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一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一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白話文:

啟玄子按照林億、孫奇、高保衡等人奉命校正的版本,由孫兆重新改正錯誤。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𫝆,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善言天者,言天四時之氣,温涼寒暑,生長收藏,在人形氣五藏參應,可驗而指示善惡,故曰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謂言上古聖人養生損益之迹,與𫝆養生損益之理,可合而與論成敗,故曰必有合於𫝆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擅長談論天象的人,一定能在人體上找到佐證;擅長談論古代的人,一定能與自己的身體狀況相印證;擅長談論人體的人,一定能厭惡自己身上的缺陷。如此一來,對生命的道理就不會迷惑不解,而且能窮盡它的奧祕,這就是所謂的明智之人吧。」

擅長談論天象的人,是指能瞭解天上的四時之氣,包含和暖、涼爽、寒冷、炎熱,以及天地間的生長、收藏的規律,而這些規律會反映在人體的氣血五臟六腑上,相互參照呼應,可以藉此驗證並預示吉凶禍福。所以說擅長談論天象的人,一定能在人體上找到佐證。

擅長談論古代的人,是指能瞭解上古聖人養生保健的具體做法及其益處,以及治療疾病的原理和方法,這些都可以與自己養生保健、治療疾病的經驗相印證,比較得失成敗。所以說擅長談論古代的人,一定能與自己的身體狀況相印證。

善言人者,謂言形骸骨節更相枝拄,筋脉束絡,皮肉包裹,而五藏六府次居其中,假七神五藏而運用之,氣絕神去則之於死,是以知彼浮形不能堅乆,靜慮於己亦與彼同,故曰必有厭於己也。夫如此者,是知道要數之極,悉無疑惑,深明至理而乃能然矣。𫝆余問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於己而發蒙解惑,可得而聞乎言如發開童蒙之耳,解於疑惑者之心,令一一條理,而目視手循,驗之可得。捫,猶循也。

!」

歧伯再拜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請示問端也。?」

帝曰:「願聞人之五藏卒痛,何氣使然?」

白話文:

擅長解剖學的人說,人體由骨骼和關節互相支撐,筋脈將它們束縛在一起,再由皮肉包裹,而五臟六腑則依序排列其中,由七神五臟運作。當氣息消失時,七神就會離開,人就會死去。因此,我們知道外在的身軀無法長久存在,靜心觀察自己的身體,也會發現它和外在的身軀一樣,所以必定會厭倦自己的身體。這樣的人,是徹悟了生命規律的極致,沒有任何疑惑,深入理解了至理纔可能達到這種境界。

我問老師,希望他用可以認知、視覺和觸覺驗證的方法,讓我破除矇昧,解開疑惑。老師回答說,我的話可以讓愚昧者開竅,解開疑惑者的迷津,讓你條理分明,依序觀察和觸摸,親自驗證即可。觸摸,就和循序漸進地觸診一樣。

歧伯對曰:「經脉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脉外則血少,客於脉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白話文:

歧伯回答說:「經脈氣血運行不息,繞著身體無休無止。寒邪入侵經脈,就會阻礙氣血運行,使氣血停滯而不能運行。寒邪滯留在經脈外面,會導致血氣不足;寒邪滯留在經脈裡面,會導致氣血不通。因此,突然就會感到疼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脇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隂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閒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𣳘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柰何欲明異候之所起。?」

白話文:

黃帝問:「這些疼痛有的突然停止,有的疼痛劇烈不止,有的疼痛嚴重不能按壓,有的按壓後疼痛停止,有的按壓無效,有的疼痛隨著手動而起伏,有的心和背部互相牽引而疼痛,有的脇肋和下腹互相牽引而疼痛,有的腹部疼痛蔓延到陰部和大腿,有的疼痛持續到天亮才成積聚,有的突然劇痛致死,不久後又甦醒,有的疼痛時嘔吐,有的腹痛後腹瀉,有的疼痛時閉塞不通,這些疼痛的表現各不相同,如何區分它們,以明確不同病因?」

歧伯曰:「寒氣客於脉外則脉寒,脉寒則縮踡,縮踡則脉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脉左右環,故得寒則縮踡而絀急,縮踡絀急則衞氣不得通流,故外引於小絡脉也。衞氣不入,寒内薄之,脉急不縱,故痛生也。得熱則衞氣復行,寒氣退辟,故痛止。炅,熱也。

白話文:

歧伯說:「寒氣停留於經脈之外,導致經脈冰冷,經脈冰冷就會收縮變短,收縮變短就會使脈搏細弱緊繃,接著會牽拉到周圍的細小經絡,所以會突然感到疼痛。而得到溫熱後,疼痛就會立刻停止。這是因為經脈在兩側環繞著身體,所以遇到寒氣時會收縮變短、變細弱而緊繃,收縮變短、變細弱而緊繃就會讓衛氣無法順暢運行,所以才會牽拉到周圍的細小經絡。衛氣無法進入經脈,寒氣就會從內部滲透,經脈急促不舒暢,所以會產生疼痛。得到熱氣後,衛氣就會恢復運行,寒氣也會退散,所以疼痛才會停止。炅,就是熱的意思。

止,已也。因重中於寒則痛乆矣重寒難釋,故痛乆不消。寒氣客於經脉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脉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按之痛甚者,其義具下文。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脉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脉旣滿大,血氣復亂,按之則邪氣攻内,故不可按也。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膜,謂鬲間之膜。原,謂鬲肓之原。

白話文:

停止(疼痛):

疼痛持續的原因是過度注重寒邪,而寒邪難以散去,因此疼痛會持續不消。寒氣停留在經脈中,與體內的熱氣相沖,導致脈絡脹滿。脈絡脹滿時,按壓會疼痛,而且疼痛會加劇(這一點在後文中會詳細說明)。

寒氣停留不散,體內的熱氣從上而下聚集,導致脈絡膨大,血氣混亂。因此,疼痛會加劇,按壓會更痛。脈絡脹滿且血氣混亂,按壓會導致邪氣向內攻,所以不可按壓。

寒氣停留於腸胃之間,膈膜之下,導致血氣無法散開,小血管緊繃拉扯而產生疼痛。此時,按壓會使血氣散開,因此疼痛會停止。

註解:

  • 膜:指膈膜
  • 原:指膈膜和肓膜之間的區域

血不得散,謂鬲膜之中小絡脉内血也。絡滿則急,故牽引而痛生也。手按之則寒氣散,小絡緩,故痛止。寒氣客於俠脊之脉,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俠脊之脉者,當中督脉也,次兩傍足太陽脉也。督脉者,循脊裏,太陽者,貫膂筋,故深按之不能及也。若按當中則膂節曲,按兩傍則膂筋蹙合,曲與蹙合,皆衞氣不得行過,寒氣益聚而内畜,故按之無益。

白話文:

如果血脈凝結不散,指的是橫隔膜內的細小血管裡有淤血。這些細小血管一旦充滿,就會收縮,牽拉附近組織,於是產生疼痛。用手按壓這一區域時,寒氣會散開,細小血管也會放鬆,疼痛因此消失。

但是,寒氣如果停留於脊柱兩側的經脈中,就無法透過深層按壓觸及,因此按壓這個部位也無法緩解疼痛。脊柱兩側的經脈包括:

  • 正中間的是督脈,循行於脊柱裡面。
  • 兩側的是足太陽經,貫穿脊柱兩旁的筋膜。

由於督脈和足太陽經位置較深,無法透過按壓觸及。而按壓正中間會讓脊椎彎曲,按壓兩側會讓脊椎兩旁的筋膜收縮。這兩種情況都會阻礙氣血運行,導致寒氣更加聚集,因此按壓這些部位也無濟於事。

寒氣客於衝脉,衝脉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脉不通,脉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衝脉,竒經脉也。關元,穴名,在齊下三寸,言起自此穴即隨腹而上,非生出於此也,其本生出乃起於腎下也。直上者,謂上行會於咽喉也。氣因之,謂衝脉不通,足少隂氣因之上滿衝脉與少隂並行,故喘動應於手也。

白話文:

寒氣外侵,積聚在衝脈。衝脈起於關元穴,沿著腹部的正中間向上行。如果寒氣積聚,就會阻滯衝脈的氣血運行。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引發氣喘,並伴隨著手部的震動。

衝脈是一條奇特的經脈。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三寸處,衝脈並不是從這個穴位發生的,而是從腎臟下方發源。所說的「直上」,是指衝脈向上運行,與咽喉相會。

「氣因之」,指的是衝脈不通暢,導致足少陰經的氣血無法運行,向上積聚到衝脈與足少陰經相並行的部位,因此喘動會反應在手上。

寒氣客於背俞之脉則脉泣,脉泣則血虚,血虚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背俞,謂心俞。脉亦足太陽脉也。夫俞者皆内通於藏,故曰其俞注於心,相引而痛也,按之則温氣入,温氣入則心氣外發,故痛止。

白話文:

寒氣入侵背部經脈,導致經脈氣血不通,血虛引起疼痛。而背部經脈與心臟相連,因此疼痛會牽引到心臟。按壓疼痛部位時,熱氣會進入經脈,疼痛就會停止。

背俞是指心俞穴,經脈也是足太陽經脈。俞穴都與臟腑相通,所以說,背俞穴與心臟相連,疼痛會相引而發。按壓時,溫熱之氣進入,心臟氣血外發,疼痛因此停止。

寒氣客於厥隂之脉,厥隂之脉者,絡隂器,繫於肝,寒氣客於脉中則血泣脉急,故脇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厥隂者,肝之脉,入髦中,環隂器,抵少腹,上貫肝鬲,布脇肋,故曰絡隂器,繫於肝脉,急引脇與少腹痛也。厥氣客於隂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隂股亦厥隂肝脉之氣也,以其脉循隂股入髦中,環隂器,上抵少腹,故曰厥氣客於隂股,寒氣上及於少腹也。

