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五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五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白話文:

啓玄子按照林億、孫奇、高保衡等人奉命校正的內容,由孫兆重新改正錯誤。

黃帝問曰:「余聞皮有分部,脉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隂陽所在,病之始終,願聞其道。」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皮膚有不同的分部,脈絡有規律的分佈,筋脈有相互連接的部位,骨骼有自己的度量標準。它們所發生的疾病各不相同,請分別說明它們的不同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的部位,以及疾病發生的開始和發展過程,我希望能瞭解它們的規律。」

歧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脉爲紀者,諸經皆然循經脉行止所主,則皮部可知,諸經謂十二經脉也,十二經脉皆同。陽明之陽,名曰害蜚蜚,生化也。害,殺氣也。殺氣行則生化弭,故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上,謂手陽明。下,謂足陽明也。

白話文:

歧伯回答說:「想要了解皮膚部位,可以根據經絡的分佈來判斷。所有的經絡都遵循經絡的走行和止息部位,就可以知道相應的皮膚部位。這裡所說的經絡,指的是十二經脈。十二經脈的特性是一樣的。陽明經的陽氣,被稱為『害蜚蜚』,具有生化作用。『害』,指的是殺氣。殺氣流動,則生化作用就會停止,所以稱為『害蜚』。上下肢的經絡遵循相同的規律,如果觀察到某個部位有浮現的經絡,這些都是陽明經的絡脈。這裡的『上』,指的是手陽明經;『下』,指的是足陽明經。」

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𤷒,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隂主内陽,謂陽絡。隂,謂隂絡,此通言之也。手足身分所見,經絡皆然。

白話文:

如果這些變色的部位呈現多為青色,則表示疼痛;多為黑色,則表示瘀血;多為黃赤色,則表示有熱;多為白色,則表示有寒;如果出現這五種顏色,則表示有寒熱交錯的現象。

當絡脈(經絡)氣血盛時,就會侵入經脈的部位。陽氣主外,陰氣主內。陽主外,也就是說陽氣的經絡分佈在外側。陰主內,也就是說陰氣的經絡分佈在內側。這是在一般情況下的說法。在手足和身體各部位所看到的經絡,都是如此。

少陽之陽,名曰樞持樞,謂樞要。持,謂執持。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内,在隂者主出,以滲於内,諸經皆然。太陽之陽,名曰關樞關司外動,以靜鎮爲事,如樞之運,則氣和平也。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

白話文:

少陽之陽

少陽之陽,稱為「樞持樞」,「樞」代表關鍵,「持」代表執持。少陽之陽在上下部位都遵循相同的規律,觀察其部位中是否有浮現的絡脈,這些都是少陽之絡。如果少陽之絡盛大,就會進入經脈,因此位於陽位的少陽之絡主管內部,位於陰位的少陽之絡主管外部,並通過滲透作用影響內部,所有經脈都是如此。

太陽之陽

太陽之陽,稱為「關樞關司外動」,「關」代表關卡,「司」代表主管,「外動」代表外部動作。太陽之陽負責調節外動,以保持內在平靜為目標,就像樞紐的運行,讓氣血保持平衡。太陽之陽在上下部位都遵循相同的規律,觀察其部位中是否有浮現的絡脈,這些都是太陽之絡。

絡盛則入客於經。少隂之隂,名曰樞儒儒,順也,守要而順隂陽,開闔之用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儒』作『檽』。」。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隂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隂内注於骨。心主之隂,名曰害肩心主脉入掖下,氣不和則妨害肩掖之動運。

白話文:

當經絡中的氣血過多時,會侵入相應的經脈。少陰經的陰氣,稱為「樞儒」,意思是遵循規律,堅守要領順應陰陽,掌管開合的作用。(新校正注:按《甲乙經》中的「儒」字應為「檽」。)少陰經的上部和下部遵循相同的法則,如果某個部位出現浮絡(氣血過剩),則表示該部位為少陰經的絡脈。當絡脈中的氣血過多時,就會侵入經脈;而侵入經脈的氣血,從陽部注入經脈,從陰部注入骨髓。心經的陰氣,稱為「害肩」,心經的脈絡進入腋下,如果氣血不合,就會妨礙肩部和腋下的活動。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太隂之隂,名曰關蟄關閉蟄類,使順行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蟄』作『執』。」。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隂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部,皆謂本經絡之所部分。浮,謂浮息也。

白話文:

無論是上面還是下面,觀察其體表部位如果有浮脈,都是心主脈絡的表現。浮脈盛行的話就會進入臟腑經絡。太陰經的陰氣,叫做「關蟄」,關閉蟄居類動物,讓它們順利潛藏。新校正說:「根據《甲乙經》,『蟄』字應寫作『執』。」無論是上面還是下面,觀察其體表部位如果有浮脈,都是太陰經脈絡的表現。浮脈盛行的話就會進入臟腑經絡部,都指的是本經絡所分佈的部位。浮,指的是浮氣。

凡十二經絡脉者,皮之部也列隂陽位,部主於皮,故曰:「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脉,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廩於腸胃廩,積也,聚也。邪之始入於皮也,泝然起毫毛,開腠理泝然,惡寒也。起,謂毛起竪也。

白話文:

十二經絡經脈是人體皮膚的一部分,分佈在陰陽部位。皮膚是經絡的主要部位,因此稱之為「皮之部」。

所有疾病最初的發生,都必然先從皮膚毛孔邪氣入侵開始。邪氣入侵後,會使皮膚腠理間隙打開,邪氣由此進入經絡血管,停留下來不肯排出,進一步傳入臟腑,積聚在腸胃之中,就像糧食儲藏在倉庫裡一樣。

邪氣一開始進入皮膚時,會使皮膚上毛孔豎起,腠理間隙打開,產生惡寒的感覺。這裡的「起」是指毛孔豎起。

腠理,皆謂皮空及文理也。其入於絡也,則絡脉盛,色變盛,謂盛滿。變,謂易其常也。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虚乃陷下經虚邪入,故曰:「感虚。」脉虚氣少,故陷下也。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䐃破,毛直而敗攣,急也。弛,緩也。消,爍也。

白話文:

腠理是指皮膚上的空隙和紋路。當外邪進入絡脈,絡脈就會充盈,顏色也會發紅,這表示絡脈已經滿盈。變指的是外邪改變了絡脈的正常狀態。

當外邪進入經絡,就會乘虛而入,陷於虛弱的經絡中。所以說「感虛」。經絡虛弱,氣血不足,所以會陷落。

外邪如果停留於筋骨之間,寒氣較多則會導致筋攣、骨痛;熱氣較多則會導致筋弛、骨消,肌肉萎縮、破裂,毛髮豎直且枯萎,急指筋攣;弛指筋鬆弛;消指骨萎縮;爍指肌肉萎縮。

《鍼經》曰:「寒則筋急,熱則筋緩,寒勝爲痛,熱勝爲氣消。」䐃者,肉之標,故肉消則䐃破,毛直而敗也。」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白話文:

《針灸經》中說:「寒冷時,肌肉筋腱會收縮緊繃;炎熱時,肌肉筋腱會鬆弛舒緩。寒氣過盛會引起疼痛,熱氣過盛會導致氣血消散。」皮肉的邊緣叫「肦」,如果肌肉萎縮,那麼皮肉邊緣就會破裂,毛髮也會直立枯敗。

歧伯曰:「皮者,脉之部也脉氣留行,各有隂陽,氣隨經所過而部主之,故云:「脉之部。」。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脉,絡脉滿則注於經脉,經脉滿則入舍於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脉行皮中,各有部分,脉受邪氣,隨則病生,非由皮氣而能生也。

白話文:

岐伯說:「皮膚是經絡的範圍。經絡中的氣血運行,各自有陰陽屬性。氣血流經哪一條經絡,哪條經絡就負責這個範圍,因此稱之為『經絡的範圍』。邪氣侵犯到皮膚,就會使皮膚的腠理開張,一開張,邪氣就會侵入經絡。經絡滿了,就會流注到正經。正經滿了,就會深入臟腑安家。所以,皮膚有它負責的範圍,如果受到了外邪侵犯,就會產生嚴重的疾病。經絡運行在皮膚中,各有它負責的部位。經絡如果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引發疾病,而不是由皮膚本身的氣血所引起的。」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不與』作『不愈』,全元起本作『不與』,元起云:『氣不與經脉和調,則氣傷於外邪,流入於内,必生大病也。』」。」

白話文:

《新校正雲》:「根據《甲乙經》,『不與』應作『不愈』,全元起校對後寫作『不與』,全元起解釋說:『氣如果不能與經脈和諧運作,就會受到外邪侵襲,流入體內,勢必導致大病。

帝曰:「善。」

黃帝問曰:「夫絡脉之見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歧伯對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經行氣故色見,常應於時,絡主血,故受邪則變而不一矣。。」

帝曰:「經之常色,何如?」

歧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脉之色也。」

帝曰:「絡之隂陽亦應其經乎?」

白話文:

黃帝內經 - 脈絡色澤

黃帝說:「很好。」

黃帝問道:「脈絡的顏色各不相同,有青、黃、赤、白、黑,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經脈有固定的顏色,而絡脈則沒有固定的顏色。經脈運行氣血,所以顏色會顯現出來,並隨著季節而有所變化。絡脈主宰血液,因此受到邪氣影響就會變化,顏色也不盡相同。」

黃帝又問:「經脈的常色是什麼樣的?」

岐伯回答:「心經主赤色,肺經主白色,肝經主青色,脾經主黃色,腎經主黑色,這些顏色都與經脈本身的顏色相應。」

黃帝最後問道:「絡脈的陰陽也應其經脈嗎?」

歧伯曰:「隂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也順四時氣化之行止。。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此皆常色,謂之無病。五色具見者,謂之寒熱淖,濕也。澤,潤液也,謂微濕潤也。。」

白話文:

歧伯說:「陰絡的顏色,會依循著它所屬的經絡呈現;陽絡的顏色變化不定,跟著四時運行,順應四時的氣化變化。寒氣過多,會導致氣血凝結不通,呈現出青黑;熱氣過多,會導致氣血黏稠,呈現出黃赤。這些都屬於正常的顏色,表示沒有生病。如果五種顏色同時出現,則表示有寒熱、黏滯或潮濕的狀況。澤,指的是微濕潤的狀態。」

帝曰:「善。」

黃帝問曰:「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

歧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盡言其處孰,誰也。。」

白話文:

黃帝說:「好。」

黃帝問道:「我聽說人體上有三百六十五個氣穴,這和一年的天數相對應,但我不知道這些氣穴在哪裡,希望你能詳細地告訴我。」

岐伯恭敬地行禮後回答說:「這個問題真是難以回答啊!如果不是像您這樣聖明的帝王,誰又能探求明白其中的道理呢。於是請允許我盡力詳述,說明這些氣穴的位置。」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開余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未聞其數,而目以明,耳以聰矣目以明,耳以聰,言心志通明迥如意也。。」

歧伯曰:「此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御也。」

白話文:

黃帝舉起雙手,順著手臂來回撫摸,並感慨地說道:「老師您向我傳授的大道,我從未親眼見過它的所在,也從未聽聞過它的具體方法,但是我的眼睛卻變得明亮,我的耳朵也變得靈敏了。」眼睛看得更清楚,耳朵聽得更敏銳,說明我的心智變得通透,自由自在,一切都順心如意。

帝曰:「余非聖人之易語也。丗言:『眞數開人意。』𫝆余所訪,問者眞數,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開氣穴眞數,庶將解彼蒙昧之疑惑,未足以論述深微之意也。然余願聞,夫子溢志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復出言其處,謂穴俞處所。。」

白話文:

黃帝說:「我並不是聖人,不能輕易發表意見。『真數』是說:『真正的數目可以啟發人們的心意。』我所尋訪的人,都是問問題的人是真有數目,才能啟發矇昧和解惑,還不足以論述。但我想聽聽,請您盡量表達您的見解,讓我理解其中的含義,並請您將這些內容藏在金匱中,我不敢再說出這些穴位的位置。」

歧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天突,在頸結喉下,同身寸之四寸,中央宛宛中,隂維任脉之會,低鍼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按𫝆《甲乙經》、《經脉流注孔穴圖經》,當脊十椎下並無穴目,恐是七椎也,此則督脉氣所主之。上紀之處,次如下說,~~,~~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天突在結喉下五寸。

白話文:

歧伯再次恭敬地站起身說:「請讓我來解釋。背部和心臟相互影響而疼痛,需要治療天突穴和第十一椎,以及天突穴的上部。天突穴位於頸部喉結下方,距離身體中線四寸,正中凹陷處,是陰維脈和任脈的交會處。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一寸,保留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要艾灸,可以艾灸三壯。

根據《甲乙經》和《經脈流注孔穴圖經》記載,脊椎第十椎下方沒有穴位,可能是指第七椎。這是督脈氣血所主管的地方。天突穴的上部位置如下:

新校正版本解釋道:「根據《甲乙經》記載,天突穴位於喉結下方五寸。」

」。上紀者,胃脘也謂中脘也。中脘者,胃募也,在上脘下,同身寸之一寸,居心蔽骨與齊之中,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三脉所生,任脉氣所發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二分,若灸者,可灸七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任脉之會也。』」。下紀者,關元也關元者,少陽募也,在齊下同身寸之三寸,足三隂任脉之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七壯。

白話文:

「上紀」,是指胃脘,也叫中脘。中脘是胃的募穴,位於上脘之下,與身體同等大小的一寸,在心骨的正中間,是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三條經脈的交會點,也是任脈氣的發源地。刺灸可以深入身體一寸二分,如果灸的話,可以灸七壯。

「下紀」,是指關元穴。關元是少陽募穴,位於臍下三寸,是足三陰、任脈的交會穴。刺灸可以深入身體二寸,留七呼,如果灸的話,可以灸七壯。

背胸邪繫隂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濇,胸脇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氣,短氣,偏痛新校正云:「按別本『偏』一作『滿』。」。脉滿起,斜出尻,脉絡胸脇,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尋此支絡,脉泳注病形證,悉是督脉支絡,自尾骶出,各上行斜絡脇,支心,貫鬲上,加天突,斜之肩而下交於七椎。~~,~~新校正云:「詳自背與心相控而痛至此,疑是〈骨空論〉文簡脫誤於此。

」。

白話文:

如果背部和胸部出現了「邪氣」阻滯了陰陽經脈,左右兩邊都是這樣,那麼患者就會前後疼痛,胸腔兩側疼痛而且無法停止,無法臥倒,會出現胸口悶氣、呼吸短促等現象。脈搏飽滿,呈斜向從臀部發出,脈絡貫穿胸腔兩側,連接心臟,通達橫膈,上達肩部,經過天突穴,斜向下經過肩部,交會於第十椎以下。尋找這些脈絡的分支,脈象浮游不定,準確反映疾病的症狀。這些脈象都是督脈的分支,從尾骨和骶骨發出,各自向上斜向貫穿胸腔兩側,連接心臟,通達橫膈,上達天突穴,斜向下經過肩部,交會於第七椎。

藏俞五十穴藏,謂五藏,肝心脾肺腎,非兼四形藏也。俞,謂井滎俞經合,非背俞也,然井滎俞經合者,肝之井也,大敦也。滎,行間也。俞,太衝也。經,中封也。合,曲泉也。大敦,在足大指端,去爪甲角如韭葉,及三毛之中,足厥隂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行間,在足大指之間,脉動應手陷者中,足厥隂脉之所流也。

白話文:

「藏俞五十穴藏」中的「藏」指的是五臟(肝、心、脾、肺、腎),不包括四肢。

「俞」指的是井穴、滎穴、俞穴、經穴和合穴,而不是背俞穴。然而,井穴、滎穴、俞穴、經穴和合穴都是肝的井穴。

  • 井穴:大敦穴,位於腳大拇指尖端,沿指甲角往裡韭葉寬度,有三根毛的中間,是足厥陰脈的起始點,刺入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之一,留針十呼息。若灸,可灸三壯。
  • 滎穴:行間穴,位於腳大拇指之間,脈搏動時手指按壓會陷下去的地方,是足厥陰脈的流經處。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留』作『流』,餘所『流』並作『留』。」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新校正云:「按〈刺腰痛〉注云:『本節後内閒,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動脉應手。』」,~~足厥隂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留」字,新校正版本中說明《甲乙經》裡寫作「流」,而其他「流」字則都寫作「留」。

