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白話文:
啟玄子按照林億、孫竒、高保衡等人奉敕校正的版本,由孫兆重新改正錯誤。
黃帝問曰:「夫痎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痎,猶老也,亦瘦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夫瘧疾皆生於風,其以日作,以時發,何也?』與此文異,《太素》同𫝆文,楊上善云㾬,有云二日一發名㾬瘧,此經但夏傷於暑至秋爲病,或云㾬瘧,或但云瘧不必以日發,間日以定㾬也,但應四時其形有異,以爲㾬爾。」?」
白話文:
黃帝問道:「痎瘧都是由風引起的,為什麼它發作的時間有規律呢?痎就像衰老一樣,也會讓人消瘦。……,……」
歧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慄,謂戰慄。鼓,謂振動。。腰脊俱痛,寒去則内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
白話文:
岐伯回答說:「瘧疾剛發作時,會先從毫毛開始,出現伸懶腰打哈欠,接著寒顫發抖,上下牙齒打顫,稱為戰慄。鼓是振動的意思。腰部和脊椎都痛,寒顫停止後,身體內外都會發熱,頭痛好像要裂開一樣,會非常想喝冷飲。」
歧伯曰:「隂陽上下交爭,虚實更作,隂陽相移也陽氣者,下行極而上,隂氣者,上行極而下,故曰隂陽上下交爭也。陽虚則外寒,隂虚則内熱,陽盛則外熱,隂盛則内寒,由此寒去熱生,則虚實更作,隂陽之氣相移易也。陽并於隂則隂實而陽虚,陽明虚則寒慄鼓頷也陽并於隂,言陽氣入於隂分也。
白話文:
歧伯說:「陰陽上下交替爭鬥,虛實交替產生,這是陰陽相互轉化的結果。陽氣向下方運行到極點後就會上昇,陰氣向上方運行到極點後就會下降,所以說陰陽上下交爭。陽氣不足,就會出現外部寒冷;陰氣不足,就會出現內部發熱;陽氣過盛,就會出現外部發熱;陰氣過盛,就會出現內部寒冷。因為這樣,寒氣消退,熱氣產生,所以虛實交替產生,陰陽之氣互相轉化。陽氣併入陰氣,那麼陰氣就會實,陽氣就會虛。陽明之氣虛弱,就會出現寒顫和頸部鼓脹,這是因為陽氣併入於陰分所致。
陽明,胃脉也。胃之脉自交承漿,却分行,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故氣不足則惡寒戰慄而頤頷振動也。巨陽虚則腰背頭項痛巨陽者,膀胱脉,其脉從頭別下項,循肩髆内,俠背,抵腰中,故氣不足則腰背頭項痛也。三陽俱虚則隂氣勝,隂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内,故中外皆寒。
白話文:
陽明經絡,就是胃經。胃經的脈絡從下巴交接處開始,分開運行,沿著下顎後緣往下,到達大迎穴。它的分支從大迎穴前面往下,到達人迎穴,所以氣血不足就會怕冷發抖,下巴和臉頰會顫動。
巨陽經虛弱就會腰背、頭項疼痛。巨陽經絡,就是膀胱經,它的脈絡從頭部分開,向下經過脖子,沿著肩膀和脊椎內側,到達腰部,所以氣血不足就會腰背、頭項疼痛。
如果三陽經絡(陽明、少陽、太陽)都虛弱,那麼陰氣就會強盛。陰氣強盛就會骨頭發冷疼痛,寒氣從內而生,所以身體內外都會感到寒冷。
陽盛則外熱,隂虚則内熱,外内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熱傷氣,故内外皆熱,則喘而渴。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内,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腸胃之外,榮氣所主,故云榮氣所舍也。舍,猶居也。此令人汗空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汗出空疏』,《甲乙經》、《太素》並同。
白話文:
陽氣過盛,就會出現身體發熱的徵兆;陰氣不足,就會出現內部發熱的徵兆。如果身體內外都發熱,就會出現氣喘和口渴的症狀,因此會想要喝冷飲。過度加熱會損傷人體正氣,因此當身體內外都發熱時,就會出現氣喘和口渴。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夏季受暑熱所致,過盛的熱氣儲存在皮膚內層和胃腸外層,這些部位是人體正氣所寄居的地方。正氣寄居在胃腸外層,故稱為「榮氣所舍」。「舍」意為寄居。受暑熱影響後,人體會出現大量出汗,消耗大量正氣。
」,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内,與衞氣并居。衞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隂,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隂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作,發作也。」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間日,謂隔日也。?」
白話文:
由於天氣寒冷,毛孔收縮關閉。如果遇到溫暖天氣或泡澡,毛孔就會打開,秋氣就會趁機進入體內。如果此時汗水排出後遇到冷風,水氣就會聚集在皮膚內,與衛氣(人體抵禦外邪的正氣)共同存在。衛氣白天在陽位運行,晚上在陰位運行。當衛氣受到陽氣的影響而外出,受到陰氣的影響而向內收縮時,就會在身體內外相互交替,這就是發作時反覆發熱和發冷的緣故。
歧伯曰:「其氣之舍深,内薄於隂,陽氣獨發,隂邪内著,隂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不與衞氣相逢會,故隔日發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晏,猶日暮也。?」
白話文:
歧伯說:「患者的邪氣深入身體,向內侵犯陰分,陽氣獨自發出,陰邪在內蓄積,陰邪與陽氣爭奪,不得外泄,所以隔一天發作一次。如果邪氣沒有遇上衛氣(身體防禦機能),就會隔天發作。」
歧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風府,穴名,在頂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二寸,大筋内宛宛中也。膂,謂脊兩傍。衞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節,謂脊骨之節。然邪氣逺則逢會遲,故發暮也。
白話文:
岐伯說:「邪氣侵犯風府穴,沿著脊椎向下蔓延。風府穴位於頭頂,距離髮際線兩寸,在頸後大筋內側的凹陷處。膂指脊椎兩側。衛氣在風府穴每天晚上匯集,第二天早上下降一節,所以邪氣發作較遲,因為它先侵犯脊背。每次到達風府穴時,毛孔就會打開。毛孔打開,邪氣就會進入,邪氣進入就會發病,因此發作的時間每天都會稍微晚一些。節指脊椎骨的節點。但是,邪氣如果在遠處,匯集的時間就會比較晚,所以發病時間也會較晚。」
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内,注於伏膂之脉項已下至尾骶,凡二十四節,故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内,注於伏膂之脉也。伏膂之脉者,謂膂筋之間,腎脉之伏行者也。腎之脉循股内後廉,貫脊,屬腎。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以其貫脊又不正應行穴,但循膂伏行,故謂之伏膂脉。
白話文:
它的起點在風府穴,往下經過一個節椎,二十五天後到達骶骨,第二十六天進入脊髓內,流入伏膂脈。從伏膂脈開始,往下經過二十四節椎骨,到達尾骶骨,所以每經過一節椎骨就需要一天,二十五天後到達骶骨,第二十六天進入脊髓內,流入伏膂脈。
伏膂脈是指在脊椎兩側的筋膜之間,腎脈的隱匿部分。腎脈沿著大腿內側後緣向上,貫穿脊椎,連接到腎臟。腎脈的正路是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橫膈,進入肺部,但因為它貫穿脊椎的部分不在正路上,只是沿著脊椎隱匿前進,所以稱為伏膂脈。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甲乙經》《太素》並同,『伏膂之脉』《甲乙經》作『太衝之脉』,巢元方作『伏衝』。」。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髙,故作日益早也以腎脉貫脊,屬腎,上入肺中。
白話文:
新校正的版本指出,原本的版本將「二十五日」誤寫成「二十一日」,將「二十六日」誤寫成「二十二日」,《甲乙經》和《太素》都寫成這樣,而「伏膂之脉」在《甲乙經》中寫成「太衝之脉」,巢元方則寫成「伏衝」。這股氣向上運行九天,從缺盆中出來,隨著時間推移,氣勢越來越高,所以每天都比前一天早一些。因為這條脈絡貫穿脊椎,屬於腎臟,向上通往肺部。
