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二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二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二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白話文:
啓玄子依次註解,林億、孫奇、高保衡等人奉命校正,孫兆重新改正錯誤。
黃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爲寒熱,或爲熱中,或爲寒中,或爲癘風,或爲偏枯,或爲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願聞其說傷,謂人自中之。。」
白話文:
黃帝問道:「風邪侵襲人體,有的會引起寒熱,有的會引起熱中,有的會引起寒中,有的會引起癘風,有的會導致偏癱,有的會形成風邪病。這些病症表現不同,名稱各異,有的甚至會侵犯內臟和六腑。我不知道它們的解法,請您告訴我。」
歧伯對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内不得通,外不得𣳘腠理開疏,則邪風入,風氣入已,玄府閉封,故内不得通,外不得𣳘也。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寒,閉則熱而悶洒然,寒貌。悶,不爽貌。腠理開則風飄揚,故寒。腠理閉則風混亂,故悶。其寒也,則衰食飲。
白話文:
岐伯回答說:「風邪藏匿在皮膚之間,內部不能通達,外部不能宣洩,導致腠理疏鬆,邪風就會入侵。風邪進入之後,玄府(即肺臟)的通道就會被封閉,所以內部不能通達,外部也不能宣洩。風邪具有善於運行和經常變化的特點,腠理疏鬆時,邪風就會擴散,表現為寒冷;腠理閉塞時,邪風就會壅滯,表現為悶熱。這裡的『寒』是指面色蒼白,『悶』是指精神不爽。腠理疏鬆時,邪風飄揚,所以感覺寒冷;腠理閉塞時,邪風混亂,所以感覺悶熱。當邪風入侵導致寒冷時,就會損傷飲食。」
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熱寒風入胃,故食飲衰。熱氣内藏,故消肌肉。寒熱相合,故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熱也。怢慄,卒振寒貌。新校正云:「詳『怢慄』,全元起本作『失味』,《甲乙經》作『解㑊』。」。
白話文:
熱症發作時,身體會消耗肌肉,讓人感到惡寒戰慄、無法進食,這稱為「寒熱」。寒風進入胃中,導致飲食減少。熱氣積聚體內,導致肌肉消耗。寒氣和熱氣結合,會引發惡寒戰慄、無法進食,稱為「寒熱」。「惡寒戰慄」是指突然發作的寒意,身體顫抖。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𣳘,則爲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𣳘而寒,則爲寒中而泣出陽明者,胃脉也。胃脉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脣,下交承漿,却循頤後下廉,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故與陽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眥也。人肥,則腠理密緻,故不得外𣳘,則爲熱中而目黃。
人瘦,則腠理開疏,風得外𣳘,則寒中而泣出也。
白話文:
風氣和陽明經的熱氣進入胃部,沿著經脈向上運行到眼睛內眥。這個人肥胖,所以風氣不能排出體外,就會產生熱症,導致眼睛發黃。這個人瘦弱,所以風氣能排出體外,就會產生寒症,導致流淚。陽明經是胃經。胃經從鼻樑開始,向下經過鼻子外側,進入上牙齒內,再從嘴角出來,圍繞嘴脣,向下經過承漿穴,再沿著下頜骨後緣向下,經過喉嚨,進入膻中穴,再向下進入膈肌,與胃相連。所以風氣和陽明經的熱氣進入胃部,沿著經脈向上運行到眼睛內眥。這個人肥胖,所以皮膚緊密,風氣不能排出體外,就會產生熱症,導致眼睛發黃。
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脉俞,散於分肉之閒,與衞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憤䐜而有瘍,衞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肉分之閒,衞氣行處,風與衞氣相薄,俱行於肉分之間,故氣道澀而不利也。氣道不利,風氣内攻,衞氣相持,故肉憤䐜而瘡出也。瘍,瘡也。若衞氣被風吹之,不得流轉,所在偏併凝而不行,則肉有不仁之處也。
不仁,謂𢂽而不知寒熱痛癢。
白話文:
風氣和陽氣同時進入人體各經脈的俞穴,散佈在肌肉之間,與人體的防衛氣相連接。當它們運行不暢時,就會導致肌肉腫脹疼痛而出現瘡瘍。防衛氣凝滯不通,就會導致肉沒有知覺。在肌肉分佈的空隙中,防衛氣運行的地方,風氣與防衛氣相接觸,一起運行於肌肉之間,因此氣道不通暢。氣道不通暢,風氣內攻,防衛氣相持不下,就會導致肌肉腫脹疼痛而形成瘡瘍。瘡瘍就是傷口。如果防衛氣被風吹拂,無法流動,就會在某處偏集凝滯不通,這就會導致局部肌肉失去知覺。
癘者,有榮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吹則風入於經脉之中也。榮行脉中,故風入脉中,内攻於血,與榮氣合,合熱而血胕壞也。其氣不清,言潰亂也。然血脉潰亂,榮復挾風,陽脉盡上於頭,鼻爲呼吸之所,故鼻柱壞而色惡,皮膚破而潰爛也。〈脉要精微論〉曰:「脉風盛爲厲。」。
白話文:
癘病是指人體內有熱氣導致血肉腫脹,氣血不暢,鼻中隔破損,膚色變壞,皮膚潰爛,如果吹風,風就會進入經脈中。血氣在脈絡中運行,因此風進入脈絡後,會侵犯血液,與熱血一起導致血肉腫脹潰壞。氣血不暢是指潰爛混亂。由於血脈潰爛混亂,熱血又夾帶風氣上行,陽脈全部向上匯聚到頭部,鼻子是呼吸的通道,所以鼻中隔會破損且顏色變差,皮膚會潰爛。中醫經典《脈要精微論》中說:「脈風旺盛,會導致厲病。」
風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曰癘風,或名曰寒熱始爲寒熱,熱成曰厲風。~~,~~新校正云:「按別本『成』一作『盛』。」。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爲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爲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爲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爲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爲腎風春甲乙木,肝主之。
白話文:
風寒入侵人體經脈,長期不散,叫做「癘風」,也稱為「寒熱」。一開始表現為寒熱交替,熱盛時則稱之為「厲風」。
春夏之交(甲乙月),若受風寒,會傷及肝臟,導致「肝風」。
夏天(丙丁月),若受風寒,會傷及心臟,導致「心風」。
夏末初秋(戊己月),若受風邪,會傷及脾臟,導致「脾風」。
秋季(庚辛月),若受風邪,會傷及肺臟,導致「肺風」。
冬季(壬癸月),若受風寒,會傷及腎臟,導致「腎風」。
春季(甲乙月)屬木,由肝臟主導。
夏丙丁火,心主之。季夏戊己土,脾主之。秋庚辛金,肺主之。冬壬癸水,腎主之。風中五藏六府之俞,亦爲藏府之風,各入其門戸,所中則爲偏風隨俞左右而偏中之,則爲偏風。飲酒中風,則爲漏風。
白話文:
夏季的丙丁屬火,由心臟主導。仲夏的戊己屬土,由脾臟主導。秋季的庚辛屬金,由肺臟主導。冬季的壬癸屬水,由腎臟主導。
風邪侵襲人體時,會透過全身五臟六腑的俞穴(氣血出入的孔道),並成為俞穴內的風邪,各個俞穴都有其對應的臟腑,風邪侵入俞穴後,就會導致對應的臟腑偏頗,並出現偏風。如果在風邪入侵時飲酒,則會導致漏風(身體虛弱,風邪易於侵入)。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爲腦風。風入系頭,則爲目風眼寒風府,穴名,正入項髮際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陽維之會,自風府而上則腦戸也。腦戸者,督脉足太陽之會,故循風府而上則爲腦風也。足太陽之脉者,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故風入係頭,則爲目風眼寒也。
白話文:
風氣沿著風府穴向上,就會變成腦風。風氣進入頭部,就會變成目風、眼寒。風府穴位於項後的髮際線一寸處,大筋內側凹陷的地方,是督脈和陽維脈的交會穴位。從風府穴往上就是腦戶穴。腦戶穴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穴位,所以風氣沿著風府穴向上就會變成腦風。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絡起於眼睛內側的眼角,向上經過額頭,交叉頭頂,進入腦部再出來,所以風氣進入頭部,就會變成目風、眼寒。
飲酒中風,則爲漏風熱鬱腠疏,中風汗出,多如液漏,故曰漏風,經具名曰酒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爲内風内耗其精,外開腠理,因内風襲,故曰内風,經具名曰勞風。新沐中風,則爲首風沐髮中風舍於頭,故曰首風。乆風入中,則爲腸風飧𣳘風在腸中,上熏於胃,故食不化而下出焉。
白話文:
飲酒中風:
飲酒過量會導致「漏風熱」,熱氣鬱積在皮膚腠理,中風後出汗,汗多如流水,故稱「漏風」。醫書中專門稱之為「酒風」。
房事後中風:
房事後出汗中風,是因為內部陽氣過度消耗,導致外表的腠理鬆弛,加上內部陽氣外洩,故稱「內風」。醫書中專門稱之為「勞風」。
新洗頭後中風:
洗頭後中風,是因為濕氣直入頭部,導致頭部中風,故稱「首風」。
長期中風深入臟腑:
中風時間過長,會深入臟腑,導致「腸風飧瀉」。風氣積聚在腸道中,燻蒸至胃部,導致食物不能消化,瀉泄而下。
飧𣳘者,食不化而出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飧𣳘者,水穀不分爲利。』」。外在腠理,則爲𣳘風風居腠理,則玄府開通,風薄汗𣳘,故云𣳘風。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爲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長,先也,先百病而有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致』字作『故攻』。
