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三 (3)
卷三 (3)
1. 濕
僧,六淫之中,惟寒惟濕為最重,閉結中焦為痞,散於肌表,為骨節煩疼。擬用胃苓加減。
焦茅朮(一錢),澤瀉(一錢),赤苓(二錢),桂枝皮(三分),陳皮(一錢),川樸(四分),神麯(炒,一錢),防風(一錢)
殷左,脈滑甚於右關,食後脘中似覺滿悶,夜不能臥。究由濕濁停痰,注於陽明,胃不和則臥不安也。
洋參(三錢),半夏(一錢五分),白朮(炒,二錢),神麯(炒,一錢),茯苓(二錢),陳皮(一錢),砂仁(八分),當歸(三錢),大麥仁(炒,四錢),秫米(炒,三錢)
某左,土衰濕勝,一切見症,虧在脾土。土衰則肝木來侮,土衰則濕之害迭出矣。
防風(一錢),半夏(炒,一錢),焦白朮(三錢),陳皮(一錢),赤苓(二錢),柴胡(三分),苡米(三錢),砂仁,芡實(炒,三錢),生熟芽(四錢)
某,濕,有因脾不宣運者;有因腎氣衰弱,陽不能化濁,陰氾濫者。一宜培土,一宜補腎。又,有寒濕外侵者,濕熱內閉者。一宜溫通,一宜涼泄。此當分消,又有五臌,至末傳,俱變為水者,此屬敗症不治,亦要留心。此當脾胃合用。
黨參(六錢),萊菔子(一錢),茯苓(一兩),肉桂(一分),麥冬(一錢),車前(四錢),牛膝(炒,二錢)
另,用金匱腎氣丸(四錢),麥冬(一錢),煎湯,晨服。
虞右,閱所服方藥,散攻下得汗則解,俱不應手。今身熱不退,脈來弦數,左寸關尤甚,而脘痛徹心,上支左肋,不可著手,然按之中空,舌邊苔白,中心灰黑起刺。此屬濕遏熱伏,而兼木鬱,邪阻中焦,氣機無由升降,不通則痛也。內非實結,外非風寒,不得以傷寒六經論治。議與清泄疏利法。
川連(七分),吳萸(三分),黑梔(一錢),赤苓(四錢),川通草(一錢),防風(一錢),川金(七分),元胡(一錢),燈心(五尺),菖蒲(三分)
又,上方,一劑而左寸數象大減;二劑六脈弦數,不若前之盛矣,惟脘痛不除。改用宣絡理氣法。
桔梗(一錢),桃仁(一錢),廣鬱金(一錢),青皮(八分),木香(三分),穀芽(二錢),竹葉(十張),燈心(五寸),元胡(一錢五分)
一劑而痛去,安睡一夜,清晨思食矣。
項左,濕鬱化火,舌苔灰黃,骨節煩痛,足膝尤甚,步履少力。治濕當以健脾為主,理氣為先。
四苓散,加廣皮、牛膝、防風、茵陳、桑枝(各五錢),桑節(一兩)。
秦左,土不勝濕,納穀減而不貪,兼感暑風,時而發熱,脘痛。擬用培土分消,芳香解渴。
製半夏(一錢),廣皮(一錢),砂仁(一錢),小樸(七分),焦茅朮(一錢),赤苓(三錢),滑石(二錢),熟穀芽(二錢),香茹(四分)
白話文:
[濕]
在中醫學說中的六淫之中,寒與濕是影響人體最嚴重的兩種,它們可以導致中焦(脾胃區域)的閉塞,形成痞證(消化不良),若濕氣擴散到肌肉表面,會引發骨節疼痛及身體不適。對於這類病症,我打算使用胃苓湯做為基礎,再根據病情調整配方。
使用焦茅朮、澤瀉、赤苓、桂枝皮、陳皮、川樸、神麯、防風等草藥。
患者殷先生,他的左手脈象比右手滑順,飯後常感到胸悶,夜晚難以入眠。追根究底,這是因為濕氣聚積,生成了痰液,影響了陽明胃經,使得胃部不調,進而影響睡眠品質。
對於殷先生,我們使用洋參、半夏、白朮、神麯、茯苓、陳皮、砂仁、當歸、大麥仁、秫米等草藥來調理。
某患者,他的脾臟功能衰退,濕氣過重,他所出現的所有症狀都源自於脾土的虛弱。脾臟衰弱會導致肝氣乘脾,脾虛也會導致濕氣的困擾接踵而至。
對此,我們使用防風、半夏、焦白朮、陳皮、赤苓、柴胡、苡米、砂仁、芡實、生熟芽等草藥來治療。
某患者,他的濕氣問題可能源自脾臟無法正常運轉,或是腎氣衰弱,陽氣無法化開濁氣,陰氣泛濫。一個治療方向是調理脾臟,另一個則是補腎。此外,濕氣也可能由外寒入侵或內熱閉塞所致,前者需溫通,後者則需清熱。治療濕氣,必須要分別處理,同時也要小心五臌的問題,若病情惡化,最終轉為水腫,這屬於難以治療的情況,需要特別注意。
對於這位患者,我們使用黨參、萊菔子、茯苓、肉桂、麥冬、車前、牛膝等草藥來調理。
另一個治療方案,是使用金匱腎氣丸與麥冬,早上服用。
虞先生,他之前服用的藥物均未見效,他的體溫仍然高燒不退,脈象快速且強烈,尤其在左手的寸關處更為顯著,他的胃痛穿透心臟,左側肋骨受到影響,無法觸碰,但按下去卻感覺空虛,舌邊的舌苔呈白色,中心則為灰黑色,且有刺狀突起。這是濕氣阻礙了熱氣,同時伴有肝氣鬱結,邪氣阻塞中焦,導致氣機無法上下流動,因而產生疼痛。這種情況並非實結,也不是風寒所致,不能按照傷寒六經來治療。因此,我們將採取清熱疏導的方法。
使用川連、吳萸、黑梔、赤苓、川通草、防風、川金、元胡、燈心、菖蒲等草藥。
經過一劑藥物,虞先生的左手脈象已大幅改善;再服用一劑,六脈的快速跳動也明顯減緩,然而他的胃痛仍未消除。因此,我們將改用疏通經絡,理氣止痛的方法。
使用桔梗、桃仁、廣鬱金、青皮、木香、穀芽、竹葉、燈心、元胡等草藥。
服用一劑後,虞先生的疼痛消失,能夠安穩睡一夜,第二天清晨就有胃口想吃東西。
項先生,他的濕氣鬱積轉化為火氣,舌苔呈現灰黃色,骨節疼痛,尤其是腳膝部位,行走時感到無力。治療濕氣,應以健脾為主,理氣為先。
使用四苓散,加入廣皮、牛膝、防風、茵陳、桑枝、桑節等草藥。
秦先生,他的脾臟無法抵抗濕氣,食慾減退,對食物不再有慾望,加上受到暑風感染,偶爾發燒,胃痛。我們將使用調理脾臟,分消濕氣,芳香解渴的療法。
使用製半夏、廣皮、砂仁、小樸、焦茅朮、赤苓、滑石、熟穀芽、香茹等草藥。
再進一步的治療,我們將在原有方子中加入扁豆、蔻仁、茉莉花,並去掉滑石、小樸、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