針灸的深度可以達到身體同身寸的六分,停留十個呼吸的時間。如果使用灸法,可以灸三壯。

太衝穴位於足大拇指第一個關節後方,在身體同身寸的二寸處,凹陷的位置。

新校正版本中說明:根據〈刺腰痛〉註解:「第一個關節後方的凹陷處,同身寸的二寸處,按壓可以感覺到動脈。」

足厥陰脈經過這個穴位。針灸的深度可以達到身體同身寸的三分,停留十個呼吸的時間。如果使用灸法,可以灸三壯。

中封,在足内踝前,同身寸之一寸半,~~,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一寸』。」,~~陷者中,仰足而取之,伸足乃得之,足厥隂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曲泉,在膝内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屈膝而得之,足厥隂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心包之井者,中衝也。

白話文:

中封:

位於足內踝前緣,距離足底一寸半。刺灸時,足部上翹,屈足後便能找到。足厥陰脈通過此處。深度可刺入一寸四分,留針七次呼吸。灸法可灸三壯。

曲泉:

位於膝蓋內側髕骨下緣,大筋上,小筋下陷處。彎曲膝蓋後便能找到。足厥陰脈在此處入絡。深度可刺入一寸六分,留針十次呼吸。灸法可灸三壯。

心包之井穴:中沖

滎,勞宮也。俞,太陵也。經,間使也。合,曲澤也。中衝,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陷者中,手心主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一壯。勞宮,在掌中央動脉,手心主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滎」穴,就是「勞宮」穴。

「俞」穴,就是「太陵」穴。

「經」穴,就是「間使」穴。

「合」穴,就是「曲澤」穴。

「中衝」穴,位於中指指尖,距離指甲角就像一顆韭菜葉,穴位凹陷處,是手心主脈氣血流出的地方。針灸時可針入同身寸之一分,留針三呼,若用艾灸,可灸一壯。

「勞宮」穴,在手掌中央的動脈上,是手心主脈氣血流過的地方。針灸時可針入同身寸之三分,留針六呼,若用艾灸,可灸三壯。

太陵,在掌後骨兩筋間陷者中,手心主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閒使,在掌後同身寸之三寸,兩筋間陷者中,手心主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七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灸三壯』。

白話文:

太陵穴:

位於手掌後方,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是手心主脈流注的地方。

  • 針灸:針刺深度為同身寸六分,留針七呼。
  • 艾灸:可灸三壯。

閒使穴:

位於手掌後方,同身寸三寸處,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是手心主脈循行的部位。

  • 針灸:針刺深度為同身寸六分,留針七呼。
  • 艾灸:可灸七壯。

校正:

根據《甲乙經》記載:「灸三壯」。

」~~,~~曲澤,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而得之,手心主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脾之井者,隱白也。滎,大都也。俞,太白也。經,商丘也。合,隂陵泉也。隱白,在足大指之端内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隂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肘部

  • **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處,拇指和食指的交界處。
  • **曲澤穴:**位於肘內側,彎曲手臂時能摸到的一個凹陷處,是手心主要經脈的入口。針刺可入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灸則灸三壯。

脾經

  • **井穴:隱白穴。**位於大腳趾頭內側邊緣,距離腳指甲約一個韭葉寬度,足太陰經的起始點。針刺可入一分,留針三次呼吸,灸則灸三壯。
  • 滎穴:大都穴。
  • 俞穴:太白穴。
  • 經穴:商丘穴。
  • 合穴:陰陵泉穴。

大都,在足大指本節後陷者中,足太隂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白,在足内側核骨下陷者中,足太隂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陷者中,足太隂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大都穴

大都穴位於足部大拇指第一個關節後面的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脈氣流經過的地方。針灸時,針尖可插入同身寸之三分(約 0.6 公分),留針七呼。灸法可灸三壯。

太白穴

太白穴位於足內側,腳踝骨後方的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脈氣血聚集的地方。針灸時,針尖可插入同身寸之三分,留針七呼。灸法可灸三壯。

商丘穴

商丘穴位於足內踝下微偏前方的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脈氣血運行的地方。針灸時,針尖可插入同身寸之四分(約 0.8 公分),留針七呼。灸法可灸三壯。

隂陵泉,在膝下内側輔骨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足太隂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肺之井者,少商也。滎,魚際也。俞,太淵也。經,經渠也。合,尺澤也。少商,在手大指之端内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太隂脉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一壯』。

白話文:

陰陵泉:

位於膝蓋內側,輔骨下方的凹陷處。伸直腿部才能找到,是足太陰脈氣血流入之處。刺灸深度為同身寸的五分,停留七次呼吸的時間。若採用灸法,可灸三壯。

肺之井穴:少商

位於大拇指內側,與指甲邊緣之間的韭葉形區域。手太陰肺經氣血所出之處。刺灸深度為同身寸的一分,停留一次呼吸的時間。若採用灸法,可灸一壯。

」~~,~~魚際,在手大指本節後内側散脉,手太隂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淵,在掌後陷者中,手太隂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二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經渠,在寸口陷者中,手太隂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不可灸,傷人神明。

白話文:

魚際穴位於大拇指第一關節後內側的散脈中,屬於手太陰肺經的流經部位。針刺深度為一寸二分,留針三呼。如果進行艾灸,可灸三壯。

太淵穴位於手掌後方的凹陷處,屬於手太陰肺經的匯集點。針刺深度為一寸二分,留針兩呼。如果進行艾灸,可灸三壯。

經渠穴位於寸口處的凹陷中,屬於手太陰肺經的循行路線。針刺深度為一寸三分,留針三呼,不可艾灸,因為會傷及人的神明。

尺澤,在肘中約上動脉,手大隂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腎之井者,涌泉也。滎,然谷也。俞,太谿也。經,復溜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溜』作『留』,餘復溜字並同。」,~~合,隂谷也。涌泉,在足心陷者中,屈足捲指宛宛中,足少隂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尺澤穴,位於肘部中央動脈的上方,是手太陰肺經氣血注入的地方。針灸時,針刺深度應為自體一寸的三分之一,留針時間為三次呼吸。灸法時,可灸三壯。

腎經的井穴為湧泉穴。滎穴為然谷穴。俞穴為太谿穴。經穴為復溜穴。合穴,應為陰谷穴。

湧泉穴,位於足心中央凹陷處,屈足卷指時最明顯的地方。是足少陰腎經氣血輸出的地方。針灸時,針刺深度應為自體一寸的三分之一,留針時間為三次呼吸。灸法時,可灸三壯。

然谷,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足少隂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刺此多見血,令人立饑欲食。太谿,在足内踝後,跟骨上動脉陷者中,足少隂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復溜,在足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新校正云:「按〈刺腰痛篇〉注云:『在内踝後上二寸動脉。』」,~~足少隂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谷穴位於足內踝前,大骨下方的凹陷中,是足少陰脈流經的地方。刺灸此穴可深達一寸三分,留針或留灸三呼。刺灸此穴容易見血,並會令人立即產生飢餓感。

太谿穴 位於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的凹陷中,是足少陰脈注出的地方。刺灸此穴可深達一寸三分,留針或留灸七呼。

復溜穴 位於足內踝上二寸的凹陷中,是足少陰脈行經的地方。刺灸此穴可深達一寸三分,留針或留灸三呼。若用灸法,可灸五壯。

隂谷,在膝下内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足少隂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如是五藏之俞,藏各五穴,則二十五俞,以左右脉具而言,則五十穴。

白話文:

陰谷穴,位於膝蓋下方,內側輔骨的後面,大筋下面、小筋上面,按壓下去有反應,屈膝後可以找到,是足少陰經的起始穴位。針灸時針刺深度為自身寸數的四分之三,艾灸時可灸三壯。這樣一類的五臟俞穴,每個臟腑有五個,因此共有二十五個俞穴。若加上左右兩側的經脈,則共有五十個穴位。

府俞七十二穴府,謂六府,非兼九形府也。俞,亦謂井滎俞原經合,非背俞也。肝之府膽,膽之井者,竅隂也。滎,俠谿也。俞,臨泣也。原,丘虚也。經,陽輔也。合,陽陵泉也。竅隂,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韮葉,足少陽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府俞」的意思是七十二個與內臟相關的穴位。其中「府」是指肝、膽、脾、胃、肺、大腸這六臟,而不是指九臟。而「俞」表示井穴、榮穴、俞穴、原穴、經穴、合穴,而不是指背俞穴。

對於肝臟而言,它的「府」是膽囊。「井」穴是「竅陰」。「榮」穴是「俠谿」。「俞」穴是「臨泣」。「原」穴是「丘墟」。「經」穴是「陽輔」。「合」穴是「陽陵泉」。

「竅陰」穴位於腳小指旁邊第二根腳趾的末端,離指甲角約一韮葉距離,是足少陽經脈的起始點。針刺時深度為身寸的一分,停留一呼之間。新校正本雲:「按《甲乙經》作『三呼』。」,~~如果要艾灸,可以灸三壯。

俠谿,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間,本節前陷者中,足少陽脉之所流,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臨泣,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者中,去俠谿同身寸之一寸半,足少陽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二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俠谿穴 位於小腳趾和第四個腳趾之間的凹陷處,屬於足少陽經的循行路線上。針灸可刺入皮膚三釐米左右,留針三至五口氣的時間。如果施灸,可以灸三壯。

臨泣穴位於小腳趾和第四個腳趾之間的凹陷處,比俠谿穴後方一寸半,也屬於足少陽經的穴位。針灸可刺入皮膚三釐米左右,留針二至五口氣的時間 。如果施灸,可以灸三壯。

校正註釋: 《甲乙經》中記載的臨泣穴針刺深度為兩釐米。

丘虚,在足外踝下,如前陷者中,去臨泣同身寸之三寸,足少陽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陽輔,在足外踝上,~~,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之端,如前同身寸之三分,所去丘虚同身寸之七寸,足少陽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丘墟

位於足外踝下方,如同一個凹陷的區域。從臨泣穴往腳踝方向量三寸。少陽經脈經過此穴。針刺可入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灸法:三壯。

陽輔

位於足外踝上方,原缺。新校正的版本提到:《甲乙經》記載:「外踝上四寸。」足輔骨前緣,絕骨末端。從丘墟穴往腳踝方向量七寸。少陽經脈經過此穴。針刺可入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灸法:三壯。

陽陵泉,在膝下同身寸之一寸,䯒外廉陷者中,足少陽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脾之府,胃。胃之井者,厲兌也。滎,内庭也。俞,陷谷也。原,衝陽也。經,解谿也。合,三里也。厲兌,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陽明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一壯。

白話文:

陽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同身寸加一寸處,在小腿外側凹陷處,是足少陽膽經氣血出入的地方。針灸時,可刺入同身寸六分,留針十呼吸。若艾灸,可灸三壯。與脾臟相通的穴位是胃。

厲兌穴 ,位於大拇指旁第二個腳趾尖端,離腳趾甲角約一韭葉寬處,是足陽明胃經氣血的起始點。針灸時,可刺入同身寸一分,留針一呼吸。若艾灸,可灸一壯。

内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者中,足陽明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作『二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陷谷,在足大指次指外間,本節後陷者中,去内庭同身寸之二寸,足陽明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內庭,位於大腳趾和小腳趾外側的陷凹處,為足陽明經絡所通過。針灸可深入三寸,留針十次呼吸後拔出。校正本指出,《甲乙經》記載,應留針二十次呼吸。灸的話,可灸三壯。

陷谷 ,位於大腳趾和小腳趾外側,上一節骨骼後半部的陷凹處,離內庭三寸,為足陽明經絡所聯繫。針灸可深入五寸,留針七次呼吸後拔出。灸的話,可灸三壯。

衝陽,在足跗上同身寸之五寸,骨間動脉上,去陷谷同身寸之三寸,足陽明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解谿,在衝陽後同身寸之二寸半,~~,~~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一寸半』,〈刺瘧〉注作『三寸半』,《素問》二注不同,當從《甲乙經》之說。

白話文:

衝陽穴位於腳踝上,從腳踝骨頭算起五寸的位置,在骨頭之間的動脈上,距離陷谷穴三寸,是足陽明經脈經過的地方。針刺時可以刺入三分深,留針時間為十個呼吸。如果灸艾灸,可以灸三壯。解谿穴則位於衝陽穴後方二寸半的位置,……,……新校正說:「根據《甲乙經》記載,應該是『一寸半』,而《刺瘧》的註解中寫的是『三寸半』,《素問》兩種說法不一致,應該採用《甲乙經》的說法。」

」~~,~~腕上陷者中,足陽明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䯒骨外廉,兩筋肉分間,足陽明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肺之府大腸,大腸之井者,商陽也。滎,二間也。

白話文:

如果足陽明經絡上的腕上穴出現凹陷,可以針刺進去五分深,停留五呼的時間。如果灸的話,可以灸三壯。

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三寸,在腓骨外側緣,兩塊肌肉分開的間隙處,屬於足陽明經絡的入絡穴。可以針刺進去一寸深,停留七呼的時間。如果灸的話,可以灸三壯。

大腸是肺的附屬臟器,大腸的井穴是商陽穴。大腸的滎穴是二間穴。

俞,三間也。原,合谷也。經,陽谿也。合,曲池也。商陽,在手大指次指内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陽明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二間,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内側陷者中,手陽明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俞穴:位於三間穴。

原穴:位於合谷穴。

經穴:位於陽谿穴。

合穴:位於曲池穴。

商陽穴:位於食指和拇指之間,接近指甲邊緣,是手陽明經脈的起始點。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一寸一分,留針時間為一次呼吸,灸法為三壯。

二間穴:位於食指和拇指關節前內側的凹陷處,是手陽明經脈的循行位置。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寸,留針時間為六次呼吸,灸法為三壯。

三間,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内側陷者中,手陽明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之間,手陽明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陽谿,在腕中上側兩筋間陷者中,手陽明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三間:位於拇指和食指根部後方的肌肉凹陷處,是手陽明經氣血流注的地方。針刺深度為三寸,留針三呼之久。艾灸的話,可灸三壯。

合谷:位於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骨縫中,是手陽明經途經的地方。針刺深度為三寸,留針六呼之久。艾灸的話,可灸三壯。

陽谿:位於手腕上側,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是手陽明經循行的地方。針刺深度為三寸,留針七呼之久。艾灸的話,可灸三壯。

曲池在肘外輔,屈肘兩骨之中,手陽明脉之所入也,以手拱胸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心之府小腸,小腸之井者,少澤也。滎,前谷也。俞,後谿也。原,腕骨也。經,陽谷也。合,少海也。少澤,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下,同身寸之一分陷者中,手太陽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二呼,若灸者,可灸一壯。

白話文:

曲池穴 位於肘外側,屈肘後兩骨之間,是手陽明脈進入的位置。將手環抱胸前,取穴的位置即可。針刺深度為0.5寸,停留7次呼吸。艾灸取三壯。

小腸經經脈

  • **原穴:**腕骨穴
  • **經穴:**陽谷穴
  • **合穴:**少海穴

少澤穴 位於小指末端,距離指甲根部0.1寸的凹陷處,是手太陽脈起始的位置。針刺深度為0.1寸,停留2次呼吸。艾灸取一壯。

前谷,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者中,手太陽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後谿,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者中,手太陽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二呼,若灸者,可灸一壯。腕骨,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者中,手太陽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前谷穴

位於小指外側第一關節前緣凹陷處,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循行路線。刺針可深至一寸,留針三次呼吸時間。若施灸,灸三壯。

後谿穴

位於小指外側第一關節後緣凹陷處,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交會穴。刺針可深至一寸,留針兩次呼吸時間。若施灸,灸一壯。

腕骨穴

位於手腕外側,腕關節骨頭前方凹陷處,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經過部位。刺針可深至二分,留針三次呼吸時間。若施灸,灸三壯。

陽谷,在手外側腕中銳骨之下陷者中,手太陽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二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少海,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同身寸之五分陷者中,屈肘乃得之,手太陽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心包之府三焦,三焦之井者,關衝也。

白話文:

陽谷穴:位於手腕外側,銳骨下方凹陷中,是手太陽小腸經的循行部位。針刺深度為 0.6 公分,留針的時間為三次呼吸。校正:《甲乙經》記載留針時間為二次呼吸。**灸法:**可灸三壯。

