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藥分劑》~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西河柳

一名檉柳,稟陽春之氣以生,升也,陽也。

【主治】主剝驢馬血入肉毒,以木片火炙熨之,並煮汁浸之。(開寶)枝葉消痞,解酒毒,利小便。(時珍)

【歸經】入心肺胃三經,為開發升散之品。(入血解血分之毒)

【前論】仲淳曰:近世治痧疹熱毒不能出,用為發散之神藥。經云:少陰所至為瘍疹。正劉守真所謂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之旨也。蓋熱毒熾於肺胃,則發斑疹於肌肉間,以肺主皮毛胃主肌肉也。此藥正入心肺胃三經。毒解則邪透肌膚,而內熱自消。此皆開發升散之功也。

白話文:

西河柳

西河柳又名檉柳,生於春天,屬陽性植物,具有向上提升的特性。

功效:可治療驢馬血液進入肌肉造成的毒害,可用木片燒炙後熨患處,或將其煎煮後浸泡患處。(開寶本草)枝葉能消痞、解酒毒、利尿。(李時珍)

歸經:入心、肺、胃三經,具有宣通、升散的功效,能解血分之毒。

古人論述:仲淳說,近來治療痧疹熱毒無法排出體外時,西河柳是有效的發散藥物。經書記載,少陰經所至之處會出現瘡瘍疹子,正如劉守真所言,各種疼痛、瘙癢、瘡瘍都屬於心火過盛所致。因為熱毒積聚於肺胃,就會在肌肉間出現斑疹,因為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此藥正好入心肺胃三經,毒解後邪氣透出肌膚,內熱自然消退,這就是它宣通升散的功效。

2. 蕪荑

味辛,性平,無毒。稟金氣而生於春陽之令。可升可降,陰中陽也。

【主治】主五內邪氣。散皮膚骨節中淫淫溫行毒。去三蟲,化食,逐寸白。腸中嗢嗢喘息。(本經)辛散滿,苦殺蟲。主心腹積冷,症痛鱉瘕,痔瘻瘡癬,小兒驚疳冷利,胃中有蟲,食即作痛,婦人子宮風虛。(備要)

【歸經】入脾胃二經。為散風除濕,消積殺蟲之品。(兼瀉劑)

【前論】藏器曰:諸蟲皆因濕而生,氣食皆因寒而滯。士瀛曰:嗜酒人血入於酒為酒鱉。多氣人血入於氣為氣鱉。虛勞人敗血雜痰為血鱉。如蟲之行,上侵人咽,下蝕人肛,或附脅背,或引胸腹。惟用蕪荑炒,兼暖胃理氣益理之藥,乃可殺之。

【炮製】藏器曰:凡使蕪荑,以氣膻者良,乃山榆仁也。經疏曰:入藥用大者。小者即榆莢,不堪入藥。除疳症殺蟲外,他用甚稀,故無禁忌法。

白話文:

蕪荑味辛、性平,無毒。它具有金氣的特性,在春天陽氣生發的時節生長。藥性可升可降,屬陰中之陽。

主要治療五臟邪氣,能散除皮膚、骨骼關節中濕熱及毒邪,殺滅三種寄生蟲,幫助消化,驅除寸白蟲(一種寄生蟲),治療腸胃脹滿、呼吸困難。辛味能散除脹滿,苦味能殺蟲,主治心腹冷痛、積聚、腫塊、痔瘡、瘻管、瘡癬、小兒驚癇、疳積、腹瀉、胃蟲、進食即腹痛,以及婦女子宮風虛等症。

蕪荑歸脾胃二經,具有散風除濕、消積殺蟲的功效,兼具瀉下作用。

古人認為,各種蟲病都源於體內濕氣,而氣滯食積則多因寒邪所致。嗜酒的人,血液混雜酒氣形成酒積;氣盛的人,血液混雜氣機形成氣積;體虛的人,血液混雜痰濁形成血積。這些積聚就像蟲子一樣,向上侵犯咽喉,向下侵蝕肛門,或附著在脅肋背部,或引起胸腹疼痛。只有用炒過的蕪荑,配合溫胃理氣的藥物,才能有效殺滅這些積聚。

炮製方面,古人認為氣味芬芳的蕪荑藥效最佳,指的是山榆樹的果仁。入藥需使用較大的蕪荑,小的則為榆莢,藥效較差,不宜入藥。除了治療疳積、殺蟲外,蕪荑的其他用途較少,因此沒有特殊的炮製禁忌。

3. 五加皮

[味辛苦。性溫。無毒。在天得少陽之氣,為五車星之精。在地得火金之味而生。降也,陰也。遠志為使。惡元參、蛇皮。

【主治】主心腹疝氣腹痛。益氣。療躃。小兒三歲不能行。疽瘡陰蝕。(本經)男子陰痿。囊下濕。小便餘瀝。女子陰癢。及腰脊痛。兩腳疼痹風弱。五緩虛羸。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別錄)破逐惡風血。四肢不遂。賊風傷人。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濕內不足。(甄權)治中風骨節攣急。補五勞七傷。(大明)釀酒治風痹。四肢攣急。(蘇頌)

【歸經】入肝腎二經,為祛風濕壯筋骨之品。(兼補劑)

【前論】元素曰:腎得其養,則妄水去而骨壯;肝得其養,則邪風去而筋強。汪機曰:風家飲酒,能生痰火;惟五加一味浸酒日飲,數有益。訒庵曰:辛順氣而化痰,苦堅骨而益精,溫祛風而勝濕,逐皮膚之瘀血,療筋骨之拘攣。

【禁忌】經疏曰:下部無寒濕邪而有火,及肝腎虛而有火,均忌。]

白話文:

五加皮味辛、苦,性溫,無毒。它吸收少陽之氣,是五車星的精華,在地下藉由火、金之氣而生長,具有下降、陰性的特性。遠志是它的使藥,忌與元參、蛇皮同用。

主要治療心腹疝氣、腹痛,益氣,治療腳氣,三歲以下小孩不會走路,以及疽瘡陰蝕等症狀。能治療男子陽痿、陰囊潮濕、小便淋瀝不盡;女子陰部瘙癢、腰脊疼痛、腿腳疼痛麻痹、風濕虛弱、身體虛弱無力等症狀,具有補益中氣、益精、強健筋骨、增強意志的作用。還能破除惡性風血,治療四肢麻痺、外邪入侵引起的風症,以及多年瘀血停滯在皮膚和肌肉裡的病症,治療風濕痺痛和氣血不足。能治療中風導致的骨節拘攣,以及五勞七傷。用五加皮釀酒能治療風濕痺痛、四肢拘攣。

歸屬於肝經和腎經,是祛風濕、壯筋骨的藥物,也是一種補益藥。

古人認為,腎臟得到五加皮的滋養,就能排出多餘的水分,骨骼強壯;肝臟得到五加皮的滋養,就能驅除邪風,筋骨強健。風寒濕痹的人飲酒容易生痰生火,但單獨用五加皮浸酒飲用,卻有益處。五加皮辛味能順氣化痰,苦味能堅固骨骼、益精;溫性能祛風除濕,還能驅逐皮膚瘀血,治療筋骨拘攣。

禁忌:下焦沒有寒濕邪氣卻有火熱,以及肝腎虛弱卻有火熱的情況,都應忌用五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