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一 (6)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一 (6)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十一
歧伯曰:「名厥逆氣逆所生,故名厥逆。。」
帝曰:「治之柰何?」
歧伯曰:「灸之則瘖,石之則狂,須其氣并乃可治也石,謂以石鍼開破之。。」
帝曰:「何以然?」
歧伯曰:「陽氣重上,有餘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隂,入則瘖,石之則陽氣虚,虚則狂灸之則火氣助陽,陽盛故入隂。石之則陽氣出,陽氣出則内不足,故狂。。須其氣并而治之,可使全也并,謂并合也,待自并合則兩氣俱全,故可治,若不爾而灸石之,則偏致勝負,故不得全而瘖、狂也。帝曰:「善。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
歧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脉也病,謂經閉也。《脉法》曰:「尺中之脉來而斷絕者,經閉也。」月水不利,若尺中脉絕者,經閉也,𫝆病經閉,脉反如常者,婦人姙娠之證,故云身有病而無邪脉。。」
帝曰:「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
歧伯曰:「病熱者,陽脉也,以三陽之動也。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隂也。夫陽入於隂,故病在頭與腹,乃䐜脹而頭痛也新校正云:「按〈六節藏象論〉云:『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與此論同。又按《甲乙經》『三盛陽明』無『入隂也』三字。」。」
帝曰:「善。」
足太陽脉,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足太陽脉別下項,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別下貫臀,故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貫臀』作『貫胂』,〈刺瘧〉注亦作『貫胂』,〈三部九候〉注作『貫臀』。」。刺其郄中,太陽正經出血,春無見血郄中,委中也,在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動脉,足太陽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太陽合腎,腎王於冬,水衰於春,故春無見血也。
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鍼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俛仰,不可以顧足少陽脉,遶髦際,橫入髀厭中,故令腰痛,如以鍼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俛仰,少陽之脉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陽明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陽之後,其支別者,目銳眥下入大迎,合手少陽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故不可以顧。~~,~~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行手陽明之前』作『行手少陽之前』也。
」。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成骨,謂膝外近下䯒骨上端,兩起骨相並間陷容指者也。䯒骨所成,柱膝髀骨,故謂之成骨也。少陽合肝,肝王於春,木衰於夏,故無見血也。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足陽明脉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脣,下交承漿,却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又其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裏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故令人腰痛不可顧。顧如有見者,陽虚,故悲也。
白話文: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一
歧伯說:「這種病症稱為厥逆,是因為氣逆而引起的。」
黃帝問:「那該怎麼治療呢?」
歧伯說:「用灸法治療會導致失聲,用石針治療則會導致狂躁,必須等到氣機自行調和才能治療。這裡的『石』指的是用石針刺破。」
黃帝問:「為什麼會這樣?」
歧伯說:「陽氣過盛上衝,灸法會使陽氣進入陰分,進入陰分就會失聲;用石針則會導致陽氣虛弱,陽氣虛弱就會狂躁。灸法會助長火氣,使陽氣更盛而進入陰分;用石針則會使陽氣外泄,陽氣外泄則內部不足,所以會狂躁。必須等到氣機自行調和再治療,才能使病情痊癒。這裡的『並』指的是調和,等到陰陽之氣自行調和,則陰陽兩氣都充足,就可以治療了。如果不這樣做而直接使用灸法或石針,就會導致陰陽失衡,因此不能痊癒,反而會導致失聲或狂躁。」黃帝說:「很好。怎麼知道懷孕的婦女快要生產了呢?」
歧伯說:「身體有病症卻沒有異常脈象。這裡的『病』指的是經閉。《脈法》說:『尺脈來而突然中斷的,是經閉。』月經不調,如果尺脈中斷,就是經閉。然而,如果患有經閉,脈象卻如同常人一樣,這是婦女懷孕的徵兆,所以說身體有病症卻沒有異常脈象。」
黃帝問:「身體發熱且伴有疼痛,這是為什麼?」
歧伯說:「身體發熱,是陽脈的症狀,由於三陽經的氣血活動所致。人迎脈搏,一次搏動盛大,則病在少陽經;二次搏動盛大,則病在太陽經;三次搏動盛大,則病在陽明經,並進入陰經。陽氣進入陰經,所以病症出現在頭部和腹部,因而會感到脹滿和頭痛。」
黃帝說:「很好。」
足太陽經的脈氣循行會導致腰痛,並牽涉到項、脊椎、臀部和背部,感覺沉重。足太陽經的脈氣從項部向下走,沿著肩胛骨內側,經過脊柱,到達腰部,再向下貫穿臀部,所以會導致腰痛,並牽涉到項、脊椎、臀部和背部,感覺沉重。刺郄中穴,可以使足太陽經的經脈出血。春天則不會見血。郄中穴,就是委中穴,位於膝蓋後方屈側,膕窩中央,大約是動脈搏動處,是足太陽經脈氣所經過的地方。刺針深度為同身寸的五分,留針七呼,如果用灸法則灸三壯。太陽經與腎經相通,腎氣旺盛於冬季,水氣在春季衰弱,所以春天不會見血。
少陽經會導致腰痛,如同用針刺入皮膚一樣,疼痛會持續不斷,無法俯仰,也無法回頭。少陽經的脈氣,環繞著髮際,橫向進入大腿內側,所以會導致腰痛,如同用針刺入皮膚一樣,疼痛會持續不斷,無法俯仰。少陽經脈氣起於目銳眥,向上到達頭角,向下到達耳後,沿著頸部,經過手陽明經前方,到達肩膀,與手少陽經在肩上交會。它的分支,從目銳眥向下進入大迎穴,與手少陽經在鎖骨下交會,經過頰車穴,向下到達頸部,與鎖骨上窩交會,所以無法回頭。刺少陽經的成骨穴會出血,夏季則不會見血。成骨穴,位於膝蓋外側,單獨突起的骨頭上。少陽經與肝經相通,肝氣旺盛於春季,木氣在夏季衰弱,所以夏季不會見血。
陽明經會導致腰痛,並且無法回頭,如果回頭看就會感到悲傷。足陽明經的脈氣,起於鼻樑與鼻根之間,向下沿著鼻翼外側,進入上齒,然後迴轉,經過口角,環繞嘴唇,向下到達承漿穴,再迴轉沿著下頷骨後緣向下,到達大迎穴。它的分支,從大迎穴前方向下到達人迎穴,沿著喉嚨,到達鎖骨上窩。又一支脈從胃下部,沿著腹部內側到達氣街穴,然後向下到達大腿內側,所以會導致腰痛並且無法回頭。如果回頭看就會感到悲傷,這是因為陽氣虛弱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