈流注圖經》中記載,任脈循著背部行走的部分被稱為督脈,任脈從少腹直線向上走的部分被稱為任脈,也稱作督脈。這是因為任脈、督脈分別循著背部、腹部,代表陰陽的不同,而取不同的名稱。任脈從子宮向上經過帶脈,貫穿膈肌向上走,所以男性發生病變時,會出現內臟收縮結塊、七疝的症狀。
女子爲病,則帶下、瘕聚也。以衝脉俠齊而上,並少隂之經,上至胸中,故衝脉爲病,則逆氣裏急也。以督脉上循脊裏,故督脉爲病,則脊強反折也。
白話文:
女性患病,往往表現為帶下、腹中包塊。因為衝脈橫衝直上,與少陰經並行,上達胸中。所以衝脈出問題,就會導致氣血逆亂,胸悶氣急。督脈沿著脊椎內側向上運行,所以督脈出問題,就會導致脊椎強硬,無法彎曲。
督脉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起,非初起,亦猶任脉、衝脉起於胞中也,其實乃起於腎下,至於少腹,則下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也。繫廷孔者,謂窈漏,近所謂前隂穴也,以其隂廷繫屬於中,故名之。其孔,溺孔之端也孔,則窈漏也,窈漏之中,其上有溺孔焉。
白話文:
督脈,從小腹開始,沿著脊椎骨的中央往下走。對於女性來說,督脈從子宮頸口開始,這並非真正的起點,就像任脈和衝脈實際上都從子宮內開始一樣。督脈的實際起點在腎臟下方,然後往下行走到小腹的中央位置。子宮頸口叫做「窈漏」,接近現代醫學中的「前陰穴」。因為女性子宮頸口與身體的中間部位相連,所以稱之為「窈漏」。而「孔」是指子宮頸口的端點,也就是「窈漏」。在「窈漏」的中間,上面就是子宮頸口。
端,謂隂廷,在此溺孔之上端也,而督脉自骨圍中央則至於是。其絡循隂器,合篡間,繞篡後督脉別絡,自溺孔之端,分而各行,下循隂器,乃合篡間也。所謂閒者,謂在前隂後隂之兩間也,自兩間之後,已復分而行繞篡之後。別繞臀,至少隂,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隂,上股内後廉,貫脊,屬腎別,謂別絡,分而各行之於焦也。足少隂之絡者,自股内後廉,貫脊,屬腎,足太陽絡之外行者,循滑樞,絡股陽而下。
白話文:
所謂行於內側者,下達臀部,到達膕部(膝後窩),與外側行絡相連結,因此叫做至少陰(足少陰腎經),在巨陽(足陽明胃經)中絡於少陰,向上行於股部內側後側,貫穿脊柱,屬於腎臟。
其中行者,下貫臀,至膕中,與外行絡合,故言至少隂,與巨陽中絡,合少隂,上股内後廉,貫脊,屬腎也。~~,~~新校正云:「詳『各行於焦』,疑『焦』字誤。」。與太陽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接繞臀而上行也。
有學者考證認為「各行於焦」中的「焦」字有誤。
與太陽經(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眼睛內眥,向上行於額頭,交會於頭頂,進入絡於腦部,再分出另一支經絡,下行於頸部,循著肩部後頸部內側,沿著脊椎,到達腰部,進入循行脊柱,絡於腎臟,環繞臀部而上行。
白話文:
有些學者認為「各行於焦」中的「焦」字有誤。太陽經從眼睛內角開始,向上沿著額頭,在頭頂交會,進入腦部,並在腦部形成分支。另一條分支則向下行進,經過頸部,沿著肩部後頸內側,沿著脊椎到達腰部,並循著脊柱,與腎臟相連,最後環繞臀部向上。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脣,上繫兩目之下中央自與太陽起於目内眥,下至女子等,並督脉之別絡也。其直行者,自尻,上循脊裏,而至於鼻内也。自其少腹直上,至兩目之下,中央並任脉之行,而云是督脉所繫,由此言之,則任脉、衝脉、督脉名異而同體也。
白話文:
男性督脈沿著脊椎往下,與女性督脈齊平,然後小腹直上,貫穿身體中心,接著往上經過心臟,進入喉嚨,上達下巴,圍繞著嘴脣,最後與太陽經起於眼睛內緣,往下到女性督脈齊平,與督脈的別絡相連接。
督脈還有另一條直行脈絡,從尾椎開始,沿著脊椎內部往上,直到鼻腔內部。而從小腹直上,到兩眼之下中央的這段脈絡,則與任脈的行徑相同,因此可以說是由督脈所繫。由此可見,任脈、衝脈、督脈名稱不同,但實際上是同一條脈絡。
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爲衝疝尋此生病,正是任脉,經云爲衝疝者,正明督脉,以別主而異目也,何者?若一脉一氣而無隂陽之異主,則此生病者,當心背俱痛,豈獨衝心而爲疝乎!。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亦以衝脉、任脉並自少腹上至於咽喉,又以督脉循隂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故不孕、癃、痔、遺溺、嗌乾也。所以謂之任脉者,女子得之以任養也,故經云:『此病其女子不孕也。
白話文:
這種病症從小腹往上衝擊心臟而疼痛,無法前後活動,被稱為衝疝。尋求這個病症的原因,正是任脈。經文說形成衝疝的,正是督脈,因為主管不同部位,所以區分開來。為什麼呢?如果只有一條經絡氣血,而沒有陰陽的不同主管部位,那麼這個病症就會導致心臟背部同時疼痛,怎麼會只有衝擊心臟而形成疝氣呢?