」。」
帝曰:「五藏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診,謂可言之證。能,謂内作病形。。」
白話文:
腹瀉(飧泄)是指食物不能消化而排出體外。有人認為「腹瀉是水谷不分為利」。
腹瀉在體表腠理中,就會形成「腹瀉風」。腹瀉風居於腠理中,就會導致玄府(人體內部)開通,風氣會隨著汗液排出,所以稱之為「腹瀉風」。
因此,腹瀉風是百病之長,它會變化成其他疾病,沒有固定的方劑。然而,腹瀉風會導致風氣長期存在於體內,所以它先行於百病,先於其他疾病而產生。
歧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欬,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凡内多風氣,則熱有餘,熱則腠理開,故多汗也。風薄於内,故惡風焉。皏,謂薄白色也。肺色白,在變動爲欬,主藏氣,風内迫之,故色皏然白,時欬短氣也。晝則陽氣在表,故差。
白話文:
岐伯說:「肺風病的表現,多汗、怕冷、面色蒼白,有時咳嗽、氣短,白天症狀好些,晚上症狀加重,可看眉上部,其面色蒼白。凡是身體內有風氣,則熱氣過剩,熱氣過剩則皮膚毛孔開放,所以多汗。風氣在內部遊走,所以怕冷。蒼白,指淺淡的白色。肺色本來是白的,若有變化就會咳嗽,肺主管藏氣,風氣在內部逼迫,所以面色蒼白,時常咳嗽、氣短。白天,陽氣在體表,所以症狀減輕。
暮則陽氣入裏,風内應之,故甚也。眉上,謂兩眉間之上,闕庭之部所,以外司肺候,故診在焉。白,肺色也。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焦絕,謂脣焦而文理斷絕也,何者?熱則皮剝故也。風薄於心,則神亂,故善怒而嚇人也。
白話文:
到了傍晚,陽氣會內斂,風邪會在體內應合,所以症狀會加重。眉上是指兩眉中間的上方,是肺經的闕庭穴所在部位,所以可以通過這裡診斷肺部疾病。白色是肺的顏色。心風的症狀包括多汗、怕風、心煩氣躁、容易生氣發怒、面色發紅。病情嚴重時,說話會不流利,診斷時可以看嘴脣,嘴脣發紅發焦,紋理斷裂。這是因為風熱之邪會使嘴脣發熱、皮層剝落。風邪外襲於心,則會導致神志混亂,所以容易生氣發怒。
心脉支別者,從心系上俠咽喉而主舌,故病甚則言不可快也。口脣色赤,故診在焉。赤者,心色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嚇』字。」。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肝病則心藏無養,心氣虚故善悲。肝合木,木色蒼,故色微蒼也。
白話文:
心臟發出的脈絡分支,從心臟往上經過咽喉,主控舌頭,所以病症嚴重時會說話不流利。嘴脣的顏色變紅,所以可以根據嘴脣診斷。紅色是心臟的顏色。
《甲乙經》中沒有「嚇」字。
肝風表現出多汗、怕風、容易傷心、臉色微青、喉嚨乾、容易生氣、偶爾厭惡女性,可以在眼睛下方診斷,眼睛下方顏色青綠。肝臟屬木,木的顏色是青綠色,所以臉色微青。
肝病會導致心臟得不到滋養,心氣虛弱,所以容易傷心。
肝脉者,循股隂,入髦中,環隂器,抵少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鬲,布脇肋,循喉嚨之後,入頏顙,上出額,與督脉會於巔。其支別者,從目系下,故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也。青,肝色也。
白話文:
肝臟經絡循著股內側行進,進入大腿根部,環繞陰器,抵達小腹,與胃相鄰,歸屬於肝臟,連通膽囊,向上貫穿橫膈膜,分佈在脇肋,沿著喉嚨後側行進,進入喉嚨,向上進入下頜和額頭,與督脈在頭頂會合。肝經的支脈從眼睛下面經過,所以肝經有問題的人會出現咽喉乾燥、容易發怒、時常討厭女性的症狀,這些都可以在眼睛下面診斷出來。青色是肝臟的顏色。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墯,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脾脉起於足上,循䯒骨,又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心脉出於手,循臂,故身體怠墮,四支不欲動,而不嗜食,脾氣合土主中央,鼻於面部亦居中,故診在焉。黃,脾色也。
白話文:
脾風的症狀:
容易出汗、怕風、身體疲倦無力、四肢不想動、面色蒼白帶黃、食慾不振,診斷在鼻子上,鼻色泛黃。
脾脈起於足部,沿著小腿骨外側上升,再往上經過膝蓋內側,進入腹部,屬於脾,聯繫胃,向上經過隔膜,靠近咽喉,連接舌根,散佈在舌頭下方。
它的分支,又從胃分支出來,向上通過隔膜,注入心臟。心脈從手部出來,沿著手臂上升。因此,脾風導致身體疲倦無力、四肢不想動,並且食慾不振。
脾氣屬土,主掌中央位置,鼻子在面部也是位於中間,所以診斷在這裡。黃色,是脾的顏色。
~~,~~新校正云:「按王注脾風不當引『心脉出於手循臂』七字,於義無取,脾主四支,脾風則四支不欲動矣。」。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痝然,言腫起也。炲,黑色也。腎者,隂也。目下,亦隂也。
白話文:
古人說:「脾風不當引『心脉出於手循臂』七字,於義無取,脾主四支,脾風則四支不欲動矣。」。腎風的症狀,通常伴隨多汗、怕風、臉浮腫、背痛無法站直,臉色發黑,身體僵硬不靈活,觸診時肌肉上會呈現黑色浮腫。這裡的「炲」指的是黑色。腎臟屬於陰,眼下方也屬於陰。
故腎藏受風,則面痝然而浮腫。腎脉者起於足下,上循腨内,出膕内廉,上股内後廉,貫脊,故脊痛不能正立也。隱曲者,謂隱蔽委曲之處也。腎藏精,外應交接,𫝆藏被風薄,精氣内微,故隱蔽委曲之事不通利所爲也。〈隂陽應象大論〉曰:「氣歸精,精食氣,𫝆精不足則氣内歸,精氣不注皮,故肌皮上黑也。黑,腎色也。
」。
白話文:
因此,腎臟受到風邪侵襲,就會出現面部浮腫。腎經脈絡起於足底,沿著大腿內側向上行,從大腿內側後緣出來,貫通脊椎,所以會導致脊背疼痛,無法站直。隱蔽委曲的地方指的是隱藏、彎曲的地方。腎臟儲藏精氣,外部表現為性功能,腎臟被風寒侵襲,精氣內斂,所以隱蔽委曲之事不通暢。根據《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氣歸入精,精滋養氣,腎精不足,氣就會內斂,精氣不再滋養皮膚,所以皮膚會發黑。黑色是腎臟的顏色。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食寒則𣳘,診形瘦而腹大胃之脉支別者,從頤後下廉,過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内廉,下俠齊,入氣街中,其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裏,至氣街中而合,故頸多汗,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也。然失衣則外寒而中熱,故腹䐜脹,食寒則寒物薄胃,而陽不内消,故𣳘利。
白話文:
胃風的症狀是:脖子容易出汗,怕風,吃不下東西,喉嚨像塞住一樣不通暢,肚子容易脹滿,受涼後腹脹加重,吃冷的東西就會拉肚子。
檢查病人的身體,會發現身體瘦弱但肚子很大。胃的脈絡從下巴後緣往下走,經過人迎穴,沿着喉嚨,進入缺盆穴,再下行到橫膈,連接到胃,並與脾相連。
其中一條脈絡一直走,從缺盆穴往下,經過乳房內側,向下經過肋間,進入食道中間。另一條支脈從胃的出口處開始,沿着腹腔內側走,在食道中間與前一條脈絡會合。
因此,胃風患者會出現脖子出汗、吃不下東西、喉嚨不通暢和肚子脹滿的症狀。如果受涼,外寒會導致內熱,所以肚子會脹得更厲害。如果吃冷的東西,冷物會刺激胃,陽氣無法內斂,所以會拉肚子。
胃合脾而主肉,胃氣不足則肉不長,故瘦也。胃中風氣蓄聚,故腹大也。~~,~~新校正云:「按孫思邈云:『新食竟取風爲胃風。』」。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風日則病少愈頭者,諸陽之會,風客之則皮腠疏,故頭面多汗也。夫人陽氣外合於風,故先當風一日則病甚,以先風甚,故亦先衰,是以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白話文:
胃和脾相合而滋養肌肉,如果胃氣不足,肌肉就不能生長,所以會消瘦。胃裡有風氣聚集,所以肚子才會變大。新校正的版本上說:「按孫思邈說:『剛吃完飯後接觸風就會形成胃風。』」風邪最初的徵狀是頭面多汗,怕風。如果在風邪來襲前一天就生病,則病情會加重,頭痛到無法外出或入室,等到風邪來襲的那一天,病情就會稍微緩解。頭部是諸陽經脈會聚的地方,風邪入侵就會導致皮層腠理疏鬆,所以才會頭面多汗。人體的陽氣與風相結合,所以如果在風邪來襲前一天就生病,病情會加重,由於風邪先來,所以衰退的速度也比別人快,因此等到風邪來襲的那一天,病情就會稍微緩解。
内,謂室屋之内也。不可以出屋,屋之内者,以頭痛甚而不喜外風故也。~~,~~新校正云:「按孫思邈云:『新沐浴竟取風爲首風。』」。
白話文:
「內」指屋內。不能外出指患者不能離開屋子,待在屋內主要是因為頭痛劇烈,不喜歡吹到外面的風。~~,~~新校正注云:「按孫思邈說:『剛洗完澡後,如果吹到風,就會傷風。』」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脾胃風熱,故不可單衣,腠理開疏,故食則汗出,甚則風薄於肺,故身汗,喘息,惡風,衣裳濡,口乾,善渴也。形勞則喘息,故不能勞事。~~,~~新校正云:「按孫思邈云:『因醉取風爲漏風,其狀惡風,多汗,少氣,口乾,善渴,近衣則身熱如火,臨食則汗流如雨,骨節懈墯,不欲自勞。』」。
白話文:
漏風的症狀,會多汗,經常不能只穿一件衣服。吃東西就會出汗,嚴重的時候全身出汗,喘息,怕風,衣服常常潮濕,口乾,愛喝水,不能勞累。脾胃有風熱,所以不能只穿一件衣服。腠理疏鬆,所以吃東西就會出汗,嚴重的時候風熱侵襲肺部,所以全身出汗,喘息,怕風,衣服潮濕,口乾,愛喝水。身體勞累就會喘息,所以不能勞累。~~,~~新校正雲:「根據孫思邈的記載:因為喝醉了而受風,導致漏風,其症狀是怕風,多汗,氣短,口乾,愛喝水,靠近衣服就會覺得身體發熱像火燒一樣,臨近吃飯的時候汗流如雨,骨節酸軟無力,不願意勞累。」