肺者,缺盆爲之道,隂氣之行速,故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内薄於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逺,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衞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募原,謂鬲募之原系。~~,~~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並同〈舉痛論〉亦作『膜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您說到衞氣,每次都說發作於風府(後腦勺的凹陷處)和腠理(皮膚縫隙),發作時邪氣就會入侵,邪氣入侵就會生病,衞氣每天下降一段,它的發作,難道不應該在風府嗎?那每天都會發作,該怎麼辦?」
歧伯曰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自『此邪氣客於頭項』至下『則病作故』,八十八字並無。」:「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
白話文:
歧伯說,新校本註解說:「查《全元起本》、《甲乙經》、《太素》,從『此邪氣客於頭項』到『則病作故』這八十八個字都沒有。」:「這種邪氣停留在頭項,沿着脊椎向下。所以虛實不同,邪氣侵犯的位置不同,就不能恰好對應風府穴。所以邪氣侵犯頭項的,邪氣到頭項就會發病。侵犯背部的,邪氣到背部就會發病。侵犯腰脊的,邪氣到腰脊就會發病。
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故下篇各以居邪之所而刺之。衞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衞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虚實不同,邪中異所,衞邪相合,病則發焉,不必悉當風府而發作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巢元方『則其府也』作『其病作』。
白話文:
如果手腳受寒,氣血到達手腳就會生病,所以下篇根據邪氣聚集的地方針灸。人體中衞氣所在的部位與邪氣相遇就會發病,所以風寒沒有固定的聚集處,會隨著衞氣流動而發作。邪氣聚集的部位就是它的住處,如果是虛證或實證,邪氣聚集的地方不同,衞氣與邪氣相遇,就會發病,不一定會正好在風寒聚集的地方發作。
」。」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風瘧皆有盛衰,故云相似同類。?」
白話文:
皇帝說:「好。風邪和瘧疾雖然症狀相似,但是風邪會一直存在,而瘧疾卻有時候會停歇,這是為什麼呢?風邪和瘧疾都有強弱的變化,所以說它們症狀相似。」
歧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内薄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次以内傳』。」,故衞氣應乃作留,謂留止。隨,謂隨從。。」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
白話文:
岐伯說:「風邪停留它的位置,所以經常存在。瘧邪沿着經絡沉到內部,蔓延到其他地方。所以,正氣應該應對而暫留,就是說暫時停留。隨,就是隨着。」
歧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水寒』作『小寒迫之』。」,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暑爲陽氣,中風者陽氣受之,故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隂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露形觸冒,則風寒傷之。。」
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
白話文:
歧伯說:「夏季受到酷熱的傷害,汗流不止,毛孔張開,接著又遇上夏天的寒氣,寒氣藏在皮膚裡,到了秋天再遭受風邪的侵襲,就會發病。因為夏季的陽氣受傷,接著再受到風邪的侵襲,所以秋天受到風的傷害就會發病。寒氣是陰氣,風是陽氣,先受到寒氣的傷害,再受到風邪的侵襲,所以會先有寒象,再出現熱象。這種病會隨著季節發作,稱為寒瘧。如果接觸到露水,就會被風寒所傷。」
歧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温瘧以其先熱,故謂之温。。其但熱而不寒者,隂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寃,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癉,熱也,極熱爲之也。。」
白話文:
歧伯說:「這種疾病是先受到風邪傷害,然後又受到寒邪傷害,所以先發熱後發寒,而且發作時間有規律,稱為『溫瘧』。因為先發熱,所以稱為『溫』。如果是隻有發熱而沒有發寒,是因為陰氣已經先絕,只有陽氣獨發,就會出現氣喘、煩躁、手足發熱、想嘔吐等症狀,稱為『癉瘧』。癉,就是指發熱,極度發熱導致的。」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𫝆熱爲有餘,寒爲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温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言何暇不早,使其盛極而自止乎。。」
白話文:
唐朝黃帝對孫思邈說:「《黃帝內經》上說:『過盛的就宣洩它,不足的就補益它。』發熱是過盛,寒氣是不足,得了瘧疾的人,即使喝熱湯泡熱水也沒法變暖;等他發熱時,即使用冰水也不能讓他涼快下來,這些都是過盛和不足的緣故。遇到這種情況,高明的醫生也不能阻止它,必須等到病情自行衰退後才能針灸。這是什麼道理呢?希望能聽一聽你的見解。如果能提早治療,為什麼不讓病情發展到極盛後才自行消退呢?」
歧伯曰:「經言:『無刺熇熇之熱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熱』作『氣』。」,無刺渾渾之脉,無刺漉漉之汗。』故爲其病逆,未可治也熇熇,盛熱也。渾渾,言無端緒也。漉漉,言汗大出也。夫瘧之始發也,陽氣并於隂,當是之時,陽虚而隂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
白話文:
歧伯說:「《經文》中說:『不能刺治灼熱的新病,不能刺治脈絡雜亂的病,不能刺治汗液過多的病。』所以這種病發作逆亂,暫時不能治療。」
「灼熱」是指盛熱的病症。「雜亂」是指脈絡沒有條理。「汗液過多」是指大量出汗。瘧疾發病初期,體內的陽氣和陰氣結合在一起,此時陽氣虛弱,陰氣旺盛,體表沒有陽氣,所以才會先出現寒戰的症狀。
隂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隂復并於外,則隂虚而陽實,故先熱而渴隂盛則胃寒,故先寒戰慄。陽盛則胃熱,故先熱欲飲也。
白話文:
當陰氣極盛時,就會反過來生出陽氣。陽氣和陰氣在體外重新結合,於是形成陰虛而陽實。所以,先感到發熱口渴。
陰氣旺盛時,胃中寒冷,所以先出現寒戰顫慄。陽氣旺盛時,胃中發熱,所以先感到發熱想喝東西。
夫瘧氣者,并於陽則陽勝,并於隂則隂勝,隂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至復,謂復舊也,言其氣發至極,還復如舊。~~,~~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瘧者,風寒之暴氣不常,病極則復』,至全元起本及《太素》作『瘧,風寒氣也不常,病極則復至』,至字連上句與王氏之意異。」。
白話文:
瘧疾是由寒氣和溫熱交替侵犯人體引起的。寒氣重則身寒,溫熱重則身熱。瘧疾是由風寒之氣不固定地發作引起的,病情嚴重後會反覆發作,所謂「復舊」,是指寒氣或溫熱發作到極致後,又恢復到之前的狀態。
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以其盛熾,故不可當也。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新校正云:「按《太素》云:『勿敢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方,正也。正盛寫之或傷眞氣,故必毀。病氣衰已,補其經氣,則邪氣弭退,正氣安平,故必大昌也。
白話文:
疾病發作時,就像火熱那樣猛烈,就像風雨那樣不可抵擋,這是因為疾病氣勢強盛,所以難以抵擋。因此,醫經上說:「在疾病盛發的時候,一定會傷害正氣。」這是因為疾病氣勢強盛,勢必會損傷真正的元氣,所以一定會傷害正氣。但是,隨著疾病氣勢的衰弱,身體狀況一定會大大好轉。」這就是所說的「正盛必毀」的意思。「正」指正氣,正是疾病氣勢盛強的狀態。當疾病氣勢過盛時,治療可能會傷及正氣,所以一定會傷害正氣。當疾病氣勢衰弱後,補充經絡之氣,那麼邪氣就會退散,正氣就會安寧平和,所以一定會大大好轉。
夫瘧之未發也,隂未并陽,陽未并隂,因而調之,眞氣得安,邪氣乃亡所寫必中,所補必當,故眞氣得安,邪氣乃亡也。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爲其氣逆也眞氣浸息,邪氣大行,眞不勝邪,是爲逆也。」
帝曰:「善。攻之柰何?早晏何如?」
白話文:
在瘧疾還沒發作時,陰陽還沒有互相交戰,趁此調養身體,使真氣穩定,邪氣就沒有可趁之機。治療必定見效,補養也一定合乎需要,所以真氣能穩定下來,邪氣也消失。因此,醫術高明的人不能治療已經發作的瘧疾,因為這時候氣息已經逆亂。真氣漸弱,邪氣盛行,真氣不敵邪氣,這就是逆亂。
歧伯曰:「瘧之且發也,隂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隂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隂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眞往而未得并者也言牢縳四支,令氣各在其處,則邪所居處必自見之,旣見之則刺出其血爾。往,猶去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眞往』作『其往』,《太素》作『直往』。」。」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
白話文:
歧伯說:「瘧疾發作時,是陰陽交替的時刻,必然從四肢開始。陽氣已經受傷,陰氣隨之而來,所以要在這段時間裡,堅固綁住這些部位,讓邪氣不能進入,陰氣不能排出。仔細觀察,發現陽氣盛旺而血瘀的地方,都應該刺血放出,這是邪氣往那一處但還沒有到達的地方。意思是將四肢捆綁牢固,讓氣血各守其位,那麼邪氣所居之地必定會顯現出來,既然發現了,就刺破該處放出瘀血。往,猶如離開。新校正雲:根據《甲乙經》,“眞往”作“其往”;《太素》作“直往”。
歧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虚,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脉躁,在隂則寒而脉靜隂靜陽躁,故脉亦隨之。。極則隂陽俱衰,衞氣相離,故病得休,衞氣集則復病也相薄至極,物極則反,故極則隂陽俱衰。。」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白話文:
歧伯說:「瘧疾的發作一定有盛有虛,因為它隨著陽氣或陰氣的所在而出現。疾病在陽氣旺盛時,就會發熱、脈搏跳動有力;在陰氣旺盛時,就會發冷、脈搏跳動緩慢。陰氣緩慢而陽氣跳動,所以脈搏也會跟著變化。病情發展到極盛之時,陰陽氣都衰弱,衛氣(保衛肌表的正氣)脫離,所以病情才會暫時緩解。等到衛氣重新聚集,病情就會復發。當陰陽氣交爭到極點,物極必反,所以極盛之時,陰陽氣都衰弱。」
歧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衞氣客於六府,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氣不相會,故數日不能發也。。瘧者,隂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陽勝隂甚,則渴。陽勝隂不甚,則不渴也。勝,謂強盛於彼之氣也。。」
白話文:
歧伯說:「瘧疾間歇期是由於邪氣和衛氣寄居於六腑,它們有時會脫節,無法互相配合,因此隔幾天才會發作。正是因為氣血不能會合,所以無法連續發作。瘧疾的特徵是陰陽交替增勝,因此或出現口渴,或不口渴。如果陽氣強盛,超過陰氣,就會口渴。陽氣強盛,但沒有超過陰氣,就不會口渴。這裡說的『勝』是指強盛過於另一種氣。」
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新校正云:「按〈生氣通天論〉并〈隂陽應象大論〉,二論俱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𫝆瘧不必應者,何也言不必皆然。?」
白話文:
黃帝說:「議論中提到,在夏季受到暑熱的侵害,到了秋季必定會患瘧疾。為什麼患瘧疾不一定會應驗呢?」
歧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秋氣清涼,陽氣下降,熱藏肌肉,故寒甚也。。以冬病者,寒不甚冬氣嚴冽,陽氣伏藏,不與寒爭,故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春氣温和,陽氣外𣳘,内腠開發,故惡於風。。以夏病者,多汗夏氣暑熱,津液充盈,外𣳘皮膚,故多汗也。。」
帝曰:「夫病温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藏安,何也。舍,居止也。藏,謂五神藏也。?」
白話文:
歧伯說:「這些疾病是對應四季變化引起的。而那些病症表現不同的,則是與四季相違背的。在秋天發病的人,寒氣很重,秋天氣候清涼,陽氣下降,熱量都儲藏在肌肉中,所以寒氣很重。在冬天發病的人,寒氣不那麼重,冬天氣候嚴寒,陽氣潛伏收藏,不會與寒冷抗爭,所以寒氣不那麼重。在春天發病的人,怕風,春天氣候溫和,陽氣向外發散,內部組織疏通,所以怕風。在夏天發病的人,多汗,夏天氣候暑熱,體液充盈,向外發散到皮膚上,所以多汗。」
歧伯曰:「温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𣳘,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内出之於外也腎主於冬,冬主骨髓,腦爲髓海,上下相應,厥熱上熏,故腦髓銷爍,銷爍則熱氣外薄,故肌肉減削而病藏於腎也。如是者,隂虚而陽盛,陽盛則熱矣隂虚,謂腎藏氣虚。
白話文:
岐伯說:「患溫熱瘧疾的人,通常是因為在冬天受到風寒,邪氣藏在骨髓中,到了春天,陽氣開始旺盛,邪氣無法自行排出,遇到盛夏時分,腦髓被灼傷,肌肉消瘦,皮膚毛孔擴張,或者當用力過度時,邪氣和汗水同時排出。這種病症藏在腎臟,邪氣會先從體內排出體外。腎臟主司冬天,冬天主司骨髓,腦子被稱為「髓海」,上下相通,熱氣向上燻蒸,導致腦髓枯竭,腦髓枯竭後熱氣就會向外擴散,於是肌肉消瘦,而病根藏在腎臟。這種情況下,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發熱。陰虛是指腎臟藏氣虛弱。
陽盛,謂膀胱太陽氣盛。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虚,陽虚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温瘧衰,謂病衰退也。復反入,謂入腎隂脉中。」
帝曰:「癉瘧何如?」
白話文:
陽盛是指膀胱太陽之氣旺盛。如果陽氣衰弱,膀胱太陽之氣就會迴流進入體內,導致陽氣虛弱,進而產生寒象。因此,一開始發熱,之後轉為寒症,稱為溫瘧衰,意指疾病正在衰退。復反入是指陽氣回歸腎陰脈中。
歧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𣳘,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内,分肉之閒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隂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作『不反之隂』,巢元方作『不及之隂』。」,故但熱而不寒,氣内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閒,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
帝曰:「善。」
白話文:
歧伯說:「瘧疾是因為肺本就有熱氣,氣在身體中十分旺盛,逆氣向上衝擊,中焦氣血充實而不能向外宣洩,再加上有所勞累用力,腠理開疏,風寒之邪乘虛入侵皮肉之間而發病。發病後,陽氣旺盛,陽氣旺盛而不能下降,就會導致疾病。陽氣不能到達陰分,所以只發熱而不發寒,陽氣積聚在心裡,而外部散落在皮肉之間,使人消瘦脫肉,所以稱為瘧疾。」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足太陽脉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其支別者,從髆内左右別下貫胂,過髀樞,故令腰痛、頭重,寒從背起。~~,~~新校正云:「按〈三部九候論〉注,『貫胂』作『貫臀』,〈刺腰痛〉注亦作『貫臀』,〈厥論〉注作『貫胂』,《甲乙經》作『貫胂』。」。
白話文:
足太陽經感染瘧疾,會導致腰痛、頭重。寒邪從背部沿足太陽經脈上行,進入頭部,然後從項部出來,沿著肩胛骨內側、脊椎兩側向下,到達腰部。它的分支從項部內側左右分出,向下貫穿臀部,經過大腿根部,所以會導致腰痛、頭重,寒邪從背部升起。~~,~~新校正本注釋說:「根據《三部九候論》的注釋,『貫胂』應為『貫臀』,《刺腰痛》的注釋也寫作『貫臀』,《厥論》的注釋寫作『貫胂』,《甲乙經》寫作『貫胂』。」
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熇熇,甚熱狀。暍暍,亦熱盛也。太陽不足,故先寒,寒極則生熱,故後熱也。熱止,汗出,難已熱生,是爲氣虚。熱止,則爲氣復。氣復而汗反出,此爲邪氣盛而眞不勝,故難已。~~,~~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并《甲乙經》、《太素》、巢元方並作『先寒後熱渴,渴止汗出』,與此文異。」,刺郄中出血太陽之郄,是謂金門,金門在足外踝下,一名曰關梁,陽維所別屬也。
白話文:
先感到寒冷,然後發熱,就像火燒一樣,非常熱的樣子。發熱盛,也叫發熱嚴重。太陽經氣不足,所以先感到寒冷;寒氣達到極點,就會生熱,所以後發熱。發熱停止,出汗,難以停止。發熱生出的是虛熱,這是因為氣虛。發熱停止,則氣血恢復。氣血恢復而汗液反而排出,這是因為邪氣強盛,正氣虛弱,所以難以停止。
太素明確指出,全元起本以及《甲乙經》、《太素》、巢元方都記載為「先寒後熱渴,渴止汗出」,與本文不同。
扎刺太陽經的郄穴會出血,這個郄穴叫金門,金門在足外踝下方,又名關梁,陽維經在此分出。
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黃帝中誥圖經》云:「委中主之。」則古法以委中爲郄中也。委中在膕中央約文中動脉,足太陽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詳刺『郄中』,《甲乙經》作『膕中』,𫝆王氏兩注之,當以『膕中』爲正。」。
白話文:
針灸可以刺入同身的三分深。如果使用灸法,可以灸三壯。《黃帝中誥圖經》說:「委中穴主治。」所以古代的方法把委中穴當成郄中穴。委中穴位於小腿肚中央,約在膝蓋動脈處,是足太陽經脈進入的地方,針刺可以刺入同身五分深,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使用灸法,可以灸三壯。詳細說明:對於「郄中」的針灸方法,《甲乙經》寫作「膕中」。王氏在兩處注釋中都採用了「膕中」,因此應該以「膕中」為正字。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身體解㑊,次如下句。。寒不甚,熱不甚陽氣未盛,故令其然。。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膽與肝合,肝虚則恐,邪薄其氣,故惡見人,見人心惕然然也。。熱多,汗出甚邪盛則熱多,中風故汗出。。刺足少陽俠谿主之,俠谿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閒,本節前陷者中,少陽之榮,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的瘧疾 會讓人身體疲憊乏力(身體解㑊),症狀如下:
- 寒氣不太明顯,熱氣也不太明顯,這是因為陽氣尚未旺盛。
- 害怕見人,見人就會心悸膽怯,這是因為膽與肝相合,肝虛就會恐懼,邪氣侵犯肝氣,所以害怕見人,見人就會心悸。
- 發熱較多,汗出較多,這是因為邪氣盛則發熱多,中風則汗出。
治療方法: 刺足少陽膽經俠谿穴。俠谿穴位於足小趾次趾骨之間的凹陷處,本節之前的凹陷處。屬於少陽膽經的榮穴,刺入深度為三分之一寸,留針三呼。如果艾灸,可灸三壯。
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乆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陽虚則外先寒,陽虚極則復盛,故寒甚,乆乃熱也。熱去汗已,隂又内強,陽不勝隂,故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也。。刺足陽明跗上衝陽穴也,在足跗上同身寸之五寸,骨閒動脉上,去陷谷同身寸之三寸,陽明之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太陽膀胱經的瘧疾,會讓人一開始覺得冷抖,冷抖得厲害,過了好久才會發熱,熱退後出汗,喜歡見陽光、月光或火光,神氣才會舒暢。如果陽氣虛弱,就會先從外感到寒冷,陽氣虛弱到了極點反而會亢盛,所以會冷得厲害,過了好久才會發熱。熱退汗出後,陰氣又會在內部增強,陽氣無法戰勝陰氣,所以喜歡見陽光、月光或火光,神氣才會舒暢。
治療方法:針灸足陽明經的跗上衝陽穴,位於足跗上與身體同身的五寸位置,在骨頭間的動脈上,距離陷谷穴與身體同身的距離為三寸,是足陽明經的原穴,針刺可以深入與身體同身的距離為三分,留針十呼息;如果用艾灸治療,可以灸三壯。
足太隂之瘧,令人不樂,好大息心氣流於肺則喜,𫝆脾藏受病,心母救之,火氣下入於脾,不上行於肺,又太隂脉支別者,復從胃上鬲,注心中,故令人不樂,好大息也。不嗜食,多寒熱,汗出脾主化榖,營助四傍,𫝆邪薄之諸藏元稟。土寄四季,王則邪氣交爭,故不嗜食,多寒熱而汗出。
白話文:
脾臟虛寒的瘧疾,會讓人不開心,愛嘆氣。如果心氣跑到肺部,人就會高興;如果脾臟受病,心臟就會來幫忙,火氣就會下降到脾臟,而不上升到肺部。另外,脾臟的支脈還會從胃部上逆,進入心臟,所以會讓人不開心,愛嘆氣。
胃口不好,經常寒熱交替,出汗。脾臟負責消化食物,滋養四肢百骸。如果脾氣虛弱,邪氣就會侵犯五臟六腑。脾臟與四時相應,如果脾氣虛弱,邪氣就會交爭,導致胃口不好,經常寒熱交替,出汗。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多寒少熱。』」。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足太隂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故病氣來至則嘔,嘔已乃衰退也。即取之待病衰去,即而取之,其言衰即取之井俞及公孫也。公孫在足大指本節後,同身寸之一寸,太隂絡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疾病在起初會發作,發作時會嘔吐,嘔吐後會衰退,因為足太陰脈進入腹部,屬於脾臟,連接胃,向上經過膈肌,靠近咽喉,所以病氣到達時會嘔吐,嘔吐後病氣就衰退了。
等到病氣衰退後才治療,治療時就要取井穴和公孫穴。公孫穴位於足部大腳趾第一節後,同身寸的一寸處,是足太陰脈的絡穴,針刺時可以刺入同身寸的四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用艾灸,則可以灸三壯。
足少隂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足少隂脉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故嘔吐甚,多寒熱也。腎爲隂藏,隂氣生寒,𫝆隂氣不足,故熱多寒少。~~,~~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嘔吐甚,多寒少熱。』」。欲閉戸牖而處,其病難已胃陽明脉病,欲獨閉戸牖而處,𫝆謂胃土病證,反見腎水之中,土刑於水,故其病難已也。太鍾、太谿悉主之。
白話文:
- 足少陰脈的瘧疾,會讓人嘔吐嚴重,而且寒熱交替,熱的時間多,冷的時間少。這是因為足少陰脈貫穿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再沿著喉嚨,所以會嘔吐嚴重,寒熱交替明顯。腎臟是陰氣的儲藏之地,陰氣不足就會產生寒氣,因此熱的時間多,冷的時間少。
注: 《新校正》指出:《甲乙經》說:「嘔吐嚴重,寒少熱多。」
- 胃陽明脈的疾病,患者會想要關閉門窗獨處,這是因為胃土的病症,反而呈現在腎水的症狀中,土性剋制水,所以病情很難好轉。太鍾穴和太谿穴都可以治療這種疾病。
太鍾在足内踝後街中,少隂絡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谿在足内踝後跟骨上動脉陷者中,少隂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其病難已,取太谿,又按太鍾穴。』《甲乙經》作『跟後衝中』,〈刺腰痛篇〉注作『跟後街中動脉』,〈水穴〉注云:『在内踝後。』此注云:『内踝後街中。
』諸注不同,當以《甲乙經》爲正。」。
白話文:
**太鍾穴:**位於足內踝後方凹陷處,屬少陰經絡。針刺可插入同身一寸二分,留針七個呼吸。如果施灸,可灸三壯。
太谿穴: 位於足內踝後方跟骨上的凹陷處,屬少陰經俞穴。針刺可插入同身一寸三分,留針七個呼吸。如果施灸,可灸三壯。
校注:
《甲乙經》記載:「如果病症難以治癒,取太谿穴。」《甲乙經》中將太谿穴位置描述為「跟骨後方的凹陷處」。《刺腰痛篇》註解作「跟後方的凹陷處動脈脈動」,《水穴》註解作:「位於內踝後方。」此註解也記載:「位於內踝後方的凹陷處。」
足厥隂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足厥隂脉循股隂,入髦中,環隂器,抵少腹,故病如是。癃,謂不得小便也,悒悒不暢之貌。~~,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數便意』三字作『數噫』二字。」。刺足厥隂太衝主之,在足大指本節後,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厥隂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也。,~~新校正云:「按〈刺腰痛篇〉注云:『在本節後内閒動脉應手。
』」。
白話文:
足厥陰經引起的瘧疾會導致腰痛、小腹脹滿、小便不暢,像是有小便不通的感覺,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患者還會經常有便意,感到恐懼,氣虛,腹部悶悶不樂。
足厥陰經的經脈沿大腿內側行進,進入陰囊,環繞陰器,止於小腹,所以疾病會表現出這些症狀。小便不通稱為癃,悶悶不樂形容情緒不高漲的樣子。
