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二 (16)
卷二 (16)
1. 癲狂
又診,痰因火動,火來風威,走入厥陰,為痙厥;走入心胞,為昏迷;走入陽明,為狂妄。種種變端,無非痰火有餘,乃因水之不足。熄風清火豁痰,在所必用。苟不壯水,何以復肺腎之陰?
羚羊角(一錢),犀角(一錢),丹皮(一錢五分),橘紅(一錢),黑梔(一錢),石決明(一具),麥冬(辰砂拌,二錢),川貝(二錢),膽星(六分),鉤尖(一兩),生地(一兩),茯神(二錢),知母(一錢),竹油(十匙),蘆根(八錢),金器(一具)
又診,起則如狂,啼笑無常,痰火在厥陰陽明居多。再議滌痰清火法。
羚羊角(一錢),丹皮(一錢),橘紅(一錢),黑山梔(一錢),石決明(一具),大麥冬(二錢),真川貝(二錢),膽星(四分),鉤鉤(五錢),茯神(辰砂拌,二錢),竹油(二十匕),金器(一件)
白話文:
癲狂
再次診斷,患者病情是因痰濕化熱,火邪旺盛而引起的。火邪夾雜風邪,侵入厥陰經則導致痙攣抽搐;侵入心包經則導致昏迷;侵入陽明經則導致狂妄。各種症狀變化,根本原因都是痰火過盛,由於體內津液不足所致。因此,熄風、清火、化痰是必須的治療方法。如果不增強體內津液,又怎能恢復肺腎陰氣呢?
處方一:羚羊角、犀角、丹皮、橘紅、黑梔子、石決明、麥冬(用硃砂拌勻)、川貝母、膽南星、鉤藤、生地黃、茯神、知母、竹瀝、蘆根,以上藥物需用金器煎藥。
再次診斷,患者發病時如同狂躁,哭笑無常,痰火主要停留在厥陰和陽明經。再次考慮採用清熱化痰的治療方法。
處方二:羚羊角、丹皮、橘紅、黑山梔子、石決明、麥冬、川貝母、膽南星、鉤藤、茯神(用硃砂拌勻)、竹瀝,以上藥物需用金器煎藥。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