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二 (1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二 (1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二
『腫』或作『踵』非。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卧,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足陽明脉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脣,下交承漿,却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内廉,下俠齊,入氣街中,其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抵伏兔,下入膝髕中,下循䯒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閒,其支別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閒。其支別者,上跗,入大指閒,出其端,故厥如是也。
『癲』一爲『巔』非。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脇痛,䯒不可以運足少陽脉,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別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別者,目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鬲,絡肝,屬膽,循脇裏,出氣街,遶髦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行者,從缺盆下掖,循胸,過季脇,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入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出小指次指之端,故厥如是。
太隂之厥,則腹滿䐜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卧足太隂脉起於大指之端,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故厥如是。
少隂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足少隂脉,上股内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其支別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厥如是。
厥隂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卧,屈膝,隂縮腫,䯒内熱足厥隂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隂之後,上膕内廉,循股隂,入髦中,下環隂器,抵少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鬲,故厥如是矣。『胻内熱』一本云『胻外熱』,傳寫行書内外誤也。盛則寫之,虚則補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不盛不虚,謂邪氣未盛,眞氣未虚,如是則以穴俞經法,留呼多少而取之。
太隂厥逆,䯒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足太隂脉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側,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䯒骨後,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故䯒急攣,心痛引腹也。太隂之脉行,有左右候,其有過者,當發取之,故言治主病者。~~,~~新校正云:「詳從太隂厥逆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九卷王氏移於此。
」。少隂厥逆,虚滿,嘔變,下𣳘清,治主病者以其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故如是。厥隂厥逆,攣腰痛,虚滿,前閉,譫言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譫言者,氣虚獨言也。』」,治主病者以其脉循股隂,入髦中,環隂器,復上循喉嚨之後,絡舌本,故如是。
白話文: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二》白話文翻譯:
腫脹(「腫」或作「踵」錯誤)是陽明經厥逆的表現,症狀包括癲癇發作、想跑想叫喊、腹脹、無法平臥、面紅發熱、胡言亂語。足陽明經脈從鼻樑與額頭交界處開始,沿著鼻翼外側下行,進入上齒,再從齒旁出來,環繞嘴唇,向下到達承漿穴,然後沿著下顎後緣下降,到達大迎穴,沿著頰車穴向上至耳前,經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到額頭。
它的分支,一部分從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向下到達上腹部,屬於胃經,絡屬脾經;另一部分則從鎖骨上窩下行至乳房內側,向下經過腹部,進入氣街(腹部正中線),而與前一部分匯合;再向下到達大腿內側,到達伏兔穴,下行進入膝蓋骨內側,沿著脛骨外側下行,到達足跗(足背),進入中指內側;還有一分支,從膝蓋下三寸處分出,下行進入中指外側。還有一分支,從足跗上行,進入大拇指間,從指尖出來,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厥逆症狀。
癲癇(「癲」應作「巔」,「巔癇」之意,非單指癲癇)是少陽經厥逆的表現,症狀包括突然耳聾、面頰腫脹發熱、脅肋疼痛、腿腳不能活動。足少陽經脈從眼角外側起始,向上到達頭角,再向下經過耳後,沿著頸部,經過手少陽經脈前方,到達肩部,與手少陽經脈交會後,進入鎖骨上窩。它的分支,一部分從耳後進入耳中,再從耳前出來,到達眼角外側後方;另一部分從眼角外側下方到達大迎穴,與手少陽經脈在顴骨處會合,向下經過頰車穴,沿著頸部到達鎖骨上窩,向下到達胸部,貫穿膈肌,絡屬肝經,屬於膽經,沿著脅肋內側,到達氣街,環繞著鬢角,橫向進入大腿外側。
它的主幹,從鎖骨上窩下行到腋下,沿著胸部,經過脅肋下部,向下到達大腿外側,然後沿著大腿外側,到達膝蓋外側,下行至腓骨外側前方,直達外踝骨端,從外踝前方下行,沿著足跗,從小指和次指之間的末端出來,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厥逆症狀。
太陰經厥逆的表現是腹脹滿,大便不通,不想吃東西,吃了就吐,無法平臥。足太陰經脈從大拇指末端開始,向上經過大腿內側前方,進入腹部,屬於脾經,絡屬胃經,向上到達上腹部,沿著咽喉,連接舌根,散布在舌下。它的分支,從胃部分出,向上到達上腹部,注入心臟,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厥逆症狀。
少陰經厥逆的表現是口乾舌燥,尿赤,腹脹,心痛。足少陰經脈向上經過大腿內側後緣,貫穿脊柱,屬於腎經,絡屬膀胱經。它的主幹,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著喉嚨,經過舌根;它的分支,從肺部出來,絡屬心臟,注入胸部,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厥逆症狀。
厥陰經厥逆的表現是少腹腫痛,腹部脹滿,小便不通暢,喜歡臥床,屈膝,陰部收縮腫脹,大腿內側發熱(「大腿內側發熱」一說有作「大腿外側發熱」,應為抄寫錯誤)。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則用經絡穴位治療,根據患者呼吸的長短來決定針灸的留針時間。
太陰經厥逆,腿腳拘急攣縮,心痛牽引到腹部,治療方法是……足太陰經脈從大拇指末端開始,沿著指內側,向上經過內踝前方,向上經過小腿內側,沿著脛骨後緣,向上經過大腿內側前方,進入腹部;它的分支,從胃部分出,向上到達上腹部,注入心臟,所以才會出現腿腳拘急攣縮,心痛牽引到腹部的症狀。太陰經脈的運行有左右的差別,如果病情過重,應該及時治療。
少陰經厥逆,虛脹,嘔吐,大便稀溏,治療方法是……因為它的經脈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著喉嚨,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厥陰經厥逆,腰部攣縮疼痛,虛脹,小便不通,胡言亂語(「胡言亂語」指氣虛而獨自說話),治療方法是……因為它的經脈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陰部,環繞生殖器,再向上沿著喉嚨後方,絡屬舌根,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