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一 (37)
卷一 (37)
1. 淋濁
潘左,淋濁雖久,而脈左關尺數而有力,舌苔灰黃,兩乳腫塊,溲難而痛。純乎濕熱不清,見症木鬱不主疏泄之恙。未便補澀,擬與疏通。
豬苓(一錢),澤瀉(一錢),赤苓(三錢),草梢(六分),車前子(一錢五分),山梔(一錢),萆薢(三錢),黃柏(一錢),通草(七分),烏藥(一錢),蓮子青心(十粒)
又,前投清疏滲泄之品,已獲小效。而脈見左寸關弦數,較之他部有力,舌根灰黃,究屬肝家火旺,而兼濕熱不清。還宜直折,以清肝膽。
龍膽草(七分),川連(四分),甘草梢(五分),當歸(三錢),赤苓(三錢),滑石(三錢),丹皮(一錢五分),鬱金(七分),車前子(三錢),木香(四分),燈心(百寸)
次服,細生地(五錢),赤芍(一錢),通草(七分),赤苓(三錢),黑知母(一錢),黑梔(一錢),甘草梢(七分),黃柏(七分),青皮(七分),燈心(五寸)
後服,中生地(五錢),丹皮(一錢),澤瀉(一錢五分),赤苓(三錢),懷藥(三錢),黑梔(八分),車前(一錢五分),萆薢(三錢),川楝子(二錢),草梢(五分),蓮子青心(七粒)
又,黃柏四兩,淡鹽湯拌炒黃色,研細。豬脊髓十條,置於碗內飯上蒸熱,去膜。將髓和黃柏末搗如膏,作丸,曬乾。每日清晨,用淡鹽湯送下二三錢。
王左,下濁色黃,而龜頭腫脹,雖濕火下流,亦由人事不慎。邪甚,未便固補。且用革薜分清飲,通因通用。
川萆薜(三錢),甘草梢(一錢),烏藥(一錢),澤瀉(一錢五分),滑石塊(三錢),通草(一錢),黃柏(一錢),車前子(一錢五分),蓮子青心(十)
王右,濕鬱化火,小溲如膏。
黃柏實(炒,八錢),山藥(炒,五錢),豬苓(一錢五分),澤瀉(一錢),丹皮(一錢),赤苓(三錢),黑梔(一錢),蓮子青心(十),白果肉(一個)
丁左,證,有從症不從脈,有從脈不從症。今脈細弱,而淋濁之起,馬口如刀割,舌色白滑,無非濕瀉下注,況神色並無頓委情形,而病不過半月,未便澀固。當從症治。
白朮(炒,三錢),澤瀉(炒,一錢五分),萆薢(三錢),赤苓(三錢),車前子(三錢),烏藥(七分),甘草梢(五分),芡實(炒,三錢),杜仲(三錢),白果肉(三錢)
華左,白淫時滑,始而宜通,久則宜固。
洋參(一錢),蓮鬚(三錢),牡蠣(煅,五錢)
每日,煎湯送六味丸五錢。
範左,腎司二便,艱澀雖因濕熱下注,亦系氣不司化。不禁雖因分泄太過,亦由氣不固攝。宗與補中有通,通則中有補,莫妙於六味方法。
生地(五錢),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丹皮(一錢),萸肉(一錢五分),山藥(四錢),苡米(三錢),建蓮帶心(三錢),生熟芽(二錢)
白話文:
潘先生,淋濁病雖然很久了,但左邊關脈和尺脈呈現快速且有力的脈象,舌苔呈現灰黃色,兩側乳房有腫塊,小便困難且疼痛。這完全是體內濕熱不清的狀況,症狀顯示肝氣鬱結,無法正常疏泄。現在不適合使用補澀的藥物,應該先以疏通為主。
使用的藥方是:豬苓(3.8克),澤瀉(3.8克),赤茯苓(11.3克),草梢(2.3克),車前子(5.7克),山梔子(3.8克),萆薢(11.3克),黃柏(3.8克),通草(2.7克),烏藥(3.8克),蓮子心(10粒)。