少海穴:位於肘內側大骨外側,距離肘端 1.5 公分凹陷處。需要屈肘才能找到,是手太陽小腸經的終點。針刺深度為 0.6 公分,留針的時間為七次呼吸。灸法: 可灸五壯。

心包經的原穴:三焦穴

三焦經的井穴:關衝穴

滎,液門也。俞,中渚也。原,陽池也。經,支溝也。合,天井也。關衝,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陽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液門,在手小指次指間陷者中,手少陽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滎(榮)穴:體液的出入口。

俞(俞穴):水液匯聚的地方。

原(原穴):陽氣聚集的池塘。

經(經穴):支流溝渠。

合(合穴):體液的天井。

關衝穴:位於小指旁中指指端,距離指甲角約一韭葉寬,手少陽經脈在此出。針刺可入一寸一分深,留針三呼。灸則灸三壯。

液門穴:在小指旁中指間的凹陷處,手少陽經脈在此流注。針刺可入一寸二分深。灸則灸三壯。

中渚,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者中,手少陽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陽池在手表腕上陷者中,手少陽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支溝,在腕後同身寸之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手少陽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中渚穴,位於手的小指旁邊,第二個指節後方的凹陷處,是手少陽經脈流經的地方。針刺時可深入同身寸二分,留針三口氣的時間。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陽池穴 ,位於手腕上的凹陷處,是手少陽經脈經過的地方。針刺時可深入同身寸二分,留針六口氣的時間。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支溝穴 ,位於手腕後面,同身寸三寸處,兩塊骨頭之間的凹陷處,是手少陽經脈行經的地方。針刺時可深入同身寸二分,留針七口氣的時間。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天井,在肘外大骨之後,同身寸之一寸,兩筋間陷者中,屈肘得之,手少陽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腎之府,膀胱。膀胱之井者,至隂也。滎,通谷也。俞,束骨也。原,京骨也。經,崑崙也。合,委中也。至隂,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大陽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天井穴位於肘關節外側大骨後方,距肘橫紋約一寸,在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屈肘時,就能找到此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的起始穴。針灸此穴時,可深刺一寸,留針七次呼吸。如要艾灸,可灸三壯。此穴與腎臟相關,歸屬於膀胱經。

膀胱經

  • 井穴:至陰穴,位於足小趾外側,距足趾甲角約一韭葉寬。為足太陽膀胱經的起始穴。針灸此穴時,可深刺一寸,留針五次呼吸。如要艾灸,可灸三壯。
  • 滎穴:通谷穴,位於小腿後側,距外踝尖約四寸。
  • 俞穴:束骨穴,位於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 原穴:京骨穴,位於腹部,臍下約二寸。
  • 經穴:崑崙穴,位於小腿後側,外踝尖上約六寸。
  • 合穴:委中穴,位於膝蓋後方,股二頭肌肌腱內側。

通谷,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者中,太陽脉之所流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束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赤白肉際陷者中,足太陽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陽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通谷穴:

於小腳趾外側第一個關節前凹陷處,是太陽膀胱經氣血流經的地方。針刺可入深度為成人拇指的二分,停留五次呼吸的時間。若灸,可用三壯。

束骨穴:

於小腳趾外側第一個關節後赤白肉交界處凹陷中,屬足太陽膀胱經氣血所注。針刺可入深度為成人拇指的三分,停留三次呼吸的時間。若灸,可用三壯。

京骨穴:

於腳外側,大骨下方,赤白肉交界處凹陷中,按壓可找到,屬足太陽膀胱經氣血所過。針刺可入深度為成人拇指的三分,停留七次呼吸的時間。若灸,可用三壯。

崑崙,在足外踝後腿骨上陷者中,細脉動應手,足太陽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委中,在膕中央約文中動脉,~~,~~新校正云:「詳委中穴與《甲乙經》及〈刺瘧〉篇注、〈𤷒論〉注同,又〈骨空論〉云:『在膝解之後,曲腳之中,背面取之。』又〈熱穴論〉注、〈刺熱篇〉注云:『在足膝後屈處。

白話文:

崑崙穴位於腳外踝後方,腿骨上凹陷處,細脈跳動感覺明顯,是足太陽經脈所經過的地方。針刺時可深入同身寸的五分,留針時間為十個呼吸。若灸艾條,可灸三壯。委中穴位於膝蓋後方正中央,動脈跳動明顯,……。

』」~~,~~足太陽脉之所入,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如是六府之俞府各六穴,則三十六俞,以左右脉具而言之,則七十二穴。

白話文:

「天樞穴」是位於肚臍兩側兩寸的地方,「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四寸,「肚臍穴」即是肚臍本身,這些穴位都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在治療時,刺入的深度為一寸五分,留針的時間為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採用艾灸治療,則灸三壯。同理,六腑各有六個俞穴,總共三十六個俞穴;如果加上左右兩側的經脈,則總共有七十二個俞穴。

熱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並具〈水熱論〉中。~~,~~新校正云:「按熱俞又見〈刺熱篇〉注。」。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此亦熱俞之五十九穴也。中𦛗兩傍各五,凡十穴謂五藏之背俞也。肺俞在第三椎下兩傍。心俞在第五椎下兩傍。肝俞在第九椎下兩傍。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兩傍。

白話文:

《水熱論》之中同時記載了59個熱俞穴和57個水俞穴。《新校正》註釋說:「熱俞穴在〈刺熱篇〉注中也有記載。」。頭部有五行,每一行有5個穴位,五五二十五個穴位,這也是59個熱俞穴之一。中部兩側各5個穴位,共有10個穴位,稱為五臟背俞穴。肺俞穴在第三椎下兩側。心俞穴在第五椎下兩側。肝俞穴在第九椎下兩側。脾俞穴在第十一椎下兩側。

腎俞在第十四椎下兩傍。此五藏俞者,各俠脊,相去同身寸之一寸半,並足太陽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肝俞留六呼,餘並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俠脊數之則十穴也。大椎上兩傍各一凡二穴𫝆《甲乙經》、《經脉流注孔穴圖經》並不載,未詳何俞也。~~,~~新校正云:「按大椎上傍無穴,大椎下傍穴名大杼後有,故王氏云:『未詳。

白話文:

腎俞穴位於第十四椎骨下方兩側。這些五臟的俞穴,都靠近脊椎兩旁,彼此相隔約一寸到一寸半,都是足太陽經的交會點。針刺深度可達一寸三分。肝俞穴留針六呼的時間,其他俞穴都留針七呼的時間。如果灸這些俞穴,可灸三壯。脊椎兩側共有十個俞穴。

《甲乙經》和《經脈流注孔穴圖經》中都沒有記載大椎穴上方兩側的穴位,因此不確定這是什麼俞穴。

校正註解:

根據考證,大椎穴上方兩側並無穴位,大椎穴下方兩側的穴位是大杼穴。因此,王氏的記載「未詳」是正確的。

』」。目瞳子、浮白二穴瞳子髎,在目外去眥同身寸之五分,手太陽手足少陽三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浮白,在耳後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足太陽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左右言之,各二爲四也。兩髀厭分中,二穴謂環銚穴也。

白話文:

清代醫家徐春甫在其《奇經八脈考》一書中記載:

環跳穴 :位於大腿外側,從股骨大轉子向下約三寸處,環跳穴是手太陽小腸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的三條經脈交會點。針灸時,可刺入約三寸深,若灸則灸三壯。

浮白穴 :位於耳後髮際線內約一寸處,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的交會點。針灸時,可刺入約三寸深,若灸則灸三壯。

上述穴位左右各一個,一共有四個。

環跳穴 ,在兩條大腿交會處的中間部位,又稱「厭分穴」。

在髀樞後,足少陽太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二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王氏云:『在髀樞後。』按《甲乙經》云:『在髀樞中。』『後』當作『中』。灸『三壯』《甲乙經》作『五壯』。」。

白話文:

在大腿骨外側後方,足少陽膽經和太陽膀胱經交會的地方。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一寸,留針時間為二十次呼吸。如果進行艾灸,則艾灸三壯。~~,~~新校正版本寫道:「根據王氏的說法:『在大腿骨外側後方。』但是根據《甲乙經》的說法:『在大腿骨外側中部。』『後』字應改為『中』。艾灸『三壯』,《甲乙經》中記載為『五壯』。」

犢鼻二穴在膝髕下,䯒上,俠解大筋中,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三壯。耳中多所聞,二穴聽宮穴也。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陽手太陽三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刺可入三分。

白話文:

犢鼻穴

犢鼻穴位於膝蓋骨下方,彎曲時凸起的部位,就在韌帶的中間,是足陽明經脈氣血發出的地方。針灸時,可以刺入六分深。如果用艾灸,可以灸三壯。

犢鼻穴還有個作用,就是治療耳朵疾病。它被稱為「聽宮穴」。

聽宮穴

聽宮穴位於耳朵的中央,形狀像紅色的綠豆,是手足少陽經、手太陽經三條經脈交會的地方。針灸時,可以刺入一分深。如果用艾灸,可以灸三壯。

按語

《甲乙經》記載:「針灸時可以刺入三分深。」

』」。眉本,二穴攢竹穴也。在眉頭陷者中,足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完骨,二穴在耳後入髮際同身寸之四分,足太陽少陽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刺可入二分,灸七壯。

白話文:

眉本,指兩個攢竹穴。位於眉毛內側凹陷處,是足太陽經氣的發源處。針刺可入皮肉一分,停留六次呼吸的時間。如果灸法,可灸三壯。

完骨,指兩個穴道,位於耳後,髮際線內一分處。是足太陽經和少陽經的交會穴位。針刺可入皮肉一分,停留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灸法,可灸三壯。

校正:

根據《甲乙經》的記載:「針刺可入二分,灸七壯。」

』」。頂中央,一穴風府穴也。在頂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陽維二經之會,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三呼,灸之,不幸使人瘖。枕骨,二穴竅隂穴也。在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應手,足太陽少隂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刺可入四分,灸可五壯。

』」。

白話文:

風府穴位於頭頂正中,在髮際線後一寸。它是督脈和陽維經的交會穴。說話很快時,此處肌肉會隆起;休息時,肌肉會平復。針刺深度為四分,留針三口氣,艾灸時要注意,如果施灸不當可能會導致失聲。

枕骨兩個穴位名為竅陰穴。位於枕骨上方,搖動時能感到應手,是足太陽經和足少陰經的交會穴。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可灸三壯。

上關,二穴《鍼經》所謂刺之則㰦,不能欠者也。在耳前上廉,起骨關口有空,手少陽足陽明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刺深令人耳無所聞。大迎,二穴在曲頷前,同身寸之一寸三分骨陷者中動脉,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下關,二穴《鍼經》所謂刺之則欠,不能㰦者也。

白話文:

上關

《針經》記載,刺上關穴會導致抽搐,無法張口。位於耳前上角,骨頭接縫處有一個凹陷,是手少陽經和足陽明經的交會處。刺入深度為三寸,留針時間為七次呼吸。如果艾灸,可灸三壯。刺入深度過深會導致耳聾。

大迎

位於彎曲的下巴前面,凹陷處的動脈部位。是足陽明經氣發出的地方。刺入深度為三寸,留針時間為七次呼吸。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下關

《針經》記載,刺下關穴會導致張口,無法抽搐。

在上關下,耳前動脉下廉,合口有空,張口而閉,足陽明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耳中有乾擿之,不得灸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擿之』作『擿抵』。」。天柱,二穴在俠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者中,足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上關穴:位於耳上部和耳前動脈交界的下方,閉口時呈空隙,張口時閉合。是足陽明胃經和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針刺可深達三分,留針7呼息。若艾灸,可灸3壯。耳中有化膿性感染時不可艾灸。

天柱穴 :一對穴位,位於頸後髮際外側大筋外緣的凹陷處。是足太陽膀胱經氣血發生的部位。針刺可深達二分,留針6呼息。若艾灸,可灸3壯。

巨虚上下廉,四穴上廉,足陽明與大腸合也,在膝犢鼻下,䯒外廉,同身寸之六寸,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三壯。下廉,足陽明與小腸合也,在上廉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并〈刺熱篇〉注、〈水熱穴〉注:『上廉在三里下三寸。』此云犢鼻下六寸者,蓋三里在犢鼻下三寸,上廉又在三里下三寸,故云六寸也。

」。

白話文:

上廉穴

上廉穴位於膝蓋骨下緣外側,膝眼外側,同身寸六寸的位置。這是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陽大腸經交會的穴位。刺入深度為同身寸八分,灸法可用三壯。

下廉穴

下廉穴位在上廉穴下方,同身寸三寸的位置。這是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陽小腸經交會的穴位。刺入深度為同身寸三分,灸法可用三壯。

註釋:

根據《甲乙經》、〈刺熱篇〉和〈水熱穴〉等著作記載,上廉穴位於三里穴下方三寸。這裡所說的犢鼻下六寸,是因為三里穴位於犢鼻下三寸,而上廉穴又位於三里穴下方三寸,所以總共為三寸加三寸,也就是六寸。

曲牙,二穴頰車穴也,在耳下曲頰端陷者中,開口有空,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也。天突,一穴已前釋也。天府,二穴在腋下同身寸之三寸,臂臑内廉動脉,手太隂脉氣所發,禁不可灸,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三呼。天牖,二穴在頸筋閒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手少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曲牙:

兩個穴位都在頰車穴的位置,在耳朵下面,臉頰彎曲處的凹陷中,開口有空隙,足陽明脈的氣血在此發出,針灸可以刺入三分深。如果要灸,可以施灸三壯。

天突:

一穴,前面已經解釋過了。

天府:

兩個穴位在腋下,與身體距離三寸,手臂內側動脈處,手太陰脈的氣血在此發出,禁止灸。針灸可以刺入四分深,留針三呼。

天牖:

兩個穴位在脖子筋的凹陷處,天容穴的後面,天柱穴的前面,完骨的下面,髮際的上面,手少陽脈的氣血在此發出,針灸可以刺入一寸深,留針七呼。如果要灸,可以施灸三壯。

扶突,二穴在頸,當曲頹下,同身寸之一寸,人迎後,手陽明脉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天窗,二穴在曲頹下,扶突後動脉應手陷者中,手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三壯。肩解,二穴謂肩井也,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手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灸五壯』。

」。

白話文:

扶突:兩個穴位位於頸部,在曲頹穴下方,距離曲頹穴一寸,人迎穴的後面,是手陽明經氣發出的地方,仰頭取穴,針刺深度為一寸的四分之一。如果用艾灸,可以灸三壯。

天窗 :兩個穴位位於曲頹穴下方,扶突穴後面,動脈搏動明顯的凹陷處,是手太陽經氣發出的地方,針刺深度為一寸的六分之一。如果用艾灸,可以灸三壯。

肩解 :又稱肩井穴,位於肩部凹陷處,缺盆穴上方,大骨前面,是手足少陽經和陽維脈的交匯處,針刺深度為一寸的五分之一。如果用艾灸,可以灸三壯。

~~ :校正版本註解:「《甲乙經》中記載灸五壯。」

關元,一穴新校正云:「詳此已前釋,舊當篇再注𫝆去之。」。委陽,二穴三焦下輔俞也,在膕中外廉兩筋間,此足太陽之別絡,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屈身而取之。肩貞,二穴在肩曲甲下兩骨解間,肩髃後陷者中,手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關元

一部新的校正版本中提到:「關於前面詳細的解釋,舊版本中重複註釋的部分已經刪除。」

委陽

兩個穴位,是足三陽經的側別絡穴,位於臀部後外側,兩條筋之間。屬足太陽膀胱經,針刺深度為同身寸(患者身高的一寸)的七分,留針五次呼吸的時間,如果灸則灸三壯,彎腰取穴。

肩貞

兩個穴位,位於肩部,肩窩下方的兩塊骨頭的凹陷處,為手太陽小腸經氣血發出的地方。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八分,如果灸則灸三壯。

瘖門,一穴在項髮際宛宛中,入係舌本,督脉、陽維二經之會,仰頭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不可灸,灸之令人瘖。~~,~~新校正云:「按〈氣府〉注云:『去風府一寸。』」。齊,一穴齊中也。禁不可刺,刺之使人齊中惡瘍潰,矢出者,死不可治,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瘖門穴