至於女性不孕、小便不通暢、痔瘡、遺尿、咽喉乾澀,也都是由於衝脈、任脈從小腹上行到達咽喉,再加上督脈沿著陰部,會合在會陰處,繞過會陰後方,再繞過臀部,因此會導致不孕、小便不通暢、痔瘡、遺尿、咽喉乾澀。所以稱之為任脈,女性有了任脈才能生育,所以經文說:「這個病症會導致女性不孕。」
』所以謂之衝脉者,以其氣上衝也,故經云:『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也。』所以謂之督脉者,以其督領經脉之海也。由此三用,故一源三歧,經或通呼,似相謬引。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此亦正任脉之分也,衝任督三脉異名同體亦明矣。骨上,謂腰橫骨上髦際中曲骨穴也,任脉足厥隂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半,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因此稱它為衝脈,是因為它的氣會往上衝。所以《黃帝內經》說:「這種疾病會從小腹向上衝到心臟而疼痛。」所以稱它為督脈,是因為它統領著所有經脈。由於這三個使用方式,所以它同出一源而分成三條支脈,有時經脈可以通用,看起來好像互相牽扯。督脈生病時要治療督脈,治療部位在骨頭上方,嚴重時在肚臍以下。這也是正脈和任脈的分別,衝任督三脈名稱不同,但實質相同。骨頭上方指的是腰上的橫骨上方,曲骨穴所在的位置。任脈是足厥陰經的交會處,針灸可以刺到同身寸的一寸半,如果施灸,可以灸三壯。
齊下,謂齊直下同身寸之一寸隂交穴,任脉隂衝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五壯。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中,謂缺盆兩間之中,天突穴,在頸結喉下,同身寸之四寸中央宛宛中,隂維任脉之會,低鍼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齊下」指的是齊會穴,位於體表的同身寸之間。此穴屬於陰交穴,是任脈和陰衝脈的交會點。針灸治療時,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八分。如果採用艾灸治療,可以灸五壯。
齊會穴上方的氣有聲響,說明喉嚨中央有問題。具體位置在缺盆穴中間,也就是天突穴。天突穴位於頸部的結喉下方,同身寸的四寸正中央,是陰維脈和任脈的交會點。治療時,採用低鍼取穴法。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一寸,留針七呼。如果採用艾灸治療,可以灸三壯。
其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也陽明之脉,漸上頤而環脣,故以俠頤名爲漸也,是謂大迎。大迎,在曲頷前骨,同身寸之一寸三分陷中動脉,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蹇膝伸不屈,治其楗蹇膝,謂膝痛屈伸蹇難也。楗,謂髀輔骨上,橫骨下,股外之中,側立搖動,取之筋動應手。
白話文:
喉部腫脹的病人,治療其頸部漸漸腫大的狀況。
- 漸:上顎骨下緣到耳垂之間的區域。
- 陽明經脈:從漸逐漸向上到嘴脣,形成一個環形,因此漸也稱為大迎。
- 大迎穴:位於下顎骨彎曲處前面,與身體寸法相同,折半後再加三分之一定位,內有動脈跳動,屬於足陽明經脈的氣血發源處。
- 針灸:針灸大迎穴,深度為身體寸法的三分之一,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使用灸法,可以施灸三壯。
膝蓋無法伸直的病人,治療其髀樞。
- 髀樞:指大腿外側股骨上方、橫骨下方,側身站立時可以移動的骨頭位置。
- 髀樞取穴:以筋動應手為準確位置。
坐而膝痛,治其機髖骨兩傍相接處。立而暑解,治其骸關暑,熱也。若膝痛,立而膝骨解,中熱者,治其骸關。骸關,謂膝解也。一經云:「起而引解,言膝痛起立,痛引膝骨解之中也。」「起引」二字其義則異,「起立」二字其意頗同。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膕膕,謂膝解之後,曲腳之中,委中穴,背面取之,脉動應手,足太陽脉之所入,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坐而膝痛,如物隱者,治其關關,在膕上,當楗之後背,立按之以動,搖筋應手。
白話文:
坐著出現膝蓋痛, 治療方法是按壓髖骨兩側相接處。
站立時膝蓋痛消失, 治療方法是按壓骸關。骸關就是膝蓋彎曲的地方疼痛。
《一經》說:「起身時膝蓋伸展,說明膝蓋痛起身時,疼痛伸展到膝蓋彎曲處。」「起身」和「伸展」兩個詞意思不同,「起身」和「站立」意思差不多。
膝蓋痛,疼痛延伸到拇指, 治療方法是按壓膕膕穴。膕膕穴位於膝蓋彎曲後,腿彎處,委中穴的背面。取穴時,先找到脈搏跳動點,然後針刺或灸。針刺深度約為五分,留針七呼。灸的話,灸三壯即可。
坐著時膝蓋痛,像有什麼東西擋住一樣, 治療方法是按壓關關穴。關關穴位於膕膕穴上方,準繩骨後方。站立時按壓,按壓時能感受到筋脈活動。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謂大杼穴也,所在灸刺分壯與〈氣穴〉同法。連䯒若折,治陽明中俞髎若膝痛不可屈伸,連䯒痛如折者,則鍼陽明脉中俞髎也,是則正取三里穴也。若別治巨陽少隂滎若痛而膝如別離者,則治足太陽少隂之滎也。足太陽滎,通谷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膝蓋疼痛,無法彎曲伸直
- 治療:艾灸或針刺背部的「大杼穴」。方法同「氣穴」。
小腿後側疼痛,好像被折斷
- 治療:針刺小腿的陽明脈「中俞髎穴」。這是額外取穴三里穴。
膝蓋疼痛,膝蓋部位疼痛,感覺好像分離
- 治療:治療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的「滎」穴。
- 足太陽膀胱經的滎穴:「通谷穴」,位於小指外側的第一個關節前凹陷處。
- 針刺深度:兩寸三分。留針五次呼吸。
- 艾灸:灸三壯。
足少隂滎,然谷也,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淫濼脛痠不能乆立,治少陽之維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外踝上五寸,乃足少陽之絡。』此云『維』者,字之誤也。」,在外上五寸淫濼,謂似酸痛而無力也。三寸一云四寸,《中誥圖經》:「外踝上四寸無穴,五寸是光明穴也,足少陽之絡,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五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刺入六分,留七呼。
白話文:
足少陰經上的榮穴,屬足內踝前凹陷處的大骨下方,針刺深度可以插入同身寸的三分之一,留針三呼後拔出。如果使用艾灸治療,可以灸三壯。如果小腿肌肉痠痛痠脹,站立時間不能太久,治療時應找足少陽經的絡穴。
足少陽經的絡穴在外踝上五寸處,所謂「淫濼」是指痠痛無力的感覺。有的資料說絡穴在三寸處,有的說在四寸處。《中誥圖經》記載,外踝上四寸處沒有穴位,五寸處是光明穴,屬於足少陽經的絡穴,針刺深度可以深入同身寸的七分之一,留針十呼後拔出。如果使用艾灸治療,可以灸五壯。
』」。輔骨上,橫骨下,爲楗。俠髖爲機。膝解爲骸關。俠膝之骨爲連骸。骸下爲輔,輔上爲膕,膕上爲關,頭橫骨爲枕由是則謂膝輔骨上,腰髖骨下爲楗,楗上爲機。膝外爲骸關,楗後爲關,關下爲膕,膕下爲輔骨,輔骨上爲連骸,連骸者,是骸骨相連接處也。頭上之橫骨爲枕骨。
白話文:
「膝的上方是輔骨,下方的骨骼橫臥,稱為楗。髖骨的旁邊是機。膝蓋彎曲的地方叫做骸關。膝蓋旁的骨頭稱為連骸。連骸的下方是輔骨,輔骨之上是膕,膕之上是關,頭部的橫骨是枕骨。由此可知,膝蓋上方的骨頭是輔骨,腰部和髖骨下方的骨頭是楗,楗之上是機。膝蓋的外側是骸關,楗的後方是關,關之下是膕,膕之下是輔骨,輔骨之上是連骸,連骸是指骨骼相連接的地方。頭部的橫骨是枕骨。」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兩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所在刺灸分壯具〈水熱穴論〉中,此皆是骨空,故〈氣穴〉篇内與此重言爾。髓空在腦後三分,在顱際銳骨之下是謂風府,通腦中也。一在齗基下當頤下骨陷中,有穴容豆,《中誥》名下頤。
