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虛證

李左,虛損而至音啞咽痛,怯冷便溏,面色青中帶白。不特肺腎陰虧,脾肝之氣亦有衰極矣。清涼發散固非所宜,即純陰滋潤之品於陰虧者非不合,若兼脾氣不運而見便溏者,亦宜慎用。勉商保元生脈加減,以取培植中土,即是生金水之議。茅症非輕渺,諸凡自知調攝。

白話文:

李左因身體虛損而聲音嘶啞、咽喉疼痛,怕冷且大便稀溏,面色蒼白帶青。不僅是肺腎陰虛,脾肝之氣也極度衰弱。清涼發散的藥物肯定不適合,即使純粹滋陰潤肺的藥物,對於陰虛患者也不一定適合。如果同時脾氣運作不良,出現大便稀溏的情況,更要謹慎使用。建議使用保元生脈湯加減,以滋養脾胃,也就是生長金水(肺腎)的思路。這個病症不輕微,要特別注意自己的飲食起居調理。

人參(一錢),炙草(五分),山藥(炒,五兩),五味(三分),黃耆(三錢),炒芡實(五錢)

白話文:

人參(3 克),甘草(1.5 克),炒山藥(150 克),三味(0.9 克),黃耆(9 克),炒芡實(150 克)

復診,下損及上,音雌咽痛,大便見溏,脾肺腎三臟俱虧,脈至細數而數弦,按之無力。法不外乎培補脾肺氣分,滋填腎陰,須自保養為囑。

白話文:

再次看診時,他的下焦虧損,影響到上焦,聲音嘶啞咽喉疼痛,大便稀溏,脾肺腎三臟均虛弱,脈象細小而數,弦而有力。治療方法不外乎補養脾肺之氣,滋養腎陰,一定要注意自我保養。

原方加雞子白皮(三個),竹膜(三分),燕窩(三錢),香百合(三錢),青果(一個),元米(一撮)。

李,龍雷上升,沖及於胸,心為震盪,犯及巔頂,汗出淋漓。法當溫納,導火歸原,納氣歸腎之意。

白話文:

原配方中加入:

  • 雞蛋蛋白(3 個)
  • 竹膜(3 分)
  • 燕窩(3 錢)
  • 香百合(3 錢)
  • 青果(1 個)
  • 糙米(一小撮)

熟地(一兩),丹皮(三錢),萸肉(四錢),懷藥(炒,四錢),茯苓(三錢),澤瀉(三錢),懷膝(三錢),車前子(三錢),當歸(三錢),棗仁(三錢),沉香(六分),肉桂(五分),熟附子(一錢),小茴(三錢),五味(一錢),白芍(三錢),砂仁(炒,一錢)

復診,氣自少腹上衝,當鎮肝攝腎。

白話文:

用熟地一兩、丹皮三錢、萸肉四錢、炒懷藥四錢、茯苓三錢、澤瀉三錢、懷膝三錢、車前子三錢、當歸三錢、棗仁三錢、沉香六分、肉桂五分、熟附子一錢、小茴三錢、五味子一錢、白芍三錢、炒砂仁一錢,來調治。複診後發現氣從小腹往上衝,需要鎮肝攝腎來治療。

熟地(一兩),川楝子(鹽水炒,一錢五分),茯苓(三錢),當歸(二錢),肉桂(三分),白芍(炒,一錢五分),砂仁(炒,八分),南沙參(三錢),五味(七粒)

蔣左,質本陰虧,陰虧者陽旺,素有便血,易犯喉症,時常內熱,皆確據也。擬用育陰制陽,耐心久服。

白話文:

熟地(6克),川楝子(鹽水炒,0.9克),茯苓(1.8克),當歸(1.2克),肉桂(0.18克),白芍(炒,0.9克),砂仁(炒,0.48克),南沙參(1.8克),五味子(7粒)

北沙參(三錢),洋參(三錢),麥冬(一錢),川石斛(二錢),懷藥(五錢),陳皮(一錢),生首烏(四錢),生熟草(二分)

楊左,舌無苔而有裂紋,操心過度,四肢無力而納穀減,勞倦傷脾也,內熱肺虛。須當氣血兼培,然燥裂宜忌。

白話文:

北沙參(15克),西洋參(15克),麥冬(5克),川石斛(10克),懷山藥(25克),陳皮(5克),生何首烏(20克),生地黃與熟地黃(各1克)

洋參(一錢五分),熟地(五錢),杞子(二錢),丹參(二錢),懷藥(四錢),炙草(二分),棗仁(二錢),紅棗(二個)

白話文:

洋參(15 克),熟地黃(50 克),枸杞子(20 克),丹參(20 克),山藥(40 克),炙甘草(2 克),酸棗仁(20 克),紅棗(2 顆)

徐右,左顴色赤,下午尤甚,脈至左關獨見弦數,腹脅攻撐無定,兩腋結塊,大小不一。脈症合參,無非肝陰虧陽旺,火燥痰凝,氣機執滯。法當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以涵肝木,兼疏肝之用,以理氣豁痰。

白話文:

徐右,左臉頰發紅,下午情況尤其嚴重,脈象顯示左關脈弦且數,腹部兩側疼痛並沒有特定位置,兩腋下有大小不一的結塊。結合脈象和症狀,可以診斷為肝陰不足、陽氣旺盛,火熱化燥導致痰液凝結,氣機運行不暢。治療方法應當補強水(陰液),以抑制陽光(陽氣),滋養肝木(肝臟),同時兼顧疏通肝氣,理氣化痰。

炙生地(八錢),白芍(炒,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山藥(炒,三錢),澤瀉(二錢),川貝(三錢),香附(二錢),元參(鹽水炒,二錢),銀胡(八分),石決明(四錢),茯苓(二錢)

許右,汗多而身熱不退,脈至細數無根,咳嗽納少,便溏。損怯重症也。

白話文:

熟地(8錢),炒白芍(1錢5分),丹皮(1錢5分),炒山藥(3錢),澤瀉(2錢),川貝(3錢),香附(2錢),鹽水炒元參(2錢),銀胡(8分),石決明(4錢),茯苓(2錢)

黨參(五錢),熟地(八錢),冬朮(六錢),山藥(一兩),白朮(三錢),神麯(一錢),炙草(五分),五味(一錢),地骨皮(二錢),青蒿(一錢),牡蠣(五錢),沙參(三錢),生熟穀芽(七錢)

陸左,脈數,舌赤無苔,不常發熱,脘悶不舒。此營陰虧損,而肝陽橫逆。

白話文:

黨參(30克),熟地(48克),冬朮(36克),山藥(60克),白朮(18克),神麴(6克),炙甘草(3克),五味子(6克),地骨皮(12克),青蒿(6克),牡蠣(30克),沙參(18克),炒谷芽(42克)

當歸(二錢),丹皮(三錢),洋參(一錢五分),川貝(二錢),川連(吳萸炒,二分),加石菖蒲(三分),生薑(一片)

史右,肝腎兩虧,氣不潛藏。

白話文:

當歸(12克),丹皮(18克),西洋參(9克),川貝(12克),川連(吳萸炒過,1.2克),加上石菖蒲(1.8克),生薑(一片)

當歸(二錢),白芍(炒,一錢五分),熟地(四錢),杞子(三錢),砂仁(八分),元胡(一錢),木瓜(一錢五分),川楝子(四錢),刺蒺藜(二錢)

孫右,損症而至上下交損,難為力矣。

白話文:

服用當歸兩錢,炒白芍一錢五分,熟地四錢,枸杞三錢,砂仁八分,元胡一錢,木瓜一錢五分,川楝子四錢,刺蒺藜兩錢,治療孫右因損傷導致的上下交損,體力虛弱的症狀。

熟地(六錢),萸肉(炒,二錢),懷藥(一兩),白芍(炒,一錢五分),炙草(五分),肉果(一錢),五味(一錢),黃耆(四錢),黨參(五錢),芡實(三錢),蓮肉(三錢),粟殼(一錢)

白話文:

熟地黃(6錢),山茱萸肉(炒,2錢),懷山藥(1兩),白芍藥(炒,1錢5分),炙甘草(5分),肉桂(1錢),五味子(1錢),黃耆(4錢),黨參(5錢),芡實(3錢),蓮子肉(3錢),粟殼(1錢)

某,尿白身肥,脈弱右甚。此係氣分偏虧,用補中益氣湯送威喜丸(三四)。

黃左,館課勞神,吟讀傷氣,思索傷脾,不飢少納,幸大便未溏。雖損無傷,然宜節養。方不外理脾醒胃。

白話文:

某人有尿色發白的症狀,身體肥胖,脈象微弱,尤其右邊較弱。這是因為體內的氣份不足造成的。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搭配威喜丸(每天三四次)來治療。

冬朮(三錢),懷藥(三錢),扁豆(三錢),茯苓(一錢五分),大麥仁(三錢),生熟砂仁(六錢),炙草(三分),神麯(七分),黨參(三錢),炒穀芽(三錢)

單左,周身節骱煩疼,發熱舌光,脈數無力。此血不營筋。

白話文:

白朮(15克),山藥(15克),扁豆(15克),茯苓(7.5克),大麥仁(15克),生熟砂仁(30克),甘草(1.5克),人參(3.5克),炒麥芽(15克)

熟地(八錢),當歸(三錢),秦艽(二錢),杜仲(一兩),川斷(三錢),木瓜(一錢),苡米(一錢),懷藥(三錢),炙虎撐骨(五錢),末藥(五分),紅棗(五個),桑枝(五錢),松節(五錢)

白話文:

生地黃(48克),當歸(18克),秦艽(12克),杜仲(60克),川斷(18克),木瓜(6克),薏苡仁(6克),懷山藥(18克),炙虎骨(30克),沒藥(3克),紅棗(5枚),桑樹枝(30克),松節(30克)

黃,形瘦脈弱,納減神疲,五臟氣血俱虧,肝脾尤甚。四臟無不稟乎脾土而生,先從補土一法,胃口醒後再商。

白話文:

此人臉色發黃、體型消瘦、脈象虛弱,食慾減退、精神疲乏,五臟的氣血都虧損了,尤其以肝和脾的虧損最為嚴重。四臟的生長都離不開脾胃這個「土」,所以先從補脾胃開始,等胃口恢復之後再考慮其他治療方法。

益智仁(八分),遠志(七分),冬朮(三錢),菟絲子(一錢五分),山藥(八錢),杞子(二錢),神麯(炒,四分),生熟穀芽(六錢),煨姜(一錢),棗(三枚)

白話文:

益智仁(4 克),遠志(3.5 克),冬朮(15 克),菟絲子(7.5 克),山藥(40 克),枸杞子(10 克),神曲(炒過的,2 克),生熟穀芽(30 克),乾薑(5 克),紅棗(3 枚)

潘左,六脈細澀,胸脅撐脹,甚於臍下,不特陰虧,陽亦衰矣。當水中補火,以求陽陰長之義。

熟地(六錢),當歸(二錢),吳萸(十粒),杞子(二錢),制川附子(六分),砂仁(四分)

復診,脈至微細如無,通身脹痛,大便見溏,陽衰極矣。此見端,防其水泛膨腫之虞。

白話文:

患者脈象細弱且澀,胸部和脅肋部位感到撐脹,尤其是腹部下方,不僅陰虛,陽氣也衰敗了。應該採取「水中補火」的策略,以達到陰陽調和、互相滋養的效果。

處方:熟地六錢、當歸二錢、吳萸十粒、枸杞子二錢、制川附子六分、砂仁四分。

再次診斷,脈象已經微弱到幾乎消失,全身疼痛,大便稀溏,陽氣衰竭到極點。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要預防水氣泛濫導致浮腫的現象。

又診,陰陽兩虧之症,氣血並弱之軀,前用大溫大補而得效,靜養尤恐難於復原,喻山跨嶺,帶此重病,雖勉強跋涉,病能不加重乎?再返克伐,何以支持?

白話文:

此外,診斷出陰陽兩虛體質,氣血皆弱的身體,之前使用大溫大補的藥物雖然有效,但若不靜養,恐怕難以恢復健康。就好像一個人背負著沉重的病在爬山越嶺,即使勉強走下去,病況能不加重嗎?如果繼續攻伐治療,身體又怎麼能承受得住呢?

前方加炙草炭(四錢),杜仲(四錢),炒山藥(四錢),杞子(三錢),去冬朮。

某,五臟皆虧,心脾尤甚,胸雖痞滿。勿得以燥烈攻破之藥再傷中氣,致劫陰精。七福加味為主治。

白話文:

前方加灸草炭四錢,杜仲四錢,炒山藥四錢,枸杞子三錢,去掉茯苓。

某人五臟都虛弱,特別是心臟和脾臟,雖然胸部感覺脹滿。不要使用燥熱猛烈的藥物來破氣,以免再次傷害中氣,導致陰精受損。應使用七福湯加味作為主要治療。

黨參(三錢),當歸(一錢五分),熟地(四錢),冬朮(一錢),炙草(三分),遠志(七分),砂仁(六分),廣皮(一錢),穀芽(三錢),神麯(炒,六分),棗仁(一錢)

白話文:

黨參(18克),當歸(9克),熟地黃(24克),冬朮(6克),炙甘草(1.8克),遠志(4.2克),砂仁(3.6克),廣陳皮(6克),大麥芽(18克),炒神麴(3.6克),大棗仁(6克)

湯左,頻見夢遺,因精損氣,行即振掉,骨將備矣,非下虛乎?腦為不滿,頭為苦傾,非上虛乎?脈斷無倫,如油盡燈殘則火愈熾,非真陰告竭,陽不潛藏之確據乎?傷之至,損之極矣,且用大補元煎,取其甘溫二字,不失為虛之正治。但恐馬到臨崖,收韁已晚。

白話文:

湯左頻頻出現夢遺症狀,這是因為精氣受損,走路時容易出現抽搐,骨頭逐漸變弱,難道不是下焦虛弱了嗎?腦部感覺不充盈,頭部經常發暈,難道不是上焦虛弱了嗎?脈搏斷續無力,就像油盡燈枯時火焰反而更旺盛,難道不是真陰耗盡、陽氣不能潛藏的明確證據嗎?身體受傷到極點,損耗到極致,現在使用「大補元煎」,取其「甘」和「溫」這兩個字,作為治療虛損的正方。只是擔心已經病入膏肓,治療不及。

黨參(炒,三錢),熟地(一兩二錢),萸肉(炒,八錢),杞子(三錢),山藥(炒,一兩),當歸(三錢),杜仲(三錢),炙草(五分),白芍(三錢),煅牡蠣(四錢),建蓮(炒,三錢)

王右,久熱食減,面黃脈弱。宜氣血並補。

白話文:

病人王右,長期吃熱食導致身體虛弱,臉色發黃,脈搏微弱。需要同時補氣血。

冬朮(三錢),陳皮(一錢),生熟砂仁(八分),丹參(二錢),生熟穀芽(六錢),山藥(三錢),杞子(二錢),建蓮(炒,三錢),神麯(炒,一錢)

白話文:

冬朮(15公克),陳皮(5公克),生熟砂仁(4公克),丹參(10公克),生熟穀芽(30公克),山藥(15公克),枸杞(10公克),炒建蓮(15公克),炒神麯(5公克)

王右,上下交損,肺腎兩虧,虛勞未傳已見,藥力難以圖痊。都氣丸作湯。

白話文:

王右,身體的情況是上虛下損,肺腎兩臟氣虛,虛弱消耗的症狀還沒出現已經看得出來,藥物很難達到治癒的目的。可以使用都氣丸來調理湯服用。

熟地(一兩),丹皮(一錢五分),萸肉(二錢),山藥(四錢),茯苓(二錢),澤瀉(一錢五分),五味(三分),元參(二錢),引燈心(百寸)

白話文:

藥方:

  • 熟地黃:60克
  • 丹皮:9克
  • 山萸肉:12克
  • 山藥:24克
  • 茯苓:12克
  • 澤瀉:9克
  • 五味子:1.8克
  • 元參:12克
  • 引燈心:約30米

