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九 (1)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九 (1)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九

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

白話文:

啟玄子按照林億、孫奇、高保衡等人奉敕校正的版本,由孫兆重新改正錯誤。

黃帝問曰:「𫝆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閒,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寒者,冬氣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爲病。以傷寒爲毒者,最乘殺厲之氣,中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夏至前變爲温病,夏至後變爲熱病,然其發起皆爲傷寒致之,故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新校正云:「按《傷寒論》云:『至春變爲温病,至夏變爲暑病。

』與王注異。王注本《素問》爲說,《傷寒論》本《隂陽大論》爲說,故此不同。」。」

白話文:

黃帝問道:「得了熱病的人,都是因為傷寒引起的,有些人會好轉,有些人會死亡,死亡的通常在六七天內,好轉的都在十天以上,這是為什麼?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希望聽到您的解說。」

答道:「傷寒是由冬季的寒氣引起的。冬季天氣嚴寒,萬物潛藏,健康的人會密閉門窗,不會受到寒冷的侵襲。只有冒犯了寒氣的人才會得傷寒。寒氣在四季的氣候變化中都能致病。

其中以傷寒最毒,是因為它乘帶著最猛烈的寒氣。中寒後立即發病的稱為傷寒。沒有立即發病的,寒毒會藏在皮膚肌肉中,到了夏至前,寒毒會轉變為溫病,夏至後會轉變為熱病。但是,這些疾病的起源都是傷寒引起的,所以說『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歧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巨,大也。太陽之氣,經絡氣血,榮衞於身,故諸陽氣皆所宗屬。其脉連於風府風府,穴名也,在項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宛宛中是。故爲諸陽主氣也足太隂脉浮,氣之在頭中者,凡五行,故統主諸陽之氣。人之傷於寒也,則爲病熱,熱雖甚不死寒毒薄於肌膚,陽氣不得散發而内怫結,故傷寒者反爲病熱。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藏府相應而俱受寒,謂之兩感。

白話文:

岐伯說:「傷寒第一天,巨陽受三陽之氣影響,太陽脈浮起,脈浮表示病邪在外在皮毛,所以傷寒第一天,太陽經先受到影響。因此出現頭項疼痛,腰脊強直。」

上面提到:「它的脈絡連接風府。」這是簡略的說法。詳細來說,足太陽脈從頭頂進入、絡於腦部,又從項部出來,沿著肩頸內側、脊椎兩旁,到達腰部,所以會有頭項疼痛和腰脊強直的症狀。

新校正註解: 根據《甲乙經》和《太素》,這句話應該是:「頭項和腰脊都疼痛。」

」。二日,陽明受之以陽感熱,同氣相求,故自太陽入陽明也。陽明主肉,其脉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卧也身熱者,以肉受邪,胃中熱煩,故不得卧,餘隨脉絡之所生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膽作骨,元起注云:『少陽者,肝之表,肝候筋,筋會於骨,是少陽之氣所榮,故言主於骨。』《甲乙經》《太素》等並作『骨』。

白話文:

第二天,陽明經受陽氣感化而發熱,同氣相求,所以從太陽經傳入陽明經。陽明經主肌肉,其經脈從鼻旁經過,並與眼睛相連,所以身體發熱、眼睛疼痛以及鼻子乾燥、無法入睡。發熱是因為肌肉受邪,胃中燥熱,所以無法入睡,其他症狀都是隨著經脈走行而出現的。第三天,少陽經受邪,少陽經主膽,校正後應為「骨」。少陽是肝的表外,肝主筋,筋會於骨,說明少陽之氣所濡養的部位是骨頭,所以說少陽經主骨頭。

」,其脉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者,故可汗而已以病在表,故可汗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藏」作「府」。』元起注云:『傷寒之病,始入於皮膚之腠理,漸勝於諸陽而未入府,故須汗發其寒熱而散之。』《太素》亦作『府』。

」。

白話文:

「」,這條經絡循行於胸脅,與耳朵相連,所以胸脅痛時也會耳聾。三陽經絡都受到這種病症的影響,但還沒有深入五臟,所以只要發汗就能治癒。因為這病在體表,所以只要發汗就可以了。~~,~~新校正說:「按全元起說:『「藏」寫作「府」。』元起注釋說:『傷寒病,一開始進入皮膚腠理,逐漸侵襲諸陽,但還沒有進入五臟,所以需要通過發汗把寒熱驅散掉。』《太素》也寫作「府」。

四日,太隂受之陽極而隂受也。太隂脉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隂受之,少隂脉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隂受之,厥隂脉循隂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隂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榮衞不行,五藏不通則死矣死,猶嘶也。言精氣皆嘶也。

白話文:

到了第四天,太陰經受到陽氣盛極而轉衰的影響,導致陰氣開始增長。太陰脈分佈在胃部,連接咽喉,所以會出現腹脹和咽喉乾燥的情況。

第五天,少陰經受到影響。少陰脈貫通腎臟,連接肺部,繫著舌頭的根部,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和口渴的症狀。

第六天,厥陰經受到影響。厥陰脈沿著陰部循行,連接肝臟,所以會出現胸悶和陰囊縮小的情況。

這時,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到了病邪的侵襲,經絡運行不暢,五臟無法得到濡養,就會死亡。而死亡就像馬嘶鳴一樣,形容精氣耗散殆盡。

是故其死皆病六七日間者,以此也。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邪氣漸退,經氣漸和,故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隂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隂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隂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大氣,謂大邪之氣也。

是故其愈皆病十日已上者,以此也。」

帝曰:「治之柰何?」

白話文:

因此,凡是死亡的(患者),都是患病六、七天左右的,原因就在於此。那些沒有同時受到寒邪侵襲的(患者),到第七天時,陽明經的病邪已衰弱,頭痛略有好轉,病邪逐漸減退,經絡之氣逐漸調和,所以(頭痛)略有改善。到第八天時,陽明經的病邪已衰弱,身體發熱略有好轉。到第九天時,少陽經的病邪已衰弱,耳聾症狀稍有減輕,可以聽到聲音。到第十天時,太陰經的病邪已衰弱,腹中脹滿症狀依舊,但開始想吃東西了。到第十一天時,少陰經的病邪已衰弱,口渴停止,但仍未滿足,舌頭乾燥症狀消失,開始打噴嚏。到第十二天時,厥陰經的病邪已衰弱,膀胱排尿功能失常,小腹開始稍有下墜感,體內邪氣全部排出,病情逐日好轉。這裡所說的邪氣,是指大量的病邪之氣。

歧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𣳘而已此言表裏之大體也。《正理傷寒論》曰:「脉大浮數,病爲在表,可發其汗。脉細沉數,病在裏,可下之。」由此則雖日過多,但有表證,而脉大浮數,猶宜發汗,日數雖少,即有裏證,而脉沉細數,猶宜下之,正應隨脉證以汗下之。。」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邪氣衰去不盡,如遺之在人也。?」

白話文:

歧伯說:「治療方法要根據病人的內臟和經脈來選擇,這樣病勢就會一天天減弱,好轉起來。發病不到三天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發病超過三天的,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這句話總結了中醫治療疾病的表裏大原則。」《正理傷寒論》中說:「脈搏浮大而數,這是病在表面的症狀,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脈搏沉細而數,這是病在裏面的症狀,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根據這句話,即使發病時間超過了三天,但如果還有表證,脈搏浮大而數,仍然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即使發病時間較短,但如果出現了裏證,脈搏沉細而數,仍然可以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這就說明治療方法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決定,靈活運用發汗和瀉下的方法。

歧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榖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

白話文:

歧伯說:「遺尿的人,是熱氣很盛但勉強吃東西,所以才會有遺尿的情況。這些人都是病情已經衰弱,但熱氣仍然潛藏在體內。因為穀氣(食物精華)與熱氣互相碰撞,雙重熱氣交會,所以才導致遺尿。」

帝曰:「善。治遺柰何?」

歧伯曰:「視其虚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審其虚實而補寫之,則必已。。」

帝曰:「病熱當何禁之?」

白話文:

黃帝說:「好。那麼如何治療遺精呢?」

岐伯說:「要觀察病情的虛實,調整治療方法,使之順應病情,這樣就可以治癒了。仔細辨別虛實後進行補瀉,就一定可以痊癒。」

黃帝問:「對於發熱的病症應該禁忌些什麼?」

歧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是所謂戒食勞也。熱雖少愈,猶未盡除,脾胃氣虚,故未能消化,肉堅食駐,故熱復生。復,謂復舊病也。。」

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脉應與其病形何如?」

白話文:

歧伯說:「發熱的病症剛開始好轉,吃肉類就會復發,而且多吃了還會消化不良。這些都是飲食禁忌,也是所謂的戒口與休息。雖然發熱的症狀稍有好轉,但熱氣尚未完全散去,脾胃的氣血還很虛弱,所以還不能消化食物,而肉類屬於難消化的食物,一旦攝取,就會導致發熱的舊病復發。」

