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一 (3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3)

1. 吐血

洋參(一錢五分),茯苓(二錢),冬朮(炒,二錢),懷藥(三錢),陳皮(一錢),苡米(三錢),沙參(二錢),川貝(二錢),款花(三錢),百合(三錢)

姚左,酒客胃口之上,未有不有瘀者。留於中焦,有成膨脹者。出於上焦,有血盡而愈者,有血盡而亡者。

生地(一兩),懷藥(炒,六錢),丹皮(一錢),鬱金(七分),白芍(一錢),穭皮(二錢),苡米(炒,三錢),芡實(三錢),參七(一錢五分),荷蒂(二),藕節(二)

四時百病,總有虛實。即是血症一門,犀角、黃連、石膏,非不可用,必有火症,火脈實據者可施。麻黃、桂枝、乾薑、香附,先賢有治血症者,必有風寒束縛可施。舍此有血脫益氣者,黃耆、人參開手可用。有壯水制陽者,有填精益髓者,熟地、杞子、當歸、鹿茸、龜膠諸類,何常非血症所宜?有以胃藥救功者,有固澀急止者。要之,有是症必有此藥,不可熱,亦不可濕也。

朱左,據述此症瘀凝,溫郁無疑。今諸恙況能逐輕,已有可愈之機,藥餌不必過於著重,只要寒暖小心,不動氣惱,勿多勞碌,遠房事,節飲食,自然痊矣。

連節藕(一兩),連蒂青荷葉(三枚),丹參(三錢),馬料豆(四錢),磨三七(五分,沖服)

張左,平素胃有濕熱,又挾夏秋暑熱之邪,熏蒸灼肺,痰中似血非血,無非濕熱所化。鼻竅氣熱,飲食減半。都屬肺胃,肺喜清肅,胃喜清降。

沙參(四錢),麥冬(三錢),苡米(三錢),扁豆(五錢),赤苓(一錢五分),砂仁(五分),藕節(一兩),麥冬(五錢),大麥仁(五錢),香稻穗(二支),鮮蓮子(十),茉莉花(二朵)

黃左,形瘦脈弱,痰中見紅。切勿用寒涼以求血止,而傷脾胃生生之氣。

黃耆(六錢),當歸(一錢五分),熟地(八錢),桑皮(一錢),茜草(六分),荊芥(炒,一錢),荷蒂(一),藕節(一)

王右,失血盈碗,更兼發熱,今雖血止而熱未退,脈數而甚於右寸關,舌紅無苔,此陰虧之質。口鼻吸受炎暑,干於肺胃兩經,熱逼而血行於上,茲汗出已多。法當清養肺胃,兼育陰。擬四飲煎加減治之。

沙參(四錢),麥冬(二錢),川貝(一錢五分),生地(八錢),荊芥炭(一錢),扁豆(三錢),穭皮(三錢),竹茹(一錢),藕節(一兩)

盛左,失血腰痛,雖以勞力有傷,半由腎經不足之故。

生地(一兩),荊芥炭(一錢),杜仲(三錢),川貝(一錢五分),參七(一錢),紅花(三分),藕節(二)

王右,失血經久,六脈細弱如絲,時常內熱,飲食減少,氣血兩虧。擬營衛並補。

八珍湯,加杞子、陳皮、杜仲、穀芽、炮薑炭。

白話文:

吐血

第一方: 洋參、茯苓、炒白朮、淮藥、陳皮、薏苡仁、沙參、川貝母、款冬花、百合各適量。

姚醫師診斷:酒客胃部以上出血,多有瘀血。瘀血停留在中焦,可能造成膨脹;瘀血來自上焦,則有的血止住就好了,有的則會因此而亡。

第二方: 生地黃、炒淮藥、丹皮、鬱金、白芍、地膚子、炒薏苡仁、芡實、七葉參、荷蒂、藕節各適量。

四時百病,都有虛實之分。即使是出血症,犀角、黃連、石膏等藥,也不是絕對不能用,但必須是火熱症、脈象實證才能使用。麻黃、桂枝、乾薑、香附等藥,古人也有用於治療出血症的,但必須是風寒阻滯的情況下才能使用。除此之外,還有補益氣血的黃耆、人參;滋陰降火的藥物;以及補腎填精的熟地黃、枸杞子、當歸、鹿茸、龜膠等,這些藥物,哪一樣不是治療出血症的良方呢? 有些藥物是用來保護胃部,有些則是用來止血。總之,針對不同的出血症狀,要用不同的藥物,既不能用溫熱的藥物,也不能用濕寒的藥物。

朱醫師診斷:根據描述,此症是瘀血凝滯,溫邪鬱結無疑。目前病情已經有所好轉,已有痊癒的可能,藥物不必過於著重,只要注意保暖,避免情緒波動,不要過度勞累,遠離房事,節制飲食,自然就會痊癒。

第三方: 連節藕、連蒂荷葉、丹參、馬料豆、磨三七(沖服)各適量。

張醫師診斷:患者平素胃部濕熱,又加上夏秋暑熱之邪,熏蒸灼傷肺部,痰中帶血或似血非血,都是濕熱所致。鼻腔乾燥,食慾減退。都屬於肺胃問題,肺喜清肅,胃喜清降。

第四方: 沙參、麥冬、薏苡仁、扁豆、赤苓、砂仁、藕節、麥冬、大麥仁、香稻穗、鮮蓮子、茉莉花各適量。

黃醫師診斷:患者形體消瘦,脈象虛弱,痰中帶血。切勿使用寒涼藥物止血,以免損傷脾胃的生機。

第五方: 黃耆、當歸、熟地黃、桑白皮、茜草、炒荊芥、荷蒂、藕節各適量。

王醫師診斷:患者失血量多,且伴有發熱,雖然出血已止,但熱症未退,脈象數而右寸關脈更甚,舌紅無苔,這是陰虛的體質。口鼻吸入暑熱之邪,傷及肺胃兩經,熱邪逼迫血液上涌,現已大量出汗。治療方法應清養肺胃,兼顧滋陰。擬用四物湯加減治療。

第六方: 沙參、麥冬、川貝母、生地黃、荊芥炭、扁豆、地膚子、竹茹、藕節各適量。

盛醫師診斷:患者失血且腰痛,雖然與勞累有關,但主要還是腎經不足所致。

第七方: 生地黃、荊芥炭、杜仲、川貝母、七葉參、紅花、藕節各適量。

王醫師診斷:患者失血日久,脈象細弱,時常感到內熱,食慾減少,氣血兩虛。治療應補益營衛。

第八方: 八珍湯加杞子、陳皮、杜仲、穀芽、炮薑炭。