白話文:
水俞穴共有五十七個,在臀部上方有五個,在腰部上方有五個,在兩側各有一條線,每條線上各有五個,在腳踝上方各有一條線,每條線上各有六個。在這些穴位進行針灸時要分清強弱。
這些穴位都是骨頭中的空洞,因此在《氣穴》篇中也有提到。骨髓的空洞位於後腦的三分之二處,在顱骨尖銳的骨頭下方,稱為風府穴,通向腦中。另一個空洞位於頤骨下方,靠近下頜骨凹陷處,有一個能容納一顆豆子的穴位,《中誥》中稱其為下頤穴。
一在項後中,復骨下謂瘖門穴也,在項髮際宛宛中,入系舌本,督脉陽維之會,仰頭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禁不可灸。一在脊骨上空,在風府上上,謂腦戸穴也,在枕骨上大羽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宛宛中,督脉足太陽之會,此別腦之戸,不可妄灸,灸之不幸令人瘖,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
白話文:
-
**瘖門穴:**位於後頸正中,枕骨下緣。連接舌根,是督脈和陽維脈交會的穴位。仰頭取穴,刺入深度為四分,禁止艾灸。
-
**腦戶穴:**位於脊椎骨上方的空隙,在風府穴上方。位於枕骨大翼尖部正後方,深度為一寸五分。是督脈和太陽經交匯的穴位,是腦部後門。不能隨意艾灸,艾灸可能會導致瘖啞。刺入深度為三分,留針三呼。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大羽者,強間之別名』,〈氣府〉注云:『若灸者,可灸五壯。』」。脊骨下空,在尻骨下不應主療,經闕其名。,~~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長強在脊骶端,正在尻骨下,王氏云不應主療,經闕其名,得非誤乎。」。空數髓空,在面俠鼻謂顴髎等穴,經不二指陳其處,小小者爾。
或骨空在口下,當兩肩謂大迎穴也,所在刺灸分壯與前俠頤同法。
白話文:
「大羽」是「強間」的別稱,灸治時可以灸五壮。脊骨下方的空處,位於尻骨下方,不應主治,經書中沒有記載其名稱。「長強」位於脊椎骨末端,正好在尻骨下方,王氏說不應主治,經書中也沒有記載其名稱,這是否錯誤呢?「空數髓空」位於面部顴骨下方,稱為顴髎穴等,經书沒有详细说明具体位置,只是很小的地方。
或骨空位於口下方,靠近兩肩的部位,稱為大迎穴,刺灸方法和前边俠頤穴一样。
兩髆骨空,在髆中之陽近肩髃穴,經無名。臂骨空在臂陽,去踝四寸,兩骨空之間在支溝上同身寸之一寸,是謂通間。~~,~~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支溝上一寸名三陽絡,通間豈其別名歟?」。股骨上空,在股陽,出上膝四寸在隂市上,伏菟穴下,在承楗也。䯒骨空,在輔骨之上端謂犢鼻穴也,在膝髕下,䯒骨上,俠解,大筋中,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三壯耳。股際骨空,在毛中動下經闕其名。
白話文:
顱骨空穴: 位於兩側顱骨空隙中,接近肩髃穴,沒有特定名稱。
**肱骨空穴:**位於手臂外側,距離肘部四寸。兩側肱骨空穴之間,位於支溝上方一寸,稱為通間穴。注: 《新校正甲乙經》記載:支溝上方一寸處稱為三陽絡穴,通間穴可能是它的別名。
股骨上空穴: 位於大腿外側,距離膝蓋上方四寸,在陰市穴上方,伏菟穴下方,又稱承楗穴。
腓骨空穴: 位於腓骨上端,又稱犢鼻穴。位於膝蓋骨下方,腓骨上方,鄰近解溪穴,足陽明脈氣在此發出。針刺深度為六分。艾灸時,可灸三壯。
股際骨空: 位於股毛中,文獻中沒有記載其名稱。
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是謂尻骨八髎穴也。扁骨有滲理湊,無髓孔,易髓無空扁骨,謂尻間扁戾骨也,其骨上有滲灌,文理歸湊之,無別髓孔也。易,亦也。骨有孔則髓有孔,骨若無孔髓亦無孔也。
白話文:
尾骨上面有空洞,這個空洞位於大腿骨的後面,距離約四寸,這就是尾骨上的八髎穴。扁骨上佈滿了很細小的紋絡,但沒有骨髓孔。易髓無空扁骨,指的就是臀部中間扁平而突出的骨頭,這塊骨頭上雖然有細小的紋路,但是沒有特別的骨髓孔。易,這裡也有「也」的意思。如果骨頭上有孔,髓就會有孔;如果骨頭沒有孔,髓也不會出現孔。
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爲壯數如患人之年數。次灸橛骨,以年爲壯數尾窮,謂之橛骨。視背俞陷者,灸之背胂骨際有陷處也。舉臂,肩上陷者,灸之肩髃穴也,在肩端兩骨間,手陽明蹻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兩季脇之間,灸之京門穴,腎募也,在髂骨與腰中季脇本,俠脊,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灸法治療寒熱
第一步:灸項大椎
依據患者的年齡,灸項上的大椎穴。例如患者年齡為 50 歲,則灸 50 壯。
第二步:灸橛骨
依據患者的年齡,灸尾椎,即所謂的橛骨。
第三步:灸背俞陷穴
觀察患者背部有凹陷的地方,即背俞穴。灸這些凹陷處。
第四步:灸肩髃穴
抬起患者的手臂,在肩部上方有凹陷的地方,即肩髃穴。此穴是手陽明經穴位,鍼灸深度為 0.6 寸,留針 6 次呼吸。灸法則灸 3 壯。
第五步:灸京門穴
在患者兩側腰窩處,腎俞穴旁,灸京門穴。此穴是腎募穴,鍼灸深度為 0.3 寸,留針 7 次呼吸。灸法則灸 3 壯。
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陽輔穴也,在足外踝上,輔骨前,絕骨之端,如前同身寸之三分所,去丘虚七寸,足少陽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在外踝上四寸。』」。足小指次指間,灸之俠谿穴也,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間,本節前陷者中,足少陽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流』當作『留』字。
」。
白話文:
外踝上絕骨之端
位於足外踝上,輔骨前方的絕骨末端,與前述穴位相同,距離丘虛七寸,是足少陽經脈的循行部位。
刺灸方法:
- 針刺:可刺入同身寸之五分,留針七呼。
- 艾灸:可灸三壯。
新校正:
《甲乙經》記載:「在外踝上四寸。」
足小指次指間
位於足小指和次指歧骨之間,本節前方的凹陷處,是足少陽經脈的循流部位。
刺灸方法:
- 針刺:可刺入同身寸之三分,留針三呼。
- 艾灸:可灸三壯。
新校正:
《甲乙經》中「流」字應為「留」。
腨下陷脉,灸之承筋穴也,在腨中央陷者中,足太陽脉氣所發也,禁不可刺,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刺腰痛篇〉注云:『腨中央如外陷者中。』」。外踝後,灸之崑崙穴也,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者中,細脉動應手,足太陽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經闕其名,當隨其所有而灸之。
白話文:
腨下陷脈
脈象:小腿後面肌肉中央有陷穴。
治療:艾灸承筋穴,位於陷穴中央,是足太陽經氣發出的地方。禁止針刺。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外踝後
脈象:外踝後跟骨上陷穴處,細脈動顯著。
治療:艾灸崑崙穴,位於外踝後,跟骨上陷穴處。針刺可深至一寸半,留針十呼;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缺盆骨上
脈象:缺盆骨上切之有筋痛感。
治療:艾灸,穴位名稱為經闕,根據其位置而決定施灸穴位。
膺中陷骨間,灸之天突穴也,所在灸刺分壯與前缺盆中者同法。掌束骨下,灸之陽池穴也,在手表腕上陷者中,手少陽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齊下關元三寸,灸之正在齊下同身寸之三寸也,足三隂任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七壯。~~,~~新校正云:「按〈氣府〉注云:『刺可入一寸。