歧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隂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新校正云:「按《傷寒論》云:『煩滿而渴』。」。二日則陽明與太隂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譫言,謂妄謬而不次也。~~,~~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多言也。』」。三日則少陽與厥隂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巨陽與少隂爲表裏,陽明與太隂爲表裏,少陽與厥隂爲表裏,故兩感寒氣同受其邪。帝曰:「五藏已傷,六府不通,榮衞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

白話文:

歧伯說:「陽明經是十二條經脈中最主要的,它的氣血旺盛,所以感覺不到痛苦。三天後,它的氣血耗盡,就會死亡。陽明經與氣海相連,所以三天後氣血耗盡就會死亡。凡是因傷風受寒而發熱的,在夏至之前發病的就叫溫病,在夏至之後發病的就叫暑病。暑病應當使汗水全部排出,不要阻止它。這是根據熱的多少盛衰來決定的。陽熱還沒大盛的時候受到寒氣的壓制,所以發病就叫溫病。陽熱大盛,寒氣不能壓制,所以發病就叫暑病。」

然暑病者當與汗之令愈,勿反止之令其甚也。~~,~~新校正云:「按凡病傷寒已下,全元起本在〈竒病論〉中,王氏移於此,楊上善云:『冬傷於寒輕者,夏至以前發爲温病。冬傷於寒甚者,夏至以後發爲暑病。』」。」

白話文:

對於患上暑病的人來說,應該讓他們出汗以令病情好轉,不要反而阻止他們出汗導致病情加重。注:對於所有的寒病,其病症根源都記載在《奇病論》中,王某將此移於此篇。楊上善說:「在冬天受到輕微寒冷之傷者,會在夏至之前發作爲溫病。而冬天受到嚴重寒冷之傷者,則會在夏至之後發作爲暑病。」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卧、身熱肝之脉環隂器,抵少腹而上,故小便不通,先黃、腹痛、多卧也。寒薄生熱,身故熱焉。熱爭則狂言及驚、脇滿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經絡雖已受熱,而神藏猶未納邪,邪正相薄故云爭也,餘爭同之,又肝之脉從少腹上,俠胃,貫鬲,布脇肋,循喉嚨之後,絡舌本,故狂言、脇滿痛也。肝性靜而主驚駭,故病則驚、手足躁擾、卧不得。

白話文:

患有肝熱病的人,小便會先變黃、肚子痛、經常躺著、身體發熱。肝臟的經絡環繞著生殖器,然後向上延伸到腹部,所以小便不通、先變黃、肚子痛、經常躺著。寒氣過度會生出熱氣,所以身體發熱。熱氣與寒氣交爭,就會出現胡言亂語、驚嚇、肋骨下脹痛、手腳不安分的症狀,無法安穩地躺著。經絡雖然已經受到熱氣的影響,但神智尚未被邪氣侵擾,邪氣與正氣互相碰撞,所以說是交爭。其他交爭的症狀也是如此。此外,肝臟的經絡從腹部向上延伸,經過胃,貫穿橫膈膜,分佈在肋骨兩側,沿著喉嚨後方,連接舌頭的根部,所以會出現胡言亂語、肋骨下脹痛的症狀。肝臟的特性是安靜,但主要負責驚嚇,所以生病時就會出現驚嚇、手腳不安分、無法躺著的症狀。

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肝主木,庚辛爲金,金剋木故甚,死於庚辛也。甲乙爲木,故大汗於甲乙。刺足厥隂少陽厥隂肝脉,少陽膽脉。其逆則頭痛員員,脉引衝頭也肝之脉自舌本循喉嚨之後,上出額與督脉會於巔,故頭痛員員,然脉引衝於頭中也。員員,謂似急也。

白話文:

肺脈和胃脈旺盛,大腸和膽脈虛弱,如果氣勢逆行,則肺脈和胃脈會傷害肝木。肺脈和胃脈屬金,金剋木,所以會過盛,因此會死於肺脈和胃脈。大腸和膽脈屬木,所以會在大腸和膽脈旺盛時大汗。

刺足厥陰(即肝經)少陽(即膽經),厥陰是肝脈,少陽是膽脈。如果氣勢逆行,就會頭痛,脈氣衝擊頭部。肝脈從舌根循著喉嚨之後,向上經過額頭,與督脈在頭頂相會,所以會頭痛,而且脈氣會衝擊到頭部。頭痛的樣子就像急促發作一樣。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夫所以任治於物者,謂心。病氣入於經絡則神不安治,故先不樂,數日乃熱也。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心手少隂脉起於心中,其支別者,從心系上俠咽。小腸之脉直行者,循咽,下鬲,抵胃。其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外眥,故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也。

白話文:

心臟發熱者,剛開始會感到鬱悶不快,幾天後才會發熱。這說明控制人體功能的「心」出了問題。病氣侵入經絡,神志就會不安寧,所以一開始會鬱悶不快,幾天後才會發熱。

熱氣暴發,就會突然感到心痛、胸悶、噁心嘔吐、頭痛、面紅、沒有汗水。心手少陰經的脈絡起始於心臟,其分支從心臟連接到咽喉。小腸經的脈絡直行,沿著咽喉、食道,到達胃部。其分支從缺盆循頸、上頰,到達眼睛的外眼角,所以會突然感到心痛、胸悶、噁心嘔吐、頭痛、面紅。

心在液爲汗,𫝆病熱故無汗以出。~~,~~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外眥』作『兌眥』,王注〈厥論〉亦作『兌眥』,『外』當作『兌』。」。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心主火,壬癸爲水,水滅火故甚,死於壬癸也。丙丁爲火,故大汗於丙丁,氣逆之證經闕其文。

刺手少隂太陽少隂心脉,太陽小腸脉。

白話文:

心液生汗,疾病發熱所以不出汗。~~,~~新校正注云:「根據《甲乙經》,『外眥』應為『兌眥』,王注《厥論》也作『兌眥』,『外』應作『兌』。」。壬癸盛,丙丁大量出汗,氣逆則壬癸滅絕。心主火,壬癸屬水,水能滅火,所以壬癸盛則人體過寒,死於壬癸。丙丁屬火,所以氣逆時丙丁大汗,經文缺失了氣逆的其他症狀。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胃之脉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脣,下交承漿,却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故先頭重、頰痛、顏青也。脾之脉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其直行者,上鬲,俠咽,故煩心欲嘔而身熱也。

白話文:

患有脾熱病的人,會出現以下症狀:

  • 頭部沉重、臉頰疼痛、心煩意亂
  • 臉色青白、有嘔吐感、身體發熱

原因:

胃經的脈絡從鼻樑中間開始,沿著鼻子的外側向下,進入上顎牙齒中,再從嘴角兩側出來,繞著嘴脣,向下交會於下巴,再沿著下巴後緣向下,到達頸部的大迎穴,沿著臉頰車穴向上,經過耳前,越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線,到達額頭和顱骨,因此會出現頭部沉重、臉頰疼痛、臉色青白等症狀。

脾臟脈絡的分支,從胃部再向上進入橫膈,匯聚於心臟,其直行的部分,向上進入橫膈,經過咽喉,所以會出現心煩意亂、有嘔吐感以及身體發熱等症狀。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云:『脾熱病者,先頭重、顏痛。』無『顏青』二字也。」。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滿𣳘、兩頷痛胃之脉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氣街者,腰之前,故腰痛也。脾之脉,入腹,屬脾,絡胃,又胃之脉自交承漿,却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故腹滿𣳘而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脾主土,甲乙爲木,木伐土故甚,死於甲乙也。

白話文:

~~,~~新校正雲:「根據《甲乙經》《太素》所說:『脾熱病的人,先出現頭重、顏面疼痛。』沒有『顏青』這兩個字。」。熱氣爭奪則腰痛,不能俯仰,腹部脹滿、兩邊臉頰疼痛。胃的脈絡分支,從胃下口開始,沿著腹腔內部,向下到氣街中會合,再向下到髀部。氣街就是腰部前方,所以會腰痛。脾的脈絡,進入腹中,屬於脾,聯繫胃,還有胃的脈絡自己交會後承載面頰,再沿著下巴後緣向下,出於大迎穴,沿著頰車穴,因此會腹滿脹痛而兩邊臉頰疼痛。甲乙日病重,戊己日大汗,氣逆則甲乙日死亡。脾主土,甲乙屬木,木剋土所以病重,在甲乙日死亡。

戊己爲土,故大汗於戊己,氣逆之證經所未論。刺足太隂陽明太隂脾脉,陽明胃脉。~~,~~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熱病〉下篇云:『病先頭重、顏痛、煩心、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滿、兩頷痛,其暴𣳘善飢而不欲食,善噫,熱中,足清,腹脹,食不化,善嘔,𣳘有膿血,苦嘔無所出,先取三里後,取太白章門。』」。

白話文:

戊己日對應土,所以如果在戊己日劇烈出汗,氣息逆亂而不安,這是經典中沒有記載過的證狀。治療時應針刺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的脈絡。~~,~~新校正雲:「按《甲乙經》、『熱病』下篇說:『這個病症一開始會頭痛、臉痛、心煩、發燒。如果熱氣攻心,就會腰痛,不能俯仰自如。肚子脹滿、兩腮疼痛,突然發作後會飢餓但不想吃東西,經常打嗝,體內有熱,腳掌清爽,腹脹,食物不能消化,喜歡嘔吐,糞便中有膿血,常常想吐但吐不出東西。先取三里穴,再取太白穴和章門穴。』」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肺主皮膚,外養於毛,故熱中之則先淅然惡風寒,起毫毛也。肺之脉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𫝆肺熱入胃,胃熱上升,故舌上黃而身熱。熱爭則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肺居鬲上,氣主胸膺,復在變動爲欬,又藏氣而主呼吸,背復爲胸中之府,故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也。肺之絡脉,上會耳中,𫝆熱氣上熏,故頭痛不堪,汗出而寒。

白話文:

得了肺熱病的人,一開始會感到寒顫,毛孔收縮,怕冷怕風,舌頭發黃,身體發熱。肺主皮膚,靠毛孔來通達體外。所以熱病時,首先會寒顫怕冷,毛孔收縮。肺的脈絡起於中焦,向下連接大腸,再經過胃口,繞過肺後進入胃,導致肺熱進入胃,胃熱上升,所以舌頭發黃,身體發熱。熱氣爭奪氣道,就會喘咳,疼痛牽扯胸部、後背,不能深呼吸,頭疼難耐,出汗卻感覺寒冷。肺位於膈肌上方,氣主導胸部和後背,又藏氣主呼吸,後背又是胸中的府器。所以會喘咳,疼痛牽扯胸部、後背,不能深呼吸。肺的脈絡向上會通到耳朵,熱氣上衝,所以頭疼難耐,出汗卻感覺寒冷。

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肺主金,丙丁爲火,火爍金故甚,死於丙丁也。庚辛爲金,故大汗於庚辛也。氣逆之證經闕未書。刺手太隂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太隂肺脉,陽明大腸脉,當視其絡脉盛者乃刺而出之。

白話文:

丙丁(肺火)很旺,庚辛(肺氣)大汗。氣逆的話,肺主金,丙丁(肺火)為火,火克金,所以丙丁(肺火)旺盛,就會損傷肺金。庚辛(肺氣)屬金,所以肺氣大汗時,就表現為庚辛(肺氣)旺盛。氣逆的證狀,經書上沒有記載。刺手太陰陽明,讓血流出,像大豆那麼大,立即痊癒。太陰是肺脈,陽明是大腸脈,應該看哪條絡脈更明顯就刺出血。

腎熱病者,先腰痛,䯒痠,苦渴,數飲,身熱膀胱之脉,從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又腰爲腎之府,故先腰痛也。又腎之脉自循内踝之後,上腨内,出膕内廉,又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故䯒痠、苦渴、數飲、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䯒寒且痠,足下熱,不欲言膀胱之脉從腦出,別下項,又腎之脉起於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䯒内。

白話文:

患有腎熱病的人,一開始會腰痛、酸脹、口渴、頻繁喝水、身體發熱。膀胱的經絡從肩頸內部經過,沿著脊椎,到達腰部。又因為腰是腎的住所,所以會先腰痛。

此外,腎臟的經絡從腳踝內側後面開始,向上經過小腿內側,從大腿內側後緣出來,還有一支直接從腎臟往上貫穿肝臟和橫隔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經過舌根。因此會出現酸脹、口渴、頻繁喝水、身體發熱的症狀。

如果熱氣過盛,則會導致脖子疼痛和僵硬,腰部既痠痛又有寒氣,腳底發熱,不想說話。膀胱的經絡從頭腦出來,再分支出項部的經絡。而腎臟的經絡從小腳趾下方開始,斜著走向腳心,從腳趾甲下面出來,沿著腳踝內側後面,再分出一支進入腳後跟,以上行於內側。

又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故項痛而強,䯒寒且痠,足下熱,不欲言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然骨』作『然谷』。」。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腎之筋循脊内,俠膂,上至項,結于枕骨,與膀胱之筋合,膀胱之脉又並下于項,故項痛員員然也。澹澹,爲似欲不定也。

白話文:

再者,它垂直行走的經絡,從腎臟往上貫穿肝臟、橫膈膜,進入肺臟,沿著喉嚨,經過舌根,所以頸部疼痛而僵硬,發冷且痠痛,腳底發熱,不想說話。

如果它逆行,就會導致頸部疼痛,飽滿而麻木。腎臟的筋膜沿著脊椎內側,經過肋骨,向上到頸部,與枕骨相連,與膀胱的筋膜會合。膀胱的經脈又向下與頸部相連,所以頸部疼痛會飽滿而麻木。麻木是指似乎不太確定的感覺。

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已死腎主水,戊己爲土,土刑水故甚,死於戊己也。壬癸爲水,故大汗於壬癸也。刺足少隂太陽少隂腎脉,太陽膀胱脉。諸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出也氣王日爲所勝,王則勝邪,故各當其王日汗。

白話文:

當「戊己」日特別強盛時,「壬癸」日就會出現大汗淋漓的症狀。這是因為「氣」逆行,導致「戊己」剋制「腎」所屬的水行,而「戊己」為土,土剋水,所以「腎」會受到嚴重損害,最終導致死亡。而「壬癸」是水的象徵,所以「壬癸」日會出現大汗。

針刺足少陰太陽少陰腎經,太陽膀胱經。各種出汗的症狀,通常發生在受到剋制的日子的那天。因為「氣」的運行是有規律的,當「王」日(即剋制日)到來時,就會出現戰勝邪氣的現象,所以各個「王」日都會出現出汗的症狀。

肝熱病者,左頰先赤肝氣合木,木氣應春,南面正理之,則其左頰也。心熱病者,顏先赤心氣合火,火氣炎上,指象明候,故候於顏。顏,額也。脾熱病者,鼻先赤脾氣合土,土王於中,鼻處面中,故占鼻也。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肺氣合金,金氣應秋,南面正理之,則其右頰也。

白話文:

肝熱病:

患者的左臉頰首先發紅。肝氣屬木,木氣旺盛的季節為春天。南方是木氣的正位,因此肝熱病人的左臉頰會出現發紅。

心熱病:

患者的臉部首先發紅。心氣屬火,火氣會向上升。臉部是心氣上浮的表現,因此心熱病人的臉部會出現發紅。

脾熱病:

患者的鼻子首先發紅。脾氣屬土,土氣在人體的中央。鼻子位於面部中央,因此脾熱病人的鼻子會出現發紅。

肺熱病:

患者的右臉頰首先發紅。肺氣屬金,金氣旺盛的季節為秋天。南方是金氣的正位,因此肺熱病人的右臉頰會出現發紅。

腎熱病者,頤先赤腎氣合水,水惟潤下,指象明候,故候於頤也。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熱病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已期,爲大汗日也。如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肺庚辛,腎壬癸,是爲期日也。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反,謂反取其氣也。

白話文:

患有腎熱的人,下巴先發紅。腎氣與水相合,水性潤下,面相可以反映內臟狀況,所以腎熱觀察下巴。即使病還沒發作,看到下巴發紅就可以針灸,稱為「治未病」。聖人不會等到病發了才治療,而是治療還沒出現疾病的徵兆、在病情還沒失控的時候就開始治療。

熱病是由五臟六腑引起的,到了一定時期就會有大汗的症狀。例如:肝臟病在甲乙日、心臟病在丙丁日、脾臟病在戊己日、肺臟病在庚辛日、腎臟病在壬癸日,這些就是所謂的「期日」。

針灸時,順著經脈反覆針刺三次就可以收效,這是為了讓氣血流動正常。

如肝病刺脾,脾病刺腎,腎病刺心,心病刺肺,肺病刺肝者,皆是反刺五藏之氣也。三周,謂三周於三隂三陽之脉狀也。又太陽病而刺寫陽明,陽明病而刺寫少陽,少陽病而刺寫太隂,太隂病而刺寫少隂,少隂病而刺寫厥隂,如此則爲反取三隂三陽之脉氣也。重逆則死先刺已反,病氣流傳,又反刺之,是爲重逆。

一逆刺之尚至三周乃,已況其重逆而得生邪。

白話文:

如果肝臟有病刺治脾臟,脾臟有病刺治腎臟,腎臟有病刺治心臟,心臟有病刺治肺臟,肺臟有病刺治肝臟,這些都是反過來刺激五臟之氣。

三週,是指在三陰三陽的經脈上針灸三輪。

還有,太陽病而針灸陽明經,陽明病而針灸少陽經,少陽病而針灸太陰經,太陰病而針灸少陰經,少陰病而針灸厥陰經,這樣就是反向取用三陰三陽經脈之氣。

如果病邪嚴重逆反,先針灸已經反方向針灸的地方,使病氣流傳,又反向針灸,這叫做重逆,會導致死亡。

諸當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大出也王則勝邪,故各當其王日汗。~~,~~新校正云:「按此條文注二十四字與前文重複,當從刪去。《甲乙經》、《太素》亦不重出。」。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寒水在胃,陽氣外盛,故飲寒乃刺,熱退則涼生,故身寒而止針。熱病先胸脇痛,手足躁,刺足少陽,補足太隂此則舉正取之例。

