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藥分劑》~ 卷一 (8)
卷一 (8)
1. 藁本
味辛苦。性溫。無毒。感天之陽氣,兼得地之辛味而生。升也。陽也。惡䕡茹。畏青葙子。
【主治】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除風頭痛。(本經)治一百六十種惡風鬼疰,流入腰脊痛冷。去頭風䵟疱。(甄權)太陽頭痛。顛頂痛。大寒犯腦,痛連齒頰。(元素)頭面身體皮膚風濕。(東垣)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好古)治癰疽,排膿內塞。(時珍)
【歸經】入膀胱經。為專去風寒濕邪之品。(足太陽經風藥專主寒鬱本經頭腦痛)
【前論】元素曰:此藥氣雄壯,寒鬱太陽經必用之藥。顛頂痛非此不除。同木香治霧露之清邪中於上焦。既治風,亦治濕,從類也。《聞見錄》曰:風客於胃作泄,飲以藁本湯可止。
【禁忌】經疏曰:溫病頭痛發熱口渴或骨疼,及春夏傷寒陽症頭疼,產後血虛火炎頭痛,均忌。
白話文:
藁本味辛辣,性溫和,無毒。它吸收了天地的陽氣,兼具土地的辛辣之味而生長,具有上升和陽性的特性。它不與商陸相配伍,畏懼青葙子。
主要治療婦女疝氣、陰部寒冷腫痛、腹部絞痛,以及去除風寒頭痛。還能治療一百六十種由惡風鬼邪引起的疾病,以及腰脊疼痛寒冷,去除頭部風邪引起的疹疱。此外,還能治療太陽穴頭痛、頂部頭痛、嚴寒侵犯腦部導致的頭痛並痛連齒頰,以及頭面身體皮膚的風濕病症,以及督脈病變引起的腰背僵硬和厥冷。還能治療癰疽,排出膿液,治療膿液內塞。
歸屬於膀胱經,是專門去除風寒濕邪的藥物。它特別適用於治療足太陽經風邪引起的寒邪鬱結所致的頭痛。
藁本藥性強勁,治療寒邪鬱結足太陽經的疾病必須用到它,頂部頭痛只有用它才能去除。它與木香一起使用,可以治療霧露等清邪侵犯上焦的病症。它既能治療風邪,也能治療濕邪,這與它的藥性相符。 服用藁本湯可以治療因風邪侵犯胃部而導致的腹瀉。
溫病頭痛、發熱、口渴或骨痛,以及春夏季傷寒陽證頭痛,產後血虛火旺頭痛,都禁忌使用藁本。
2. 白芷
味辛;性溫;無毒。得地之金氣,兼感天之陽氣以生;升多於降,陽也。當歸為使;惡旋覆花;制雄黃、硫黃。
【主治】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頭風侵目淚出,可作面脂。(本經)風邪久渴嘔吐、兩脅滿、頭眩目癢。(別錄)治目赤胬肉、補胎漏滑落、破瘀生新,一切癰瘡排膿止痛。(大明)止心腹血刺痛,女人瀝血腰痛、血崩。(甄權)解利手陽明頭痛、中風寒熱,及肺經風熱、頭面皮膚風痹燥癢。(元素)治鼻淵鼻衄、齒痛、眉稜骨痛、大腸風秘,婦人血風眩暈、翻胃吐食,解砒毒、蛇傷、刀箭金瘡。(時珍)
【歸經】入肺、胃、大腸三經。為散風表汗、除濕通竅之品。(正陽明引經本藥)
【前論】東垣曰:白芷療風通用,芳香通九竅,表汗不可缺也。河間曰:正陽明頭痛、熱厥頭痛,加用。時珍曰:頭目眉齒諸病,肺、胃、大腸三經風熱也;漏帶癰疽諸病,三經濕熱也;為陽明主藥。仲淳曰:走三經氣分,亦入三經血分。
【禁忌】經疏曰:嘔吐因於火、漏下赤白、陰虛火熾、病由血熱所致者,均忌。
白話文:
白芷