白話文:

寒氣入侵厥陰經脈,厥陰經脈連接陰器,與肝臟相連。寒氣停留在經脈中,就會造成血脈凝滯、經脈收縮,所以患者會感到脅肋與少腹疼痛,兩者互相牽引。

厥陰經脈是肝臟的經脈,從足趾內側進入陰部,環繞陰器,到達少腹,然後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肌,分布在脅肋部位,所以說它連接陰器,與肝臟經脈相連,導致脅肋和少腹疼痛。

厥氣停留在陰股部位,寒氣上行到達少腹,血液凝滯在下部,相互牽引,所以腹部疼痛會牽引到陰股。這也是厥陰肝脈的氣血運行所致,因為這條經脈沿著陰股內側運行,進入陰部,環繞陰器,向上到達少腹。所以說厥氣停留在陰股,寒氣上行到達少腹。

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言血爲寒氣之所凝結而乃成積。寒氣客於五藏,厥逆上𣳘,隂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言藏氣被寒,擁胃而不行,氣復得通則已也。~~,~~新校正云:「詳注中『擁胃』疑作『擁冒』。

白話文:

寒氣滯留在小腸、腹膜之間和血管內,導致血液凝結,無法流入大血管,血氣滯留不能運行。因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積血,這說明血液是由寒氣凝結成塊的。

寒氣侵襲五臟,導致氣血逆亂上衝,陰氣極盛,陽氣不能進入,所以突然疼痛而死,讓人猝不及防。如果氣血恢復正常,就可能生還。這說明五臟之氣被寒氣阻滯,不能正常運行,一旦氣血恢復暢通,就可以痊癒。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腸胃客寒留止,則陽氣不得下流而反上行,寒不去則痛生,陽上行則嘔逆,故痛而嘔也。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𣳘腹痛矣小腸爲受盛之府,中滿則寒邪不居,故不得結聚而傳下入於迴腸,迴腸,廣腸也,爲傳導之府,物不得停留,故後𣳘而痛。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乾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熱滲津液,故便堅也。

白話文:

歧伯說:「五臟六腑的狀況,都在臉上有所反映。觀察臉色,黃赤色表示內熱,內熱則顏色黃赤。白色表示寒症,陽氣不足,血液無法滋潤面部,所以臉色蒼白。青黑色表示疼痛,血液瘀滯凝結,顏色就會變差,所以青黑色表示疼痛。這些都是通過觀察就能看到的。」

帝曰:「捫而可得,柰何捫,摸也,以手循摸也。?」

歧伯曰:「視其主病之脉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白話文:

皇帝說:「可以摸得到,那怎麼摸呢?摸就是用手去觸摸的意思嗎?」

岐伯說:「看那個主要病變的脈,如果是堅硬的或者血液下沈的,都可以用手摸得到。」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於氣也夫氣之爲用,虚實逆順緩急皆能爲病,故發此問端。。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𣳘,驚則氣亂新校正云:「按《太素》『驚』作『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白話文:

黃帝說:「好。我知道百病都生於『氣』。氣的作用有虛有實、順有逆、緩有急,都能導致疾病,所以我提出這個問題。發怒時,氣往上沖;高興時,氣變得舒緩;悲傷時,氣會消散;恐懼時,氣往下沉;寒冷時,氣收斂,炎熱時,氣發散;受驚嚇時,氣會混亂。(按:《太素》中『驚』字作『憂』字。)勞累時,氣會耗損;思考時,氣會鬱結。九種不同的氣,會導致哪些疾病產生?」

歧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𣳘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飧𣳘』作『食而氣逆』。」。故氣上矣怒則陽氣逆上,而肝氣乘脾,故甚則嘔血及飧𣳘作,何以明其然,怒則面赤,甚則色蒼。《靈樞經》曰:「盛怒而不止則傷志,明怒則氣逆上而不下也。」。

白話文:

歧伯說:「生氣就會氣逆,嚴重的話會吐血或食不下嚥。《甲乙經》和《太素》中記載,『食不下嚥』應該寫成『食而氣逆』。」所以,生氣會使陽氣逆上,肝氣侵犯脾氣,因此嚴重的話就會吐血和食不下嚥。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生氣會使臉色發紅,嚴重的話會使臉色發青。《靈樞經》說:「盛怒不止會傷神,明顯的生氣會使氣逆上而不能下降。」

喜則氣和,志達,榮衞通利,故氣緩矣氣脉和調,故志達暢,榮衞通利,故氣徐緩。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衞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布葉,謂布蓋之大葉。~~,~~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而上焦不通』作『兩焦不通』,又王注肺布葉舉,謂布蓋之大葉,疑非。

白話文:

感到愉悅時,氣血平和,心志舒暢,氣血運行順暢,因此呼吸舒緩。氣脈調和,因此心志通達無礙,氣血運行順暢,因此呼吸平和緩慢。感到悲傷時,心氣急躁,肺部氣機上逆而堵塞上焦,氣血運行不暢,熱氣滯留於體內,因此呼吸急促。

全元起云:『悲則損於心,心系急則動於肺,肺氣繫諸經,逆故肺布而葉舉,安得謂肺布爲肺布蓋之大葉。』」。

白話文:

全元起說:「悲傷會損傷心臟,心臟氣脈急促就會影響肺臟。肺臟氣脈聯繫著所有經絡,如果逆氣上行,肺臟就會張開,肺葉就會豎起。怎麼能說肺部張開就是肺臟被大葉子蓋住呢?」

恐則精却,却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恐則陽精却上而不下流,故却則上焦閉也。上焦旣閉,氣不行,流下焦,隂氣亦還迴不散而聚爲脹也。然上焦固禁,下焦氣還,各守一處,故氣不行也。~~,~~新校正云:「詳『氣不行』當作『氣下行』也。」。

白話文:

如果恐懼,則陽氣會往上收縮,收縮則上焦(心肺)閉塞,閉塞則氣息迴流,迴流則下焦(肝腎)脹滿,因此氣息無法運行。因為恐懼,導致陽氣收縮往上而不往下流動,所以上焦閉塞。上焦既已閉塞,氣息無法運行,流回到下焦,陰氣也會迴流不散而聚積成脹滿。但上焦緊閉,下焦氣息迴流,各自守住一方,所以氣息無法運行。

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腠,謂津液滲𣳘之所。理,謂文理逢會之中。閉,謂密閉。氣,謂衞氣。行,謂流行。收,謂收歛也。身寒則衞氣沉,故皮膚文理及滲𣳘之處皆閉密而氣不流行,衞氣收歛於中而不發散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氣不行』作『營衞不行』。

白話文:

身體受寒時,皮膚上的毛細孔會閉合,氣血無法流通,因此氣血收縮於毛孔內。所謂「腠」,指汗液滲出的地方;「理」,指皮膚上的紋路;「閉」,指緊閉;「氣」,指衛氣;「行」,指運行;「收」,指收縮。當身體受寒時,衛氣會沉降,導致皮膚上的紋路和汗液滲出的地方都閉合,氣血無法運行,衛氣也收縮在體內無法發散出去。**註:**據《甲乙經》記載,「氣不行」應為「營衛不行」。

」。炅則腠理開,榮衞通,汗大𣳘,故氣𣳘人在陽則舒,在隂則慘,故熱則膚腠開發,榮衞大通,津液外滲而汗大𣳘也。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氣奔越,故不調理。~~,~~新校正云:「按《太素》『驚』作『憂』。」。勞則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氣耗矣疲力役則氣奔速,故喘息,氣奔速則陽外發,故汗出。

白話文:

陽氣則腠理(肌膚毛孔)打開,氣血運行通暢,大汗淋漓,所以氣勢旺盛。

人在陽光下則舒展,在陰寒環境中則萎縮,所以熱的時候皮膚毛孔打開,氣血暢通,津液外滲而大汗淋漓。

受到驚嚇時,心神無依無靠,神思飄忽不定,思慮無所遵循,所以氣機混亂。氣息奔竄,所以不能調息。

操勞時喘息出汗,內外都虛弱,所以氣息耗損。疲勞過度則氣息奔速,所以喘息,氣息奔速則陽氣外發,所以出汗。

然喘且汗出内外,皆踰越於常紀,故氣耗損也。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繫心不散,故氣亦停留。~~,~~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歸正』二字作『止』字。」。」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爲何病?」

白話文:

但是喘息並且流汗,內外都超過了正常的範圍,所以氣耗盡了。心有所思,精神有所寄託,氣停留而無法運行,所以氣鬱結了。心神不散,所以氣也停留著。~~,~~新校正的注釋說:「根據《甲乙經》,『歸正』二字應作『止』字。」

歧伯對曰:「名爲鼓脹心腹脹滿,不能再食,形如鼓脹,故名鼓脹也。~~,~~新校正云:「按《太素》『鼓』作『穀』。」。」

帝曰:「治之柰何?」

白話文:

歧伯回答說:「病名叫鼓脹,是心腹脹滿,不能再進食,形狀像鼓脹一樣,因此得名鼓脹。~~,~~新校正註解說:根據《太素》,『鼓』字應該寫成『穀』。」

歧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按古本草,雞矢並不治鼓脹,惟大利,小便微寒,𫝆方制法,當取用處湯漬服之。。」

帝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復,謂再發,言如舊也。?」

白話文:

歧伯說:「用雞屎酒治療,服用一劑就會見效,服用兩劑就會痊癒。」

更正:根據古代草藥書記載,雞屎並不能治療鼓脹,僅有通便和利尿的效果。製備方法應該是將雞屎浸泡在藥湯中,然後飲用。

歧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飲食不節則傷胃。胃脉者,循腹裏而下行,故飲食不節,時有病者復病,氣聚於腹中也。。」

白話文:

歧伯說:「這種情況是飲食不規律造成的,所以才會不定時發病。儘管這種疾病已經接近痊癒,但還是會在特定時間發作,這是因為氣血聚集在腹部。飲食不規律就會損傷胃部。胃經脈絡沿著腹部內側向下運行,因此飲食不規律的人,發作時會反覆發作,這是因為氣血聚集在腹中的緣故。」

帝曰:「有病胸脇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爲何?何以得之清液,清水也,亦謂之清涕。清涕者,謂從窈漏中漫液而下,水出清冷也。眩謂目視眩轉也。前後血,謂前隂後隂出血也。。」

白話文:

黃帝說:「有種疾病,會讓人胸部和肋部脹滿,妨礙飲食,發病前會先聞到腥臭味,接著吐出清澈的液體,再就是咳血,四肢怕冷,眼睛經常眩暈,前陰和後陰都有出血,這種病叫什麼名字?為什麼會產生清澈的液體?清液,就是清澈的水,也叫清涕。清涕是指從鼻孔中緩緩流下的液體,水性清冷。眩,是指眼睛看東西時感到眩暈。前後血,是指前陰和後陰出血。」

歧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出血多者,謂之脫血。漏下、鼻衂、嘔吐出血,皆同焉。夫醉則血脉盛,血脉盛則内熱,因而入房,髓液皆下,故腎中氣竭也。肝藏血,以少大脫血,故肝傷也。然於丈夫則精液衰乏,女子則月事衰少而不來。。」

白話文:

歧伯說:「用四隻烏鰂魚的骨頭和一株藘茹,將這兩種材料合併在一起,搗成像麻雀蛋一樣大的丸子。飯後服用五丸,用鮑魚汁送服,這樣可以讓腸道通暢。飯後服藥,稱為『後飯』。根據《本草經》記載,烏鰂魚骨和藘茹都不能治療血枯,但是經中使用它們,是為了攻克它們的發病根源。」假如過度喝酒、勞累後行房,就會耗盡腎中的精氣。

帝曰:「治之柰何?復以何術?」

歧伯曰:「以四烏鰂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爲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新校正云:「按別本一作『傷中』。」及傷肝也飯後藥先,謂之後飯。按古《本草經》云:「烏鰂魚骨、藘茹等並不治血枯,然經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爾。」夫醉、勞力以入房,則腎中精氣耗竭。

月事衰少不至,則中有惡血淹留。精氣耗竭則隂萎不起而無精,惡血淹留則血𤷒,著中而不散,故先茲四藥用入方焉。古《本草經》曰:「烏鰂魚骨,味鹹冷平,無毒,主治女子血閉。藘茹,味辛寒平,有小毒,主散惡血。雀卵,味甘温平,無毒,主治男子隂萎不起,強之令熱,多精有子。

白話文:

月經量少或不來,是體內有惡血淤積所致。精氣耗盡會導致陽氣萎靡不振、無精打採,惡血淤積會造成血滯,在體內不散發,因此首先選用這四味藥材入方。

古籍《本草經》記載:

  • 烏賊魚骨:鹹、冷、平,無毒,主治女子血閉。
  • 藘茹:辛、寒、平,小毒,主散惡血。
  • 雀卵:甘、溫、平,無毒,主治男子陽萎不起,溫補腎陽,增加精子數量,得子。

鮑魚,味辛臭温平,無毒,主治瘀血,血𤷒在四支不散者。尋文會意,方義如此而處治之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藘茹』作『䕡茹』,詳王注性味乃『䕡茹』,當改『藘』作『䕡』。又按《本草》烏鰂魚骨『冷』作『微温』,雀卵『甘』作『酸』,與王注異。

」。」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爲何病?可治不?」

白話文:

鮑魚,味道辛辣有臭味,溫和平和,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瘀血,血塊散佈於四肢而無法消散的情況。根據古文記載的意義,治療方法應該是這樣的。」~~,~~新校正本說:「根據《甲乙經》和《太素》,『藘茹』應該是『薁茹』,詳看王註的藥性,記載『薁茹』,所以應該把『藘』改為『薁』。另外,根據《本草》,烏鰂魚骨的『冷』應該是『微溫』,雀卵的『甘』應該是『酸』,與王註的記載不同。

歧伯曰:「病名曰伏梁伏梁,心之積也。~~,~~新校正云:「詳此伏梁與心積之伏梁大異,病有名同而實異者非一,如此之類是也。」。」

白話文:

歧伯說:「名為伏梁的疾病,是由於心臟鬱結。~~,~~新校正版本注釋:「仔細研究此處的伏梁與心鬱結的伏梁相差甚遠,疾病名稱相同但本質不同的並不只這一例,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歧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

白話文:

黃帝問:「伏梁是怎麼得的?」

岐伯回答:「伏梁包裹著大量的膿血,位於腸胃外部,無法治療。如果治療,每次按壓都會導致死亡。」

黃帝問:「為什麼會這樣?」

歧伯曰:「此下則因隂,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鬲俠胃脘内癰正當衝脉、帶脉之部分也。帶脉者,起於季脇,迴身一周,橫絡於齊下。衝脉者與足少隂之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隂股,其上行者,出齊下,同身寸之三寸,關元之分,俠齊直上,循腹,各行會於咽喉,故病當其分,則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也,以其上下堅盛如有潛梁,故曰病名伏梁,不可治也。以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按之痛悶不堪,故每切按之致死也。

白話文:

歧伯說:「這種病是因為陰氣過重,必定會下痢膿血。上面則壓迫到胃脘部,生長在橫膈和胃脘部內的癰瘡正好位於衝脈和帶脈交會的地方。帶脈從兩肋下開始,繞身一週,橫向分佈在齊腰以下。衝脈與足少陰經的絡脈都起於腎下,從氣街出來,沿著陰股向上走,上面走向齊腰以下,與人體身高十分之三的部位,關元穴相交,與齊腰平行直接向上,沿著腹部,各別從咽喉彙集在一起,所以當這個部位生病,小腹就會脹大,上下左右都有根源。因為上下部位堅硬結實,好像有樑柱藏在裡面,所以這種病叫伏梁,沒法治療。因為裡麪包裹著大量膿血,位於腸胃之外,按壓時會疼痛難忍,所以每次切開按壓都可能致命。

以衝脉下行者絡隂,上行者循腹,故也。上則迫近於胃脘,下則因薄於隂器也。若因薄於隂則便下膿血,若迫近於胃則病氣上出於鬲,復俠胃脘,内長其癰也,何以然哉?以本有大膿血在腸胃之外故也。『生』當爲『出』,傳文誤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俠胃』作『使胃』。

白話文:

因為衝脈下行的脈絡通達陰部,上行的脈絡循著腹部而行,所以這樣。上行脈絡接近胃部,下行脈絡接近陰部。如果下行脈絡接近陰部,就會出現膿血下瀉的癥狀;如果上行脈絡接近胃部,病氣就會上升到膈部,並靠近胃部,在胃部內部生長腫瘤,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原本就有大量膿血在腸胃以外的緣故。其中的「生」字應該是「出」字,傳抄時寫錯了。~~,~~新校正說:根據《太素》記載,「俠胃」應該是「使胃」。

」。此乆病也,難治。居齊上爲逆,居齊下爲從。勿動亟奪若裹大膿血,居齊上則漸傷心藏,故爲逆。居齊下則去心稍逺,猶得漸攻,故爲從。從,順也。亟,數也。奪,去也。言不可移動,但數數去之則可矣。論在刺法中𫝆經亡。」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䯒皆腫,環齊而痛,是爲何病。」

白話文:

這是長期的疾病,難以治療。位於膈膜上方的是逆證,位於膈膜下方的是順證。不要急於清除,如果像包裹著膿血,位於膈膜上方,會逐漸損傷心臟,所以是逆證。位於膈膜下方,距離心臟較遠,還可以逐漸治療,所以是順證。順,就是順從。急,就是多次。去,就是清除。意思是不能移動,但可以多次清除。針灸療法中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已經失傳。

歧伯曰:「病名伏梁此二十六字錯簡在〈竒病論〉中,若不有此二十六字則下文無據也。~~,~~新校正云:「詳此並無注解,盡在下卷〈竒病論〉中。」。此風根也此四字此篇本有,〈竒病論〉中亦有之。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故環齊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爲水溺濇之病亦衝脉也。齊下,謂脖胦,在齊下同身寸之二寸半。

《靈樞經》曰:「肓之原,名曰脖胦。」。」

白話文:

歧伯說:「『病名伏梁此二十六字錯簡在〈竒病論〉中』這句話寫錯了,應該在〈竒病論〉中。~~,~~新校正版本說:『詳細註解中沒有這句話,都在下卷的〈竒病論〉裡。』」

「此風根也」這四個字原本在這一篇裡,〈竒病論〉中也有。風的氣息蔓延到大腸,影響到肓(小腸和盲腸之間),肓的源頭在齊下(臍下),所以會圍繞着臍部疼痛。這個部位不能動,動了就會變成水溺濇病(腹脹如水中浮遊)。而衝脈也經過齊下(臍下)。齊下指的是臍孔下方,與身體一尺二寸半的位置相同。

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髙梁、芳草、石藥。石藥發瘨,芳草發狂多飲數溲,謂之熱中。多食數溲,謂之消中。多喜,曰瘨。多怒,曰狂。芳,美味也。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𫝆禁髙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熱中、消中者,脾氣之上溢,甘肥之所致,故禁食髙梁、芳美之草也。〈通評虚實論〉曰:「凡治消癉,甘肥貴人則髙梁之疾也。