』二寸者非。」。
白話文:
在胸骨凹陷處,灸天突穴;在手掌骨下,灸陽池穴;齊下關元穴三寸處,灸之。刺入深度,留針時間和灸壯數量都與前胸缺盆穴相同。
毛際動脉,灸之以脉動應手爲處,即氣街穴也。膝下三寸分間,灸之三里穴也,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䯒骨外廉,兩筋肉分間,足陽明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足陽明跗上動脉,灸之衝陽穴也,在足跗上同身寸之五寸,骨間動脉,足陽明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毛際動脈穴:
在指尖針灸,直到脈搏跳動即可,這是氣街穴。
膝下三里穴:
在膝蓋下方三寸處,在膝蓋骨外側,兩條肌肉之間,足陽明經脈所經過的地方。
針灸深度為一寸,留針七次呼吸;如果施灸,灸三壯。
足陽明跗上衝陽穴:
在腳背上方五寸處,骨骼之間有動脈搏動,是足陽明經脈經過的地方。
針灸深度為三分,留針十次呼吸;如果施灸,灸三壯。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全元起本,足陽明下有『灸之』二字,并跗上動脉是二穴。𫝆王氏去『灸之』二字,則見二穴,𫝆於注中却存『灸之』二字,以闕疑之。」。巔上一,灸之百會穴也,在頂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脉足太陽脉之交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壯。犬所囓之處,灸之三壯,即以犬傷病法灸之犬傷而發寒熱者,即以犬傷法三壯灸之。
白話文:
~~,~~新校正說:「根據《甲乙經》和全元起本,足陽明下有『灸之』二字,並跗上動脈是兩個穴位。王氏刪除了『灸之』二字,使得看到的只有兩個穴位,卻又在注釋中保留了『灸之』二字,表示有疑問。」。巔上一,灸之是百會穴,位於頭頂中央旋毛,中間凹陷可以容納手指,是督脈和足太陽脈的交會處,刺入深度為同身寸的十分之三,如果要灸,可以灸五壯。被狗咬傷的地方,灸三壯,即用狗傷病法灸之。被狗咬傷而發燒的,則用狗傷法三壯灸之。
凡當灸二十九處。傷食灸之傷食爲病亦發寒熱,故灸。~~,~~新校正云:「詳足陽明不別,灸則有二十八處,疑王氏去上文『灸之』二字者非。」,不已者,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數刺其俞而藥之。
黃帝問曰:「少隂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
白話文:
凡有二十九處適合施灸。如果因損傷飲食造成的疾病,也會出現寒熱,因此可以施灸。**新校正本注釋:**足陽明經的具體位置沒有明確記載,按針灸理論計算,應有二十八處穴位適合施灸,懷疑王氏版本漏掉了上文的「灸之」二字。如果施灸後病情沒有好轉,必須觀察是哪條經絡的陽氣過剩,反覆針刺其俞穴,並輔以藥物治療。
歧伯對曰:「腎者,至隂也。至隂者,盛水也。肺者,太隂也。少隂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隂者,謂寒也。冬月至寒,腎氣合應,故云:「腎者,至隂也。」水王於冬,故云:「至隂者,盛水也。」腎少隂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故云:「其本在腎,其末在肺也。」腎氣上逆,則水氣客於肺中,故云:「皆積水也。」。」
帝曰:「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白話文:
岐伯回答:「腎臟是極陰的臟器。極陰的屬性是儲藏水液。肺臟是太陰臟器,少陰屬於是冬天的脈象,所以它們的根本在腎臟,末端在肺臟,都屬於積水。陰性是指寒冷,冬季最為寒冷,腎氣與此呼應,所以說:腎臟是極陰的。水在冬天旺盛,所以說:極陰的屬性是儲藏水液。腎臟的少陰脈絡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橫膈,進入肺臟,所以說:它們的根本在腎臟,末端在肺臟。腎氣上逆,水氣就會停滯在肺臟中,所以說:都屬於積水。」
歧伯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關者,所以司出入也。腎主下焦,膀胱爲府,主其分注關竅、二隂,故腎氣化則二隂通,二隂關則胃填滿,故云:「腎者,胃之關也。」關閉則水積,水積則氣停,氣停則水生,水生則氣溢,氣水同類,故云:「關閉不利,聚水而從其類也。」《靈樞經》曰:「下焦溢,爲水。
白話文:
歧伯說:「腎是胃的閘門。閘門運作不暢,就會積水,因為水與腎同屬陰。閘門的作用是控制出入口。腎主管下焦,膀胱是它的儲藏器官,負責分配膀胱竅道和兩條陰經。所以,腎氣運化,則兩條陰經通暢;兩條陰經通暢,則胃氣充足。因此說:『腎是胃的閘門。』腎閘門閉塞,就會積水;積水,就會氣滯;氣滯,就會生水;生水,就會氣溢。氣和水同屬陰,所以說:『閘門運作不暢,就會積水,因為水與腎同屬陰。』《靈樞經》上說:『下焦水泛濫,就是水腫。』
」此之謂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爲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上,謂肺。下,謂腎。肺腎俱溢,故聚水於腹中而生病也。」
帝曰:「諸水皆生於腎乎?」
白話文:
這就是「胕腫」的由來。水液上下溢於皮膚,所以會形成胕腫。胕腫是一種由於水分聚集而發生的疾病。文中所說的「上」是指肺,「下」是指腎。肺腎兩大臟器同時出現水液溢出的情況,就會導致水分聚集在腹部,從而引發胕腫。
歧伯曰:「腎者,牝藏也牝,隂也,亦主隂位,故云牝藏。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隂。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内不得入於藏府,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裏,傳爲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勇而勞甚,謂力房也。勞勇汗出則玄府開,汗出逢風則玄府復閉,玄府閉已則餘汗未出,内伏皮膚,傳化爲水,從風而水,故名風水。所謂玄府者,汗空也汗液色玄,從空而出,以汗聚於裏,故謂之玄府。
府,聚也。」
帝曰:「水俞五十七處者,是何主也?」
白話文:
歧伯說:「腎屬陰,就像母體一樣,藏匿著精氣,因此稱之為『牝藏』。地氣上升,歸屬於腎,產生水液,所以說腎是極陰之位。如果過度勇猛勞累,腎就會出汗。腎汗一旦遇上風,既不能進入內臟,也不能排出體外,就會停留於體內陰暗的部位,在皮膚裡運行,逐漸變成腫脹,這主要是由腎所造成的,稱為『風水』。」
「過度勇猛勞累」是指房事過度。「勞累出汗」後,「陰暗的部位」開了,而「腎汗遇風」後,「陰暗的部位」又關閉了。因此,殘餘的汗液不能排出,積聚在皮膚內,轉化為水。由於這種水與風相伴,所以稱為「風水」。所謂「陰暗的部位」,指的就是汗液聚集的空洞。汗液顏色為玄色,從空洞中排出,而汗液又聚集於體內,所以稱之為「玄府」。
歧伯曰:「腎俞五十七穴,積隂之所聚也,水所從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俞背部之俞,凡有五行,當其中者,督脉氣所發,次兩傍四行,皆足太陽脉氣也。故水病下爲胕腫,大腹,上爲喘呼水下居於腎,則腹至足而胕腫,上入於肺則喘息、賁急而大呼也。不得卧者,標本俱病標本者,肺爲標,腎爲本,如此者,是肺腎俱水爲病也。
白話文:
岐伯說:「腎俞穴有五十七個,是陰氣聚集的地方,也是水氣出入的管道。在臀部上面有五行,這五個穴位,是腎俞穴在背部的俞穴,一共五個穴位,其中最中央的那個,督脈之氣由此發出,旁邊的左右四個穴位,都是足太陽經脈的氣所發出。因此,水氣導致的病症,在下會導致腿腳腫脹、小腹脹大,在上會導致喘鳴水氣下注於腎,則小腹、腿腳會腫脹,上升至肺部,則會喘息、胸口發悶、大聲呼吸。無法平躺睡覺的人,是因為表裡兩方面都有病因表裡指肺為表,腎為裡,這種情況,是肺、腎都被水氣所傷。