𣳘風之狀,多汗,汗出𣳘衣上,口中乾,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上漬,謂皮上濕如水漬也,以多汗出,故爾。汗多則津液涸,故口中乾。形勞則汗出甚,故不能勞事,身體盡痛,以其汗多,汗多則亡陽,故寒也。~~,~~新校正云:「按孫思邈云:『新房室竟取風爲内風,其狀惡風,汗流沾衣裳。
白話文:
風寒的症狀:
多汗,汗水濕透衣服。口中乾渴。風寒侵襲身體表面,導致身體感覺濕冷。無法從事勞動,全身疼痛。
解釋:
身體多汗會導致津液消耗,因此口中乾渴。劇烈勞動會大量出汗,因此無法從事勞動。全身疼痛是因為出汗過多,陽氣不足,從而導致身體發寒。
注釋:
孫思邈說:「房事後受寒所致的內風,症狀是怕冷,汗流衣裳濕透。」
』疑此𣳘風乃内風也。按本論前文先云漏風、内風、首風,次言入中爲腸風,在外爲𣳘風,𫝆有𣳘風而無内風,孫思邈載内風乃此𣳘風之狀,故疑此𣳘字内之誤也。」。」
帝曰:「善。」
黃帝問曰:「𤷒之安生安,猶何也,言何以生。?」
白話文:
我懷疑這裡的「𣳘風」實際上是「內風」。按照前面「本論」的論述,先提到了「漏風」、「內風」、「首風」,接著說進入體內稱為「腸風」,在體外稱為「𣳘風」,書中只提到了「𣳘風」而沒有「內風」。孫思邈記載的「內風」與這裡提到的「𣳘風」症狀相同,因此我懷疑這裡的「𣳘」字可能是「內」字之誤。
歧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爲𤷒也雖合而爲𤷒,發起亦殊矣。。其風氣勝者,爲行𤷒。寒氣勝者,爲痛𤷒。濕氣勝者,爲著𤷒也風則陽受之,故爲𤷒行。寒則隂受之,故爲𤷒痛。濕則皮肉筋脉受之,故爲𤷒著而不去也,故乃𤷒從風寒濕之所生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言風寒濕氣各異,則三𤷒生有五,何氣之勝也。?」
白話文:
歧伯回答:「風、寒、濕三種邪氣混合而來,共同形成了中風病。儘管是三氣混和的,其發作的症狀卻各不相同。
其中,風氣勝者,會導致中風病遊走不定。寒氣勝者,會導致中風病疼痛。濕氣勝者,會導致中風病固定在某處。
風邪屬陽,所以它會影響到人體陽氣,導致中風病遊走不定。寒邪屬陰,所以它會影響到人體陰氣,導致中風病疼痛。濕邪會影響到人體的皮肉筋脈,導致中風病固定在某處而不易消退。所以,中風病是由風寒濕三邪所生的。」
歧伯曰:「以冬遇此者爲骨𤷒。以春遇此者爲筋𤷒。以夏遇此者爲脉𤷒。以至隂遇此者爲肌𤷒。以秋遇此者爲皮𤷒冬主骨,春主筋,夏主脉,秋主皮,至隂主肌肉,故各爲其𤷒也。至隂謂戊已月及土寄王月也。。」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氣使然言皮肉筋脉𤷒,以五時之外遇,然内居藏府何以致之。?」
白話文:
歧伯說:「在冬天罹患這種病,會導致骨頭生病。在春天罹患這種病,會導致筋腱生病。在夏天罹患這種病,會導致脈絡生病。在至陰時節(即十二月)罹患這種病,會導致肌肉生病。在秋天罹患這種病,會導致皮膚生病。冬天主掌骨頭,春天主掌筋腱,夏天主掌脈絡,秋天主掌皮膚,至陰時節主掌肌肉,因此各自會導致不同的疾病。」這裡所說的「至陰」是指戊己月和土寄王月(即十月和十一月)。
歧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乆而不去者,内舍於其合也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腎合骨,乆病不去則入於是。故骨𤷒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腎。筋𤷒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肝。脉𤷒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心。肌𤷒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脾。皮𤷒不已,復感於邪,内舍於肺。
白話文:
歧伯說:「五臟之間都有著配對關係,病症如果長期不癒,是因為病邪深入到了五臟所配對的部位。肝臟對應筋,心臟對應脈,脾臟對應肉,肺臟對應皮,腎臟對應骨。如果疾病長期不癒,就會深入到這些部位。所以骨頭疼痛不止,再次受到邪氣侵襲,就會深入到腎臟。筋脈疼痛不止,再次受到邪氣侵襲,就會深入到肝臟。脈搏異常不止,再次受到邪氣侵襲,就會深入到心臟。肌肉痠痛不止,再次受到邪氣侵襲,就會深入到脾臟。皮膚瘙癢不止,再次受到邪氣侵襲,就會深入到肺臟。」
所謂𤷒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時,謂氣王之月也。肝王春,心王夏,肺王秋,腎王冬,脾王四季之月。感,謂感應也。
白話文:
所謂「𤷒」,是指在不同的季節,人體重受風寒濕之氣的影響。
「時」指的是氣候的主宰月份:
- 春季:肝主事
- 夏季:心主事
- 秋季:肺主事
- 冬季:腎主事
- 四季:脾主事
「感」指的是感應,也就是人體受到外邪的影響。
凡𤷒之客五藏者,肺𤷒者,煩滿,喘而嘔以藏氣應息,又其脉還循胃口,故使煩滿,喘而嘔。心𤷒者,脉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心合脉,受邪則脉不通利也,邪氣内擾,故煩也。手心主心包之脉,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鬲。手少隂心脉,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鬲,絡小腸,其支別者,從心系上俠咽喉。
白話文:
凡是中氣(肺氣)上逆侵入五臟的,如果是肺氣上逆,就會出現煩悶、胸滿、氣促和嘔吐,因為肺氣上升時應該下降以調節呼吸。同時,肺氣脈絡迴流經過胃口,所以導致煩悶、胸滿、氣促和嘔吐。
如果是心氣上逆,脈絡不通暢,煩躁時就會心下脹痛,氣勢洶湧而上引起氣喘,咽喉乾燥,愛打嗝。邪氣上升時會導致心臟與脈絡相通,受邪氣影響時脈絡就不通暢了,邪氣在內部擾亂,所以會煩躁。
手心主與心包的脈絡,起始於胸中,連接心包,向下經過膈肌。手少陰心脈,起始於心臟,連接心繫,向下經過膈肌,與小腸相連,它的支脈從心繫統過咽喉。
其直者,復從心系却上肺,故煩則心下鼓滿,暴上氣而喘,嗌乾也。心主爲噫,以下鼓滿,故噫之以出氣也。若是逆氣上乘於心,則恐畏也,神懼淩弱故爾。肝𤷒者,夜卧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爲引如懷肝主驚駭,氣相應,故中夜卧則驚也。肝之脉循股隂,入髦中,環隂器,扺少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鬲,布脇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故多飲水,數小便,上引少腹如懷姙之狀。腎𤷒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腎者,胃之關,關不利則胃氣不轉,故善脹也。
白話文:
如果直氣上逆,會從心經返回肺經,所以心煩的時候,會感到心下鼓滿、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口乾舌燥。心主氣,心下鼓滿,所以會打嗝來排出氣體。如果逆氣上衝到心,就會恐懼害怕,因為神氣被凌犯,所以心神不寧。肝氣鬱結,晚上睡覺會驚醒,容易口渴,頻繁小便,上腹部會有像懷孕一樣的脹滿感,這是因為肝主驚恐,氣血相應,所以半夜睡覺會驚醒。肝經循行大腿內側,進入陰毛中,環繞生殖器,到達小腹,靠近胃,屬於肝,絡於膽,向上貫穿膈肌,分布到脅肋,沿著喉嚨後面,向上進入頭部,所以容易口渴、頻繁小便,上腹部會有像懷孕一樣的脹滿感。腎氣虛弱,容易腹脹,屁股像腳後跟一樣,脊背像頭一樣,這是因為腎是胃的關口,關口不利,胃氣不能正常運行,所以容易腹脹。
尻以代踵,謂足攣急也。脊以代頭,謂身踡屈也。踵,足跟也。腎之脉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膕内廉,上股内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氣不足而受邪,故不伸展。~~,~~新校正云:「詳『然骨』一作『然谷』。
白話文:
「尻以代踵」指腳部攣急。
「脊以代頭」指身體彎曲屈體。
「踵」指腳後跟。
腎臟的經脈起於小腳趾下方,斜行足底,出於跟骨下方,沿著內腳踝後側,分入腳跟內側,向上行經小腿內側,出小腿後緣內側,上行至大腿內後側,貫穿脊柱,與腎臟相連,並連結膀胱。經脈的直行部位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膜,進入肺臟。
如果氣血不足,就會受到邪氣侵襲,導致經脈無法伸展。
更正:新校注版記載,「然骨」一作「然谷」。
」。脾𤷒者,四支解墯,發欬,嘔汁,上爲大塞土王四季,外主四支,故四支解墮,又以其脉起於足,循腨䯒,上膝股也。然脾脉入腹,屬腎,絡胃,上鬲,俠咽,故發欬、嘔汁,脾氣養肺,胃復連咽,故上爲大塞也。
白話文:
脾臟虛弱的時候,四肢會感到痠軟無力,會咳嗽,吐出胃液,這在頭面部會表現為大便祕結、土黃色、四季都如此。脾臟的主要功能是主管四肢,所以四肢才會痠軟無力。脾經的脈絡起源於足小趾,沿著小腿內側向上,經過膝蓋和大腿。脾經的脈絡進入腹中,與腎經相連,並與胃經相絡,向上經過膈肌,與咽喉相鄰,所以會出現咳嗽、嘔吐胃液的症狀。脾氣能滋養肺部,胃經又與咽喉相連,所以脾臟虛弱也會導致頭面部的大便祕結。
腸𤷒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𣳘大腸之脉,入缺盆,絡肺,下鬲,屬大腸。小腸之脉,又入缺盆,絡心,循咽,下鬲,扺胃,屬小腸。𫝆小腸有邪,則脉不下鬲,脉不下鬲,則腸不行化,而胃氣蓄熱,故多飲水而不得下出也。腸胃中陽氣與邪氣奔喘交爭,得時通利,以腸氣不化,故時或得通則爲飧𣳘。
白話文:
大腸的經絡,進入肚臍旁的凹陷處,與肺相連,向下貫穿橫膈膜,與大腸相通。小腸的經絡,也進入肚臍旁的凹陷處,與心相連,沿著咽喉,向下貫穿橫膈膜,連接胃,與小腸相通。
如果小腸有病邪,經絡就會不通暢,小腸就不能正常消化吸收,胃氣也會積熱,所以會大量喝水卻無法順暢排出。腸胃中的陽氣和邪氣相互爭鬥,偶爾會通暢一下,所以有時會出現稀爛的糞便。
胞𤷒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爲清涕膀胱爲津液之府,胞内居之,少腹處關元之中,内藏胞器,然膀胱之脉,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別者,從腰中,下貫臀,入膕中,𫝆胞受風寒濕氣,則膀胱太陽之脉不得下流於足,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也。小便旣澀,太陽之脉不得下行,故上爍其腦,而爲清涕出於鼻竅矣。
