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怔忡

章左,思慮太過,心神不安,時而震動,譬之魚失水即躍。心無血養,焉得寧靜,此即怔忡驚悸之漸也。

白話文:

如果思慮過多,會導致心神不安,時常會有心悸的感覺,就像魚離開了水會不斷跳動一樣。當心臟缺乏血液滋養,就無法得到平靜,這就是怔忡和驚悸的徵兆。

桂圓制洋參(三錢),棗仁(炒,八錢),茯神(辰砂拌,三錢),丹參(二錢),柏子仁(去油,一錢),紫石英(三錢),紅棗(五個),淮小麥(一撮),豬心(一個,煮爛一碗去油煎藥)

強右,心生血,肝藏血。心少血養則怔忡。肝血不足,則視物不明。至於飲食減少,大小便不爽,無非虛象。

白話文:

龍眼乾(15克),西洋參(15克),炒過的棗仁(40克),茯苓(與硃砂混合,15克),丹參(10克),柏子仁(去油,5克),紫檀香(15克),紅棗(5顆),淮山藥(少許),煮爛的豬心一碗(去油煎藥)

柏子仁(六分),棗仁(二錢),茯神(一錢),懷藥(炒,五錢),當歸(一錢五分),杞子(二錢),遠志(五分),熟地(四錢),石決明(四錢),紫石英(二錢),黑脂麻(二錢),桑葉(一片),紅棗(三枚)

白話文:

  • 柏子仁:六分

  • 棗仁:二錢

  • 茯神:一錢

  • 懷藥(炒):五錢

  • 當歸:一錢五分

  • 杞子:二錢

  • 遠志:五分

  • 熟地:四錢

  • 石決明:四錢

  • 紫石英:二錢

  • 黑脂麻:二錢

  • 桑葉:一片

  • 紅棗:三枚

怔忡之症,心跳振動,驚恐怵惕者是也。緣乎營陰不足,心陽不藏,神不守舍,以致心神不寧而怔忡不安,漸至心悸不寐之所由來也。然怔忡心悸,其病雖異,而其源實由乎一也。或因思慮鬱結者,逍遙飲與益營湯;喜樂太過者,養心湯或寧志丸;驚恐神怯者,寧志膏或達志丸;志戀傷神者,硃砂安神丸;痰火□雜者,溫膽湯或硃砂消痰飲;痰飲侵心者,七福飲或二陳湯;木火凌心者,龍薈丸;腎陰不交者,左歸飲;肺失清肅者,生脈散;病後營虧者,盡釋病根;六淫外來者,隨症施治。總之,無非營血之耗而心不藏神者也。

白話文:

心悸的症狀,主要是心跳動搖,感到恐懼和不安。這是因為陰血不足,心陽無法歸藏,神經不能安穩地待在體內,導致心神不寧,出現心悸不安。長時間下來,就會導致心悸失眠。

雖然心悸和怔忡的症狀不同,但其病因都是源於同一個問題。有的人是因為思慮憂鬱,可以用逍遙飲和益營湯來治療;有的人是因為過度興奮快樂,可以用養心湯或寧志丸來治療;有的人是因為驚恐導致精神虛弱,可以用寧志膏或達志丸來治療;有的人是因為思念成疾而導致精神受損,可以用硃砂安神丸來治療;有的人是因為痰火攪擾,可以用溫膽湯或硃砂消痰飲來治療;有的人是因為痰液侵犯心臟,可以用七福飲或二陳湯來治療;有的人是因為肝火旺盛侵犯心臟,可以用龍薈丸來治療;有的人是因為腎陰不足,可以用左歸飲來治療;有的人是因為肺部氣血運行不暢,可以用生脈散來治療;有的人是因為病後氣血虧損,需要根據病根來治療;有的人是因為外感六淫之邪,需要根據症狀來治療。

總之,心悸和怔忡的病因,都是因為氣血消耗過度,導致心神無法安穩地待在體內。

蓋心為一身之君主,凡七情六慾無不由於心,五臟六腑無不繫於心,一有所傷則寧靜之質反為暴烈之性,怔忡心悸由此而起矣。景岳血症論曰,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夫心為生血之臟,最不可傷也,心有所傷,非惟君主不寧,而臟腑皆受其累,譬之桀紂暴瘧,而民無安日矣。全賴湯放武伐而天下治,上下逸樂,皆受爾福,怔忡心悸之病亦猶是也。

白話文:

