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古今名醫彙粹》~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痙病

輒稱產後驚風,妄投湯藥,可慨也已。

凡痙病所因,或外感六淫,或發汗過多,或瘡家誤汗,或風病誤下,或灸後火熾,或陰血素虧,或陽氣素弱,各各不同。故痙病之壤、不出亡陰、亡陽兩途。亡陰者,津液精血素虧,不能營養其筋脈,此宜急救其陰也;亡陽者,陽氣素薄,不能充養柔和其筋脈,此宜急救其陽也。陰已虧而復補其陽,則陰立盡;陽已薄而復補其陰,則陽立盡。

不明傷寒、經絡、脈理,動手輒錯。無怪矣。

白話文:

痙病常被誤認為產後驚風,隨便亂投藥方,真是令人惋惜。

痙攣疾病的成因有很多,可能是外感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邪氣,也可能是因為發汗過度,或是瘡瘍患者誤用發汗方法,或者風寒濕痹等疾病誤用瀉下藥物,又或者是灸法過度導致火毒熾盛,甚至可能是先天陰血不足,或陽氣虛弱,情況各不相同。所以,痙攣病的根本原因,不外乎陰虛和陽虛兩種。陰虛是指體內津液精血先天不足或耗損過度,無法滋養筋脈,這就要趕緊滋補陰液;陽虛是指陽氣先天不足或耗損過度,無法溫煦和舒展筋脈,這就要趕緊溫補陽氣。如果陰液已經虧損,卻又強行溫補陽氣,反而會傷陰耗竭;如果陽氣已經虛弱,卻又強行滋補陰液,也會使陽氣更加衰敗。

不懂得傷寒、經絡、脈象的道理就隨便治療,難怪總是治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