白話文:
胞囊疼痛,位於小腹部膀胱的下方,按壓時感到疼痛,就像淋了一盆熱水,且小便困難。上半身為清冷的體液,膀胱儲藏著體液,胞囊位於其中,小腹位於關元穴的中心,內藏胞囊。但膀胱的經脈,從眼睛的內眼角開始,經過額頭交會於頭頂,進入並絡於腦部,然後又從另一側出來,經過肩頸內側、脊椎兩側,到達腰部,進入並絡於脊椎,經過腎臟,連接膀胱。其中,支脈從腰部,向下經過臀部,進入小腿後側的窩裡。
胞囊受到風寒濕氣,就會導致膀胱的陽經無法下流到足部,因此小腹膀胱按壓時感到疼痛,就像淋了一盆熱水,小便也困難。小便既已困難,陽經無法下行,就會向上衝擊腦部,形成清冷的體液從鼻孔流出。
沃,猶灌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内痛』二字作『兩髀』。」。隂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隂,謂五神藏也。所以說神藏與消亡者,言人安靜不涉邪氣,則神氣寧以内藏,人躁動觸冒邪氣,則神被害而離散,藏無所守,故曰消亡,此言五藏受邪之爲𤷒也。
白話文:
「沃」的意思就像灌溉一樣,滋養身體。經文提到「内痛」應該改成「兩髀」,這是後人校正的結果。陰氣靜止時,精氣神就會藏於五臟,而躁動不安則會消耗陰氣,導致五臟精氣神散失。意思是說,當人安靜平和,不受外邪入侵時,精氣神就會安穩地藏於五臟,而當人躁動不安,受到外邪侵犯時,精氣神就會受到傷害,從五臟中散失,導致五臟失去保護,這就是五臟被外邪侵犯的結果。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藏以躁動致傷,府以飲食見損,皆謂過用越性,則受其邪,此言六府受邪之爲𤷒也。淫氣喘息,𤷒聚在肺。淫氣憂思,𤷒聚在心。淫氣遺溺,𤷒聚在腎。淫氣乏竭,𤷒聚在肝。淫氣肌絕,𤷒聚在脾淫氣,謂氣之妄行者,各隨藏之所主而入爲𤷒也。~~,~~新校正云:「詳從上凡𤷒之客五藏者至此,全元起本在〈隂陽別論〉中,此王氏之所移也。」。
白話文:
飲食過度,會損傷腸胃,導致臟腑激動受傷。飲食不當,會損害臟腑,這些都屬於過度使用,違反自然規律,從而受到邪氣的侵襲。這就是「六腑受邪」的含義。
外界的邪氣會引發喘息、咳嗽,這些邪氣積聚在肺臟。
外界的邪氣會引起憂慮、思考,這些邪氣積聚在心臟。
外界的邪氣會導致小便失禁、遺尿,這些邪氣積聚在腎臟。
外界的邪氣會導致體力衰竭、四肢無力,這些邪氣積聚在肝臟。
外界的邪氣會導致肌肉無力、麻痺,這些邪氣積聚在脾臟。
「邪氣」是指外來的不正常氣息,這些氣息會根據各臟腑的機能,積聚在不同的臟腑中形成邪氣。
補充說明:
根據新校正注釋:「詳細考察從前關於邪氣侵犯五臟的記載,到這裡為止,全文的起首部分出自《陰陽別論》,這是王冰移入的。」
諸𤷒不已亦益内也從外不去,則益深至於身内。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𤷒其時有死者,或疼乆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白話文:
如果各種治療方法都沒有效果,病情也會不斷加重,從外部無法去除病根,就會深入到體內。如果是風邪較重的情況,人就容易恢復。
黃帝問:有些人病情發作時會死亡,有些人會長期疼痛,有些人則容易痊癒,這是什麼原因?
歧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乆,其留皮膚間者易已入藏者死,以神去也。筋骨疼乆,以其定也。皮膚易已,以浮淺也。由斯深淺,故有是不同。。」
帝曰:「其客於六府者何也?」
白話文:
岐伯說:「疾病如果深入五臟,人就會死亡;若停留於筋骨之間,就會長期疼痛;如果停留於皮膚,則容易治癒。疾病深入五臟的人會死,這是因為精氣神已經耗盡。筋骨疼痛時間長,是因為病邪固定在筋骨之中。皮膚上的疾病容易好,是因為病邪浮於淺表。因此,疾病的深淺不同,導致不同的治療效果。」
歧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爲其病本也四方雖土地温涼髙下不同,物性剛柔食居不異,但動過其分,則六府致傷。〈隂陽應象大論〉曰:「水榖之寒熱,感則害六府。」~~,~~新校正云:「按《傷寒論》曰:『物性剛柔,食居亦異。』」。六府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六府俞,亦謂背俞也。膽俞,在十椎之傍。
白話文:
歧伯說:「(人體產生)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飲食起居。雖然各地氣候冷暖高低不同,但食物的性質和飲食起居的方式卻沒有太大差別。只要活動過度,就會傷及五臟六腑。《陰陽應象大論》中說:『水和穀物的寒熱,如果影響人體,就會對五臟六腑造成危害。』……《新校正》中說:根據《傷寒論》所說:『物質的性質有剛有柔,飲食起居也各有不同。』五臟六腑都有各自對應的背部穴位。風寒濕氣侵襲了這些穴位,而飲食則對應到這些穴位,沿著經絡進入體內,並分別存留在不同的臟腑中。這些臟腑的背部穴位也叫作「俞穴」。膽的俞穴位於十椎(胸椎第十節)旁邊。
胃俞,在十二椎之傍。三焦俞,在十三椎之傍。大腸俞,在十六椎之傍。小腸俞,在十八椎之傍。膀胱俞,在十九椎之傍。隨形分長短而取之,如是各去脊同身寸之一寸五分,並足太陽脉氣之所發也。~~,~~新校正云:「詳六府俞並在本椎下兩傍,此注言在椎之傍者文略也。
」。」
帝曰:「以鍼治之柰何?」
白話文:
胃俞穴位於第十二椎旁。三焦俞穴位於第十三椎旁。大腸俞穴位於第十六椎旁。小腸俞穴位於第十八椎旁。膀胱俞穴位於第十九椎旁。這些穴位的位置會隨著脊椎長短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離脊椎同身寸一寸五分。這些穴位均為足太陽經氣脈發出的部位。
新增的校正說明:「仔細觀察六腑俞穴的具體位置,都在各自椎骨下方的兩側。這裡的注釋中提到俞穴位於椎骨旁,是為了簡略說明。」
歧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隨』作『治』。」。則病瘳也肝之俞,曰太衝。心之俞,曰太陵。脾之俞,曰太白。肺之俞,曰太淵。腎之俞,曰太谿,皆經脉之所注也。太衝,在足大指間本節後二寸陷者中。
白話文:
歧伯說:「五臟有俞穴,六腑有合穴,循著經脈的分佈,各有所發揮,隨著其過度~~,~~新校正說:根據《甲乙經》,『隨』作『治』。這樣病就會痊癒。肝的俞穴叫太衝穴。心的俞穴叫太陵穴。脾的俞穴叫太白穴。肺的俞穴叫太淵穴。腎的俞穴叫太谿穴,這些都是經脈所注入的地方。太衝穴位於足部大拇指內側,第一個關節後,兩寸凹陷處。」
~~,~~新校正云:「按〈刺腰痛〉注云:『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内間二寸陷者中,動脉應手,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陵,在手掌後骨兩筋間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白,在足内側核骨下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再者,校正的註解說:「參照〈刺腰痛〉的註解:『太衝穴在足大拇指根部後面的內側兩寸凹陷處,有明顯脈搏跳動,針刺可入同身一寸的三分之一,留針十個呼吸的時間,如果採用灸法,可灸三壯。』」太陵穴在手掌背部兩筋之間的凹陷處,針刺可入同身一寸的六分之一,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如果採用灸法,可灸三壯。太白穴在足內側骨節下的凹陷處,針刺可入同身一寸的三分之一,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如果採用灸法,可灸三壯。
太淵,在手掌後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二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谿,在足内踝後,跟骨上動脉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也。胃合入于三里,膽合入于陽陵泉,大腸合入于曲池,小腸合入于小海,三焦合入于委陽,膀胱合入于委中。三里在膝下三寸,䯒外廉兩筋間,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太淵穴:
- 位於手掌後的凹陷處。
- 針刺深度:約一寸二分。
- 針刺時間:留針兩次呼吸。
- 灸法:可灸三壯。
太谿穴:
- 位於足內踝後方,跟骨上方動脈凹陷處。
- 針刺深度:約一寸三分。
- 針刺時間:留針七次呼吸。
- 灸法:可灸三壯。
經絡穴位配對:
- 胃經配穴:三里穴
- 膽經配穴:陽陵泉穴
- 大腸經配穴:曲池穴
- 小腸經配穴:小海穴
- 三焦經配穴:委陽穴
- 膀胱經配穴:委中穴
三里穴:
- 位於膝蓋下三寸,小腿外側兩條肌腱中間。
- 針刺深度:約一寸。
- 針刺時間:留針七次呼吸。
- 灸法:可灸三壯。
陽陵泉,在膝下一寸,䯒外廉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小海,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者中,屈肘乃得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曲池,在肘外輔,屈肘,曲骨之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陽陵泉穴
位置:膝蓋下方一寸,小腿外側肌肉凹陷處。
針灸:針刺深度六分,留針十分鐘。艾灸:可艾灸三壯。
小海穴
位置:手肘內側,遠端五分,肌肉凹陷處。需屈肘才能觸摸到。
針灸:針刺深度二分,留針七分鐘。艾灸:可艾灸五壯。
曲池穴
位置:手肘外側,屈肘時,凹陷處的中央。
針灸: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分鐘。艾灸:可艾灸三壯。
委陽,在足膕中外廉兩筋間,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屈伸而取之。委中,在膕中央,約文中動脉,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刺熱〉注:『委中在足膝後屈處。』餘並同此。」,~~故經言循脉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白話文:
委陽穴
位置:小腿後側,在膀胱經上,兩條小腿肌肉之間。
針灸:針刺深度為 0.7 寸,留針 5 分鐘。灸法:可灸 3 壯,彎曲伸直小腿取穴。
委中穴
位置:小腿後側中央,接近膝窩,在動脈上。
針灸:針刺深度為 0.5 寸,留針 7 分鐘。灸法:可灸 3 壯。
註解
《新校正》雲:「《刺熱》註解:『委中穴在膝後彎曲處。』其他穴位都同此。」
因此,經文中所說的「循經穴位」,各個部位有不同的發病點,根據病症的不同來取穴治療。
過,謂脉所經過處。~~,~~新校正云:「詳王氏以委陽爲三焦之合,按《甲乙經》云:『委陽,三焦下輔俞也,足太陽之別絡,三焦之合,自在手少陽經天井穴,爲少陽脉之所入爲合。』詳此六府之合,俱引本經所入之穴,獨三焦不引本經所入之穴者,王氏之誤也。王氏但見《甲乙經》云:『三焦合于委陽。
白話文:
通往陽明經脈所經過的地方。
新校正本說:「詳見王氏以委陽穴為三焦經的交會穴,根據《甲乙經》記載:『委陽穴是三焦經下部的輔助穴位,足太陽經的別絡,三焦經的交會穴位於手少陽經天井穴,是少陽脈進入三焦經的交會穴。』詳查這六腑的交會穴,都引用經脈所入的穴位,唯獨三焦經未引用經脈所入的穴位,這是王氏的錯誤。王氏只看到《甲乙經》記載:『三焦經交會於委陽穴。』
』彼說自異,彼又以『大腸合于巨虚上廉,小腸合于下廉』,此以曲池、小海易之,故知當以天井穴爲合也。」。」
帝曰:「榮衞之氣亦令人𤷒乎!」
白話文:
他們的說法很不一樣,他又說「大腸與巨虛穴的上部相合,小腸與巨虛穴的下部相合」,這和委中穴、小海穴的位置剛好相反,所以知道應該是天井穴與巨虛穴相合。
歧伯曰:「榮者,水榖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藏,洒陳於六府,乃能入於脉也《正理論》曰:「榖入於胃,脉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又《靈樞經》曰:「榮氣之道,内榖爲實。」~~,~~新校正云:「按別本『實』作『寶』,榖入於胃,氣傳與肺,精專者上行經隧,由此故水榖精氣合榮氣運行而入於脉也。」。
白話文:
岐伯說:「榮氣是食物和水穀的精華氣血,在五臟六腑中調和,才能進入脈絡。」《正理論》中說:「穀物進入胃中,脈絡才會通暢運作。水進入經脈,血液才能形成。」《靈樞經》中又說:「榮氣的來源,在於內部輸送的穀氣。」新校正中說:「根據其他版本,『實』應為『寶』。穀物進入胃中,生氣傳輸至肺部,精華部分往上流動經過經脈。因此,食物和水穀的精華氣血與榮氣結合運作,就能進入脈絡中。」
故循脉上下,貫五藏,絡六府也榮行脉内,故無所不至。衞者,水榖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也悍氣,謂浮盛之氣也,以其浮盛之氣,故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中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皮膚之中,分肉之間,謂脉外也。肓膜,謂五藏之間,鬲中膜也,以其浮盛,故能布散於胸腹之中空虚之處,熏其肓膜,令氣宣通也。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爲𤷒。
白話文:
歧伯說:「疼痛是因為寒氣過多,有寒氣才會疼痛。寒濕之氣入侵肌肉層,凝聚成泡沫,遇到寒氣就聚集,聚集後就會撐開肌肉,肌肉裂開就會疼痛,所以寒氣入侵就會疼痛。那些不痛也沒知覺的,是因為疾病長時間深入,氣血運行受阻,經絡時而疏通時而阻塞,所以不通,皮膚沒有營養,所以沒有知覺。沒有知覺的意思是,皮膚麻木,感覺不到冷熱。」
其寒者,陽氣少,隂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病本生於風寒濕氣,故隂氣益之也。其熱者,陽氣多,隂氣少,病氣勝,陽遭隂,故爲𤷒熱遭,遇也。言遇於隂氣,隂氣不勝,故爲熱。~~,~~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遭』作『乘』。」。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
陽氣少,隂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中表相應則相感也。」
帝曰:「夫𤷒之爲病,不痛何也?」
白話文:
寒性體質的人,陽氣弱,陰氣強,病邪與陰氣相互助長,所以會感到寒冷。生病的根本原因在於風寒濕氣,所以陰氣會加重病情。
熱性體質的人,陽氣強,陰氣弱,病邪強盛,陽氣受到陰氣侵犯,所以會發熱。碰到陰氣,陰氣不勝,所以會發熱。**校正:**根據《甲乙經》中的記載,“遭”應改為“乘”。
汗多而濕潤的人,這是因為他們遭遇了嚴重的濕氣。
歧伯曰:「𤷒在於骨則重,在於脉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𤷒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蟲,謂皮中如蟲行。縱,謂縱緩不相就。~~,~~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蟲』作『急』。」。」
帝曰:「善。」
黃帝問曰:「五藏使人痿,何也痿,謂痿弱無力以運動。?」
白話文:
岐伯說:「痛在骨頭上就感到沉重,在經絡裡就使血液凝結不通,在筋腱上就使筋無法伸展,在肌肉上就使肌肉失去知覺,在皮膚上就感到寒冷,所以同時具有這五種症狀的就不會疼痛。所有痛症的種類,遇到寒冷就會使『蟲』收縮,遇到熱度就會使『蟲』舒展,而所謂的『蟲』就是皮膚中像有蟲子在爬的感覺。舒展,指的是緩慢鬆弛不相連接。『』,『』新校正的注釋說:「根據《甲乙經》,『蟲』應該作『急』。」」
歧伯對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膜者,人皮下肉上筋膜也。』」。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所主不同,痿生亦各歸其所主。。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虚弱,急薄者,則生痿躄也躄,謂攣躄,足不得伸以行也。肺熱則腎受熱氣故爾。。
白話文:
岐伯回答說:「肺主宰身體的皮膚和毛髮,心主宰身體的血脈,肝主宰身體的筋膜和肌肉,脾主宰身體的肉,腎主宰身體的骨髓。由於主宰不同,所以痿症的發生也各歸其主。因此,肺熱葉焦則導致皮毛虛弱,如果急劇消瘦,則會產生痿躄。痿躄是指攣縮和不能伸展的腿,不能行走。」
心氣熱,則下脉厥而上,上則下脉虚,虚則生脉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心熱盛則火獨光,火獨光則内炎上。腎之脉常下行,𫝆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腎脉亦隨火炎爍而逆上行也。隂氣厥逆,火復内燔,隂上隔陽,下不守位,心氣通脉,故生脉痿。腎氣主足,故膝腕樞紐如折去,而不相提挈,脛筋縱緩,而不能任用於地也。
白話文:
當心臟氣血過熱時,下半身脈搏會微弱而上浮,上半身脈搏則會虛弱。脈搏虛弱會導致脈絡萎縮,關節無法靈活轉動,腿部無力無法站立。
心臟熱盛會導致陽氣獨旺,陽氣獨旺則會導致內部炎熱上竄。腎臟的脈絡通常向下運行,但當陽火旺盛而向上燃燒時,腎臟脈絡也會跟著陽火向上運行。
陰氣因陽熱而逆行上竄,陽火又反過來灼燒它們,陰陽失調,下半身無法固定在原位。心臟氣血與脈絡相通,因此會導致脈絡萎縮。
腎臟氣血主導足部,因此膝蓋和腳踝的樞紐部位猶如折斷了,不能互相支撐。腿部筋脈鬆弛無力,無法支撐身體站立。
肝氣熱則膽𣳘,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爲筋痿膽約肝葉而汁味至苦,故肝熱則膽液滲𣳘。膽病則口苦,𫝆膽液滲𣳘,故口苦也。肝主筋膜,故熱則筋膜乾而攣急,發爲筋痿也。《八十一難經》曰:「膽在肝短葉間下。」。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爲肉痿脾與胃以膜相連,脾氣熱則胃液滲𣳘,故乾而且渴也。脾主肌肉,𫝆熱薄於内,故肌肉不仁而發爲肉痿。
白話文:
肝火旺盛會導致膽汁分泌過多,口苦、筋膜乾燥,筋膜乾燥則筋脈緊繃抽搐,最終導致筋萎。膽囊位於肝臟的短葉之間,膽汁味苦,因此肝火旺盛會導致膽汁滲出。膽病也會造成口苦,因為膽汁滲出,所以口苦。肝臟主司筋膜,因此肝火旺盛會導致筋膜乾燥而緊繃抽搐,最終導致筋萎。 《八十一難經》中說:「膽囊位於肝臟短葉之間。」脾氣熱則胃部乾燥口渴,肌肉失去知覺,最終導致肉萎。脾臟和胃部通過膜相連,脾氣熱會導致胃液滲出,所以胃部乾燥口渴。脾臟主司肌肉,脾氣熱會導致肌肉失去知覺,最終導致肉萎。
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爲骨痿腰爲腎府,又腎脉上股内,貫脊,屬腎,故腎氣熱則腰脊不舉也。腎主骨髓,故熱則骨枯而髓減,發則爲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
白話文:
如果腎氣過熱,就會導致腰部和脊椎無法伸展,骨頭乾枯且骨髓減少,會演變成骨瘦如柴。腰部是腎臟的住所,而腎臟的經脈向上貫通到大腿內側,連接著脊椎,所以腎氣過熱會導致腰部和脊椎無法伸展。腎臟掌控著骨頭和骨髓,因此過熱會導致骨頭乾枯和骨髓減少,最終演變成骨瘦如柴的病症。
歧伯曰:「肺者,藏之長也,爲心之蓋也位髙而布葉於胸中,是故爲藏之長,心之蓋。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志苦不暢,氣鬱故也。肺藏氣,氣鬱不利,故喘息有聲而肺熱葉焦也。故曰:「五藏因肺熱葉焦,發爲痿躄。」此之謂也肺者,所以行榮衞,治隂陽,故引曰:「五藏因肺熱而發爲痿躄也。
白話文:
歧伯說:「肺臟是藏腑中的主宰,是心臟的遮蓋,位置高,佈滿葉片在胸腔中,因此是藏腑的主宰,心臟的遮蓋。有所失去,或者所求不得,就會導致肺鳴,肺鳴則會導致肺熱,葉片焦枯,意志苦悶,情緒不暢,這是氣鬱所致。肺臟儲藏氣,氣鬱不通暢,所以喘息有聲,肺熱,葉片焦枯。所以說:「五臟因為肺熱,葉片焦枯,發作為痿躄。」就是這個道理。肺臟的作用是運行榮衛之氣,調和陰陽,所以說:「五臟因為肺熱而發作為痿躄。」