這個穴位位於後腦頸髮際的凹陷處,與舌根相連,是督脈和陽維脈的交會點。仰起頭後取穴,針刺深度為一寸四分,不能艾灸,否則會導致言語不利。

齊穴

這個穴位位於下頜部的正中間。禁止針刺,否則會導致下頜部出現惡性潰瘍,膿液破出後,將會死亡且無法醫治。如果艾灸,可以灸三壯。

胸俞,十二穴謂俞府,彧中、神藏、靈墟、神封、歩廊,左右則十二穴也。俞府在巨骨下,俠任脉兩傍,橫去任脉各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下五穴遞相去同身寸之一寸六分陷者中,並足少隂脉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胸俞穴,十二個穴位被稱為俞府,分別是彧中、神藏、靈墟、神封、步廊,左右兩邊各六個穴位。俞府位於胸骨下方,靠近任脈兩側,橫向離開任脈各兩寸的凹陷處,下面五個穴位每兩個穴位之間距離一寸六分,凹陷處也並列在一起,這些穴位都屬足少陰經氣所發,取穴時需要仰臥,針灸深度為四分,如果艾灸,可以灸五壯。

背俞,二穴大杼穴也,在脊第一椎下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督脉別絡,手足太陽三脉氣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七壯。膺俞,十二穴謂雲門、中府、周榮、胸鄉、天谿、食竇,左右則十二穴也。

白話文:

背俞

背俞穴位於脊椎第一節椎骨下方的左右兩側,距離身體中心線各為​​一寸半,凹陷處便是。它是督脈的別絡,是手足三陽經氣血會聚的地方。針刺時可入三分,留針七呼,如果灸,可以灸七壯。

膺俞

膺俞穴包括十二個穴位,即左右雲門、中府、周榮、胸鄉、天谿和食竇。因此,左右共有十二個穴位。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周榮、胸鄉』」雲門在巨骨下俠任脉傍,橫去任脉各同身寸之六寸,~~新校正云:「按〈水熱穴〉注作『胸中行兩傍』,與此文雖異,處所無別。

白話文:

~~,新校正雲:「根據《甲乙經》記載為『周榮、胸鄉』。」

雲門在巨骨(鎖骨)下,位於任脈旁邊,橫向離開任脈,兩側各約六寸。

~~新校正雲:「根據〈水熱穴〉註解記載,為『胸中兩側平行』,雖然與此文內容不同,但所指位置是一樣的。

,陷者中動脉應手,雲門、中府相去同身寸之一寸,餘五穴遞相去同身寸之一寸六分陷者中,並手太隂脉氣所發,雲門、食竇舉臂取之,餘並仰而取之,雲門,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太深令人逆息。中府,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五呼,餘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陷谷、陷衝、中動脈」這幾個穴位,取穴時應手而得。雲門穴和中府穴的距離是一寸,其他五個穴位之間的距離是1.6寸。這幾個穴位都屬手太陰肺經的經氣發布之處。雲門穴和食竇穴在舉臂時取穴,其他穴位都仰臥取穴。雲門穴刺入深度為0.7寸,太深了會引起逆息。中府穴刺入深度為0.3寸,留針5個呼吸。其他穴位刺入深度為0.4寸。如果灸的話,可以灸5壯。

」~~,~~新校正云:「詳王氏以此十二穴并手太隂,按《甲乙經》雲門乃手太隂,中府乃手足太隂之會,周榮已下乃足太隂,非十二穴並手太隂也。」。分肉,二穴在足外踝上絕骨之端,同身寸之三分,筋肉分間,陽維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新校正解釋說:「關於十二穴是否都是手太陰,需要參考《甲乙經》。雲門被認為是手太陰,而中府是手足太陰的交匯點。在周榮之後是足太陰,所以不是所有十二穴都是手太陰。」分肉穴位於足外踝上方的骨端處,距離標準尺寸三分。這個穴位在肌肉之間,與陽維脉氣相關。針灸時可以刺三分,留針七次呼吸。如果使用灸法,可以灸三次。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分肉穴,詳處所疑是陽輔,在足外踝上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所,又按〈刺腰痛〉注,作絕骨之端,如後二分刺入五分,留十呼與此注小異。」。踝上橫,二穴内踝上者,交信穴也。交信,去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少隂前太隂後,筋骨間,足隂蹻之郄,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外踝上附陽穴也。

白話文:

新校正的版本說:「根據《甲乙經》記載,並沒有分肉穴,詳細位置推測應該是陽輔穴,位於足外踝上輔骨的前方,絕骨端如前三分所,又根據《刺腰痛》的註解,提到絕骨之端,如後二分刺入五分,留針十呼,這與此處的註解略有不同。」

踝上橫著的兩個穴位,內踝上方的兩個穴位,分別是交信穴和附陽穴。

交信穴,距離內踝上同身寸的二寸,少陰經前,太陰經後,位於筋骨之間,是足陰蹻脈的郄穴。針刺時可以刺入同身寸的四分,留針五呼,如果灸艾的話,可以灸三壯。

附陽穴,位於外踝上。

附陽,去外踝上同身寸之三寸,太陽前少隂後,筋骨間,陽蹻之郄,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附陽』作『付陽』。」。

白話文:

在腳的外踝往上三寸的位置,太陽經的前方少陰經的後方,筋骨之間,是陽蹻經的郄穴,可以針刺,深度六分,留針七呼。如果灸的話,灸三壯即可。另外,新校正的版本說:「根據《甲乙經》,『附陽』應該寫作『付陽』。」

隂陽蹻,四穴隂蹻穴,在足内踝下,是謂照海,隂蹻所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陽蹻穴,是謂申脉,陽蹻所生,在外踝下陷者中,~~,~~新校正云:「按〈刺腰痛篇〉注作『在外踝下五分』,〈繆刺論〉注云:『外踝下半寸容爪甲,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陰蹻穴

有四個陰蹻穴,位於足內踝下方,被稱為照海穴,是陰蹻的原穴。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四分之一,留針六呼,艾灸則灸三壯。

陽蹻穴

有四個陽蹻穴,被稱為申脈穴,是陽蹻的原穴。位於外踝下方凹陷處,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二分之一,留針七呼,艾灸則灸三壯。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留七呼』作『六呼』,〈刺腰痛篇〉注作『十呼』。」。水俞在諸分分,謂肉之分理間,治水取之。熱俞在氣穴寫熱則取之。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骸厭,謂膝外俠膝之骨厭中也。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謂五里穴也。所以謂之大禁者,謂其禁不可刺也。

白話文:

「留七呼」~~,~~新的校正說:「根據《甲乙經》,『留七呼』應該是『留六呼』,〈刺腰痛篇〉的註釋中寫作『留十呼』。」水俞穴位於全身的分肉之間,治療水腫時取用此穴。熱俞穴位於氣穴中,出現發熱時取用此穴。寒熱俞穴,位於兩條大腿骨的骸諦中,骸諦是指膝蓋外側膝蓋骨外側的凹陷處。大禁穴,位於天府穴下五寸,也就是五里穴。之所以稱為大禁穴,是因為禁止刺此穴。

《鍼經》曰:「迎之五里,中道而上,五至而已,五注而藏之,氣盡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俞矣。」蓋謂此也。又曰:「五里者,尺澤之後。」五里與此文同。凡三百六十五穴,鍼之所由行也新校正云:「詳自藏俞五十至此并重複,共得三百六十穴,通前天突十椎上紀下紀共三百六十五穴,除重複,實有三百一十三穴。」。

帝曰:「善。願聞谿谷之會也。」

白話文:

歧伯說:「人體有三百六十五個穴道,它們互相連接。這些穴道可以調節人體氣血,讓氣血順暢流動。如果榮氣和衛氣瘀滯,衛氣會散發,榮氣會溢出,氣血不足,血液凝結,就會導致發燒、氣短等症狀。在治療時,應該及時疏通榮氣和衛氣。只要見到這個症狀,就要立刻治療,不管穴道在哪裡。也不需要管穴道的經絡歸屬,只要看到有血絡瘀滯,就應該立即疏通,也不需要管穴道的經絡會合。」

歧伯曰:「肉之大會爲谷,肉之小會爲谿,肉分之間,谿谷之會,以行榮衞,以會大氣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以舍大氣』。」。邪溢氣壅,脉熱肉敗,榮衞不行,必將爲膿,内銷骨髓,外破大膕熱過,故致是。留於節湊,必將爲敗若留於骨節之間,津液所溱之處,則骨節之間,髓液皆潰爲膿,故必敗爛筋骨而不得屈伸矣。積寒留舍,榮衞不居,卷肉縮筋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寒肉縮筋』。

白話文:

歧伯說:「人體中大的聚會地方是胃,小聚會地方是溪流,肉塊之間就是溪流谷地的匯聚點,通過它們,血液和津液暢通,匯聚新鮮的氣血。邪氣和多餘的氣堵塞不通,脈絡過熱,肌肉腐敗,血液和津液無法運行,必定化為膿液,消耗骨髓,向外破裂發炎。如果邪氣停留於身體關節部位,必定會潰爛。如果邪氣停留於骨節之間,津液流注的地方,那麼骨節之間的骨髓和津液都會化膿,因此必定會敗壞筋骨,導致無法屈伸。如果寒邪積聚停留,血液和津液無法停留,肌肉會萎縮,筋骨會攣縮。

」。肋肘不得伸,内爲骨𤷒,外爲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於谿谷也邪氣盛甚,眞氣不榮,髓溢内消,故爲是也。不足,謂陽氣不足也。寒邪外薄,乆積淹留,陽不外勝,内消筋髓,故曰不足。大寒留於谿谷之中也。谿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其小𤷒淫溢,循脉往來,微鍼所及,與法相同若小寒之氣,流行淫溢,隨脉往來爲𤷒病,用鍼調者與常法相同爾。

白話文:

肋骨和手肘無法伸展,內部是骨頭腫脹,外部肌肉失去知覺,這種情況稱為「不足」,是寒氣積聚在關節部位導致的。病邪勢力強盛,正氣無法發揚,骨髓從內部流失消耗,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不足」是指陽氣不足。寒邪從外面侵襲,長時間地停留積聚,陽氣無法向外抗衡,導致筋髓從內部消耗,所以稱為「不足」。寒氣大量積聚在關節部位之中。關節部位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相會,穴位也會相應地腫脹,腫脹處會少量流溢,沿著經絡往來運行,使用微鍼治療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治療方法與一般的寒氣病症相同。如果寒氣較輕微,在經絡中流溢運行,就會導致腫脹疼痛的疾病,用鍼灸治療的方法和一般方法相同。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𫝆日發蒙解惑,藏之金匱,不敢復出,乃藏之金蘭之室,署曰氣穴所在。」。」

白話文:

於是漢武帝讓左右的人迴避,站起身向張仲景一再拜謝說:「這本醫書在您啟發我的時候就寫成,一直保存在金盒子裡,我不敢再拿出來,現在我就把它藏在貯放金蘭之香的屋裡,並告示說:這是記載氣穴所在的地方。」

歧伯曰:「孫絡之脉別經者,其血盛而當寫者,亦三百六十五脉,並注於絡,傳注十二絡脉,非獨十四絡脉也十四絡者,謂十二經絡兼任脉督脉之絡也。脾之大絡起自於脾,故不并言之也。。内解寫於中者,十脉解,謂骨解之中,經絡也,雖則別行,然所受邪亦隨注寫於五藏之脉,左右各五,故十脉也。。」

白話文:

歧伯說:「屬於孫絡的經外奇穴,血盛需要放血的,也有三百六十五條,全部注入十二經絡,不只十四條絡脈而已。十四條絡脈是指十二經絡加任脈和督脈的絡脈。脾臟的大絡脈起於脾臟,所以不特別提出來。在身體內部散佈的經外奇穴,有十條散佈在中焦骨骼之間的經絡,雖然它們分開運行,但是所受的邪氣也會隨著血液而流注到五臟的經絡中,左右各五條,所以共有十條經外奇穴。」

足太陽脉氣所發者,七十八穴兼氣浮薄相通者,言之當言九十三穴,非七十八穴也。正經脉會發者七十八穴,浮薄相通者一十五穴,則其數也。兩眉頭各一謂攢竹穴也,所在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入髮至項,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謂大杼、風門各二穴也,所在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

白話文:

足太陽經氣所發出的穴位,包括七十八個固定的穴位和十五個氣浮薄相通的穴位,合計為九十三個穴位。正經脈絡發出的穴位是七十八個,氣浮薄相通的穴位是十五個。

兩條眉毛之間各有一個穴位,稱為攢竹穴,刺灸的方法和其它氣穴相同。從眉毛進入頭髮,測量三寸半,左右相隔三寸,這兩個穴位分別是大杼穴和風門穴,刺灸的方法也和其它氣穴相同。

~~,~~新校正云:「按別本云:『入髮至頂三寸。』又注云:『寸同身寸也,諸寸同法。』與此注全別,此注謂大杼、風門各二穴,所在灸刺分壯與此〈氣穴〉同法,𫝆〈氣穴〉篇中無風門穴,而注言與同法,此注之非可見,此非王氏之誤,誤在後人,詳此入髮至項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蓋是說下文浮氣之在皮中五行,行五之穴,故王都不解釋,直云寸爲同身寸也,但以『頂』誤作『項』,剩半字耳,所以言入髮至頂者,自入髮,顖會穴至頂百會,凡三寸,自百會後至後頂,又三寸,故云:『入髮至頂三寸傍五者。』爲兼四行傍數有五行也。

白話文:

根據新校正本的說法,其他版本記載:「入髮至頂三寸。」並註解:「寸同身寸也,諸寸同法。」這與目前的註解完全不同。目前的註解認為大杼、風門兩個穴位,其灸刺的尺寸與氣穴篇中的規定相同,但氣穴篇中並沒有記載風門穴,而註解卻說與氣穴篇相同,顯然是錯誤的。這不是王氏的錯誤,而是後人的錯誤。

仔細分析,「入髮至項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應該是說下文浮氣在皮中五行,行五之穴,所以王氏沒有解釋,只說寸是同身寸,只是將「頂」誤寫成「項」,少了一個半字。

「入髮至頂三寸傍五」指的是從入髮,也就是顖會穴,到頂部的百會穴,共三寸;從百會穴到後頂,再三寸,所以說「入髮至頂三寸傍五」。這是因為兼顧了四行傍數,也包括了五行。

相去三寸者,蓋謂自百會頂中數,左右前後各三寸有五行,行五共二十五穴也,後人誤認將頂爲項,以爲大杼、風門,此甚誤也,况大杼在第一椎下兩傍,風門又在第二椎下,上云髮際非止三寸半也,其誤甚明。」。其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浮氣,謂氣浮而通之,可以去熱者也。

白話文:

距離頭頂三寸的地方,指的是從百會穴的頂點開始計算,左右前後各三寸處各有五行,五行相加共有二十五個穴位。後世誤認頭頂為頸項,把大杼穴和風門穴當成頭頂上的穴位,這是大錯特錯。況且,大杼穴在第一椎骨下方兩側,風門穴在第二椎骨下方。上面所說的髮際線不止三寸半,這個錯誤很明顯。

在皮層中的浮氣,總共有五行,五行相加,共有二十五種浮氣。這些浮氣浮而通暢,可以去除熱症。

五行,謂頭上自髮際中同身寸之二寸後至頂之後者也。二十五者,其中行則顖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五督脉氣也。次俠傍兩行,則五處、承光、通天、絡却、玉枕,各五,本經氣也。又次傍兩行,則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各五,足少陽氣也。兩傍四行各五,則二十穴,中行五,則二十五也。

白話文:

五行指從髮際正中向上二寸,到頭頂後的部位。其中正中的五處穴位是:顖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是督脈的氣血流經的地方。

次於正中的兩行,各五處穴位: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共十處,是本經的氣血流經的地方。

再次於兩側的兩行,各五處穴位: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共十處,是足少陽經的氣血流經的地方。

兩側四行的各五處穴位,總共二十穴;加上正中的五處穴位,總共二十五穴。

其刺灸分壯,與〈水熱穴〉同法。項中大筋兩傍各一謂天柱二穴也,所在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風府兩傍各一謂風池二穴也,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風池足少陽陽維之會,非太陽之所發也。經言風府兩傍乃天柱穴之分位,此亦復明上項中大筋兩傍穴也,此注剩出風池二穴於九十三數外,更剩前大杼、風門及此風池六穴也。」。

白話文:

針灸的力度要分壮,方法和水热穴相同。颈部大筋两侧各有一穴,称为天柱穴,针灸方法和气穴相同。风府穴两侧各有一穴,称为风池穴,针灸方法和气穴相同。……,……新校正说:“根据《甲乙经》,风池穴是足少阳阳维脉和手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并非太阳经的起始穴。经文说风府穴两侧是天柱穴的分位,这也说明颈部大筋两侧的穴位,此注多出了风池穴,使总数超出九十三穴,再加上之前的大杼、风门和风池六穴,总共多了六穴。”

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十五間各一者,𫝆《中誥孔穴圖經》所存者十三穴左右,共二十六,謂附分、魄戸、神堂、譩譆、鬲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祑邊,十三也。附分,在第二椎下,附項内廉兩傍,各相去俠脊同身寸之三寸,足太陽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從肩胛骨以下到尾骨,有 21 節,15 個間隙,每個間隙中有一個穴道。根據《中誥孔穴圖經》記載,共有 13 個穴道在左右兩側,共計 26 個,分別是:附分、魄戶、神堂、譩譆、鬲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祑邊。其中,附分穴位於第二胸椎下,在頸部的內側邊緣兩側,左右各距脊柱三寸,是足太陽經的會穴。針灸時可以刺入八分,如果艾灸,可以灸五壯。

魄戸,在第三椎下兩傍,上直附分,足太陽脉氣所發,下十二穴並同,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如附分法。神堂,在第五椎下兩傍,上直魄戸,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灸同附分法。譩譆,在第六椎下兩傍,上直神堂。~~,新校正云:「按〈骨空論〉注云:『以手厭之,令病人呼譩譆之聲,則指下動矣。』,~~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灸如附分法。

白話文:

魄戶,位於第三節椎骨下方兩側,上方與附分相連,是足太陽經脈氣血發源的地方,下方的十二個穴位都與此處相通。取穴時人保持端坐,針刺可插入身體一寸五分深。如果施灸,方法與附分相同。

神堂 ,位於第五節椎骨下方兩側,上方與魄戶相連。針刺可插入身體一寸三分深。施灸方法與附分相同。

譩譆,位於第六節椎骨下方兩側,上方與神堂相連。按《骨空論》註解雲:「用手按壓時,讓病人發出『譩譆』的聲音,則手指下方的部位就是取穴點了。」** 針刺可插入身體一寸六分深,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施灸方法與附分相同。

鬲關在第七椎下兩傍,上直譩譆,正坐開肩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可灸五壯。」,~~魄門,在第九椎下兩傍,上直鬲關,正坐取之,刺灸分壯如鬲關法。陽綱,在第十椎下兩傍,上直魂門,正坐取之,刺灸分壯如魂門法。

白話文:

鬲關穴: 位於第七節椎骨下方兩側,向上直達肩胛骨內側。端正坐著,肩膀展開,取穴時刺入深度為一寸五分。如果施灸,可灸三壯。

備註: 《新校正》註解說:「根據《甲乙經》,可灸五壯。」

魄門穴: 位於第九節椎骨下方兩側,向上直達鬲關穴。端正坐著取穴,刺灸分壯方法與鬲關穴相同。

陽綱穴: 位於第十節椎骨下方兩側,向上直達魂門穴。端正坐著取穴,刺灸分壯方法與魂門穴相同。

意舍,在第十一椎下兩傍,上直陽綱,正坐取之,刺灸分壯如陽綱法。胃倉,在第十二椎下兩傍,上直意舍,刺灸分壯如意舍法。肓門在第十三椎下兩傍,上直胃倉,刺同胃倉,可灸三十壯。~~,~~新校正云:「按肓門灸三十壯與《甲乙經》同,〈水穴〉注作『灸三壯』。

白話文:

意舍,位於第十一胸椎下方的兩側,上方連接陽綱穴。正坐時取穴,刺灸方法和陽綱穴相同。

胃倉,位於第十二胸椎下方的兩側,上方連接意舍穴。刺灸方法和意舍穴相同。

肓門,位於第十三胸椎下方的兩側,上方連接胃倉穴。刺法和胃倉穴相同,可施灸三十壯。

新校正:

「按肓門灸三十壯和《甲乙經》的記載相同,〈水穴〉註解為『灸三壯』。」

」~~,志室,在第十四椎下兩傍,上直肓門,正坐取之,刺灸分壯如魄戸法。胞肓,在第十九椎下兩傍,上直志室,伏而取之,刺灸分壯如魄戸法。新校正云:「按志室胞肓灸如魄戸五壯,《甲乙經》作『三壯』,〈水穴〉注亦作『三壯』,〈熱穴〉法志室亦作『三壯』。」,~~秩邊,在第二十一椎下兩傍,上直胞肓,伏而取之,刺灸分壯如魄戸法。

白話文:

志室穴位於第十四椎下兩側,正對肓門,坐正取穴,刺灸方法與魄戶穴相同。

胞肓穴位於第十九椎下兩側,正對志室穴,俯伏取穴,刺灸方法與魄戶穴相同。

《新校正》中記載:「按志室、胞肓兩穴的灸法同魄戶穴,施灸五壯。《甲乙經》記載施灸『三壯』,〈水穴〉注中也記載施灸『三壯』,〈熱穴〉法中志室穴也施灸『三壯』。」

秩邊穴位於第二十一椎下兩側,正對胞肓穴,俯伏取穴,刺灸方法與魄戶穴相同。

五藏之俞各五,六府之俞各六肺俞,在第三椎下兩傍,俠脊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心俞,在第五椎下兩傍,相去及如肺俞法,留七呼。肝俞,在第九椎下兩傍,相去及刺如心俞法,留六呼。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兩傍,相去及刺如肝俞法,留七呼。

白話文:

人體五臟各有五個腧穴,六腑各有六個腧穴。

  • **肺俞:**位於第三椎骨下的兩側,與脊椎相距各為患者身高的1.5寸,針刺深度為患者身高的三分之一,留針時間為七次呼吸。如果施以艾灸,可灸三壯。
  • **心俞:**位於第五椎骨下的兩側,與脊椎相距及針刺深度與肺俞相同,留針時間為七次呼吸。
  • **肝俞:**位於第九椎骨下的兩側,與脊椎相距及針刺深度與心俞相同,留針時間為六次呼吸。
  • **脾俞:**位於第十一椎骨下的兩側,與脊椎相距及針刺深度與肝俞相同,留針時間為七次呼吸。

腎俞,在第十四椎下兩傍,相去及刺如脾俞法,留七呼。膽俞,在第十椎下兩傍,相去如肺俞法,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胃俞,在第十二椎下兩傍,相去及刺如脾俞法,留七呼。三焦俞,在第十三椎下兩傍,相去及刺如膽俞法。大腸俞,在第十六椎下兩傍,相去及刺如肺俞法,留六呼。

白話文:

腎俞穴:位於第十四塊脊椎骨下方兩側,距離和針刺方法與脾俞穴相同,針留七次呼吸。

膽俞穴 :位於第十塊脊椎骨下方兩側,距離同肺俞穴,端坐取穴,針刺深度為五分,針留七次呼吸。

胃俞穴 :位於第十二塊脊椎骨下方兩側,距離和針刺方法與脾俞穴相同,針留七次呼吸。

三焦俞穴 :位於第十三塊脊椎骨下方兩側,距離和針刺方法與膽俞穴相同。

大腸俞穴 :位於第十六塊脊椎骨下方兩側,距離和針刺方法與肺俞穴相同,針留六次呼吸。

小腸俞,在第十八椎下兩傍,相去及刺如心俞法,留六呼。膀胱俞,在第十九椎下兩傍,相去及刺如腎俞法,留六呼。五藏六府之俞,若灸者,並可灸三壯。~~,~~新校正云:「詳或者疑經中各五各六,以各字爲誤者,非也。所以言各者,謂左右各五各六,非謂每藏府而各五各六也。

白話文:

小腸俞穴 :位於第 18 節椎骨下方兩側,間距和刺法與心俞穴相同,留針 6 次呼吸的時間。

膀胱俞穴 :位於第 19 節椎骨下方兩側,間距和刺法與腎俞穴相同,留針 6 次呼吸的時間。

五臟六腑之俞穴 :如果採用艾灸治療,則可以各灸 3 壯。

注釋:

「詳或者疑經中各五各六,以各字爲誤者,非也。所以言各者,謂左右各五各六,非謂每藏府而各五各六也。」:

某些人懷疑經文中「各五各六」是錯誤的,但並非如此。「各」字的意思是左右兩側各五個、各六個,而不是指每個臟腑有五個或六個俞穴。

」。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各六俞也謂委中、崑崙、京骨、束骨、通谷、至隂六穴也。左右言之,則十二俞也,其所在刺灸如〈氣穴〉法。經言脉氣所發者,七十八穴,𫝆此所有兼止者,九十三穴,由此則大數差錯,傳寫有誤也。~~,~~新校正云:「詳王氏云兼亡者九十三穴,𫝆兼大杼、風門、風池爲九十九穴,以此王氏摠數計之,明知此三穴後之妄增。」。

白話文:

委中穴以下到小腳指旁各六個俞穴,就是委中、崑崙、京骨、束骨、通谷、至陰六個穴位。左右兩邊各六個,總共十二個俞穴。扎針或灸法與《氣穴》篇的方法相同。經典中說脈氣發出的穴位有七十八個,加上這裡記載的兼止穴,共有九十三個穴位。由此可見,總數有差錯,可能是傳抄時出現了錯誤。

後人校正說:「王氏詳細考證後發現,兼亡穴的數量有九十三個,再加上大杼、風門、風池三個穴位,總共有九十九個穴位。由此可知,王氏認為這三個穴位是後人妄加的。」

足少陽脉氣所發者,六十二穴,兩角上各二謂天衝、曲鬢,左右各二也。天衝,在耳上,如前同身寸之三分,足太陽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壯。曲鬢,在耳上,入髮際曲陽陷者中,鼓頷有空,足太陽少陽二脉之會,刺灸分壯如天衝法。直目上髮際内,各五謂臨泣、目窻、正營、承靈、腦空左右是也。

白話文:

足少陽經所屬的穴位,共有六十二個。

在耳朵上方兩側,各有一個穴位,分別叫「天衝」和「曲鬢」。

「天衝」穴位於耳朵上方,距離前額相同身寸的三分之一處,是足太陽經和足少陽經的交會點。刺入的深度為相同身寸的三分之一,如果灸治,可灸五壯。

「曲鬢」穴位於耳朵上方,進入髮際線內曲陽凹陷處,合口時有空洞感,是足太陽經和足少陽經的交會點。刺灸的方法和壯數和「天衝」穴相同。

在眼睛正上方髮際線內側,每邊有五個穴位,分別叫「臨泣」、「目窻」、「正營」、「承靈」、「腦空」。

臨泣,在直目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五分,足太陽少陽陽維三脉之會,留七呼。目窻,在臨泣後同身寸之一寸。正營,在自窻後同身寸之一寸。承靈,在正營後同身寸之一寸半。腦空,在承靈後同身寸之一寸半,俠枕骨後,枕骨上,並足少陽陽維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餘並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並可灸五壯。~~,~~新校正云:「按腦空在枕骨後枕骨上,《甲乙經》作『玉枕骨下』。

白話文:

臨泣穴: 在瞳孔的上方,進入髮際約五分之二寸,是足太陽、少陽、陽維三條經脈交會處。針刺留針七次呼氣的時間。

目窻穴: 在臨泣穴後方約一寸。

正營穴: 在目窻穴後方約一寸。

承靈穴: 在正營穴後方約一寸半。

腦空穴: 在承靈穴後方約一寸半,靠近枕骨的後方和上側。是足少陽、陽維兩條經脈交會處。針刺可入針0.4寸,其他穴位可入針0.3寸。若灸的話,每個穴位可灸五壯。

註解: 《新校正》指出:「腦空穴位於枕骨的後方和上側,《甲乙經》記載為『玉枕骨下』。」

」。耳前角上各一謂頷厭二穴也,在曲角下顳顬之上上廉,手足少陽足陽明三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刺深令人耳無所聞。耳前角下各一謂懸釐二穴也。在曲角上顳顬之下廉,手足少陽陽明四脉之交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後手少陽中云角上,此云角下必有一誤。

」。

白話文:

在耳前的角上(眉骨外側向上突出處)各有一個穴位,叫頷厭穴。這個穴位在曲角(耳尖)下方,顳顬(太陽穴)上方的上部邊緣,手足少陽、足陽明三條經脈在此交匯。刺入穴位深度爲一寸七分,留針七呼,如果灸,可以灸三壯,刺得太深會讓人聽不見聲音。

在耳前的角下方各有一個穴位,叫懸釐穴。這個穴位在曲角上方,顳顬下方的下部邊緣,手足少陽、足陽明四條經脈在此交匯。刺入穴位深度爲一寸三分,留針七呼,如果灸,可以灸三壯。

新校正版的註解說:“按後文中《手少陽中》說在角上,這裏說角下,必有一處有誤。”

銳髮下各一謂和髎二穴也,在耳前銳髮下橫動脉,手足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客主人各一客主人,穴名也,在耳前上廉起骨開口有空,手足少陽足陽明三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銳髮穴

在太陽穴正下方,橫動脈的下方,是手足少陽經的交會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客主人穴

在耳前上方的骨頭隆起處,開口處有空隙,是手足少陽經、足陽明經的交會穴。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氣穴〉注、〈刺禁〉注並云:『手少陽足陽明之會。』與此異。」。耳後陷中各一謂翳風二穴也,在耳後陷者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下關各一下關,穴名也,所在刺灸〈氣穴〉同法。

白話文:

《新校正雲》:「根據《甲乙經》,以及《氣穴注》和《刺禁注》的記載,都說翳風穴是手少陽經和足陽明經的交會處。」這與本經記載的不同。

耳後陷中各一穴,指的是翳風穴。在耳後陷中,按壓它會引起耳中疼痛,是手少陽經和足少陽經的交會處。針刺深度可以達到同身寸的三分之一。如果灸,可以灸三壯。

下關穴各一,是穴位名稱,刺灸方法與《氣穴》相同。

耳下牙車之後各一謂頰車一穴也,刺灸分壯〈氣穴〉同法。缺盆各一缺盆,穴名也,在肩上橫骨陷者中,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深令人逆息。~~,~~新校正云:「按〈骨空〉注作『手陽明』。」。掖下三寸,脇下至胠八閒,各一掖下三寸,同身寸也。

白話文:

耳下牙牀之後各有一個穴位,稱為「頰車穴」,針灸的壯陽方法與「氣穴」相同。

兩肩上的凹陷處,各有一個「缺盆穴」,是足陽明經脈氣血發出的地方。針灸時可以刺入身體約二分深,留針七息。如果艾灸,可以灸三壯,但不可太深,以免引起氣逆。

腋窩下方三寸,從腋窩到肉薄處八寸之間,各有一個穴位,與身體寸數相同。

掖下,謂淵液、輒筋、天池。脇下至胠,則日月、章門、帶脉、五樞、維道、居髎九穴也,左右共十八穴也。淵液,在掖下同身寸之三寸,足少陽脉氣所發,舉臂得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禁不可灸。輒筋,在掖下同身寸之三寸,復前行同身寸之一寸,搓脇。~~,~~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搓』作『著』,下同。

白話文:

掖下,指的是淵液、輒筋、天池三穴。脇下延伸到腋窩,有日月、章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九穴。左右加起來共有十八穴。

  • **淵液:**位於腋下同身寸三寸處,足少陽經氣發源之處,舉起手臂即可找到。針刺可深入同身寸三分,禁止灸之。
  • **輒筋:**位於腋下同身寸三寸處,再向前行一寸,搓動脇部即可找到。

注:

  • 《甲乙經》中「搓」字作「著」。

」~~,足少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天池,在乳後同身寸之二寸,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一寸』。」掖下三寸,搓脇,直掖撅肋間,手心主足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七分』。

白話文:

……,……足少陽脈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天池,在乳後同身寸之二寸,……,……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一寸』。」……,……掖下三寸,搓脇,直掖撅肋間,手心主足少陽二脈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七分』。

」~~,若灸者,可灸三壯。日月,膽募也,在第三肋端,橫直心蔽骨傍各同身寸之二寸五分,上直兩乳,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日月在期門下五分』。」,~~足太隂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若灸者,可灸五壯。章門,脾募也,在季肋端,足厥隂少陽二脉之會,側卧,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日月穴 :膽經募穴,位於第三根肋骨末端,與心包骨旁的距離相同,均為身寸的二寸五分,正對兩乳。若要艾灸,可灸三壯。

