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藥分劑》~ 卷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七 (6)

1. 熊膽

味苦。性寒。無毒。陽中陽也。惡防己、生地黃。

【主治】主時氣熱盛。變為黃疸。暑月久痢。疳䘌心痛。疰忤。(蘇恭),治諸疳耳鼻瘡惡瘡。殺蟲。(日華),小兒驚癇瘛瘲。以竹瀝化兩豆許服之。去心中涎甚良。(孟詵)

【歸經】入心胃心包三經。兼入膽脾大腸三經。為除熱去邪之品。

【前論】錢乙曰。熊膽佳者通明。每以米粒許點水中。連轉如飛者良。余膽亦轉。但緩耳。士材曰。熊膽入膽。從其類也。清火定驚之功。較勝諸膽。時珍曰。大能清心平肝。殺蟲退熱。明目去翳。

【禁忌】經疏曰。小兒不因疳症而目生障翳。及痘後矇蔽者。均忌。

白話文:

熊膽味苦,性寒,無毒,屬陽中之陽。不適合與防己、生地黃一起服用。

主要治療時令氣候燥熱導致的黃疸、夏季久痢、疳積引起的腹痛、小兒驚癇(驚嚇引起的抽搐)、以及其他因熱邪引起的疾病。 也可用於治療各種疳疾、耳鼻瘡、惡瘡,能殺蟲。 治療小兒驚癇、抽搐,可用竹瀝化開少許服用,能有效去除心裡的痰涎。

熊膽入心、胃、心包經,兼入膽、脾、大腸經,是清熱祛邪的藥物。

好的熊膽清澈透明,將米粒大小的熊膽放入水中,會快速旋轉,轉得越快越好。其他膽汁也會旋轉,只是速度較慢。熊膽入膽經,同類相求,其清熱定驚的功效比其他動物的膽汁更勝一籌。熊膽能清心平肝、殺蟲退熱、明目去翳。

但須注意,對於小兒非因疳疾而引起的目生障翳,以及痘疹痊癒後的目矇,都應忌用。

2. 刺蝟皮

味苦。性平。有小毒。得酒良。畏桔梗、麥冬。

【主治】主五痔陰腫痛引腰背。陰蝕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本經),療腹痛疝積。燒灰酒服。(別錄),腸風瀉血。痔痛有頭。多年不瘥。炙末。飲服方寸匕。甚解一切藥毒。(甄權),「蝟肉」主反胃。炙黃食。(藏器)

【歸經】入胃經。為涼血之品。

【前論】寇氏曰。蝟皮治胃逆。開胃氣有功。

【炮製】時珍曰。煅黑存性。一云。細銼炒黑用。

以上瀉劑禽獸部

白話文:

刺蝟皮味苦,性平,有小毒,用酒送服效果較佳,忌與桔梗、麥冬同用。

主要治療五種痔瘡引起的陰部腫痛並蔓延至腰背,以及陰部潰爛出血(血色赤白不一)、五種顏色的血不止等症狀;能治癒腹痛、疝氣、積聚;燒成灰,用酒送服,可治療腸風下血、痔瘡疼痛且有腫塊,多年不癒者,可將其炙烤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匙(約一指幅大小),對於各種藥物中毒也有很好的解毒效果;刺蝟肉能治療反胃,炙烤至黃色後食用。

刺蝟皮歸入胃經,具有涼血的功效。

古人認為,刺蝟皮能治療胃氣逆亂,對於開胃氣有功效。

炮製方法:將刺蝟皮煅燒至黑色,保留其藥性;也有人說,將其切碎炒黑後使用。

3. 龍齒

味澀。性寒。無毒。得人參、牛黃良。畏石膏、鐵器。

【主治】主大人驚癇諸痙。癲疾狂走。心下結氣。不能喘息。小兒五驚十二癇。(本經),小兒身熱不可近。大人骨間寒熱。治蠱毒。殺精物。(別錄),治煩悶狂熱鬼魅。(日華)

【歸經】入心肝二經。為鎮心安魂。除煩清熱之品。

【前論】仲淳曰。龍骨入心肝腎腸。龍齒單入心肝。故骨兼有止瀉澀精之用。齒惟定驚安魂魄而已。許叔微曰。肝藏魂。能變化。故遊魂不定者。治之以龍齒。修治。同龍骨。

【禁忌】經疏曰。龍齒禁忌。約與骨相似。

以上瀉劑鱗部

白話文:

龍齒味澀,性寒,無毒。搭配人參、牛黃效果更好,但忌與石膏、鐵器同用。

主要用於治療成人驚癇、各種痙攣、癲癇、狂躁、心下結氣導致的呼吸困難,以及小兒驚癇。也可用於治療小兒高燒、成人骨骼寒熱、蠱毒,以及殺死體內寄生蟲。還能治療煩悶、狂熱、中邪。

龍齒歸心肝二經,具有鎮靜安神、除煩解熱的功效。

古人認為,龍骨入心、肝、腎、腸四經,而龍齒只入心肝二經。因此,龍骨除了鎮驚安神外,還有止瀉固精的功效;龍齒則主要用於治療驚癇、安神定魂。另有古人認為,肝臟藏魂,魂魄不寧者,可用龍齒治療。龍齒的炮製方法與龍骨相同。

龍齒的禁忌與龍骨相似。

4. 真珠

味甘鹹。性寒。無毒。稟太陰之精氣而結成。降也。陰也。

【主治】主手足皮膚逆臚。鎮心。綿裹塞耳。主聾。敷面令人潤澤好顏色。粉點目中。主膚翳障膜。(開寶),主鎮心安魄。墜痰拔毒。收口生肌。治小兒驚熱。痘疔。下死胎及胞衣。點目去翳膜。(備要)

【歸經】入心肝二經。為泄熱定驚之品(水精所孕水能制火故專治火熱症)

【前論】陸佃曰。蛤蚌無陰陽牝牡。須雀化成。故能生珠。專一於陰精也。訒庵曰。雖云瀉熱。亦藉其寶氣也。大抵寶物都能鎮心安魂。如真珠、琥珀、金箔之類。龍齒安魂。亦假其神氣也。

【禁忌】經疏曰。凡病。不由火熱者忌。

白話文:

真珠味甘鹹,性寒,無毒。它是由太陰之氣凝聚而成,具有下降、陰柔的特性。

主要治療手腳皮膚粗糙,鎮定心神,用布包好塞入耳中治療耳聾,敷在臉上能使皮膚滋潤光滑,研成粉末點入眼中治療眼翳障膜。此外,還能鎮心安神、化痰解毒、收斂傷口、促進傷口癒合,治療小兒驚嚇發熱、痘瘡、難產導致胎兒或胎盤滯留等。點入眼中能去除眼翳。

真珠歸心經、肝經,具有清熱定驚的功效(因其為水精所孕育,水能克火,所以特別能治療火熱症)。

古人認為,蛤蚌沒有陰陽雌雄之分,必須經過雀鳥的變化才能產生珍珠,因此珍珠純粹是由陰精凝聚而成。雖然真珠能清熱,但也依靠其珍貴的氣息。大多數寶物都能鎮靜心神、安撫魂魄,例如珍珠、琥珀、金箔等,龍齒也能安神,都是依靠其神奇的氣息。

凡不是因火熱引起的疾病,都禁止使用真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