白話文:

當出汗的時候,在邪氣最盛的時候出大汗。邪氣屬陽,而汗屬陽,所以邪氣盛時出汗。~~,~~註冊雲:「按此條文註二十四字與前文重複,應刪去。《甲乙經》、《太素》也沒有重出。」。治療熱病,用冷水給病人喝,然後針灸。一定要穿暖和的衣服,住在寒冷的地方,身體發冷了就會停止。冷水在胃中,陽氣就會從外面入侵,所以喝冷水就會針灸,熱氣退了,涼氣就會產生,所以身體發冷就會停止針灸。熱病先出現胸脅痛,手腳躁動,就針灸足少陽,補足太陰。這是舉正取穴的例子。

然足少陽木病而寫足少陽之木氣,補足太隂之土氣者,恐木傳於土也。胸脇痛,丘虚主之。丘虚在足外踝下,如前陷者中。足少陽脉之所過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熱病手足躁,經無所主治之旨,然補足太隂之脉,當於井榮取之也。~~,~~新校正云:「詳足太隂全元起本及《太素》作手太隂。

白話文:

如果足少陽經的木氣出現問題,而我們去寫補足少陽經木氣,並補強太陰經土氣的話,恐怕木氣會傳導到土氣。胸部的兩側疼痛,丘虛穴能治療。丘虛穴位於足外踝下方,就像前面有凹陷的地方。足少陽經脈經過這個穴位,針灸可以刺入五分深,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如果用灸法,可以灸三壯。熱性病時,手腳躁動,經絡中沒有對應的治療方法。但可以通過補強太陰經脈來治療,應該從井穴和榮穴取穴。~~,~~新校正雲:「詳查足太陰經的《全元起本》和《太素》,應該是手太陰經。

楊上善云:『手太隂上屬肺,從肺出腋下,故胸脇痛。』又按《靈樞經》云:『熱病而胸脇痛,手足躁,取之筋間,以第四鍼索筋於肝,不得,索之於金。』金,肺也。以此決知作手太隂者爲是。」。病甚者,爲五十九刺五十九刺者,謂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

白話文:

楊上善說:「手太陰經上達於肺,從肺部穿出腋下,所以胸部和腋下疼痛。」

《靈樞經》中也說:「熱病而感到胸部和腋下疼痛、手足煩躁,可在肌肉之間尋找筋絡,用第四根針探求肝臟的筋絡,找不到的話就在肺部尋找。」肺在五行中屬金,因此以此判斷是手太陰經出了問題。

如果病情嚴重,就用「五十九刺」的方法。所謂「五十九刺」,是指頭部五行的五種刺法,每種刺法行五次,以此來緩解陽氣上亢的熱逆之症。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寫胸中之熱也。氣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寫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寫四支之熱也。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寫五藏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故病甚則爾刺之。然頭上五行者。當中行,謂上星、顖會、前頂、百會、後頂。

白話文:

  •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這八個穴位可以瀉除胸中的熱。
  • 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這八個穴位可以瀉除胃中的熱。
  • 雲門、髃骨、委中、髓空:這八個穴位可以瀉除四肢的熱。
  • 五藏俞傍五:這十個穴位可以瀉除五臟的熱。
  • 總共這五十九個穴位,都是瀉熱的重要穴位。所以患者病勢嚴重時,就可以刺這些穴位。
  • 不過頭部有五行穴位,正中的一行,分別是上星、顖會、前頂、百會、後頂。

次兩傍,謂五處、承光、通天、絡却、玉枕。又刺兩傍,謂臨泣、目窻、正營、承靈、腦空也。上星在顱上直鼻中央,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陷者中,容豆,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四分作三分。〈水熱穴論〉注亦作三分。詳此注下文云:『刺如上星法。

白話文:

緊鄰額頭兩側的穴位: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還可以在額頭兩側刺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穴。上星穴位於頭頂正中央鼻骨上方,進入髮際線,深度為一個人的手指寬度的四分之一,可以容納一顆豆子,針刺深度為一個人的手指寬度的四分之一。經新版校正後,注釋中說:「參考《甲乙經》,四分之一應為三分之一。〈水熱穴論〉注釋中也是寫作三分之一。詳細說明見本注釋下文:『針刺方法與上星穴相同。』

』又云:『刺如顖會法。』旣有二法,則當依《甲乙經》及〈水熱穴論〉注,上星刺入三分,顖會刺入四分。」~~,~~顖會在上星後,同身寸之一寸陷者,刺如上星法。前頂在顖會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骨間陷者中,刺如顖會法。百會在前頂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脉,足太陽脉之交會,刺如上星法。後頂在百會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枕骨上,刺如顖會法。

白話文:

文中提到了兩種針刺方法:「刺如顖會法」和「刺入三分法」。

「刺入三分法」適用於上星穴,針刺深度為三分。

「刺如顖會法」適用於以下穴位:

  • 顖會穴:位於上星穴後,距離一寸,陷於骨間處。
  • 前頂穴:位於顖會穴後,距離一寸五分,陷於骨間處。
  • 百會穴:位於前頂穴後,距離一寸五分,陷於頭頂中央旋毛處,可以容納手指,是督脈和足太陽經的交會穴。
  • 後頂穴:位於百會穴後,距離一寸五分,位於枕骨上。

然是五者,皆督脉氣所發也,上星留六呼,若灸者並灸五壯。次兩傍穴,五處,在上星兩傍,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承光,在五處後,同身寸之一寸。通天,在承光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絡却,在通天後,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玉枕,在絡却後,同身寸之七分。然是五者並足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

白話文:

這些穴道都是隸屬於督脈氣所發生的,其中上星穴在六呼區內,如果灸的話,就同時灸五壯。接著兩旁的五個穴道,位於上星穴的左右兩側,距離身體一寸至一寸五分。承光穴在五處穴道的後面,距離身體一寸。通天穴在承光穴的後面,距離身體一寸五分。絡卻穴在通天穴的後面,距離身體一寸五分。玉枕穴在絡卻穴的後面,距離身體七分。這些穴道同時與足太陽經脈氣所發生,如果針灸,可以刺入身體三寸深。

五處通天,各留七呼。絡却留五呼。玉枕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承光不可灸,玉枕刺入二分。」,~~又次兩傍臨泣在頭,直目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五分,足太陽、少陽、陽維三脉之會。目窻、正營遞相去同身寸之一寸。承靈、腦空遞相去同身寸之一寸五分。

白話文:

五處連接天庭,各自保留七分呼吸能力。脈絡交織處保留五分呼吸能力。玉枕穴保留三分呼吸能力,如果要艾灸,可以灸三壯。

《新校正》雲:「根據《甲乙經》,承光穴不能灸,玉枕穴刺入深度為二分。」

此外,位於頭部的兩側臨泣穴,在眼睛上方,插入髮際,深度為五分。它是足太陽經、少陽經和陽維脈這三條經脈的交匯處。

目窻穴和正營穴之間的距離為一寸。承靈穴和腦空穴之間的距離為一寸五分。

然是五者並足少陽、陽維二脉之會,腦空一穴,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餘,並可刺入同身寸之三分。臨泣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大杼在項第一椎下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督脉別絡、足太陽、手太陽三脉氣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七壯,〈氣穴〉注作七壯,〈刺瘧〉注、〈熱穴〉注作五壯。

白話文:

大杼穴:位於頸部第一節脊椎下方兩側,距離約一寸半,略有凹陷處,是督脈、足太陽經、手太陽經三條經絡氣血交會的地方。針刺深度為三寸,留針七次呼吸,或艾灸五壯。

<<新校正>>(對甲乙經的校正):據《甲乙經》記載,針刺大杼穴灸五壯,而《氣穴注》、《刺瘧注》、《熱穴注》則記錄為艾灸七壯。

」~~,~~膺俞者,膺中俞也,正名中府,在胸中行兩傍,相去同身寸之六寸,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閒,動脉應手陷者中,仰而取之。手足太隂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五壯。缺盆在肩上橫骨陷者中,手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背俞當是風門、熱府,在第二椎下,兩傍各同身寸之一寸半。

白話文:

膺俞穴

膺俞穴,又稱膺中俞穴,別名中府穴,位於胸部中央兩側,相距六寸,在鎖骨下方一寸,乳房上方三根肋骨之間。當用手指觸按時,感受到動脈脈搏跳動,且有凹陷處,俯臥取穴。手足太陰經氣脈在此交會,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五次呼吸。若艾灸,可施灸五壯。

缺盆穴

缺盆穴位於肩上,橫骨凹陷處,手陽明經氣脈發出之處。針刺深度二分,留針七次呼吸。若艾灸,可施灸三壯。

背俞穴

背俞穴位於風門穴、熱府穴旁,在第二胸椎下方,距離脊柱兩旁一寸半。

督脉,足太陽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驗𫝆《明堂中誥圖經》不言背俞,未詳果何處也。~~,新校正云:「按王注〈水熱穴論〉以風門、熱府爲背俞。又注〈氣穴論〉以大杼爲背俞,此注云未詳,三注不同,蓋疑之也。」,~~氣街在腹齊下,橫骨兩端,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動應手,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督脈:足太陽經的交會點,針刺可入五分深,留針的時間為七個呼息,若要灸的話可以灸五壯。根據《明堂中誥圖經》的驗證,未記載背俞穴的位置。