章門穴 :脾經募穴,位於季肋末端,是足太陰脾經和足厥陰肝經的交會穴。側臥,屈曲上肢,伸直下肢,抬起手臂取穴。刺入深度為身寸八分,留針六呼,若要艾灸,可灸三壯。

帶脉,在季肋下同身寸之一寸八分,足少陽帶脉二經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五壯。五樞,在帶脉下同身寸之三寸,足少陽帶脉二經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若灸者,可灸五壯。維道,在章門下同身寸之五寸三分,足少陽帶脉二經之會,刺灸分壯如章門法。

白話文:

帶脈:

位於肋骨下方,距身體中心線約 1.8 寸處,是足少陽膽經和帶脈相會的地方。針刺深度為 0.6 寸,灸法可灸五壯。

五樞:

位於帶脈下方,距身體中心線約 3 寸處,是足少陽膽經和帶脈相會的地方。針刺深度為 1 寸,灸法可灸五壯。

維道:

位於章門穴下方,距身體中心線約 5.3 寸處,是足少陽膽經和帶脈相會的地方。針灸方法和壯數與章門穴相同。

居髎,在章門下同身寸之四寸三分,骼骨上。~~,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監骨陷者中。』」,~~陽蹻足少陽二脉之會,刺灸分壯如維道法。所以謂之八間者,自掖下三寸至季肋凡八肋骨。

白話文:

居髎穴,位於章門穴的下方,與身體同寬的四寸三分處,在骨頭的上面。**穴位特點:**骨頭陷下去的地方。**脈絡:**陽蹻脈和足少陽脈在此會合。**針灸方法:**針刺或灸治,按維道法分壯刺灸。**所謂「八間」,是指從腋下三寸處到季肋,共有八條肋骨。

髀樞中傍各一謂環銚二穴也,刺灸分壯,〈氣穴〉同法。~~,~~新校正云:「按〈氣穴論〉云:『兩髀厭分中。』王注爲環銚穴,又《甲乙經》注:『環銚在髀樞中。』𫝆云髀樞中傍各一者,蓋謂此穴在髀樞中也。傍各一者,謂左右各一穴也,非謂環銚在髀樞中傍也。」。

白話文:

在大腿外側的髀樞穴附近各有一穴位,就是環銚穴和銚穴,針刺和灸療時都用相同的方法。

新校正版本註解:「根據《氣穴論》記載:『兩腿內側厭分穴的中間。』王注認為是環銚穴,而《甲乙經》註解:『環銚穴在髀樞穴中。』晉朝名醫華佗認為髀樞穴附近各一穴位,是指這個穴位在髀樞穴中。附近各一穴位的意思是左右各有兩個穴位,並不是指環銚穴在髀樞穴旁邊。」

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謂陽陵泉、陽輔、丘虚、臨泣、俠谿、竅隂六穴也,左右言之則十二俞也,其所在刺灸分壯〈氣穴〉同法。

白話文:

從膝蓋以下到小腳趾的第二個腳趾,各有六個俞穴,分別是陽陵泉、陽輔、丘虛、臨泣、俠谿、竅陰。左右加起來就是十二個俞穴。這些穴位進行針灸治療時,按照氣穴穴位相同的方法進行。

足陽明脉氣所發者,六十八穴。額顱髮際傍各三謂懸顱、陽白、頭維,左右共六穴也,正面髮際橫行數之。懸顱,在曲角上,顳顬之中,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陽白,在眉上同身寸之一寸,直朣子,足陽明隂維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足陽明經脈發出氣血的穴位,共有六十八個。其中,額頭髮際線兩側各三個穴位,分別為懸顱、陽白、頭維,左右共六個穴位,從正面的髮際線水平延伸,按序計算。

懸顱穴,位於眉梢上,顳骨與枕骨交界處,是足陽明經脈氣血發出的地方。刺入深度為同一側身體尺寸的三分,留針三呼息。如果要艾灸,可艾灸三壯。

陽白穴,位於眉上,同一側身體尺寸一寸的位置,正對瞳孔。是足陽明經脈和陰維脈的交會點。刺入深度為同一側身體尺寸的三分,艾灸三壯。

頭維,在額角髮際,俠本神兩傍,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足少陽陽明二脉之交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禁不可灸。~~,~~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陽白,足少陽陽維之會。』𫝆王氏注云:『足陽明隂維之會。』詳此在足陽明脉氣所發中,則足陽明近是,然陽明經不到此,又不與隂維會,疑王注非,《甲乙經》爲得矣。」。

白話文:

頭維穴位於額角髮際,靠近太陽穴,距離瞳孔兩側各一寸一寸五分。它是足少陽膽經和足陽明胃經交會的穴位,針刺深度可達一寸五分。但禁止在此穴位上艾灸。

附註:

《新校正》中提到:「根據《甲乙經》記載,頭維穴是足少陽膽經和足陽維脈的交會穴。」王某注釋道:「它是足陽明胃經和足陽維脈的交會穴。」由於頭維穴位於足陽明胃經發出的氣血運行之中,所以足陽明胃經應該是距離頭維穴較近的經絡。然而,足陽明胃經並沒有到達頭維穴,而且它也不與足陽維脈交會。因此,王某的注釋有可能是錯誤的,《甲乙經》的記載比較可靠。

面鼽骨空各一謂四白穴也,在目下同身寸之一寸,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不可灸。~~,~~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刺入三分,灸七壯。」。大迎之骨空各一大迎,穴名也,在曲頷前同身寸之一寸三分,骨陷者中動脉,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臉頰兩側顴骨下方的凹陷處各有一個穴位,叫做「四白穴」。它們位於眼睛下方,與身體同寬一寸的位置。屬於足陽明經脈氣血發源的部位。針刺可以深入與身體同寬四分,不可灸。

《新校正》中說:「根據《甲乙經》,針刺可以深入三分,灸七壯。」

頷骨兩側的上凹處各有一個「大迎穴」。它們位於下顎前側,與身體同寬一寸三分的位置。骨頭凹陷處的中動脈,屬於足陽明經脈氣血發源的部位。針刺可以深入與身體同寬三分,留針七呼。如果要灸,可以灸三壯。

人迎各一人迎,穴名也,在頸俠結喉傍,大脉動應手,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過深殺人,禁不可灸。缺盆外骨空各一謂天髎二穴也,在肩缺盆中,上伏骨之陬陷者中,手足少陽陽維三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伏骨』作『毖骨』。

」。

白話文:

人迎:這是穴位名稱,位於頸部兩側大動脈跳動的位置,屬於足陽明經的氣脈通過之處。針刺時可刺入四分,過深會致命,禁止灸。

缺盆外骨空:這是指天髎穴,位於肩部缺盆的中央,在突出的骨頭下方凹陷處。這是手足少陽經和陽維經的交會點。針刺時可刺入八分,如果灸,可灸三壯。

校正備註:

《甲乙經》中「伏骨」的寫法是「毖骨」。

膺中骨間各一謂膺窗等六穴也,膺窻在胸兩傍俠中行,各相去同身寸之四寸,巨骨下同身寸之四寸八分陷者中,足陽明脉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五壯,此穴之上又有氣戸、庫房、屋翳,下又有乳中、乳根。氣戸,在巨骨下,下直膺窗,去膺窗上同身寸之四寸八分。

白話文:

胸骨兩側各有六個穴位,稱為「膺窗」等六穴。

「膺窻」穴位於胸部兩側的乳中線上,左右各相距四寸,在巨骨下方四寸八分的凹陷處,是足陽明經氣發出之處。取穴時仰臥,針刺深度為四分。如採灸法,可灸五壯。「膺窻」穴的上方有「氣戶」、「庫房」、「屋翳」三個穴位;下方有「乳中」、「乳根」兩個穴位。

「氣戶」穴位於巨骨下方,正對「膺窗」穴,距「膺窗」穴上方四寸八分。

庫房,在氣戸下同身寸之一寸六分。屋翳,在氣戸下同身寸之三寸二分,下即膺窻也。膺窻之下,即乳中也,乳中穴下同身寸之一寸六分陷者中,則乳根穴也,並足陽明脉氣所發,仰而取之,乳中禁不可灸刺,灸刺之不幸,生蝕瘡,瘡中有清汁膿血者可治,瘡中有瘜肉若蝕瘡者死。餘五穴並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庫房穴,位於氣戶穴下,與身體同高的1.6寸處。屋翳穴,位於氣戶穴下,與身體同高的3.2寸處,也就是膺窗穴。膺窗穴下方,就是乳中穴。乳中穴下方,與身體同高的1.6寸處,有凹陷的地方,就是乳根穴。這些穴位都與足陽明經脈的氣血運行有關。取穴時應仰面朝上。乳中穴不可針灸,否則不幸造成潰爛,潰爛處有清澈膿液或血跡者可醫治,但若潰爛處長出息肉或已經潰爛,則可能死亡。其他五個穴位都可以針刺,針刺深度約為與身體同高的0.4寸。如果要灸,可以灸三壯。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灸五壯』。」。俠鳩尾之外,當乳下三寸,俠胃脘各五謂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一五穴也,左右共一寸也,俠腹中行,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四寸。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各二寸。』疑此注剩各字。不容,在第四肋端下至太一,各上下相去同身寸之一寸,並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五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不容刺入五分。

』此云並入八分,疑此注誤。」。

白話文:

腳後跟外側,乳房下方三寸的位置,各灸「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一」五個穴位,左右各灸一寸。腳後跟中線外側兩傍,各距離身體中心線四寸。

「不容」穴,位於第四根肋骨末端下至「太一」穴之間,每兩個穴位之間上下距離為一寸,都是足陽明經氣脈發出的位置。針灸時,可以刺入八分深;如果使用灸法,可以灸五壯。

俠齊廣三寸各三廣,謂去齊橫廣也。廣三寸者,各如太一之逺近也。各三者,謂滑肉門、天樞、外陵也。滑肉門,在太一下同身寸之一寸。天樞,在滑肉門下同身寸之一寸,正當於齊。外陵,在天樞下同身寸之一寸,並足陽明脉氣所發,天樞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滑肉門、外陵各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並可灸三壯。

白話文:

俠齊是指距離肚臍橫向三寸的距離,指肚臍兩旁的橫向長度。

廣三寸的意思是,每一側都像太一穴的遠近距離一樣。

「各三」指的是滑肉門、天樞、外陵這三個穴位。

滑肉門在太一穴下方,與太一穴相距一寸。

天樞在滑肉門下方,與太一穴相距一寸,正好位於肚臍上。

外陵在天樞下方,與太一穴相距一寸,都位於足陽明經脈氣血所經過的地方。

天樞穴針刺可以刺入身體一寸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

滑肉門、外陵穴針刺可以刺入身體一寸八分,如果要艾灸,可以灸三壯。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天樞在齊傍各二寸,上曰滑肉門,下曰外陵,是三穴者去齊各二寸也,𫝆此經注云廣三寸,《素問》《甲乙經》不同,然《甲乙經》分寸與諸書同,特此經爲異也。」。下齊二寸俠之各三下齊二寸,則外陵下同身寸之一寸,大巨穴也。各三者,謂大巨、水道、歸來也。

白話文:

而今所訂正的版本說:「根據《甲乙經》,天樞穴位於脇旁各二寸,上方稱為滑肉門,下方稱為外陵穴,這三個穴位都距離脇旁二寸。」然而,本經的注釋說這是廣三寸,《素問》和《甲乙經》的說法不同,但是《甲乙經》的分寸和其他書籍一致,只有本經有所不同。在脇旁下方二寸外側各三寸,那麼外陵穴下方與身體的寸之間還有一寸,這是大巨穴。各三指的是大巨穴、水道穴和歸來穴。

大巨,在外陵下同身寸之一寸,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炙五壯。水道,在大巨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陽明脉氣所,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半,若灸者,可灸五壯。歸來,在水道下同身寸之二寸,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五壯也。

白話文:

大巨穴:

位置:在外陵穴下方,同身寸之一寸。

氣血流向:足陽明經氣所發。

針刺深度:可刺入同身寸的八分。

灸法:可灸五壯。

水道穴:

位置:在大巨穴下方,同身寸的三寸。

氣血流向:足陽明經氣所行。

針刺深度:可刺入同身寸的二寸半。

灸法:可灸五壯。

歸來穴:

位置:在水道穴下方,同身寸的二寸。

針刺深度:可刺入同身寸的八分。

灸法:可灸五壯。

氣街動脉各一氣街,穴名也,在歸來下,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脉動應手,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詳此注與《甲乙經》同,〈刺熱〉注及〈熱穴〉注云:『氣街在腹臍下橫骨兩端鼠鼷上。』〈刺禁論〉注:『在腹下俠齊兩傍相去四寸鼠僕上。

白話文:

氣街穴是經脈上的動脈,穴位名稱為「氣街」。它位於歸來穴下方,鼠鼷穴上方,距離身體正中線一寸的位置。動脈在這裡脈搏跳動明顯,屬於足陽明經脈的氣脈所發出的部位。針刺時可以刺入身體一寸三分的深度,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採用艾灸,可以灸三壯。校正:

校正後的註解與《甲乙經》的說法相同。《刺熱》和《熱穴》的註解中記載:「氣街穴位於腹臍下方橫骨的兩端,鼠鼷穴上方。」《刺禁論》的註解中記載:「位於腹下,與齊穴相鄰,相隔四寸,鼠鼷穴上方。」

』〈骨空〉注云:『在毛際兩傍鼠鼷上。』諸注不同𫝆備録之。」。伏菟上各一謂髀關二穴也,在膝上伏菟後交分中,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三壯。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謂三里、上廉、下廉、解谿、衝陽、陷谷、内庭、厲兌八穴也,左右言之則十六俞也。上廉,足陽明與大腸合。

白話文:

古文:

〈骨空〉注云:『在毛際兩傍鼠鼷上。』諸注不同,備錄之。

伏菟上各一,謂髀關二穴也,在膝上伏菟後交分中,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三壯。

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謂三里、上廉、下廉、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厲兌八穴也,左右言之則十六俞也。

上廉,足陽明與大腸合。


古籍〈骨空〉中註解:「在毛髮邊緣靠近小腿內側的位置。」各家註解不一,在此一併記錄。

大腿外側的伏菟穴上方各一處,指的是髀關穴,位於膝蓋上方伏菟穴後方交界處,針刺深度約為六分。如果灸該穴位,可灸三壯。

從三里穴到腳中指,各有八個俞穴,這些俞穴的空隙處指的八個穴位分別是三里、上廉、下廉、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厲兌。左右兩側加起來,共有十六個俞穴。

上廉穴屬於足陽明經絡,跟大腸相通。

下廉,足陽明與小腸合也,其所在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所謂分之所在穴空者,足陽明脉自三里穴分而下行。其直者,循䯒,過跗,入中指,出其端,則厲兌也。其支者,與直俱行至足跗上,入中指次間,故云分之所在穴空也。之,往也,言分而各行,往指間穴空處也。

白話文:

下廉穴位於足陽明胃經與小腸經的交界處。它的位置與氣穴穴位相似,針灸時也分為強壯和弱補兩種手法。

所謂「分之所在穴空者」,是指足陽明胃經脈從三里穴分出一條支脈,向下走行。其中一條直行脈絡,沿著小腿後側循著腓骨,經過足跗,進入中指,從手指末端出來,就是厲兌穴。而另一條支脈,與直行脈絡同時走行到足跗上部,進入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因此稱為「分之所在穴空」。

「之」字有「前往」的意思,表示脈絡分岔後各自前往手指間的穴位孔隙。

手太陽脉氣所發者,三十六穴。目内眥各一謂晴明二穴也。在目内眥,手足太陽足陽明隂蹻陽蹻五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諸穴有云:「數脉會發而不於所會,刺脉下,言之者,出從其正者也。」。目外各一謂瞳子髎二穴也。在目外去眥,同身寸之五分,手太陽手足少陽三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鼽骨下各一謂顴髎二穴也。

白話文:

手太陽經的氣血所流經的穴位有三十六個。

眼睛內眼角有兩個穴位,叫做晴明穴。位於眼睛內眼角,是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陽蹻五條經脈交會的地方。刺入深度為同身寸的一分,留針六個呼吸。如果艾灸,可灸三壯。中醫經典《針灸甲乙經》有云:「數條經脈交會但並非在交會處取穴,刺入脈絡深處,這是從經脈正經取穴的道理。」