心臟是全身的主宰,所有情緒和慾望都受控於心,所有臟腑都與心相連。一旦心臟受傷,平靜的身心就會變為暴戾,從而產生心悸怔忡的症狀。

《景嶽全書·血癥論》中說,心臟產生血液,肝臟儲藏血液,脾臟統治血液。心臟是產生血液的器官,是最不應該受到損傷的。如果心臟受傷,不僅主宰者不得安寧,而且臟腑也會受到牽連。這就好比暴君桀紂肆意妄為,導致百姓不得安寧。唯有依靠湯武革命推翻暴政,讓天下太平,百姓才能安居樂業,享受太平盛世的福澤。怔忡心悸的疾病也是如此。

2. 癲狂

查左,風火挾痰,為癇厥。

白話文:

查左边,风火夹杂痰湿,导致癇厥。

羚羊片(八分),鉤尖(六錢),石決明(一具),天麻(一錢),橘紅(一錢),陳膽星(六錢),生地(四錢),甘菊(一錢),金器(一件),同煎

吳左,六脈洪數搏大,按之有力。純乎痰火瀰漫,以致神識模糊。

白話文:

羚羊角片(8克),鉤吻(6克),決明子(1個),天麻(1克),橘紅(1克),熊膽粉(6克),生地黃(4克),菊花(1克),金屬器具(1件),一起煎煮。

膽星(一錢),半夏(二錢),瓜蔞仁(三錢),橘紅(一錢五分),黃芩(一錢),玉樞丹(磨沖,一錢)

陸左,肝風痰火熾甚,語言不論,脈至左關弦滑。防逾垣上屋,不避親疏。

白話文:

膽星(0.3 克),半夏(0.6 克),瓜蔞仁(0.9 克),橘皮(0.45 克),黃芩(0.3 克),玉樞丹(研磨後,0.3 克)

羚羊角(一錢),鉤藤(一兩),石決明(一具),半夏(二錢),膽星(二錢),廣金(一錢),茯神(二錢),廣紅(一錢五分),生熟棗仁(六錢),黑梔(一錢),乳香(六分),竹油(半杯),石菖蒲(三分),鐵屑(一兩)

白話文:

羚羊角(5克),鉤藤(50克),石決明(一具),半夏(10克),膽星(10克),廣金(5克),茯神(10克),廣紅(7.5克),生棗仁和熟棗仁(30克),黑梔(5克),乳香(3克),竹油(125毫升),石菖蒲(1.5克),鐵屑(50克)

脈滑而大,不數不洪,痰則有之,並無火據。經云重陰者則癲,此其是也。但痰甚如此,必欲從溫補治,亦非善策。太乙紫金加犀黃,名大還丹,專治一切痰症之變怪多端者,今且試服四五朝,再商別治。

白話文:

脈象滑而強大,跳動不急促也不洪大,有痰液,但沒有火熱的徵兆。醫經上說:「陰盛則癲」,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但是痰液如此之盛,如果非要溫補治療,也不是好辦法。太乙紫金丸加上犀角粉,名為大還丹,專門治療各種痰症引發的各種奇異難辨的病症。先試試服用四五天,然後再考慮用其他方法治療。

太乙紫金丹(一錢),犀黃(一分)

另用生礬少許,泡湯磨化,沖竹油、連薑汁(各十匙)。

上,服十劑而吐出清水,繼以稠痰。

白話文:

太乙紫金丹服用一錢,犀黃服用一分。

另外使用少量的生礬,泡在水中磨細後溶解,再加入竹油和薑汁各十匙混合。

以上,服用十劑之後會先吐出清水,接著會吐出濃痰。

又,前用大還丹,吐去痰涎,約有數杯而脈未能全退,然補藥治病可退,攻利治病不可過。先賢云衰其大半而止,此亦謹慎之道,不可不宗。

白話文:

此外,先前使用大還丹治療,咳出許多痰液,約有數杯,但脈象尚未完全緩解。雖然補藥治療疾病可以讓脈象緩解,但攻利治療疾病不可過度。先賢說過,疾病衰退一半後就應停止治療,這也是謹慎之道,不可不遵從。

製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一錢),橘紅(一錢),枳實(八分),膽星(一錢),石決明(一具),茯神(二錢),黃芩(一錢),竹油(半杯),竹茹(一錢)

白話文:

製作藥材:

半夏(1.5錢),茯苓(1錢),橘紅(1錢),枳實(0.8錢),膽星草(1錢),石決明(1個),茯神(2錢),黃芩(1錢),竹油(半杯),竹茹(1錢)

