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藥分劑》~ 卷一 (16)
卷一 (16)
1. 絡石
味苦,性微寒,無毒。稟少陽之令,兼得地之陰氣以生。丹皮為使,惡鐵落,畏貝母、菖蒲。
【主治】主風熱死肌,癰傷口乾舌焦,癰腫不消,喉舌腫不通,水漿不下。(本經)大驚入腹,除邪氣,養腎,主腰髖痛,堅筋骨,利關節。(別錄)
【歸經】入心肝腎膽胃五經,為涼血退熱之品。
【前論】時珍曰:絡石性質耐久,氣味平和。神農列之上品,李當之稱為藥中之君。其功主筋骨關節風熱壅腫,變白耐老。醫家鮮知用者,服之當浸酒耳。
鰲按,絡石之功。專於舒筋活絡。凡病人筋脈拘攣,不易伸屈者,服之無不獲效。屢試屢驗,不可忽之也。
【禁忌】經疏曰:陰臟人畏寒易泄者,忌服。
【炮製】雷公曰:凡使,取生石者用,生木香不用。以粗布揩去毛,於熟甘草水浸一日夜,切曬用。
白話文:
絡石味苦,性微寒,無毒。它受到少陽之氣的影響,又吸收地上的陰氣生長,常用丹皮藥物來輔助它。它不適合與鐵落同用,也畏忌貝母、菖蒲。
主要治療風熱引起的肌肉疼痛、癰瘡傷口乾燥舌頭焦渴、癰腫不消、喉舌腫痛導致無法吞咽、無法喝水。此外,它還能治療因驚嚇導致的腹痛、去除邪氣、滋養腎臟、治療腰髖疼痛、強健筋骨、舒利關節。
絡石入心、肝、腎、膽、胃五經,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
李時珍說,絡石生命力強,藥性平和,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李當之稱之為藥物中的上品。它的功效主要是治療筋骨關節因風熱引起的腫痛,還能使人容顏白皙,延緩衰老。但醫家鮮少使用,服用時宜用酒浸泡。
有人認為,絡石的功效專門在於舒筋活絡,凡是筋脈拘攣,不易伸展彎曲的病人,服用它都能見效,屢試不爽,不可輕忽。
陰虛體質,畏寒易腹瀉的人忌服。
炮製方法:使用時,要選擇生長在石頭上的絡石,不要用長在樹木上的;用粗布擦去上面的絨毛,再用加了熟甘草的水浸泡一晝夜,切片曬乾後使用。
2. 馬勃
味辛,性平,無毒。
【主治】主惡瘡,馬疥,一名馬庀。(本經);主清肺,散血止嗽,治喉痹咽痛,鼻衄失音;外用,敷諸瘡。(汪機)
【歸經】入肺經;為解熱之品。
【前論】時珍曰:馬勃輕虛。上焦肺經藥也。東垣治大頭病。咽喉不利。普濟消毒飲亦用之。
以上宣劑草部。
白話文:
馬勃味辛性平,無毒。
它能治療惡瘡、馬疥(一種皮膚病),也稱作馬庀。 能清肺、散血止咳,治療喉嚨阻塞疼痛、鼻出血、失聲等症狀,外用可敷治各種瘡瘍。
馬勃歸肺經,是清熱的藥物。
李時珍說,馬勃輕盈虛散,是上焦肺經的藥物。 古人用它治療頭面腫大、咽喉腫痛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