眼睛外眼角有兩個穴位,叫做瞳子髎穴。位於眼睛外眼角,距離眼角同身寸的五分。是手太陽、手足少陽三條經脈交會的地方。刺入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顴骨下方有兩個穴位,叫做顴髎穴。

鼽,頄也。頄,面顴也,在面頄骨下陷者中,手太陽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耳郭上各一謂角孫二穴也,在耳上郭表之中間,上髮際之下,開口有空,手太陽手足少陽三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手太陽』作『手陽明』。

白話文:

鼽,指的是顴骨凹陷處。頄,即顴骨。顴骨凹陷處位於面部顴骨下緣,是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的交會穴位。針刺時,可插入身體一寸三分的深度。

耳廓上方各有一個穴位,稱為角孫穴。角孫穴位於耳廓外緣的中間部位,在上髮際下方,開口處有空隙。角孫穴是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位。針刺時,可插入身體一寸三分的深度。如果艾灸,可以灸三壯。

新校正雲: 根據《甲乙經》記載,應該是「手陽明大腸經」而不是「手太陽小腸經」。

」。耳中各一謂聽宮二穴也,所在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巨骨穴各一巨骨,穴名也,在肩端上行兩义骨間陷者中,手陽明蹻脉二經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半,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五壯』。」。

白話文:

耳朵上的「聽宮二穴」各一個。它的位置和刺灸方法與「氣穴」相同。

「巨骨穴」各一個,在肩端的兩條骨頭中間凹陷的地方。它是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刺灸的深度為一寸半,如果艾灸的話,可以灸三壯。

新版的校正本注釋說:「根據《甲乙經》的記載,應該是『五壯』。」

曲掖上骨穴各一謂臑俞二穴也,在肩臑後,大骨下,脾上廉陷者中,手太陽陽維蹻脉三經之會,舉臂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手足太陽』。」。柱骨上陷者各一謂肩井二穴也,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手足少陽陽維三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肩解各一謂天窻、竅隂四穴也。

白話文:

曲掖穴

彎曲的腋窩上方,骨頭穴位各一,叫做「臑俞」穴。位於肩胛骨後方,大骨下方,脾臟上方的凹陷處。是手太陽經、陽維脈、足少陽脈三條經絡的交匯點。舉起手臂取穴,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八分。若使用艾灸,可灸三壯。

柱骨穴

柱骨上方的凹陷處,各一穴位,叫做「肩井」穴。位於肩部上方的凹陷處,缺盆穴上方,大骨前方。是手太陽經、足少陽經、陽維脈三條經絡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五分。若使用艾灸,可灸三壯。

肩解穴

肩胛骨上方的凹陷處,各一穴位,叫做「天牖」穴、「竅陰」穴。

所在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上天窻四寸各一謂秉風二穴也。在肩上小髃骨後,舉臂有空,手太陽陽明手足少陽四脉之會,舉臂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灸五壯。」。肩解下三寸各一謂天宗二穴也,在秉風後,大骨下陷者中,手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六俞所起於指端,經言至小指本,則以端爲本,言上之本也。

白話文:

在這些部位進行針灸,與「氣穴」穴位的操作方法相同。

  • 天窗穴:在上臂髃骨上緣4寸,各1穴;取穴時舉起手臂,於肱骨後緣空隙處。陽明經、太陽經、手少陽經、足少陽經四條經脈在此交會。刺入深度為5分,艾灸可灸3壯。校勘注:「《甲乙經》記載灸5壯」。
  • 天宗穴:在天窗穴下3寸,各1穴;位於髃骨後方,大骨凹陷處。太陽經氣血由此發出。刺入深度為5分,留針6呼,艾灸可灸3壯。
  • 六俞穴:從肘關節下到小指根部,各6穴。六俞穴起始於手指末端,「經言至小指本」是指手指末端是六俞穴的起點。

下文陽明少陽同也,六俞,謂小海、陽谷、腕骨、後谿、前谷、少澤六穴也,左右言之,則十二俞也,其所在刺灸分壯〈氣穴〉同法。新校正云:「後此手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各言至手某指本,王注以端爲本者,非也。詳手三陽之井穴盡出手某指之端,爪甲下際,此言本者是遂指爪甲之本也,安得以端爲本哉。」。

白話文:

下文提到陽明和少陽經氣相通,六俞穴,是指小海、陽谷、腕骨、後谿、前谷、少澤六個穴位,左右兩邊加起來,就是十二個俞穴,刺灸這些穴位的方法與壯穴(氣穴)相同。

校正的說法:「在後面的經絡中,手太陽、陽明、少陽三經,都提到『到某指本』,王先生的註解將『本』解釋成『指端』,是錯誤的。仔細觀察手三陽經的井穴,都在某指的指端,也就是指甲下的位置,這裡所說的『本』,是指指甲的根部,怎麼能將『端』解釋成『本』呢?」

手陽明脉氣所發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項上各二謂迎香、扶突各二穴也。迎香,在鼻下孔傍,手足陽明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扶突,在曲頰下同身寸之一寸,人迎後,手陽明脉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大迎骨空各一大迎,穴名也,在曲頷前同身寸之一寸三分骨陷者中動脉,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手陽明脈所流經的二十二個穴位:

  1. 迎香、扶突:各兩個穴位,位於鼻孔外側邊緣和頸部上方。迎香穴在鼻孔下方,是手足陽明兩條經脈的交會點,針刺可入體三寸三分。扶突穴在顴骨下方,距體一寸,在人迎穴後方,由手陽明脈氣所發散,仰頭取穴,針刺可入體四分,灸法可灸三壯。

  2. 大迎:左右各一個,在大迎穴的位置,位於曲頷前方,距體一寸三分,動脈陷沒處,是由足陽明脈氣所發散的穴位,針刺可入體三分,留針七呼,或灸三壯。

~~,新校正云:「詳大迎穴已見前足陽明經中,𫝆又見於此,王氏不注,所以當如顴髎穴兩出之義。」。柱骨之會各一謂天鼎二穴也,在頸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後,同身寸之半,手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一寸半』。

白話文:

……,……新校正說:「仔細看大迎穴已經在足陽明經裡出現了,這裡又出現,王氏沒有註解,所以應該像顴髎穴一樣,有兩個穴位。」。柱骨會穴各一個,叫做天鼎穴,位於頸部缺盆上方,直對扶突穴和氣舍穴的後方,距離同身寸的一半,是手陽明脈氣發出的地方,針刺可以深入同身寸的四分,如果灸的話,灸三壯即可。……,……新校正說:「根據《甲乙經》記載,是『一寸半』。」

」。髃骨之會各一謂肩髃二穴也,所在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新校正云:「按髃骨,〈氣穴〉注中無,〈刺熱〉注、〈水熱穴〉注、〈骨空論〉注中有之。」。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謂三里、陽谿、合谷、三間、二間、商陽六穴也,左右言之,則十二俞也,所在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新校正云:「按〈氣穴論〉注有曲池,而無三里。

曲池,手陽明之合也,此誤出三里而遺曲池也。」。

白話文:

髃骨的穴位,每邊一個,就是肩髃穴。刺灸的方法與〈氣穴〉相同。~~新校正:根據〈氣穴〉注釋,沒有髃骨,但〈刺熱〉注釋、〈水熱穴〉注釋、〈骨空論〉注釋中都有記載。

從肘部到手的大拇指和小拇指,每邊有六個俞穴,分別是三里、陽谿、合谷、三間、二間、商陽。左右加起來,就是十二個俞穴。刺灸的方法與〈氣穴〉相同。~~新校正:根據〈氣穴論〉注釋,有曲池穴,但沒有三里穴。

手少陽脉氣所發者,三十二穴,齀骨下各一謂顴髎二穴也,所在刺灸分壯與手太陽脉同法,此穴中手少陽太陽脉氣俱會於中,等無優劣,故重說於此,下有者同。眉後各一謂絲竹空二穴也,在眉後陷者中,手少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不可灸,灸之不幸使人目小及盲。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手少陽』作『足少陽』,留『六呼』作『三呼』。

白話文:

手少陽經脈上發出的穴位有 32 個。

  • 顴髎穴:位於顴骨下方各 1 個。刺灸方法和手太陽經脈相同。這個穴位中,手少陽經和太陽經的氣都匯聚於此,沒有優劣之分,因此在此特別說明,以下穴位也相同。
  • 絲竹空穴:位於眉毛後方的凹陷處各 1 個。由手少陽經脈發出,刺入深度為身寸三分,留針 6 次呼吸,不可灸。如果灸了,可能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 新校正版本註解:根據《甲乙經》,「手少陽」應改為「足少陽」,「留六呼」應改為「留三呼」。

」。角上各一謂懸釐二穴也,此與足少陽脉中同,以是二脉之會也。~~,新校正云:「按足少陽脉中言角下,此云角上,疑此誤。」。下完骨後各一謂天牖二穴也,所在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謂風池二穴也,在耳後陷者中,按之引於耳中,手足少陽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在顳顬後髮際,足少陽陽維之會,刺可入三分。

白話文:

在太陽穴的角上各有一個穴位,叫做懸釐穴。這個穴位和足少陽經脈的同名穴位相同,這是因為這兩條經脈在此交會。校正者說:「足少陽經脈的穴位在太陽穴下方,而這裡卻說在角上,可能是有誤。」

在太陽穴的角下各有一個穴位,叫做天牖穴。扎針或艾灸這些穴位時,壯數的分配方法與氣穴相同。

在項部的足太陽經脈前面各有一個穴位,叫做風池穴。這個穴位在耳後凹陷的地方,按壓時會有感覺傳到耳中,是手足少陽經脈的交會穴。扎針可以刺入一寸四分,如果艾灸,可以灸三壯。校正者說:「《甲乙經》記載風池穴在顳顬後的髮際,是足少陽陽維二脈的交會穴,扎針可以刺入三分。

」。俠扶突各一謂天窻二穴也,在曲頰下,扶突後,動脉應手陷者中,手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三壯。肩貞各一肩貞,穴名也,在肩曲胛下兩骨解間,肩髃後陷者中,手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三壯。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謂肩髎、臑會、消濼各二穴也,其穴各在肉分間也。

白話文:

俠扶突:左右各一個,即天窗穴,位於耳下方,扶突穴的後方,動脈應手處凹陷處,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氣血發源處。針刺深度為六分。艾灸:三壯。

肩貞:左右各一個。穴名。位於肩部,肩胛骨下方,兩骨相交處的凹陷處,屬於手太陽小腸經的氣血發源處。針刺深度為八分。艾灸:三壯。

肩貞下三寸(一寸約為三公分)分間:左右各三個,即肩髎穴、臑會穴、消濼穴,每個穴位都位於肌肉分界處。

肩髎,在肩端臑上,斜舉臂取之,手少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若灸者,可灸三壯。臑會,在臂前廉去肩端同身寸之三寸,手陽明少陽二絡氣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灸者,可灸五壯。消濼,在肩下臂外關,掖斜肘分下行間,手少陽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肩髎穴位於肩膀前側,手臂斜舉時取穴,屬於手少陽三焦經氣脈發源處。針刺深度為一寸七分,灸法可用三壯。

臑會穴 位於手臂前側,距肩膀前側一寸三分處,是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兩條經絡氣血交會點。針刺深度為一寸五分,灸法可用五壯。

消濼穴 位於手臂外側,從肩部沿著外關穴下方斜向肘部取穴,是手少陽三焦經氣脈交會點。針刺深度為一寸五分,灸法可用三壯。

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謂天井、支溝、陽池、中渚、液門、關衝六穴也,左右言之則十二俞也,所在刺灸分壯與〈氣穴〉同法。

白話文:

從肘部以下到小指的次指節,每個手臂內側有六個俞穴,分別是:天井、支溝、陽池、中渚、液門、關衝。左右兩側共有十二個俞穴。刺灸時,根據俞穴的部位,採用與氣穴相同的壯針法。

督脉氣所發者,二十八穴𫝆少一穴,新校正云:「按會陽二穴爲二十九穴,乃剩一穴非少也,『少』當作『剩』。」。項中央二是謂風府、瘖門二穴也,悉在項中,餘一穴𫝆亡。風府,在項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陽維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三呼,不可妄灸,灸之不幸令人瘖。

白話文:

督脈氣息發出的穴位有二十八個,(但)少了一個穴位,新校正的版本說:「如果把會陽兩個穴位算進去,那就是二十九個穴位,所以不是少了一個穴位,而是多了一個穴位,『少』應該改為『剩』。」。頸項中央的兩個穴位就是風府和瘖門兩個穴位,都位於頸項中間,另外還有一個穴位遺失了。風府穴,位於頸項上方,進入髮際線內一寸,在兩條大筋的內側,凹陷的中心,是督脈和陽維脈交會的穴位,刺入深度可達一寸,留針三呼息的時間,不可隨意灸,灸了會讓人得瘖病。

瘖門,在項髮際宛宛中,去風府同身寸之一寸,督脉、陽維二經之會,仰頭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禁不可灸,灸之令人瘖。~~,~~新校正云:「按王氏云:『風府、瘖門悉在項中,餘一穴𫝆亡者。』非謂此二十八穴中亡其一穴也,王氏蓋見〈氣穴論〉大椎上兩傍各一穴,亦在項之穴也𫝆亡,故云:『餘一穴𫝆亡也。』」。

白話文:

瘖門穴,位於後頸髮際凹陷處,距離風府穴一寸一分,是督脈和陽維脈的交匯穴。仰頭取穴,針刺深度為一寸四分。禁止灸法,否則會導致啞巴。

注釋:

  • 王氏指王微,南朝宋齊間醫家。
  • 〈氣穴論〉,古醫書,記載了人體氣穴的分佈和主治。
  • 大椎上兩傍各一穴:指風府穴兩側的穴位,亦在項中,與瘖門穴相應。

髮際後中八謂神庭、上星、顖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腦戸八穴也,其正髮際之中也。神庭,在髮際,直鼻,督脉足太陽陽明脉三經之會,禁不可刺,若刺之,令人巔疾,目失睛,若灸者,可灸三壯。上星,在顱上,直鼻中央,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陷者中,容豆。顖會,在上星後同身寸之一寸陷者中。

白話文:

髮際往後八穴,分別是神庭、上星、顖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腦戶。而正中心點就在髮際之中。

神庭穴:位於髮際正中,與鼻尖垂直對齊,是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三條經脈的交會處。此穴禁刺,否則會造成頭暈目眩、視力受損;但可以灸三壯。

上星穴:位於頭頂正中,與鼻樑中央垂直對齊,在髮際線往內一寸凹陷處,可容下一顆豆子。

顖會穴:位於上星穴後一寸凹陷處。

前頂,在顖會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骨間陷者中。百會,在前頂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脉足太陽之交會。後頂,在百會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強間,在後頂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腦戸,在強間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陽之會,不可灸,此八者並督脉氣所發也。

白話文:

**前頂:**位於發際線後約 1.5 寸處,兩塊骨頭間凹陷處。

百會: 位於前頂後約 1.5 寸處,頭頂中央髮旋凹陷處,可以容納手指,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點。

後頂: 位於百會後約 1.5 寸處。

強間: 位於後頂後約 1.5 寸處。

腦戶: 位於強間後約 1.5 寸處,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點,不可針灸。

上述八個穴位都是督脈氣血流經的地方。

上星、百會、強間、腦戸,各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上星留六呼,腦戸留三呼,餘並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若灸者,可灸五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腦戸不可灸』,〈骨空論〉注云:『不可妄灸。』」。面中三謂素髎、水溝、齗交三穴也。素髎,在鼻柱上端,督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

白話文:

  • 上星穴、百會穴、強間穴、腦戶穴,各可針刺入肌膚深處三分。上星穴留針六個呼吸,腦戶穴留針三個呼吸,其餘各穴留針可入肌膚深處四分。
  • 若施灸,可灸五壯。~~,~~校注者說:「根據《甲乙經》,腦戶穴不可灸。」「《骨空論》註解中說:「不可隨意灸。」
  • 中醫認為面部的「三陽穴」包括素髎穴、水溝穴、齗交穴。
  • 素髎穴位於鼻柱的上方,是督脈氣血發散的地方,刺針可入肌膚深處三分。

水溝,在鼻柱下人中,直脣取之,督脉手陽明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齗交,在脣内齒上齗縫,督脉任脉二經之會,可逆刺之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此三者正居面左右之中也。

