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唐·王冰編注,宋·林億、高保衡、孫奇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八 (15)

回本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八 (15)

1.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八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腎主冬,四藏皆有正應,而脾無正主也。?」

歧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治,主也。著,謂常約著於胃也。土氣於四時之中,各於季終寄王十八日,則五行之氣各王七十二日,以終一歲之日矣。外主四季則在人内應於手足也。。」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楊上善云:『脾隂胃陽,脾内胃外,其位各異,故相逆也。』」,而能爲之行其津液,何也?」

歧伯曰:「足太隂者,三隂也,其脉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隂爲之行氣於三隂。陽明者,表也胃是脾之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爲之行氣於三陽,藏府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爲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榖氣,日以益衰,隂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又復明脾主四支之義也。。」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脉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爲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前篇言入六府則身熱,不時卧,上爲喘呼。然陽明者,胃脉也,𫝆病不如前篇之旨,而反聞木音而驚,故問其異也。。」

歧伯對曰:「陽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隂陽書》曰:木剋土,故土惡木也。。」

帝曰:「善。其惡火,何也?」

歧伯曰:「陽明主肉,其脉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脉』作『肌』。」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帝曰:「其惡人,何也?」

歧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惋熱内鬱,故惡人耳。~~,~~新校正云:「按〈脉解〉云:『欲獨閉戸牖而處,何也?隂陽相搏,陽盡隂盛,故獨閉戸牖而處。』」。」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歧伯曰:「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經,謂經脉。藏,謂五神藏,所以連藏則死者,神去故也。。」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髙而歌,或至不食數日,踰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素,本也。踰垣,謂驀牆也,怪其稍異於常。?」

歧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髙也陽受氣於四支,故四支爲諸陽之本也。~~,~~新校正云:「按〈脉解〉云:『隂陽爭而外并於陽』。」。」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棄,不用也。?」

歧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

歧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足陽明胃脉下膈,屬胃,絡脾,足太隂脾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故病如是。。」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八:

黃帝問道:脾臟不像肝、心、肺、腎一樣,有專屬的季節,這是為什麼呢?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腎主冬,四臟都有其應對的季節,但脾臟卻沒有。

岐伯回答:脾屬土,居於中央,它掌管四季,並在每個季節末期,替其他四臟各治理十八天,因此它並不像其他臟器一樣專屬某個季節。脾臟常與胃氣精華相連,土能生萬物,效法天地,因此它遍布全身,從頭到腳,而不受季節的限制。在每個季節的末期,脾氣會居於主導地位十八天,而五行之氣各主宰七十二天,這樣就完成了一年的循環。脾臟在外主宰四季,在內則與手足相應。

黃帝問道:脾和胃通過膜相連,卻能運行津液,這是怎麼回事?

岐伯回答:足太陰經脈屬於三陰經,其經脈貫通胃,歸屬於脾,並與咽喉相連,因此足太陰經脈在三陰經脈中運行氣血。陽明經脈,是胃的表層,胃是脾的表層,也是五臟六腑之海,它也運行氣血於三陽經脈。各個臟腑都通過其經脈接受陽明經脈的氣血,因此胃能運行津液。若四肢不能得到水谷精氣的滋養,就會日漸衰弱,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缺乏氣血滋養,所以脾臟的運作至關重要,也因此說明了脾臟主宰四肢的意義。

黃帝問道:足陽明經脈生病的人,厭惡火和人,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驚嚇,而鐘鼓聲卻沒有反應,這是為什麼?

岐伯回答:陽明經脈是胃經,胃屬土,所以聽到木頭的聲音就驚嚇,是因為土克木的道理。

黃帝問道:為什麼還厭惡火呢?

岐伯回答:陽明經脈主宰肌肉,血氣旺盛,邪氣入侵就會發熱,熱盛就會厭惡火。

黃帝問道:為什麼還厭惡人呢?

岐伯回答:陽明經脈虛衰就會喘息並感到煩悶,煩悶則厭惡人。

黃帝問道:為什麼有的喘息而死,有的喘息卻能活呢?

岐伯回答:厥逆之氣波及到臟腑就會死亡,波及到經脈就會活下來。

黃帝問道:為什麼病情嚴重時,病人會脫掉衣服奔跑,登高唱歌,甚至數日不食,翻牆上屋,做一些平時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岐伯回答:四肢是諸陽之本,陽氣旺盛,四肢就會有力,因此才能登高。

黃帝問道:為什麼會脫掉衣服奔跑呢?

岐伯回答:因為體內熱盛,所以脫掉衣服想奔跑散熱。

黃帝問道:為什麼會胡言亂語,辱罵親疏不忌,而且唱歌呢?

岐伯回答:陽氣盛則使人胡言亂語,辱罵親疏不忌,而且不想吃東西,不想吃東西就胡亂跑動。足陽明胃經下行經過膈肌,屬於胃,與脾臟相連;足太陰脾經入腹,屬於脾,與胃相連,上行經過膈肌,經過咽喉,與舌根相連,並散佈到舌下,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