白芷味辛、性溫,無毒。它吸收地氣中的金氣,並藉助天地的陽氣而生長,上升的力量大於下降的力量,屬於陽性藥物。以當歸為輔藥,忌與旋覆花同用,能解雄黃、硫黃的毒性。
主治婦女陰道分泌物異常(赤白帶下)、月經閉止、陰部腫痛、寒熱交替、頭痛引發眼睛流淚、可用作美容面脂。 此外,還能治療因風寒引起的久渴、嘔吐、兩脅疼痛、頭暈目癢,以及目赤、胬肉、胎漏滑落、瘀血,各種癰瘡排膿止痛,心腹刺痛、婦女尿血腰痛、崩漏,手陽明經頭痛、中風寒熱、肺經風熱、頭面皮膚風痺燥癢,鼻淵、鼻出血、牙痛、眉稜骨痛、大腸風秘結、婦女血風眩暈、噁心嘔吐、砒霜中毒、蛇傷、刀傷箭傷。
歸經:入肺、胃、大腸三經,具有疏散風寒、發汗解表、除濕通竅的功效。
古人論述:東垣認為白芷治療風寒濕痹非常有效,其芳香之氣能通達九竅,發汗解表不可或缺。河間認為治療正陽明頭痛、熱厥頭痛時,可加入白芷。李時珍認為頭、目、眉、齒等疾病,是肺、胃、大腸三經風熱所致;而帶下、癰疽等疾病,則是三經濕熱所致,白芷是治療陽明經疾病的主要藥物。仲淳認為白芷走三經之氣分,也入三經之血分。
禁忌:嘔吐是因火熱所致,帶下赤白、陰虛火旺,以及因血熱引起的疾病,都應忌用白芷。
3. 木香
味辛苦,性溫,無毒。稟夏秋之陽氣,兼得土之陽精以生。降也,陰中陽也。
【主治】主邪氣,闢毒疫溫鬼。(本經)治心腹一切氣,膀胱冷痛,嘔逆反胃,霍亂,泄瀉痢疾,健脾消食,安胎。(大明)治九種心疼,積年冷氣痃癖症塊脹痛,壅氣上衝,煩悶羸劣。女人血氣刺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甄權)行肝經氣。煨熟實大腸。(丹溪)治衝脈為病,逆氣裡急;主脬滲小便秘。(好古)
【歸經】入三焦經,為行氣之品。(三焦氣分藥:升降諸氣,泄肺氣,和脾胃氣,疏肝氣)
【前論】寇宗奭曰:「此專泄決胸腹間滯塞冷氣,他則次之;得橘皮、蔻仁、生薑相佐,效尤速。」元素曰:「木香除肺中滯氣;若治中下二焦氣結滯及不轉運,須檳榔為使。」丹溪曰:「氣鬱不達者宜之;若陰火衝上者,此則味辛而氣上升,反助火邪,宜用知、柏,少以木香佐之。」
【禁忌】經疏曰:「肺虛有熱,元氣虛脫,及陰虛內熱諸病有熱,心痛屬火,均忌。」
白話文:
木香味辛、苦,性溫,無毒。它吸收夏秋的陽氣,並藉由土的陽精而生長,具有下降的特性,是陰中之陽。
主治各種邪氣,驅除瘟疫毒氣。能治療心腹一切氣痛、膀胱冷痛、嘔吐、反胃、霍亂、泄瀉、痢疾,具有健脾消食、安胎的功效。能治九種心痛、多年積累的寒邪、腹部腫塊脹痛、氣機壅滯上衝、煩悶消瘦等症狀,以及女性因血氣不暢導致的心痛難忍。 還能治療衝脈病症、逆氣裡急、小便不利等。
歸屬於三焦經,是行氣的藥物,能升降諸氣,疏泄肺氣、和胃氣、疏肝氣。
寇宗奭認為,木香最主要的功效是疏泄胸腹間的滯塞寒氣,其他功效則次之。若與橘皮、蔻仁、生薑同用,療效更佳。李時珍認為,木香能除肺中滯氣,若要治療中焦、下焦氣機阻滯不通,則需用檳榔作輔助藥物。葉桂認為,氣機鬱滯不通者適合使用木香。但若為陰虛火旺上衝者,則不宜使用,因為木香味辛氣升,反而會助長火邪,此時應使用知母、黃柏,少量佐以木香。
禁忌:肺虛有熱、元氣虛脫、陰虛內熱以及有熱症的心痛,都應忌用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