某,心腎兩虧,不待言矣,但上氣不足,而厥陽亢盛,方宜兼治。在不明者觀之,未免夾雜,殊不知前輩本有此法。

白話文:

這個人肯定有心腎不足的問題,但上半身氣血不足,而上半身的外側氣血卻過旺盛,需要同時治療這兩個問題。不懂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是混為一談,殊不知前輩中醫早就有這種治療方法。

黃耆(五錢),棗仁(三錢),熟地(八錢),洋參(二錢),丹參(二錢),白芍(炒,一錢),柴胡(鹽水炒,三分),木香(三分),川連(三分),肉桂(三分),甘草(三分),吳萸(三分),菖蒲(五分),靈磁石(煅,五分)

白話文:

黃耆(25 公克),棗仁(15 公克),熟地(40 公克),洋參(10 公克),丹參(10 公克),白芍(炒過,5 公克),柴胡(用鹽水炒過,1.5 公克),木香(1.5 公克),川連(1.5 公克),肉桂(1.5 公克),甘草(1.5 公克),吳茱萸(1.5 公克),菖蒲(2.5 公克),靈磁石(煅燒過,2.5 公克)

宗左,如此險症,得以漸漸向愈,已出萬幸。正當加意調養,以得氣血未復,至少百日,乃可無變。當下以脈論症,而於九仞之山,所虧一籄,惜乎以久。初愈未復原之軀,路途往返,受此酷暑,焉能無變?況治病因在明症,殊不知全在藥之真偽。倘有不善,方雖好,非惟無功,適足以受害。

白話文:

宗左,你的病情如此兇險,能逐漸康復實屬幸運。現在正要好好調養,等氣血恢復了,至少要過百天,才能穩定下來。當下看你的脈象,九仞高的山,只差一簣土了,可惜已拖延過久。剛才康復還沒完全痊癒的身體,長途跋涉,還要承受這炎熱酷暑,怎麼能不變化?況且治療疾病要弄清楚症狀,別以為只要藥真就能治好病。如果藥不對症,再好的藥方也不會有效果,反而會加重病情。

苦於世人,不知此者多。今之飲食減少,連次遺泄,小溲忽不通利,脈至失神,多因調理不善所致。功敗垂成,良可嘆也。

白話文: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道理。現在的人飲食減少,接二連三地腹瀉,小便不通暢,脈象神氣不足,大多是因為調理不當造成的。功虧一簣,真是令人惋惜啊。

黨參(一兩),冬朮(六錢),懷藥(五錢),大麥冬(一錢五分),熟地(八錢),茯苓(三錢),砂仁(一錢),白芍(一錢五分),萸肉(三錢),蓮鬚(三錢),山梔(四分),燈心(百寸),荷梗(一尺)

某右,脾開竅於口,而唇屬胃。自覺唇乾,胃陰枯也。

白話文:

現代

黨參(50克),冬朮(30克),懷藥(25克),麥冬(7.5克),熟地黃(40克),茯苓(15克),砂仁(5克),白芍(7.5克),五味子(15克),荷鬚(15克),梔子(2克),燈芯(約1.5米),荷梗(約30釐米)

川石斛(三錢),麥冬(一錢五分),洋參(一錢五分),薄荷(三分),桑葉(一錢),甘蔗皮(一錢)

白話文:

川石斛(15克)

麥冬(7.5克)

洋參(7.5克)

薄荷(1.5克)

桑葉(5克)

甘蔗皮(5克)

五劑後,去薄荷,加丹參(三錢)。可以多服。外用白蜜、蘆根汁等分,和勻搽之。

白話文:

服用五劑藥後,去掉薄荷,加入三錢丹參。可以多服一些。外用白蜜和蘆根汁等量調和後塗抹。

施左,六脈細軟,氣血兩虧,一切之症,無非虛象。用擬人參養營湯,調和營衛,兼補心神。

白話文:

張左脈象細微而軟弱,身體虛弱,氣血不足。他出現的各種症狀,其實都是身體虛弱的表現。因此,我建議服用人參養營湯,調和身體的正氣和營氣,同時補養心神。

制洋參(二錢),茯神(一錢五分),遠志(七分),陳皮(一錢),熟地(五錢),當歸(炒,一錢五分),棗仁(炒,三錢),冬朮(三錢),炙草(四分),丹參(三錢),穀芽(炒,三錢),紅棗(三個),白芍(一錢),桂圓(三個)

白話文:

制洋參(10克),茯神(7.5克),遠志(3.5克),陳皮(5克),熟地(25克),當歸(炒過,7.5克),棗仁(炒過,15克),冬朮(15克),炙草(2克),丹參(15克),穀芽(炒過,15克),紅棗(3顆),白芍(5克),桂圓(3顆)

殷左,過午發熱,舌赤無苔,此陰虛也。厥陰無制,乘脾則動氣於臍,築築不寧,犯胃則不思納穀。以脈症合參,似當培土。但培土之藥,辛香燥烈者多,施於陰虛而陽動不潛者,均非所宜。以育陰制陽,介類潛陽一法。

白話文:

古文:

殷左,過午發熱,舌赤無苔,此陰虛也。厥陰無制,乘脾則動氣於臍,築築不寧,犯胃則不思納穀。以脈症合參,似當培土。但培土之藥,辛香燥烈者多,施於陰虛而陽動不潛者,均非所宜。以育陰制陽,介類潛陽一法。


這個病人姓殷,中午過後就發熱,舌頭紅而無苔,這是陰液不足的症狀。厥陰之氣不受約束,侵犯脾臟就會導致臍部氣機紊亂,使得病人感到不安;侵犯胃部就會導致食慾不振。根據脈象和症狀綜合判斷,似乎應該進行補益脾胃的治療。但是,補益脾胃的藥物大多辛香燥烈,對於陰液不足而陽氣偏盛且無法潛藏的人,並不適合。因此,採用養陰來制約陽氣,屬於潛陽的一種方法。

北沙參(四錢),大冬(一錢),白芍(炒,三錢),扁豆(二錢),甘草(三分),大生地(八分),萸肉(一錢),牡蠣(煅,五錢),五味(三分),烏梅炭(一個)

白話文:

北沙參(20克),大冬蟲夏草(5克),炒白芍(15克),扁豆(10克),生甘草(1.5克),大生地(4克),萸肉(5克),煅牡蠣(25克),五味子(1.5克),烏梅炭(1個)

管右,但熱不寒,而甚於夜,脈見細數,此肝腎之陰虧。面色淡黃無神,納穀漸減,脾肺氣分亦衰矣。據述自熱以來,從未有汗,此乃血不足,氣不充,所謂蒸而不化,顯然虛象,若是風寒束縛之無汗,則當頭痛怯寒,百節煩痛,脈來浮緊,毫無此等見象,不可作客寒為用。商八珍益母湯加味,以調和營衛。

白話文:

管右先生主要表現為有熱無寒,且晚上發熱嚴重。把脈顯示出脈象細數,這是肝腎陰虛的徵兆。面容淡黃,精神不振,食慾逐漸減退,說明脾肺氣分也已衰弱。據患者描述,發熱以來從未出汗,這表明氣血不足,蒸發現象不正常,顯然是虛弱的症狀。若是一般受風寒而導致的無汗症,那麼患者應當會有頭痛怕冷,全身關節疼痛,脈象浮緊等表現,而管右先生並沒有這些症狀,因此不能用治療外感風寒的方法來治療。應當使用加味的商八珍益母湯,以調和營氣和衛氣。

川芎(一錢),當歸(三錢),白芍(一錢),熟地(五錢),黨參(三錢),冬朮(一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炙草(六分),丹皮(一錢),陳皮(一錢),楂炭(一錢五分),青蒿(一錢),生熟穀芽(四錢),姜皮(六分),銀柴胡(一錢),一母花(一錢)

白話文:

川芎(5克),當歸(15克),白芍(5克),熟地(25克),黨參(15克),冬朮(7.5克),茯苓(7.5克),炙甘草(3克),丹皮(5克),陳皮(5克),山楂碳(7.5克),青蒿(5克),生熟穀芽(20克),生薑皮(3克),銀柴胡(5克),一母花(5克)