故肺爲喘呼,腎爲水腫,肺爲逆,不得卧肺爲喘呼,氣逆不得卧者,以其主呼吸,故也。腎爲水腫者,以其主水,故也。分爲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分其居處以名之,則是氣相輸應,本其俱受病氣,則皆是水所留也。
白話文:
因此肺主導呼吸,出現氣喘、呼吸困難;腎主導水液代謝,會出現水腫。
當兩者共同受到病邪侵襲時,就會導致水氣不能正常運行,滯留在體內。
根據它們各自的生理功能來命名,是因為氣之所以相互傳遞應和,是因為它們都受到了病邪的侵襲,所以都是由水氣滯留所致。
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街,謂道也。腹部正俞,凡有五行,俠齊兩傍,則腎藏足少隂脉及衝脉氣所發,次兩傍則胃府足陽明脉氣所發,此四行穴則伏菟之上也。三隂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脉之下行也,名曰太衝腎脉與衝脉並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衝。
白話文:
伏菟穴上方各兩行,每行五個穴位,這是腎經的道路。道就是經脈。腹部正中間的俞穴,共有五條經脈,左右對稱分佈在兩側。其中,腎藏穴是足少陰經脈和衝脈氣血發出的地方。緊鄰兩側的穴位是胃府穴,是足陽明經脈氣血發出的地方。這四行穴位在伏菟穴上方。三陰經脈交匯於腳上,腳踝上方各一行,每行六個穴位,這是腎經往下延伸的經脈,稱為太衝穴。腎經和衝脈一起往下延伸,循著足部行走,匯合後血氣旺盛,因此稱為太衝。
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隂絡,水之所客也經所謂五十七者,然尻上五行,行五,則背脊當中行,督脉氣所發者,脊中、懸樞、命門、腰俞、長強、當其處也。次俠督脉兩傍,足太陽脉氣所發者,有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内俞、白環俞,當其處也。又次外俠兩傍,足太陽脉氣所發者,有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當其處也。
白話文:
總共有五十七個穴位,它們都藏在陰脈中,是水氣停留的地方。
經文所說的五十七個穴位,其中有五行的穴位,如肛門上方的五行穴,以及脊椎正中的穴位,這些穴位是督脈氣發出的地方,包括脊中、懸樞、命門、腰俞、長強穴。
緊鄰督脈兩側的穴位,是由足太陽脈發出的氣,包括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內俞、白環俞穴。
再往外一層的穴位,也是足太陽脈發出的氣,包括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穴。
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腹部正俞,俠中行,任脉兩傍,衝脉足少隂之會者,有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當其處也。次俠衝脉足少隂兩傍,足陽明脉氣所發者,有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街當其處也。
白話文:
在胃脘的上方,各兩行共五條經脈穴位:
- 正中行:位於腹部正中,是任脈的經脈俞穴。
- 兩側行:位於任脈兩側,是衝脈和足少陰經氣交會的地方。
- 其中,有「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這幾個穴位。
緊鄰衝脈和足少陰兩側,足陽明經氣所經過的地方,有以下穴位:
- 「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街」,這幾個穴位位於足陽明經氣所發的地方。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足内踝之上,有足少隂隂蹻脉並循腨上行,足少隂脉有太谿、復溜、隂谷三穴,隂蹻脉有照海、交信、築賓三穴,隂蹻旣足少隂脉之別,亦可通而主之,兼此數之猶少一穴。脊中,在第十一椎節下閒,俛而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不可灸,令人僂。
白話文:
腳踝上方各有六條經絡,其中:
- 內踝上方有足少陰經的「陰蹻脈」,循著小腿內側向上行經,足少陰經上有「太谿」、「復溜」、「陰谷」三個穴位。
- 「陰蹻脈」上有「照海」、「交信」、「築賓」三個穴位,由於「陰蹻脈」是足少陰經的分支,因此這些穴位也與足少陰經有關。不過,這些穴位中還缺少一個穴位。
「脊中」穴位於第十一節椎骨下方,需要俯身取穴,針灸深度為五分,不能灸,否則會導致駝背。
懸樞,在第十三椎節下閒,伏而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命門,在第十四椎節下閒,伏而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腰俞,在第二十一椎節下閒,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繆刺論〉注并〈熱穴〉注俱云:『刺入二寸。
白話文:
懸樞穴位於第十三節脊椎骨下方凹陷處,俯身取穴,針刺可深達身寸的三分之ㄧ。灸治則灸三壯。命門穴位於第十四節脊椎骨下方凹陷處,俯身取穴,針刺可深達身寸的五分之ㄧ。灸治則灸三壯。腰俞穴位於第二十一節脊椎骨下方凹陷處,針刺可深達身寸的二分之ㄧ。……,……新校正說:「根據《甲乙經》、〈繆刺論〉注和〈熱穴〉注記載,針刺應深達二寸。
』而〈刺熱〉注、〈氣府〉注并此注作二分,宜從二分之說。」~~,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長強在脊骶端,督脉別絡,少隂所結,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此五穴者並督脉氣所發也。,~~新校正云:「詳王氏云少一穴,按〈氣府論〉注十二椎節下有陽關一穴,若通數陽關則不少矣。
白話文:
而《刺熱》注、《氣府》注和這條註釋將其分為兩部分,應該採用兩部分的說法。」,《新校正》說:「仔細查看,王氏認為少了一個穴位,根據《氣府論》注,十二椎節下方還有陽關穴,如果將陽關穴算進去,就不會少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艾灸,可以灸三壯。長強穴在脊椎尾端,屬於督脈的別絡,少陰經絡交會的地方,針刺深度為身體一寸的二分之一,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艾灸,可以灸三壯,這五個穴位都是督脈氣發出的地方。,
」~~,~~次俠督脉兩傍,大腸俞,在第十六椎下,俠督脉兩傍,去督脉各同身寸之一寸半,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小腸俞,在第十八椎下,兩傍相去及刺灸分壯法如大腸俞。膀胱俞,在第十九椎下,兩傍相去及刺灸分壯法如大腸俞。中膂内俞,在第二十椎下,兩傍相去及刺灸分壯法如大腸俞,俠脊,膂肺起肉,留十呼。
白話文:
大腸俞
位於第十六椎下,兩旁距離督脈各約一寸半。
針灸深度三分,留針六次呼吸。
灸法:三壯。
小腸俞
位於第十八椎下,兩旁距離及針灸方法同大腸俞。
膀胱俞
位於第十九椎下,兩旁距離及針灸方法同大腸俞。
中膂俞
位於第二十椎下,兩旁距離及針灸方法同大腸俞。
在脊椎旁,靠近肺經起點,留針十次呼吸。
白環俞,在第二十一椎下,兩傍相去如大腸俞,伏而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刺可入八分,不可灸。』」,~~此五穴者,並足太陽脉氣所發,所謂腎俞者則此也。又次外兩傍,胃倉,在第十二椎下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三寸,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肓門,在第十三椎下兩傍,相去及刺灸分壯法如胃倉。
白話文:
白環俞穴
在第21塊腰椎下,兩側距離同大腸俞穴。取穴時俯臥,針刺深度約一寸五分。如果灸,可灸三壯。