邵左,酒之為物,酷飲者,大則可以喪國,小則可以亡身。怯弱者,可以使強旺,強旺者可以更暴戾。或飲之而可以消憂,可以免悲哀。並於陽則狂而妄,並於陰則癲而呆。總之隨人之氣強弱,入於何臟何經,變出之病,豈止一哉?如仍然多飲,不能即戒,雖服藥無益。

白話文:

邵左說:酒這種東西,過量飲用的人,嚴重了會導致國家滅亡,輕則可能自身毀滅。膽小懦弱的人,喝了酒後會變得強悍,強悍的人喝了酒反而會更加暴戾。有的人喝了酒能消愁解悶,能擺脫悲傷。酒在陽氣充足的時候會讓人狂妄無理,在陰氣重的時候會使人癲狂發呆。總的來說,酒會隨著人體的氣血強弱、侵入哪個臟腑經絡,而產生不同的病症,豈止一種?如果還繼續大量飲酒,不能立即戒除,那麼吃藥也是沒有用的。

葛花(三錢),雞鉅子(五錢),遠志(七分),半夏(一錢),竹黃(一錢),綠豆(一兩)

白話文:

葛花(15克),雞內金(25克),遠志(3.5克),半夏(5克),竹黃(5克),綠豆(50克)

又,此症陽狂,可以速愈。況酒不戒,而欲疾廖,豈不難乎。

原方加黨參(炒,四錢),炒神麯(一錢),石菖蒲(三分)。

再診,加茅朮(一錢)。

白話文:

另外,這種病表現為亢奮狀,是可以快速治好的。如果不戒酒,卻想疾病康復,這不是更加困難嗎。

在原來的處方上加黨參(炒過的,四錢),炒神曲(一錢),石菖蒲(三分)。

再次診斷時,加茅術(一錢)。

過左,脈至左關沉弦,右關洪滑沉弦,為氣鬱於肝而木旺,洪滑為痰火居胃而發狂。但本虛標實,純用攻痰直折,恐邪遏正氣難支,每多不測之變。驟加補益氣之劑,未免助火,愈增其焰。商用加味逍遙合六味,一以疏肝,一以壯水制陽,庶乎無偏勝之害。

白話文:

超過左關,脈象沉弦,右關脈象洪滑沉弦,這是由於氣鬱於肝,導致肝氣旺盛,洪滑脈象表明痰火積於胃中而導致發狂。然而,患者正氣虛弱,邪氣強盛,單純使用攻痰之劑,恐怕邪氣會壓制正氣,難以抵禦,往往會出現無法預料的變化。突然增加補益氣的藥物,可能會助長火勢,愈演愈烈。應該使用加味逍遙散合六味地黃丸,一方面疏肝理氣,另一方面以水氣旺盛來制約火氣旺盛,這樣可以避免偏勝之害。

柴胡(三分),白芍(六分),丹皮(二錢),黑梔(一錢五分),生地(一兩),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五分),懷藥(三錢),甘草(六分),甘菊(二錢),棗仁(八錢),當歸(三錢),鉤鉤(一兩),決明(一兩),元參(一錢),川貝(二錢),大冬(辰砂拌,二錢),鐵屑(代水,一兩)

白話文:

柴胡:3 克

白芍:6 克

丹皮:20 克

黑梔子:15 克

生地黃:60 克

茯苓:30 克

澤瀉:15 克

懷藥:30 克

甘草:6 克

甘菊:20 克

棗仁:80 克

當歸:30 克

鉤藤:60 克

決明子:60 克

元參:10 克

川貝母:20 克

大棗(與硃砂拌勻):20 克

鐵屑(代替水):60 克

項左,六脈沉悶,乃氣鬱不宣之象。人身之陽氣,宜於暢達,欲有折挫,或有疑難,則氣不伸,久鬱則上逆而為怒狂。經以生鐵落飲為治。鐵哦,淘淨泥土,煮湯一缸盆,時時與飲,粥亦用此湯煮,藥亦以此代水。

白話文:

頸項左側有沉鈍的脈象,這是氣鬱不舒暢的現象。人體的陽氣應該是暢通的,如果陽氣受到挫折或有疑難,則氣息無法宣發,長時間鬱結就會上逆而導致憤怒發狂。經典方劑是使用生鐵落飲來治療。取生鐵,洗淨泥土,煮一大鍋湯,時時給病人服用,粥也用這個湯煮,藥物也用這個湯代替水。

