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三 (13)
卷三 (13)
1. 腫脹
焦白朮(二錢),陳皮(一錢),茯苓(二錢),砂仁(六分),神麯(炒,一錢),雞鉅子(二錢),葛花(一錢)
莫左,大瘧便溏傷脾,腹滿,面無華色,脈至少神,疏利之藥雖效,究非虛症所宜,可暫可久。擬用補中益氣,以滋化源,兼以分消。
升麻(三分),柴胡(三分),黨參(炒,四錢),黃耆(五錢),半夏(一錢),車前(炒,四錢),蘇子(六分),萊菔(炒,五分),草果(煨,八分),腹皮(炒,三錢),陳皮(一錢五分),茅朮(炒,一錢五分),五味(三分),肉桂(三分),茯苓(六分)
和尚,本乎下者,寒濕居多,先見嘔吐,繼見足腫,浮及於上,須防腹滿。
豬苓(一錢五分),澤瀉(一錢五分),苓皮(四錢),茅朮(炒,一錢五分),桂枝(四分),車前(二錢),通草(一錢),陳皮(一錢五分),桑皮(二錢),苡米(一兩),赤豆(一兩)
王左,大瘧後,脾虛腹滿。
腹皮(三錢),草果(六分),茅朮(炒,一錢五分),苓皮(四錢),桂枝皮(五分),車前(四錢),通草(二錢),苡米(一兩),陳皮(一錢五分),姜皮(三分),蘇梗(三錢),赤豆(一兩)
高右,先喘後脹,從表入里,脾肺之寒濕沉痼。今腹大而不能左臥,脈至遲細,此脹門中所忌。主以溫通脾肺,以觀效否。
桂枝皮(六分),焦茅朮(一錢五分),蘇子(炒,一錢),杏仁(一錢),草果(五分),萊菔(一錢),桃仁(一錢),生熟香附(二錢),車前子(一錢五分),澤瀉(一錢),茯苓皮(四錢),腹皮(二錢),黨參(三錢),延胡(生炒,一錢),姜皮(五分)
鄭左,腹滿先從咳嗽,今雖下身為甚,理當開肺,兼以理脾,滲濕清熱。擬用五子五皮合四苓治之。
杏仁(去皮尖,一錢五分),蘇子(炒,一錢五分),菔子(炒,一錢五分),車前子(炒,四錢),苡米(炒,四錢),腹皮(炒,三錢),苓皮(炒,四錢),陳皮(一錢五分),姜皮(六分),澤瀉(一錢五分),黑梔(一錢五分),通草(二錢),防風(一錢),陳麥柴(去節,一兩),煎湯代水
周右,腹雖腫滿,按之如棉,經水不行。良由氣滯,氣行則血自行矣。
蘇梗(四錢),苓皮(四錢),腹皮(三錢),陳皮(一錢五分),丹皮(一錢),山楂(三錢),香附(二錢),丹參(三錢),木香(三分)
蔣左,久痢脾敗,胃傷已成,癉腹重險症也。
苓皮(四錢),腹皮(三錢),穭皮(四錢),丹皮(炒,一錢),冬瓜皮(四錢),生熟砂仁(一錢),藕(一兩)
楊左,雖因咳嗽而成腫脹,論症宜先開肺,但六脈無神,腫甚於下,面黃舌淡,純乎寒水為殃。急宜溫培脾土為主。
白話文:
腫脹
案例一: 方劑包含白朮、陳皮、茯苓、砂仁、神麴、雞內金、葛花。此病人因瘧疾導致腹瀉,傷及脾胃,腹部脹滿,面色蒼白,脈象微弱。雖然瀉下藥有效,但並非治療根本的虛症之法,需長期調理。此方旨在補益脾胃,促進消化吸收。
案例二: 方劑包含升麻、柴胡、黨參、黃耆、半夏、車前子、蘇子、蘿蔔子、草果、厚樸、陳皮、蒼朮、五味子、肉桂、茯苓。此和尚的腫脹主要由於寒濕,先嘔吐後足腫,水腫向上蔓延,需預防腹部脹滿。
案例三: 方劑包含豬苓、澤瀉、茯苓皮、蒼朮、桂枝、車前子、通草、陳皮、桑白皮、薏苡仁、赤小豆。此病人因瘧疾後遺症,脾虛腹部脹滿。
案例四: 方劑包含厚樸、草果、蒼朮、茯苓皮、桂枝、車前子、通草、薏苡仁、陳皮、薑皮、蘇梗、赤小豆。此病人瘧疾後脾虛腹滿。
案例五: 方劑包含桂枝、焦蒼朮、蘇子、杏仁、草果、蘿蔔子、桃仁、香附、車前子、澤瀉、茯苓皮、厚樸、黨參、延胡索、薑皮。此病人先喘後腫脹,由表入裡,脾肺寒濕,腹部脹大無法左側臥,脈象遲細,此屬脹滿的禁忌症。此方旨在溫通脾肺。
案例六: 方劑包含杏仁、蘇子、蘿蔔子、車前子、薏苡仁、厚樸、茯苓皮、陳皮、薑皮、澤瀉、梔子、通草、防風、陳皮、麥冬。此病人腹脹始於咳嗽,現下肢腫脹嚴重,需開通肺氣,調理脾胃,滲濕清熱。此方為五子五皮加四苓湯的變方。
案例七: 方劑包含蘇梗、茯苓皮、厚樸、陳皮、丹皮、山楂、香附、丹參、木香。此病人腹部腫脹,按之如棉花,月經停止,因氣滯不通所致,氣行則血行。
案例八: 方劑包含茯苓皮、厚樸、橘皮、丹皮、冬瓜皮、砂仁、藕粉。此病人久痢導致脾胃受損,腹部脹滿,為重症。
案例九: 方劑包含茯苓皮、厚樸、橘皮、丹皮、冬瓜皮、砂仁、藕粉。此病人因咳嗽導致腫脹,但脈象虛弱,下肢腫脹嚴重,面色黃,舌淡,屬寒水病證,需溫補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