編者按:王注〈水熱穴論〉將風門穴和熱府穴定為背俞穴。又王注〈氣穴論〉將大杼穴定為背俞穴。而此注云未詳,三處注釋的說法不同,應當是編者有懷疑。

氣街穴 :位於腹部齊下,橫骨兩端,鼠鼷穴上約一寸,按壓有感覺,屬於足陽明經氣所發的地方。針刺可入三分深,留針的時間為七個呼息,若要灸的話可以灸五壯。

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䯒外廉兩筋肉分間,足陽明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巨虚上廉(上巨虚),足陽明與大腸合,在三里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巨虚下廉(下巨虚),足陽明與小腸合,在上廉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陽明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雲門,在巨骨下,胸中行兩傍。

白話文:

三里穴

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距離膝蓋骨外側三寸的地方,在兩條肌肉的交界處,是足陽明經的起點。針灸時可刺入一寸,留針七呼,或灸三壯。

上巨虛穴

上巨虛穴位於足陽明經和承合大腸經的地方,在三里穴下方三寸,是足陽明經氣發出的地方。針灸時可刺入八分,或灸三壯。

下巨虛穴

下巨虛穴位於上巨虛穴下方三寸,是足陽明經氣發出的地方。針灸時可刺入三分,或灸三壯。

雲門穴

雲門穴位於胸骨下方,兩側各有一穴,屬於任脈。

~~,新校正云:「按〈氣穴論〉注『胸中行兩傍』作『俠任脉傍,橫去任脉』,文雖異,穴之處所則同。」,~~相去同身寸之六寸,動脉應手。中府,當其下,同身寸之一寸。雲門,手太隂脉氣所發,舉臂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若灸者可灸五壯,驗𫝆《明堂中誥圖經》不載。

白話文:

新校訂的古文注釋:「根據《氣穴論》的注釋,『胸中行兩傍』應作『傍任脈,橫過任脈』,雖然文字不同,但穴位的位置是相同的。」

雲門穴距離身柱的長度為六寸,動脈可以觸摸到。中府穴,位於雲門穴的下方,距離身柱的一寸處。

雲門穴是手太陰肺經的氣血發源處,舉起手臂後可以取穴。針刺的深度可以達到七分,如果艾灸的話,可以用五壯,具體驗證方法可以參考《明堂中誥圖經》,但《明堂中誥圖經》中沒有記載。

髃骨穴,尋其穴以寫四支之熱,恐是肩髃穴,穴在肩端兩骨間,手陽明、蹻脉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委中,在足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動脉。」~~,新校正云:「詳委中穴與〈氣穴〉注、〈骨空〉注、〈刺瘧論〉注并此,王氏四處注之,彼三注無足膝後屈處五字,與此注異者,非實有異,蓋注有詳略爾。」,~~足太陽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白話文:

髃骨穴

找到這個穴位,可以治療四肢的發熱。這個穴位可能是指肩髃穴,位於肩膀兩塊骨頭之間。它屬於手陽明脈和足太陽脈的交會點。針灸可以刺入體內六分,留針六次呼吸的時間。如果用艾灸,可以灸三壯。

委中穴

位於膝蓋後方,彎曲時會出現凹陷,在小腿中央,動脈旁邊。它屬於足太陽脈的交會點。針灸可以刺入體內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如果用艾灸,可以灸三壯。

校注

王氏在四處的注釋中,只有此處提到了「足膝後屈處」五個字。其他三處注釋都沒有,因此有差異。這並不是實際上的差異,而是因為注釋有詳略之分。

髓空者,正名腰俞,在脊中第二十一椎節下間,督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二寸,〈水熱穴論〉注亦作二寸,〈氣府論〉注、〈骨空論〉注作一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五藏俞傍五者,謂魄戸、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五穴也,在俠脊兩傍各相去同身寸之三寸,並足太陽脉氣所發也。魄戸,在第三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五壯。

白話文:

骨髓中空的地方,正名為「腰俞穴」,位於脊椎第二十一節下方,是督脈氣息發出的地方,針刺深度為兩分。不過,根據《新校正》的說明,《甲乙經》記載針刺深度為兩寸,《水熱穴論》注釋也記載為兩寸,《氣府論》和《骨空論》注釋則記載為一分。針刺後留針七次呼吸。如果施灸,可灸三壯。

「五臟俞傍五穴」,指的是「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五個穴位,位於脊椎兩側,彼此相隔三寸,都是足太陽經脈氣息發出的地方。其中,「魄戶穴」位於第三椎下方兩側,正坐取穴,刺入深度為五分,如果施灸,可灸五壯。

神堂,在第五椎下兩傍,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壯。魂門,在第九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意舍,在第十一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志室,在第十四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是所謂此經之五十九刺法也。

白話文:

神堂穴:位於第五節椎骨下方兩側,針刺深度為身體厚度三分,灸的話灸5壯。

魂門穴:位於第九節椎骨下方,兩側正坐取穴,針刺深度為身體厚度五分,灸的話灸3壯。

意舍穴:位於第十一節椎骨下方兩側,正坐取穴,針刺深度為身體厚度五分,灸的話灸3壯。

志室穴:位於第十四節椎骨下方兩側,正坐取穴,針刺深度為身體厚度五分,灸的話灸3壯,以上這些就是本經59種針刺方法。

若《鍼經》所指五十九刺,則殊與此經不同,雖俱治熱病之要穴,然合用之理全向背,猶當以病候形證所應經法,即隨所證而刺之。

白話文:

如果《鍼經》提到的五十九個針灸穴位,它們與這部經書所記載的明顯不同。雖然它們都是治療熱病的重要穴位,但它們的配合使用原則卻完全相反。因此,還是應該根據病人的症狀和體徵所對應的經絡法則,根據具體情況來針刺。

熱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陽明、太隂而汗出止手臂痛,列缺主之。列缺者,手太隂之絡,去腕上同身寸之一寸半,別走陽明者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壯。欲出汗,商陽主之,商陽者,手陽明脉之井,在手大指次指内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陽明脉之所出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熱病始於頭首者,刺項太陽而汗出止天柱主之。

白話文:

發熱初期出現手臂疼痛的,刺手陽明、太陰的穴位可以發汗、止手臂疼痛,主穴是列缺。列缺是手太陰肺經的絡脈,在手腕以上同身寸一寸半的地方,別走手陽明大腸經,刺入深度可以達到同身寸的十分之三,留針三呼,如果施灸,可以灸五壯。想要發汗的,主穴是商陽。商陽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井穴,在拇指和食指內側,距離指甲角像韭葉一樣的長度,是手陽明大腸經氣血輸出的地方,刺入深度可以達到同身寸的十分之一,留針一呼,如果施灸,可以灸三壯。發熱初期出現頭部疼痛的,刺項部太陽的穴位可以發汗、止頭部疼痛,主穴是天柱。

天柱在俠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者中,足太陽脉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熱病始於足脛者,刺足陽明而汗出止~~,~~新校正云:「按此條《素問》本無,《太素》亦無,𫝆按《甲乙經》添入。」。熱病先身重、骨痛、耳聾、好暝,刺足少隂據經無正主穴,當補寫井榮爾。

白話文:

天柱穴位於後頸髮際的大筋外側凹陷處,是足太陽經氣血發出的地方。針刺可以深入皮膚兩分,停留的時間為六次呼吸。如果使用灸法,可以灸三壯。熱病從小腿開始,可以刺足陽明經的穴位,並讓患者出汗來止住熱病。

注釋:

  • 「《素問》本無,《太素》亦無」:這段文字在《素問》和《太素》等古籍中沒有記載。
  • 「榮爾」:指榮穴。

~~,~~新校正云:「按《靈樞經》云:『熱病而身重、骨痛、耳聾而好暝,取之骨,以第四鍼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脾也。」。病甚爲五十九刺如古法。熱病先眩冒而熱,胸脇滿,刺足少隂少陽亦井榮也。

白話文:

「~~,~~新版校正:根據《靈樞經》記載:『發高燒而身體沉重、骨頭疼痛、耳朵聽不見、愛閉眼睛,治療時取穴位在骨頭上,用第四根針在腎臟上尋找骨頭,找不到就到脾臟去找。』土指的就是脾臟。病情嚴重時按照古法施行「五十九刺」。高燒病先暈眩、症狀嚴重時發燒、胸部兩側飽脹,刺足少陰少陽穴,也是井穴和榮穴。」

太陽之脉色榮顴骨,熱病也榮,飾也,謂赤色,見於顴骨,如榮飾也。顴骨,謂目下,當外眥也,太陽合火,故見色赤。~~,~~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赤色榮顴者,骨熱病也。』與王氏之注不同。」。榮未交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作『榮未天』,下文『榮未交』亦作『天』。