註:新校正本雲:根據《甲乙經》記載,針刺深度可達八分,不可灸。
此五穴
都與足太陽經氣脈相通,其中的腎俞穴就是指此處。
胃倉穴
位於白環俞穴外側兩旁,第12塊腰椎下,兩側距離各約三寸。針刺深度約一寸五分。如果灸,可灸三壯。
肓門穴
位於胃倉穴外側兩旁,第13塊腰椎下。兩側距離、針刺深度和灸壯數量都與胃倉穴相同。
志室,在第十四椎下兩傍,相去及刺灸分壯法如胃倉,正坐取之。胞肓,在第十九椎下兩傍,相去及刺灸分壯法如胃倉,伏而取之。秩邊,在第二十一椎下兩傍,相去及刺灸分壯法如胃倉,伏而取之。此五穴者,並足太陽脉氣所發也。次伏菟上兩行,中注,在齊下同身寸之五分兩傍,相去任脉各同身寸之五分。
白話文:
志室:位於第十四椎下方兩側,相距如同胃倉穴,取穴方式為坐姿。
胞肓 :位於第十九椎下方兩側,相距如同胃倉穴,取穴方式為俯身。
秩邊 :位於第二十一椎下方兩側,相距如同胃倉穴,取穴方式為俯身。
上述五個穴位都與足太陽經脈的氣血有關。
次伏菟上兩行,中注 :位於心俞穴下方約五分處,兩側相距與任脈的距離相同。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同〈氣府〉注云:『俠中行方一寸』,文異而義同。」,~~四滿,在中注下同身寸之一寸。氣穴,在四滿下同身寸之一寸。大赫,在氣穴下同身寸之一寸。橫骨,在大赫下同身寸之一寸,各橫相去同身寸之一寸,並衝脉足少隂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其中,新校正的註解說:「參照《甲乙經》和《氣府》的註解說:『俠中行方一寸』,文字不同但意思相同。」
四滿:在中注以下相同,一寸的身寸。
氣穴:在四滿以下相同,一寸的身寸。
大赫:在氣穴以下相同,一寸的身寸。
橫骨:在大赫以下相同,一寸的身寸,各個橫向相隔一寸的身寸,都介於衝脈和足少陰經的會穴之間,針刺可以刺入一寸的身寸,如果灸的話,可以灸五壯。
次外兩傍穴,外陵,在齊下同身寸之一寸~~,新校正云:「按〈氣府論〉注云:『外陵在天樞下一寸』,與此正同。」,,兩傍去衝脉各同身寸之一寸半。大巨,在外陵下同身寸之一寸。水道,在大巨下同身寸之三寸。歸來,在水道下同身寸之三寸。氣街,在歸來下,,~~新校正云:「按〈氣府〉注、〈刺熱〉注、〈熱穴〉注云:『在腹齊下,橫骨兩端,鼠鼷上一寸。』〈刺禁〉注云:『在腹下俠齊兩傍相去四寸,鼠僕上一寸動脉應手。
白話文:
肚臍兩旁兩邊的穴道,叫做「外陵」,在外陵下方一寸處~~,「新校正」一書說:「根據〈氣府論〉的註解,外陵在天樞穴下方一寸,和這裡所說的相同。,從衝脈兩邊量出,各距離中間一寸半。在外陵穴下方一寸處,是「大巨」穴。在大巨穴下方三寸處,是「水道」穴。在水道穴下方三寸處,是「歸來」穴。在歸來穴下方,,~~「新校正」一書說:「根據〈氣府〉註解、〈刺熱〉註解、〈熱穴〉註解,氣街穴在大腸右側,兩端骨頭邊緣,鼠蹊部上方一寸。〈刺禁〉註解則說:氣街穴在肚臍下方兩側,相距四寸,鼠蹊部上方一寸,動脈按壓有感覺。
』〈骨空〉注云:『在毛際兩傍鼠鼷上。』,諸注不同,𫝆備録之。」~~,~~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各橫相去同身寸之二寸。此五穴者,並足陽明脉氣所發。水道,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半,若灸者,可灸五壯。氣街,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餘三穴並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並可五壯,所謂腎之街者則此也。
白話文:
《骨空》注中說:「位於毛際兩旁,老鼠鬍鬚上方。」各式注釋各不相同,這裡都列舉出來。(中略)「鼠鼷上」與身體同寬一寸,兩個「鼠鼷上」之間的距離是身體同寬的二寸。這五個穴位都由足陽明脈氣所發出。水道穴,針刺可深入身體同寬的二寸半,如果艾灸,可灸五壯。氣街穴,針刺可深入身體同寬的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艾灸,可灸三壯。其餘三個穴位,針刺均可深入身體同寬的八分,如果艾灸,均可灸五壯,這些穴位就是所謂的腎之街穴。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太鍾,在足内踝後街中。~~,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跟後衝中』,〈刺瘧〉注、〈刺腰痛〉注作『跟後街中動脉』,此云『内踝後』,此注非。」,~~足少隂絡,別走太陽者,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腳踝上面各有一條經絡,總共有六條。
- 太鍾穴:位於內腳踝後方的動脈中。
- 【注釋】:新校正雲:「《甲乙經》說:『跟腱後方』;〈刺瘧〉注、〈刺腰痛〉注寫作『跟腱後方動脈』;此注說『內踝後』,此注不對。」
- 【注釋】:足少陰絡脈,別走太陽經脈所分出的分支,刺針可以刺入身體同一寸的深度,留針時間為三口氣的時間;如果艾灸,可以灸三壯。
復溜,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足少隂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壯。照海,在内踝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交信,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少隂前太隂後筋骨間,隂蹻之郄,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築賓,在内踝上腨分中,隂維之郄,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復溜:位於內踝上兩寸的凹陷處,是足少陰經脈行經的地方。針刺可入兩寸三分深,留針三口氣。若要艾灸,可灸五壯。
照海 :位於內踝下,針刺可入兩寸四分深,留針六口氣。若要艾灸,可灸三壯。
交信 :位於內踝上兩寸,少陰經前,太陰經後,筋骨之間,是陰蹻經的郄穴。針刺可入兩寸四分深,留針五口氣。若要艾灸,可灸三壯。
築賓 :位於內踝上,踝骨內側。是陰維經的郄穴。針刺可入兩寸三分深,若要艾灸,可灸五壯。
隂谷,在膝下内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足少隂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所謂腎經之下行,名曰太衝者,則此也。」
白話文:
陰谷穴位於膝蓋下方的骨頭內側,在大腿內側肌肉的下方,小腿內側肌肉的上方,按壓時有反應,屈膝時能摸到,是足少陰經(腎經)氣血進入體內的穴位。針灸時可刺入體內一寸四分深,艾灸時可灸三壯。所說的腎經下行,名為太衝穴的,就是這個穴位。
帝曰:「春取絡脉分肉,何也?」
歧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脉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脉分肉間。」
帝曰:「夏取盛經分腠,何也?」
白話文:
皇帝問:「春天應該取穴於絡脈和肌肉之間,這是為什麼?」
岐伯回答:「春天是木氣開始主事,肝氣開始生發,肝氣較急,風邪也較盛,經脈通常比較深,但此時的氣較弱,不足以深入,所以應該取穴於絡脈和肌肉之間。」
皇帝又問:「夏天應該取穴於盛經和皮腠,這是為什麼?」
歧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脉瘦氣弱,陽氣留溢新校正云:「按別本『留』一作『流』。」,熱熏分腠,内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絕,謂絕破,令病得出也。。所謂盛經者,陽脉也。」
帝曰:「秋取經俞,何也?」
白話文:
岐伯說:「夏季,火氣開始旺盛,心氣開始增長,脈象細弱,陽氣停留在體表,腠理之間熱氣蒸騰,深入經絡。所以採取貫通盛脈通達腠理,破除皮膚表層,使疾病得以排出體外的方法。這是因為邪氣停留的較淺,破除阻礙,讓疾病得以排出。」這裡所說的盛脈,指的就是陽脈。