白話文:

黃帝說:「先生之前曾多次提到,患有熱中、消中的人不能服用高粱、香草、石藥。石藥會導致瘨病,香草會導致狂病,大量飲水或尿多,稱為熱中。大量飲食或尿多,稱為消中。過度喜悅,稱為瘨病。過度憤怒,稱為狂病。香草指的是美味的食物。那些患有熱中、消中的人,都是富貴之人,禁止他們食用高粱不合他們的本意,而禁止他們食用香草、石藥也無法治癒他們的疾病,希望先生能說明這其中的道理。患有熱中、消中的人,是脾氣過度盛旺,導致甘甜肥膩的食物過多,所以要禁止食用高粱和香美之草。」《通評虛實論》中說:「凡是治療消癉之症,富貴之人是高粱之患。」

」又〈竒病論〉曰:「夫五味入於口,藏於胃,脾爲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爲消渴,此之謂也。夫富貴人者,驕恣縱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帝思難詰,故發問之。髙,膏。

梁,米也。石藥,英乳也。芳,草濃美也。然此五者,富貴人常服之,難禁也。」

白話文:

《奇病論》中說:「五種味道進入口中,儲存在胃裡,脾臟負責運輸它們的精氣。津液在脾臟中,因此能使人的口腔感到甘甜。這是肥美食物發生的作用,這樣的人肯定經常食用甘甜美味的食物而變得肥胖。」肥胖會讓人內熱,甘甜會讓人腹部脹滿,所以他們的氣上湧,轉變為消渴症,這是這個道理。富貴之人驕傲自滿,縱情於慾望,輕視他人,卻無法剋制自己。如果剋制他們,就會違揹他們的意願;如果順從他們,就會加重他們的疾病。帝王心思難測,所以提出了這個問題。膏:肥肉。

歧伯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脾氣溢而生病,氣美則重盛於脾消熱之氣,躁疾氣悍則又滋其熱,若人性和心緩,氣候舒勻,不與物爭,釋然寬泰,則神不躁迫,無懼内傷,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悍,利也。

白話文:

歧伯說:「芳香植物的氣息芬芳,石藥的氣息強勁,這兩種氣息猛烈而堅硬,所以不是心態平和、性格溫和的人,不能服用這兩類藥物。脾氣過盛而發病,芳香氣息會加重脾氣,使消熱的氣變弱;而躁動強勁的氣息又會滋生脾氣。如果一個人性格溫和、心態平和,氣息舒緩均勻,不與外界事物爭執,心胸開闊寬泰,那麼精神就不會焦躁不安,不會受到內傷,所以不是心態平和、性格溫和的人,不能服用這兩類藥物。悍,指強勁。

堅,定也,固也。勁,剛也。言其芳草、石藥之氣堅定固乆,剛烈而卒不歇滅,此二者是也。」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白話文:

皇帝說:「不可以服用這兩種東西,為什麼呢?」

歧伯曰:「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内傷脾慄,疾也。。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熱氣慓盛則木氣内餘,故心非和緩,則躁怒數起,躁怒數起則熱氣因木以傷脾,甲乙爲木,故至甲乙日更論脾病之增減也。。」

白話文:

歧伯說:「火熱之氣十分猛烈,藥物之氣也是一樣,兩者相遇,恐怕會傷及脾臟,造成疾病。脾臟屬土,而土怕木,服用此藥的人,到了甲乙日(五行屬木)的時候,更要觀察火熱之氣是否過盛,因為木氣旺盛,就會使心神不寧,容易煩躁發怒,煩躁發怒越頻繁,火熱之氣就會藉由木氣而傷害脾臟。甲乙屬木,所以到了甲乙日的時候,更要觀察脾病是否加重。」

帝曰:「善。有病膺腫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癰腫』。」、頸痛、胸滿、腹脹,此爲何病?何以得之膺,胸傍也。頸,項前也。胸,膺間也。?」

白話文:

黃帝說:「好。有的人得了胸部腫脹、頸部疼痛、胸部發悶、腹部脹滿的病,這是什麼病?為什麼會患上這種病?」

歧伯曰:「名厥逆氣逆所生,故名厥逆。。」

帝曰:「治之柰何?」

歧伯曰:「灸之則瘖,石之則狂,須其氣并乃可治也石,謂以石鍼開破之。。」

帝曰:「何以然?」

白話文:

岐伯說:「這種病症是因為氣逆而產生的,所以稱為厥逆。」

黃帝問:「該如何治療呢?」

岐伯回答:「如果用灸法會導致失聲,用砭石會導致狂躁,必須等到氣機調和才能進行治療,這裡的砭石是指用砭石針刺開破的方法。」

黃帝問:「為什麼會這樣?」

歧伯曰:「陽氣重上,有餘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隂,入則瘖,石之則陽氣虚,虚則狂灸之則火氣助陽,陽盛故入隂。石之則陽氣出,陽氣出則内不足,故狂。。須其氣并而治之,可使全也并,謂并合也,待自并合則兩氣俱全,故可治,若不爾而灸石之,則偏致勝負,故不得全而瘖、狂也。帝曰:「善。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

白話文:

岐伯說:「陽氣過重,集中在上方,如果用艾灸,陽氣則會進入陰分,進入陰分就會導致唖。用針石治療,陽氣就會虛弱,虛弱就會導致狂。用艾灸,火氣會助長陽氣,陽氣過盛所以會進入陰分。用針石治療,陽氣會外泄,陽氣外泄則內部不足,所以會狂。必須讓氣上下交合再進行治療,這樣才能讓身體痊癒。交合,是指上下氣交合。等到氣自己交合,陰陽兩氣都充足,才能進行治療。如果不這樣做而用艾灸或針石治療,就會偏向於勝方,所以無法痊癒而導致唖或狂。」

黃帝說:「很好。怎麼知道孩子快要生出來呢?」

歧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脉也病,謂經閉也。《脉法》曰:「尺中之脉來而斷絕者,經閉也。」月水不利,若尺中脉絕者,經閉也,𫝆病經閉,脉反如常者,婦人姙娠之證,故云身有病而無邪脉。。」

帝曰:「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

白話文:

歧伯說:「身上有病,但沒有異常的脈象,這種情況稱為經閉。」,《脈法》中說:「寸關尺三部的脈象斷斷續續的,是經閉的徵兆。」如果月經不順暢,出現了尺脈中斷的脈象,就是經閉。如果經閉的病人,脈象卻完全正常,這說明是婦女懷孕的徵兆,因此說身上有病,但沒有異常的脈象。

歧伯曰:「病熱者,陽脉也,以三陽之動也。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隂也。夫陽入於隂,故病在頭與腹,乃䐜脹而頭痛也新校正云:「按〈六節藏象論〉云:『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與此論同。又按《甲乙經》『三盛陽明』無『入隂也』三字。」。」

帝曰:「善。」

白話文:

歧伯說:「發燒的疾病,是陽經脈出了問題,由於三條陽經的氣血運行失常導致的。人迎脈一盛表示病在少陽經,兩盛表示病在太陽經,三盛表示病在陽明經,這時熱邪進入陰經。陽經的熱邪進入陰經,所以疾病出現在頭部和腹部,會導致腹脹和頭痛。」

足太陽脉,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足太陽脉別下項,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別下貫臀,故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貫臀』作『貫胂』,〈刺瘧〉注亦作『貫胂』,〈三部九候〉注作『貫臀』。」。刺其郄中,太陽正經出血,春無見血郄中,委中也,在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動脉,足太陽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陽合腎,腎王於冬,水衰於春,故春無見血也。

白話文:

足太陽經絡,會讓人感到腰痛,延伸到後腦勺、脊椎、臀部、背部,就像身體沉重一樣。足太陽經絡的分支從後腦勺往下經過肩頸,靠近脊椎,抵達腰部,再分支出貫穿臀部,因此會造成腰痛並延伸至後腦勺、脊椎、臀部、背部,感覺沉重。

新校正的版本中說:「根據《甲乙經》中的記載,『貫臀』應該是寫成『貫胂』,〈刺瘧〉註解中也是寫作『貫胂』,而〈三部九候〉註解中則寫作『貫臀』。」

刺灸足太陽經絡郄穴可以讓正經出血,但春天不可以刺到見血。郄穴在委中穴,位於膝蓋後方彎曲的地方,在大腿後側肌肉的中央,是足太陽經絡的進入點。刺灸時可以刺入肌膚五分深,留針七次呼吸,或者灸三壯。

足太陽經絡與腎臟相合,腎臟在冬天最旺盛,而在春天水氣衰弱,因此春天不能刺到見血。

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鍼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俛仰,不可以顧足少陽脉,遶髦際,橫入髀厭中,故令腰痛,如以鍼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俛仰,少陽之脉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陽明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陽之後,其支別者,目銳眥下入大迎,合手少陽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故不可以顧。~~,~~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行手陽明之前』作『行手少陽之前』也。

白話文:

少陽經會導致腰痛。如果用針刺入它的皮內(循著經絡),就會覺得不舒服,不能俯仰,也不能回頭看腳。少陽經的脈絡環繞著髮際,橫著進入大腿內側。因此會導致腰痛。如果用針刺入它的皮內(循著經絡),就會覺得不舒服,不能俯仰。少陽經的脈絡從眼睛的外角開始,向上抵達頭頂,向下經過耳朵後方,沿著脖子,在手陽明經前面運行,到達肩部,與手少陽經之後交會。它的支脈從眼睛的外角向下進入大迎穴,在顴骨下與手少陽經相會,經過頰車穴,向下進入頸部,與缺盆穴相會,因此不能回頭看。~~,~~經新校對者註明:《甲乙經》中「行手陽明之前」作「行手少陽之前」。