白話文:

水溝穴,位於鼻樑與人中溝之間,垂直於上脣取穴,是督脈與手陽明脈的交會穴。針刺時可下針至同身寸的二分深,留針六呼的時間。如果使用艾灸,則可灸三壯。齗交穴,位於上脣內側的牙縫處,是督脈與任脈的交會穴。可以逆向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如果使用艾灸,則可灸三壯。這三個穴位正位於人臉左右兩側正中央。

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脊椎之閒,有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臺、至陽、筋縮、中樞、脊中、懸樞、命門、陽關、腰俞、長強、會陽十五俞也。大椎,在第一椎上陷者中,三陽督脉之會。陶道,在頂大椎節下閒,督脉足太陽之會,俛而取之。身柱,在第三椎節下閒,俛而取之。

白話文:

從大椎穴向下,到尾骨和兩旁,脊椎骨間有 15 個穴道,按順序是:

大椎:位於第一節頸椎後方的凹陷處,是三條陽經(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和督脈會合的穴位。

陶道:位於大椎穴下方,頂住大椎穴節點下的凹陷處,是督脈和太陽膀胱經會合的穴位,低下頭才能取到。

身柱:位於第三節頸椎下方,低下頭才能取到。

神道,在第五椎節下閒,俛而取之。靈臺,在第六椎節下閒,俛而取之。至陽,在第七椎節下閒,俛而取之。筋縮,在第九椎節下閒,俛而取之。中樞,在第十椎節下閒,俛而取之。脊中,在第十一椎節下閒,俛而取之,禁不可灸,令人僂。懸樞,在第十三椎節下閒,伏而取之。

白話文:

神道穴:位於第五椎骨下方,低頭取穴。

靈臺穴:位於第六椎骨下方,低頭取穴。

至陽穴:位於第七椎骨下方,低頭取穴。

筋縮穴:位於第九椎骨下方,低頭取穴。

中樞穴:位於第十椎骨下方,低頭取穴。

脊中穴:位於第十一椎骨下方,低頭取穴。不可在此處艾灸,否則會導致駝背。

懸樞穴:位於第十三椎骨下方,趴下取穴。

命門,在第十四椎節下閒,伏而取之。陽關,在第十六椎節下閒,坐而取之。腰俞,在第二十一椎節下閒。長強,在脊骶端,督脉別絡少隂二脉所結。會陽穴,在隂尾骨兩傍。凡此十五者,並督脉氣所發,腰俞、長強各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

白話文:

**命門:**位於第十四節椎骨以下,趴著取穴。

陽關: 位於第十六節椎骨以下,坐著取穴。

腰俞: 位於第二十一節椎骨以下。

長強: 位於尾椎骨頂端,是督脈分支與少陰兩脈交會的地方。

會陽穴: 位於尾骨兩側。

以上這十五個穴位,都是督脈氣發出的位置。腰俞和長強穴,每次針刺深度為一寸二分。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二寸』,〈水穴論〉注作『二分』,腰俞穴,〈繆刺論〉注作『二寸』,〈熱穴〉注作『二寸』,〈刺熱〉注作『二分』,諸注不同,雖《甲乙經》作『二寸』疑太深,與其失之深,不若失之淺,宜從二分之說,留七呼。

白話文:

根據《甲乙經》記載為「二寸」,在《水穴論》注釋中為「二分」,腰俞穴在《繆刺論》注釋為「二寸」,《熱穴》注釋為「二寸」,《刺熱》注釋為「二分」,各個注釋有不同的觀點。雖然《甲乙經》記載為「二寸」可能有些過於深奧,但比較起來,選擇「二分」的說法可能更為妥當,保留七呼(一種計量單位)。

」~~,懸樞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會陽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餘並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陶道、神道各留五呼,陶道、身柱、神道、筋縮,可灸五壯,大椎可九壯,餘並可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靈臺、中樞、陽關』三穴。」。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通項骨三節,即二十四節。

白話文:

靈臺、中樞、陽關這三個穴位可以刺入同身寸的十分之三;會陽可以刺入同身寸的十分之八;其他可以刺入同身寸的十分之五。陶道、神道各留五呼,陶道、身柱、神道、筋縮可以灸五壯,大椎可以灸九壯,其他可以灸三壯。

《新校正》說:「根據《甲乙經》,沒有『靈臺、中樞、陽關』這三個穴位。」。從骶骨開始,一共二十一節,加上項骨三節,就是二十四節。

任脉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𫝆少一穴。喉中央二謂廉泉、天突二穴也。廉泉,在頷下,結喉上,舌本下,隂維任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天突,在頸結喉下,同身寸之四寸,中央宛宛中,隂維任脉之會,低鍼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膺中骨陷中各一謂旋璣、華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庭六穴也。

白話文:

任脈的氣所流經的穴位有28個,但少了一個。

在喉嚨的中間有兩個穴位,分別是廉泉穴和天突穴。

廉泉穴位於下顎下方,喉結上方,舌頭根部下方,是陰維脈和任脈的交會處。刺入的深度為同身寸的十分之三,留針時間為三呼,如果灸的話,可以灸三壯。

天突穴位於頸部喉結下方,同身寸的四寸,中央凹陷處,也是陰維脈和任脈的交會處。取穴時,針要低低地刺入,刺入的深度為同身寸的一寸,留針時間為七呼,如果灸的話,可以灸三壯。

在胸骨中間的凹陷處,各有六個穴位,分別是旋璣穴、華蓋穴、紫宮穴、玉堂穴、膻中穴、中庭穴。

旋璣,在天突下同身寸之一寸。華蓋,在旋璣下同身寸之一寸。紫宮,玉堂、膻中、中庭,各相去同身寸之一寸六分陷者中,並任脉氣所發,仰而取之,各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壯。鳩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一新校正云:「詳『一』字疑誤。

」。

白話文:

旋璣穴,在天突穴下方,距天突穴一寸。

華蓋穴,在旋璣穴下方,距旋璣穴一寸。

紫宮穴、玉堂穴、膻中穴、中庭穴,這幾個穴位之間相距一寸六分。它們都是任脈氣的發源點,仰頭取穴,每個穴位刺入深度為三寸,灸法為灸五壯。

鳩尾穴下方三寸為胃脘穴,胃脘穴下方至橫骨為六寸半。

腹脉法也鳩尾,心前穴名也,其正當心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鳩鳥尾形,故以爲名也。鳩尾下有鳩尾、巨闕、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齊中、隂交、脖胦、丹田、關元、中極、曲骨,十四俞也。鳩尾在臆(臆,胸肉也)前蔽骨下,同身寸之五分,任脉之別,不可灸刺,人無蔽骨者,從歧骨際下行同身寸之一寸。

白話文:

腹脈法

鳩尾,是心前的一個穴位。位於心臟下垂的骨頭(即胸骨劍突)的頂端。由於這塊骨頭垂下時像鳩鳥的尾巴,因此得名。

鳩尾以下,有以下 14 個穴位:鳩尾、巨闕、上脘、中脘、建裏、下脘、水分、齊中、陰交、氣沖、丹田、關元、中極、曲骨。

鳩尾穴位於胸前的乳頭下方,距離身體中線五分。屬於任脈的分支,不能灸刺。對於胸骨缺失的人,可以從鎖骨中間向下量一寸來尋找鳩尾穴。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一寸半爲鳩尾處也,下次巨闕、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遞相云同身寸之一寸。』,~~上脘,則足陽明手太陽之會。中脘,則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三脉所生也。齊中,禁不可刺,若刺之,使人齊中惡瘍潰,矢出者,死不治。

白話文:

按《甲乙經》記載:「一寸半處為鳩尾,往下依次是巨闕、上脘、中脘、建裏、下脘、水分,這些穴位之間的距離與身長一寸的長度相同。」

上脘穴是足陽明經和手太陽經的交會穴。中脘穴是手太陽經、少陽經和足陽明經這三條經脈所會聚的穴位。

齊中穴,禁止針灸。如果針灸了齊中穴,會導致人產生劇烈的腹痛和腹中膿瘍潰爛。如果膿液排出,則無法救治。

隂交,在齊下同身寸之一寸,任脉隂衝之會。脖胦,在齊下同身寸之一寸。丹田,三焦募也,在齊下同身寸之二寸。關元,小腸募也,在齊下同身寸之三寸,足三隂任脉之會也。中極,在關元下一寸,足三隂之會也。曲骨,在橫骨上,中極下,同身寸之一寸,足厥隂之會。凡此十四者,並任脉氣所發,建里、丹田並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

白話文:

**陰交:**在齊下同身寸之一寸,是任脈與陰脈衝脈的會合處。

脖胦: 在齊下同身寸之一寸。 丹田: 三焦的募穴,在齊下同身寸之二寸。 關元: 小腸的募穴,在齊下同身寸之三寸,是足三陰經和任脈的會合處。 中極: 在關元穴下一寸,是足三陰經的會合處。 曲骨: 在橫骨上,中極穴下,同身寸之一寸,是足厥陰經的會合處。

以上這十四個穴位,都是任脈氣流發出的地方。針刺健裡穴和丹田穴,可以刺入同身寸的六分,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五分,十呼。』」,~~上脘、隂交,並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下脘、水分,並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中脘、脖胦,並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二分。曲骨,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半,留七呼。餘並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二分,若灸者,關元、中脘各可灸七壯。

白話文:

齊中、中極、曲骨各灸三壯。其他穴位都可以灸五壯,從鳩尾往下到陰間,都由任脈主管,這是腹脈穴的施術方法。新版的校正說明:「根據這篇注釋記載:『其他穴位皆刺入一寸一分。』關元穴位於人體正中,與《甲乙經》以及《氣穴》、《骨空》注中刺入二寸的說法不同,應該遵循《甲乙經》的寸數。」下陰別穴又稱會陰穴,從曲骨往下到陰之間的部位,這個穴位就是會陰穴。會陰穴是任脈的分支,與督脈相鄰,是衝脈的匯聚之處,所以稱為下陰別穴。刺入的深度可以同身寸的二寸,保留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要灸,可以灸三壯。新版的校正說明:「按《甲乙經》中的『七呼』改為『保留三呼』。」

齊中、中極、曲骨各三壯。餘並可五壯,自鳩尾下至隂間,並任脉主之,腹脉法也。~~,新校正云:「據此注云:『餘並刺入一寸一分。』關元在中與《甲乙經》及〈氣穴〉、〈骨空〉注刺入二寸不同,當從《甲乙經》之寸數。」。下隂別一謂會隂一穴也,自曲骨下至隂,隂之下兩隂之間,則此穴也,是任脉別絡俠督脉者,衝脉之會,故曰下隂別一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七呼』作『留三呼』。

」。目下各一謂承泣二穴也,在目下同身寸之七分,上直瞳子,陽蹻任脉足陽明三經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不可灸。下脣一謂承漿穴也,在頤前下脣之下,足陽明脉任脉之會,開口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留六呼』。

」。齗交一齗交,穴名也,所在刺灸分壯與脉同法。

白話文:

「目下各一」是指承泣穴,位於眼睛下方,與身體同寬七分,正對瞳孔,是陽蹻、任脈、足陽明三條經絡交匯的地方。針刺可入同身寸三分,不可灸。

「下脣一」是指承漿穴,位於下巴前方的下嘴脣下面,是足陽明經和任脈交匯的地方。開口時針刺,可入同身寸二分,留針五呼(五次呼吸)。如果要灸,可灸三壯。

新校正版本注釋:「按《甲乙經》中寫作『留六呼』。」

衝脉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俠鳩尾外各半寸,至齊寸一謂幽門、通谷、隂都、石關、商曲、腎俞六穴,左右則十二穴也。幽門,俠巨關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半寸陷者中,下五穴各相去同身寸之一寸,並衝脉足少隂二經之會,各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若灸者,可灸五壯。~~,~~新校正云:「按此云:『各刺入一寸。

白話文:

衝脈上的氣所發出的二十二個穴位:

  1. 俠(靠近)鳩尾外各半寸

  2. 向下順行一寸,依序為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腎俞六個穴位

左右兩側各六個穴位,合計十二個穴位。

幽門穴:俠(靠近)巨關穴兩旁,相距各半寸,取凹陷處為穴。

其餘五個穴位:每相距一寸,皆為衝脈及足少陰經的會穴。

針刺深度:均可刺入一寸。

灸法:可灸五壯。

』按《甲乙經》云:『幽門、通谷刺入五分。』」。俠齊下傍各五分,至橫骨寸一,腹脉法也謂中注、髓府、胞門、隂關、下極五穴,左右則十穴也。中注,在肓俞下同身寸之五分,上直幽門下四穴,各相去同身寸之一寸,並衝脉足少隂二經之會,各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甲乙經》中記載:「幽門穴和通谷穴刺入深度為五分。」與俠齊穴相鄰的穴位,左右各五分。橫骨寸一,是腹脈的方法。這些穴位包括中注、髓府、胞門、陰關、下極五個穴位,左右兩邊共有十個穴位。

中注穴位於肓俞穴下,同身寸五分處。幽門穴下四個穴位,垂直線上的間距同身寸一寸。這些穴位都是衝脈和足少陰兩條經脈的交會穴,刺入深度可以是同身寸一寸。如果使用灸法,灸五壯即可。

足少隂舌下,厥隂毛中急脉,各一足少隂舌下二穴,在人迎前陷中動脉前,是日月本,左右二也,足少隂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急脉,在隂髦中,隂上兩傍相去同身寸之二寸半,按之隱指堅然,甚按則痛引上下也,其左者,中寒則上引少腹,下引隂丸,善爲痛,爲少腹急,中寒,此兩脉皆厥隂之大絡,通行其中,故曰厥隂急脉,即睪之系也,可灸而不可刺,病疝少腹痛即可灸。~~,~~新校正云:「詳舌下毛中之穴,《甲乙經》無。

白話文:

右邊的舌下穴屬於足少陰經,而左邊的毛中急脈穴也屬於足少陰經。這兩個穴位都在喉結前方的凹陷處,動脈之前,是日月精華所在,左右各有一個。足少陰經的氣血從這裡出發,針灸時可刺入四分。

急脈穴位於陰毛中間,左右兩側相距二寸半。按壓時,有堅硬感,用力按壓會引發上下疼痛。左邊的急脈穴,受寒時會引起少腹疼痛,下引陰囊疼痛,容易化膿,導致少腹緊繃疼痛。受寒時,這兩個脈絡都是厥陰經的大絡脈,貫穿其中,所以稱之為厥陰急脈,也就是睾丸的系帶。可以艾灸,但不能針刺。疝氣和少腹疼痛都可以艾灸。

《新校正》補充說明:

《甲乙經》中未提到舌下和毛中穴位的詳細位置。

」。手少隂各一謂手少隂郄穴也,在腕後同身寸之半寸,手少隂郄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左右二也。隂陽蹻各一隂蹻,一謂交信穴也。交信,在足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少隂前太隂後筋骨間,隂蹻之郄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陽蹻,一謂附陽穴也。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有兩個郄穴。

  • **手少陰郄穴:**位於腕後,距離腕橫紋同身寸的半寸處。刺入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之一。如果灸,可灸三壯。左右各一個。

陰陽蹻(脾經、腎經)各有兩個郄穴。

  • **陰蹻:**也稱交信穴。位於內踝上同身寸的兩寸處,少陰經(脾經)在前,太陰經(腎經)在後,筋骨之間。刺入深度為同身寸的四分之一,留針五呼。如果灸,可灸三壯。

  • **陽蹻:**也稱附陽穴。

附陽,在足外踝上同身寸之三寸,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謹取之,陽蹻之郄,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左右四也。手足諸魚際脉氣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經之所存者,多凡一十九穴,此所謂氣府也,然散穴俞諸經脉部分皆有之,故經或不言,而《甲乙經》經脉流注多少不同者,以此。

白話文:

附陽穴,位於足外踝上方,與身體同高三寸,太陽經在前,少陽經在後,在筋骨之間。謹慎取穴,陽蹻穴的郄穴,刺入深度為身體同高六分,留針七個呼吸。如果灸療,可灸三壯,左右兩側共四壯。

手足上的所有魚際脈,發出的穴位共三百六十五個,經絡上記錄的穴位較多,共有十九個,這些穴位被稱為氣府。然而,散穴和俞穴在各經絡的脈部中都有分佈,所以經絡中可能沒有記載,但《甲乙經》中經絡的流注多少不同,原因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