歧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三隂已升,故漸將收殺。金將勝火,陽氣在合金王火衰,故云:「金將勝火。」,隂氣初勝,濕氣及體以漸於雨濕霧露,故云:「濕氣及體。」,隂氣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寫隂邪,取合以虚陽邪,陽氣始衰,故取於合新校正云:「按皇甫士安云:『是謂始秋之治變。』」。」
帝曰:「冬取井榮,何也?」
白話文:
歧伯說:「秋天是金氣主導的季節,肺臟開始斂藏收肅,三條陰經的氣息也已經上升。所以漸漸開始收斂肅殺。金氣將要戰勝火氣,陽氣隱藏在金氣之中,火氣衰弱,所以說『金將勝火』。陰氣初次興盛,濕氣侵入身體,逐漸形成雨水、霧氣和露水,所以說『濕氣及體』。陰氣還未旺盛,不能深入體內,所以取穴位的中俞穴來驅散陰邪,取穴位的中府穴來調和虛弱的陽氣。陽氣開始衰退,所以取穴位中府的合穴。新校正本中說道:『按照皇甫士安的說法,這是指初秋的治療方法。』」
歧伯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隂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脉乃去去,謂下去。故取井以下隂,逆取榮,以實陽氣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實』作『遣』,《甲乙經》、《千金方》作『通』。」。故曰:『冬取井榮,春不鼽衂新校正云:「按皇甫士安云:『是謂末冬之治變。
白話文:
歧伯說:「冬季,水氣開始治理(支配),腎臟功能收斂,陽氣衰微,少陰之氣強盛,巨陽虛弱潛伏,陽脈逐漸退去。因此,從井穴以下取針刺於陰脈,逆行取榮穴,以充實陽氣。所以說:『冬天取井榮,春天就不會發生鼽衂(一種四肢厥冷的疾病)。』」
』」。』此之謂也新校正云:「按此與〈四時刺逆從論〉及〈診要經終論〉義頗不同,與《九卷》之義相通。」。」
帝曰:「夫子言治熱病,五十九俞,余論其意,未能領別其處,願聞其處,因聞其意。」
白話文:
而《靈樞·經水》篇中也說:“凡病無根,根於四時。”就是這個意思。 新校正說:“按此篇與《四時刺逆從論》及《診要經終論》的含義頗有不同,而與《九卷》的含義相通。”
歧伯曰:「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頭上五行者,當中行謂上星、顖會、前頂、百會、後頂。次兩傍,謂五處、承光、通天、絡却、玉枕。又次兩傍,謂臨泣、目窻、正營、承靈、腦空也。上星,在顱上直鼻中央,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陷者中,容豆,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
白話文:
岐伯說:「頭頂上有五行穴,透過鍼灸這五個穴位,可以宣洩陽氣的逆行。」頭頂上的五行穴:
-
中間一列:上星、顖會、前頂、百會、後頂。
-
兩側一列: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
-
再兩側一列:臨泣、目窻、正營、承靈、腦空。
上星穴,位於頭頂正中間,鼻子的正上方,髮際線內約一寸的地方,有一個凹陷處,能容納一顆豆子,鍼灸時可以刺入約三寸。
顖會,在上星後同身寸之一寸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前頂,在顖會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骨間陷者中,刺如顖會法。百會,在前頂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脉足太陽脉之交會,刺如上星法。後頂,在百會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枕骨上,刺如顖會法。
白話文:
印堂穴(顖會)
位於上星穴(人中穴)後,同身寸(身高的十分之一)的一寸陷中,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四分之一。
前頂穴
位於印堂穴後,同身寸的一寸五分,骨間陷中,針刺方法同印堂穴。
百會穴
位於前頂穴後,同身寸的一寸五分,頭頂中央旋毛處的陷窩,容得下一根手指,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點,針刺方法同上星穴。
後頂穴
位於百會穴後,同身寸的一寸五分,位於枕骨上,針刺方法同印堂穴。
然是五者,皆督脉氣所發也,上骨留六呼,若灸者,並可灸五壯。次兩傍穴,五處,在上星兩傍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承光,在五處後同身寸之一寸。通天,在承光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絡却,在通天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玉枕,在絡却後同身寸之七分。然是五者,並足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五處、通天各留七呼,絡却留五呼,玊枕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承光不灸,玉枕刺入二分。
白話文:
上面五個穴位,都是督脈氣血所循行的。在上星穴上六寸,可以灸五壯。接下來是兩旁的五個穴位,位於上星穴兩側各一寸半。承光穴,在五個穴位之後一寸。通天穴,在承光穴之後一寸半。絡卻穴,在通天穴之後一寸半。玉枕穴,在絡卻穴之後七分。上面這五個穴位,都是足太陽經氣血所循行的。刺針可以刺入三分,五個穴位、通天穴各留七次呼氣時間,絡卻穴留五次呼氣時間,玉枕穴留三次呼氣時間。如果用灸法治療,可以灸三壯。
《新校正》註解:
根據《甲乙經》的記載,承光穴不可灸,玉枕穴刺針深度為二分。
」又次兩傍,臨泣,在頭直目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五分,足太陽少陽陽維三脉之會。目窻、正營遞相去同身寸之一寸。承靈、腦空遞相去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然是五者,並足少陽陽維二脉之會,腦空一穴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餘並可刺入同身寸之三分,臨泣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在頭部,靠近髮際線,與頭部垂直線向上延伸,距離目上直線的五分之一處,是足太陽、少陽和陽維三條經脈交會的穴位,名為「臨泣」。「目窻」和「正營」兩個穴位之間的距離為一寸。「承靈」和「腦空」兩個穴位之間的距離為一寸五分。這五個穴位都屬於足少陽和陽維兩條經脈的交會點。其中,「腦空」穴刺入深度為四分,「臨泣」穴留針七呼,「目窻」、「正營」和「承靈」穴刺入深度為三分,灸的話可以灸五壯。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寫胸中之熱也大杼,在項第一椎下,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督脉別絡,手足太陽三脉氣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并〈氣穴〉注作『七壯』,〈刺瘧〉注、〈刺熱〉注作『五壯』。
白話文: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這八個穴位,用於治療胸中的熱證。
大杼:
- 位於頸椎的第一節下方,左右對稱,距離身體中線各 1.5 寸。
- 阿是穴,督脈別絡,手足三陽經氣會聚。
- 針刺可入 1 分,留針 7 息。
- 灸法:可灸 5 壯。
新校正:
- 根據《甲乙經》和《氣穴》注,灸法為「7 壯」。
- 《刺瘧》注和《刺熱》注記載為「5 壯」。
