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一 (13)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一 (13)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一

〈金匱眞言論〉曰:「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隂故也。」。是以聖人陳隂陽,筋脉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從,順也。言循隂陽法,近養生道,則筋脉骨髓各得其宜,故氣血皆能順時和氣也。如是則内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聦明,氣立如故邪氣不剋,故眞氣獨立而如常。

若失聖人之道,則致疾於身,故下文引曰:「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自此以下,四科並謂,失聖人之道也。風氣應肝,故風淫精亡則傷肝也。〈隂陽應象大論〉曰:「風氣通於肝也。」風薄則熱起,熱盛則水乾,水乾則腎氣不營,故精乃亡也。亡,無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淫氣者,隂陽之亂氣,因其相亂而風客之則傷精,傷精則邪入於肝也。』」。

因而飽食,筋脉橫解,腸澼爲痔甚飽則腸胃橫滿,腸胃滿則筋脉解而不屬,故腸澼而爲痔也。〈𤷒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此傷之信也。因而大飲,則氣逆飲多則肺布葉舉,故氣逆而上奔也。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髙骨乃壞強力,謂強力入房也。髙骨,謂腰髙之骨也。

然強力入房則精耗,精耗則腎傷,腎傷則髓氣内枯,故髙骨壞而不用也。聖人交會則不如此,當如下句云:「凡隂陽之要,陽密乃固。」。

「凡隂陽之要,陽密乃固隂陽交會之要者,正在於陽氣閉密而不妄𣳘爾。密不妄𣳘,乃生氣強,固而能乆長,此聖人之道也。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兩,謂隂陽。和,謂和合,則交會也。若,如也。言絕隂陽和合之道者,如天四時,有春無秋,有冬無夏也。所以然者,絕廢於生成也。

故聖人不絕和合之道,但貴於閉密以守固天眞法也。因而和之,是謂聖度因陽氣盛發,中外相應,賈勇有餘,乃相交合,則聖人交會之制度也。故陽強不能密,隂氣乃絕陽自強而不能閉密,則隂𣳘寫而精氣竭絕矣。隂平陽祕,精神乃治隂氣和平,陽氣閉密,則精神之用日益治也。

隂陽離決,精氣乃絕若隂不和平,陽不閉密,強用施寫,損耗天眞,二氣分離,經絡決憊,則精氣不化,乃絕流通也。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因於露,體觸冒風邪,風氣外侵,陽氣内拒,風陽相薄,故寒熱由生。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爲洞𣳘風氣通肝,春肝木王,木勝脾土,故洞𣳘生也。~~,~~新校正云:「按〈隂陽應象大論〉曰:『春傷於風,夏生飧𣳘。』」。夏傷於暑,秋爲痎瘧夏熱已甚,秋陽復收,陽熱相攻,則爲痎瘧。

痎,老也,亦曰瘦也。秋傷於濕,上逆而欬濕,謂地濕氣也。秋濕旣勝,冬水復王,水來乘肺,故欬逆病生。~~,~~新校正云:「按〈隂陽應象大論〉云:『秋傷於濕,冬生欬嗽。』」,發爲痿厥濕氣内攻於藏府,則欬逆。外散於筋脉,則痿弱也。〈隂陽應象大論〉曰:「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脉,故濕氣之資,發爲痿厥。

白話文: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一》

南方屬火,紅色,通於心臟,其竅為耳。北方屬水,黑色,通於腎臟,其竅為兩個陰部(即尿道與肛門)。因此,聖人遵循陰陽之道,使筋脈協調,骨髓強健,氣血運行順暢。遵循陰陽法則,注重養生,則筋脈骨髓各得其所,氣血就能順應時令,和諧運行。如此則內外調和,邪氣無法侵害,耳目聰明,精氣充沛如常。

若違背聖人之道,就會導致疾病。例如下文所述:「風邪侵入,精氣耗損,邪氣傷及肝臟……」等等,都是違背聖人之道的結果。風邪影響肝臟,風邪過盛導致精氣耗損,則傷及肝臟。《陰陽應象大論》說:「風氣通於肝也。」風邪過盛則生熱,熱盛則津液枯竭,津液枯竭則腎氣失養,所以精氣耗損。「亡」指消失、喪失。淫氣是陰陽失調之氣,陰陽相亂,風邪乘虛而入,則傷及精氣,傷及精氣則邪氣入侵肝臟。

暴飲暴食會導致筋脈鬆弛,腸胃疾患形成痔瘡。飽食則腸胃脹滿,腸胃脹滿則筋脈鬆弛,因此腸胃疾患形成痔瘡。《金匱要略》說:「飲食過量,腸胃就會受損。」這證明了飲食過量會傷及腸胃。大量飲酒則氣逆,飲酒過量會使肺部氣機上逆,所以氣逆而上衝。用力過度則傷及腎氣,腰部骨骼受損。用力過度指房事過度。腰高之骨指腰椎骨骼。

用力過度則精氣耗損,精氣耗損則傷及腎臟,腎臟受損則髓氣枯竭,所以腰部骨骼受損而無力。聖人行房事則不然,如下文所述:「凡陰陽交合之要,在於陽氣閉藏而固。」陰陽交合的關鍵在於陽氣閉藏而不妄洩。陽氣閉藏而不妄洩,則生機旺盛,強健持久,這就是聖人之道。陰陽不調,則如同春天沒有秋天,冬天沒有夏天。陰陽指陰陽二氣,和指和合,則指交合。若,如同。說明違背陰陽和合之道,如同一年四季缺少某些季節一樣,所以導致生機衰敗。

因此,聖人不會違背陰陽和合之道,而貴在閉藏精氣以保持先天之氣。陰陽調和,才是聖人之道。陽氣旺盛,內外相應,精力充沛,然後行房事,這就是聖人交合的方法。陽氣過盛而不能閉藏,則陰氣虛耗,精氣衰竭。陰平陽秘,精神才能調和。陰氣平和,陽氣閉藏,則精神充沛。

陰陽分離,精氣就會耗竭。如果陰氣不平和,陽氣不閉藏,強行房事,損耗先天之氣,則陰陽二氣分離,經絡疲憊,精氣不能化生,則氣血運行受阻。

受寒露之風,就會產生寒熱。因受寒露,身體接觸風邪,風邪外侵,陽氣內拒,風寒相搏,所以產生寒熱。春天受風邪,邪氣停滯,就會導致肝病。風邪通於肝,春天肝氣旺盛,木氣勝過脾土,所以肝病產生。夏天受暑邪,秋天會得瘧疾。夏天的暑邪過盛,秋天的陽氣又收斂,陽熱相搏,則會導致瘧疾。痎指衰老,也指消瘦。秋天受濕邪,則會上逆而咳嗽。濕邪指地濕之氣。秋天濕邪過盛,冬天水氣又旺盛,水氣侵犯肺部,所以咳嗽逆氣而生。冬天受寒邪,則會導致痿厥。濕邪內侵臟腑,則咳嗽逆氣。外散於筋脈,則肌肉萎縮。地濕之氣,侵犯皮肉筋脈,所以濕邪導致痿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