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藥分劑》~ 卷五 (7)
卷五 (7)
1. 鹿角膠
一名白膠,味甘,性平,無毒。杜仲為使,畏大黃。
【主治】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本經)療吐血下血,崩中不止,四肢作痛,多汗淋露,折跌傷損。(別錄)男子損臟氣,氣弱,勞損吐血,婦人服之令有子,治漏下赤白。(甄權)
【歸經】入腎經,兼入心肝心包三經,為溫補下元之品。
【前論】沈存中曰,凡含血之物,肉易長,筋次之,骨最難長,故人必二十歲骨髓方堅。麋鹿角不兩月長至二十餘斤,凡骨之生,無速於此。草木亦不及。頭為諸陽之會,鍾於茸角,豈與凡血比哉。抱朴子曰,獵人得鹿,縶之取茸,然後斃鹿,以血未散故也。寇氏曰,鹿茸最難不破,又不出血者,蓋其力盡在血中故也。蘇頌曰,鹿角要黃色緊重尖好者,以鹿角鎊屑,生用則散熱行血,消腫辟邪,或用蜜浸酒浸炙黃,熟用則益腎補虛,強精活血。若煉霜熬膏,則專於滋補矣。蘇東坡曰,鹿陽獸,夏至見陰而角解;麋陰獸,冬至見陽而角解,故補陽以鹿角為勝,補陰以麋角為勝。
白話文:
鹿角膠
又名白膠,味道甘甜,性溫和,無毒。杜仲是它的輔佐藥物,忌與大黃同用。
主要治療:治療內傷、勞損、精氣衰竭、腰痛消瘦、補充元氣、婦女閉經不孕、止痛、安胎;治療吐血、便血、崩漏不止、四肢疼痛、多汗盜汗、跌打損傷;治療男子臟腑虛損、氣虛、勞損吐血、幫助婦女受孕、治療陰道分泌物異常。
歸經:入腎經,並入心經、肝經、心包經。是溫補下焦的藥物。
古人論述:沈存中說,凡是含血的物質,肉容易生長,筋次之,骨最難長。因此人到二十歲骨髓才堅固,而麋鹿的角不到兩個月就能長到二十多斤,骨骼生長沒有比這更快的了,草木也比不上。頭部是諸陽之會,陽氣聚集在鹿茸上,豈能與一般的血相比呢?抱朴子說,獵人捕捉鹿後,會先綁住它取鹿茸,然後再殺鹿,這是因為鹿血尚未散盡的緣故。寇氏說,鹿茸最難做到不破損,又不流血,因為它的力量都集中在血中了。蘇頌說,鹿角要選擇黃色、緊密、沉重、尖銳的品質好的。鹿角磨成粉末,生用可以散熱、活血、消腫、辟邪;用蜜或酒浸泡後炙黃,熟用則可以滋補腎臟、補虛、壯陽、活血。如果煉成霜或熬成膏,則更能專注於滋補。蘇東坡說,鹿是陽獸,夏至見到陰氣而角脫落;麋鹿是陰獸,冬至見到陽氣而角脫落。所以,用來補陽,鹿角最佳;用來補陰,麋角最佳。
2. 麋茸
[味甘,性咸,無毒。鹿屬陽,麋屬陰。
【主治】:主風痹;止血;益氣力。(別錄)主陰虛勞損;一切血病筋骨腰膝痠痛;滋陰益腎。(綱目)〔麋角〕酒服補虛勞,添精益髓,滋血脈,暖腰膝,壯陽,悅色,療風氣,偏治丈夫。(日華)作〔麋角霜〕常服,治丈夫冷氣及風筋骨疼痛;若猝心痛,一服立瘥。(孟詵)
【歸經】:入腎經,為專補真陰之品。(滋陰養血茸角相同)
【前論】:之才曰:麋茸角屬陰,故治真陰不足、虛損勞乏、筋骨腰膝不仁,一切血液衰少之病。時珍曰:鹿之茸角補陽,右腎精氣不足者宜之;麋之茸角補陰,左腎血液不足者宜之。
【禁忌】:經疏曰:陽氣衰少,虛羸多寒者,忌。
【炮製】:雷公曰:麋角以頂根上有黃毛若金線,兼旁生小尖色蒼白者為上。孟詵曰:凡使,五寸截之,中破,炙黃為末,入藥。]
白話文:
麋茸味甘鹹,無毒。鹿茸屬陽,麋茸屬陰。