刺足厥陰經的太衝穴可以治療這種疾病。太衝穴位於足大拇指第一關節後方,與身體同身寸兩寸的凹陷處,是厥陰經的俞穴。刺入深度為同身寸三分,留針十呼,如果艾灸,可以灸三壯。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隂陽明列缺主之,列缺在手腕後,同身寸之一寸半,手太隂絡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壯。陽明穴合谷主之,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閒,手陽明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隂神門主之。
白話文:
肺瘧 ——會令人心寒,寒得很了就會發熱,熱的時候容易受驚,好像看見什麼東西一樣。治療時,可以針刺手太陰和陽明穴的列缺穴,列缺穴位於手腕後方,同身寸一寸半的位置,屬於手太陰經絡。針刺時,可以刺入同身三分的深度,留針三口氣的時間。如果艾灸的話,可以灸五壯。也可以針刺陽明穴的合谷穴,合谷穴位於手大拇指和食指的分叉處,屬於手陽明經脈所經過的位置。針刺時,可以刺入同身三分的深度,留針六口氣的時間。如果艾灸的話,可以灸三壯。
心瘧 ——會令人心煩得厲害,想喝冷水,但反而汗比較多,不會很熱。治療時,可以針刺手少陰穴的神門穴。
神門在掌後銳骨之端陷者中,手少隂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太素》云:『欲得清水及寒多,寒不甚,熱甚也。』」。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隂見血中封主之。中封在足内踝前,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仰足而取之,伸足乃得之,足厥隂經也,刺出血止,常刺者,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隂商丘主之。
白話文:
神門穴位於手掌後方,靠近手腕的突起骨頭末端凹陷處,是手少陰心經的腧穴。針刺時可深入同身寸的三分,留針七呼。若用灸法,可灸三壯。
《太素》記載:「想要獲得清水,就需要寒多,寒不甚,熱就厲害。」
肝瘧患者面色蒼白,氣喘吁吁,狀似將死之人,針刺足厥陰經的湧泉穴見血可治。湧泉穴位於足內踝前方,同身寸的一寸半凹陷處,取穴時需仰起腳趾,伸直腳掌才能找到。足厥陰經的腧穴,刺出血止,若經常需要針刺,可深入同身寸的四分,留針七呼。若用灸法,可灸三壯。
脾瘧患者會感到寒冷,腹部疼痛,發熱時腸鳴,鳴聲過後會出汗,針刺足太陰經的商丘穴可治。
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陷者中,足太隂經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隂太鍾主之,取如前足少隂瘧中法。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胃熱脾虚,故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也。是以下文兼刺太隂。
白話文:
商丘穴位於腳內踝下方,微向前內凹陷處,屬於足太陰經。針刺深度以三分為宜,留針七呼。若要艾灸,可灸三壯。腎瘧會讓人精神恍惚,腰脊痠痛難耐,大便不通,眼睛模糊,手腳發冷,可針刺足太陽少陰太鐘穴治療。取穴方法與前述足少陰瘧中法相同。胃瘧會讓人時時感到飢餓,但無法進食,進食後腹部滿脹,這是因為胃熱脾虛所致,所以容易飢餓卻無法進食,進食後腹部脹大。因此,下文建議同時針刺太陰穴。
~~,~~新校正云:「按《太素》『且病』作『疽病』。」。刺足陽明太隂橫脉出血厲兌、解谿、三里主之。厲兌在足太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陽明井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一壯。解谿在衝陽後,同身寸之三寸半,腕上陷者中,陽明經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太素》中原本寫的是「疽病」,現在校正後改為「且病」。足陽明經和足太陰經交會的橫脈出血,可以用厲兌、解谿、三里三個穴位治療。厲兌穴位於足大拇指第二個指節末端,距離指甲約一寸,相當於陽明經井穴,刺針深度可達同身寸的一分,留針一呼的時間,如果灸灼,灸一壯即可。解谿穴位於衝陽穴的後方,同身寸的三寸半處,手腕上凹陷的地方,屬於陽明經,刺針深度可達同身寸的五分,留針五呼的時間,如果灸灼,灸三壯即可。
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䯒骨外廉兩筋肉分閒,陽明合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然足陽明取此三穴,足太隂刺其橫脉出血也。橫脉,謂足内踝前斜過大脉,則太隂之經脉也。~~,~~新校正云:「詳解谿在衝陽後三寸半,按《甲乙經》一寸半,〈氣穴論〉注二寸半。」。
白話文:
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與身體同寬三寸處,小腿外側兩條肌肉中間的分界線,這是足陽明經的穴位。針灸可以刺入一寸,停留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要用艾灸,可以灸三壯。然而,足陽明經的這三個穴位,是在足太陰經橫脈出血的地方取穴。橫脈是指腳踝內側前方斜過大脈,是太陰經的經脈。~~,~~新校正說:「詳細解釋谿穴在衝陽穴後三寸半,根據《甲乙經》所說是一寸半,《氣穴論》注是二寸半。」
瘧發身方熱,刺跗上動脉則陽明之脉也。開其空,出其血,立寒陽明之脉,多血多氣,熱盛氣壯,故出其血而立可寒也。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隂,足陽明太隂亦謂開穴而出其血也,當隨井俞而刺之也。瘧脉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鍼傍五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瘦者,淺刺少出血。
白話文:
當瘧疾發作時,患者會感到身體發熱。此時,刺足陽明經(小腿外側)上的動脈,就是刺到足陽明經了。刺破這個部位,放出血液,立馬可以使足陽明經寒涼。因為血液和氣越多,熱就越盛,氣勢就越強。所以放出血液後,立刻就會感到寒涼。
治療瘧疾時想要達到寒涼的效果,可以刺手陽明經、足陽明經和足太陰經,這也是指刺破這些穴位放出血液。具體刺入穴位時,應根據井穴和俞穴的位置進行選擇。
瘧疾時脈搏又滿又大,應立即刺背部俞穴,使用中等大小的針,刺入五胠俞穴旁的穴位,根據患者體質的肥瘦程度,適當放出血液。如果患者較瘦,則刺得淺一些,放血量少一些。
肥者,深刺多出血。背俞,謂大杼。五胠俞,謂譩譆。瘧脉小實,急灸脛少隂,刺指井灸脛少隂,是謂復溜。復溜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足少隂經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壯。刺指井,謂刺至隂,至隂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陽井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對於肥胖者:
- 採用深刺放血療法,放出大量血液。
- 背部的俞穴:大杼穴。
- 五個胠俞穴:譩譆穴。
對於瘧疾:
- 脈象偏小而實:
- 急灸小腿內踝上少陰經穴位。
- 刺破手指井穴,同時灸少陰經穴位。
- 復溜穴:位於內踝上方,足少陰經,陷中約為兩寸,刺入約為三分深,留針三口息。如果採用灸法,則灸五壯。
- 指井穴:位於足小趾外側,刺入約為一寸深,留針五口息。如果採用灸法,則灸三壯。
瘧脉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於血也謂調適肥瘦,穴度深淺,循三備法而行鍼,令至於血脉也。背俞,謂大杼。五胠俞,謂譩譆主之。新校正云:「詳此條從『瘧脉滿大』至此注終,文、注共五十五字,當從刪削,經文與次前經文重復,王氏隨而注之,別無義例,不若士安之精審不復出也。」。
白話文:
瘧疾的脈象又大又滿,要快速針刺背部穴位,使用五臟俞穴和背俞穴,各一針。針刺要適當地調整深淺,依照三備法針刺,讓針刺到達血管。背俞穴,指的是大杼穴。五臟俞穴,指的是譩譆穴。
新校正說明:
此條從「瘧脈滿大」到注釋的最後,文字與注釋共 55 個字,應當刪減。經文與前一經文重複,王氏隨後注釋,沒有特別的義例。不如張士安校訂得精準,不重複出。
瘧脉緩大虚,便宜用藥,不宜用鍼緩者,中風。大爲氣實。虚者,血虚。血虚氣實,風又攻之,故宜藥治以遣其邪,不宜鍼寫而出血也。
白話文:
瘧疾脈象如果緩和且脈搏大,說明身體虛弱。這種情況下,適合用藥治療,不適合用針灸。因為脈象緩和,可能是中風導致。脈搏大,表示氣血旺盛。脈象緩和且脈搏大,表示血虛但氣血卻旺盛,此時風邪又來侵襲,所以應該用藥物治療來驅除邪氣,而不是用針灸放出血液。
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先其發時,眞邪異居,波隴不起,故可治,過時則眞邪相合,攻之則反傷眞氣,故曰失時。~~,~~新校正云:「詳從前『瘧脉滿大』至此,全元起本在第四卷中,王氏移續於此也。」。諸瘧而脉不見,刺十指閒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