」。故本病曰:「大經空虚,發爲肌𤷒,傳爲脉痿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衞不散,熱氣在中,故胞絡絕而陽氣内鼓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心下崩,謂心包内崩而下血也。溲,謂溺也。~~,~~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胞絡者,心上胞絡之脉也。
白話文:
因為本病的原因是:「體內經脈空虛,導致肌肉消瘦,傳導脈絡無力,並伴有悲傷,於是心繫緊張,肺葉張開而上焦不通,氣血不運行,熱氣在體內蓄積,所以胞脈斷絕而陽氣在體內鼓動,發作時會導致心下崩裂,頻繁地小便出血。心下崩是指心包內部崩裂而下血。溲是指小便。按楊上善的說法:「胞絡就是心上胞絡的脈絡。」
』詳經注中『胞』字俱當作『包』,全本『胞』又作『肌』也。」。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内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本病,古經論篇名也。大經,謂大經脉也。以心崩溲血,故大經空虚,脉空則熱内薄,衞氣盛,榮氣微,故發爲肌𤷒也,先見肌𤷒,後漸脉痿,故曰傳爲脉痿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中的「胞」字都應當讀作「包」,全書中的「胞」字又可以寫作「肌」。悲傷過度,就會導致包絡崩潰,包絡崩潰後陽氣在體內亂動,就會導致心下絞痛,並多次小便帶血。這種病症,在古代醫書中被稱為「本病」。「大經」是指大經脈。由於心絞痛小便帶血,所以大經脈中空虛,脈中空虛後熱氣會從內部逼近,衛氣強盛,榮氣微弱,因此會發作皮膚瘙癢。先出現皮膚瘙癢,後來逐漸脈搏無力,因此說會傳變為脈痿。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爲筋痿,及爲白淫思想所願,爲祈欲也。施寫勞損,故爲筋痿及白淫也。白淫,謂白物淫衍如精之狀,男子因溲而下,女子隂器中緜緜而下也。」故《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内也《下經》,上古之經名也。使内,謂勞役隂力費竭精氣也。
白話文:
濕邪漸漸侵犯,從事與水相關的工作,身體如果受到濕氣滯留,居住環境潮濕,肌肉受到浸漬,肌膚失去彈性、麻木不仁,就會發展成肌肉萎縮。居住在潮濕地區、從事與水相關的工作,都屬於容易受濕邪侵犯。健康的人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中也會感到疲倦,更不用說體質虛弱的人。肉屬脾,脾氣最怕濕邪,濕邪停留體內會導致衞氣運轉不暢,所以肉才會萎縮。因此《難經》中說:「肌肉萎縮,是因為受到濕地的影響。」《陰陽應象大論》說:「大地的濕氣,侵犯人體就會損傷皮肉經脈。」這就是濕邪侵害肌肉的意思。
」
有漸於濕,以水爲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𤷒而不仁,發爲肉痿業惟近濕,居處澤下,皆水爲事也,平者乆而猶怠,感之者尤甚矣。肉屬於脾,脾氣惡濕,濕著於内則衞氣不榮,故肉爲痿也。故《下經》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隂陽應象大論〉曰:「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脉。」此之謂害肉也。
」有所逺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内伐,内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藏也,𫝆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發爲骨痿陽氣内伐,謂伐腹中之隂氣也。水不勝火,以熱舍於腎中也。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腎性惡燥,熱反居中,熱薄骨乾,故骨痿無力也。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
白話文:
歧伯說:「肺部有熱時,臉色蒼白,毛髮失去光澤。心臟有熱時,臉色發紅,脈絡紅腫。肝臟有熱時,臉色發青,指甲發枯。脾臟有熱時,臉色發黃,肌肉會抽搐。腎臟有熱時,臉色發黑,牙齒乾枯。根據每個人的氣血特徵和養生方法,可以判斷出對應的臟腑部位是否有熱症。」
歧伯曰:「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陽明,胃脉也,胃爲水榖之海也。主閏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宗筋,謂隂髦中,橫骨上下之竪筋也。上絡胸腹,下貫髖尻,又經於背腹上頭項,故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然腰者身之大關節,所以司屈伸,故曰機關。衝脉者,經脉之海也《靈樞經》曰:「衝脉者,十二經之海。
白話文:
歧伯說:「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大海,是胃經,而胃是水穀的大海。陽明經主管宗筋,宗筋的作用是約束骨頭,使關節靈活。宗筋是指在陰毛中間,橫骨上下的縱向肌腱。它們上通胸腹,下面達髖部和臀部,並經過背部和腹部的上頭項,所以說宗筋主管約束骨頭,使關節靈活。腰是人體的大關節,所以主司屈伸運動,因此稱之為機關。衝脈是經脈的大海,《靈樞經》說:「衝脈是十二經的海洋。
」。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尋此則橫骨上下,齊兩傍竪筋,正宗筋也。衝脉循腹俠齊,傍各同身寸之五分而上,陽明脉亦俠齊,傍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而上,宗筋脉於中,故云與陽明合於宗筋也。以爲十二經海,故主滲灌谿谷也。肉之大會爲谷,小會爲谿。新校正云:「詳宗筋脉於中,一作宗筋,縱於中。
白話文:
衝脈沿著腹部兩側,向上走行,每邊與身體尺寸的五分處相齊。陽明脈也沿著腹部兩側,向上走行,每邊與身體尺寸的一寸五分處相齊。宗筋脈位於中間,所以說衝脈和陽明脈在宗筋處相合。衝脈是十二經脈的匯聚之處,因此它負責滋潤灌溉身體的谿谷。肉的聚集之處稱為谷,較小的聚集之處稱為谿。舊版書上寫著:「宗筋脈位於中間」,也有寫作「宗筋縱於中間」。
」。隂陽摠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爲之長,皆屬於帶脉,而絡於督脉宗筋聚會,會於橫骨之中,從上而下,故云:「隂陽摠宗筋之會也。」宗筋俠齊,下合於橫骨,陽明輔其外,衝脉居其中,故云:「會於氣街而陽明爲之長也。」氣街,則隂髦兩傍脉動處也。帶脉者,起於季脇,回身一周而絡於督脉也。
白話文:
陰陽之間的宗筋會集於脊椎兩側的氣街,陽明經脈為它們的主導,它們都屬於帶脈,並且與督脈相連。宗筋聚集且整齊,在下端與橫骨相連,陽明經脈輔助它們的外側,沖脈居於它們的內側,所以說「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也」。氣街是指陰毛兩側脈搏跳動的地方。帶脈起於腰部側面,繞身體一週後與督脈相連。
督脉者,起於關元,上下循腹,故云:「皆屬於帶脉而絡於督脉也。」督脉、任脉、衝脉三脉者,同起而異行,故經文或參差而引之。故陽明虚則宗筋縱,帶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陽明之脉,從缺盆下乳内廉,下俠齊,至氣街中,其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抵伏兔,下入膝髕中,下循䯒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間,其支別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故陽明虚則宗筋縱緩,帶脉不引而足痿弱不可用也。引,謂牽引。
帝曰:「善。」
黃帝問曰:「厥之寒熱者何也厥,謂氣逆上也。出《謬傳》爲〈腳氣廣飾方論〉焉。?」
白話文:
歧伯說:「分別補益各經脈的滎穴,疏通其俞穴,調整經脈的虛實狀態,調和經脈的逆順運行,讓筋脈、骨骼、肌肉各自分時接受氣血的滋養,那麼疾病就會痊癒。分時接受氣血滋養,是指各經脈按時受氣,就像肝氣受甲乙時,心氣受丙丁時,脾氣受戊己時,肺氣受庚辛時,腎氣受壬癸時一樣,這些都是各經脈受氣的時令。」
歧伯對曰:「陽氣衰於下則爲寒厥,隂氣衰於下則爲熱厥陽,謂足之三陽脉。隂,謂足之三隂脉。下,謂足也。。」
帝曰:「熱厥之爲熱也,必起於足下者,何也陽主外,而厥在内,故問之。?」
白話文:
歧伯回答說:「陽氣在下面衰弱,就會導致寒厥;陰氣在下面衰弱,就會導致熱厥。陽是指足部的三條陽經脈;陰是指足部的三條陰經脈;下是指足部。」
歧伯曰:「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隂脉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大約而言之,足太陽脉出於足小指之端外側,足少陽脉出於足小指次指之端,足陽明脉出於足中指及大指之端,並循足陽而上。肝脾腎脉集於足下,聚於足心,隂弱故足下熱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陽氣『起於足』作『走於足』。『起』當作『走』。」。」
帝曰:「寒厥之爲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隂主内而厥在外,故問之。?」
白話文:
歧伯說:「人的陽氣從腳趾的表面而起,陰脈集中在腳底並聚集在腳心,所以陽氣旺盛的話,腳底就會感到發熱。概括地說,足太陽經絡從腳小指的外側延伸而出,足少陽經絡從腳小指的食指端部延伸而出,足陽明經絡從腳的中指和大拇指端部延伸而出,並且都沿着腳部的陽面向上。肝、脾、腎經絡集中在腳底,聚集在腳心,陰氣虛弱所以腳底發熱。」
歧伯曰:「隂氣起於五指之裏,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隂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内也亦大約而言之也。足太隂脉起於足大指之端内側,足厥隂脉起於足大指之端三毛中,足少隂脉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趣足心,並循足隂而上,循股隂,入腹,故云:「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之上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
