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二 (2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7)

1. 上下血

張左,體質虛寒,喜吃辛辣則適,未免太過,久而增氣,胃有積熱,以致失血便紅,屢發屢止,多年不愈。今面色痿黃,脈至右三部細弱無力而帶數,右關獨見數大,血固虧矣。第陽明之積熱不清,燥溫辛烈之品,在所當禁,即如參、耆、歸、術,雖屬血症收功之藥,而於氣分有火者,未免有助陽之弊。至苦寒之藥,又非久病陰虧所宜。

商以育陰制陽,甘寒治大熱一法,庶無虛虛實實之慮。

六味丸,去山萸,加鮮石斛、白芍、淡芩、竹茹、蘆根、綠豆。

又,因積熱而動血,去血過多則陰虧,陰虧則火旺,自投育陰制陽,甘寒治大熱一法,血已止,而脈右關較前略小,惟數不減,此即陰虧火旺之據。至於便溏、晨泄、吐酸,亦有因郁不泄而致者。然久病之軀,全藉後天能納能運,目下立方,只要育陰配陽,亦血症善治之一法。

六味丸,加炒白芍(一錢),北沙參(三錢),石斛(三錢),穭豆衣(二錢),銀花(炒,二錢),川貝(二錢),廣皮(一錢),竹茹(炒,八分),生穀芽(二錢)。

許童,嘔血於上,便血於下,面色無神,脈來虛軟,微微發熱,納穀不多,雖有宿傷,而血已去,脈色兩虧。宗先賢血症以胃藥收功。切忌見血用涼,再伐其生生之氣。

黨參(三錢),冬朮(二錢),茯苓(一錢五分),炙草(四分),當歸(二錢),參七(沖,一錢),陳棕(一錢)

又,脾胃稍起,血後宜養。至於誦讀,最易耗氣動火,火動血溢,難免不發。復且靜養百天,氣血充足,用功未遲,否則非第無益,而有害。

炒黨參(三錢),炒冬朮(三錢),炒扁豆(三錢),炒當歸(二錢),金毛脊(二錢),穀芽(炒,一錢五分),廣皮(五分),陳棕(炙,一錢),竹茹(四分),藕節(一個)

又,脾胃日醒,血亦止矣,從此小心調養,可以漸漸復原。

黨參(四兩),冬朮(三兩),扁豆(三兩),雲苓(三兩),炙草(一兩),熟地(四兩),當歸(二兩),丹皮(二兩),麥冬(二兩),川斷(一兩五錢),廣皮(一兩),楂肉(二兩)

上藥,共為細末,棗肉為丸。每服三四錢。

章左,病有因虛致痛者,其病在本。有因病致虛者,其病在標。此病因辛辣太過,胃家增氣積熱,邪火徹上徹下,血或見口,或見便,反覺適意,乃積熱為患無疑。此屬因病之虛,前方非不應效,加減還可再投。

生地(一兩),丹皮(二錢),茯苓(二錢),澤瀉(一錢五分),沙參(五錢),廣皮(一錢五分),銀花(三錢),穀芽(二錢),竹茹(一錢),蘆根(一兩),綠豆(五錢),懷藥(三錢)

劉,嘔血於上,便血於下,多至成碗盈盆。今發熱不退,脈至浮弦數大,右關與尺更甚,舌苔滿黑。症屬肌軀過勞,受風受熱,所謂內傷而兼外感。論症論脈,忌疑不一,險重症也。兩三日內,脈靜身涼,或有可望之機,否則難挽。

白話文:

張左先生體質虛寒,喜歡吃辛辣食物,但過度食用辛辣刺激之物,久而久之導致胃中積熱,因此出現便血,反覆發作多年未癒。現在面色萎黃,脈象右三部細弱無力且頻數,右關脈尤其數大,顯示血虛已甚。但陽明經的積熱未清,因此燥熱辛辣的食物都應忌口,像是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等,雖然是收斂止血的良藥,但對於氣分有熱的人來說,反而會助長陽氣之弊。而過於寒涼的藥物,也不適合久病陰虛的體質。

因此,採用滋陰降火,用甘寒藥物治療熱證的方法,以避免虛虛實實的顧慮。

將六味地黃丸去除山茱萸,再加入鮮石斛、白芍藥、黃芩、竹茹、蘆根、綠豆。

因為積熱導致出血,出血過多又會導致陰虛,陰虛則火旺,採用滋陰降火的方法後,出血已止,右關脈比之前略小,但脈數未減,這正是陰虛火旺的證據。至於便溏、早洩、吐酸等症狀,也是因為氣鬱不舒所致。但久病之體,全靠後天營養的吸收和運化,目前的處方,只要滋陰兼顧陽氣,也是治療出血症的良方。

六味地黃丸再加入炒白芍、北沙參、石斛、綠豆衣、炒金銀花、川貝母、廣皮、炒竹茹、生穀芽。

許童先生,上吐下瀉,面色蒼白無神,脈象虛弱,微熱,食慾不振,雖然有舊疾,但出血已停止,脈色都虛弱。遵循前賢治療出血症以胃藥為主的方法。絕對要避免見血就用寒涼藥物,以免損傷生機。

處方: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七葉一枝花、陳棕。

出血後宜養護脾胃。誦讀書籍容易耗損氣血,導致火旺出血,容易復發。建議靜養一百天,待氣血充盈後再繼續用功,否則非但無益,反而有害。

處方:炒黨參、炒白朮、炒扁豆、炒當歸、金毛狗脊、炒穀芽、廣皮、炙陳棕、竹茹、藕節。

脾胃功能恢復,出血也止住了,從此要小心調養,就能慢慢恢復健康。

處方:黨參、白朮、扁豆、茯苓、炙甘草、熟地黃、當歸、丹皮、麥冬、川斷、廣皮、山楂肉。(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用棗肉做成藥丸。)

章左先生的病,有因體虛而致痛的,病根在體內;有因疾病而致虛的,病根在體表。他的病是因過度食用辛辣刺激之物,導致胃中氣盛積熱,邪火上攻下瀉,出血時反而感覺舒適,這無疑是積熱為患。這是因病致虛,之前的處方有效,加減藥物後可再次服用。

處方:生地黃、丹皮、茯苓、澤瀉、北沙參、廣皮、金銀花、穀芽、竹茹、蘆根、綠豆、懷牛膝。

劉先生,上吐下瀉,出血量很大,發熱不止,脈象浮弦數大,右關及尺脈更甚,舌苔黑厚。症狀是因身體過度勞累,感受風熱,屬於內傷兼外感。根據症狀和脈象,病情危重,不容遲疑。兩三天內,脈象平穩,體溫下降,才有希望痊癒,否則難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