白話文:

太陽經的脈象顏色紅潤,出現在顴骨上,這是熱病的症狀。「榮」是指紅色,「顴骨」是指眼睛下方,與外眼角相對應。太陽經對應於火,所以會呈現出紅色。

新校正版本注釋:「楊上善說:『赤色榮顴的是骨熱病。』與王氏的注釋不同。」

新校正版本補充:「《甲乙經》和《太素》中寫作『榮未天』,下文的『榮未交』也寫作『天』。

」。曰𫝆且得汗,待時而已榮一爲營字之誤也。曰者,引古經法之端由也,言色雖明盛,但隂陽之氣不交錯者,故法云:「𫝆且得汗之而已。待時者,謂肝病待甲乙,心病待丙丁,脾病待戊己,肺病待庚辛,腎病待壬癸。」是謂待時而已。所謂交者,次如下句。與厥隂脉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外見太陽之赤色,内應厥隂之弦脉,然太陽受病當傳入陽明,𫝆反厥隂之脉來見者,是土敗而木賊之也,故死。然土氣已敗,木復狂行,木生數三,故期不過三日。

白話文:

「出汗而病情減輕,只要靜待時機好轉。」「榮」字應該是「營」字的錯誤。開頭的「曰」字是引述古經理論的緣由,意思是指面色雖然鮮豔明亮,但陰陽之氣不能交錯,所以古法說:「只要出汗而病情減輕,靜待時機就可以好轉。」「靜待時機」是指肝病等待甲乙時,心病等待丙丁時,脾病等待戊己時,肺病等待庚辛時,腎病等待壬癸時。這就是所說的「靜待時機」。所謂「交錯」,指的是以下句子。

與厥陰脈同時出現者,會在三日內死亡太陽經脈出現赤色,內應厥陰脈的弦脈,但太陽經受病應當傳入陽明經,現在卻出現厥陰脈,這是土氣衰敗而木氣過盛所導致的,所以會死亡。土氣已經衰敗,木氣又會變得狂暴,木在五行中的數目為三,所以死亡期限不會超過三日。

其熱病内連腎,少陽之脉色也『病』或爲『氣』,恐字誤也。若赤色氣内連鼻兩傍者,是少陽之脉色,非厥隂色,何者?腎部近於鼻也。~~,~~新校正云:「詳或者欲改『腎』作『鼻』,按《甲乙經》、《太素》並作『腎』,楊上善云:『太陽水也,厥隂木也,水以生木,木盛水衰,故太陽水色見時,有木爭見者,水死,以其熱病内連於腎,腎爲熱傷,故死。』本舊無『少陽之脉色也』六字,乃王氏所添,王注非,當從上善之義。

」。

白話文:

其熱病內連腎臟,是少陽經脈的顏色。「病」字可能錯寫為「氣」。如果赤色氣息內連鼻子的兩側,這是少陽經脈的顏色,不是厥陰經脈的顏色。為什麼呢?因為腎臟靠近鼻子。~~,~~新校正說:「有人想把『腎』改為『鼻』,但是根據《甲乙經》、《太素》的記載,都是寫成『腎』的。楊上善說:『太陽經脈是水,厥陰經脈是木,水生木,木盛則水衰,所以當太陽水色的時候,就會有木氣想要出現,水就會死亡,因為熱病內連腎臟,腎臟被熱氣所傷,所以水就會死亡。』原本的版本沒有『少陽之脈色也』這六個字,是王氏添加的。王氏的註解有誤,應該採用楊上善的說法。

少陽之脉色榮頰前,熱病也頰前,即顴骨下近鼻兩傍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前』字作『筋』。楊上善云:『足少陽部在頰,赤色榮之,即知筋熱病也。』」。榮未交,曰𫝆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隂脉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少陽受病,當傳入於太隂,𫝆反少隂脉來見,亦土敗而木賊之也。故死不過三日,亦木之數然。

白話文:

少陽經脈的氣色表現在面頰前面,表示有熱病。面頰前面指顴骨下面靠近鼻子的兩側。《新校正》說:「根據《甲乙經》、《太素》,『前』字應作『筋』字。楊上善說:『足少陽經絡分佈在面頰,赤色是榮的表現,由此可知是筋熱病。』」榮氣還沒有完全顯現時,稱作「𫝆」,而已經出汗,只要等待時機即可。與少陰經脈爭著顯現的,死亡時間不會超過三天。少陽經脈受病,應該傳入太陰經脈,但如果少陰經脈的氣色反而顯現,說明土衰而木克。所以死亡時間不會超過三天,這也是木的數字特徵。

~~,~~新校正云:「詳或者欲改『少隂』作『厥隂』,按《甲乙經》、《太素》作『少隂』,楊上善云:『少陽爲木,少隂爲水,少陽色見之時,有少隂爭見者,是母勝子,故木死。』王作此注亦非,舊本及《甲乙經》、《太素》並無『死期不過三日』六字,此是王氏成足此文也。」。

白話文:

另有一種校本說:「可能想要改『少陰』為『厥陰』。」考察《甲乙經》、《太素》都記載為『少陰』,楊上善說:「少陽為木,少陰為水,少陽的顏色顯現時,會有少陰相爭,這時是母親勝過孩子,所以木材會死。」王先生的註釋也不正確,舊本和《甲乙經》、《太素》都沒有「死期不過三日」這六個字,這是王先生自己加上去的。

熱病,氣穴三椎下間主胸中熱。四椎下間主鬲中熱,五椎下間主肝熱,六椎下間主脾熱,七椎下間主腎熱。榮在骶也脊節之謂椎,脊窮之謂骶,言腎熱之氣外通尾骶也。尋此文椎間所主神藏之熱,又不正當其藏俞而云主療,在理未詳。項上三椎陷者中也此舉數脊椎大法也。言三椎下間主胸中熱者,何以數之,言皆當以陷者中爲氣發之所。

白話文:

熱病時,如果第三節椎骨下方到第四節椎骨上方之間有熱感,就表示胸部有熱;第四節椎骨下方到第五節椎骨上方之間有熱感,就表示胃部有熱;第五節椎骨下方到第六節椎骨上方之間有熱感,就表示肝臟有熱;第六節椎骨下方到第七節椎骨上方之間有熱感,就表示脾臟有熱;第七節椎骨下方到骶骨上方之間有熱感,就表示腎臟有熱。因為腎氣會往尾骶骨部位流動,所以說腎臟有熱會影響到尾骶骨。但是,這篇文章只根據脊椎位置來判斷五臟六腑的熱症,並沒有考慮到其他因素,因此這種說法並不完整。至於「項上三椎陷者中也」,指的是脖子上的三節椎骨,這些都是脊椎部位。文章提到第三節椎骨下方到第四節椎骨上方之間有熱感就表示胸部有熱,是因為這個部位是氣機發散的地方,所以熱會從這裡表現出來。

頰下逆顴爲大瘕,下牙車爲腹滿,顴後爲脇痛,頰上者,鬲上也此所以候面部之色,發明腹中之病診。

黃帝問曰:「有病温者,汗出輒復熱,而脉躁疾,不爲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爲何?」

歧伯對曰:「病名隂陽交,交者死也交,謂交合,隂陽之氣不分別也。。」

帝曰:「願聞其說!」

白話文:

臉頰下方逆着顴骨的方向出現腫塊,是腹內有大的腫瘤;下牙附近出現疼痛,是腹部脹滿;顴骨後方疼痛,是肋骨部位疼痛;臉頰上疼痛,則是胸骨上方的疼痛。因此,觀察面部的顏色變化,可以診斷出腹部的疾病。

黃帝問道:「有些病人發燒,出汗後反而更熱,脈搏跳動急促,汗液不減少,胡言亂語,不能吃東西,這種病叫什麼名字?」

岐伯回答:「這種病叫做陰陽交,交的意思就是死亡。交合,指的是陰陽之氣不能分開。」

黃帝說:「請您詳細講解一下。」

歧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榖,榖生於精言榖氣化爲精,精氣勝乃爲汗。𫝆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勝也言初汗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𫝆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無俾,言無可使爲汗也,榖不化則精不生,精不化流,故無可使。

白話文:

歧伯說:「人之所以出汗,都是由於穀物,穀物生於精氣,穀氣化為精,精氣旺盛纔出汗。邪氣和正氣交爭於骨肉而得出汗,是因為邪氣被排斥,精氣戰勝了,這是最初的出汗。精氣勝出,就應當能吃東西而不再發熱。發熱的是邪氣,出汗的是精氣。出汗後馬上又發熱,是因為邪氣勝過精氣。不能吃東西,是因為沒有精氣了,沒有精氣,就沒有可以出汗的,穀物不能化則精氣不生,精氣不能化流,所以沒有可以出汗的。」

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如是者,若汗出疾速,留著而不去,則其人壽命立至傾危也。~~,~~新校正云:「詳『病而留者』,按王注『病』當作『疾』,又按《甲乙經》作『而熱留者』。」。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熱論,謂上古熱論也。凡汗後脉當遲靜,而反躁急以盛滿者,是眞氣竭而邪盛,故知必死也。