白話文:
歧伯說:「陰氣從五指內部產生,聚集在膝蓋以下,匯聚在膝蓋以上,因此陰氣盛旺時,寒冷就會從五指傳導到膝蓋以上,這種寒冷不是從外部侵入的,而全部來自於人體內部。大致上來說,足太陰經脈從腳的大拇指內側開始,足厥陰經脈從腳的大拇指三根毛中間開始,足少陰經脈從腳的小拇指下方開始,斜行到腳掌心,然後沿著腳上的陰經向上,再沿著大腿的陰經進入腹部,所以說『聚集在膝蓋以下,匯聚在膝蓋以上。』」
歧伯曰:「前隂者,宗筋之所聚,太隂陽明之所合也宗筋俠齊,下合於隂器,故云:「前隂者,宗筋之所聚也。」太隂者脾脉,陽明者胃脉,脾胃之脉皆輔近宗筋,故云:「太隂陽明之所合。」~~,~~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前隂者,宗筋之所聚』作『厥隂者,衆筋之所聚』,全元起云:『前隂者,厥隂也。』與王注義異,亦自一說。
白話文:
岐伯說:「陰部前面是宗筋彙集的地方,太陰經和陽明經在此匯合。宗筋強健有力,向下與陰部相連,所以說『前陰是宗筋彙集的地方』。」太陰經是脾經脈,陽明經是胃經脈,脾胃兩經的經脈都靠近宗筋,所以說「太陰經和陽明經在此匯合」。~~,~~新校正者說:根據《甲乙經》的記載,「前陰是宗筋彙集的地方」寫作「厥陰是筋脈彙集的地方」,全元起說:「前陰就是厥陰。」與王冰的注釋不同,也是一種說法。
」。春夏則陽氣多而隂氣少,秋冬則隂氣盛而陽氣衰此乃天之當道。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上爭,不能復,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質,謂形質也。奪於所用,謂多欲而奪其精氣也。氣因於中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氣因於中』作『所中』。」,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隂氣獨在,故手足爲之寒也。
白話文:
酒氣過盛會讓人變得暴躁易怒,是因為腎氣衰弱,陽氣過於旺盛,所以手足才會發熱。醉酒或飽食後進入房事,身體內部精氣耗盡,中焦虛熱進入,因此腎臟衰弱,陽氣旺盛,陰氣虛弱,所以熱氣就會產生於手足。
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有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爲之熱也醉飽入房,内亡精氣,中虚熱入,由是腎衰,陽盛隂虚,故熱生於手足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逺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暴,猶卒也,言卒然冒悶不醒覺也。不知人,謂悶甚不知識人也,或謂尸厥。?」
白話文:
黃帝說:「有人出現腹滿的症狀,有些人突然之間失去意識,清醒的時間可能相隔半天到一天,這是什麼原因呢?『暴』就是突然的意思,形容突然昏迷失去知覺。『不知人』指的是昏迷嚴重到不認得人,也有人稱之為『屍厥』。」
歧伯曰:「隂氣盛於上則下虚,下虚則腹脹滿。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也隂,謂足太隂氣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陽氣盛於上』五字,作『腹滿』二字,當從《甲乙經》之說。何以言之,別按《甲乙經》云:『陽脉下墜,隂脉上爭,發尸厥焉。
白話文:
歧伯說:「陰氣旺盛於上,則下部空虛,下部空虛就會腹脹。陽氣旺盛於上,則下部氣會上逆,邪氣也會逆行,逆行就會導致陽氣紊亂,陽氣紊亂就會精神恍惚,不認識人了。」陰是指足太陰氣。~~,~~新校正本說:「按《甲乙經》中『陽氣盛於上』這五個字是『腹滿』兩個字,應採用《甲乙經》的說法。為什麼這樣說呢?另按《甲乙經》說:『陽脈下墜,陰脈上行,發生屍厥(癲癇)。」
』有隂氣盛於上,而又言陽氣盛於上。又按張仲景云:『少隂脉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鬲,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隂股,與隂相動,令身不仁,此爲尸厥。』仲景言陽氣退下,則是陽氣不得盛於上,故知當從《甲乙經》也。又王注隂謂足太隂亦爲未盡,按〈繆刺論〉云:『邪客於手足少隂太隂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脉皆動而形無知,其狀若尸,或曰尸厥焉。得專解隂爲太隂也。
』」。」
帝曰:「善。願聞六經脉之厥狀病能也爲前問解,故請備聞諸經厥也。。」
白話文:
「(《甲乙經》說)有陰氣盛在上面,又說陽氣盛在上面。(有人)引用張仲景說:『少陰脈不跳動,腎氣微弱,精血不足,氣息急促逼迫,上衝胸中橫隔,宗氣反聚,血凝結在心下,陽氣退到下面,熱氣回到陰部的大腿,和陰氣相互作用,導致身體麻木不仁,這就是屍厥病。 』仲景說陽氣退到下面,說明陽氣不能盛在上面,所以應該遵循《甲乙經》的觀點。
又,王注(解《素問》的人)所說的陰指足太陰(脾經)並不全面,根據《繆刺論》說:『邪氣侵犯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經絡,這五條經絡都匯聚到耳中,向上連接左角,五條經絡都堵塞了,使人體脈搏跳動,形體失去知覺,好像屍體一樣,有人稱之為屍厥病。 專解陰為太陰(脾經)的說法是正確的。
歧伯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爲眴仆巨陽,太陽也。足太陽脉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其支別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別者,從腰中,下貫臀,入膕中,其支別者,從髆内左右別下貫胂,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内,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之端外側。由是厥逆外形斯證也。
白話文:
歧伯說:「足太陽經陽氣旺盛時出現的變證,就會出現頭部腫脹、頭重腳輕、不能走路,發展成目斜口歪的症狀。足太陽經又稱太陽經,其經脈起於眼睛內側眼角,向上交會於額頭頂部,它的分支從頂部延伸至耳朵上方,而它的本脈則從頂部進入網絡狀的大腦,再出來分別下行於頸部兩側,沿著肩膀和脖子後側,到達腰部,然後進入脊柱內部,與腎臟相連,屬於膀胱,它的分支從腰部往下貫穿臀部,進入膕窩,它的分支從脖子後側左右兩邊分開往下貫穿大腿根,經過膝關節,沿著大腿後外側,向下與膕窩相連,再往下貫穿小腿內側,從外踝後面出來,沿著腳後跟骨到達小腳趾末端的外側。因此,厥逆(陽氣逆行)外現的症狀就是這些了。」
『腫』或作『踵』非。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卧,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足陽明脉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脣,下交承漿,却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白話文:
「腫」字也寫作「踵」,這是錯誤的。屬陽明經之氣,則表現為瘋狂癲癇,想要走動呼叫,腹部脹滿,難以臥牀,臉色發紅發熱,產生幻視、幻聽,足陽明經絡從鼻根交接處開始,沿著鼻外側面往下走,進入上齒中,再從嘴角外側出來,環繞口脣,往下經過承漿穴,再沿著下顎後緣下行,到人中穴,沿著臉頰車地穴,往上經過耳前,經過下關穴,沿著髮際線,到前額。
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内廉,下俠齊,入氣街中,其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抵伏兔,下入膝髕中,下循䯒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閒,其支別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閒。其支別者,上跗,入大指閒,出其端,故厥如是也。
白話文:
它的支脈分流,從大迎穴前向下到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穴,下行至膈肌,屬於胃,聯絡脾。直行的那條經絡,從缺盆穴下行到乳房內側,向下經過脇下,進入氣街中。它的支脈分流,從胃的出口開始,沿著腹部內側,向下到氣街中與直行經絡會合,再向下經過大腿,抵達伏兔穴,穿過膝蓋骨,下行沿著小腿外側,到足跗穴,進入中指內側面。它的支脈分流,從膝蓋以下三寸分出,向下進入中指外側面。它的支脈分流,向上到足跗穴,進入大拇指縫隙,從大拇指尖端出來。所以,中指和足跗穴的麻痺症狀就是這個原因。
『癲』一爲『巔』非。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脇痛,䯒不可以運足少陽脉,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別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別者,目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鬲,絡肝,屬膽,循脇裏,出氣街,遶髦際,橫入髀厭中。
白話文:
「癲」實際上是「巔」的誤寫。少陽經絡的病變,就會出現耳朵突然失聰、臉頰腫脹發熱、脇痛等症狀。少陽經脈從眼睛的外眥開始,向上抵達頭頂角,向下經過耳後,沿著脖子向後延伸,經過手臂少陽經的前方,到達肩部上方,與手臂少陽經的後支相交,進入缺盆穴。它的分支從耳後進入耳中,從耳前出來,到達眼睛的外眥後。另一分支從眼睛的外眥下方的迎香穴,與手臂少陽經在合谷穴匯合,向下經過頰車穴和脖子,與缺盆穴匯合,再向下貫穿胸中,連接膈肌,與肝膽相連,沿著脇部內側,從「氣街」穴出來,繞過發際,橫向進入大腿內側的髀厭穴。
