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四 (5)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四 (5)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四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實』作『寶』。」。脉實血實,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者,血之府,故虚實同焉,反不相應則爲病也。」
帝曰:「如何而反?」
歧伯曰:「氣虚身熱,此謂反也氣虚爲陽氣不足,陽氣不足當身寒,反身熱者,脉氣當盛,脉不盛而身熱,證不相符,故謂反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氣盛身寒,氣虚身熱,此謂反也。』當補此四字。」。榖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胃之所出者,穀氣,而布於經脉也,榖入於胃,脉道乃散,𫝆榖入多而氣少者,是胃氣不散,故謂反也。榖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胃氣外散,肺并之也。
脉盛血少,此謂反也。脉少血多,此謂反也經脉行氣,絡脉受血,經氣入絡,絡受經氣,候不相合,故皆反常也。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虚身熱,得之傷暑傷,謂觸冒也。寒傷形,故氣盛身寒。熱傷氣,故氣虚身熱。榖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脫血則血虚,血虚則氣盛,内鬱化成津液,流入下焦,故云:「濕居下也。」。
榖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胃氣不足,肺氣下流於胃中,故邪在胃,然肺氣入胃,則肺氣不自守,氣不自守則邪氣從之,故曰:「邪在胃及與肺也。」。脉小血多者,飲中熱也飲,謂留飲也。飲留脾胃之中,則脾氣溢,脾氣溢則發熱中。脉大血少者,脉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風氣盛滿,則水漿不入於脉。
夫實者,氣入也。虚者,氣出也入爲陽,出爲隂,隂生於内故出,陽生於外故入。。氣實者,熱也。氣虚者,寒也陽盛而隂内拒,故熱。隂盛而陽外微,故寒。。入實者,左手開鍼空也。入虚者,左手閉鍼空也言用鍼之補寫也。右手持鍼,左手捻穴,故實者左手開鍼空以寫之,虚者左手閉鍼空以補之也。。」
黃帝問曰:「願聞九鍼之解,虚實之道?」
歧伯對曰:「刺虚則實之者,鍼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滿而𣳘之者,鍼下寒也,氣虚乃寒也。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菀,積也。陳,乆也。除,去也。言絡脉之中血積而乆者,鍼刺而除去之也。邪勝則虚之者,出鍼勿按邪者,不正之目,非本經氣,是則謂邪,非言鬼毒精邪之所勝也,出鍼勿按,穴俞且開,故得經虚,邪氣發𣳘也。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鍼,而疾按之。
疾而徐,則虚者疾出鍼,而徐按之徐出,謂得經氣已乆乃出之。疾按,謂鍼出穴已,速疾按之,則眞氣不𣳘,經脉氣全,故徐而疾乃實也。疾出鍼,謂鍼入穴已,至於經脉即疾出之。徐按,謂鍼出穴已,徐緩按之,則邪氣得𣳘,精氣復固,故疾而徐乃虚也。言實與虚者,寒温,氣多少也寒温,謂經脉隂陽之氣也。
白話文:
脈象實則血實,脈象虛則血虛,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相反,就是病態的脈象,因為血是脈的府庫,所以虛實應當一致,如果相反則為疾病。
黃帝問道:「什麼情況下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呢?」
歧伯答道:「氣虛而身體發熱,這就是相反的情況。氣虛是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應該身體寒冷,卻反而發熱,這是脈氣應該旺盛卻不旺盛而身體發熱,症狀不相符,所以稱為相反。穀物攝入過多而氣卻不足,這也是相反的情況。胃輸出的物質是穀氣,並佈於經脈,穀物進入胃中,脈道就會舒暢,穀物攝入過多而氣卻不足,這是胃氣不舒暢,所以稱為相反。穀物攝入不足而氣卻充足,這也是相反的情況。胃氣外散,肺氣也參與其中。
脈象盛而血少,這是相反的情況。脈象弱而血多,這是相反的情況。經脈運行氣血,絡脈貯藏血液,經氣進入絡脈,絡脈接受經氣,如果兩者不相符,都是反常的現象。氣盛而身寒,是因傷寒所致;氣虛而身熱,是因中暑所致,也就是說受到外邪侵襲。寒邪傷及形體,所以氣盛而身寒;熱邪傷及氣,所以氣虛而身熱。穀物攝入過多而氣卻不足,是因失血、濕邪下注所致。失血則血虛,血虛則氣盛,體內鬱滯化為津液,流入下焦,所以說「濕居下也」。
穀物攝入不足而氣卻充足,是邪氣在胃和肺所致。胃氣不足,肺氣下注於胃中,所以邪氣在胃,但肺氣入胃,則肺氣不能自守,氣不能自守則邪氣乘虛而入,所以說「邪氣在胃及與肺也」。脈小而血多,是因飲邪內停而發熱所致。飲,指停滯的液體。液體停留在脾胃之中,則脾氣鬱結,脾氣鬱結則發熱。脈大而血少,是脈中有風邪,水液不能進入脈絡所致。風邪盛滿,則水液不能進入脈絡。
總之,實證是氣的進入,虛證是氣的排出。進入為陽,排出為陰,陰生於內故而出,陽生於外故而入。氣實則熱,氣虛則寒。陽盛而陰氣內阻,所以發熱;陰盛而陽氣外虛,所以寒冷。針刺實證,左手持針柄,右手捻針,則左手開鍼空以疏通;針刺虛證,則左手閉鍼空以補益。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九針的運用,以及虛實的辨別。」
歧伯答道:「針刺虛證而使其轉實的,針刺後會感到溫熱,因為氣實則熱;針刺滿實證而使其宣洩的,針刺後會感到寒冷,因為氣虛則寒。針刺瘀滯久積的,是要排出瘀血。瘀,指積聚;滯,指久積;除,指去除。意思是絡脈中血液積聚已久,用針刺去除它。邪氣盛則用瀉法,出針後不要按壓。邪氣是指不正之氣,而非鬼神精邪所致。出針後不要按壓,穴位仍保持通暢,所以能使經絡虛通,邪氣得以宣洩。針刺實證,出針緩慢,按壓迅速;針刺虛證,出針迅速,按壓緩慢。出針緩慢,是指經氣已通後才緩慢出針;迅速按壓,是指針出穴後,迅速按壓,則真氣不泄,經脈氣血充盈,所以緩出疾按是治療實證的方法。迅速出針,是指針入穴後,到達經脈即迅速出針;緩慢按壓,是指針出穴後,緩慢按壓,則邪氣得以宣洩,精氣得以恢復,所以迅速出針緩慢按壓是治療虛證的方法。所謂實證與虛證,是指寒熱、氣血盛衰。寒熱,指經脈陰陽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