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五 (19)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五 (19)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五
命門,在第十四椎節下閒,伏而取之。陽關,在第十六椎節下閒,坐而取之。腰俞,在第二十一椎節下閒。長強,在脊骶端,督脉別絡少隂二脉所結。會陽穴,在隂尾骨兩傍。凡此十五者,並督脉氣所發,腰俞、長強各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二寸』,〈水穴論〉注作『二分』,腰俞穴,〈繆刺論〉注作『二寸』,〈熱穴〉注作『二寸』,〈刺熱〉注作『二分』,諸注不同,雖《甲乙經》作『二寸』疑太深,與其失之深,不若失之淺,宜從二分之說,留七呼。
」~~,懸樞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會陽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餘並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陶道、神道各留五呼,陶道、身柱、神道、筋縮,可灸五壯,大椎可九壯,餘並可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靈臺、中樞、陽關』三穴。」。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通項骨三節,即二十四節。
任脉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𫝆少一穴。喉中央二謂廉泉、天突二穴也。廉泉,在頷下,結喉上,舌本下,隂維任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天突,在頸結喉下,同身寸之四寸,中央宛宛中,隂維任脉之會,低鍼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膺中骨陷中各一謂旋璣、華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庭六穴也。
旋璣,在天突下同身寸之一寸。華蓋,在旋璣下同身寸之一寸。紫宮,玉堂、膻中、中庭,各相去同身寸之一寸六分陷者中,並任脉氣所發,仰而取之,各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壯。鳩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一新校正云:「詳『一』字疑誤。
」。
腹脉法也鳩尾,心前穴名也,其正當心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鳩鳥尾形,故以爲名也。鳩尾下有鳩尾、巨闕、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齊中、隂交、脖胦、丹田、關元、中極、曲骨,十四俞也。鳩尾在臆(臆,胸肉也)前蔽骨下,同身寸之五分,任脉之別,不可灸刺,人無蔽骨者,從歧骨際下行同身寸之一寸。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一寸半爲鳩尾處也,下次巨闕、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遞相云同身寸之一寸。』,~~上脘,則足陽明手太陽之會。中脘,則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三脉所生也。齊中,禁不可刺,若刺之,使人齊中惡瘍潰,矢出者,死不治。
隂交,在齊下同身寸之一寸,任脉隂衝之會。脖胦,在齊下同身寸之一寸。丹田,三焦募也,在齊下同身寸之二寸。關元,小腸募也,在齊下同身寸之三寸,足三隂任脉之會也。中極,在關元下一寸,足三隂之會也。曲骨,在橫骨上,中極下,同身寸之一寸,足厥隂之會。凡此十四者,並任脉氣所發,建里、丹田並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
白話文:
命門穴位於第十四節椎骨下方,俯臥取穴;陽關穴位於第十六節椎骨下方,坐著取穴;腰俞穴位於第二十一節椎骨下方;長強穴位於脊椎與骶骨交接處,是督脈別絡與少陰二脈交會之處;會陽穴位於尾骨兩側。以上十五個穴位都是督脈氣所發出的,腰俞穴和長強穴各可刺入同身寸的二分。 關於針刺深度,不同文獻記載有所出入,為求慎重,建議腰俞穴刺入深度為二分,留針七呼。
懸樞穴可刺入同身寸的三分,會陽穴可刺入同身寸的八分,其餘穴位皆可刺入同身寸的五分,陶道、神道穴各留針五呼,陶道、身柱、神道、筋縮穴可灸五壯,大椎穴可灸九壯,其餘穴位皆可灸三壯。《甲乙經》並未記載靈臺、中樞、陽關三個穴位。從頸部至骶骨下方共有二十一節椎骨,加上頸部三節,共二十四節。
任脈氣所發出的穴位有二十七個。喉嚨中央的兩個穴位是廉泉穴和天突穴。廉泉穴位於頷下、結喉上方、舌根下方,是陰維脈和任脈的交會穴,可刺入同身寸的三分,留針三呼,若灸則灸三壯。天突穴位於頸部結喉下方,距同身寸四寸,在中央凹陷處,是陰維脈和任脈的交會穴,應向下針刺,可刺入同身寸的一寸,留針七呼,若灸則灸三壯。胸骨上陷窩中的六個穴位是旋璣、華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庭。
旋璣穴位於天突穴下同身寸一寸處;華蓋穴位於旋璣穴下同身寸一寸處;紫宮、玉堂、膻中、中庭穴彼此相距同身寸一寸六分,皆位於陷窩中,是任脈氣所發出的穴位,仰臥取穴,各可刺入同身寸的三分,若灸則灸五壯。鳩尾穴下三寸為胃脘穴,胃脘穴下至橫骨六寸半。
鳩尾穴位於胸骨下端,形狀似鳩鳥尾巴,故名。鳩尾穴下有鳩尾、巨闕、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齊中、陰交、肓兪、丹田、關元、中極、曲骨十四個穴位。鳩尾穴位於胸骨下緣,距同身寸五分,是任脈的別絡,不可灸刺,若無胸骨者,則從歧骨下緣沿任脈向下量取同身寸一寸。 關於鳩尾穴及其下穴位的間距,不同文獻記載有所出入。
上脘穴是足陽明經與手太陽經的交會穴;中脘穴是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三條經脈的交會穴;齊中穴禁刺,刺之則會引起惡瘍潰爛,膿血外流,危及生命。陰交穴位於臍下同身寸一寸處,是任脈與陰衝脈的交會穴;肓兪穴位於臍下同身寸一寸處;丹田穴為三焦募穴,位於臍下同身寸二寸處;關元穴為小腸募穴,位於臍下同身寸三寸處,是足三陰經與任脈的交會穴;中極穴位於關元穴下一寸處,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曲骨穴位於恥骨聯合上方,中極穴下同身寸一寸處,是足厥陰經的交會穴。以上十四個穴位都是任脈氣所發出的,建里穴和丹田穴各可刺入同身寸的六分,留針七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