另外,之前使用清熱疏通滲濕的藥物,已經有些效果。但現在脈象呈現左邊寸脈和關脈弦而快速,比其他部位有力,舌根呈現灰黃色,這表示肝火旺盛,同時兼有濕熱不清。應該直接清瀉肝膽的火氣。
使用的藥方是:龍膽草(2.7克),黃連(1.5克),甘草梢(1.9克),當歸(11.3克),赤茯苓(11.3克),滑石(11.3克),牡丹皮(5.7克),鬱金(2.7克),車前子(11.3克),木香(1.5克),燈心草(約30公分)。
接著服用以下的藥方:細生地(18.8克),赤芍(3.8克),通草(2.7克),赤茯苓(11.3克),知母(3.8克),黑山梔子(3.8克),甘草梢(2.7克),黃柏(2.7克),青皮(2.7克),燈心草(約15公分)。
之後服用以下的藥方:中生地(18.8克),牡丹皮(3.8克),澤瀉(5.7克),赤茯苓(11.3克),懷山藥(11.3克),黑山梔子(3克),車前子(5.7克),萆薢(11.3克),川楝子(7.5克),草梢(1.9克),蓮子心(7粒)。
另外,取黃柏四兩,用淡鹽水拌炒至黃色,磨成細粉。豬脊髓十條,放在碗裡蒸熟,去除薄膜。將脊髓和黃柏粉搗成膏狀,做成藥丸,曬乾。每天早晨用淡鹽水送服7.5到11.3克的藥丸。
王先生,下焦排出的分泌物呈現黃色,且龜頭腫脹,雖然是濕熱往下流,但也跟個人不注意衛生習慣有關。現在邪氣很盛,不適合使用固澀的藥物。先用萆薢分清飲,以疏通為治。
使用的藥方是:川萆薢(11.3克),甘草梢(3.8克),烏藥(3.8克),澤瀉(5.7克),滑石塊(11.3克),通草(3.8克),黃柏(3.8克),車前子(5.7克),蓮子心(10粒)。
王先生,右邊的症狀是濕氣鬱積化為火氣,小便像米湯一樣混濁。
使用的藥方是:炒黃柏(30克),炒山藥(18.8克),豬苓(5.7克),澤瀉(3.8克),牡丹皮(3.8克),赤茯苓(11.3克),黑山梔子(3.8克),蓮子心(10粒),白果肉(1個)。
丁先生,對於疾病的診斷,有時候要依照症狀而不依照脈象,有時候要依照脈象而不依照症狀。現在他的脈象細弱,但淋濁的症狀卻像是刀割一樣疼痛,舌頭顏色白而滑,這都是濕氣下注的表現。況且精神狀態沒有明顯萎靡,病程也不過半個月,不適合用澀的藥物。應該依照症狀治療。
使用的藥方是:炒白朮(11.3克),炒澤瀉(5.7克),萆薢(11.3克),赤茯苓(11.3克),車前子(11.3克),烏藥(2.7克),甘草梢(1.9克),炒芡實(11.3克),杜仲(11.3克),白果肉(11.3克)。
華先生,白濁的情況時常反覆發作,剛開始應該以疏通為主,時間久了則應該固澀。
使用的藥方是:西洋參(3.8克),蓮鬚(11.3克),煅牡蠣(18.8克)。
每天煎藥湯送服六味丸18.8克。
范先生,腎臟掌管大小便,排尿困難澀滯,雖然是由於濕熱下注,但也是氣機運行不順暢所導致。尿不禁,雖然是因為排泄過多,也是由於氣不固攝。應該採用補中有通、通中有補的治療方法,而六味地黃丸最適合。
使用的藥方是:生地(18.8克),茯苓(11.3克),澤瀉(3.8克),牡丹皮(3.8克),山茱萸(5.7克),山藥(15克),薏米(11.3克),帶心建蓮子(11.3克),生麥芽和熟麥芽(各7.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