其直行者,從缺盆下掖,循胸,過季脇,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入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出小指次指之端,故厥如是。
白話文:
假如是直行(循經)的人,從盆腔的空虛處下方往上夾,循著胸部,經過腋窩,向下與大腿內側中線交會,再沿著大腿外側陽面,到達膝蓋外緣,向下進入腓骨的前面,一直往下抵達距骨(腳踝關節骨)的邊緣,繼續往下外出踝的前方,循著腳背的跗骨,從小腳趾和次指的末端而出,所以厥就是這樣的。
太隂之厥,則腹滿䐜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卧足太隂脉起於大指之端,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故厥如是。
白話文:
太陰經脈受寒邪侵襲後,就會出現腹脹,大便不通暢,不想吃東西,吃了就吐,無法平躺著睡。太陰經脈起始於大腳趾尖,向上沿著膝蓋內側和大腿前內側,進入腹中,與脾相連,聯絡胃部,向上通過橫膈膜,經過喉嚨,連接舌根,散佈於舌頭下方。其支脈從胃部分支出來,向上通過橫膈膜,通達心臟,所以太陰經脈受寒就會出現這些症狀。
少隂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足少隂脉,上股内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其支別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厥如是。
白話文:
少陰經氣不通暢,就會出現口乾、小便發紅、腹脹、心痛等症狀。足少陰經脈從足上走,經大腿內側後緣,貫穿脊椎,屬於腎臟,連接膀胱。足少陰經脈直行的部分,從腎臟往上貫穿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經過舌根。它的分支部分從肺部出來,連接心臟,注入胸腔。所以,當少陰經不通暢時,就會出現上述症狀。
厥隂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卧,屈膝,隂縮腫,䯒内熱足厥隂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隂之後,上膕内廉,循股隂,入髦中,下環隂器,抵少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鬲,故厥如是矣。『胻内熱』一本云『胻外熱』,傳寫行書内外誤也。盛則寫之,虚則補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不盛不虚,謂邪氣未盛,眞氣未虚,如是則以穴俞經法,留呼多少而取之。
白話文:
厥陰經絡發生疾病,症狀包括:
- 小腹腫脹疼痛
- 腹脹
- 小便不利
- 喜好躺臥
- 膝蓋彎曲
- 陰囊腫脹
- 大腿內側發熱
厥陰經脈從內踝上八寸處開始,沿著太陰經脈的後方,向上經過大腿內側,進入陰毛,向下環繞陰器,到達小腹,經過胃,連接肝臟,並與膽相絡,上貫膈膜。因此,厥陰經絡疾病會導致上述症狀。
- 「胻內熱」:古籍中也有一種說法是「胻外熱」,可能是書寫過程中內外字形誤寫。
治療原則:
- 邪氣盛則瀉之,元氣虛則補之
- 邪氣不盛不虛,則根據經絡穴位,調節呼吸氣息,酌情取穴治療。
太隂厥逆,䯒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足太隂脉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側,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䯒骨後,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故䯒急攣,心痛引腹也。太隂之脉行,有左右候,其有過者,當發取之,故言治主病者。~~,~~新校正云:「詳從太隂厥逆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九卷王氏移於此。
白話文:
太陰經氣逆亂,導致胃脘絞痛、抽搐,甚至會引起心痛蔓延到腹部。治療此病的關鍵在於足太陰經脈,它從大拇指端端發出,沿著拇指內側面向上行,經過內踝前緣,再向上到小腿內側,沿著腓骨後面向上,再到大腿內前側,進入腹部。它的分支還從胃部分出,向上進入膈肌,灌注於心臟,因此太陰經氣逆亂就會導致胃脘絞痛、抽搐,心痛蔓延到腹部。太陰經脈的運行有左右兩條支脈,如果經氣過於亢盛,就要適時地取穴調理。因此說治療此病的關鍵在於足太陰經。
」。少隂厥逆,虚滿,嘔變,下𣳘清,治主病者以其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故如是。厥隂厥逆,攣腰痛,虚滿,前閉,譫言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譫言者,氣虚獨言也。』」,治主病者以其脉循股隂,入髦中,環隂器,復上循喉嚨之後,絡舌本,故如是。
白話文:
少陰厥逆(陰寒氣逆亂),虛滿(胸腹脹滿虛弱),嘔吐變化無常,大便清稀,這類病症的主因在於病脈從腎臟上部貫穿肝臟膈肌,進入肺部,沿著喉嚨走行,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厥陰厥逆(陰寒氣逆亂),腰部攣急疼痛,虛滿,(大小)便道不通,胡言亂語(校正注釋:全元起說:「胡言亂語是指氣虛獨自言語。」),這類病症的主因在於病脈沿著大腿內側行走,進入會陰部,環繞生殖器官,再向上沿著喉嚨後方走行,絡於舌根,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厥隂之經不絡舌本,王氏注〈刺熱篇〉、〈刺腰痛篇〉并此三注俱云絡舌本,又注〈風論〉、〈𤷒論〉各不云絡舌本,王注自有異同,當以《甲乙經》爲正。」。三隂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三隂絕,故三日死。
白話文:
經文中說:"根據《甲乙經》,厥陰經不連接舌根。" 王氏在《刺熱篇》、《刺腰痛篇》中都註明連接舌根,但在其他《風論》、《𤷒論》中卻沒有提到連接舌根。王氏的註解有不同的說法,應該以《甲乙經》為準。
三陰經氣逆亂,無法正常運行,會導致手腳冰冷,三日後會死亡,因為三陰經氣斷絕了,所以會死亡。
太陽厥逆,僵仆,嘔血,善衂,治主病者以其脉起目内眥,又循脊,絡腦,故如是。少陽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以其脉循頸下,繞髦際,橫入髀厭中,故如是。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足少陽脉貫鬲,絡肝,屬膽,循脇裏,出氣街。發腸癰則經氣絕,故不可治。
白話文:
太陽厥逆
- 太陽經氣逆行,身體僵硬倒地,嘔吐出血,喜歡呻吟。
- 治療時要關注病人的脈象是否從眼角內側開始,再沿著脊椎向上,連接腦部,這樣才能對症治療。
少陽厥逆
- 少陽經氣逆行,身體各關節不利索,腰不能動,脖子不能回頭。
- 因為少陽經脈沿著脖子下方,圍繞髮際,橫過大腿內側,所以才會有這些症狀。
發腸癰
- 發腸癰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
- 少陽經脈貫穿橫隔,連接肝臟和膽囊,沿著脅部,在氣街處結束。
- 發腸癰時,經氣斷絕,所以無法治癒。
驚者,死也。陽明厥逆,喘欬,身熱,善驚,衂,嘔血以其脉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故如是。手太隂厥逆,虚滿而欬,善嘔沫,治主病者手太隂脉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鬲,屬肺,故如是。手心主少隂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手心主脉起於胸中,出屬心包。
白話文:
驚嚇,就是死啊!陽明經脈逆亂,喘息困難,身體發熱,容易受驚,嘔吐,嘔血,因為它的經脈沿着喉嚨走到缺盆(鎖骨上窩),進入膈肌,屬於胃,連接脾臟,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手太陰經脈逆亂,胸悶氣脹且喘息,容易嘔吐泡沫,主要是因為手太陰經脈起於中焦,向下連接大腸,再沿着胃口向上經過膈肌,屬於肺,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手心主少陰經脈逆亂,心痛牽扯到喉嚨,身體發熱致死,無法治療。手心主經脈起於胸腔,延伸到心包。
手少隂脉其支別者,從心系上俠咽喉,故如是。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手太陽脉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却入耳中。其支別者,從頰,上䪼,抵鼻,至目内眥,故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也。腰不可以俛仰,脉不相應,恐古錯簡文。
白話文:
手少陰經的支脈從心臟系統向上經過咽喉,所以手少陰經脈有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手太陽經的厥逆之氣會導致耳聾、流淚,頸項無法回顧,腰部無法俯仰。治療這些症狀的方法是調理手太陽經的支脈。
手太陽經的支脈從缺盆穴(頸後凹陷處)向上經過頸部,到達臉頰,再到眼角的銳眥,然後進入耳中。其支脈從臉頰向上經過印堂穴,抵達鼻子,到達眼角的內眥,所以會出現耳聾、流淚,頸項無法回顧的症狀。
腰部無法俯仰可能是脈絡不通暢,但古籍可能有所錯簡。
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𤷒,嗌腫,痓,治主病者手陽明脉支別者,從缺盆上頸。手少陽脉支別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故如是。~~,~~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痓』作『痙』。」。
白話文:
手陽明經和手少陽經發生逆亂,導致喉嚨腫痛,聲音嘶啞,痙攣。治療時,主要關注與手陽明經和手少陽經相關的病症。
手陽明經的支脈從缺盆穴向上經過頸部。手少陽經的支脈從膻中穴向上經過缺盆穴,然後向上經過頸部。這就是它們發生問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