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五 (13)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五 (13)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五

」。

銳髮下各一謂和髎二穴也,在耳前銳髮下橫動脉,手足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客主人各一客主人,穴名也,在耳前上廉起骨開口有空,手足少陽足陽明三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氣穴〉注、〈刺禁〉注並云:『手少陽足陽明之會。』與此異。」。耳後陷中各一謂翳風二穴也,在耳後陷者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下關各一下關,穴名也,所在刺灸〈氣穴〉同法。

耳下牙車之後各一謂頰車一穴也,刺灸分壯〈氣穴〉同法。缺盆各一缺盆,穴名也,在肩上橫骨陷者中,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深令人逆息。~~,~~新校正云:「按〈骨空〉注作『手陽明』。」。掖下三寸,脇下至胠八閒,各一掖下三寸,同身寸也。

掖下,謂淵液、輒筋、天池。脇下至胠,則日月、章門、帶脉、五樞、維道、居髎九穴也,左右共十八穴也。淵液,在掖下同身寸之三寸,足少陽脉氣所發,舉臂得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禁不可灸。輒筋,在掖下同身寸之三寸,復前行同身寸之一寸,搓脇。~~,~~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搓』作『著』,下同。

」~~,足少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天池,在乳後同身寸之二寸,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一寸』。」掖下三寸,搓脇,直掖撅肋間,手心主足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七分』。

」~~,若灸者,可灸三壯。日月,膽募也,在第三肋端,橫直心蔽骨傍各同身寸之二寸五分,上直兩乳,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日月在期門下五分』。」,~~足太隂少陽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若灸者,可灸五壯。章門,脾募也,在季肋端,足厥隂少陽二脉之會,側卧,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帶脉,在季肋下同身寸之一寸八分,足少陽帶脉二經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若灸者,可灸五壯。五樞,在帶脉下同身寸之三寸,足少陽帶脉二經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若灸者,可灸五壯。維道,在章門下同身寸之五寸三分,足少陽帶脉二經之會,刺灸分壯如章門法。

居髎,在章門下同身寸之四寸三分,骼骨上。~~,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監骨陷者中。』」,~~陽蹻足少陽二脉之會,刺灸分壯如維道法。所以謂之八間者,自掖下三寸至季肋凡八肋骨。

白話文:

和髎穴位於耳前髮際下方,是手足少陽經的交會穴。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之一,灸法為灸三壯。 客主人穴位於耳前上方骨骼突起處的凹陷,是手足少陽、足陽明三經的交會穴。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之一,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灸法為灸三壯。翳風穴位於耳後凹陷處,按壓時會牽動耳內,是手足少陽經的交會穴。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之一,灸法為灸三壯。下關穴的針灸方法與《氣穴》篇記載相同。

頰車穴位於耳下,牙齒後方,針灸方法與《氣穴》篇記載相同。缺盆穴位於鎖骨上方的凹陷處,是足陽明經氣所發出之處。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二分之一,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灸法為灸三壯,但針刺過深會導致呼吸逆亂。掖下三寸處及腋下至肋骨之間的區域,共有十八個穴位。

淵液穴位於腋下同身寸的三寸處,是足少陽經氣所發出之處,抬舉手臂即可找到穴位。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之一,禁止灸法。輒筋穴位於腋下同身寸的三寸處,再往前同身寸的一寸處,在腋下附近。是足少陽經氣所發出之處,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六分之一,灸法為灸三壯。天池穴位於乳頭後方同身寸的二寸處,掖下三寸處,在腋下靠近肋骨之間,是手少陽、足少陽經的交會穴,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三分之一,灸法為灸三壯。

日月穴是膽經的募穴,位於第三肋骨末端,與心臟部位平行的骨骼旁,同身寸的二寸五分處,位於兩乳頭的正上方。是足太陰、少陽經的交會穴,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七分之一,灸法為灸五壯。章門穴是脾經的募穴,位於肋骨末端,是足厥陰、少陽經的交會穴。側臥,屈上腿伸下腿,抬舉手臂即可找到穴位,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八分之一,留針六個呼吸的時間,灸法為灸三壯。帶脈穴位於肋骨下同身寸的一寸八分處,是足少陽、帶脈經的交會穴,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六分之一,灸法為灸五壯。五樞穴位於帶脈穴下方同身寸的三寸處,是足少陽、帶脈經的交會穴,針刺深度為同身寸的一寸,灸法為灸五壯。維道穴位於章門穴下方同身寸的五寸三分處,是足少陽、帶脈經的交會穴,針灸方法與章門穴相同。居髎穴位於章門穴下方同身寸的四寸三分處,在骨骼之上,是陽蹻、足少陽經的交會穴,針灸方法與維道穴相同。從腋下三寸到肋骨末端,共計八個肋骨,因此稱為八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