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藥分劑》~ 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5)

1. 遠志

味甘。性溫。無毒。感天之陽氣,得地之芳烈而生,可升可降,陽也。得茯苓、冬葵子、龍骨良。畏珍珠、藜蘆。

【主治】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本經)利丈夫,定心氣,止驚悸,益精,去心下膈氣,皮膚中熱,面目黃。(別錄)令人不迷,堅壯陽道。(甄權)婦人血噤失音,小兒客忤病。(日華)腎積奔豚。(好古)治一切癰疽。(綱目)葉名小草,主益精,補陰氣,止虛損夢泄。(別錄)

【歸經】入心腎二經,為水火併補之品。(能通腎氣上達於心)

【前論】仲淳曰:心氣弱,心血少,餒怯易驚,夢寐多魘,神不守舍,怔忡健忘失志陽痿等症,均須遠志。

鰲按:前賢皆以遠志為心家藥,至今守之。獨海藏以為腎經氣分藥,時珍亦以為入腎經,非心經藥,其功專於強志益精治善忘,以精與志皆腎經之所藏。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達於心,故迷惑善忘。二說是已。然心與腎畢竟交通,離開不得;非心氣足不能下交於腎,而使腎之氣上通於心。

故凡腎精充,腎氣旺,有以上達於心者,皆心氣先能充足,有以下注故也。則強志益精治善忘,雖腎之所藏,而何莫非心歟?則前賢皆以遠志為心藥者,論其原;二家以為腎藥者,據其功也。故余以為入心腎二經:一以見心為主,而腎為應;一以見心腎之不可離二也。

【禁忌】經疏曰:凡心經有實火,為心家實熱,應用黃連、生地者,禁與參、術等助陽氣藥同用。

【炮製】雷公曰:凡使,去心,否則令人煩悶。甘草湯浸一宿,焙用。

白話文:

遠志味甘性溫,無毒。它吸收天地陽氣,汲取大地芳香之氣而生長,具有升降雙向調節的作用,屬陽性藥物。與茯苓、冬葵子、龍骨相配伍效果良好,但忌與珍珠、藜蘆同用。

主要治療咳嗽氣逆、心腹疼痛、補益不足、去除邪氣、通利九竅、增強智慧、使耳目聰明、健忘症、增強意志力、增強體力,能壯陽,安定心神、止驚悸、益精、去除心下膈肌氣滯、治療皮膚燥熱、面色發黃,能讓人頭腦清晰,強健陽道,治療婦女血崩失音、小兒驚厥,腎虛氣逆,治療一切癰疽,葉子名為小草,能益精、補益陰氣,治療因虛損引起的遺精。

歸心經和腎經,是兼補心腎的藥物,能通達腎氣上達於心。

古人認為,心氣虛弱、心血不足、體弱易驚、多惡夢、精神恍惚、心悸健忘、意志消沉、陽痿等症狀,都需要服用遠志。

前人大多認為遠志是治療心臟疾病的藥物,至今仍沿用此說。但也有認為它是作用於腎經氣分的藥物,李時珍也認為它入腎經,而非心經,其主要功效是增強意志力、益精、治療健忘。因為精氣和意志都藏於腎經,腎精不足,則意志力衰退,不能上達於心,因此會出現神志不清、健忘等症狀。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心與腎之間互相聯繫,不可分割,心氣不足,就不能下交於腎,而使腎之氣上通於心。

所以,腎精充足、腎氣旺盛,能上達於心,是因為心氣先充足,然後才能下注於腎。因此,雖然增強意志力、益精、治療健忘是腎經的作用,但都與心密切相關。所以前人大多認為遠志是治療心臟疾病的藥物,而後者認為它是腎藥,是根據其功效而言的。因此,我認為它同時入心腎二經,以心為主,腎為輔,也體現了心腎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禁忌:凡是心經實火,心火旺盛,需要用黃連、生地黃等藥物治療的人,禁止與人參、白術等助陽藥物同用。

炮製方法:使用時需去除遠志的心,否則會讓人煩悶。用甘草湯浸泡一夜,再烘乾使用。

2. 巴戟天

味辛甘。性微溫。無毒。稟土德真陽之氣。兼得天之陽和以生。可升可降。陽也。覆盆子為使。惡雷丸、丹參。

【主治】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智。益氣。(本經)療頭面遊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補五勞。益精。利男子。(別錄)男子夜夢鬼交泄精。強陰。下氣。治風癩。(甄權)治一切風。療水脹。(日華)

【歸經】入腎經。為強陰益精之品。(腎經血分藥,補助元陽,祛風除濕)

【前論】仲淳曰。五臟之勞。腎為之主。下氣則火降。火降則水升。陰陽互宅。精神內守。故主腎氣滋長。元陽益盛。而諸虛病自退也。其主諸風者。風陽邪。勢多走上。巴戟助元陽而兼散邪。況真元得補。邪安所留。此所以愈大風邪氣及頭面遊風並一切風也。

【禁忌】經疏曰。凡相火熾。思欲不得。便赤口苦。目昏目痛。煩躁口渴。大便燥結者。均忌。

【炮製】雷公曰。凡使。先用杞子湯浸一宿。待軟。酒浸一伏時漉出。同菊花炒焦黃。去菊。以布拭乾用。

白話文: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溫,無毒。它具有土德真陽之氣,吸收天地陽氣而生長,能上升也能下降,屬於陽性藥物。覆盆子是它的輔藥,忌與雷丸、丹參同用。

主要治療風邪、陽痿、筋骨無力、五臟虛弱、體虛、智力減退、氣虛等症。還能治療頭面部風邪、小腹及陰部牽引疼痛、五勞七傷、精氣不足等症;對男性夢遺、陽痿、下焦虛寒、風癩也有療效;還能治療各種風邪和水腫。

歸腎經,是壯陽益精的藥物,能補益腎陽、祛風除濕。

古人認為,五臟勞損,以腎臟為主。巴戟天能使下焦之火下降,則上焦之水上升,陰陽平衡,精神內守,從而滋養腎氣,增強元陽,各種虛症自然痊癒。它能治療各種風邪,是因為風邪陽邪多向上走,巴戟天能補益元陽,又能散邪,真元充足,邪氣自然無處停留,所以能治癒風邪、頭面風邪及各種風邪。

禁忌:凡是相火旺盛、性慾過盛、小便赤熱、口苦、眼睛昏花疼痛、煩躁口渴、大便秘結的人,都應忌用。

炮製方法:先用枸杞子湯浸泡一夜,待其軟化後,再用酒浸泡一小時,撈出,與菊花一起炒至焦黃,去除菊花,用布擦乾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