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二 (2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4)

1. 咳嗽

徐右,久咳痰咸,子母兩傷矣。當金水同治。

北沙參(三錢),川貝(一錢五分),麥冬(去心,二錢),熟地(八錢),海浮石(四錢),百合(三錢)

元米煎湯代水。

蔣左,肺有伏寒感邪,則喘嗽頻發。

陳皮(一錢),杏仁(二錢),茯苓(一錢五分),炙草(四分),半夏(一錢),前胡(一錢),香附(一錢),蘇子(一錢),生薑(一),豬牙皂(炙,一寸)

丁左,咳嗽起於受寒,從未得汗,近加發熱。議與疏解為主。

蘇葉(一錢五分),荊芥(一錢),前胡(一錢),杏仁(二錢),炙草(四分),當歸(一錢五分)

木,肺胃風熱。

淡芩(二錢),天花粉(二錢),薄荷(一錢),連翹(一錢五分),甘草(一錢),元參(二錢),桔梗(一錢),銀花(三錢),大貝(二錢)

管左,咳嗽起於冬令,時發時止,脈至沉細遲。肺有伏寒也。

炮姜(三分),五味(三分),二味同搗,杏仁(炒,二錢),橘餅(二錢),冬花(蜜炙,三錢)

周左,六脈沉細而遲,形瘦色青而暗,咳經年不止,此虛寒也。

補骨脂(炒,一錢),熟附子(五分),生薑(二),桃肉(二)

姚左,嗽甚於下午初交,脈至浮弦而數,左關尤甚。究屬水虧陽旺。

六味湯,加麥冬、五味、川貝。

某右,久咳,形瘦納減。上損及中,已成損怯。

黨參(三錢),當歸(二錢),炙草(六分),熟地(八錢),冬朮(三錢),款冬花(三錢),懷藥(三錢),苡米(三錢),建蓮(三錢),玉竹(四錢)

某左,肺氣不降,腎氣不納,金水六君合六合兼加減之法。

香附(一錢五分),熟地(一兩),當歸(二錢),炙草(六分),蘇子(一錢五分),冬花(三錢),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廣皮(一錢),磨沉香(五匕)

某左,嗽起於暴,咽喉作癢,此時邪之風寒也。溫散為主。

蘇梗葉(一錢五分,一錢),荊芥(一錢),炙草(四分),杏仁(二錢),桔梗(八分),姜(一),蔥(一個)

廣皮(鹽水炒,二錢),製半夏(二錢),芥子(炒,一錢五分),蘇子(炒一錢五分),枇杷葉(二錢),荸薺(四),海蟄(一兩),竹葉(十片),蘆根(一兩),雪梨(一兩),浮石(三錢)

轉方,洋參(三錢),半夏(二錢),覆花(二錢),茯苓(二錢),炙草(二分),芥子(炒,一錢),赭石(四錢),荸薺(四),海蟄(一兩),枇杷葉(三錢)

杜左,脈至左寸關滑數,右半結核不一。此肺胃痰火,為此咳而胸次不寬也。

煅牡蠣(四錢),廣皮(一錢),枯草(一錢五分),花粉(一錢五分),川貝(一錢五分),淡芩(一錢),元參(三錢),牛蒡子(二錢),芥子(一錢),香附(一錢),蘇子(一錢),荸薺(四),竹油(十匕)

白話文:

[咳嗽]

徐某,久咳痰鹹,肺腎兩虛。應從補益肺腎入手治療。

處方:北沙參、麥冬(去心)、百合、熟地、海浮石、川貝母。用米湯煎服。

蔣某,肺部有寒邪伏藏,導致咳嗽喘息頻繁發作。

處方:陳皮、杏仁、茯苓、炙甘草、半夏、前胡、香附、蘇子、生薑、炙豬牙皂。

丁某,咳嗽因受寒引起,未出汗,近期又發熱。治療應以疏散風寒為主。

處方:蘇葉、荊芥、前胡、杏仁、炙甘草、當歸。

木某,肺胃有風熱。

處方:黃芩、天花粉、薄荷、連翹、甘草、玄參、桔梗、金銀花、川貝母。

管某,咳嗽在冬季發作,時發時止,脈象沉細遲緩,肺部有寒邪伏藏。

處方:炮薑、五味子(等量研末)、炒杏仁、橘餅、蜜炙款冬花。

周某,脈象沉細遲緩,形體消瘦,面色青暗,咳嗽經年不愈,屬虛寒體質。

處方:炒補骨脂、熟附子、生薑、桃仁。

姚某,咳嗽症狀在下午加重,脈象浮弦數,左關脈尤甚,屬陰虛陽亢。

處方:六味地黃丸加減,加麥冬、五味子、川貝母。

某某,久咳,形體消瘦,食慾減退,肺脾兩虛。

處方:黨參、當歸、炙甘草、熟地黃、白朮、款冬花、淮山藥、薏苡仁、蓮子、玉竹。

某某,肺氣不降,腎氣不足,宜用金水六君合六味地黃丸加減。

處方:香附、熟地黃、當歸、炙甘草、蘇子、款冬花、半夏、茯苓、廣皮、沉香。

某某,咳嗽突然發作,咽喉瘙癢,屬風寒襲肺。治療應以溫散風寒為主。

處方:蘇梗葉、荊芥、炙甘草、杏仁、桔梗、生薑、蔥白。

胡某,

處方一:鹽水炒廣皮、製半夏、炒芥子、炒蘇子、枇杷葉、荸薺、海蜇、竹葉、蘆根、雪梨、海浮石。

處方二:洋參、半夏、覆盆子、茯苓、炙甘草、炒芥子、赭石、荸薺、海蜇、枇杷葉。

杜某,脈象左寸關滑數,右寸脈沉結不一,屬肺胃痰火,咳嗽伴胸悶。

處方:煅牡蠣、廣皮、枯草、天花粉、川貝母、黃芩、玄參、牛蒡子、芥子、香附、蘇子、荸薺、竹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