」膺俞者,膺中之俞也,正名中府,在胸中行兩傍,相去同身寸之六寸,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脉應手陷者中,仰而取之,手足太隂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五壯。缺盆,在肩上橫骨陷者中,手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膺俞:位於胸部兩側正中,也就是「中府」穴,距離胸骨正中線六寸,在雲門穴下、乳頭上方的第三肋間,動脈搏動處凹陷的位置。仰臥取穴,手足太陰經脈在這裡交會,針刺深度為三寸,留針五次呼吸時間。如果要灸,灸五壯。
缺盆 :位於肩膀橫骨上緣凹陷處,是手陽明經脈氣血發生的位置。針刺深度為二寸,留針七次呼吸時間。如果要灸,灸三壯。
背俞,即風門(熱府)俞也,在第二椎下兩傍,各同身寸之一寸三分,督脉足太陽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𫝆《中誥孔穴圖經》雖不名之,旣曰風門(熱府)即治熱之背俞也。~~,~~新校正云:「按王氏注〈刺熱論〉云:『背俞未詳何處注。
』此指名風門(熱府),注〈氣穴論〉以大杼爲背俞,三經不同者,蓋亦疑之者也。」。
白話文:
背俞穴,就是風門(熱府)的俞穴,位於第二椎骨以下,左右各與身體等長的尺寸加一寸三分。它是督脈和足太陽經匯聚的地方。針灸時可刺入與身體等長的尺寸的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施灸,可灸五壯。《中誥孔穴圖經》雖然沒有明確記載背俞穴的位置,但既然稱它為風門(熱府),就說明它可以治療發熱的背俞穴。~~,~~新校正版本注釋中說:「查閱王氏注釋的《刺熱論》,其中提到:『背俞穴的位置尚不詳。』
氣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寫胃中之熱也氣街,在腹齊下,橫骨兩端,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動脉應手,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氣街諸注不同,具前〈水穴〉注中。」,~~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䯒外廉兩筋肉分間,足陽明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胃街、三里、巨虛的上下廉這八個穴位,都可以用來疏通胃中的熱氣。
胃街: 位於肚臍下方,兩根橫骨兩端,距鼠蹊部約一寸的距離,動脈在手指按壓下可以感受到,屬於足陽明經絡的氣脈起始位置。針灸時可刺入一寸深,留針七次呼吸。若艾灸治療,可灸三壯。
三里: 位於膝蓋下方三寸處,在小腿外側肌肉和肌腱分界處,屬於足陽明經絡的氣脈進入點。針灸時可刺入一寸深,留針七次呼吸。若艾灸治療,可灸三壯。
巨虚上廉,足陽明與大腸合,在三里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八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巨虚下廉,足陽明與小腸合,在上廉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也。
白話文:
巨虛上廉:位於足陽明胃經與大腸經交會處,在三里穴下方,與人體同寬三寸的地方。足陽明脈之氣由此流出,針刺可以深入同寬三寸八分。若要灸,可灸三壯。
巨虛下廉 :位於足陽明胃經與小腸經交會處,在巨虛上廉下方,與人體同寬三寸的地方。足陽明脈之氣由此流出,針刺可以深入同寬三寸三分。若要灸,可灸三壯。
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寫四支之熱也雲門,在巨骨下,胸中行兩傍,相去同身寸之六寸,動脉應手,足太隂脉氣所發,~~,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同〈氣穴〉注作『手太隂』,〈刺熱〉注亦作『手太隂』。」,~~舉臂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雲門、髃骨、委中、髓空這四個穴位,是用來宣洩四肢熱氣的。
- 雲門穴:位於鎖骨下,胸部兩側,左右相距六寸,脈搏明顯,足太陰脾經氣血所發之處。舉起手臂取穴,針刺可深入七分,艾灸時可灸五壯。
驗𫝆《中誥孔穴圖經》,無髃骨穴,有肩髃穴,穴在肩端兩骨間,手陽明蹻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委中,在足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動脉,足太陽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按𫝆《中誥孔穴圖經》云:「腰俞穴,一名髓空。
白話文:
中譯
根據《中誥孔穴圖經》記載,沒有髃骨穴,但有肩髃穴。肩髃穴位於肩端兩塊骨頭之間,屬於手陽明脈和蹻脈的交會處。針刺深度為六分,留針六口氣的時間。如果艾灸,則灸三壯。
委中穴位於膝蓋後方,膝蓋彎曲時凹陷處的正中央,約位於動脈下方。屬於足太陽脈的入穴處。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七口氣的時間。如果艾灸,則灸三壯。
根據《中誥孔穴圖經》的記載,「腰俞穴」又名「髓空」。
」在脊中第二十一椎節下,主汗不出,足清不仁,督脉氣所發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詳腰俞刺入二寸,當作二分,以具前〈水穴〉注中。」俞傍五者,謂魄戸、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五穴俠脊兩傍,各相去同身寸之三寸,並足太陽脉氣所發也。魄戸,在第三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在脊椎第二十一節下方,主管出汗不暢、足部清冷無知覺,督脈氣血聚集於此。針刺可深入身體寸數二分,留針約七次呼吸的時間,若要艾灸,可灸三壯。俞穴旁邊的五個穴位,分別是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這五個穴位在脊椎兩側,彼此相隔身體寸數三寸,都屬於足太陽經氣血聚集的地方。魄戶穴,在第三節椎骨下方兩旁,人端坐時取穴,針刺可深入身體寸數五分,若要艾灸,可灸五壯。
神堂,在第五椎下兩傍,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壯。魂門,在第九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意舍,在第十一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志室,在第十四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五壯也。
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爲熱,何也?」
白話文:
神堂:
位置:第五椎骨下方兩側
針刺:可刺入身體三寸之三分深
灸法:可灸五壯
魂門:
位置:第九椎骨下方兩側,端坐採穴
針刺:可刺入身體五寸深
灸法:可灸三壯
意舍:
位置:第十一椎骨下方兩側,端坐採穴
針刺:可刺入身體五寸深
灸法:可灸三壯
志室:
位置:第十四椎骨下方兩側,端坐採穴
針刺:可刺入身體五寸深
灸法:可灸五壯
歧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寒氣外凝,陽氣内鬱,腠理堅緻,元府閉封,緻則氣不宣通,封則濕氣内結,中外相薄,寒盛熱生,故人傷於寒,轉而爲熱,汗之而愈,則外凝内鬱之理可知,斯乃新病數日者也。。」
白話文:
歧伯說:「當寒氣盛行時就會產生熱氣。寒氣在體外凝結,陽氣在體內鬱結,皮膚腠理變得堅硬緻密,身體元氣運行的通道阻塞,因為阻塞所以陽氣無法宣通,因為閉塞所以濕氣在體內凝結,體內外相互作用,寒氣盛行就會產生熱氣,所以人受寒後,會轉而變成發燒,這時候讓患者出汗就能痊癒,由此可知體外凝結、體內鬱結的道理。這種情況通常是新發疾病,發病才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