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三 (4)
卷三 (4)
1. 濕
又,原方,加扁豆(三錢),蔻仁(二),茉莉花(十朵),去滑石、小樸、香茹。
白話文:
原方藥方再添加扁豆三錢、蔻仁二錢、茉莉花十朵,並去除滑石、小麥、香菇。
2. 腳氣
某右,右足遊火,內攻上逆,腿為壅腫,小溲艱澀,舌上焦乾,津液被灼。所嫌脈細模糊,陽症而見陰脈,症之所忌,用藥殊難。勉商從症而不從脈之例立方,但腳氣一門每有攻心之變,不可不慮。
銀花(一兩),黑梔(一錢),翹心(三錢),丹皮(一錢五分),懷膝(一錢五分),元參(五錢),燈心(五寸),蘆根(一兩),綠豆(一兩)
又,津液漸回,痛亦稍減。但腿腫如故,仍難舉動,未可恃以無恐。方宗前法。
川石斛(五錢),牛蒡子(三錢),燈心(五寸),蘆根(一兩),綠豆(一兩),銀花(一兩),黑梔(一錢五分),連翹(五錢),丹皮(一錢五分),牛膝(一錢五分),元參(五錢)
又,身熱減,津液回,大有轉機。上中二焦之邪火,已清七八。下焦之濕熱未楚,腫脹為此不退。
銀花(一兩),山梔(炒,一錢五分),丹皮(二錢),連翹(四錢),牛膝(一錢五分),川斛(一錢五分),燈心(五寸),蘆根(一兩)
又,原方,加黃柏(鹽水炒,一錢),羚羊片(一錢),獨活(一錢),秦艽(三錢)。
曹左,小腿漫腫,腳氣也。須防上逆攻衝。
川萆薢(三錢),漢防己(二錢),滑石(三錢),宣木瓜(一錢),苡米(一兩),獨活(一錢),牛膝(三錢),焦茅朮(一錢),杉木梢(一兩),防風(一錢)
白話文:
[腳氣]
某人右腳出現了像是火燒般的疼痛,病情往內向上發展,導致他的腿嚴重腫脹,排尿困難且疼痛,舌頭乾燥無津,體內津液已被高溫消耗。令人擔心的是,他的脈象細微且模糊,顯示有陽症卻出現陰脈的異常現象,這是病情的一大警訊,治療上非常棘手。在深思熟慮後,決定根據病症而非脈象來開立處方,但腳氣這種病很容易產生影響心臟的併發症,不得不防。
處方:銀花(30g)、黑梔(3g)、翹心(9g)、丹皮(4.5g)、懷膝(4.5g)、元參(15g)、燈心(12.5cm)、蘆根(30g)、綠豆(30g)。
再次診斷時,患者體內津液逐漸恢復,疼痛感也稍微減輕。但腿腫依然沒有改善,行動仍舊困難,不能掉以輕心。延續之前的療法。
處方:川石斛(15g)、牛蒡子(9g)、燈心(12.5cm)、蘆根(30g)、綠豆(30g)、銀花(30g)、黑梔(4.5g)、連翹(15g)、丹皮(4.5g)、牛膝(4.5g)、元參(15g)。
再次診斷,患者體溫下降,津液恢復,病情有了轉機。上焦和中焦的邪火已經清除大半,但下焦的濕熱仍未消散,導致腿腫持續。
處方:銀花(30g)、山梔(炒,4.5g)、丹皮(6g)、連翹(12g)、牛膝(4.5g)、川斛(4.5g)、燈心(12.5cm)、蘆根(30g)。
在原有處方基礎上,增加黃柏(鹽水炒,3g)、羚羊片(3g)、獨活(3g)、秦艽(9g)。
另一名患者,小腿無緣無故腫脹,是典型的腳氣病,必須小心防範病情惡化。
處方:川萆薢(9g)、漢防己(6g)、滑石(9g)、宣木瓜(3g)、苡米(30g)、獨活(3g)、牛膝(9g)、焦茅朮(3g)、杉木梢(30g)、防風(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