吳右,據述起病之因與脈症合參,昨而先傷脾肺氣分,今則肝腎之陰竭矣,胃又衰而納少,脾又敗而便泄不止。症屬吉少凶多,樹皮草根焉能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勉為陰為陽守,陽為陰護法。

白話文:

根據吳右的記載,你的病程與脈象相符。之前先傷了脾肺之氣,現在肝腎之陰已盡,胃也衰弱而食慾不振,脾也壞了而拉肚子不止。這種情況,吉少兇多,用樹皮草根怎麼能把元氣從虛無中挽回?勉強為陰陽而守,陽氣為陰氣護法。

洋參(一兩),麥冬(一錢),黃耆(六錢),熟地(一兩),懷藥(二兩),白芍(八錢),遠志(七分),生熟甘草(六分),巴戟(三錢),龍骨(煅,二錢),牡蠣(煅,六分),川連(一分),肉桂(一分),建蓮(炒,五錢),香粳米(一撮)

白話文:

洋參:50 克

麥冬:5 克

黃耆:30 克

熟地:50 克

懷藥:100 克

白芍:40 克

遠志:3.5 克

甘草:3 克(生熟各 1.5 克)

巴戟:15 克

龍骨(煅製):10 克

牡蠣(煅製):3 克

川連:0.5 克

肉桂:0.5 克

蓮子(炒製):25 克

粳米:一小撮

徐左,時當風木之令,人身內應乎肝,體弱用強,金衰不能制木,水虧無以涵木。橫無制則升愈升,肺主降而失降,腎司納而不納。左脅刺痛,鼻孔煽張,嗆咳,不能右臥,身面為浮腫之形,胸口虛黑,部位振躍如梭,脈見浮洪數大,無非氣不歸根,且木旺土衰受克,脾不健運,則食減便溏。症屬險重,脈症合參,純乎虛象。

商以生脈散合六味加減,取其清金平木,壯水涵木之議。

白話文:

現在正是春季,人體內部與肝臟相應。但體質虛弱,強行使用,導致肺部虛弱,無法剋制肝臟;腎臟虧虛,無法滋養肝臟。沒有剋制,肝氣就會不斷上升,肺負責下降的功能失調,腎臟負責儲藏的功能失靈。因此,左脅刺痛、鼻子張開、咳嗽嗆叫,不能右臥,身體面部出現浮腫,胸部虛黑,局部跳動劇烈且連續,脈象浮大且數率高。這些症狀都說明瞭氣血不能歸於根本,而且肝旺土虛,受土剋制,脾臟運作不佳,導致食慾減退、大便溏瀉。這種病症屬於嚴重且兇險的疾病,脈象和症狀互相參照,都是虛象的表現。

洋參(三錢),麥冬(三錢),五味(三分),生地(一兩二錢),懷藥(一兩),丹皮(一錢五分),茯苓(二錢),白芍(三錢),玉竹(炒,六錢),沙參(三錢),牡蠣(煅,六錢),蓮肉(六錢),桑葉(五錢)

蔣左,內熱者,無不由於陰虧。今脈來弦數,舌心光赤,共為內熱顯然。急當清陰制陽。

白話文:

人參(15克),麥冬(15克),五味子(1.5克),生地黃(60克),懷山藥(50克),丹皮(7.5克),茯苓(10克),白芍(15克),玉竹(炒過,30克),沙參(15克),牡蠣(煅過,30克),蓮子(30克),桑葉(25克)

生地(六錢),萸肉(一錢五分),懷藥(四錢),丹皮(一錢五分),澤瀉(一錢),天冬(一錢),元參(一錢),穭豆衣(二錢),蓮子青心(十粒),甘蔗皮(四錢),石榴子(五錢)

白話文:

生地黃(36克),山茱萸肉(9克),懷山藥(24克),丹皮(9克),澤瀉(6克),天冬(6克),元參(6克),決明子外殼(12克),蓮子青心(10粒),甘蔗皮(24克),石榴子(30克)

強左,脈數大浮,宜壯水以制陽光之動。

六味,加蓮子青心(七粒),沙苑子(二錢),桑葉(二片)。

尹左,氣逆耳聾,填陰攝納。

六味,加炒遠志(一錢),醋煅磁石(四錢)。

倪左,久咳便溏,脈來數而無力。肝脾腎俱損,勞症之重者。

晨,服陳皮六君子湯加穀芽(四錢),冬花(二錢),丹皮(一錢)。

晚,服六味丸加五子(三分),麥冬(一錢),白芍(炒,一錢)。

杜左,質本陰虧,脈來帶數,併為遺瀉。

白話文:

左側身體強壯,脈搏跳動快而浮,應該補益腎水來抑制陽氣過於旺盛。

使用六味地黃丸,再加入蓮子、青心(七粒)、沙苑子(二錢)、桑葉(二片)。

左側身體氣逆、耳聾,需要滋補陰氣,使其收斂。

使用六味地黃丸,再加入炒遠志(一錢)、醋煅磁石(四錢)。

左側身體久咳、大便稀溏,脈搏跳動快但無力。肝、脾、腎三臟皆損傷,屬於勞累過度的重症。

早上服用陳皮六君子湯,再加入穀芽(四錢)、冬花(二錢)、丹皮(一錢)。

晚上服用六味地黃丸,再加入五子(三分)、麥冬(一錢)、白芍(炒,一錢)。

左側身體本質陰虛,脈搏跳動較快,並伴有遺精瀉痢。

生熟地(六錢),丹皮(一錢),茯苓(一錢五分),懷藥(四錢),萸肉(二錢),芡實(五錢),蓮鬚(三錢)

白話文:

生地黃(6克),熟地黃(6克),丹皮(1克),茯苓(1.5克),懷山藥(4克),山茱萸肉(2克),芡實(5克),蓮鬚(3克)

程左,過午發熱,朝清暮濁,脈至數甚於左。此屬陰虛內熱,形體日削,為症非輕。

六味丸,加地骨皮(一錢),石斛(三錢)。

董左,虧在陰分,脈見細數。陽陷於陰,五心煩熱。

生六味,加北沙參(五錢)。

虞左,陽之浮越,陰之虧也。制陽莫外乎壯水。

白話文:

程先生,下午開始發熱,早上清澈,晚上混濁,脈搏跳動頻率比左側更快。這是屬於陰虛內熱,身體日漸消瘦,症狀不容輕視。

服用六味丸,再加入地骨皮(一錢)和石斛(三錢)。

董先生,身體虧損在陰分,脈象細小而頻數。陽氣陷於陰分,導致五心煩熱。

服用生六味丸,再加入北沙參(五錢)。

虞先生,陽氣浮越,陰氣虧損。要抑制陽氣,最重要的是滋養陰液。

生地(八錢),丹皮(一錢),北沙參(四錢),生赤首烏(一兩),元參(二錢),花粉(一錢),川貝(一錢),加燈心(五錢),薄荷梗(一錢),柿霜(一錢)

楊右,肝腎虧損而生內熱,理宜壯水以制陽。

白話文:

生地(32克),丹皮(4克),北沙參(16克),生首烏(40克),元參(8克),花粉(4克),川貝(4克),燈芯草(20克),薄荷梗(4克),柿霜(4克)

生地(六錢),丹皮(一錢),石斛(四錢),白芍(炒,一錢),沙苑(三錢),女貞(二錢),加鮮地骨皮(一錢五分)

呂左,脈至帶數,此陰虧陽旺之質。六味加減,壯水以制陽。

白話文:

生地黃(6錢),丹參(1錢),石斛(4錢),白芍(炒過,1錢),沙苑子(3錢),女貞子(2錢),再加入新鮮的地骨皮(1錢5分)

生地(八錢),丹皮(一錢),懷藥(炒,二錢),白芍(炒,一錢),萸肉(炒,二錢),芡實(炒,四錢),茯苓(二錢),沙苑(三錢),川貝(一錢五分),蓮鬚(三錢),蓮肉(炒,三錢)

許左,肝腎陰虧,夜熱力少。

白話文:

生地(40克),丹皮(5克),懷藥(炒過,10克),白芍(炒過,5克),萸肉(炒過,10克),芡實(炒過,20克),茯苓(10克),沙苑(15克),川貝(7.5克),蓮鬚(15克),蓮肉(炒過,15克)

熟地(八錢),丹皮(炒,一錢),懷藥(炒,三錢),萸肉(二錢),澤瀉(一錢),赤苓(二錢),杜仲(四錢),川斛(三錢)

強左,脈至左三部搏指,此陰虧陽亢。法當壯水以制陽光,然須安養,否則交春防見血。

白話文:

熟地黃(8錢),丹皮(炒,1錢),懷山藥(炒,3錢),山茱萸肉(2錢),澤瀉(1錢),赤苓(2錢),杜仲(4錢),川斷(3錢)

生地(八錢),丹皮(一錢五分),萸肉(二錢),懷藥(三錢),茯苓(一錢五分),澤瀉(一錢),白芍(一錢),沙苑(四錢),女貞(三錢),青蒿(二錢)

復診,原方,加生地(二錢)。

華左,脈至細數,便溏。陰陽兩虧無疑。

白話文:

生地黃(40 克),丹皮(7.5 克),萸肉(10 克),杜仲(15 克),茯苓(7.5 克),澤瀉(5 克),白芍(5 克),砂仁(20 克),女貞子(15 克),青蒿(10 克)

黨參(炒,四錢),炙草(一錢),懷藥(八錢),白芍(炒,一錢五分),芡實(炒,六錢),神麯(炒,一錢),穀芽(炒,六錢),建蓮(炒,三錢)

白話文:

黨參(炒過,四錢),炙甘草(一錢),懷山藥(八錢),炒白芍(一錢五分),炒芡實(六錢),炒神麴(一錢),炒穀芽(六錢),炒蓮子(三錢)

周左,誦讀吟詠,勞神傷氣。宜調養心脾為主,兼固腎真。緣心陽過動,亦能吸腎陰也。

黨參(三錢),懷藥(三錢),建蓮(炒,三錢),紅棗(五個),熟地(八錢)

陳左,脈來無力,質本不足。總宜平補,不可偏勝。

冬朮(生,二錢),扁豆(炒,三錢),芡實(三錢),蓮鬚(三錢),丹參(三錢),生熟砂仁(四分)

唐左,恙後津液未復,脈見浮數。擬育陰法。

白話文:

周先生,你最近一直朗讀詩歌,过度劳神伤气。应该以调养心脾为主,同时也要固肾精。因为心阳太过旺盛,也会消耗肾阴。

建议服用:党参三钱、怀药三钱、莲子(炒)三钱、红枣五个、熟地八钱。

陈先生,你脉象无力,身体本就虚弱。整体调理宜平补,不可偏于一方。

建议服用:生冬术二钱、扁豆(炒)三钱、芡实三钱、莲须三钱、丹参三钱、生熟砂仁四分。

唐先生,你病后津液未恢复,脉象浮数。建议采用滋阴法。

中生地(三錢),北沙參(一錢),麥冬(一錢),川斛(一錢),生熟甘草(鹽水炒,四分),沙苑(三錢),扁豆(炒,五錢),穭豆衣(二錢)

又診,脈數漸見,急宜調養脾胃。

白話文:

  • 生地(3錢)

  • 北沙參(1錢)

  • 麥冬(1錢)

  • 川斛(1錢)

  • 生熟甘草(用鹽水炒過,4分)

  • 沙苑子(3錢)

  • 扁豆(炒過,5錢)

  • 蒼耳子衣(2錢)

扁豆(炒,三錢),穭豆衣(一錢),冬朮(炒,三錢),焦穀芽(二錢),會皮(一錢五分),生熟砂仁(四分),鮮蓮子(二錢)

蔣左,邪陷於陰分,足膝熱甚。當涼護肝腎。

白話文:

綠豆(炒過,30克),豆莢衣(10克),山藥(炒過,30克),麥芽(炒過,20克),山楂皮(15克),成熟和未成熟的砂仁(各4克),新鮮蓮子(20克)

生地(八錢),丹皮(二錢),川石斛(三錢),白芍(三錢),夏枯草(一錢),甘菊(一錢),青蒿梗(一錢)

何左,骨蒸發熱,本於陰虛。

白話文:

生地(120克),丹皮(30克),川石斛(45克),白芍(45克),夏枯草(15克),甘菊(15克),青蒿梗(15克)

生地(八錢),地骨皮(二錢),川斛(一錢五分),白芍(炒,二錢),炙草(二錢),懷藥(炒,四錢),鮮青蒿(一錢五分)

白話文:

生地黃(8 錢),地骨皮(2 錢),川貝(1.5 錢),炒白芍(2 錢),生甘草(2 錢),炒山藥(4 錢),新鮮青蒿(1.5 錢)

王左,脈軟無力,舌苔白滑。當補心脾氣分。

黨參(三錢),懷藥(三錢),芡實(三錢),蓮鬚(三錢),棗仁(三錢),建蓮(三錢)

程左,操持勞形,思慮傷脾,心脾兩損,形瘦納減。

白話文:

病人王左,脈搏柔弱無力,舌頭上有白色且滑的舌苔。應該補充心脾的氣。

處方包括黨參三錢,懷藥三錢,芡實三錢,蓮鬚三錢,酸棗仁三錢,建蓮三錢。

病人程左,因為過度勞累身體,過多的思考傷害了脾臟,心和脾都受到了損害,導致身體消瘦並且食慾減少。

黨參(三錢),遠志(一錢),當歸(二錢),炙草(六分),冬朮(三錢),杜仲(四錢),加桂圓(五個),荷葉(一張,包米一合,飯上蒸熟,去米,用荷葉二錢為引)

潘左,五臟俱虧,心脾尤甚。

白話文:

黨參(15克),遠志(5克),當歸(10克),炙草(3克),冬朮(15克),杜仲(20克),加桂圓(5顆),荷葉(1張,包著100克米飯,蒸熟後取出米,用荷葉2克當作引藥)

冬朮(六兩),黨參(五兩),建蓮(六兩),芡實(四兩),懷藥(五兩),棗仁(四兩),熟地(八兩),遠志(二兩),當歸(一兩),杞子(四兩),炙草(一兩),蓮鬚(四兩)

白話文:

  • 冬朮:60克

  • 黨參:50克

  • 建蓮:60克

  • 芡實:40克

  • 懷藥:50克

  • 棗仁:40克

  • 熟地:80克

  • 遠志:20克

  • 當歸:10克

  • 枸杞子:40克

  • 甘草:10克

  • 蓮鬚:40克

落桑為末,用金櫻子(五兩),大棗(四個)煮汁,為丸。

邵左,氣血兩虧,心脾尤甚。七福加減。

白話文:

把落桑磨成粉末,再用金櫻子(250 克),大棗(4 顆)煮成湯汁,用湯汁和落桑粉末做成藥丸。

黨參(二錢),當歸(一錢五分),冬朮(炒,三錢),熟地(五錢),炙草(八分),棗仁(二錢),遠志(八分),杜仲(一錢)

白話文:

黨參(3 克),當歸(1.5 克),炒白朮(4.5 克),熟地黃(7.5 克),甘草(1.2 克),大棗仁(3 克),遠志(1.2 克),杜仲(1.5 克)

王左,經曰:身寒汗多,陰氣勝也,厚衣不能溫,髓空而寒在骨也。然不能凍慄者,一水不勝二火也,左脅下形如覆盆,名曰肥氣,脾之積也。積之結成,由脾氣不運,腎陰不旺,寒凝食滯,阻閉血也。臍之左,臍之上,築築然振跳,動氣發也。動之微,止在腹。動之甚,則沖胸膈。

白話文:

王左說:醫經上說,身體寒冷而多汗,是陰氣過盛所致。穿再厚的衣服也不能保暖,這是因為骨髓空虛,寒氣侵入骨頭的緣故。但是,患者不會感到寒顫,是因為腎陽尚存,可以對抗寒氣。在左肋下方,有一個形狀像倒蓋的盆的部位,叫做「肥氣」,是脾臟積滯形成的。脾臟積滯的形成原因是脾氣不暢,腎陰不足,寒氣凝結,阻塞了血脈。在肚臍左側,肚臍上方,有鼓脹跳動的現象,這叫做「動氣發」。如果動氣較輕,只在腹中。如果動氣較重,就會衝擊胸膈。

犯及上焦咽喉,為吞吐不適,或惱怒,或如狂。氣下則止,止發均不由己。無非肝腎真陰失守,陽氣失藏,龍雷之火,時上時下也。見症似乎夾雜,其實一也。喜食姜附者,臟寒可知也。喜食甜物者,土虛欲得甘以煦之也。今之立方,陽宜扶,陰宜護,土宜培,木宜平;惟消堅攻積,不宜太過,恐傷正氣。

昔賢云,養正則塊自除,此不消之消,正此以消也。

白話文:

當病症影響到上焦的咽喉,患者會有吞嚥不適的症狀,或者情緒煩躁,甚至發狂。當氣血下降時,症狀就會停止,但發作和停止都無法自主控制。這類狀況大多是肝腎真陰虧損,陽氣外露,導致體內「龍雷之火」時而上升,時而下降所致。症狀看起來像是多種不同病症的綜合,但其實都是同一個問題。喜歡吃薑桂等溫熱食物的人,可能是臟腑寒氣過重;喜歡吃甜食的人,可能是脾胃虛弱,需要用甜味來溫煦滋養。現代的治療方法,應該同時顧及以下方面:扶助陽氣、護養陰液、培補脾胃、平肝降火。但切忌消堅攻積過度,以免損傷正氣。

白芍(炒,三錢),當歸(炒,三錢),茯苓(三錢),黨參(六錢),神麯(一錢五分),冬朮(四錢),五味子(五分),熟附子(一錢),芡實(一兩),肉桂(五分),牡蠣(八錢),熟地(一兩),炙草(五分),楂肉(二錢),羚羊(四錢)

白話文:

**白芍(炒),三錢:**滋養肝腎,養血和營

當歸(炒),三錢: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茯苓,三錢: 健脾利濕,安神除煩

黨參,六錢: 補中益氣,健脾益肺

神麯,一錢五分: 健脾開胃,消食化積

冬朮,四錢: 健脾燥濕,溫腎止瀉

五味子,五分: 收斂固澀,斂汗生津

熟附子,一錢: 溫腎助陽,回陽救逆

芡實,一兩: 健脾益腎,固精止瀉

肉桂,五分: 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牡蠣,八錢: 滋陰潛陽,軟堅散結

熟地,一兩: 滋補肝腎,養血益精

炙草,五分: 補氣健脾,調和諸藥

楂肉,二錢: 消食化積,散瘀活血

羚羊,四錢: 安神定志,清熱解毒

範左,金衰不能生水,子固母虛,兩尺浮露發熱,甚於夜。宜填補腎真。

六味湯,加五味子(三分)。

何左,質本陰虧,今脈浮大而弦,左關尤甚。水不足以涵木,咳嗽內熱之由來也。

白話文:

患者左邊身體,腎氣不足,不能滋生膀胱之水,因此導致身體虛弱,脈象浮而有力,尤其左關脈更甚。雙腳浮腫發熱,夜間尤其嚴重。需要補益腎臟精氣。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加入五味子三錢。

患者本身體質陰虛,現在脈象浮大而弦,尤其是左關脈,說明水不足以滋養肝木,導致咳嗽內熱。

六味地黃湯,加沙苑子(二錢),川貝母(一錢五分)。

白話文:

六味地黃湯中,加入沙苑子(12 克),川貝母(7.5 克)。

周左,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更兼納少便溏,胸腹脹痛,脾胃兩衰,失於健運。先為培補氣分,繼商調治營陰。

白話文:

周左:陽氣虛弱時,會產生外在的寒症;陰氣虛弱時,會產生內在的熱症。同時,還會出現少食、大便溏稀、胸腹脹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治療時,應該先補養氣血,再調和營陰。

黃耆(元米炒,三錢),甘杞(二錢),遠志(去心,炒,七分),穀芽(炒,三錢),廣皮(一錢),建蓮(三錢),炙草(一錢),茯苓(一錢五分),當歸(土炒,一錢)

白話文:

黃耆(炒至微黃,三錢)

甘草(二錢)

遠志(去心,炒,七分)

穀芽(炒,三錢)

廣陳皮(一錢)

蓮子(三錢)

甘草(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當歸(炒至土黃色,一錢)

接方,六味,加蘇梗(二錢),銀柴胡(八分),杜仲(三錢),陳皮(一錢五分)。

顏左,久熱不已而甚於夜,足膝無力,脈至左三部帶弦。陰分虧矣。

六味,加冬桑葉(一錢)。

秦左,多事勞神,百憂感其心,動作傷其力,鬱怒生其氣。昔賢曰,勞者溫之,損者益之。

白話文:

根據病人的情況,原本的處方「六味」,要添加蘇梗、銀柴胡、杜仲、陳皮。顏姓病人,長期發燒,尤其晚上更嚴重,腳膝无力,脈象左邊三部帶有弦脈,說明陰分虧虛。所以要再加冬桑葉到「六味」湯藥中。秦姓病人,經常勞心勞力,憂心忡忡,活動過度,鬱悶生氣。古人說,勞累的要溫補,損耗的要滋補。

遠志(甘草汁炒,一錢),柏子仁(去油,一錢),當歸(二錢),黨參(炒,二錢),冬朮(二錢),益智(去殼,八分),杜仲(三錢),甘杞(二錢),棗仁(一錢五分),加紅棗(三個)

張左,肝腎陰虧,口渴舌光,過午發熱,稍為動作咳不已而氣短似喘。宜育陰為主,兼以化痰。

白話文:

遠志(用甘草汁炒過,1錢)

柏子仁(去除油脂,1錢)

當歸(2錢)

黨參(炒過,2錢)

冬朮(2錢)

益智(去殼,8分)

杜仲(3錢)

甘草(2錢)

棗仁(1錢5分)

再加入紅棗(3顆)

熟地(八錢),當歸(一錢五分),炙草(六分),橘紅(一錢),川貝(一錢),玉竹(三錢),大麥冬(一錢),百合(三錢),前胡(一錢)

周左,操勞則熱,所謂動則陽生,陰不斂也。宜於靜養。

白話文:

  • 熟地黃:8 錢

  • 當歸:1 錢 5 分

  • 甘草:6 分

  • 橘紅:1 錢

  • 川貝:1 錢

  • 玉竹:3 錢

  • 天冬:1 錢

  • 百合:3 錢

  • 前胡:1 錢

炙生地(四錢),川斛(二錢),丹參(一錢五分),白芍(炒,一錢),生熟草(六分),生熟穀芽(一錢),香附(一錢)

白話文:

乾地黃(40克),川附子(20克),丹參(15克),炒白芍(10克),生熟地(6克),生熟麥芽(10克),香附(10克)

楊左,肝陽不藏而生內熱,脾氣有虧而納穀減。

四物,加冬朮、甘杞、杜仲、炙草、香附、穀芽、玫瑰花。

白話文:

楊左的肝臟陽氣不能收斂,因而產生內熱,脾氣不足導致食慾減少。

處方為四物湯,加上冬術、甘杞、杜仲、炙甘草、香附、穀芽、玫瑰花。

馮左,六脈虛軟,面色淡黃無神,暮夜微微發熱。脈症合參,議與五福飲,氣血兼培。

白話文:

馮左,把脈時脈象虛弱無力,面色淡黃且沒有光澤,晚上會輕微發熱。脈象和症狀綜合判斷,建議服用五福飲,同時調理氣血。

黨參(砂仁拌炒,三錢),冬朮(去心,二錢),當歸(炒,二錢),熟地(四錢),炙草(四分),加姜,棗

封左,動作煩勞,即見內熱而食減。當滋養腎脈之陰,培補脾肺之氣。

白話文:

黨參經過砂仁拌炒後用三錢,冬朮去掉心部用二錢,當歸炒過後用二錢,熟地用四錢,炙甘草用四分,再加入生薑和大棗。

如果封左,做事情感到煩勞,就會出現體內發熱而且食慾減少。應該滋養腎臟的陰脈,培補脾肺的氣。

洋參(一錢五分),冬朮(二錢),炙草(五分),當歸(一錢五分),熟地(炙,四錢),川斛(二錢),生熟穀芽(二錢),加姜(一),棗(三)

白話文:

西洋參(1.5錢),白朮(2錢),甘草(0.5錢),當歸(1.5錢),熟地(炙過,4錢),川芎(2錢),生熟麥芽(2錢),加上生薑(1片),紅棗(3顆)

高右,帶下頻頻,時時內熱,六脈軟弱,氣血兩虧。用擬八珍以補營衛。

八珍湯,加焦神麯、厚杜仲、焦穀芽、薑、棗。

白話文:

病人右邊部位高腫,白帶頻繁,常感到體內發熱,脈搏軟弱,氣血兩虛。使用八珍湯來補充營養和增強體質。

在八珍湯的基礎上,加入炒神曲、厚朴杜仲、炒谷芽、生薑、大棗。

顏左,病經二十日,神識昏迷,舌乾無津,脈至軟弱且細且空。氣血俱虧,傷極矣。邪難外達,勢必轉趨於內,所謂陷也。邪不在表,斷無散理。大便已通,斷無攻下之理。況脈弱如此,不慮其虛乎?昔賢治無實症可據,即是虛症。今但見虛象,舍托透一法,別無良策。信則可投,有疑有怨,切勿輕服。

白話文:

顏左,病了二十天,神志昏迷,舌頭乾燥無津液,脈搏軟弱、細小而空虛。氣血皆虧,傷勢嚴重。邪氣難以發散到體外,必定會向內轉化,這就是所謂的「陷」。邪氣不在體表,肯定不能使用散藥。大便已經通暢,肯定不能再用瀉藥。況且脈象如此虛弱,難道不擔心虛弱的症狀嗎?古人治病,在沒有實證可依據的情況下,就會考慮虛症。現在只看到虛弱的症狀,除了使用托里透邪的方法,別無良策。如果你相信,就可以服藥;如果你有疑慮或抱怨,就千萬不要輕易服藥。

黃耆(六錢),當歸(一錢五分),生地□,遠志(六分),棗仁(一錢),大冬(一錢),洋參(一錢),柴胡(三分),熟地(一兩),竹葉(十片),鉤鉤(四錢),大豆卷(四錢),甘蔗汁(十匕)

沈右,麻為氣虛。

白話文:

黃耆(36克),當歸(9克),生地黃(6克),遠志(3.6克),棗仁(6克),山茱萸(6克),西洋參(6克),柴胡(1.8克),熟地黃(60克),竹葉(10片),鉤藤(24克),大豆卷(24克),甘蔗汁(60毫升)

上耆(六錢),當歸(酒炒,一錢五分),黨參(炒,三錢),茯苓神(一錢),冬朮(三錢),炙草(三錢),桑枝(酒炒,三錢)

白話文:

上耆(6錢),當歸(用酒炒過,1錢5分),黨參(炒過,3錢),茯苓(1錢),冬朮(3錢),炙甘草(3錢),桑枝(用酒炒過,3錢)

侯左,氣虛麻木。

上綿耆(六兩)

陳左,脈至左關尺弦大而洪,內熱咳嗽。責在肝腎陰虧。

六味地黃湯,加大冬。

金左,六脈沉細,發熱食減,精神倦怠,大便溏薄,乃勞力受寒,夫虛症也。以脈而論,症屬極重。

黨參(六錢),廣皮(一錢),生熟穀芽(四錢),姜(一),生熟砂仁(六分)

白話文:

侯大夫诊脉发现病人左侧身体气虚麻木,给予绵芪六两。

陈大夫诊脉发现病人左侧关脉和尺脉弦大洪,内热咳嗽,认为是肝肾阴虚所致,开出六味地黄汤加冬虫夏草。

金大夫诊脉发现病人六脉沉细,发热食欲减退,精神倦怠,大便溏薄,诊断为劳力受寒导致的虚症,认为病情十分严重。开出党参六钱,广皮一钱,生熟谷芽四钱,生姜一钱,生熟砂仁六分。

何左,自投補中益氣法,右脈稍為有神,胃口亦醒。今左三部不但無力,而兼細澀。細為血少,澀主精虛,急宜加重肝腎填補之藥。體實脈實者,截瘧之藥未嘗不可投。體虛脈虛者,雖截瘧亦不效。況截瘧之藥,非斂即攻,無不傷正。正氣一傷,非但不能輕減,往往有因此重者,不可不慮也。

白話文:

何左脈象偏左,表示氣血不足,現已稍有復元,胃口也恢復了。如今左脈三部不但無力,還細小澀滯。細脈主血虛,澀脈主精虛,必須急用較重的藥物滋養肝腎。身體強壯、脈象有力的病人,可以服用截瘧藥。而身體虛弱、脈象無力的病人,就算服用截瘧藥也沒用。而且截瘧藥大多具收斂或攻伐之性,容易傷及正氣。正氣一受損,不但無助於緩解病症,反而會加重病情,不可不慎。

欲托透兼施者,莫善補中益氣加減。氣血兩虛而偏於寒者,莫外乎十全大補加減。昔賢醫案,有服至數十劑而愈者,有至百餘劑而效者,是非藥之不靈而不應。凡氣體之虛,或操心過度以傷神氣,或酒色過度以傷真陰,其由日漸月深而來,受邪致病,最不易退,必候元氣充足,不求愈而自愈矣。今以脈症合參,精氣神三者俱虛,亦不可不兼固。

然耐心,切勿欲速,並宜守養,不可忽略。

白話文:

想要同時調理心氣和元氣,沒有比「補中益氣湯加減」更好的方子了。如果是氣血兩虛,又偏於寒性的體質,那就非「十全大補湯加減」莫屬了。

古代醫生的案例中,有些患者服用幾十劑藥就痊癒了,有些則需要服用上百劑才見效。這並不是藥物不靈驗,而是患者的虛弱體質形成已久,病魔難以退散。必須等到患者的元氣充足,自然而然就會康復,不必刻意求取。

現在我們要結合脈象和症狀,精、氣、神三者都虛弱,所以調理時不能少了固攝的措施。

黨參(炒,六錢),冬朮(去心,八錢),當歸(炒,三錢),半夏(制,一錢),柴胡(四分),炙草(五分),蔻仁(一錢),穀芽(一兩),廣皮(一錢),首烏(六錢),熟地(砂仁拌炒,一兩),綿耆(一兩),蘇葉(五分),棗(二),姜(二)

白話文:

黨參(炒製,六錢)

冬術(去核,八錢)

當歸(炒製,三錢)

半夏(製過,一錢)

柴胡(四分)

炙甘草(五分)

蔻仁(一錢)

穀芽(一兩)

廣皮(一錢)

何首烏(六錢)

熟地黃(砂仁拌炒,一兩)

續斷(一兩)

蘇葉(五分)

紅棗(二顆)

生薑(二片)

賈左,六脈軟弱,右三部更甚,面無華色,形體消瘦,乃氣血兩虧之質。向因胃有溫痰,多食姜通陽,絡受燥,而血溢。從此即貪涼畏熱,多服麥冬,陰經著寒而瘧起。熱如姜,寒如大冬,尤不能勝其任,其臟腑之薄弱可知。如必欲攻截破散,吾恐益末受而害先至矣。據恙見新方休瘧飲,乃氣血兼調,庶無偏勝之累。

白話文:

賈左,六部脈象都十分虛弱,右邊三部脈象更虛弱,臉色蒼白,身體消瘦,屬於氣血兩虧的體質。以前因爲胃中有溼熱痰飲,經常吃薑來通陽,導致經絡受到燥熱刺激,所以引起吐血。從此以後,他就貪圖涼爽而畏懼熱氣,經常服用麥冬,導致陰經受寒而引發瘧疾。瘧疾發作時熱得像吃了姜,冷得像在大冬天,這更說明他的臟腑十分虛弱。如果一定要用攻伐截斷的方法來治療,我擔心會讓他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危害更快到來。根據他目前的情況,我建議使用新的方子——休瘧飲,因爲它能同時調補氣血,避免一方過盛而導致偏頗。

黨參(三錢),首烏(五錢),炙草(四分),冬朮(炒,三錢),當歸(三錢),玉竹(三錢),生熟穀芽(四錢),廣皮(一錢),柴胡(三分),蔻仁(二粒)

白話文:

黨參(15克),何首烏(25克),甘草(2克),炒白朮(15克),當歸(15克),玉竹(15克),生熟穀芽混合(20克),廣皮(5克),柴胡(1.5克),蔻仁(2粒)

丁,陰陽兩傷,氣血俱敗,雖有參耆,亦難有效。而欲以苦寒退之,破氣寬中,其可得乎?

