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三 (7)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三 (7)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三
其從者瘖,三歲起從,謂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也。病順左右,而瘖不能言,三歲治之,乃能起。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以其五藏始定,血氣方剛,藏始定則易傷,氣方剛則甚費,易傷甚費,故三歲死也。
脉至而搏,血衂、身熱者死血衂爲虚脉,不應摶,𫝆反脉搏,是氣極乃然,故死。脉來懸鈎浮爲常脉以其爲血衂者之常脉也。脉至如喘,名曰暴厥喘,謂卒來盛急,去而便衰,如人之喘狀也。暴厥者,不知與人言所謂暴厥之候如此。脉至如數,使人暴驚脉數爲熱,熱則内動肝心,故驚。
,三四日自已數爲心脉,木被火干,病非肝生,不與邪合,故三日後,四日自除,所以爾者,木生數三也。脉至浮合如浮波之合,後至者凌前,速疾而動無常候也。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
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薪然之火燄,瞥瞥不定其形而便絕也。脉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虚也,木葉落而死如散葉之隨風,不常其狀。~~,~~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散葉』作『叢棘』。」。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華而死脉塞而鼓,謂纔見不行,旋復去也。懸,謂如懸物,物動而絕去也。
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如珠之轉,是謂丸泥。脉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脉長而堅,如橫木之在指下也。脉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胞之脉繫於腎,腎之脉俠舌本,人氣不足者則當不能言,𫝆反善言,是眞氣内絕,去腎外歸於舌也,故死。
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見,三十日死左右傍至,言如瀝漆之交,左右反戾。~~,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交漆』作『交棘』。」。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如水泉之動,但出而不入。脉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發死頹土之狀,謂浮之大而虚耎,按之則無。,~~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頹土』作『委土』。
」。脉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如顙中之懸雍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懸雍』作『懸離』,元起注云:『懸離者,言脉與肉不相得也。』」。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五藏菀熟,寒熱獨并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菀,積也。熟,熱也。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腸氣予不足也,棗葉生而死。脉至如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聽,是小腸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脉至如華,謂似華虚弱不可正取也。小腸之脉上入耳中,故常聽也。
白話文: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三 白話文翻譯:
如果患者患有失聲症,從三陰交穴(女子在左腳內踝上,男子在右腳內踝上)開始治療,就能痊癒。病情沿着左右腳治療,失聲症患者不能說話,用三陰交穴治療後就能說話。但年紀未滿二十歲的患者,用三陰交穴治療卻可能死亡,因為此時五臟尚未完全發育,血氣正旺盛,五臟發育未定就容易受損,氣血旺盛則耗損更多,容易受損又耗損多,所以治療三陰交穴可能致死。
脈搏有力而跳動,伴隨血虛、身體發熱的,則會死亡。血虛導致脈象虛弱,按壓時沒有搏動感,反而出現反跳的脈搏,這是氣血極度虛弱的表現,所以會死亡。脈搏像懸掛的鉤子一樣浮起,這是血虛的常見脈象。脈搏像喘息一樣,稱為暴厥喘,指的是突然出現,脈象盛而急促,然後迅速衰弱,像喘氣一樣。暴厥患者,無法與人正常說話,這就是暴厥的症狀表現。脈搏頻數,使人突然驚恐,脈搏頻數是因為發熱,發熱則內臟活動頻繁,肝心受損,所以驚恐。
脈搏頻數三四天自行恢復,是心脈的表現。木受火克,病情並非肝臟所生,不與邪氣結合,所以三天後,四天就能自愈。這是因為木的生數為三。脈搏浮而合,像波浪一樣起伏,後來的脈搏壓過之前的脈搏,速度很快且變化無常。浮合脈搏頻數,一分鐘十次以上,是經氣不足的表現。如果症狀輕微,九十天內會死亡。
脈搏像燃燒的柴火一樣,這是心臟精氣的損耗。像乾草一樣的柴火,火焰忽明忽滅,不定形,就會很快死亡。脈搏像飄落的樹葉一樣,這是肝氣虛弱的表現,就像樹葉飄落而死,隨風飄蕩,變化無常。新校正本註解說:《甲乙經》中將「散葉」寫作「叢棘」。脈搏像遠道而來的客人一樣,脈搏阻塞而鼓脹,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脈象像棗核一樣懸掛著然後消失,很快就會死亡。脈搏阻塞而鼓脹,指的是脈搏剛剛出現,又很快消失。懸掛,指的是像懸掛的物品一樣,晃動然後消失。
脈搏像泥丸一樣,這是胃精不足的表現,像榆莢落地一樣,像珠子一樣滾動,這就是泥丸脈。脈搏像橫著的木棍一樣,這是膽氣不足的表現,像成熟的禾穀一樣,脈搏長而堅硬,像橫木壓在手指下一樣。脈搏像弦線一樣,這是胞宮精氣不足的表現,病人能說話,下霜時就會死亡。如果不能說話,是可以治療的。胞宮的脈絡與腎臟相連,腎臟的脈絡在舌根附近,人體氣血不足,就不能說話。然而,如果病人卻能說話,這是真氣內部衰竭,從腎臟轉移到舌頭的表現,所以會死亡。
脈搏像交錯的漆線一樣,是指脈搏從左右兩邊同時出現。如果症狀輕微,三十天內就會死亡。左右兩邊同時出現的脈搏,像漆線交錯一樣,左右相抗。新校正本註解說:《甲乙經》中將「交漆」寫作「交棘」。脈搏像湧出的泉水一樣,浮在肌肉中,是太陽經氣不足的表現,氣息微弱,像韭菜花一樣很快就會死亡,像泉水一樣涌出,卻不收回。脈搏像鬆軟的泥土一樣,按壓時沒有感覺,這是肌肉氣血不足的表現,五色先現,黑白頭髮脫落而死。鬆軟的泥土,指的是脈搏浮大而虛弱,按壓時沒有感覺。新校正本註解說:《甲乙經》中將「頹土」寫作「委土」。
脈搏像懸雍垂一樣,懸雍垂指的是浮脈按壓時更大,這是十二經脈氣血不足的表現,水液凝聚而死,像額頭上的懸雍垂一樣。新校正本註解說:全元起本將「懸雍」寫作「懸離」,元起注云:「懸離者,言脈與肉不相得也。」脈搏像倒伏的刀一樣,倒伏的刀指的是脈搏浮而小而急,按壓時堅硬而急促,五臟積熱,寒熱獨集於腎臟,這樣的人無法坐立,立春時就會死亡。菀,積聚也;熟,熱也。
脈搏像丸子一樣,光滑而不直,按壓時摸不到,是大腸氣血不足的表現,棗葉生長時就會死亡。脈搏像花朵一樣,讓人容易恐懼,不想坐臥,行走站立時總是傾聽,是小腸氣血不足的表現,季秋時就會死亡。脈搏像花朵一樣,指的是像花朵一樣虛弱,無法正確診斷。小腸的脈絡通到耳中,所以總是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