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讀書志》~ 卷上 (1)
卷上 (1)
1. 國朝四庫
醫經溯洄集一卷
上書四種,去復一種,凡三種。元崑山王履撰。履字安道,朱震亨弟子,工詩善畫,明洪武初始卒。嘗謂素問人傷於寒則為病熱,是論病之常。仲景始分寒熱而義猶未盡,又言陽明篇無目痛,少陰篇無胸背痛,太陰無隘乾,厥陰篇無囊縮,必有脫簡。乃取三百九十七法中有方治者,得二百三十八條,為二百三十八治,書凡二十一篇,名醫經溯洄集。辭雖誇伐,於醫道實有發明,足矯當時結習。
明祁門徐春甫云:鉤玄醫統二書若存,利濟民生匪淺。因撰古今醫統一百卷,既仍其名,復仍其卷。意春甫本有二書,但改韻歸類增損而成己作耳。春甫字東皋,以醫受知太師成國公朱希忠,官太醫,名其術於公卿間。故首有靈壁侯湯世隆等六人,及嘉靖丙辰自序。後列恭順侯吳繼爵,臨淮侯李言恭,平江伯陳王謨等三十八人銜名。
書分福、壽、康、寧四集,每集十冊,以富貴榮華客,清閒自在仙,鵬程九萬里,鶴算八千年,玉質成飛步,朱顏永駐延,平安無量劫,靜默有真源,四十字為號。廣引道藏經籙,養生修煉,及林靈素大成,金書諸目。一卷為歷代名醫二百七十二人小紀,採摭書籍二百八十二部目錄。
二卷為內經要旨十一篇,曰陰陽、攝生、病能、論治、脈候、色診、藏象、經度、運氣、標本、針刺。三卷為翼醫通考。四卷為內經脈侯。五卷為運氣易覽。六卷為經穴發明。七卷為針灸直指。八卷至七十九卷為病機治法。凡一百四十二門。八十、八十一為外科理例。八十二、八十三為婦科心鏡。
八十四為螽斯廣育。八十五為胎產須知。八十六、八十七為老老余編。八十八至九十為幼幼類集。九十一為豆疹泄秘。九十二為奇病續抄一百三十七侯。九十三為經驗秘方一百八十四道。九十四、九十五為本草集要。九十六為本草御荒。九十七為製法備錄。九十八為通用諸方十類,曰藥品、花木、天時、人道、飲食、衣服、起居、器物、鳥獸、雜著。
九十九、一百為養生余錄,以神仙安期生,名臣范蠡等五十二人,亦為名醫,經史子集註疏小說四十四種,廁於醫籍。甚至以僦貸季為岐伯之師,少俞為俞拊之弟,少師為桐君之爵,太乙為雷公之號,且名以宋時雷斆之斆,陳藏器唐開元中人,誤為梁人,曰華子大明,宋開寶中人,誤為陳氏北齊雁門人,白虎通壽命一篇,毫不涉醫,乃曰直抉醫家未宣之奧,其紕繆自欺處不勝枚舉。
至病機雖祖述內經巢氏,而治法不本漢唐,惟著意於南宋以下諸子,尤崇信當時胡濙易簡方,蓋前明考據家陋習。好奇務繁,以誇博辨,往往掛一漏萬,根據無稽,第體例甚井,非萬病回春,嵩崖尊生可比,陳念祖欲一概廢之,未免太過矣。
白話文:
[國朝四庫],醫經溯洄集一卷
王履,來自元代崑山,字安道,是朱震亨的弟子,擅長詩畫。他活到了明朝洪武初年纔去世。他曾提到,《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人因寒而生病熱,這是對疾病的一般描述。然而,張仲景開始區分寒熱,但其理論仍未完備。他又指出《素問》中的陽明篇沒有提到目痛,少陰篇沒有提到胸背痛,太陰篇沒有提到隘乾,厥陰篇沒有提到囊縮,認為其中必定有遺失的章節。因此,他從《素問》三百九十七法中選出有治療方法的部分,共二百三十八條,形成二百三十八種治療方法,寫成了二十一篇的文章,命名為《醫經溯洄集》。雖然他的言詞有些誇張,但他確實在醫學領域有所發明,足以糾正當時的不良習慣。
明朝的徐春甫說,如果《鉤玄醫統》這兩本書還存在,對於人民的健康將會有巨大的幫助。因此,他編撰了《古今醫統》一百卷,保留了原書的名字和卷數。可以推測,徐春甫原本就有這兩本書,只是修改了內容,調整了分類,並增加了一些內容,形成了自己的作品。徐春甫,字東皋,因為醫術高明,受到了太師成國公朱希忠的賞識,成為太醫,在公卿之間名聲顯赫。因此,書的開頭有靈壁侯湯世隆等六人的推薦,以及他在嘉靖丙辰年的自序。書的後面列出了恭順侯吳繼爵,臨淮侯李言恭,平江伯陳王謨等三十八人的名字。
書分為福、壽、康、寧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十冊,分別用富貴榮華客,清閒自在仙,鵬程九萬裏,鶴算八千年,玉質成飛步,朱顏永駐延,平安無量劫,靜默有真源,這四十個字作為標題。書中大量引用了道藏經典,養生修煉,以及林靈素的大成,金書等內容。第一卷記錄了歷代名醫二百七十二人的簡歷,摘錄了二百八十二部相關書籍的目錄。
第二卷是《內經》的要旨,包括陰陽、攝生、病能、論治、脈候、色診、藏象、經度、運氣、標本、針刺等十一個主題。第三卷是《翼醫通考》,第四卷是《內經脈候》,第五卷是《運氣易覽》,第六卷是《經穴發明》,第七卷是《針灸直指》。第八捲到七十九卷是病機治法,共有一百四十二個主題。第八十卷和八十一卷是外科理論,第八十二卷和八十三卷是婦科理論。
第八十四卷是《螽斯廣育》,第八十五卷是《胎產須知》,第八十六卷和八十七卷是《老老餘編》,第八十八捲到第九十卷是《幼幼類集》。第九十一卷是《豆疹泄祕》,第九十二卷是《奇病續抄》,共記載了一百三十七種病狀。第九十三卷是《經驗祕方》,共有一百八十四種。第九十四卷和九十五卷是《本草集要》,第九十六卷是《本草御荒》,第九十七卷是《製法備錄》。第九十八卷是《通用諸方》,共分為十類,包括藥品、花木、天時、人道、飲食、衣服、起居、器物、鳥獸、雜著。
第九十九卷和第一百卷是《養生餘錄》,將神仙安期生,名臣范蠡等五十二人也視為名醫,參考了經史子集註疏小說四十四種,將這些內容混入醫學書籍中。甚至將僦貸季視為岐伯的老師,將少俞視為俞拊的弟弟,將少師視為桐君的爵位,將太乙視為雷公的名號,並且將宋代的雷斆誤解為唐代開元中的人,將華子大明誤解為陳氏北齊雁門人,將《白虎通壽命》一篇完全與醫學無關的文章,說成是揭示醫家未公開的深奧知識,其錯誤和自我欺騙的地方不勝枚舉。
至於病機,雖然沿襲了《內經》和巢氏的理論,但在治法上並未遵循漢唐時期的方法,而是特別關注南宋以後的學說,特別推崇當時胡濙的易簡方,這可能是明朝考據家的狹隘習慣。他們追求新奇和繁複,以顯示博學,但往往掛一漏萬,根據無稽之談,然而,書的體例非常整齊,遠勝過《萬病回春》和《嵩崖尊生》。陳念祖想要全盤否定這本書,似乎有點過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