白話文:
治療瘧疾應在發作初期,大約進食後不久就可以治療,過晚治療就錯失時機。在發作前,正氣和邪氣分離,瘧疾尚未發作,因此可以治療。過後,正氣和邪氣混雜,如果強行治療反而會損傷正氣,所以稱為錯失時機。
如果瘧疾發作時脈搏不顯,可以刺破十指之間放血,放血後症狀必定消失。治療前先觀察身體表面有無小豆般紅點,如有,全部刺破放血。
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隨其形證而病脉可知。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脉出血釋具下文。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俠脊者,必已並足太陽之脉氣也。郄中,則委中也。俠脊者,謂大杼、風門(熱府)穴也。
白話文:
十二種瘧疾,發作時間各不相同。觀察病人的症狀,可以判斷是哪條經脈出了問題。根據症狀,可以推測出病脈所在。
在瘧疾發作之前,如吃飯的時間,用針刺一下,刺一次就會減輕,刺兩次就能徹底瞭解,刺三次就會痊癒。
如果仍未痊癒,就刺舌頭下面的兩條經脈,直到出血。如果還是不行,就刺中盛經(委中穴),讓血流出;再刺項部以下靠近脊椎的地方(大杼穴、風門穴),必定可以痊癒,因為這同時涉及了足太陽經的脈氣。
大杼在項第一椎下,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風門(熱府)在第二椎下,兩傍各同身寸之一寸半,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新校正云:「詳大杼穴灸五壯。按《甲乙經》作『七壯』,〈氣穴論〉注作『七壯』,〈刺熱論〉及〈熱穴〉注並作『五壯』。」。
白話文:
大杼穴位於頸後第一節脊椎骨的下方,距離兩側各一寸半,凹陷處取穴。針刺可深入一寸三分,保留七個呼吸的時間。若灸,可灸五壯。
風門穴 (熱府)位於第二節脊椎骨的下方,距離兩側各一寸半。針刺可深入一寸五分,保留七個呼吸的時間。若灸,可灸五壯。
新校正雲: 大杼穴可灸五壯。根據《甲乙經》記載為「七壯」,《氣穴論》注為「七壯」,《刺熱論》和《熱穴》注均為「五壯」。
舌下兩脉者,廉泉也廉泉,穴名,在頷下,結喉上,舌本下,隂維任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舌頭下方兩條脈絡,就是廉泉穴。廉泉穴位於下巴下、喉結上、舌根下方,是陰維脈和任脈的交會點。針刺廉泉穴可以深入身體寸之三分,針留三呼的時間。如果使用艾灸,可以灸三壯。
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閒出血頭上,謂上星、百會。兩額,謂懸顱。兩眉間,謂攢竹等穴也。先項背痛者,先刺之項,風池、風府主之。背,大杼、神道主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隂陽明十指閒新校正云:「按別本作『手隂陽』,全本亦作『手隂陽』。」。
白話文:
針灸瘧疾,必須先問清楚病竈最先發作的地方,再針對那個部位進行針刺。
- 如果是先出現頭痛、頭重症狀,先在頭頂、兩側額頭和兩眉之間的穴位(上星、百會、懸顱、攢竹)下針放血。
- 如果是先出現項背疼痛,先在項部(風池、風府)和背部(大杼、神道)的穴位下針。
- 如果是先出現腰脊疼痛,先在腰部的委中穴下針放血。
- 如果是先出現手臂疼痛,先在手少陰經和陽明經十個手指之間的穴位下針。
先足脛痠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閒出血各以邪居之所,而脫寫之。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三陽,太陽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足三陽。』」。䯒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鑱鍼,鍼絕骨出血立已陽輔穴也,取如〈氣穴論〉中府俞法。身體小痛,刺至隂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至隂』二字。
白話文:
如果小腿痠痛,先在足陽明經的十個指縫間刺出少許血,將邪氣排出體外。
瘧疾發作時會出汗怕風,可以刺三陽經背俞的穴位,就是太陽、陽明、少陽這三條經絡。
如果肌肉痠痛劇烈,按壓時疼痛難忍,這種情況叫做「胕髓」,可以用鑱針治療,針尖接觸到骨頭就會出血,疼痛就會立刻消失。陽輔穴的位置和〈氣穴論〉中的中府穴一樣。
如果身體有點疼痛,可以刺至隂經。
」。諸隂之井,無出血,閒日一刺諸井皆在指端,足少隂并在足心宛宛中。瘧不渴,閒日而作,刺足太陽新校正云:「按《九卷》云:『足陽明』,《太素》同。」。渴而閒日作,刺足少陽新校正云:「按《九卷》云:『手少陽』,《太素》同。」。温瘧汗不出,爲五十九刺自胃瘧下至此,尋《黃帝中誥圖經》所主,或有不與此文同,應古之別法也。
黃帝問曰:「五藏六府寒熱相移者何?」
白話文:
各個陰脈的井穴,若沒有出血,隔天刺一次,這些井穴都在手指尖上。足少陰脈的井穴特別在腳底心中央。
瘧疾而不口渴,隔天才發作,刺足太陽穴。
口渴,且隔天才發作,刺足少陽穴。
溫熱型的瘧疾,沒有出汗,這是五十九刺法中的胃瘧,從胃穴一直刺到此穴。參照《黃帝中誥圖經》,所主治的病症,部分與此文不同,應當是古時的另一種方法。
歧伯曰:「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肝藏血,然寒入則陽氣不散,陽氣不散則血聚氣澀,故爲癰腫,又爲少氣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腎移寒於脾。』元起注云:『腎傷於寒而傳於脾,脾主肉,寒生於肉則結爲堅,堅化爲膿,故爲癰也,血傷氣少,故曰少氣。』《甲乙經》亦作『移寒於脾』,王因誤本遂解爲肝,亦智者之一失也。
白話文:
岐伯說:「腎臟將寒氣轉移到肝臟,導致肝臟膿包腫大、氣息微弱。肝臟儲藏血液,如果寒氣入侵,陽氣就會無法散發,陽氣無法散發,血液就會積聚,氣血就會阻塞,所以才會形成膿腫,而且會導致氣息微弱。」
校注:
按《全元起》中記載:「腎臟將寒氣轉移到脾臟。」元起注云:「腎臟受寒而傳遞到脾臟,脾臟主掌肌肉,寒氣在肌肉中產生,就會凝結成堅硬的腫塊,腫塊化膿,就形成了膿腫。由於血液受損,氣息微弱,所以稱為少氣。」《甲乙經》中也記載為「將寒氣轉移到脾臟」,王氏誤讀為肝臟,這是聰明人也會犯的錯誤。
」。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脾藏主肉,肝藏主筋,肉温則筋舒,肉冷則筋急,故筋攣也。肉寒則衞氣結聚,故爲癰腫。肝移寒於心,狂,隔中心爲陽藏,神處其中,寒薄之則神亂離,故狂也。陽氣與寒相薄,故隔塞而中不通也。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心爲陽藏,反受諸寒,寒氣不消,乃移於肺,寒隨心火内鑠金精,金受火邪,故中消也。然肺藏消鑠,氣無所持,故令飲一而溲二也,金火相賊,故死不能治。
白話文:
「中醫認為:脾胃寒氣轉移到肝臟,就會導致癰腫和筋攣。這是因為脾臟掌管肌肉,肝臟掌管筋腱,肌肉溫暖時筋腱就會舒展,肌肉寒冷時筋腱就會緊張,所以會發生筋攣。肉體寒冷時,人體的防禦能量就會聚集,因此會形成癰腫。
肝臟寒氣轉移到心臟,就會導致發狂和胸悶。這是因為心臟是人體陽氣的藏處,精神魂魄都儲存在心臟內,寒氣侵襲心臟,就會擾亂精神魂魄,導致發狂。陽氣與寒氣相互交纏,就會造成心臟氣血不通,出現胸悶。
心臟寒氣轉移到肺臟,就會導致肺消。肺消的症狀是喝一碗水就排兩次尿,而且無法治癒。這是因為心臟是陽氣的藏處,卻受到了寒氣的侵襲,寒氣無法消散,於是轉移到肺臟,寒氣隨著心火灼燒金屬性的肺精,導致肺臟衰弱。肺臟衰弱,氣息無法維持,因此會導致喝一碗水就排兩次尿。金屬性的肺臟和火屬性的心臟相互攻擊,最終導致死亡,無法治癒。」
肺移寒於腎,爲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肺藏氣,腎主水,夫肺寒入腎,腎氣有餘,腎氣有餘,則上奔於肺,故云涌水也。大腸爲肺之府,然肺腎俱爲寒薄,上下皆無所之,故水氣客於大腸也。腎受凝寒不能化液,大腸積水而不流通,故其疾行則腸鳴而濯濯有聲,如囊裹漿而爲水病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水之病也,作治主肺者。
」。
白話文:
當肺部的寒邪轉移到腎臟,就會導致水腫。水腫的症狀是:按壓腹部不硬,水氣堆積在大腸,走路快時腸鳴,就像包裹著漿水的水袋一樣。
肺主氣,腎主水。肺寒侵入腎臟,腎氣就會過盛。腎氣過盛就會向上湧入肺部,所以叫做「湧水」。大腸是肺的相表裏的臟腑,但現在肺腎都虛寒,上下都無法運化水液,所以水氣就會堆積在大腸。
腎臟被寒邪凝結,無法化生津液,大腸積水而無法流通。因此,走路快時腸鳴且有水聲,就像水袋裡裝著漿水所發出的聲音一樣。
脾移熱於肝,則爲驚衂肝藏血又主驚,故熱薄之則驚而鼻中血出。肝移熱於心,則死兩陽和合,火木相燔,故肝熱入心則當死也。〈隂陽別論〉曰:「肝之心謂之生陽,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新校正云:「按〈隂陽別論〉之文義與此殊,王氏不當引彼誤文附會此義。
白話文:
脾臟的熱氣轉移到肝臟,就會引起驚厥衂病。肝臟儲藏血液,又主驚悸,所以肝臟受熱就會導致驚厥,並從鼻中出血。肝臟的熱氣轉移到心臟,就會死亡。陰陽兩者和合,火能焚燒木,所以肝熱進入心臟就會死亡。《陰陽別論》中說:「肝的本源稱之為生陽,生陽的屬性,不會超過四天就會死亡。」~~,~~新校正本中提到:「參考《陰陽別論》的內容和此處的截然不同,王氏不應該引用彼處的錯誤文字來附會此義。
」。心移熱於肺,傳爲鬲消心肺兩閒中有斜鬲膜,鬲膜下際内連於橫鬲膜,故心熱入肺,乆乆傳化,内爲鬲熱,消渴而多飲也。肺移熱於腎,傳爲柔痓柔,謂筋柔而無力。痓,謂骨痓而不隨,氣骨皆熱,髓不内充,故骨痓,強而不舉,筋柔緩而無力也。腎移熱於脾,傳爲虚、腸澼,死不可治脾土制水,腎反移熱以與之,是脾土不能制水而受病,故乆乆傳爲虚損也。
腸澼死者,腎主下焦象水而冷,𫝆乃移熱,是精氣内消,下焦無主以守持,故腸澼除而氣不禁止。
白話文:
心臟的熱氣轉移到肺部,會導致膈肌萎縮。膈肌下部與橫膈膜相連,因此心臟的熱氣進入肺部後,會逐漸演變成膈肌發熱,出現消渴多飲的症狀。
肺臟的熱氣轉移到腎臟,會導致柔痓。柔是指筋脈柔軟無力,痓是指骨質痿弱不能活動。由於氣血骨髓都過於熱,因此骨質痿弱,強而不舉,筋脈柔軟無力。
腎臟的熱氣轉移到脾臟,會導致虛損、腸澼,無法醫治。脾臟是土性,具有制約水氣的作用,但腎臟卻反過來將熱氣轉移給脾臟,導致脾臟無法制約水氣而受損,因此逐漸演變成虛損、腸澼等難以治癒的疾病。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爲津液之府。胞爲受納之司,故熱入膀胱,胞中外熱,隂絡内溢,故不得小便而溺血也。《正理論》曰:「熱在下焦則溺血。」此之謂也。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爲口麋小腸脉絡心,循咽,下隔,抵胃,屬小腸,故受熱以下,令腸隔塞而不便,上則口生瘡而麋爛也。麋,謂爛也。
白話文:
如果熱氣傳到了膀胱,就會導致小便困難、小便帶血。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地方,而胞宮則是接受和儲存的場所。所以當熱氣進入膀胱時,胞宮內外都會發熱,陰經的脈絡就會內流溢出,從而導致不能小便,以及小便中帶血。《正理論》中說:「熱在下焦則小便帶血。」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如果膀胱的熱氣傳到了小腸,就會導致小腸不通暢。小腸經脈從心臟開始,經過咽喉,沿著橫膈膜向下,到達胃部,連接著小腸。所以如果小腸受到熱氣影響,腸道和橫膈膜就會被阻塞,導致小腸不通暢。而熱氣向上到達咽喉時,則會導致口腔生瘡潰爛。
小腸移熱於大腸,爲虙瘕,爲沉小腸熱已,移入大腸,兩熱相薄,則血溢而爲伏瘕也。血澀不利,則月事沉滯而不行,故云爲虙瘕,爲沉也。虙與伏同,瘕一爲疝,傳寫誤也。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入,謂之食亦胃爲水榖之海,其氣外養肌肉,熱消水榖,又鑠肌肉,故善食而瘦入也。食亦者,謂食入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也。
白話文:
如果小腸的熱氣移動到大腸,就會形成虙瘕(即疝氣),這是因為小腸的熱氣已經消退,侵入了大腸。兩處熱氣相互交薄(融合),就會導致出血,形成伏瘕(即隱匿性疝氣)。
如果血氣不暢,就會導致月經不調,故稱為虙瘕,也有沉滯之意。虙與伏意義相同,瘕本意為疝氣,傳抄有誤。
如果大腸的熱氣移動到胃,就會導致人胃口很好,但卻消瘦。這被稱為食亦。這是因為胃是水穀之海,其氣能滋養肌肉。而熱氣會消耗水穀和肌肉,因此會導致食亦(攝入的食物不能轉化為肌肉組織)而消瘦。
亦,易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入』作『又』,王氏注云:『善食而瘦入也。』殊爲無義,不若《甲乙經》作『又』讀連下文。」。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義同上。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腦液下滲則爲濁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淵也。
白話文:
「亦」字表示「也」的意思。
胃部將熱氣轉移到膽,又稱「食亦」,意思同上。
膽部將熱氣轉移到腦部,就會導致「辛頞鼻淵」。「辛頞」指鼻塞,「鼻淵」是指鼻涕不斷流。
鼻淵是因為腦部液體滲出形成混濁的鼻涕,如同水泉不斷湧出,因此稱為「鼻淵」。
頞,謂鼻頞也,足太陽脉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足陽明脉起於鼻交頞中,傍約太陽之脉,𫝆腦熱則足太陽逆,與陽明之脉俱盛薄於頞中,故鼻頞辛也。辛,謂酸痛。傳爲衂、衊、瞑目以足陽明脉交頞中,傍約太陽之脉,故耳熱盛則陽絡溢,陽絡溢則衂出、汗血也。衊,謂汗血也。
白話文:
鼻頞,是指鼻骨上的凹陷處。足太陽經脈從眼睛內眥開始,向上經過額頭交叉於頭頂,進入腦中。足陽明經脈從鼻樑開始,交會於鼻頞中,緊貼足太陽經脈旁。如果腦部發熱,則足太陽經脈就會逆行,與陽明經脈一同佈滿於鼻頞中,因此鼻頞會出現痠痛。痠痛,就是形容疼痛的感覺。
傳說中的「衂」、「衊」和「瞑目」,都是因為足陽明經脈交會於鼻頞中,緊貼足太陽經脈旁,所以當耳部發熱嚴重時,陽經的氣血就會溢出,從而出現衂(流膿)、衊(流血)和瞑目(閉目昏迷的現象)。
血出甚,陽明太陽脉衰,不能榮養於目,故目瞑瞑暗也。故得之氣厥也厥者,氣逆也,皆由氣逆而得之。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欬,何也?」
歧伯對曰:「五藏六府皆令人欬,非獨肺也。」
帝曰:「願聞其狀?」
白話文:
血流失過多,陽明和太陽脈氣衰弱,無法充分滋養眼睛,所以視線會變得模糊不清。這是因為氣機逆亂所導致的。氣逆就是氣的運行反常,這都是由於氣的逆亂而引起的。
黃帝問道:「肺為什麼會讓人咳嗽呢?」
岐伯回答說:「五臟六腑都可能引起咳嗽,不只是肺才會這樣。」
黃帝說:「希望聽聽具體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歧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邪謂寒氣。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脉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則爲肺欬肺脉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鬲,屬肺,故云:「從肺脉上至於肺」也。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時,謂王月也,非王月則不受邪,故各傳以與之。
白話文:
歧伯說:「皮膚與肺互相應合。如果皮膚先受到邪氣侵襲,邪氣就會通過肺與皮膚的應合關係進入體內。所謂的邪氣,通常指的是寒氣。這些寒氣會隨著飲食進入胃中,再沿著肺脈上行到肺部,導致肺部寒氣過盛。這時,外來的寒邪與體內的寒邪相互作用,互相勾結,就會形成肺部咳嗽。肺脈從中焦出發,下行連接大腸,然後再繞回胃口,上行至橫隔,最後到達肺部,所以我們說『寒氣沿著肺脈上行到肺部』。五臟都會在特定時間受到病邪的侵襲,在非特定的時間則不會受到邪氣的影響。所謂特定的時間,指的是相應的王月。如果不在王月,五臟就不會受到邪氣的侵襲,因此邪氣會傳遞給相應的時間所屬的臟腑。」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藏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爲欬,甚者爲𣳘爲痛寒氣微則外應皮毛,内通肺,故欬,寒氣甚則入於内,内裂則痛,入於腸胃則𣳘痢。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隂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以當用事之時,故先受邪氣。~~,~~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無『乘秋則』三字,疑此文誤多也。
」。」
帝曰:「何以異之欲明其證也。?」
白話文:
人與天地相息息相關,所以五臟各依季節變化而受到影響。人體感受寒氣就會生病,寒氣輕微則會咳嗽,嚴重則會腹痛、寒氣入侵。寒氣輕微時會影響皮膚和毛髮,並通達肺部,所以會咳嗽;寒氣嚴重時會深入內臟,內部受損就會疼痛,入侵腸胃就會腹瀉。秋季時,肺部最容易受到外邪入侵;春季時,肝臟最容易受到外邪入侵;夏季時,心臟最容易受到外邪入侵;冬季時,腎臟最容易受到外邪入侵。这是因为每个季节都对应着不同的臟器,所以在这个季节里,对应臟器最容易受到外邪入侵。
天帝问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请你详细解释一下。”
歧伯曰:「肺欬之狀,欬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肺藏氣而應息,故欬則喘息而喉中有聲,甚則肺絡逆,故唾血也。心欬之狀,欬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𤷒手心主脉起於胸中,出屬心包。少隂之脉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其支別者從心系上俠咽喉,故病如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介介如梗狀』作『喝喝』,又少隂之脉上俠咽不言俠喉。」。