」。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成骨,謂膝外近下䯒骨上端,兩起骨相並間陷容指者也。䯒骨所成,柱膝髀骨,故謂之成骨也。少陽合肝,肝王於春,木衰於夏,故無見血也。

白話文:

針刺少陽經循行至「成骨」時出血。「成骨」是指膝蓋外側突出的一塊骨頭。在夏天,刺「成骨」不會出血。所謂「成骨」,是指靠近膝蓋下方突起的骨頭上端,兩塊骨頭並列,中間凹陷,可以容納手指。成骨由「䯒骨」形成,支撐著膝蓋和大腿骨,因此稱為「成骨」。少陽經與肝臟相合,肝臟在春天主事,但在夏天則衰弱,因此刺「成骨」不會出血。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足陽明脉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脣,下交承漿,却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又其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裏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故令人腰痛不可顧。顧如有見者,陽虚,故悲也。

白話文:

足陽明經會導致腰痛,不能回頭看。如果有回頭看的現象,那是因為:

足陽明經的經脈從鼻子和眉毛之間開始,沿著鼻子的外側往下,進入上牙齒內側,再從嘴角出來,圍繞嘴脣,下交承漿穴,再沿著下頜骨後緣向下,出大迎穴。

其中的一條分支,從大迎穴前向下經過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穴。另一條分支,從胃的下方起始,沿著腹腔內側到氣街穴會合,再到髀部,因此導致腰痛,不能回頭。

如果還有回頭看的現象,說明陽氣虛弱,所以悲傷。

刺陽明於䯒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無見血按《内經》、《中誥流注圖經》,陽明脉穴俞之所主,此腰痛者,悉刺䯒前三痏,則正三里穴也。三里穴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䯒骨外廉,兩筋肉分間,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陽明合脾,脾王長夏,土衰於秋,故秋無見血。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䯒』作『骭』。」。

白話文:

在陽明經前方的腰部刺入三寸深,刺入時感覺氣血通暢,沒有出血。根據《內經》和《中誥流注圖經》,陽明經所主俞穴,也就是腰痛時要刺的穴位,都在腰部前方三寸,也就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以下,距膝蓋同身寸三寸處,在小腿外側腓骨的外緣,兩條肌肉分開的間隙處。刺入深度可達同身寸一寸,留針的時間為七個呼吸。如果用艾灸,可灸三壯。

陽明經與脾相合,脾經主夏,土性在秋季減弱,所以秋季不能刺血。

足少隂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足少隂脉上股内後廉,貫脊,屬腎,故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脊内廉』作脊内痛『』,《太素》亦同此,前少足太隂腰痛證并刺足太隂法,應古文脫簡也。」。刺少隂於内踝上二痏,春無見血,出血太多,不可復也按《内經》、《中誥流注圖經》,少隂脉穴俞所主此腰痛者,當刺内踝上,則正復溜穴也。

復溜在内踝後上同身寸之二寸,動脉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足少陰經會導致腰痛,疼痛會沿著脊椎內側延伸到足少陰經上的大腿內後側,穿過脊椎,屬於腎經,所以會導致腰痛和疼痛延伸到脊椎內側。

校訂本注釋:「按全元起本『脊內廉』作脊內痛,太素也相同。前面提到足太陰經的腰痛證和刺足太陰經的方法,應該是有古文遺漏。」

在內踝上兩寸處刺足少陰經,春天不要出太多血,如果出血太多,就不能再針灸了。

根據《內經》和《中誥流注圖經》,足少陰經穴位俞穴主治的腰痛,應該在內踝上刺入,即正復溜穴。

厥隂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足厥隂脉,自隂股環隂器,抵少腹,其支別者,與太隂少陽結於腰髁,下狹脊。第三第四骨空中,其穴即中髎、下髎,故腰痛則中如張弓弩之弦也。如張弦者,言強急之甚。刺厥隂之脉,在腨踵魚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腨踵者,言脉在腨外側,下當足跟也。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的脈絡,會導致腰痛,感覺腰部像弓弩弦一般緊繃。

足厥陰肝經從陰部環繞陰器,到達小腹,它的一條分支與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陽膽經在腰部的小結節處相連,並且向下沿着狹窄的脊骨。

在第三、第四腰椎之間的空隙中,有中髎穴和下髎穴。因此,腰部疼痛時,腰部就會像拉滿的弓弦一樣緊繃。

所謂「如張弦」,是形容疼痛非常劇烈。

刺激足厥陰肝經的脈絡,位於小腿外側足跟骨的外面,沿着脈絡摸起來有一連串的凸起,在凸起處刺針。

「腨踵」指脈絡位於小腿外側,在下到足跟處。

腨形勢如卧魚之腹,故曰魚腹之外也。循其分肉,有血絡累累然,乃刺出之。此正當蠡溝穴分,足厥隂之絡,在内踝上五寸,別走少陽者,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厥隂』一經作『居隂』,是傳寫草書,厥字爲居也。~~,~~新校正云:「按經云:『厥隂之脉令人腰痛。

白話文:

魚腹穴的形狀就像一條臥著的魚的腹部,因此稱為魚腹的外側。沿着它的肌肉紋路尋找,會發現有密集的血絡,那就是魚腹穴。在此處刺入。

此穴恰好位於蠡溝穴的分界處,是足少陰經的別絡,位於內踝上五寸。另外,它還連通足少陽經,刺入深度可達同身寸的二分之二,停留三息。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厥陰」這一名稱在經文中寫作「居陰」,這是因為在草書傳抄過程中,「厥」字被誤寫為「居」字。

【新校正雲:】經文記載:「厥陰經的脈絡會引起腰痛。

』次言刺厥隂之脉,注言刺厥隂之絡,經注相違,疑經中『脉』字乃『絡』字之誤也。」。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厥隂之脉,循喉嚨之後,上入頑顙,絡於舌本,故病則善言,風盛則昬冒,故不爽慧也。三刺其處,腰痛乃除。~~,~~新校正云:「按經云:『善言默默然不慧。

白話文:

其次提到刺「厥陰之脈」,但註解說刺「厥陰之絡」,經文和註解互相矛盾,我懷疑經文中「脈」字應該是「絡」字。這種病症會讓人說話很流利,但精神遲緩,不顯得聰慧。治療方法是刺三個穴道,分別是厥陰經的脈絡,沿著喉嚨後面向上進入頑顙,連接到舌根。因此,病症發作時會說話很流利,而風盛的時候則會精神恍惚,所以就不會顯得聰慧。在相關部位刺三次穴道,腰痛就能夠消除。

』詳善言與默默二病難相兼,全元起本無善字,於義爲允,又按《甲乙經》厥隂之脉不絡舌本,王氏於《素問》之中五處引注,而注〈厥論〉與〈刺熱〉及此三篇皆云絡舌本,注〈風論〉、注〈𤷒論〉二篇不言絡舌本,蓋王氏亦疑而兩言之也。」。

白話文:

詳細地說,說話多的「善言」和沉默寡言的「默默」這兩種情況難以同時存在。全元起的著作《素問原本》中沒有「善」字,應該是「允」字。此外,根據《甲乙經》的記載,厥陰經脈不連結到舌根,王冰在《素問》中的五處引注中,在引用〈厥論〉、〈刺熱〉和這三篇時,都認為厥陰經脈連結到舌根,但是在引用〈風論〉、〈𤷒論〉這兩篇時,卻沒有提到連結到舌根。由此可見,王冰對此也有疑問,所以才同時提到了兩種說法。

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䀮䀮然,時遺溲解脉,散行脉也,言不合而別行也。此足太陽之經,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循肩髆,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下入膕中,故病斯候也。又其支別者,從髆内別下,貫胂,循髆外後廉,而下合於膕中,兩脉如繩之解股,故名解脉也。

白話文:

解脈會導致腰痛,疼痛延伸至肩部,眼睛模糊,有時會小便失禁。解脈是一種散佈的經脈,它的意思是不相連接而各自運行。這是足太陽經,它從眼角內側開始,向上經過額頭,交會於頭頂,循著肩膀和頸後,抵達腰部,進入脊柱,與腎臟相連,屬膀胱經,向下進入股窩。因此,這些部位會出現病症。

此外,它的分支從頸後分出,向下貫穿喉嚨,沿著頸後外側向下,與股窩相接。兩條經脈像繩子解開股部一樣,所以稱為解脈。

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間,郄外廉之橫脉出血,血變而止膝後兩傍大筋,雙上股之後,兩筋之間,橫文之處,努肉髙起則郄中之分也。古《中誥》以膕中爲太陽之郄,當取郄外廉有血絡橫見,迢然紫黑而盛滿者,乃刺之,當見黑血,必候其血色變赤乃止,血不變赤,極而寫之,必行血色變赤乃止,此太陽中經之爲腰痛也。

白話文:

刺取解谿穴,位於膝蓋後側肌肉分開的地方。在解谿穴外側的橫行脈絡上出血,出血後膝蓋後方兩側的大筋就會鬆弛。這兩條筋向上延伸到大腿後方,在兩筋之間的橫行脈絡處,用力時肌肉隆起,就是解谿穴的下穴位。

古代的《中誥》將膕中穴作為太陽經的郄穴。取穴時應該找到解谿穴外側有明顯血絡橫行,呈現深紫色且飽滿的部位。在該部位刺針放血,應該可以看到黑色的血。必須等到血色轉變為紅色才停止放血。如果血色沒有轉變為紅色,則需要用力按壓取穴部位,直到血色轉紅為止。這是治療太陽經腰痛的方法。