焦麥芽(三錢),扁豆子(三錢),茯苓(二錢),香稻葉(二錢)

吳,熱自晚來,清晨無汗而退,唇紅溲熱。顯屬陰虧,而陽陷於下。

某,產後失調,恐成損症。

白話文:

病人身體虛弱,陰陽兩虛,氣血衰敗,即使使用人參、黃耆等補藥也難見效。如果要使用苦寒藥物來退熱,反而會損傷元氣,擴張中氣,這樣做真的可行嗎?

建議使用焦麥芽三錢、扁豆子三錢、茯苓二錢、香稻葉二錢。

另一個病人,晚間發熱,早晨無汗而退,嘴唇紅,小便熱。這明顯是陰虛,而陽氣下降。

最後一位病人,產後身體失調,恐怕會留下病根。

熟地(炙炭,五錢),地骨皮(一錢),懷藥(炒三錢),川貝(二錢),沙參(四錢),砂仁(炒,六分),茯苓(二錢),廣皮(一錢),竹茹(六分),炒浮麥(三錢)

某左,日暮微微內熱,似當育陰,但胸口痞悶,脈見軟弱。先理中宮,續商扶正養陰可也。

白話文:

  • 熟地黃(炭炙,5錢)
  • 地骨皮(1錢)
  • 淮山藥(炒製,3錢)
  • 川貝母(2錢)
  • 沙參(4錢)
  • 炒砂仁(6分)
  • 茯苓(2錢)
  • 廣陳皮(1錢)
  • 竹茹(6分)
  • 炒浮小麥(3錢)

焦冬朮(三錢),砂仁(六分),製半夏(一錢),廣皮(一錢),六神麯(八分),洋參(一錢五分),姜(一),旋覆花(一錢),大麥冬(五錢),焦枳殼(三分)

某右,始由悒鬱,繼又產後失調,肝脾兩傷,咳逆發熱,胸悶便溏。虛損成矣,藥不見效。

白話文:

  • 焦冬朮:3 錢

  • 砂仁:0.6 錢

  • 製半夏:1 錢

  • 廣皮:1 錢

  • 六神麯:0.8 錢

  • 洋參:1.5 錢

  • 生薑:1 塊

  • 旋覆花:1 錢

  • 大麥冬:5 錢

  • 焦山楂殼:0.3 錢

懷藥(二錢),焦神麯(一錢),廣皮(一錢),川鬱金(七分),砂仁(炒,八分),香附(一錢五分),丹參(三錢),木香(三分),桔梗(六分),降香(五分)

某左,勞倦傷脾。

白話文:

  • 懷藥:兩錢

  • 焦神麴:一錢

  • 廣皮:一錢

  • 川鬱金:七分

  • 砂仁(炒):八分

  • 香附:一錢五分

  • 丹參:三錢

  • 木香:三分

  • 桔梗:六分

  • 降香:五分

焦白朮(三錢),川斷(三錢),當歸(三錢),懷膝(二錢),杜仲(四錢),冬花(三錢),骨碎補(一兩)

白話文:

焦白朮(30克),川斷(30克),當歸(30克),懷膝(20克),杜仲(40克),冬花(30克),骨碎補(120克)

虛症之由,其因不一,五臟之損,病各不同,六腑之虧,多由乎臟,奇經之意,亦由乎臟也。或緣先天稟薄,或因後天不固,或系內勞其神,或因虛致病。然所視之殊,難以縷析。考之越人,上損從陽,下損從陰之論。上損者,因於操持勞神,心脾偏多。下損者,系乎房欲傷精,肝腎為多。

白話文:

虛症的原因不只一種,五臟受到損傷,會產生不同的疾病,六腑的虧損,大多是由於臟腑的損傷,奇經的虛損,也與臟腑有關。有些虛症是與生俱來的體質虛弱,有些是後天保養不足造成的,有些是因內在精神勞累所致,有些則是虛弱導致疾病。但是,虛症的表現多種多樣,難以一一分析。參考古籍《越人》中的論述,可以得知上虛(身體上半身虛弱)是由於陽氣不足,下虛(身體下半身虛弱)是由於陰氣不足。上虛的人,通常因為操勞過度,導致心脾陽氣虧損較多。下虛的人,通常是因為房事過度,導致肝腎陰精受損較多。

心脾損則神色敗,仲景有建中湯,立中氣而復其真元之不足。肝腎傷則形體壞,景岳有左右歸飲,填補下焦,而培其精髓之空隙。《金匱》有脈大為勞,為氣分泄越;脈虛亦為勞,為精血內奪。亦即越人上損下損之義。大抵上損者,補之以氣;下損者,補之以味。氣因精而損者,補精以化氣;精因氣而損者,補氣以生精。

白話文:

  • 心脾受損,會讓氣色變差。張仲景的「建中湯」可以補益中氣,恢復真元的不足。
  • 肝腎受傷,會讓身體機能衰退。王肯堂的「左右歸飲」可以滋補下焦,補充精髓的不足。
  • 《金匱要略》記載,脈搏強大是勞累所致,是因為氣血外泄所導致;脈搏虛弱也是勞累所致,是因為精血內耗所導致。這是「越人」提出的「上損下損」的理論。
  • 總之,上半身受損,就要補充氣血;下半身受損,就要補充精髓。如果氣血因為精髓不足而受損,就要補充精髓來生化氣血;如果精髓因為氣血不足而受損,就要補充氣血來滋生精髓。

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總之不越乎陰陽者也。蓋陽化氣,陰成形,陽虛則陰無以生,陰虛則陽無以化,所以精賴氣化而成,氣藉精化而生。故陰陽不得相離,氣精不得相失也。經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又云: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陽勝者非陽之勝也,實由陰之不足,宜補陽以配陰,不治陰,而陰自化,故陰陽不得相失也。

白話文:

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則是著重於陰陽平衡。陽氣能化生氣,陰氣能形成形,陽氣不足時,陰氣就無法生成;陰氣不足時,陽氣就無法化生。因此,精氣需要陽氣化生才能生成,陽氣也需要精氣化生才能產生。所以陰陽之間不能分離,氣精之間也不能失去平衡。

《黃帝內經》說:「陰在內是陽的保護,陽在外是陰的使者。」又說:「陽氣過盛會導致陰氣病變,陰氣過盛會導致陽氣病變。」陽氣過盛並不是陽氣本身過盛,而是因為陰氣不足所致。應當補益陽氣來平衡陰氣,而不是治療陰氣,因為陰氣會自行化生,所以陰陽之間不能失衡。

參先生之治道:氣血虧者,補之以甘溫;津液虛者,培之以甘寒;陰虛陽亢者,酸甘以化陰;陽虛陰勝者,辛甘以理陽。種種之治法,皆不出乎前賢經旨。先生之精義,後學之津梁也。

白話文:

參先生的治療方法:

  • 氣血不足的人,用溫補的甘藥來補充。
  • 津液不足的人,用寒涼的甘藥來滋補。
  • 陰虛火旺的人,用酸甘味的藥物來滋陰降火。
  • 陽虛陰盛的人,用辛甘味的藥物來溫陽補氣。

各種治療方法,都沒有超出前人經典中的旨意。參先生的精湛醫術,是後人學習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