白話文:
歧伯說:「肺引起的咳嗽症狀,會伴隨有聲的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咳出血。肺掌管氣息並與呼吸相應,所以咳嗽時會伴隨有聲的呼吸困難,嚴重時肺部血管逆流,所以會咳出血。
心引起的咳嗽症狀,咳嗽時會伴隨心痛,喉嚨中有像異物卡住的感覺,嚴重時會伴隨咽喉腫脹和喉嚨痛。手少陰脈起於胸中,連接心包。心陰脈起於心中,連接心繫,心繫的分支從心繫上經過咽喉,所以出現這種症狀的咳嗽。」
《新校正》指出:「《甲乙經》中『喝喝』一詞應作『介介』,此外,心陰脈上經過咽喉,沒有提到經過喉嚨。」
肝欬之狀,欬則兩脇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足厥隂脉上貫鬲,布脇肋,循喉嚨之後,故如是。胠亦脇也。脾欬之狀,欬則右脇下痛,隂隂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欬劇足太隂脉上貫鬲,俠咽,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故病如是也。脾氣連肺,故痛引肩背也。
白話文:
肝臟虛弱咳喘的症狀:咳嗽時,兩側脇肋下方疼痛,嚴重時無法轉動身體,一轉動,兩側腋下就會腫脹。這是因為厥陰經脈向上貫穿橫膈,分佈於兩側肋骨,沿著喉嚨的後方,所以會出現這種症狀。腋下也稱為脇。
脾臟虛弱咳喘的症狀:咳嗽時,右邊脇肋下方疼痛,疼痛隱隱地延伸到肩背部,嚴重時無法活動,一活動,咳嗽就會加重。這是因為足太陰經脈向上貫穿橫膈,經過咽喉旁,其分支還從胃部分支向上貫穿橫膈,所以會出現這種症狀。脾氣與肺相連,所以疼痛會延伸到肩背部。
脾氣主右,故右胠下隂隂然,深慢痛也。腎欬之狀,欬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欬涎足少隂脉上股内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又膀胱脉從肩髆内別下,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故病如是。」
帝曰:「六府之欬柰何?安所受病?」
白話文:
脾臟屬右,所以右側胸腔以下陰冷潮濕,感覺深層的慢性疼痛。腎臟病症的表現是:打嗝時會出現腰背相互牽引的疼痛,嚴重時打嗝時還會流口水;足少陰脈從大腿內側後緣向上經過脊椎,連接腎臟,並與膀胱經相連。它主幹的部分從腎臟往上貫穿肝臟和膈肌,進入肺臟,沿著喉嚨,靠近舌根。另外,膀胱經從肩膀後內側分出後向下,沿著脊椎,抵達腰部,進入脊椎內,與腎臟相連,所以才會出現上述症狀。
歧伯曰:「五藏之乆欬乃移於六府,脾欬不已則胃受之,胃欬之狀,欬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脾與胃合,又胃之脉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故脾欬不已,胃受之也。胃寒則嘔,嘔甚則腸氣逆上,故蚘出。肝欬不已則膽受之,膽欬之狀,欬嘔膽汁肝與膽合,又膽之脉從缺盆以下胸中,貫鬲,絡肝,故肝欬不已,膽受之也。膽氣好逆,故嘔温苦汁也。
白話文:
歧伯說:「五臟久咳後,就會蔓延到六腑。脾臟久咳不止,胃就會受到影響。胃咳的症狀是嘔吐,嘔吐嚴重時,就會有蛔蟲從脾胃中排出。另外,胃的脈絡沿著喉嚨,進入缺盆,再下降到膈膜,歸屬於胃,連接脾臟。所以,脾臟久咳不止,胃就會受到影響。胃寒就會嘔吐,嘔吐嚴重時,腸道中的氣就會逆流而上,因此會排出蛔蟲。肝臟久咳不止,膽就會受到影響。膽咳的症狀是嘔吐膽汁。肝臟與膽相合。另外,膽的脈絡從缺盆延伸到胸腔,貫穿膈膜,連接肝臟。所以,肝臟久咳不止,膽就會受到影響。膽氣容易逆流,因此會嘔吐出溫熱苦味的膽汁。
肺欬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欬狀,欬而遺失肺與大腸合,又大腸脉入缺盆,絡肺,故肺欬不已,大腸受之,大腸爲傳送之府,故寒入則氣不禁焉。~~,~~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遺失』作『遺矢』。」。心欬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欬狀,欬而失氣,氣與欬俱失心與小腸合,又小腸脉入缺盆,絡心,故心欬不已,小腸受之,小腸寒盛,氣入大腸,欬則小腸氣下奔,故失氣也。
白話文:
肺部咳嗽不止,則會影響大腸。大腸咳嗽的症狀是,咳嗽時會不由自主地排泄糞便。肺和大腸相通。另外,大腸的經絡通到缺盆穴,並與肺相連。因此,肺部咳嗽不止,大腸就會受到影響。大腸是傳導食物的器官,因此寒氣入侵時,空氣會無法控制。
心臟咳嗽不止,則會影響小腸。小腸咳嗽的症狀是,咳嗽時會遺漏氣體。氣體和咳嗽同時失去,說明心臟和小腸相通。另外,小腸的經絡通到缺盆穴,並與心臟相連。因此,心臟咳嗽不止,小腸就會受到影響。小腸寒氣過盛,氣體會進入大腸。當咳嗽時,小腸的氣體會向下衝,因此會導致氣體流失。
腎欬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欬狀,欬而遺溺腎與膀胱合,又膀胱脉從肩髆内俠脊,扺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故腎欬不已,膀胱受之,膀胱爲津液之府,是故遺溺。乆欬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欬狀,欬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三焦者,非謂手少陽也,正謂上焦中焦耳,何者?上焦者,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鬲,布胸中,走腋。
白話文:
腎臟如果咳喘不止,就會影響膀胱。膀胱的咳喘症狀是咳喘時會小便失禁。腎臟和膀胱相連,而且膀胱的經絡從肩膀和頸部內側沿著脊椎,到達腰部,進入並循著背脊,連接腎臟,屬於膀胱。所以腎臟咳喘不止,膀胱就會受到影響。膀胱是津液貯藏的地方,所以會出現小便失禁。
如果咳喘很久都不止,就會影響三焦。三焦的咳喘症狀是咳喘時腹部脹滿,不想吃東西,這些都是因為津液積聚在胃裏,影響了肺部,導致人流很多鼻涕口水,面部浮腫,氣息不順。三焦並不是指手少陽經絡,而是指上焦和中焦。因為上焦從胃的上方開始,經過食道、咽喉,向上貫穿橫膈,分佈在胸腔中,經過腋下。
中焦者亦至於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脉,乃化而爲血,故言皆聚於胃,關於肺也。兩焦受病,則邪氣熏肺而肺氣滿,故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腹滿不欲食者,胃寒故也。胃脉者,從缺盆下乳内廉,下循腹,至氣街。其支者,復從胃下口,循腹裏,至氣街中而合,𫝆胃受邪,故病如是也。
白話文:
中焦的作用與胃有關,在上焦處理食物後,中焦會過濾渣滓,蒸發津液,將其精華轉化為氣血,並輸送到肺部,進而轉化為血液。因此,所有氣血都匯聚於胃,與肺氣相關。如果兩焦出現問題,邪氣就會燻蒸肺部,導致肺氣充盈,進而出現多涕唾、面色浮腫、氣逆等症狀。
如果出現腹滿不思飲食的情況,則可能是胃虛寒引起的。胃經循行於缺盆穴下,沿著乳頭內側,向下經過腹部,到達氣街穴。其分支從胃下口再次循行腹裏,在氣街穴與主經相合。如果胃部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導致此類病症。
何以明其不謂下焦,然下焦者,別於回腸,注於膀胱,故水穀者常并居於胃,中盛糟粕而俱下於大腸,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尋此行化乃與胃口懸逺,故不謂此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胃脉下循腹』作『下俠臍』。」。」
帝曰:「治之柰何?」
白話文:
為什麼不稱為下焦?因為下焦與回腸不同,連接的是膀胱。因此,食物和水通常同時存在於胃中,其中的渣滓會一起進入大腸,大腸再將這些汁液過濾並滲入膀胱。因此,這個消化過程與胃口相距甚遠,所以不稱為下焦。
註解:
《新校正》雲:「根據《甲乙經》記載,胃脈向下延伸經過腹部,應寫作『下俠臍』。」
歧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諸藏俞者,皆脉之所起第三穴,諸府合者,皆脉之所起第六穴也,經者,藏脉之所起第四穴,府脉之所起第五穴。《靈樞經》曰:「脉之所注爲俞,所行爲經,所入爲合。」此之謂也。。
帝曰:「善。」
白話文:
歧伯說:治療藏腑疾病,要治療其俞穴;治療府腑,就要治療其合穴。浮腫的病症,要治療其經脈。諸藏的俞穴,都是脈氣起始的第三個穴位;諸府的合穴,都是脈氣起始的第六個穴位。經脈,是藏腑脈氣起始的第四個穴位;府腑脈氣起始的第五個穴位。《靈樞經》中說:「脈氣聚集的地方叫做俞穴,脈氣流經的地方叫做經脈,脈氣進入的地方叫做合穴。」這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