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足太陽之別脉,自肩而別下,循背脊至腰,而橫入髀外後廉,而下合膕中,故若引帶,如折腰之狀。~~,~~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如引帶』作『如裂』,『善恐』作『善怒』也。」。

白話文:

解脈會令人腰痛,就像被帶子拉扯一樣,常呈彎腰的姿勢。這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的別脈,從肩部分出後向下走,沿着背脊抵達腰部,再橫着進入大腿外側後面,向下與膕窩(膝蓋後方凹陷處)相連,所以會產生像被帶子拉扯、腰部彎曲的感覺。

注:新校正的版本認為《甲乙經》中「如引帶」應為「如裂」(撕裂感),「善恐」應為「善怒」(容易發怒)。

刺解脉在郄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郄中則委中穴,足太陽合也,在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動脉,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此經刺法也。𫝆則取其結絡,大如黍米者,當黑血箭射而出,見血變赤然可止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有兩解脉病源各異,恐誤。

』未詳。」。

白話文:

在郄穴中刺破小動脈,其中會出現如小米般的硬結,刺破它時會噴射出黑色血液,但看到血液變紅時就停止針刺。郄穴中的郄穴是指委中穴,它是足太陽膀胱經會合的穴位,位於膝蓋後側彎曲處,小腿肚正中間。根據文中記載的針刺方法,可將針刺入約五分(同身寸)的深度,停留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要灸的話,可以灸三壯。

在委中穴行針時,要找到硬結,大小如小米,然後刺破它,會射出黑色的血液。當血液變成紅色時,就可以停止針刺。

同隂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足少陽之別絡也,並少陽經上行,去足外踝上同身寸之五寸,乃別走厥隂並經,下絡足跗,故曰同隂脉也。怫,怒也,言腫如嗔怒也。~~,~~新校正云:「按《太素》『小錘』作『小鍼』。」。刺同隂之脉,在外踝上絕骨之端,爲三痏絕骨之端,如前同身寸之三分,陽輔穴也。

足少陽脉所行,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阻滯於陰經的經絡,會導致腰痛,疼痛的感覺就像有一把小錘子在腰間,而且會腫脹發怒,這正是足少陽經的分支經絡。分叉的經絡從足少陽經向上延伸,從外腳踝往上五寸,接著轉而與足厥陰經相連,並且延伸到腳背,所以稱為「同陰脈」。「發怒」指腫脹的樣子,就像發怒時臉色發紅。

針灸「同陰脈」時,位置在外腳踝上方骨頭的末端,稱為「三焦絕骨端」,距離前文提到的「同身寸」三分,也就是「陽輔穴」。

陽維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陽維起於陽,則太陽之所生竒經八脉,此其一也。刺陽維之脉,脉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太陽所主與正經並行,而上至腨下,復與太陽合而上也。腨下去地,正同身寸之一尺,是則承光穴,在銳腨腸下肉分間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若灸者,可灸五壯,以其取腨腸下肉分間,故云合腨下間。~~,~~新校正云:「按穴之所在,乃承山穴,非承光也。

山字誤爲光。」。

白話文:

陽維經脈,會讓人腰痛,疼痛的時候會突然紅腫。陽維經脈從陽經開始,是太陽經的另一條別脈,而這條經脈是奇經八脈中的其中一條。刺陽維經脈,可以與太陽經合陽分下行,距離地面一尺的地方,與太陽經所主的位置平行運行,然後上行到合陽穴。合陽穴距離地面,正好等於人的一寸,也就是承光穴,位於小腿肚下方肉筋分際的凹陷處。針灸這個穴位時,可以刺入同身寸的七分,如果艾灸的話,可以灸五壯,因為這個穴位與合陽穴相符,所以稱為合陽下間。

新校正說:

這個穴位的所在位置應該是承山穴,而不是承光穴。

衡絡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絕,惡血歸之衡,橫也,謂太陽之外也,絡自腰中,橫入髀外後廉,而下與中經合於膕中者,𫝆舉重傷腰,則橫絡絕,中經獨盛,故腰痛不可以俛仰矣。一經作『衡絕之脉』,傳寫魚魯之誤也。若是衡脉,《中誥》不應取太陽脉委陽、殷門之穴也。

白話文:

衡絡經脈受傷,會導致腰痛,讓患者無法彎腰或仰頭。仰頭時會害怕跌倒。這是因為舉重物過重而傷及腰部,導致衡絡斷裂,淤血積聚在衡絡中。衡指的是太陽經之外,絡從腰部開始,橫向進入大腿外側後緣,然後向下與中經在小腿中部相匯合。舉重過重導致腰部受傷,就會使衡絡斷裂,中經氣血獨盛,因此腰痛而無法彎腰或仰頭。有些醫書上記作「衡絕之脈」,這可能是傳抄過程中筆誤造成的。如果是衡脈受傷,那麼《中誥》就不應該取太陽經的委陽、殷門穴位。

刺之在郄陽,筋之間,上郄數寸,衡居爲二痏出血橫居二穴,謂委陽、殷門。平視橫相當也。郄陽,謂浮郄穴上側委陽穴也。筋之間,謂膝後膕上兩筋之間,殷門穴也。二穴各去臀下橫文同身寸之六寸,故曰上郄數寸也。委陽,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針灸位於郄陽穴,在大腿後側的肌腱之間,在郄陽穴上方數寸處,與臀下橫紋平行,形成兩個穴位,出血呈橫向,稱為委陽和殷門。平視時,這兩個穴位應在同一水平線上。所謂郄陽,指的是浮郄穴外側的委陽穴。所謂肌腱之間,指的是膝蓋後側小腿肌肉兩條肌腱之間,這裡是殷門穴。這兩個穴位都位於臀下橫紋垂直於身體六寸處,因此稱為「上郄數寸」。委陽穴針灸可深入七分,留針五次呼吸的時間。如果採用艾灸,則可灸三壯。

殷門,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故曰衡居爲二痏。~~,~~新校正云:「詳王氏云:『浮郄穴上側委陽穴也。』按《甲乙經》委陽在浮郄穴下一寸,不得言上側也。」。

白話文:

殷門穴,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次呼吸。如果施灸,可以灸三壯。所以說衡居穴有兩種病證。~~,~~新校正說:「據王氏記載:『浮郄穴位於上側的委陽穴。』按《甲乙經》記載委陽穴在浮郄穴下一寸,不能說是上側。」

會隂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令人欲飲,飲已欲走足太陽之中經也,其脉腰下會於後隂,故曰會隂之脉,其經自腰下行至足,𫝆陽氣大盛,故痛上。漯然汗出,汗液旣出,則腎燥隂虚,故汗乾令人欲飲水以救腎也,水入腹已,腎氣復生,隂氣流行,太陽又盛,故飲水已反欲走也。

白話文:

會陰穴的經絡,如果氣血不通暢,會讓人腰部疼痛,甚至延伸到上背部,還會大量出汗。汗液乾了後,人就會口渴想喝水。喝了水以後,人又想運動,這是因為水的能量進入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自腰部以下經過腳部,陽氣旺盛,所以疼痛會向上延伸。大汗淋漓是腎臟乾燥、陰虛的表現,汗液乾了就會讓人想喝水來滋潤腎臟。水進入腹部後,腎臟之氣得到恢復,陰氣開始運行,太陽膀胱經的能量也再次旺盛,所以喝水後反而會想走動。

刺直陽之脉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直陽之脉,則太陽之脉,俠脊下行,貫臀,下至膕中,下循腨,過外踝之後,條直而行者,故曰直陽之脉也。蹻,爲陽蹻所生申脉穴,在外踝下也。郄下,則膕下也,言此刺處在膕下同身寸之五寸,上承郄中之穴,下當申脉之位,是謂承筋穴,即腨中央,如外陷者中也。太陽脉氣所發,禁不可刺,可灸三壯,𫝆云刺者,謂刺其血絡之盛滿者也。

白話文:

針刺直陽脈上三寸的位置,在蹻上郄下五寸,橫著看,哪裡最充盈就刺哪裡,放血直陽脈。太陽脈從脊柱下方走,穿過臀部,下降到膕窩,再沿著腓腸肌往下走,經過外踝後方,直直地往下走,所以叫做直陽脈。蹻,是指陽蹻脈所生的申脈穴,在外踝下方。郄下,就是膕窩下方,這裡說的刺穴位置就在膕窩下方同身寸的五寸,向上連接郄中穴,向下對應申脈穴的位置,這就是承筋穴,也就是腓腸肌中央,像外陷的地方。太陽脈氣從這裡發出,禁止針刺,可以灸三壯。這裡說的刺,指的是刺那些血絡充盈的地方。

兩腨皆有太陽經氣下行,當視兩腨中央有血絡盛滿者,乃刺出之,故曰視其盛者出血。~~,~~新校正云:「詳上云:『會隂之脉令人腰痛。』此云:『刺直陽之脉者。』詳此直陽之脉即會隂之脉也,文變而事不殊,又承筋穴,注云:『腨中央如外。』按《甲乙經》及〈骨空論〉注,無『如外』二字。

」。

白話文:

兩條腿上都有太陽經的氣血向下運行,應當觀察兩條腿中間有血脈盛滿的地方,就刺破出血,所以說觀察血脈盛滿的地方放血。~~,~~新校正雲:「上面詳細說明:『會陰經絡受傷會導致腰痛。』這裡說:『刺破直陽經絡的人。』詳細來說,這個直陽經絡就是會陰經絡,文辭雖然不同,但所說的並無區別。另外,承筋穴注云:『腿的中央像外側。』根據《甲乙經》和〈骨空論〉注,沒有『像外側』這兩個字。