石決明(一具),遠志(一錢),茯神(三錢),棗仁(五錢),乳香(五分),半夏(一錢)

又,玉樞丹(化,五分),西黃(一分,研沖)

又診,原方加蒲黃(五分),竹油(三匕),薑汁(一匙)。

白話文:

石決明一具,遠志一錢,茯神三錢,棗仁五錢,乳香五分,半夏一錢,再加上玉樞丹化五分,西黃研末沖服一分。另外,根據診斷,需要在原方中加入蒲黃五分,竹油三匕,薑汁一匙。

程右,暑風內襲,走入少陽為寒熱,走入肝絡為搐痙,走入心包則有昏厥之變矣。症非輕淺,擬和少陽,熄肝風,清暑熱,護心營一法。

白話文:

程右(中醫家)說,暑熱之邪入侵體內,進入少陽經脈會導致寒熱交替;進入肝經絡會引起抽搐痙攣;進入心包經絡則會出現昏厥等症狀。這些症狀並不輕微,需要同時調和少陽、平息肝風、清熱解暑、保護心營纔行。

柴胡(四分),黑梔(一錢五分),鉤鉤(一兩),決明(一兩),玉金(七分),翹心(一錢),川貝(三錢),羚羊(一錢),大冬(辰砂拌,一錢),元參(五錢),棗仁(三錢),川連(三分),金器(一件),竹心(一錢),菖蒲(三分),竹油(十匕),西瓜青(八分)

白話文:

柴胡(12 克),黑梔子(6 克),鉤藤(60 克),決明子(60 克),玉金(2.8 克),翹心(4 克),川貝(18 克),羚羊角(4 克),大棗仁(12 克,用硃砂拌製),元參(30 克),棗仁(18 克),川連翹(1.2 克),金器(一件),竹茹(4 克),菖蒲(1.2 克),竹油(50 毫升),西瓜翠衣(3.2 克)

又診,外受暑風,與身中痰火相合,為痙為狂為厥。本應泄肝之用,清心之陽,惟天癸適止,寒藥不宜。然慮其熱入血室,不得不少用寒涼。擬龍膽泄肝,意備採。

白話文:

再次檢查,發現患者受到夏天的暑氣影響,加上體內有痰火,導致抽搐、狂躁、發冷等症狀。本來應該瀉肝清心陽,但是由於天癸剛剛停止,不宜用寒藥。但考慮到熱氣可能侵入血室,所以不得不稍微用一些寒涼的藥物。打算用龍膽草瀉肝,並準備收集其他藥材配合治療。

柴胡(四分),膽汁(四分),當歸(三錢),橘紅(一錢),黑梔(一錢),鉤鉤(一兩),決明(一錢),玉金(一錢),川貝(三錢),丹皮(炒,二錢),膽星(八分),茯神(辰砂拌,二錢),菖蒲(三分),竹油(十匕),鐵哦(一兩)

又,無形之火挾有形之痰,或入變怪多端,今舌色見黑象伸縮不常,邪漸犯入心君,不可不清矣。

白話文:

柴胡(75 克),膽汁提取物(75 克),當歸(50 克),橘紅(15 克),黑梔子(15 克),鉤藤(150 克),決明子(15 克),白扁豆(15 克),川貝(50 克),丹皮(炒過的,30 克),膽結石(12 克),茯苓(與硃砂混合,30 克),菖蒲(15 克),竹瀝(50 毫升),鐵鏽(150 克)

川連(六分),犀角(沖,一錢),羚羊(一錢),鉤鉤(一兩),膽心(一錢),玉金(一錢),棗仁(炒,一錢),遠志(炒,七分),生地(八錢),知母(二錢),菖蒲(三分),香附(三錢),薄荷(一錢),連翹(二錢),丹皮(一錢),龍齒(煅,三錢),桑枝(三錢),硃砂(一錢),犀黃(一分,研極細末沖服),清心丸(五分)

白話文:

川連(0.6克),犀角(沖服,1.5克),羚羊角(1.5克),鉤藤(15克),膽南星(1.5克),石膏(1.5克),大棗仁(炒,1.5克),遠志(炒,1克),生地黃(12克),知母(3克),菖蒲(0.45克),香附(4.5克),薄荷(1.5克),連翹(3克),丹皮(1.5克),龍齒(煅,4.5克),桑枝(4.5克),硃砂(1.5克),犀黃(0.15克,研成極細末沖服),清心丸(0.75克)

