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川芎(七分),熟地(四錢),白芍(炒,一錢),當歸(炒,三錢),紅花(三分),杜仲(三錢),澤瀉(一錢),杞子(三錢),桑枝(五錢)

某右,痛而不定者,為行痹。左關獨見弦大而浮,五行之中,風行無定,風熱入肝,為此諸節骱,痛無定處也。

柴胡(五分),當歸(五錢),白芍(一錢),茯苓(二錢),乳香(一錢),丹皮(一錢),黑梔(一錢),防風(一錢),木瓜(一錢五分),白朮(炒,一錢五分),桑枝節(各一兩),生熟甘草(六分)

強左,風溫濕入於絡脈,氣血不能宣行。

秦艽(二錢),防風(一錢),苡米(三錢),木瓜(一錢),川斷(二錢),杜仲(三錢),紅花(三分),木香(三分),桑枝(三錢)

朱右,風寒濕入於手足節骱,此厲節風也。調補氣血之中,佐以祛逐之品。

冬朮(三錢),當歸(三錢),羌獨活各(一錢),杜仲(八錢),桐皮(一錢五分),丹參(三錢),防風(一錢),牛膝(二錢),木瓜(一錢五分),桂枝(四分),乳香(一錢),桑枝節(各一兩)

吳左,風寒乘虛襲於骨骱,肝脾腎雖虛,邪還未盡。擬補中兼疏法。

黃耆(酒炒,四錢),當歸(五錢),秦艽(二錢),桐皮(一錢五分),川斷(二錢),獨活(八分),苡米(一兩)丹參(三錢),熟地(八錢),杜仲(一兩),防風(一錢),木香(三分),紅花(三分),虎脛骨(四錢),沒藥(五分),冬朮(三錢),桑枝(一兩),筍緶(五錢),松節(五錢)

邵左,不乳,不腫不紅熱,六脈細軟無力,而周身作痛。調和氣血為主,稍佐溫通絡脈。

黃耆(五錢),當歸(六錢),杜仲(一兩),茅朮(一錢),虎骨(四錢),金毛脊(四錢),大小茴(四錢),木香(四分),川膝(二錢),桑枝(一兩),荔枝核(三個)

某,不腫不紅,病不在肌肉。可屈可伸,病不在筋骨。今見咳嗽,腿外側痛而定。蓋肺為氣之臟,咳則肺氣不宣,則絡脈不暢,腿外側所以痛而牽引也。

白鳳仙梗(五錢),茯苓中術(二錢),桑枝(五錢),沒藥(一錢),懷膝(二錢),忍冬藤(五錢)

黃左,肝脾腎三經虧損,風寒濕乘虛襲入而成行痹,今歸兩膝腫痛,步履艱難,腰間亦痛,六脈細弱。法當補中兼疏。

黃耆(八錢),當歸(四錢),冬朮(三錢),苡米(一兩),川斷(三錢),秦艽(三錢),防風(一錢),獨活(一錢),杜仲(一兩),木瓜(一錢五分),芡實(三錢),肉桂(三分),陳皮(一錢五分),沒藥(一錢),桑節(一錢),茯神中木(三錢)

王右,風客節骱,手足屈伸不能舒展,且兼腫痛。年高之人,不可純用祛風,佐以氣血兼培,庶乎穩當。

白話文:

[痹]

第一方:川芎、熟地、炒白芍、炒當歸、紅花、杜仲、澤瀉、杞子、桑枝,用於治療右側肢體疼痛遊走不定,屬行痹的患者。左側關脈弦大浮滑,是風邪遊走不定,風熱侵犯肝經,導致各個關節疼痛遊走不定的表現。

第二方:柴胡、當歸、白芍、茯苓、乳香、丹皮、黑梔子、防風、木瓜、炒白朮、桑枝節、生熟甘草,用於治療左側肢體疼痛,因風溫濕邪侵入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第三方:秦艽、防風、苡米、木瓜、川斷、杜仲、紅花、木香、桑枝,用於治療右側肢體手足關節疼痛,屬厲節風,需調補氣血並祛除邪氣。

第四方:冬朮、當歸、羌活、獨活、杜仲、桐皮、丹參、防風、牛膝、木瓜、桂枝、乳香、桑枝節,用於治療左側肢體疼痛,因風寒之邪乘虛侵襲骨骼,肝脾腎虛,邪氣未盡,需補益氣血並疏散風寒。

第五方:酒炒黃耆、當歸、秦艽、桐皮、川斷、獨活、苡米、丹參、熟地、杜仲、防風、木香、紅花、虎脛骨、沒藥、冬朮、桑枝、筍簕、松節,用於治療左側肢體疼痛,患者無腫脹、發紅發熱,脈象細弱無力,全身疼痛,需調和氣血,溫通經絡。

第六方:白鳳仙梗、茯苓、澤瀉、桑枝、沒藥、懷牛膝、忍冬藤,用於治療咳嗽,腿外側疼痛固定,並非肌肉或筋骨問題,因肺氣不宣導致經絡不通暢所致。

第七方:黃耆、當歸、冬朮、苡米、川斷、秦艽、防風、獨活、杜仲、木瓜、芡實、肉桂、陳皮、沒藥、桑節、茯神,用於治療左側肢體疼痛,肝脾腎三經虧損,風寒濕邪乘虛而入,導致兩膝腫痛,行走困難,腰痛,脈象細弱,需補中兼疏。

第八方:黃耆、當歸、冬朮、苡米、川斷、秦艽、防風、獨活、杜仲、木瓜、芡實、肉桂、陳皮、沒藥、桑節、茯神,用於治療右側肢體疼痛,風邪侵犯關節,手足屈伸不利,伴有腫痛。患者年老,不宜單純祛風,需兼顧補益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