白話文:

當疾病發作時,體內熱度升高,汗水淋漓且持續不退,那麼患者的壽命將岌岌可危。《甲乙經》也有類似記載:「熱度存在且持續不退。」

根據《熱論》記載:「汗出之後,脈搏依然急促且有力的人,將會死亡。」在中醫理論中,汗出過後脈搏應當趨於緩慢平穩,但若脈搏反而急促且有力,說明正氣耗盡而邪氣盛行,預後難以樂觀。

』𫝆脉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脉不靜而躁盛,是不相應。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志舍於精,𫝆精無可使,是志無所居,志不留居,則失志也。𫝆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汗出脉躁盛一死,不勝其病二死,狂言失志者三死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高亢不與汗液相應,表示身體無法抵禦疾病,死亡在即。脈搏不平穩,躁動盛行,這是脈象與疾病不相應。說胡話,表示意志喪失。意志喪失的人,生命意志貼附在精氣上,精氣衰竭,失去意志寄託,無法安住,這就是意志喪失。看到三個死亡徵兆,看不到一個生機,即使治癒也必死無疑。汗出脈搏躁動,這是第一個死亡徵兆;無法抵禦疾病,這是第二個死亡徵兆;說胡話意志喪失,這是第三個死亡徵兆。

帝曰:「有病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爲汗解,此爲何病?」

歧伯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

帝曰:「願卒聞之!」

白話文:

皇帝說:「有種病會出現身體發熱,出汗,胸腹脹滿,而且這種脹滿不會因為出汗而減輕,這是什麼病?」

岐伯說:「出汗並且身體發熱,這是風邪所致。出汗但胸腹脹滿不見好轉,這是厥症。這種病叫做風厥。」

皇帝說:「希望你能詳細地告訴我!」

歧伯曰:「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隂與其爲表裏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上從之,謂少隂隨從於太陽而上也。。」

白話文:

歧伯說:「太陽經主氣,所以最容易受到外邪。少陰經和太陽經是表裡關係,太陽經受熱,少陰經就會隨之向上,這種現象就叫做厥。向上,是指少陰經跟著太陽經向上走。」

帝曰:「治之柰何?」

歧伯曰:「表裏刺之,飲之服湯謂寫太陽補少隂也。飲之湯者,謂止逆上之腎氣也。。」

帝曰:「勞風爲病何如?」

白話文:

黃帝說:「該如何治療呢?」

岐伯說:「應當從表裡兩方面施針,服用湯藥,指的是疏洩太陽經的邪氣並補充少陰經。服用湯藥,是為了抑制向上逆衝的腎氣。」

黃帝說:「勞風這種病怎麼樣?」

歧伯曰:「勞風法在肺下從勞風生,故曰勞風。勞,謂腎勞也。腎脉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故腎勞風生上,居肺下也。其爲病也,使人強上,冥視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強上,好仰也。冥視,謂合眼,視不明也。』又《千金方》『冥視』作『目眩』。」。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爲勞風之病膀胱脉,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𫝆腎精不足,外吸膀胱,膀胱氣不能上營,故使人頭項強而視不明也。

白話文:

歧伯說:「勞風這個病,是因為腎氣不足,影響到肺部,所以稱為勞風。這裡的『勞』,指的是腎氣虛弱。腎經的脈絡從腎臟向上經過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部,所以腎氣虛弱就會導致風氣上行,停留在肺部之下。這種病症會讓人感到頭重腳輕,昏昏沉沉,就像閉上眼睛一樣看不清東西。病人的唾液像鼻涕一樣流出來,怕風覺得寒冷,這就是勞風的症狀。膀胱經的脈絡從眼睛內角開始,向上經過額頭,交會在頭頂,進入腦部,再從兩側分別向下經過脖子,沿著肩膀和脊椎內側,一直到腰部,進入脊椎骨內,與腎臟相連。如果腎精不足,膀胱經就會吸收外來的寒氣,導致膀胱氣無法上達頭部,因此會讓人感到頭頸僵硬,視力模糊。」

肺被風薄,勞氣上熏,故令唾出若鼻涕狀,腎氣不足,陽氣内攻,勞熱相合,故惡風而振寒。」

帝曰:「治之柰何?」

白話文:

肺部受到風邪侵襲,勞累的氣息向上薰蒸,所以會有如鼻涕般的分泌物從口中吐出。腎氣不足,體內的陽氣向上衝擊,勞累與熱氣交結在一起,因此畏懼風邪並感到寒顫。

皇帝問:「該如何治療呢?」

歧伯曰:「以救俛仰救,猶止也。俛仰,謂屈伸也,言止屈伸於動作,不使勞氣滋蔓。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三日中,若五日』,《千金方》作『候之三日及五日中,不精明者』是也,與此不同。」。欬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也巨陽者,膀胱之脉也。膀胱與腎爲表裏,故巨陽引精也。

白話文:

歧伯說:「用俯仰的姿勢來治療,就是停止活動。俯仰,就是屈身和伸展,意思是停止在動作中的屈身和伸展,不讓氣血過度消耗。陽氣引發,年輕強健的人三天,中年人五天,身體虛弱的人七天。咳嗽咳出青黃色的鼻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或鼻中排出,如果不排出就會傷及肺,傷及肺就會死亡。陽氣指的是膀胱經脈。膀胱和腎臟是表裡關係,所以陽氣會引發腎精。」

巨,大也。然太陽之脉,吸引精氣,上攻於肺者三日,中年者五日,素不以精氣用事者七日,當欬出稠涕,其色青黃如膿狀。平調欬者,從咽而上出於口。暴卒欬者,氣衝突於蓄門而出於鼻。夫如是者,皆腎氣勞竭,肺氣内虚,陽氣奔迫之所爲,故不出則傷肺也,肺傷則榮衞散解,魄不内治故死。~~,~~新校正云:「按王氏云:『卒暴欬者,氣衝突於蓄門而出於鼻。

白話文:

太陽脈可以吸收精氣,並將其傳送到肺部,三天內可能會導致中年人咳出稠厚的痰,顏色可能是青黃的,像膿狀。平和的咳嗽會從咽喉而出,但暴躁的咳嗽可能會從鼻腔衝出。這表明腎氣受損,肺氣虛弱,導致陽氣上升而氣息不暢。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傷害肺部,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甚至死亡。

』按《難經》七衝門無蓄門之名,疑是賁門。楊操云:『賁者,鬲也,胃氣之所出,胃出穀氣,以傳於肺,肺在鬲上,故胃爲賁門。』」。」

白話文:

《難經》一書中沒有提到「蓄門」這個名稱,懷疑可能是指「賁門」。楊操說:「賁就是膈肌,是胃氣排出的地方。胃排出穀物的氣體,再傳送到肺部。肺位於膈膜上方,所以胃就是賁門。」

帝曰:「有病腎風者,面、胕痝然壅,害於言,可刺不痝然,腫起貌。壅,謂目下壅如卧蠶形也。腎之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故妨害於言語。?」

白話文:

黃帝說:「得了腎風病的人,臉和脖子會腫脹僵硬,說話受阻。這種腫脹的外觀看起來像臥蠶狀。腎經從腎臟向上經過肝臟和橫膈,進入肺部,沿著喉嚨,經過舌根,所以會影響說話。」

歧伯曰:「虚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至,謂病氣來至也,然謂藏配一日而五日至腎,夫腎已不足,風内薄之,謂腫爲實,以針大𣳘,反傷藏氣,眞氣不足不可復,故刺後五日其氣必至也。。」

帝曰:「其至何如?」

白話文:

岐伯說:「身體虛弱時不應該針灸,如果在不應該針灸的情況下針灸,五天後病氣一定會來。所謂的『病氣來至』,指的是病氣會在一天內依序到達五臟,最後到達腎臟。腎臟本來就已經虛弱,如果再受到風寒的侵襲,就會出現腫脹的情況。這種腫脹是虛腫,但如果針灸時使用粗針,反而會損傷臟腑之氣。真氣一旦不足就無法恢復,所以針灸後五天,病氣必定會來。」

歧伯曰:「至必少氣時熱,時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乾苦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煩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則欬,病名曰風水,論在刺法中刺法,篇名,𫝆經亡。。」

帝曰:「願聞其說!」

白話文:

岐伯說:「到了(風水病)一定會氣息微弱,時而發熱,時而從胸背發熱上升到頭部,出汗,手熱,口乾口渴,小便黃、兩眼下方腫脹,腹中作響,身體沉重難以行走,月經不至,煩躁不安且食慾不振,不能平躺,平躺就會咳嗽。這種病名為『風水』,它的治療方法記載在刺法篇中。」

歧伯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虚。隂虚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欬甚上迫肺也。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

帝曰:「何以言!」

白話文:

岐伯說:「邪氣容易聚集的地方,一定是正氣虛弱的地方。陰氣虛弱,陽氣就會聚集,所以陽氣虛弱的人常常會感到胸悶、發熱、出汗。小便黃赤,說明小腹中有熱氣。不能平躺,是因為胃部不調和。平躺就會加重咳嗽,導致氣往上衝到肺部。身體有水氣的人,微腫會首先表現在眼睛下方。」

