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三 (9)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三 (9)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三
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陽之隂也,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隂氣上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也以其脉下髀,抵伏兔,下入膝髕中,下循䯒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間,又其支別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故爾。所謂上喘而爲水者,隂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於藏府間,故爲水也藏,脾也。
府,胃也。足太隂脉從足走腹,足陽明脉從頭走足,𫝆隂氣微下而太隂上行,故云:「隂氣下而復上也。」復上則所下之隂氣不散,客於脾胃之間,化爲水也。所謂胸痛少氣者,水氣在藏府也。水者,隂氣也,隂氣在中,故胸痛少氣也水停於下則氣鬱於上,氣鬱於上則肺滿,故胸痛少氣也。
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隂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所謂欲獨閉戸牖而處者,隂陽相薄也,陽盡而隂盛,故欲獨閉戸牖而居惡喧故爾。所謂病至則欲乘髙而歌,棄衣而走者,隂陽復爭,而外并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新校正云:「詳所謂甚則厥至此,與前〈陽明脉解〉論相通。」。
所謂客孫脉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并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隂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太隂所謂病脹者。太隂,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隂氣大盛,太隂始於子,故云子也。以其脉入腹,屬脾,絡胃,故病脹也。所謂上走心爲噫者,隂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爲噫也按《靈樞經》說:「足陽明流注並無至心者。」《太隂脉說》云:『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法應以此絡爲陽明絡也。~~,~~新校正云:「詳王氏以足陽明流住並無至心者,按《甲乙經》:『陽明之脉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宜其經言,陽明絡屬心爲噫,王氏安得謂之無。以其脉屬脾,絡胃,上鬲,俠咽,故也。」。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
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隂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
少隂所謂腰痛者,少隂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少隂者,腎脉也,腰爲腎府,故腰痛也。。所謂嘔、欬、上氣、喘者,隂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欬、上氣、喘也以其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故病如是也。。
所謂色色新校正云:「詳『色色』字疑誤。」,不能乆立,乆坐起則目䀮䀮無所見者,萬物隂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隂陽内奪,故目䀮䀮無所見也。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隂氣少,陽氣入,隂陽相薄,故恐也。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所謂面黑如地色者,秋氣内奪,故變於色也。所謂欬則有血者,陽脉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脉滿,滿則欬,故血見於鼻也。厥隂所謂頹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隂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隂,邪在中,故曰頹疝,少腹腫也以其脉循股隂,入髦中,環隂器,抵少腹,故爾。
白話文:
所謂小腿腫脹而大腿卻不收縮,這是五月陽氣盛極而陰氣初生。五月陽氣衰弱,陰氣上升與陽氣開始爭鬥,所以小腿腫脹而大腿不收縮。因為其脈絡從大腿內側下行,經過伏兔穴,進入膝蓋骨內側,沿脛骨外側下行,到達足跗(腳背),進入中指內側,又有一支脈絡在膝蓋下三寸處分出,下行進入中指外側,所以如此。
所謂上氣喘促並伴有水腫,是陰氣下降後又上升,上升時邪氣侵犯臟腑之間,所以導致水腫。藏,指的是脾;府,指的是胃。足太陰脈從足部循行至腹部,足陽明脈從頭部循行至足部,陰氣微弱地下降而太陰脈卻向上運行,所以說:「陰氣下降後又上升」。上升後,下降的陰氣無法散去,停留在脾胃之間,轉化為水。所謂胸痛氣短,是水氣停滯在臟腑之中。水,就是陰氣,陰氣停滯於內,所以胸痛氣短。水停滯在下則氣機鬱結在上,氣機鬱結在上則肺部充盈,所以胸痛氣短。
所謂嚴重時則出現厥症,憎惡人及火,聽到木頭的聲音就驚恐,這是因為陽氣和陰氣相爭,水火不相容,所以驚恐。所謂想要獨自關閉門窗居住,是因為陰陽相爭,陽氣衰竭而陰氣盛極,所以想要獨自關閉門窗居住,厭惡喧鬧,所以如此。所謂病情嚴重時就想登上高處唱歌,脫衣奔跑,這是陰陽再次爭鬥,而外在表現傾向於陽氣,所以使人脫衣奔跑。
所謂按壓客孫脈則頭痛、鼻塞、腹脹,這是陽明脈氣盛於上,上者則其支脈為太陰脈。所以頭痛、鼻塞、腹脹。
太陰脈所致的病脹。太陰,指子時(十一月),萬物之氣都收藏於內,所以稱為病脹。陰氣極盛,太陰始於子時,所以稱為子。因為其脈絡進入腹部,屬脾,絡胃,所以病脹。所謂向上衝擊心臟而引起呃逆,是陰氣盛極而向上衝擊陽明脈,陽明脈絡屬心,所以說向上衝擊心臟而引起呃逆。
所謂飲食後即嘔吐,是食物積聚過多而向上溢出,所以嘔吐。
所謂在後天獲得元氣後,就感到輕鬆舒適,如同衰老了一般,這是十二月,陰氣下降衰弱而陽氣將要升起,所以說在後天獲得元氣後,就感到輕鬆舒適,如同衰老了一般。
少陰脈所致的腰痛,少陰指腎,十月,萬物陽氣皆受損傷,所以腰痛。少陰是腎脈,腰是腎的府舍,所以腰痛。所謂嘔吐、咳嗽、上氣、喘息,是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所有陽氣浮動,無處依附,所以嘔吐、咳嗽、上氣、喘息。因為其脈絡從腎臟上行貫穿肝臟和膈肌,進入肺臟,所以出現這樣的病症。
所謂面色……(此處原文有缺失,無法翻譯),不能久立,久坐站起則視物模糊,這是因為萬物陰陽不定,沒有主宰。秋季之氣開始來到,微霜開始降落,而正要殺傷萬物,陰陽內部奪勢,所以視物模糊。所謂氣短易怒,是陽氣失調,陽氣失調則陽氣無法發散,肝氣應該調暢卻未能調暢,所以易怒。易怒者,稱為煎厥。
所謂恐懼如同有人要抓捕自己,這是秋季萬物尚未完全消亡,陰氣減少,陽氣內入,陰陽相爭,所以恐懼。所謂厭惡聞到食物的臭味,是胃氣不足,所以厭惡聞到食物的臭味。所謂面色黝黑如同泥土之色,是秋季陰氣內盛,所以面色改變。所謂咳嗽時帶血,是陽脈受損,陽氣未盛於上而脈絡充盈,充盈則咳嗽,所以血液從鼻孔流出。厥陰脈所致的疝氣、婦女少腹腫脹,厥陰指辰時(三月),陽中之陰,邪氣在內,所以稱為疝氣、少腹腫脹。因為其脈絡循行於大腿內側,進入陰毛中間,環繞陰器,到達少腹,所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