它能治療風濕痹症、止血、增強體力。還能治療陰虛體弱、各種出血疾病、筋骨腰膝酸痛,滋陰益腎。麋角酒服可補虛勞,添精益髓,滋養血脈,溫暖腰膝,壯陽,使面色紅潤,治療風氣,尤其適合男性。麋角霜常服可治療男性陽氣不足、風濕筋骨疼痛,以及猝發的心痛,服用一次即可見效。
麋茸入腎經,是專門補益真陰的藥物,滋陰養血的功效與鹿茸角相同。
麋茸角屬陰,所以能治療真陰不足、虛損勞累、筋骨腰膝無力、各種血液不足的疾病。鹿茸角補陽,適合右腎精氣不足者;麋茸角補陰,適合左腎血液不足者。
陽氣不足、體虛怕冷的人忌用。
選擇麋角時,頂端有黃色絨毛像金線,旁邊長有顏色蒼白的細小尖角者為上品。使用時,將其截成五寸長,剖開,炙烤至黃色,研磨成粉末入藥。
3. 羊肉
味苦甘,性大熱,無毒。得火土之氣以生,升也,陽也。反半夏、菖蒲。
【主治】主緩中,字乳余疾,及頭腦大風汗出,虛勞寒冷,補中益氣,安心止驚。(別錄)止痛,利產婦。(思邈)開胃健力,通氣發瘡,壯陽道,益氣血。(日華)治風眩瘦病,丈夫五勞,七傷,小兒驚癇。(孟詵) 〔羊腎〕主補腎氣虛弱,益精髓。(別錄)虛損耳聾盜汗,壯陽,益胃止小便。(醫鑑) 〔羊肝〕主補肝,治肝風虛熱,目赤暗無所見。(蘇恭)
【歸經】入脾肺二經,為助元陽益虛勞之品。(人參補氣在中,羊肉補形在表)
【前論】東垣曰:羊肉有形之物,能補有形肌肉之氣,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人參補氣,羊肉補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補血虛,蓋陽生則陰長也。 宗奭曰:仲景治寒疝羊肉湯,用之無不驗者。一婦冬月生產,寒入子戶,腹下痛不可按,此寒疝也。醫欲投抵當湯。予曰:「非其治也。以仲景羊肉湯減水,二服即愈。」 倪德維曰:羊肝補肝,引入肝經,故專治肝經受邪之病。今羊肝丸治目,有效可徵。
【禁忌】經疏曰:孕婦食之,令子多熱。骨蒸、瘧疾、熱痢、與癰腫瘡瘍、消渴、吐血、嘈雜易飢、一切火症,均忌。不可用銅器煮,令男子損陽,女子暴下。物性之異如此,不可不知。
白話文:
羊肉味甘帶苦,性溫熱,無毒。其生長得益於火土之氣,具有升提陽氣的功效。羊肉與半夏、菖蒲相克。
主要功效為溫補脾胃,治療產後餘疾、頭痛、中風、汗出、虛勞畏寒等症,並能補益中氣、安心定驚,止痛,促進產婦順利生產,增進食慾、強身健體,通氣消腫,壯陽,補益氣血。還能治療頭暈目眩、消瘦、男性勞損、外傷以及小兒驚癇。羊腎能補腎氣、益精髓,治療腎虛耳聾、盜汗、壯陽、益胃、止尿頻。羊肝能補肝,治療肝風、虛熱、目赤、視物不清。
羊肉歸脾經、肺經,是溫補元陽、益氣養陰的佳品。人參補益中氣,羊肉則補益形體。凡是味道與羊肉相似的食物,都具有補血的功效,因為陽氣旺盛才能陰血充盈。羊肉能補益形體肌肉,治療虛弱。張仲景用羊肉湯治療寒疝,效果極佳。例如,一位婦女在冬天生產後,寒邪入侵,腹部疼痛難忍,這屬於寒疝。醫生想用其他藥方治療,但我認為不妥,用張仲景的羊肉湯減量服用,兩劑就痊癒了。羊肝能補肝,入肝經,所以專門治療肝經受邪的疾病。現今用羊肝丸治療眼疾,效果顯著。
孕婦不宜食用羊肉,以免造成胎兒體熱,出現骨蒸、瘧疾、熱痢、癰腫瘡瘍、消渴、吐血、胃部嘈雜易飢等火熱症狀。也不可用銅器烹煮羊肉,否則會損傷男子的陽氣,使女子月經紊亂。羊肉的藥性如此特殊,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