歧伯曰:「水者,隂也,目下亦隂也。腹者,至隂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眞氣上逆,故口苦、舌乾、卧不得正偃,正偃則欬出清水也。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則驚,驚則欬甚也。腹中鳴者,病本於胃也,薄脾則煩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難以行者,胃脉在足也。

白話文:

歧伯說:「水屬陰,兩眼下方也是陰位。腹部,是至陰之氣所居之處,所以腹部有水,必定會導致兩眼下方腫脹。真氣上逆,所以口中苦澀、舌頭乾燥、躺不下,躺下去就會咳出清水。所有患水病的人,所以都不能平躺,一平躺就會受驚,一受驚就會咳得更厲害。腹部鳴叫的,症狀起源於胃,脾胃氣虛的話就會煩躁得吃不下東西。吃不下飯的,是胃部膈肌造成的。身體沉重,行動困難的,是因為胃部經絡在腳上。

月事不來者,胞脉閉也。胞脉者,屬心而絡於胞中,𫝆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考上文所釋之義,未解「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乾,苦渴」之義,應古論簡脫而此差謬之爾,如是者何?腎少隂之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又膀胱太陽之脉,從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入循膂。𫝆隂不足而陽有餘,故熱從胸背上至頭而汗出、口乾、苦渴也。

白話文:

月經不來,是因為子宮的氣血通道閉塞。這個通道屬於心經,與子宮相連。氣血向上沖擊肺部,而心氣無法向下通暢,因此月經就不會來。

考量上文所解釋的內容,無法解釋「熱氣從胸背上升到頭部,出汗、手熱、口乾、口渴」的原因,應該是古代論述簡略而導致的錯誤。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腎臟的少陰經絡,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橫膈,進入肺部,沿喉嚨和舌根,另外,膀胱的太陽經絡,從眼睛內側上額頭,交會於頭頂,其中一個分支從頭頂到耳角,另一個分支從頭頂進入腦部,再分出另一條支線從頸部往下延伸,沿著肩頸、內挾脊椎,到達腰部,進入並沿著脊椎骨。

如果腎陰不足而陽氣過剩,就會導致氣血過盛從胸背上升到頭部,從而出現出汗、口乾、口渴這些症狀。

然心者,陽藏也,其脉行於臂手。腎者,隂藏也,其脉循於胸足。腎不足則心氣有餘,故手熱矣。又以心腎之脉俱是少隂脉也。」

帝曰:「善。」

白話文:

心臟是陽氣藏匿的地方,心經脈絡運行在手臂和手上。腎臟是陰氣藏匿的地方,腎經脈絡沿著胸部和腿足。腎氣不足,就會導致心氣過剩,所以手才會覺得熱。另外,心經和腎經的脈絡都是少陰脈。

黃帝問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熱也,爲之熱而煩滿者,何也異於常候,故曰非常。~~,~~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爲之熱』三字。」?」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人的身體既不感到特別溫暖,也不覺得特別熱的時候,卻感到燥熱和胸悶,這是什麼原因呢?與平常的感覺不同,所以說是「非常」。

歧伯對曰:「隂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言不知誰爲元主邪。?」

歧伯曰:「是人多𤷒氣也,陽氣少隂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言自由形氣隂陽之爲是,非衣寒而中有寒也。。」

白話文:

歧伯回答说:“阴气不足而阳气旺盛,所以身体发热且感觉胀满。”

黄帝问道:“人的身体不是因为衣物寒冷,体内也并非存在寒气,寒气从体内产生,这又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谁是主宰身体的人呢?”

歧伯回答:“这是因为这个人体内湿气过多,阳气不足阴气过多,所以身体寒冷,就像从水中出来一样,这是由于身体的阴阳气机失衡造成的,并非因为衣物寒冷而使体内产生寒气。”

帝曰:「人有四支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無『如火』二字,《太素》云:『如炙於火』,當從《太素》之文。」?」

白話文:

黃帝問道:「有的人四肢發熱,遇到風吹或寒氣侵襲,就好像被烤過一樣,這是為什麼?」

歧伯曰:「是人者,隂氣虚陽氣盛。四支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隂氣虚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水爲隂,火爲陽,𫝆陽氣有餘,隂氣不足,故云:「少水不能滅盛火也。」治者,王也。勝者,盛也。故云:「獨勝而止。」。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爍,言消也,言乆乆此人當肉消削也。

白話文:

歧伯說:「這種人是陰氣虛弱,陽氣旺盛。四肢是屬陽的,兩陽相得,就會導致陰氣虛弱稀少。陰水偏少,無法撲滅旺盛的陽火,因此只有陽氣單獨發作,單獨發作就無法生長,只能獨自強盛而已。水屬陰,火屬陽,陽氣過剩,陰氣不足,所以說『陰水偏少,無法撲滅旺盛的陽火』。發作是指主宰。強盛是指旺盛。所以說『獨自強盛而已』。遇風就像被烤火一樣的人,將來他的肉會消瘦。『消瘦』是說消逝,意指這樣的人經過一段時間後,他的肉會消瘦。」

~~,~~新校正云:「詳『如炙如火』當從《太素》作『如炙於火』。」。」

帝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温,然不凍慄是爲何病?」

白話文:

皇上問道:「有人身體感覺寒冷,但是用熱水或火來取暖也沒有覺得暖和,穿很多衣服也不能保暖,卻又沒有發抖,這是什麼病?」

歧伯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爲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以水爲事,言盛欲也。。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藏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病名曰骨𤷒,是人當攣節也腎不生則髓不滿,髓不滿則筋乾縮,故節攣拘。。」

帝曰:「人之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苛,謂𢂽重。?」

白話文:

歧伯說:「這種情況的人,天生腎氣過盛,行事多水,太陽陽氣衰弱,腎中精氣枯竭不滋,腎水不足以對抗肝火和心火。腎為水,生於骨頭,腎氣不足,骨髓不能充盈,所以會感覺寒冷,甚至冷到骨頭裡。說「行事多水」,指的是慾望旺盛。之所以不會發冷發抖,是因為肝屬陽,有陽氣;心屬火,有兩陽;腎為孤藏之陰,陰氣過盛。一陰無法對抗兩陽,所以不會發冷發抖。這種疾病稱為「骨痿」,會導致關節彎曲變形。腎氣不足導致骨髓不充盈,骨髓不充盈導致筋脈乾縮,所以會出現關節彎曲拘縮。」

歧伯曰:「榮氣虚,衞氣實也。榮氣虚則不仁,衞氣虚則不用,榮衞俱虚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身用志不應,志爲身不親,兩者似不相有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曰死』作『三十日死也』。」。」

白話文:

歧伯說:「營氣虛弱,衛氣盈實。營氣虛弱,則皮膚肌肉失去營養;衛氣虛弱,則身體無法抵禦外邪。營氣和衛氣都虛弱,則既無抵抗力,又無營養,肉體像枯槁一樣。人的身體和意志不互相依存。如果意志過度勞累,就不能支配身體;如果身體過度疲勞,意志也不會受到影響,兩者似乎毫不相關。~~~新校正雲:根據《甲乙經》,『曰死』應作『三十日死也』。

帝曰:「人有逆氣,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無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藏使然?願聞其故。」

白話文:

黃帝問道:「有些人呼吸困難,無法入睡,而且呼吸有聲音。有些人也呼吸困難,但呼吸沒有聲音。有些人起居飲食如常,但呼吸有聲音。有些人能入睡,但行走時氣喘。有些人無法入睡,不能行走,也氣喘。有些人無法入睡,但入睡後也會氣喘。這些症狀都是由哪個臟器引起的?請告訴我原因。」

歧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𫝆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陽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水榖海也。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經》曰:『胃不和則卧不安。』此之謂也《下經》,上古經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脉逆也,絡脉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卧,卧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

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藏,主津液,主卧與喘也。」

白話文:

歧伯說:「睡不著,呼吸有聲音,這是陽明之氣逆流的緣故。足三陽經本應向下運行,但現在逆流而上,因此呼吸有聲音。陽明經是胃經。胃是六腑中儲存水液和穀物的海洋。陽明之氣也應向下運行。如果陽明經氣逆流,不能按照正常的路徑運行,就會睡不著。《內經》說:『胃氣不調和,就睡不踏實。』指的就是這個情況。經雲:『起居如常,但呼吸有聲音,這是肺絡脈不通的緣故。絡脈運行的路線不跟著經絡上下,所以瘀滯在經絡中無法運行,絡脈病症較輕微,所以起居如常,但呼吸有聲音。』不能睡覺,一睡就會喘,這是水氣入侵的緣故。

帝曰:「善尋經所解之旨,不得卧而息無音,有得卧行而喘,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此三義悉闕而未論,亦古之脫簡也。。」

白話文:

黃帝說:「善於探究經文所闡述的要旨。不得臥而息,無有喘息之聲;有得臥行而喘,有不得臥,不能行走而喘。這三種情況在古書中都有記載,但未曾論述,可能是古書中遺漏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