又,川連(四分),羚羊(一錢),鉤鉤(一兩),膽星(七分),玉金(一錢),棗仁(炒,五錢),遠志(五分),黑梔(一錢),生地(一兩),香附(三錢),薄荷(一錢),丹皮(一錢),龍齒(煅,三錢),菖蒲(三分),鐵屑湯煎藥,太乙紫金丹(磨,一錢)

白話文:

另加:川連(四分之一兩)、羚羊角(一錢)、鉤鉤(一兩)、膽星(七分之一兩)、玉金(一錢)、炒棗仁(五錢)、遠志(五分之一兩)、黑梔子(一錢)、生地黃(一兩)、香附(三錢)、薄荷(一錢)、丹皮(一錢)、煅製龍齒(三錢)、菖蒲(三分之一兩),用鐵屑湯煎煮藥,再加太乙紫金丹(研磨後,一錢)

鄒右,新產感受春溫,先發痧疹,繼以咳嗽內熱。風溫痧火蒸變生痰,瀰漫心胞,阻遏會厭之所,咽中似有物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心胞主營,新產後陰虧營損,邪熱直入,致神識模糊,言語錯亂,脈至弦滑。用擬清豁痰火,開泄心胞。

白話文:

鄒右,這個產後的新媽媽受到春天的溫暖而感受風邪,一開始長出紅疹,接著出現咳嗽和內熱。風邪熱邪蒸騰變化產生痰液,擴散到心肺,阻礙會厭的部位,導致咽喉中有異物阻礙的感覺,吐不出來也嚥不下去。心肺主管血液循環,產後陰血虧虛,邪熱直接侵入,導致神志不清,言語錯亂,脈象弦滑。採用清豁痰火,開泄心肺的方法治療。

犀角(七分),丹皮(一錢五分),玉金(一錢五分),天竺黃(一錢五分),膽星(四分),元參(三錢),象貝(二錢),連翹(一錢五分),橘紅(七分),竹茹(炒,一錢)

白話文:

犀牛角(七分)

丹皮(一錢五分)

金銀花(一錢五分)

黃連(一錢五分)

龍膽草(四分)

元參(三錢)

牡蠣(二錢)

連翹(一錢五分)

陳皮(七分)

竹茹(炒過,一錢)

又診,痰因火動,火來風威,走入厥陰,為痙厥;走入心胞,為昏迷;走入陽明,為狂妄。種種變端,無非痰火有餘,乃因水之不足。熄風清火豁痰,在所必用。苟不壯水,何以復肺腎之陰?

白話文:

此外,根據診斷,痰液是由於火氣過盛引起,火氣過盛就會導致風氣興起。如果痰火移動到厥陰經,就會引起抽搐和昏厥;如果移動到心臟和胸腔,就會導致昏迷;如果移動到陽明經,就會導致狂躁和妄言。各種不同的變故,都是因為痰火過多,而痰火過多則是由於水液不足所導致。因此,必須採取熄滅風氣、清泄火氣和化解痰液的治療措施。如果不加強水液,又如何能夠恢復肺和腎的陰性呢?

羚羊角(一錢),犀角(一錢),丹皮(一錢五分),橘紅(一錢),黑梔(一錢),石決明(一具),麥冬(辰砂拌,二錢),川貝(二錢),膽星(六分),鉤尖(一兩),生地(一兩),茯神(二錢),知母(一錢),竹油(十匙),蘆根(八錢),金器(一具)

又診,起則如狂,啼笑無常,痰火在厥陰陽明居多。再議滌痰清火法。

白話文:

羚羊角(6克),犀牛角(6克),丹皮(9克),橘紅(6克),黑梔子(6克),決明子(100克),麥冬(12克,拌入硃砂粉),川貝(12克),膽南星(4克),鉤吻(60克),生地黃(60克),茯苓(12克),知母(6克),竹瀝(10湯匙),蘆根(48克),金屬容器(1個)

羚羊角(一錢),丹皮(一錢),橘紅(一錢),黑山梔(一錢),石決明(一具),大麥冬(二錢),真川貝(二錢),膽星(四分),鉤鉤(五錢),茯神(辰砂拌,二錢),竹油(二十匕),金器(一件)

白話文:

羚羊角(6克),丹皮(6克),橘紅(6克),黑山梔(6克),石決明(1個),大麥冬(12克),川貝(12克),膽星(2.4克),鉤鉤(30克),茯神(加辰砂拌過,12克),竹油(40毫升),金屬器皿(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