飛陽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拂拂然,甚則悲以恐是隂維之脉也。去内踝上同身寸之五寸,腨分中,並少隂經而上也。少隂之脉,前則隂維脉所行也,足少隂之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其支別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甚則悲以恐也。恐者生於腎,悲者生於心。

白話文:

飛陽經絡阻塞不通,會導致腰痛,疼痛向上蔓延,甚至會感到悲傷和恐懼,這是陰維經絡的阻滯。從腳踝內側往上五寸處,肌肉與骨頭之間,與足少陰經相並,向上延伸。足少陰經的前方,就是陰維經絡所經過的地方。足少陰經從腎臟發出,貫穿肝臟、橫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經過舌頭根部。它的分支從肺部出來,連接心臟,注入胸中,因此阻塞嚴重時,會導致悲傷和恐懼。恐懼源於腎臟,悲傷源於心臟。

刺飛陽之脉,在内踝上五寸臣億等按《甲乙經》作『二寸』。少隂之前,與隂維之會内踝後,上同身寸之五寸,復溜穴,少隂脉所行,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内踝之後,築賓穴,隂維之郄,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壯。少隂之前,隂維之會,以三脉會在此穴位分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針刺飛陽經脈

飛陽經脈位於內踝上五寸(約二寸),陰維經之前。

在內踝後方,與陰維經相會,從內踝上同身寸五寸處取「復溜穴」,這是陰維經脈所經過的地方,針刺深度可達同身寸三分。

在內踝後方,取「築賓穴」,這是陰維經的郄穴,針刺深度可達同身寸三分。如果使用艾灸治療,可以艾灸五壯。

在陰維經之前,有三個經脈在此穴位相會,針刺深度可達同身寸三分。如果使用艾灸治療,可以艾灸五壯。

𫝆《中誥》經文正同此法,臣億等按《甲乙經》足太陽之絡別走少隂者名曰飛揚,在外踝上七寸,又云築賓,隂維之郄,在内踝上腨分中。復溜穴,在内踝上二寸,𫝆此經注都與《甲乙》不合者,疑經注中『五寸』字當作『二寸』,則《素問》與《甲乙》相應矣。

白話文:

《中誥》經文記載的方法與這個方法相同。我等大臣按《甲乙經》的說法,足太陽經的絡絡走少陰經的穴位叫飛揚,位於外踝上七寸。又說築賓,陰維經的郄穴,位於內踝上肌腱分開的中間。復溜穴,位於內踝上二寸。而《中誥》經文的註解與《甲乙經》的記載不符。我懷疑經文註解中的「五寸」應該寫作「二寸」,這樣《素問》和《甲乙經》的記載就相符了。

昌陽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䀮䀮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隂蹻脉也。隂蹻者,足少隂之別也,起於然骨之後,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隂股入隂,而循腹上入胸裏,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内廉,屬目内眥,合於太陽、陽蹻而上行,故腰痛之狀如此。刺内筋爲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隂後,上踝二寸所内筋,謂大筋之前分肉也。

白話文:

昌陽經脈的病症,會引起腰痛,疼痛延伸到前胸,眼睛也會凸出,嚴重時還會向後彎曲,舌頭捲曲無法說話,這是陰維脈的問題。陰維脈是足少陰經的分支,從然骨後面開始,向上經過內踝上方,一直向上沿著大腿內側進入腹腔,再沿著腹部向上進入胸腔,進入缺盆,向上出來到人迎穴的前面,進入下頜骨內緣,屬於眼睛內眥,與太陽經、陽維經相合並向上行,所以腰痛的症狀就是這樣。針刺內筋穴可以治療兩種病症,這個穴位位於內踝上方,大筋前面,太陰經後面,比內踝高兩寸的地方。

太隂後,大筋前,即隂蹻之郄,交信穴也,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少隂前,太隂後,筋骨之間陷者之中,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𫝆《中誥》經文正主此。

白話文:

在太陰經的後方,大筋的前面,就是陰蹻的郄穴,名為交信穴。位於內踝上方約一寸五分處。少陰經在前方,太陰經在後方,在筋骨之間的凹陷處取穴,針灸可刺入約一寸,留針約五次呼吸。若用艾灸,可灸三壯。《中誥》經文所指的穴位正是此穴。

散脉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散脉,足太隂之別也,散行而上,故以名焉。其脉循股内,入腹中,與少隂、少陽結於腰髁下骨空中,故病則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乃遺溲也。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間,絡外廉束脉爲三痏謂膝前内側也。

白話文:

散脈會導致腰痛發熱,嚴重時會產生煩躁,腰部以下的感覺就像有一塊橫木卡在裡面,病情加劇時還會遺尿。散脈是足太陰經的別脈,散佈向上,故以此命名。這條經脈沿著大腿內側,進入腹中,與少陰、少陽經脈在腰部關節以下的骨頭空隙處相連。因此,當散脈出現問題時,腰部以下會感覺就像有一塊橫木卡在裡面,嚴重時甚至會遺尿。刺灸散脈的穴位位於膝蓋前方的骨頭分界處,沿著外側束脈分出三條分枝,這三條分枝就在膝蓋前方的內側。

骨肉分,謂膝内輔骨之下下廉,腨肉之兩間也,絡外廉則太隂之絡色青而見者也,輔骨之下,後有大筋擷束膝胻之骨,令其連屬,取此筋骨繫束之處脉,以去其病,是曰地機,三刺而已,故曰束脉爲之三痏也。

白話文:

骨肉分,指的是膝蓋內側輔骨的下方,大腿兩側肉之間的部位。外側絡脈則屬於太陰經脈,絡脈的顏色是青色並且可以看見。輔骨的下方,後方有一條大筋,綁縛膝蓋後側的骨頭,使它們連接在一起。取此條筋絡和骨骼交接之處的脈絡,來治療相關疾病,這叫做「地機」。只須扎針三次,所以說「束脈」會引起三種疾病。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欬,欬則筋縮急肉里之脉,少陽所生,則陽維之脉氣所發也。里,裏也。刺肉里之脉爲二痏,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分肉主之,一經云:「少陽絕骨之前。」傳寫誤也。

白話文:

肌肉深處的經脈,會令人腰痛。不可按摩,按摩會令肌肉收縮疼痛,加重病情。肌肉深處的經脈,是由少陽經發生的,也就是陽維經的氣血所發出。這裡的「裏」,是指肌肉深處。扎針治療肌肉深處的經脈,會產生兩種病變,一種是在太陽經的外面,另一種是在少陽經的絕骨處分支後所主掌的區域。經書上有記載:「少陽絕骨之前。」但這是傳抄中的錯誤。

絕骨之前,足少陽脉所行,絕骨之後,陽維脉所過,故指曰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也,分肉穴,在足外踝直上絕骨之端,如後同身寸之二分,筋肉分間,陽維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分肉之穴《甲乙經》不見,與〈氣穴〉注兩出而分寸不同,〈氣穴〉注『二分』作『三分』,『五分』作『三分』,『十呼』作『七呼』。」。

白話文:

在絕骨穴之前,屬於足少陽經脈循行的區域;在絕骨穴之後,屬於陽維經脈循行的區域。因此,《針灸甲乙經》中記載絕骨穴位於太陽經穴之外,在少陽經絕骨穴之後。分肉穴位於外踝直上絕骨穴的頂端,向後同身寸兩分,筋肉分開的地方,是陽維經脈氣血發出的部位。針刺可深達同身寸五分,留針十個呼吸。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校注:

《新校正針灸甲乙經》指出:「按分肉穴不見於《甲乙經》正本,與〈氣穴〉穴的注釋兩次記載不同,〈氣穴〉注中『二分』寫作『三分』、『五分』寫作『三分』、『十呼』寫作『七呼』。」

腰痛俠脊,而痛至頭几几然,目䀮䀮欲僵仆,刺足太陽郄中出血郄中,委中。~~,~~新校正云:「按《太素》作『頭沉沉然』。」。腰痛,上寒,刺足太陽陽明。上熱,刺足厥隂。不可以俛仰,刺足少陽。中熱而喘,刺足少隂,刺郄中出血此法玄妙,《中誥》不同,莫可窺測,當用知其應,不爾,皆應先去血絡,乃調之也。腰痛,上寒,不可顧,刺足陽明上寒,隂市主之。

白話文:

腰部疼痛劇烈,疼痛甚至蔓延到頭部,導致頭暈眼花,感覺快昏厥,需要針刺足太陽經郄中穴(足太陽膀胱經的特別穴位)放血,同時針委中穴(足太陽膀胱經)。

校正版:「頭重沉沉然」

腰痛,如果疼痛向上發展,是寒氣的原因,需要針刺足太陽經和足陽明經。如果疼痛向上發展,是熱氣的原因,需要針刺足厥陰經。如果無法彎腰或仰頭,需要針刺足少陽經。如果感到胸中發熱氣喘,需要針刺足少陰經,同時針郄中穴放血。這種療法玄妙精妙,《中誥》一書記載不同,難以揣測。應當瞭解其適應症,否則應該先放血絡,再進行調理。

腰痛,如果疼痛向上發展,是寒氣的原因,不能瞻顧其他,需要針刺足陽明經。上寒,由陰市穴掌控。

隂市,在膝上同身寸之三寸,伏兔下陷者中,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不可顧,三里主之。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胻外廉兩筋肉分間,足陽明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上熱,刺足太隂地機主之。

白話文:

陰市穴

位於膝蓋上方,沿腿部量三寸處,在伏兔穴的下方,是足陽明經脈氣血發出的地方。針刺時可刺入三寸深,留針七次呼吸,如果施灸,可灸三壯。

三里穴

位於膝蓋下方,沿腿部量三寸處,在大腿外側肌肉和筋膜的分界處,是足陽明經脈氣血進入的地方。針刺時可刺入一寸深,留針七次呼吸,如果施灸,可灸三壯。

如果穴位上方有疼痛或發熱,則主治足太陰經的地機穴。

地機,在膝下同身寸之五寸,足太隂之郄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五壯』。」。中熱而喘,刺足少隂涌泉、太鍾悉主之。涌泉,在足心陷者中,屈足捲指宛宛中,足少隂脉之所出,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地機穴 位於膝蓋下方,與身體距離五寸,是足太陰脾經的郄穴。針刺時,刺入深度為與身體同等尺寸的三分。若艾灸,可灸三壯。

根據《新校正》考證:「按《甲乙經》記載,應灸五壯。」

中熱而喘息 ,可以針刺足少陰腎經的湧泉、太鍾穴來治療。

湧泉穴 位於腳心凹陷處,屈腳捲曲腳趾時明顯,是足少陰腎經脈絡發出的位置。針刺時,刺入深度為與身體同等尺寸的三分,並停留三呼。若艾灸,可灸三壯。

太鍾,在足跟後街中動脉,足少隂之絡,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刺瘧〉注太鍾在内踝後街中,〈水穴論〉注在内踝後,此注在跟後街中動脉,三注不同,《甲乙經》亦云跟後衝中,當從《甲乙經》爲正。」。大便難,刺足少隂涌泉主之。

白話文:

太鍾穴位於腳後跟後方的動脈中,屬於足少陰經的絡脈。針刺太鍾穴,深度為兩寸,留針七次呼吸。如果用艾灸,可以灸三壯。

更正:

根據《新校正》,《刺瘧》記載太鍾穴位於內踝後方的動脈中,《水穴論》記載太鍾穴位於內踝後方,而這裡記載太鍾穴位於腳後跟後方的動脈中。三處記載不同,應當以《甲乙經》所記載的「腳後跟後方的動脈中」為主。

治療便祕:

刺足少陰經的湧泉穴,可以治療便祕。

少腹滿,刺足厥隂太衝主之。在足大指本節後内間,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脉動應手,足厥隂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引脊内廉,刺足少隂如折,束骨主之。不可以俛仰,京骨、崑崙悉主之。不可舉,申脉、僕參悉主之。束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赤白肉際陷者中,足太陽脉之所注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小腹脹滿

針刺足厥陰經的太衝穴。它位於腳大拇指根節後方內側的凹陷中,脈搏跳動明顯,是足厥陰經氣血所注部位。針入深度以同身寸三分為宜,留針十次呼氣的時間。如果艾灸,可以灸三壯。

腰脊內側疼痛

針刺足少陰經的如折穴或束骨穴。針刺時不能彎腰或仰頭。京骨穴和崑崙穴也主治此症。

腰不能伸直

申脈穴和僕參穴主治此症。束骨穴位於小拇指外側根節後方,赤白肉交界處的凹陷中,是足太陽經氣血所注部位。針入深度以同身寸三分為宜,留針三次呼氣的時間。如果艾灸,可以灸三壯。

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陽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崑崙,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者中,細脉動應手,足太陽脉之所行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申脉,在外踝下同身寸之五分,容爪甲,陽蹻之所生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京骨穴:

位於腳外側大骨的下方,在紅白交界處的凹陷中。按壓時能觸到,屬於足太陽經經過之處。針刺深度為三寸,留針七次呼吸時間。若灸,可灸三壯。

崑崙穴:

位於腳外踝後方,跟骨上方的凹陷中。細小的脈搏跳動明顯,屬於足太陽經行經之處。針刺深度為五寸,留針十次呼吸時間。若灸,可灸三壯。

申脈穴:

在外踝下方五寸,能容納指甲大小。屬於陽蹻經起始之處。針刺深度為六寸,留針十次呼吸時間。若灸,可灸三壯。

僕參,在跟骨下陷者中,足太陽陽蹻二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申脉在外踝下陷者中無五分字,刺入『六分』作『三分』,留『十呼』作留『六呼』,〈氣穴〉注作『七呼』,僕參留七呼,《甲乙經》作『六呼』。」。

白話文:

我在治療足跟骨下陷時,刺陽蹻經脈的交會處,針刺的深度為三分,停留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用灸法治療,則可灸三壯。

注:校訂本雲:「根據《甲乙經》的記載,足太陽陽蹻脈在外踝下陷處,沒有提到五分字。刺入的深度從『六分』改為『三分』,停留的時間從『十呼』改為『六呼』,〈氣穴〉的注釋中,提到停留七次呼吸的時間,因此我採用『七呼』,而《甲乙經》中記載為『六呼』。」

如折,不可以俛仰,不可舉,刺足太陽復溜主之,取同飛陽,注從腰痛上寒,不可顧,至此件經語,除注並合朱書。~~,~~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并《太素》『自腰痛上寒』至此並無,乃王氏所添也,𫝆注云:『從腰痛上寒。』至並合朱書十九字,非王冰之語,蓋後人所加也。

」。

白話文:

如果骨折了,就不要彎腰抬頭,也不要舉重物,針刺足太陽經的復溜穴可以治療。要取同飛陽穴,注從腰痛上寒,不可回頭,這些都是經書上的話,除了注釋之外,都與朱丹溪的書相符。後來有人校正說:「根據《全元起本》、《甲乙經》和《太素》,從『自腰痛上寒』到『並合朱書』這段文字都沒有,是王冰加的。原本注釋說:『從腰痛上寒。』到『並合朱書』這十九個字,也不是王冰寫的,應該是後人加的。」

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不可以俛仰』。」。刺腰尻交者,兩髁胂上,以月生死爲痏數,發鍼立已此邪客於足太隂之絡也。控,通引也。䏚,謂季脇下之空軟處也。腰尻交者,謂髁下,尻骨兩傍四骨空左右八穴,俗呼此骨爲八髎骨也。此腰痛取腰髁下第四髎,即下髎穴也。

白話文:

腰痛引發少腹疼痛,向外傳導,不可仰著。新校正本註解:「根據《甲乙經》,應作『不可俯仰』。」針刺腰尻交穴,位於兩條骨頭的末端上方,以月亮的陰晴變化為發病的週期,針灸後立即痊癒。這是邪氣侵犯足太陰經的絡脈所致。控,通作「引」。䏚,指季肋下部柔軟的空隙處。腰尻交穴,指大腿骨下端,尻骨兩側的四個骨穴,共八穴,俗稱「八髎骨」。針灸腰痛時取腰部大腿骨下端的第四個骨穴,即「下髎穴」。

足太隂厥隂少陽三脉左右交結於中,故曰腰尻交者也。兩髁胂,謂兩髁骨下堅起肉也。胂上,非胂之上巔,正當刺胂肉矣,直刺胂肉,即胂上也,何者?胂之上巔,別有中膂肉俞、白環俞,雖並主腰痛,考其形證,經不相應矣。髁骨,即腰脊兩傍起骨也。俠脊兩傍腰髁之下,各有胂肉隴起,而斜趣於髁骨之後,内承其髁,故曰兩髁胂也。

白話文:

腳部的太陰、厥陰、少陽三條經絡在腹部中心左右相交,因此稱作「腰尻交」。「兩髁胂」指的是兩條髁骨下方隆起的肉。

「胂上」並不是指胂肉的最上方,而是正對著胂肉的部位。直接刺入胂肉,即為「胂上」。為什麼呢?因為胂肉的最上方另有中膂俞、白環俞穴,雖然也主治腰痛,但仔細觀察其體表徵狀,與該經絡不相符合。

「髁骨」指的是腰脊兩側突出的骨頭。「俠脊」指腰椎兩側。「兩髁胂」是指在兩條髁骨下方,腰椎兩側各有一條胂肉隆起,並斜向後面的髁骨,在內側支撐著髁骨。

下承髁胂肉,左右兩胂,各有四骨空,故曰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上髎,當髁骨下陷者中,餘三髎少斜下按之陷中是也。四空悉主腰痛,唯下髎所主,文與經同,即太隂厥隂少陽所結者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以月生死爲痏數者,月初向圓,爲月生。月半向空,爲月死。

白話文:

髁骨的下方有兩塊肌肉,左右各分為四個骨孔,分別稱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上髎」位於髁骨下方的凹陷處,其他三髎則略微傾斜向下,按壓時會凹陷。

這四個骨空都與腰痛有關,但只有「下髎」與經絡中的太陰、厥陰、少陽有關,如經絡在這裡有阻滯,可以刺入身體深度約為一寸二分,留針十呼息後取出。

如果用艾灸治療,可灸三壯。對於因月亮盈虧而發作的疾病,在月初月亮逐漸變圓時為「月生」,月半後月亮逐漸變空時為「月死」。

死月刺少,生月刺多。〈繆刺論〉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其痏數多少如此即知也。」。左取右,右取左痛在左,針取右。痛在右,針取左。所以然者,以其脉左右交結於尻骨之中故也。~~,~~新校正云:「詳此腰痛引少腹一節與〈繆刺論〉重。

」。

白話文:

《繆刺論》提到針灸的痏數隨著月的周期變化。月初刺少,月中刺多,月中之後刺痏數漸減。針灸時,左側疼痛取右側,右側疼痛取左側,這是因為脈絡在腰骨處相互交織。新校正指出:腰痛涉及到少腹和《繆刺論》內容相似。還有十二穴中提到的手太陰,但雲門被認為是手太陰,而中府是手足太陰的匯合點。分肉穴位於足外踝上方的骨端,可以用針刺三分,或用灸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